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99|回复: 1

[其它] 佛说慈心慈悲诸经集第四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0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佛说慈心慈悲诸经集录》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说慈心慈悲诸经集第四卷







...随法所化奉行为要。其人如是遵常戒品而悉具足。不失菩萨十法之事。何谓十。然后当得转轮圣王之位终不差错修圣王教。奉宣佛道而不放逸临据帝释而不邀迭。常受佛道而不放逸。升生梵天而不诡异。在于梵天愿欲见佛而不差互。常值世尊心怀悦豫。所闻经典未曾断绝。听受佛法未曾中忘。如所闻者即能奉行。识念菩萨圣众之慧无所亡失。辩才无量未曾空乏。菩萨之本所愿者。得所立之事则有报应常为诸佛正士之等。不见毁呰其佛弟子。疾获神通具诸敏慧。护于戒禁能如是者。是为菩萨十法之行。不退不转菩萨大士护斯戒品。诸天龙神所共营卫。将护歌叹守禁戒者。诸鬼神众悉归奉事。神龙悉敬。世间人民等而供顺。诸佛世尊常欲见之。诸明智者而俱宗仰。愍伤世间而行慈心。而为众生护斯禁戒。于是菩萨不归四趣。何等四。不归于据无闲之处。亦不归于无佛之土。不生邪见归闇塞家。亦不随归一切恶趣。菩萨若护于戒品者。逮获斯德。复有四法无所忘失。何等四。不忘佛道。心不舍佛。如所闻法终不中废。不失禅定意念无数无量诸劫。菩萨若护于此戒品便逮斯德。菩萨复有四法逮得光观。何谓四。寻时逮得观于明法。获致人明毒刀恐惧疾病。闇冥之想悉为辟除。诸功德无能乱者。是为四。  
  假使菩萨能护禁戒顺斯教者。超度十畏。何谓十。远离地狱畜生饿鬼贫匮无称世界魔畏。声闻缘觉所趣寂灭。所受脆生诸天人间。及龙鬼神犍沓和阿须伦真陀罗摩休勒。诸所恐难。毒刀杖火蛇蚖师子虎狼诸难。度于邪见能护戒品。如是行者...(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谊。便能说法灭除爱欲。如是菩萨则能归趣往古世尊所可游居。如是谊像则能降伏魔及官属。如是堪任以十二事法轮为转。如族姓子。菩萨大士精勤博闻立于圣达。应时即普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魔。皆为忧愁悒戚难可。今此菩萨不从我教违吾本心。皆见弃捐不得自由。所以者何。族姓子。从闻获智。智于尘劳为最尊。其无尘欲魔不得便。以是之故当作斯观。假使菩萨开入博闻分别经典好乐于法。从是已往所可教授。降制众魔尘欲魔阴盖魔起灭魔天魔官属。是为四魔自然为伏。又族姓子。犹如往古诸菩萨者。所入博闻分别法谊好乐经典。今当粗举略说其要。乃至曩昔久远世时。无央数劫不可称限。广普无量不可思议。彼时劫中有一仙人名曰郁怛。处在林树得五神通。常行等心慈悲喜护。游居幽薮心自念言。吾行慈心其身柔濡常悦安隐。不可以慈灭除众生自在爱欲。亦不可去嗔恚愚痴。旷绝邈路尘劳之欲。不以此慈能致圣贤之正见也。不可致福。安能逮成贤圣等观。复自念言。常以二事可缘致贤圣正见。何谓二。听省他音因缘。思惟静志在行。寻即欢喜发大精进。亦复入于法。我于何所得闻是说。则以法故欲求经典。入于郡国县邑丘聚。欲求经卷永不可闻。时魔天人往至其所言。族姓子。吾有佛名将护读诵。假族姓子。自逼迫身日自暴炙。 自闻其 身所 护音声。然后乃书如是诸颂。尔乃令仁得闻此颂四句之绝。于时族姓子。郁怛仙士心自念言。我从无数难限劫来弃捐此身乐于牢狱。挝杖鞭挞或以利刀。段段解身形体离散肌肉断绝。以爱欲故致得系缚。遭是众患不可称数。不用此身不用危痛痒。未曾以身加益一切。假使能已导利群生。吾当以此无坚固身求得经典。我获善利心怀悦...(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影所翳。宁几如乎。持戒施惠犹如斯也。譬如虚空弘普无际。博闻之德其若兹矣。所以者何。族姓子。施有二益。离贫匮得大富。戒有二益。度恶趣生升天。闻有二益。得圣慧除邪疑。其布施者。不离诸漏所受之阴。其持戒者。所受诸阴亦与漏俱。其博闻者。无有诸漏亦不受阴。以是之故。离垢威。斯谓菩萨博闻之应。佛说施戒博闻之时。三万二千群生殖众德本。皆发无上正真道德。五百比丘漏尽意解得法眼净。  
  于是离垢威力士白佛言。菩萨几法行疾得不起法忍。佛言。族姓子。菩萨有四法行。疾得不起法忍。何谓四。一观身如影而得解脱。二入于诸法如呼声响。晓了其心犹如幻化。察一切法皆归尽灭。是为四。菩萨疾得不起法忍。复有四法。何谓四。普修弘慈加诸众生。设使学者起于人想劝使晓解。一切诸法令知尽无不造有事。普皆睹见诸佛之法。不以肉眼亦非天眼。亦非法眼无所依倚。分明晓了心之所入。亦无有心亦不见心亦无缘会。是为四。复有四。何谓四。一切所有施而不吝。弃捐邪见。奉清净禁。寂除尘劳。是为四。复有四。何谓四。遵忍辱力入于诸法。悉知尽索。而崇精进。好澹泊法。是为四。复有四。何谓四。逮得禅定则无所倚。察于智慧亦不轻戏。摄权方便不着众生。皆具所行入无等伦。是为四。复有四。何谓四。常行大慈导利众生。具足大悲不厌终始。行于大喜欣乐于法。行于大护除诸倚着。是为四。复有四。何谓四。证明部分于三脱门。除诸三世过去来今。超度三界。观一切法本净无秽。佛言。离垢威。是为四法行。菩萨大士疾得不起法忍佛说此时。离垢威菩萨逮得不起法忍。欢喜踊跃升处虚空。去地四丈九尺。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其大光明普照世界。而雨天花百千伎乐。不鼓自鸣。于时世尊。知离垢威菩萨所念。寻时欣笑五色光从口出。照于十方无数佛国。还绕三匝从顶上入。贤者阿难。即从坐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叉手白佛以偈赞曰。  
  得尊净智慧  其目清明好
  诸根为寂定  澹泊度无极
  光明照七尺  金容神巍巍
  何故现...(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数佛国。还绕三匝从顶上入。贤者阿难。即从坐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叉手白佛以偈赞曰。  
  得尊净智慧  其目清明好
  诸根为寂定  澹泊度无极
  光明照七尺  金容神巍巍
  何故现欣笑  唯愿为分别
  知诸天人行  心意所归趣
  三世之清净  睹之所像类
  其慧常通达  未曾有挂碍
  何故现欣笑  月姿哀为说
  过世天中天  将来之世尊
  今现十方佛  智慧畅无量
  修行悉清白  疗愈若干病
  一切靡不了  愿为分别说
  其身普周遍  于此诸佛国
  言音悉畅达  无数之刹土
  心向一切人  常垂弘大慈
  最胜哀为说  敷演斯笑意
  所在究练法  寂然如月游
  无喻如幻化  自然若如梦
  所获致得利  常如雨泡起
  何故现欣笑  无师子师子
  解空无有想  超度愿脱门
  诸法为自然  了现究竟谊
  寂默常调定  游步如虚空
  愿佛分别意  今笑何感疗
  孰为发妙心  志愿尊觉慧
  谁令力除魔  应坐树王下
  最胜今日谁  而为超拥护
  何故现欣笑  大雄发遣说
  诸声闻之众  不能蹈斯地
  一切之缘觉  莫敢逮此道
  是诸佛境界  其德如大海
  何感而欣笑  世胜哀说之  
  佛告阿难...(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又问。云何一切诸法而不等。如有所见如无所见。又族姓子。此诸法者。亦无欣见亦无不见。本末平等亦无所生。此之谓也。亦无所生亦无所有。不越所见不入寂然。此谓平等。亦不不有亦无所有。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是谓平等。是所言者。亦无所说行无所生。亦无有见亦无越度平等寂然。斯谓等观。以能入于平等故也。又复重问。何故名曰平等入寂然乎。答曰等于吾我亦等非我。一切诸法亦无形像亦无毁呰。是谓平等入于寂然。于是钩锁菩萨白佛言。唯然世尊。至未曾有正入寂然。所由相者本净灭度。菩萨皆知如是诸法。若复闻者乃能信解。有所游居亦不中半而取灭度。佛告钩锁。以故菩萨。善权方便而以为乐。以权方便修具足行。发一切心归于游处四法。何等四。行大慈。无极哀。为诸通慧。不断佛教。是为四。假使能奉宣修此法。则入寂然所趣之相。一切本净悉为灭度。以至寂寞诸法之行。这闻此已则便信乐。所可游居亦不中半而取灭度。是故分别诸法之原。彼则寂寞亦无澹泊亦不堕落。所以者何。不欲弃舍一切众生。离垢威菩萨白佛言。何所菩萨纯淑。如佛所言不堕寂灭。世尊告曰。族姓子。假使菩萨无有诸见亦无想念。是为纯淑。于诸声闻一切众生。不修平等离佛法教。亦不劝乐大乘之行。疑诸通慧离于无愿。亦不灭度入于寂灭。则于其中证菩萨心。志在声闻缘觉而入灭度。又族姓子。菩萨若能入于寂然相者。皆能分别一切诸法。有所兴发悉为一切顺佛法众。遵修大乘为诸通慧之所兴居。愍伤一切群萌之类。普见一切与志愿俱。...(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成就。非智非愚无我无他亦无所得。所作已办究竟成就。身行口言意念奉行众善分别此事。若身口意所行众善。亦无所得亦无所著。是则名曰所作已办究竟成就。尔时常坚精进菩萨谓溥首曰。我为应 往 说菩萨所作已办究竟成就乎。溥首答曰。堪任。族姓子白溥首曰。若劝一人令闻道音所作已办。菩萨箧藏应时自恣。若令得佛音法音圣众之音。则当察之所作已办。若化一人使受戒禁。使归命佛及法圣众志在三宝。所作已办具足菩萨箧藏供养。若所游居若有施者若有受者。劝助志道此二事者。则是菩萨清净众祐。若有施者及有受者已斯法行。而劝化之此二事者。悉是菩萨清净众祐。假使菩萨思惟念佛。若复思念经法圣众菩萨众生。所作已办菩萨箧藏而受供养。假使菩萨修行慈心悲喜护心。若值一人下劣贫匮盗贼屠魁。骂詈冲口而能忍之。不以嗔怒续行慈心。欢悦之意以待其人。欲益利谊益加精进所作已办。若获百利若千利若百千利亿百千利。若以珍宝满阎浮提得斯利者。未曾以宝而发两舌。又复咨启问他人慧。宁失身命不从其后而说恶也。不忘于法不承非法。观此菩萨所作已具究竟成就。复次溥首。假使菩萨七日断供而不得食。若复有人受饮食者。其人则近诸通慧心不为虚妄。又欲度脱一切众生。欲念救济群萌之类。观此菩萨所作究竟。假使天下普遍满水周匝其地。当越度此行求听法。若遍满火亦当越度行求闻法。亦不惜身亦不贪命亦不爱寿。而造斯观阴种诸入易易得耳。诸佛世尊难得值遇。经法难闻。恭恪于法亦复难遭。若入此数观斯菩萨究竟成就。复次菩萨若闻四句之颂欢喜踊跃。不愿享祚为转轮圣王。宁以四句颂...(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就究竟。常坚精进菩萨复谓溥首。有菩萨常坚精进常求博闻。心当念此。假使有人段段节节解其身者。当发欢喜以自劝勉。是皆俗法之所致也。专志修行念于佛道。宁失躯命终不犯戒不舍大乘。不为愚心不兴邪力。致忍辱力口言不粗悉能堪任。终不懈怠修精勤行。严净佛土而救众生不为非法。普求一切诸度无极。不求伴党不望众生。坚住智慧不断佛教。志性强猛一切所作无不成办。其意仁和弃捐 偷[焰-火+女] 无所贪慕不惜身命晓练便宜。不久立者令得自归奉戒清净。先人问讯语言柔软辞不绮饰。譬若如地离于所求。无所求无所结倚性行纯善。所答安隐所说常快敬受善谏。弃除贡高常逊卑意。所言至诚无有忿讼。所说如实无有谗谀。言行相应遵尚等心。愍于众生常有慈心。向诸群萌志于大哀。为黎庶故无有瑕疵。建立一切众德之本而怀欣豫。一切所有施而不惜。当以行护救济所欲。及得财业当行安隐。放舍一切诸所贪爱。无有我所不倚所有。终不自大蠲除三垢。志求解脱离于想念。所思所著不堕诸见。无六十二当行博闻。具足七财心常强勇。所闻晓解未曾有厌。当学智慧有所建立。住于勇猛降伏尘劳。离于欲垢疗治一切众生之病。常为众祐未曾舍离。诸通慧心成就福田。令诸众生悉得蒙恩。行如莲花于诸世俗而无所著。犹如船师度诸群生四病之患。志如王路不得轻慢贵贱中间之人。当如泉源川流江河。所说经典而不可尽。行如大海所闻智慧苞无崖底。无量之德之所积聚。性如须弥起现于世峻极而高。常乐精进志性慷恺。心不怯劣心如...(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趣何所。菩萨若取经卷着在身怀若兴忍辱。设使居家若出家学因缘学行乎。溥首答钩锁曰。后若有得此三昧者。假使有人逮闻其名。则非居家出家因缘。所以者何。是故钩锁。若有菩萨住三昧。则离二想所在游行。其寿智慧不可尽极无所忘失。开化众生不以为厌。不自示现菩萨形类。又在所奏一切无边亦无因缘。譬如钩锁。日月所游一切无边。菩萨如是观无倚行。若在家地随家依。倚亦不出家为出家。行亦复不着出家之德于斯二事亦无所慕。所以者何。菩萨所出悉无所著。譬如钩锁。无所得者乃成正觉。于此菩萨有四事行。何等四。为尊为上而为最胜。弃除一切诸所见事。及入一切诸佛之法。是为四。钩锁又问溥首。云何菩萨处于游居。溥首答曰。菩萨有四事行。何等四。慈悲喜护。是为四。其有奉行是四梵行。吾乃谓斯为游居。复有四。何等四。若复游处聚落舍室则为游居。假使复在于闲居行。若在棚阁重屋作行。则亦处于游居。是为四。溥首复谓钩锁曰。其不奉修此四梵行。而自念言我处游居。其人则为欺诸天人。所以者何。诸佛世尊说四梵行乃谓游居。其四梵行则处其顶。是清净行而处游居。在于国土受分卫食威神在顶。是故钩锁。其有不见四梵行者。则为远离四等心行若复有修梵净行。皆悉因从四梵行起得贤圣慧。不为世间自见身也。贡高自大不除人想。钩锁又问溥首。云何菩萨奉慈心行。何谓悲。何谓喜。何谓护。溥首答曰。则以幻事救护一切众生之类。则为行慈。而以幻事度脱众生。则为行悲。若以幻事安隐群萌。则为行喜。说以幻事令诸黎庶逮得灭度。则为行护。复次钩锁。信解众生界空。则为行慈。信解法界众生之界无作非不作。则为行悲。信解了知诸群萌界无著无脱。则为行喜。信解了知黎庶之界来无所来。则为行护。复次钩锁。一切众生无有吾我亦不恐怖。则为行慈。一切众生悉为澹泊亦不畏懅。则为行悲。一切诸法法界平等亦不怀惧。则为行喜。信解分别一切佛土无尽之国。则为行护。复次钩锁。无危害相则谓为慈。无等伦相则谓为悲。无有二相则谓为喜。无有名无所著相则谓为护。复次钩锁。无所住慈不为大慈。无所住悲不为大悲。彼何谓不为大慈。犹如声闻发是念言。令诸众生皆获安隐。是声闻慈不为大慈。何谓大...(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若复游处聚落舍室则为游居。假使复在于闲居行。若在棚阁重屋作行。则亦处于游居。是为四。溥首复谓钩锁曰。其不奉修此四梵行。而自念言我处游居。其人则为欺诸天人。所以者何。诸佛世尊说四梵行乃谓游居。其四梵行则处其顶。是清净行而处游居。在于国土受分卫食威神在顶。是故钩锁。其有不见四梵行者。则为远离四等心行若复有修梵净行。皆悉因从四梵行起得贤圣慧。不为世间自见身也。贡高自大不除人想。钩锁又问溥首。云何菩萨奉慈心行。何谓悲。何谓喜。何谓护。溥首答曰。则以幻事救护一切众生之类。则为行慈。而以幻事度脱众生。则为行悲。若以幻事安隐群萌。则为行喜。说以幻事令诸黎庶逮得灭度。则为行护。复次钩锁。信解众生界空。则为行慈。信解法界众生之界无作非不作。则为行悲。信解了知诸群萌界无著无脱。则为行喜。信解了知黎庶之界来无所来。则为行护。复次钩锁。一切众生无有吾我亦不恐怖。则为行慈。一切众生悉为澹泊亦不畏懅。则为行悲。一切诸法法界平等亦不怀惧。则为行喜。信解分别一切佛土无尽之国。则为行护。复次钩锁。无危害相则谓为慈。无等伦相则谓为悲。无有二相则谓为喜。无有名无所著相则谓为护。复次钩锁。无所住慈不为大慈。无所住悲不为大悲。彼何谓不为大慈。犹如声闻发是念言。令诸众生皆获安隐。是声闻慈不为大慈。何谓大慈。假使等心于群萌类。而皆度脱众恼之患。是为大慈。彼何谓悲不为大悲。黎庶之类生在五趣。愍伤哀之。于生死中而欲拔济。是谓为悲不为大悲。何谓大悲。见于五趣生死 蒸庶 。所生之处而行愍哀。自舍身安救护五趣。便能济拔众生之界。寻时建立于平等道。是谓大悲。是故钩锁。当作斯观。声闻有慈不为大慈。亦复有悲不为大悲。是故钩锁。若有菩萨当具足行大慈大悲。溥首说是语时。八千天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俱共叹言。唯然世尊。我等亦当奉修此行。如今向者溥首所说。百千天人逮得是三昧。八千菩萨得不起法忍。于是钩锁菩萨白佛言。如来愿说。百福之相作何功德。而佛世尊成斯相乎。时佛告曰。譬如钩锁。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悉共合集。满中众生功德具足。为转轮王一身之德。是诸众生所有功德皆如转轮圣王...(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则为行慈。一切众生悉为澹泊亦不畏懅。则为行悲。一切诸法法界平等亦不怀惧。则为行喜。信解分别一切佛土无尽之国。则为行护。复次钩锁。无危害相则谓为慈。无等伦相则谓为悲。无有二相则谓为喜。无有名无所著相则谓为护。复次钩锁。无所住慈不为大慈。无所住悲不为大悲。彼何谓不为大慈。犹如声闻发是念言。令诸众生皆获安隐。是声闻慈不为大慈。何谓大慈。假使等心于群萌类。而皆度脱众恼之患。是为大慈。彼何谓悲不为大悲。黎庶之类生在五趣。愍伤哀之。于生死中而欲拔济。是谓为悲不为大悲。何谓大悲。见于五趣生死 蒸庶 。所生之处而行愍哀。自舍身安救护五趣。便能济拔众生之界。寻时建立于平等道。是谓大悲。是故钩锁。当作斯观。声闻有慈不为大慈。亦复有悲不为大悲。是故钩锁。若有菩萨当具足行大慈大悲。溥首说是语时。八千天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俱共叹言。唯然世尊。我等亦当奉修此行。如今向者溥首所说。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千天人逮得是三昧。八千菩萨得不起法忍。于是钩锁菩萨白佛言。如来愿说。百福之相作何功德。而佛世尊成斯相乎。时佛告曰。譬如钩锁。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悉共合集。满中众生功德具足。为转轮王一身之德。是诸众生所有功德皆如转轮圣王。悉共同合。为天帝释一身之福。复有别异江河沙等诸佛世界。一切众生使其福德具足成就如天帝释。悉复合集此众生福如帝释福。尔乃及于一梵天福。复有别异江河沙等诸佛世界众生之类。其福各各譬如梵天悉备具足。是诸众生其福各各等如梵天。合集此福以为成一声闻之福。复有别异江河沙等诸佛世界。众 生之类...(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生界之所摄者。是一一众生皆具转轮大王福德。是诸转轮大王福德。为一转轮大王德聚。是一一众生复具是德。于意云何。是诸福德宁为多不。那罗延言。是一人福尚多无数。况复无量阿僧祇人所有德聚。佛言。那罗延。置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乃至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众生。悉具转轮大王福德。那罗延。于意云何。是诸德聚宁为多不。那罗延言。世尊。若一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具足转轮大王所有德聚。尚多无量无边阿僧祇。况复无量无边世界众生。具足转轮大王福德之聚。那罗延。我今知已而唱是言。有初发菩提之心。所有德聚比前德聚。百分不及其一。千分百千分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那罗延。是名初说入集一切福德三昧。复次那罗延。如千世界梵王慈心。普遍满此一千世界。那罗延。有人复以满千世界七宝布施。于意云何。是人施福梵王慈福何者为胜。那罗延言。世尊。梵王慈福无量无边。那罗延。置是千世界梵王慈心。若二千世界梵王慈心。普遍满此二千世界。那罗延。若复有人以满二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汝意云何。是人施福梵王慈福何者为胜。那罗延言。世尊。梵王慈福无量无边。那罗延。如三千大千世界梵王慈心。普遍满此三千大千世界。若复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于意云何。是人施福梵王慈福何者为胜。那罗延言。世尊。梵王慈福无量无边。那罗延言。世尊。施福比慈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佛言。如是四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满此四千世界。五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满此五千世界。十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满此十千世界。百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满此百千世界。那罗延。若人以满百千世界所有七宝持用布施。所得福聚比慈福德慈福为胜。那罗延。正使是等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众生各具慈心。如百千世界大梵天王所有慈心。是诸慈心福德之聚。欲比菩萨初发道心专志增上。为脱一切所有众生无幻无伪。实为一切众生修行慈心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亿分百亿分千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那罗延。是故当知。若欲修集一切福德。是善男子善女人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发当发。具足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聚。是第二说入集一切福德三昧。复次那罗延。汝意云何。东方虚空为普遍不。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所有虚空为...(第0125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罗延。有人复以满千世界七宝布施。于意云何。是人施福梵王慈福何者为胜。那罗延言。世尊。梵王慈福无量无边。那罗延。置是千世界梵王慈心。若二千世界梵王慈心。普遍满此二千世界。那罗延。若复有人以满二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汝意云何。是人施福梵王慈福何者为胜。那罗延言。世尊。梵王慈福无量无边。那罗延。如三千大千世界梵王慈心。普遍满此三千大千世界。若复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于意云何。是人施福梵王慈福何者为胜。那罗延言。世尊。梵王慈福无量无边。那罗延言。世尊。施福比慈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佛言。如是四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满此四千世界。五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满此五千世界。十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满此十千世界。百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满此百千世界。那罗延。若人以满百千世界所有七宝持用布施。所得福聚比慈福德慈福为胜。那罗延。正使是等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众生各具慈心。如百千世界大梵天王所有慈心。是诸慈心福德之聚。欲比菩萨初发道心专志增上。为脱一切所有众生无幻无伪。实为一切众生修行慈心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亿分百亿分千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那罗延。是故当知。若欲修集一切福德。是善男子善女人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发当发。具足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聚。是第二说入集一切福德三昧。复次那罗延。汝意云何。东方虚空为普遍不。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所有虚空为普遍不。那罗延言。世尊。东方虚空尚不得边。何况十方不可说无量无边随有世界虚空普遍。佛言。那罗延。假令有人乃至百千万亿劫中。引诸喻说欲尽虚空。得其边际不得其边。那罗延。我今引喻以明斯义。为欲成满是集一切福德三昧故。亦令增益诸有修集福德众生增长志欲。令向大乘菩萨摩诃萨满大精进。那罗延。若以芥子盛满三千大千世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满中芥...(第0125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中芥子。假令有人持过东方百千恒河沙等世界下一芥子。如是东行尽是芥子。犹不能得世界边际。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那罗延。若复恒河沙等世界满中芥子。那罗延。颇有人天能数如是一切芥子知其数不。时那罗延白言。世尊。若四天下一切众生成就智慧如舍利弗。于一劫数犹尚不能数其一分。况能数尽大芥子聚。那罗延。假令有人过于东方恒河沙世界着一芥子。如是东行尽是芥子。犹故不得世界边际。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那罗延。如是世界虚空普遍。设有人天以满中七宝持用布施。那罗延。于意云何。是福德聚宁为多不。那罗延言。无量世尊。无边世尊。佛言。那罗延。是人所有福德之聚。欲比初发道心菩萨成就志欲无幻无伪勤修精进为脱一切众生起大慈大悲所集德聚。是施德聚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那罗延。十方一切所有诸物虚空皆悉周遍。那罗延。菩萨慈心亦复如是。遍满十方诸佛世界。所有众生皆悉普遍。那罗延。是菩萨慈心所及众生。令悉具足转轮大王所有福德。如是帝释所有福德。如是梵王所有福德。若有菩萨初发道心。专志趣向无幻无伪勤修精进。为脱一切所有众生。起慈悲心而趣向之。行于愍悼所得福德。是福胜彼。一切众生具转轮王帝释梵王所得功德。那罗延。是第三说入集一切福德三昧。复次那罗延。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皆具转轮大王福德。比帝释福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那罗延。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皆为帝释。比梵王所有福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那罗延。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悉具足大梵天王所有福德。比一断欲优婆塞所有福慧。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所不能及。那罗延。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皆为断欲优婆塞所有福慧。比舍利弗所有福慧。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那罗延。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福德智慧如舍利弗。比一缘觉所有福慧。百分不及一...(第0125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学习《弟子规》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传统文化老师讲座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圣学根之根-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keyword=%E6%A0%B9%E4%B9%8B%E6%A0%B9
四書、老子選粹白話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67
老人言-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640
老人言【白話譯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59
《群書治要》講座-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6/167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5/57
國學治要  http://www.amtb.cn/pdf/EB35-06-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2-02.pdf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3-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三冊​  http://www.amtb.cn/pdf/EB35-18-01.pdf
群書治要360第四冊  http://www.amtb.cn/pdf/HZ35-015-01.pdf
《群書治要360》中英對照版本  http://www.amtb.cn/pdf/EB50-01-01.pdf
認識佛教-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0
因果-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38
三皈傳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1
地藏菩薩本願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2
學佛答問-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4
學佛日誦-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409
淨修捷要-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13/8
淨修捷要(五念簡課)【難字漢語拼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0
【禮拜版】淨修捷要32拜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43
淨修捷要報恩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750
淨修捷要報恩談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10
海賢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蹟-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5/34/0/87285
来佛三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search/?keyword=%E4%BE%86%E4%BD%9B
來佛三聖永思集-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642
靜老說的話  http://hz1.hwadzan.net/fabo/pdf/HZ23-08-01.pdf
無量壽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27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難字注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2
電子書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网盘-分享无限制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 ... B%E5%AD%90%E6%9B%B8
數位圖書館-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
從FTP站台下載 ftp://ftpa.amtb.cn/  ftp://ftp8.amtb.cn/  ftp://ftp2.amtb.cn/

净公上人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0 00:52 , Processed in 0.22319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