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39|回复: 4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17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3》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友有信
仁义礼智信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祖师传记】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3)发布时间:2007-05-10 转载自中国佛教净土网http://jt.zgfj.cn/ZS/2010-09-29/7629.html  点击次数:164颂赞附偈
 
  佛宝赞
 
  佛宝赞无穷,尘劫前证大雄。常住寂光悲心隆,垂迹度群蒙。
 
  为说機理双契法,震发九界瞆聋。灵山一会願常逢,受记振宗风。
 
  法宝赞
 
  法宝实难量,空有体用圆彰。一尘不立万德昌,无住心生光。
 
  真俗互存互泯处,若何始能赞扬。证到得无所得方,堪称法中王。
 
  僧宝赞
 
  僧宝不可思,本迹凡圣难知。文殊曾为七佛师,示作寒山痴。
     
  凡僧力修戒定慧,担荷如来菩提。由此凡圣二洪仪,法道永传持。
 
  药师佛像赞
 
  十二大願德难量,称名即得脱苦缰。待到业尽情空后,东西原是一觉场。
 
  药师佛偈
 
  药师如来琉璃光,誓願宏深世莫量。显令生善集福庆,密使灭恶消祸殃。

 

  拔苦必期二死尽,与乐直教万德彰。法界圣凡同归命,蒙恩速得证真常。
 
  阿弥陀佛像赞
 
  四十八願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非是混滥无简择,怜彼是佛尚未成。
 
  阿弥陀经塔赞
 
  宝塔巍巍耸太空,无边法藏悉包融。极乐庄严全显现,弥陀光寿总形容。
 
  六方诸佛常赞叹,九界众生尽朝宗。归根结顶高深处,祇在洪名一句中。
 
  西方三圣像赞
 
  三圣各已证无心,无心徧应有心人。普引众生归极乐,身心了无起止痕。
 
  多宝塔赞
 
  多宝如来,为满宿願。显实已竟塔涌现,显本为洪范。普令闻见,悉得登彼岸。
 
  观世音菩萨像赞
 
  徧尘刹国悉现身,尤怜娑婆世界人。不到众生皆成佛,莫息寻声救苦心。
 
  观世音菩萨偈赞
 
  观音誓願妙难思,赴感應機不失时。救苦寻声磁吸铁,现身说法月印池。
 
  麈刹国中咸事济,娑婆界内更垂慈。深恩穷劫莫能赞,冀愍群萌普护持。
 
  观世音誓願深,度生悉出苦轮。兴慈运悲徧刹尘,一一摄入普门。
? ?
  三十二應示现今,毕竟令证佛心。常念恭敬观世音,灾消吉庆临。
- -
  观音七回向偈
 
  願此持诵胜功德,即蒙大士垂加被。消除自他宿现业,增长我人胜善根。
 
  永劫恒存大士心,徧界常行大士事。尽未来际作饶益,普令有情无祸害。
 
  願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
 
  咸皆尽灭除,世界永升平。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安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 $
  庆祝观音偈
% %
  端坐普陀常入禅,众生有叩徧垂怜。欲知感应玄妙义,请看一月印万川。
& &
  改正俗传观音偈赞
' '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明佛久证修。浩浩宏恩被沙界,巍巍金佛立冠頭。
( (
  瓶中甘露滌沈垢,掌上祥光灭隐忧。徧尘刹感尘刹應,一月万川印现周。
) )
  大势至菩萨像赞
* *
  如子忆母勤念佛,都摄六根耳听著。若依大士此開示,因心各得契果觉。
+ +
  大势至菩萨偈赞
, ,
  势至菩萨德无疆,辅弼弥陀作慈航。救苦直同观自在,导西不异普贤王。
- -
  修因徧用根尘识,证果俱获圆通常。摄念佛人归净土,此恩永劫莫能忘。
. .
  大势至利生深,专主念佛法门。如子忆母忆世尊,直下即蒙恩。
/ /
  因心果觉两相契,立刻返本还源。都摄六根妙难论,願徧界流存。
0 0
  地藏菩萨像赞
1 1
  猗欤大士,誓願宏深。愍念众生,长劫沈沦。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常处地狱,冀解倒悬。
2 2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成佛无期。由此因缘,诸佛赞叹。况彼六道,能不悲恋。
3 3
  虚空有尽,誓願无穷。欲报深恩,特印尊经。願见闻者,同生净信。展转流通,利益无尽。
4 4
  地藏菩萨偈赞
5 5
  大士誓願不可测,运悲周徧尘刹国。众生尽后誓方休,地狱空时願始息。
6 6
  受化多成无上道,自身犹示声闻迹。只缘生佛性唯一,欲令同获究竟即。天台智者,以六即释佛。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
7 7
  地藏大慈悲,誓願永无了期。所化成佛数难思,犹秉声闻仪。
8 8
  直待狱空生度尽,方肯示证菩提。恳祈冥显施恩资,海会预莲池。
9 9
  弥勒菩萨偈赞
: :
  慈无能胜补处尊,常居兜率演圆音。现身尘刹有谁识,融心法界许彼亲。
; ;
  袋中宝藏全倾出,笑颜等付者个人。願偕弥陀垂接引,好令三会证一真。
< <
  文殊师利菩萨偈赞
= =
  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
> >
  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龙种上佛,乃文殊过去劫中成佛之名,出首楞严三昧经。龙种上尊王。另是一佛,须知。
? ?
  文殊辅法王,智慧非佛莫量。圆顿教中振玄纲,妙义徹底彰。
@ @
  闻者直下亡情见,达本菩提道场。願如善财沐恩光,究竟证真常。
A A
  普贤菩萨偈赞
B B
  菩萨慈悲不可陈,圣凡悉使证圆因。一心不住超诸位,十願导归继能仁。
C C
  三乘咸令契果觉,群萌速得脱烦尘。恪遵大士清明诲,决定即生达本真。
D D
  普贤行願深,劝发菩提大心。三贤十地诸圣伦,令见弥陀尊。
E E
  十大願王若遵循,利益非佛莫陈。果觉因心相符泯,证清净法身。
F F
  智积菩萨像赞
G G
  久侍多宝佛,来礼释迦尊。徧遊尘刹佛国土,偏怜娑婆世界人。画像显通,助阐梁朝之佛化。
H H
  现僧医病,大启唐相之信心。殿踞塔阴,登者即入如来之秘藏。井開山顶,饮者咸通般若之玄津。
I I
  趺坐欲起,示行向上一路。拄杖卓竖,直指不二法门。虽非灵岩传心之嫡祖,实为苦海度生之嘉宾。
J J
  智积菩萨赞民二十三年
K K
  缅维菩萨,悲智洪深。下方常侍多宝尊,示迹徧刹尘。画像现身,灵岩道长存。
L L
  净土宗祖堂赞民二十七年
M M
  净土一宗,肇自普贤。震旦远公续法源,中外广流传。徧令圣凡,现生证涅槃。
N N
  远公大师像赞民二十四年
O O
  缅维远公,乘願再来。创立莲宗,畅佛本怀。俾诸凡夫,忆念佛名。仗佛慈力,带业往生。
P P
  已断惑者,即证无生。证无生者,速圆佛乘。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感應道交,利益甚深。
Q Q
  未见涅槃,即宣常住。未见行願,普导西去。其所立法,暗与经合。护法菩萨,表自大觉。
R R
  罗什举经,深加赞叹。西僧景仰,心香辄献。千馀年来,不闻圆音。幸有遗教,尚可遵循。
S S
  伏願我公,又復示生。普引群伦,同登五清。印公遗文,模公道貌。庶幾来哲,是则是效。
T T

U U
莲宗十二祖赞颂
V V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W W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暗合於行願,中外流通徧。普令庸彦,大事即生办。
X X
  肇启莲宗福震旦,畅佛本怀垂方便。圆音一阐士归庐,大法将弘神运殿。
Y Y
  一切法门从此流,一切行门从此办。致令各宗尽朝宗,万川赴海依行願。
Z Z
  唐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 [
  师当唐初,各宗盛行。提倡净土惬群情,佛力谁与京。若肯投诚,西方定往生。
\ \
  世传师是弥陀现,提倡念佛义周赡。切诫学者须撝谦,兼使极力生欣厌。
] ]
  解宜徧通一切法,行择機理双契幹。念佛出光励会众,所说当作佛说看。
^ ^
  唐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
_ _
  羸形垢面,侍弥陀傍。法照神游得观光,佛示其名坊。往嗣门墙,心法永传扬。
` `
  般舟苦行世难堪,绝粮泥土作所餐。常将经要佛名号,徧书涂巷岩石间。
a a
  念佛佛教特别法,来学以此令心安。天子闻名南向礼,故得道风四海传。
b b
  唐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
c c
  缅维四祖,懿德堪钦。乐邦得师佛指陈,文殊示宿因。普令群伦,即生达本真。
d d
  衡州钵中见圣境,台山一一悉亲造。净土得睹承远师,竹林恭承文殊教。
e e
  并州佛声达宫闱,代宗遣使优旨诏,念佛之妙究如何,能令速成菩提道。
f f
  唐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
g g
  忌谈世谛,七岁不言。出言即便惊人天,广结净土缘。小儿为钱,各种九品莲。
h h
  七岁绝未发一言,发言即称世尊号。一见善导西方文,方知净土堪倚靠。
i i
  钱诱小儿念弥陀,未久道路佛声噪。念佛佛像从口出,有谁闻见不依教。
j j
  宋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
k k
  法華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
l l
  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赴市心乐颜不变,蒙赦得遂出家願。
m m
  日课佛事百八件,法華一部佛十万。若非大权示世间,法幢谁能如是建。
n n
  宋七祖杭州昭庆省常大师
o o
  道慕庐山,追踪莲社。刺血特将净行写,首辅归座下。百卄大雅,願生效龙马。龙树、马鸣。
p p
  慕庐山风立净社,爰因后世实行寡。百四一願随事发,人各寝馈菩提者。
q q
  首辅王旦既归依,公卿百卄受陶冶。阎浮虽则赞皇猷,何若乐邦得佛嘏。音假,福也。
r r
  明八祖杭州雲棲袾宏大师
s s
  初住雲棲,即灭虎患。旱请念佛雨慰盼,村民咸感叹。庀材開办,道场重兴建。
t t
  幼闻念佛意颇快,末诫门徒莫捏怪。行为世则言世法,注重净土及规戒。
u u
  砥柱狂澜契理機,阐明佛心祛蜂虿。普令具缚诸凡夫,仗佛慈力登莲界。
v v
  清九祖北天目灵峰智旭大师
w w
  幼即信佛,随母礼诵。入塾宗宋遂放纵,读竹窗自讼。力弘大乘,冀同出陷阱。
x x
  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惑业未断犹坏器,经雨则化弃前功。
y y
  由此力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苦口切劝学道者,生西方可继大雄。
z z
  清十祖虞山普仁行策大师
{ {
  阐扬净土,恳切少俦。以深信願竭诚修,心佛两相投。万念俱休,决定出苦邱。
| |
  憨山宿願尚未酬,故復示生作截流。呵斥修人天福者,直是阐提旃陀俦。
} }
  佛我心性原不异,佛是已成我未修。欲得心佛两无差,当向忆佛念佛求。
~ ~
  清十一祖杭州梵天实贤大师
 
  四十八願,仰效弥陀。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娑婆。振起蹉跎,证波罗蜜多。
? ?
  深入经藏难亲证,徹悟心源力弘净。欲使世人知所以,作文作诗示佛令。
? ?
  发菩提心为前导,真信願行为后劲。若能具此殊胜法,即生超凡而入圣。
? ?
  清十二祖红螺资福际醒大师即徹悟大师
? ?
  徧通经史,冀为世导。一病方知不可靠,研穷各宗奥。均难证到,专主净土教。
? ?
  示众法语利益多,念佛伽陀悉包罗。全真成妄只此心,全妄成真亦非佗。
… …
  不变随缘宜随净,随缘不变莫随讹。人若依此义修持,光寿当同阿弥陀。
? ?
  徹悟禅师像赞民二十三年
? ?
  儒门之俊杰,佛家之魁雄,禅窟之巨狮,教海之神龙。
? ?
  研习慈贤而宏台教,住持禅刹而扇莲风。只期契機契理,不计门庭异同。
‰ ‰
  发明作佛是佛之义,揭破执理废事之蒙。当此邪说横流之恶世,微公则何所适从。
? ?
  达磨祖师像赞
? ?
  特地西来传佛心,东土原多大乘根。自从只履西归后,儿孙徧界振玄音。
? ?
  济公禅师像赞
? ?
  为启众生真正信,故显种种大神通。不籍疯颠掩众目,何能常住振瞆聋。
? ?
  南屏宗乘颂
? ?
  醉菩提,菩提醉,无智之人莫逐队。若是错认定盘星,万劫泥犁常沈坠。
? ?
  願学者,善简择,顺心逆迹最上策。倘无真正择法眼,决定有损而无益。
‘ ‘
  贵池刘公鲁猪齿臼佛记赞民二十年
’ ’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由迷背故,遂失其正。起贪瞋痴,造杀盗淫。食他之肉,资己之身。杀业既结,历劫互戕。如来愍之,为作慈航。大启慈训,人犹不信。特示形仪,以期随顺。蛤蜊蚌壳,牛腰羊蹄。猪齿鳖腹,均有佛栖。有宋职氏,杀猪弃首。犬守四日,不敢下口。逐犬析骨,齿臼现佛。绀目螺发,俨然大觉。未杀之前,均谓是畜。既杀之后,方知是佛。是知杀生,不殊杀佛。即非佛现,亦未来佛。杀而食之,罪逾海岳。急宜痛戒,庶可解脱。晁氏兄弟,为文为赞。义理渊深,文词璀璨。天池书写,诸公题跋。永用警策,启牖后觉。既明此义,孰敢行杀。争地争城,遂息倾轧。贵池刘公,笃信佛法。保存徐书,题跋充洽。令嗣公鲁,持以相示。敬书数语,藉表我志。願见闻者,吃素戒杀。定可现生,归极乐刹。
 
  念诚大德像赞
 
  念公大德,冀復灵岩。劫后只身栖塔间,值彭公遊山。许查寺田,渐致成名蓝。
? ?
  上海慈幼院新屋落成颂
– –
  济济孤儿,頭角峥嵘。若不救济,将无由生。既得教育,正器必成。或为工商,或读或耕。为贤为善,嘉会其亨。恪守道义,虽贱亦荣。何况不少,出格俊英。是知慈幼,利益深宏。子輿之言,实具深思。惟願仁人,同怀慈悲。院屋虽成,常需不资。各为输将,以助成之。幼人之幼,己幼必奇。贤善相继,为世型仪。利人自利,因果如斯。勿或不信,佛语不欺。
— —
  净土法门殊胜颂唯其法门殊胜故,智宜女士得往生。
? ?
  净土法门,有教无类。凡圣智愚,等蒙摄受。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唯此一法,全仗佛力。佛力自力,天渊悬隔。信願忆念,定生佛国。尽人信念,尽人往生。佛有誓願,现有仪型。智宜女士,念佛心切。念末数年,竟蒙佛接。願见闻者,各事修持。预莲池会,何乐如之。
? ?
  徐蔚如居士西归颂
? ?
  猗欤徐君,宿具慧根。孝友仁慈,尽分敦伦。恪遵祖训,笃信佛法。修念佛行,冀生净刹。中年力任,刊刻藏典。续佛慧命,资密及显。时局不靖,弥切欣厌。乘願西归,大事克办。蒙佛授记,即回娑婆。普引含识,同觐弥陀。
? ?
  沙公雪舫懿德颂民二十二年
? ?
  懿哉沙叟,宿根基深。孝友仁慈,一乡同钦。年登八十,始修净土。圆发三心,期生上品。心具心造,心作心是。行解双融,理事一致。故得临终,安然而逝。顶暖容光,用示实诣。
? ?
  屈子建居士西归颂民二十年
? ?
  佛心众生心,本体原无二。由迷悟因缘,非异而成异。倘肯背尘劳,兼持佛圣号。一得生西方,觉岸当亲到。懿哉子建翁,宿根深復深。世善家托质,忠恕以居心。好义而轻财,亲疏等周赡。更有出格处,专以佛为念。净业已成熟,豫知某时去。眷属咸一心,念佛以相助。故得承佛力,往生极乐国。遗相愈光華,人各称奇特。未世诸行人,欲出生死穽。唯念佛一法,现生可入圣。撮举其大略,永贻诸后昆。冀悉追先德,觐弥陀世尊。
? ?
  张冕堂居士懿行颂民二十年
 
  猗欤冕堂公,乘願而示生。当此弥天劫,海陆徧虎鲸。人民遭吞噬,发心为肃清。因兹入军界,以德训众兵。仁义为战具,因果作干城。凡所驻扎处,来苏腾颂声。除暴安良善,宏法度有情。魔外既摧伏,佛日得照明。厌武从文职,宓琴得常鸣。政简多閒暇,念佛有定程。指爪画三圣,精妙莫与京。凡有见闻者,心向极乐倾。作佛心是佛,观经义深宏。世出世间事,一本於至诚。普願各界人,闻风俱兴行。庶幾从此后,天下常太平。
? ?
  周母徐老太太懿行颁民二十年
¢ ¢
  猗欤周母,宿有慧根。事亲抚弟,誉著乡村。来归於周,相夫以仁。改革先业,慈德莫伦。持家教子,经商善举。凡所筹画,悉合情理。心存利济,财法并施。振恤開导,无微不至。一生所积,收据盈箧。儒符大同,释契四摄。二妃三太,高风未泯。爰书大略,贻范后人。
£ £
  张珊贞烈女颂
¤ ¤
  天地之正气,人当大展施。男女虽有异,此理固无差。以同具佛性,即所谓秉彝。但得善扩充,作圣由此基。堪嗟近世人,欲以夏为夷。男女之范围,尽力弃靡遗。恋爱称高尚,贞节谓瑕疵。直欲举世人,与禽兽齐驰。伟哉张珊贞,矢死志莫移。既不蒙母谅,以翦而自剺。虽是农家女,足为闺阃仪。以身辅名教,可云大丈夫。其人虽已逝,贞德无泯期。惜未知佛法,终难出凡篱。果能生信願,志心念阿弥。必蒙佛接引,往生七宝池。见佛闻妙法,渐进证菩提。尽未来际劫,常为天人师。
¥ ¥
  婺源程志鹏居士懿行颂民二十二年
| |
  生今之世,行古之道。为乡邑之仪型,守濂洛之志操。深信佛法,不袭阴奉阳违之愆。願生莲邦,卒获感应道交之妙。噫,若斯人者,诚中流之砥柱,迷途之善导。爰书大略,为后来告。
§ §
  齐庾南公暨金夫人百岁冥寿颂
¨ ¨
  齐公孝友德超群,夫人更能助芳芬。勿谓平生作商贾,须知通身荷斯文。斯文诚可风一世,惜未闻法悟心源。幸有儿孙贤且孝,荐亲期归极乐天。极乐之乐乐无央,常时亲侍古觉皇。忍证无生乘悲願,特来此界作慈航。慈航泛入苦海中,普令归西而舍东。自利利他圆满日,当於法界称大雄。
? ?
  普为现在印送及永远流布文钞者回向颂民十六年
a a
  净土法门,是法界藏。機理双契,最为无上。等觉大圣,逆恶小凡。律教禅密,普徧包涵。十方诸佛,尽劫宣扬。妙义奇勋,尚难周详。况我凡庸,偶有发挥。地尘海滴,微乎其微。自谅陋劣,非佛莫度。亦有同志,唯此是务。由是故有,种种芜语。聊摅愚诚,岂宏净土。因诸居士,为利初機。数次刊布,冀有所依。有葉德广,出资三千。拟作印费,期广流传。八月长围,陕垣堪悲。围解求救,尽数济饥。凡有善士,随意捐助。三五千部,尚可凑数。願出资人,及读诵者。消除业障,增崇福祉。家门清吉,身心安康。生入圣域,没往西方。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证菩提。
? ?
  附錄白矾救命神效方:白矾,又名明矾,或名矾石。
? ?
  ◎◎凡误食河豚,及其他一切毒物。或因事故逼迫,意欲轻生自尽,吞吃鸦片、砒霜、藤黄,一切能坏人脏腑,令人毙命各毒物。及服错了毒药等。均可用白矾一块,打碎,用開水冲化,再对凉水幾,只要矾水保存浓厚酸涩性味乃可。即令患者,服此矾水幾碗,不到一刻钟,便可将所食毒物,沤吐净尽,即得保全生命。纵使服毒时间过久,多灌矾水入肚,或亦仍可救治。即脏腑已坏,挽救不及,亦无所害。按白矾,性凉,味酸涩,解诸毒,故极对证。霍乱证,亦可以此救治。此由天津冯文符医士,历十馀年之经验,百发百中,屡见神效。印单广传,以期普救,实仁人君子之用心。且白矾随地可买,价又便宜。願阅者留心,方便救人,功德不可思议。即以此救人功德,回向西方,亦可作增上胜缘。
- -

? ?
杂著
ˉ ˉ
  临终三大要民十九年
° °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於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復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願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真乐。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能如是行,於父母,则为真孝。於兄弟、姊妹,则为真弟。於儿女,则为真慈。於朋友、於平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净因,启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难相习成风乎哉。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第一、善巧開导安慰,令生正信者。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復受生於善恶道中。善道,即人,天。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修罗,则亦名善道,亦名恶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恶夹杂故也。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無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幾句,尚得住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於佛,如子就父,乃是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又佛昔发願,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志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至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柰不依佛教之众生何。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於洪炉,即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转開导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为病人所開导者。至於自己所应尽孝致诚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随顺俗情,求神问医。大命将尽,鬼神医药,岂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於此种无益之事,则於念佛一事,便纷其诚恳,而莫由感通矣。许多人於父母临终,不惜资财,请许多医生来看,此名卖孝,欲世人称我於父母为能尽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实鉴其心。故凡於父母丧葬等事,过於张罗者,不有天灾,必有人祸。为人子者,宜注重於亲之神识得所,彼世俗所称颂,固不值明眼人一哂,况极意邀求,以实罹不孝之大咎乎。○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開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属,同应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若病尚未至将终,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幾人。頭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頭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於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復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经昼夜,亦不甚辛苦。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於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幾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無,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若值饭时,当换班吃,勿断佛声。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復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於病人。若用世间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基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開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挒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息。随瞋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於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於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瞋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万无有一矣。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致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过,实为无量无边,願诸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探彼热气,后冷於何处也。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群相称赞其能尽孝也。此孝与罗刹女之爱,正同。经云,罗刹女食人,曰,我爱汝,故食汝。彼无知之人之行孝也,令亲失乐而得苦,岂不与罗刹女之爱人相,同乎。吾作此语,非不近人情,欲人各於实际上讲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贤孙亲爱之一片血诚,不觉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爱亲者,必能谅之。
± ±
  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已断,通身冷透,唯頭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则生地狱道。此由人在生时,所造善恶二业,至此感现如是,非可以势力假为也。是时若病人能志诚念佛,再加眷属善友助念之力,决定可以带业往生,超凡入圣耳。不须专事探试徵验,以致误事也。至嘱,至祷。
2 2
  净土指要民二十年
3 3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不断惑业,得出轮迴。即此一生,定登佛国。末世众生,根機陋劣,舍此法门,其何能淑。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願。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願为往生之前导。净土法门,以信、願、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願,非願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願。得生与否,全由信願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願,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願既无,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於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願受,丧心病狂,一至於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至於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如是之人,切勿亲近,免致日久,与之俱化。直须守定宗旨,不随经教,及善知识语言所转,舍此别修也。此之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故得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吾辈末学,何可立异,以取自误误人之罪愆乎。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 ′
  林文忠公行輿日课发隐民二十三年
μ μ
  详观古之大忠大孝,建大功,立大业,道济当时,德被后世,浩气塞天地,精忠贯日月者,皆由学佛得力而来。世儒不知道本,只见已然之迹,而不知其所以然之心。致其本隐而不显,潜而不彰。以拘儒忌佛,故多主於潜修密证,不自暴露。若详审其行迹,必有不可掩者。其子孙若非具正知见,必惟恐为俗儒所讥,亦不肯为之阐发耳。以此因缘,致潜德幽光,湮没无闻者多多矣。旧唐书,凡佛法事迹,及士大夫与高僧往还之言论,俱择要以载。欧阳修作新唐书,删去二千余条。五代史亦然。盖惟恐天下后世,知佛法有益於身心性命,国家政治,而学之也。其他史官,多是此种拘墟之士。故古大人之潜修而密证者,皆不得而知焉。林文忠公则徐,其学问、智识,志节、忠义,为前清一代所仅见。虽政事冗繁,而修持净业,不稍间断。以学佛,乃学问、志节、忠义、之根本。此本既得,则泛应曲当,举措咸宜,此古大人高出流辈之所由来也。一日文忠公曾孙翔,字璧予者,以公亲书之弥陀、金刚、心经、大悲、往生、各经咒之梵册课本见示。其卷面题曰,净土资粮。其匣面题曰,行舆日课。足知公潜修净土法门,虽出入往还,犹不肯废。为备行舆持诵,故其经本只四寸多长,三寸多宽。其字恭楷,一笔不苟。足见其恭敬至诚,不敢稍涉疏忽也。其经每面六行,每行十二字。璧予以先人手泽,恐久而湮没,作书册本而石印之。以期散布於各界人士,俾同知文忠公一生之修持,庶可当仁不让,见贤思齐,因兹同冀超五浊而登九品焉。命光略叙原委。光幼即闻公之名而向往之,今知其修持如此之严密,诚所谓乘願再来,现宰官身而说法者。願见闻者,一致进行,同步后尘,则国家幸甚,人民幸甚。
? ?
  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民二十七年
? ?
  世乱极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於此讲求,治何可得乎。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於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於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姿聪明。及至初開知识,即为彼说做人之道理。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及三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轮迴之转变。俾彼心中常常有所恐怖,有所冀慕。再令念佛、念观世音,以期增福增寿,免灾免难。不许说谎话,说是非,打人骂人。不许遭践字纸,遭践五谷,遭践一切东西。不许乱吃食物。不许与同里群儿聚戏。稍长,即令熟读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经,俾知有所师法,有所禁戒。一一为其略说大意,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幼时如是,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否则任性憍惯,养成败类,纵有天姿,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则读的书愈多愈坏。古今大奸大恶之人,皆是有好天姿大作用之人。只因伊父母先生,均不知教学圣贤,躬行实践。止令学文字,为应世谋利禄之据,其智识之下劣,已到极底。以驯至於演出废经废伦,争城争地,互相残杀之恶剧。此种祸乱,皆彼父母先生,不知教子弟之道所致。自己纵无大恶,而坏乱世道人心之罪,当与彼子弟同受恶报於永劫矣。吾故曰,教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而教女为尤要。以人之幼时,专赖母教。父不能常在家内,母则常不离子。母若贤慧,则所行所言,皆足为法。见闻已熟,心中已有成规。再加以常常训诲,则习已成性。如熔金铸器,模型若好,器决不会不好,以故教女比教子尤为紧要也。以贤母由贤女而来,若无贤女,何由而有贤母。无贤母,又何由而得贤子女哉。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所痛惜者,绝少提倡之人,俾为母者,唯知溺爱,为父者亦无善教。及至入塾读书,为师者亦由幼时未闻此义,故亦绝不知读书为学圣贤,不教生徒躬行实践圣贤所说之道。但只学其文字,以为谋利禄计。而不知学圣贤有莫大之利益,自己与子孙,生生世世,受用不尽。谋利禄,谋之善,不过现生得小富贵而已。谋之不善,现生身败名裂,子夭孙绝者,比比皆是。人与天地共称三才者,以有以先觉觉后觉,继往圣,開来学之功能,故得此尊称。若不以学圣贤为事,则是行肉走尸。唯知饮食男女之乐,则与禽兽何异。人之一字,尚是冒名,况与天地共称三才乎。然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而不能为尧舜,不能作佛者,只有性德,无有克己復礼,闲邪存诚,及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之修德耳。此之修德,最初由贤父母师长而启发之,继则自己孜孜矻矻,努力修持。虽未能即到尧舜与佛之地位,其去下愚之人,日在人欲中埋没者,已天渊悬殊矣。书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经云,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幸其为尧舜、作佛、之機在我,有血性汉子,岂肯以此性德,任人欲所锢蔽,永为沈沦苦海之下愚众生乎。願世之为父母,为师长,为儿女生徒者,各各勉之,则吾国幸甚,全球幸甚。
? ?
  婺源翀田佛光分社发隐民二十年
1 1
  佛光者,心光也。此之心光,生佛同具,平等一如,佛不加增,生不加减。以故世尊初成正觉,深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也。但以从未悟故,不免以智慧德相,作无明业识,迷心逐境,背觉合尘。犹如长夜趋走,不见正道,不是撞墙磕壁,便是堕坑落堑,轮迴六道,了无出期。如来愍之,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顺機宜,演说诸法。示一心之体相,说三世之因果,世出世法,无不周备。又欲普利三根,特開净土一门,俾一切若圣若凡,同於现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以之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得以亲证生佛同具之心光,与无量光寿之性体。而又復垂慈接引於尽未来际,以期法界众生,同沐佛光,同证心光,光光相映,成一常寂光世界而后已。此易园居士所立佛光社之本原也。至於社中所提倡者,并不另起炉灶,即在吾人伦常日用中,各各敦笃而实践之。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一一恪尽己分。如是,则便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善人。又於周旋云为,行住坐卧中,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以佛之万德洪名,熏己之无明业识,熏之久久,则即无明业识,成智慧德相。清凉国师云,凡夫颛蒙念佛,念至其极,即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者,此之谓也。况以深信切願感佛,佛以慈悲誓願摄受,故得感应道交,万修万去矣。如来之慈,法门之妙,无以復加,非有宿根,莫能得遇。易园居士,既深得其益,復以劝导邑人,同修此法。由是而业消智朗以往生者,并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者,何可胜数。以故翀田诸善士,闻风兴起而踵行之,特立分社,以期就近居民,同沐佛光,同生极乐。足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多生多劫,深植善根也。须知佛法,本是心法,为一切世间诸法之本。若知佛法,则世间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悉得究竟圆满。否则终在枝叶上排布,而於根本,终未能得其实益。以之为身谋,不能出躯壳之外,以之为国谋,不能畅大同之风。上焉者尚且如是,下焉者又何待言。愚夫愚妇,果能依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修持,生则尽谊尽分而为贤善,没则高登九莲而了生死。下焉者尚如是,况上焉者乎。願预社诸善信,及现未见闻者,同秉心光而扬佛光,则社会幸甚,天下幸甚。
o o
  婺源县内成立佛光分社发隐民二十二年
? ?
  佛光者,心光也。此之心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只因众生从未悟故,不能得其受用,反承此心光之力,起惑造业,轮迴六道,了无止息。故佛随众生之機,为其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因果法门,及湛寂圆融,常乐我净等深妙理性。俾众生依之而修,自有圆满菩提之一日,而究竟亲证此心光,得以普照法界也。因果一法,儒教亦极注重。故孔子赞周易,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末后则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夫积善积不善,因也,馀庆馀殃,则果矣。佛所说三世因果,六道轮迴,乃发挥因果之究竟者。有谓因果为小乘,而不肯提倡者,是皆专事空谈,不修实德者。如来成正觉,众生堕恶道,皆不出因果之外,何得独目之为小乘乎。其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所谓道,果何道也,非诚明合一之道乎。诚即明德,乃吾人即心本具不生不灭之妙性,乃性德也。由无克復之功夫,则不能显现,故谓之为阴。明,即明明德之上一明字,乃朝乾夕惕,兢业修持之功夫,即修德也。修德之事显著,故谓之为阳。修德功极,性德圆彰,诚明合一,即所谓明明德而止至善也。前此之工夫,为格、致、诚、正、修。后此之事业,为齐、治、平。然此诚明合一,明明德而止至善,以迄於齐、治、平,非徒能如是也,固自有使之不能不如是者在也。何为使之不能不如是者,即所谓三世因果,六道轮迴也。人虽至愚,决无好凶恶吉,幸灾乐祸者。闻积善必有馀庆,积不善必有馀殃,贤者必益加勤修,不肖者亦必勉力为善。勉为既久,则业消而智朗,过无而德明,昔为不肖,今为大贤。是知诚明之道,於自修则已具足,於教人,非以因果相辅而行,亦不易尽人悉各依从也。合因果诚明二法,方为圣人继天立极,垂型万世之道,亦即自心本具之光,与普照法界之佛光也。不慧常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欲挽劫运而救人心,不於此注意,犹缘木而求鱼也。宋儒气量褊小,窃取佛经要义,发挥儒先圣人心法。欲后之学者,不闻佛法,故阴奉阳违,而特加辟驳,谓佛所说之因果轮迴,实无其事,乃藉此以骗诱愚夫妇奉彼之教耳。由辟佛故,虽圣人所说之因果,及史汉所说之生死轮回,各事迹,均不提及。唯以尽谊尽分,正心诚意,为治己治人治国之本。且谓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剉斫舂磨,将何所施。且神既飘散,谁復托生。如此说者,不但悖佛,亦大悖四书五经,及史汉所载托生变化诸事迹。特欲以此关闭后学,冀其永世不闻佛法,则己之所得,人莫能知,儒教亦可由此兴盛。不知根本既伤,枝叶何茂。自兹以后,维持世道人心之法,止尽谊尽分,正心诚意而已。其督责人不能不尽谊尽分,正心诚意之善恶因果事理,完全废之。世之大贤少而中下多,果以因果为虚无,以人死为永灭,遂塞中下人勉力为善之路,大開狂妄者肆无忌惮之端。及至欧风一至,勃然景从,又復变本加厉。竟至废经废伦,废孝免耻,尚自矜夸,不知惭愧。使因果之理,不加破斥,谁肯倡此恶剧,以招永堕恶道之报乎。诸先生只知以此卫儒,而未亿及因此灭儒也。学说误人,甚於洪水猛兽,可不惧哉。近来世风日下,有心人各各提倡学佛。婺源由江易园居士提倡以来,一方人士,群起而和,所有分社,已有数处。良以蒙佛慈光,因兹改恶修善者,消灾愈病者,贼寇多不至,疫疠多不行,雨旸不时,念佛祷而即应者。其一方之人,服易园之说,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今则县城亦立分社,於開始前,齐用修居士,祈不慧略述佛光或隐或显之大致。故为陈其八九百年来之事迹,俾后哲有所鉴焉。至於所必致力而实行者,则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守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措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八事。又復发菩提心,信願念佛,自行化他,同生西方,同证无量寿,无寿光。俾各各心光,与常寂光之佛光,及杏坛泗水之心光,交辉互映,则国家幸甚,法道幸甚。
? ?
  人字发隐民二十七年为一弟子说
? ?
  人为倮虫之长,身不过数尺,寿不过数旬,竟与高厚悠久莫测之天地,并称三才,其义何属须知才者,德能之称。天以普覆万物,生成化育为德能。地以普载万物,含养滋培为德能。人以赞天地之化育,继往圣,開来学为德能。设无人之德能,则天地之德能犹有所憾。由得人参赞继開之德能,俾天地之德能,圆满充足,竖穷三际,横徧十方。人与天地并称三才者,此也。人之德能,大端有四。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人者,忍也。忍劳忍苦,担当柱地撑天之事,故名为人。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所歉缺,故名为人。(此八事,匹夫匹妇皆能为之。此乃参赞化育,继往開来,撑柱天地之大事。若一疏忽,或亡一二,或八字俱亡,则成冒名之伪人,非与天地并名三才之真人矣。若能类推,则希圣希贤,学佛学祖,有馀裕矣。)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人之义,大矣哉。願一切同伦,各各担荷人之四义,岂独吾国之幸,实天下万国之深幸也。或曰,汝作此说,汝能一一无憾否。答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悲我之一一有憾,冀一切同伦一一无憾,以免一一同伦,临寿终时,犹有如我无穷之深悲也。君不见未曾有因缘经,野干说法,天帝释拜听乎。使尽大地人皆为天帝释,亦不至不许野干開口,君何得固执人我相而责我乎。我知过矣,后不再说。
? ?
  学医发隐民二十七年为弟子朱清泰说
? ?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故先以治心病为前导。果能依法修持,则身病即可随之而愈。身病有三,一宿业,二内伤,三外感。此三种病,唯宿业难治。傥能竭诚尽敬,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念南無阿弥陀佛,及念南無观世音菩萨圣号,超度宿世所害之怨家对頭,彼若离苦得乐,病者即可业消病愈。不但不復为崇,反感超度之恩,而阴为护佑。凡婴此病,及医此病者,均不可不知此义。二内伤,或用心过度,或於酒、色、财、气,各有嗜好。若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兼用药治,必易痊愈。傥不注意於根本,唯仗医药,亦难见效。纵效,亦不能永不復发。三外感,但能依前内伤所说之法而行,纵有外受风寒暑湿之患,亦极易治。若不注意於惩忿窒欲,闲邪存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即外感亦不易治。以根本受伤,徒治枝末,殊难得益。所以圣人致治於未乱,保身於未病,虽无治保之奇绩,其为治保也大矣。余素不知医,颇欲世人咸皆无病,日持大悲咒,加持净水。有久婴痼疾,中西医士均不能治者,令其戒杀护生,吃素念佛,及念观音。果真至诚,即可立刻回機,不久自愈。纵不即愈,决无加重之理。且能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又无所费。汝欲学医,虽以针灸药品为事,须以大菩提心,常以佛菩萨圣号,及大悲咒,普为自他持诵。以期彼此同获现生身心安乐,临终决生西方。则不负为佛弟子,随分随力,普利自他之道。若如世之庸医,唯期得利,不以救人病苦为事。纵令财发巨万,亦只得其自身永堕恶道,子孙或成败类,或竟灭绝。徒得自利利他之機,反成害人害自之果,可不哀哉,可不畏哉。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独世之大聪明人,多多皆是欲得福乐,反召祸殃。汝能不随彼流,当可得大国手之名实,否则便是民贼而已。何取何舍,祈自择焉。
à à
  示華权师病中法语民二十一年
á á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無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丝毫别种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此种想念,便与阿弥陀佛之心隔開了,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之力。你要晓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轮迴,唯有阿弥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轮迴。你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寿未尽,就会速好。若世寿已尽,即往生西方。然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求病愈,若寿尽,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寿未尽,则速得痊愈。往生西方,好处说不尽,较彼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尚要高超过无数无量万万万万倍。你切不可痴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囚在监牢里,苦得了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到清净安乐逍遥自在之家乡,何可怕死。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受苦,永无出苦的时期了。你若能出声念,则小声念。不能出声念,则心里默念。耳朵听别人念,心中亦如此念。又眼睛望著阿弥陀佛,即室中所供的佛心中想著阿弥陀佛。有别种念起,当自责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种念頭,坏我大事。你若肯依我所说的念,决定会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永劫常受快乐,了无一丝一毫之苦事见闻,又何有此种之疾病苦恼乎。傥心中起烦恼时,要晓得这是宿世恶业所使,要坏我往生西方之道,要使我永远受生死轮回之苦。我而今晓得他是要害我的,我偏不随他转。除过念佛外,一事也不念他。那就能与佛心心相应,蒙佛接引,直下往生矣。好记我语,自可速得莫大之利益。
? ?
  示殷德增母子法语二则民二十五年
? ?
  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盖不特佛教之所尚,亦世法之所不废也。其在儒书,早垂明训。易云,积善馀庆,积不善馀殃。书云,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岂非因果之谓耶。而春秋左氏传所载,一切奇奇怪怪,善善恶恶,皆因果之实錄。使后之人诵其书,按其事,懔然於祸福之无常,报应之不爽。由有鬼神,战兢惕厉,上智者固能奋志时敏,聿修厥德,下愚者,亦知所畏惧,不敢为恶。故因果者,实为维系人心之大防,足以辅助王化所不及。乃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亦古今国家治乱兴衰之关键也。今日世道陵夷,人心陷溺,所以至於此极者,皆由不明因果报应之理所致。因果之理不明,其近因虽受新学说之影响,而其远因实由宋儒辟佛有以酿成之也。盖自宋儒之说兴,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曰,人死神亦飘散,虽有剉斫舂磨,将何所施。曰,君子有所为而为善,则其为善也必不真,何事谈及因果。夫无所为而为善,祇可以语上智之人。中人以下,必资有所劝而后善。今曰无所为而为,是阻人向善之路也。圣人以神道设教,幽赞於神明。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今以鬼神为虚诞,是废先王之教也。既死归断灭,无因果,无报应,则一切逆恶之行,凡可以得逞其志者,有何所惮而不为乎。乱天下而祸人类者,必自此始矣。彼程、朱、只知勉君子无所为而为善,独不虑小人无所畏而为恶耶。天下君子少而小人多,则程、朱、之言,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矣,可不恫哉。然程、朱、理学之说,多取诸佛经,乃欲以此自雄,以得於人者,反谓人不我若。遂掩耳盗铃,阴奉而阳违,甚至不惜操戈以逐之,夫果何为而然也。曰,为门庭之见,及欲配飨文庙耳。彼徒以门庭之见,而贻天下后世以无穷之祸患,此亦程朱所不及料,而有心人所为深痛之也。夫程、朱、为有宋一代大儒,其维护人伦纲纪之功,何可湮没。而其立言,乃不免违悖先圣,贻误后世。吾人读书尚古,可不深察乎哉。●其二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实行之方法,必先从事於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又须以妇女为主体。盖世有贤母,方有贤子。伊古贤母,从事胎教,钧陶於禀质之初,化育於未生以前,而必期其习与性成也。如周之三太,太姜,太任,太姒。阴相其夫,胎教其子,皆女中之圣人,实開周家王业之基。予尝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谓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者,即指克尽妇道,相夫教子而言也。乃今之女流,多不明此义,而妄欲参政揽权,思做大事,遂将家庭培植根本之道,置之度外。此真聚万国九州之铁,也铸不成此一个大错,深可慨也。培植家庭根本之道维何。即凡教子女,必在於孩提之时,先须使知因果报应之说,则一切悖恶行为,自有所畏而不敢为。讲因果之书,莫善於感应篇,及阴骘文。此二书,能为之常常讲说,自有莫大之利益。盖童蒙天性未漓,善言易入,幼而习焉,久则成性,及既长而不可改也。正本清源,端在於此,故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今天下所以大乱者,皆由一班不明教育原理之父母,有以养成之也。盖既不能以胎教善其始,又不能以因果策其后,根本一坏,遂泛滥而不可收拾。於是非孝无亲之说,家庭革命之谈,乃昌言而不讳。驯至朋友则利交而货卖,夫妇则兽合而禽离。廉耻道丧,天理绝灭,洪流滔天,未知所届。即起孔子释迦於今日,亦无法以救之,岌岌乎殆哉。然则将柰何。曰,挽救之道,唯有注重家庭教育,冀各为子女讲明因果之事理,以培植其根本而已。既植善因,必获善果,庶将来人心丕变,风俗渐淳,天下国家,其有太平之望乎。
? ?
  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民二十一年
? ?
  问,弟子信佛之原因,以研究催眠术始。昔闻俗语云,九修天子十修佛。以为十世方成,每恐半途而辍,则前功尽弃。早知当生成道,则早即念佛矣。年已二十有七,甚悔发心之晚也。(一)答,九修天子十修佛,乃不知佛法者之妄说。知佛之人,绝不说此。净土法门,乃仗佛力了生死,皆须有真信切願,决定求於临命终时,往生西方。若不仗佛力,欲了生死,千生万劫不能了者多多矣。●问,相信净心成佛,如催眠术之必须沈静,然后方有不可思议之现象。(二)答,净心念佛观佛,则易与佛相应。果有真信切願,定可往生,则渐次进修,必至成佛。且勿谓现在净心,即得成佛也。●问,相信借仗佛力,如催眠之自己催眠,则较被人催眠为难,故知自力不如他力。(三)答,一切法门,皆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如跛夫自行,日难百里。净土法门,仗佛慈力,便可带业往生。如跛夫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徧达四洲,何可以催眠之事以证。●问,口念佛,心想佛,其所想之佛,是否与观经之第八观同。(四)答,观想,须从十三观起手作。否则境细心粗,难以成就。或致用心不当,起於魔事。●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之。(五)答,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观世音圣号,为最省心力,最有感应。●问,如专诵佛号,其效力比咒如何。(六)答,佛号与咒,功德同等,唯在至诚,方有感格。若心中先有一轻视佛号之心,则便无利益。以不诚而又疑,致不得真利益也。●问,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然则与西方之净土、及佛,是否一而二,二而一。(七)答,有唯心净土,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世多以唯心则无土,便是魔外知见。此种似是而非之邪见,居其大半,致念佛之人,不得实益。尚自以为高明,而不知其为执理废事,自误误人之邪见也。由自性弥陀故,必须念西方弥陀,以求往生,渐进而可以亲证自性弥陀。傥单执自性弥陀,而不念西方弥陀,纵令真悟,尚未能即了生死。况说此话者,皆是一班担板汉脱空汉乎。一而二、系未成佛前之事。二而一、乃已成佛后之事。●问,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去、皆何指。(八)答,生则决定生,约事说。去则实不去,约理说。不知事理之所以然,只好老实照事相做。否则必成执理废事之邪魔外道。●问,某命终时,忽曰,净土即在庭隅,然则此地即为净土乎。(九)答,此正是唯心净土发现之义。彼唯心净土,乃彼一人之境。其余皆是唯心秽土,何得以彼所见为断。●问,诵经,是否在令自己生欢喜厌离心,抑另有其他作用。(十)答,汝诵经,只知求自己欢喜,可惜无边妙义,被汝看得一文不值。●问,解第一义,指何。(十一)答,解第一义,即徹悟实相妙理,唯心自性也。●问,死后所存之性,与往生,及佛性,同异之点如何。(十二)答,一切众生,生前死后之性,与往生之性,及佛之性,同而不同,不同而同。言同者,以心性本体无二故。言不同者,以迷悟天渊悬殊故。由有此义,故令人断惑证真,以期亲证此本同之心性也。唯其体同,而在迷未证,故设种种法,令其反妄归真,背尘合觉,以亲证也。修法甚多,唯念佛求生西方,为最易下手,最易成就。●问,佛示修观,正为后世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之众生设教。若以催眠之发现天眼通之说证之,则现极乐国土,亦非难事,况尤为念佛求证之需要。何以劝人修观者,言其难耶。(十三)答,催眠是术力,岂真有天眼通乎。真有天眼通者,岂肯为人催眠乎。汝今既学佛,当专志学佛。现极乐国,唯心净而念一者能之。譬如磨镜,磨之及极,自然发光。用术现,则心先不净,念亦不一,譬如以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涂镜,望其发光,不知封蔽更甚也。●问,修观是否仗佛力。十三观内云,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願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其别与参禅之点为何,较参禅易否。(十四)答,参禅唯究自心,念佛兼仗佛力。二法至究竟圆成,则全同。当修持用功,则迥异。譬如登程,舟车各异,归家是同。●问,修观者,想乎、观乎,抑观想全用乎,取远取近。(十五)答,观想二字,何可分之为二,摄心而想,即是观。汝认作二,则便成知一十,而不知其即二五也。又观想则何分远近。●问,每观至少,须若干日。(十六)答,汝将谓此一观作幾天,又作彼一观乎。不知佛虽说有十六,而最初即当观第十三,方为契理契機之修。●问,初即想像者,非躐等乎。(十七)答,既知前说,此可类推。●问,初观是一心想日,抑须默持名号。(十八)答,观与持名,原是一事。将谓作观之时,便不能持名,不可持名乎。●问,坐则修观,余时持名,较专持一种,为优为劣。(十九)答,有沈潜纯粹之心,则修观亦好,持名亦好。否则持名较稳妥,以心志浮薄躁妄,作观则多致魔事。●问,观见极乐国土,乃真净土乎,抑假现象乎。(二十)答,观见之极乐,乃唯心所现。谓之为假,便是门外汉。●问,观见极乐国土,及能闻法,是否为天眼通,天耳通。(廿一)答,此是观力所致。若天眼、天耳,不作观,亦可见闻。●问,有云见佛者,乃心佛,非西方佛。若然,则往生时,心佛现前乎,抑弥陀佛来接耶。(廿二)答,临终见佛,乃自心所感之佛,不得祇归於自心,而谓无佛来迎之事。●问,至十三观时,此时可得随意往生乎,抑必俟命终,方可往生耶。(廿三)答,业报未尽,何能即生。古亦有其人,然非可,责之於一切人也。●问,观至见佛闻法时期后,每天再观,仍须自初观始乎。(廿四)答,作观祇取得力者作,何必从頭至尾,日日重习。佛之说此十六种者,前则令人知极乐之庄严。后之九品往生,令人知所修之因果。各观既知,即观佛一法中,即可圆观诸观耳。●问,十四观以下,乃各品生者,既无境可现,令观之意为何。(廿五)答,此义已见前说。●问,上之往生者,似乎不是修观者之往生。不知修观者之往生,也应如何著想。(廿六)答,往生者,品位万别千差,经中只以九品摄之,汝何由而知其上者,非作观之往生乎。须知人根不同,即一法而高下悬殊,岂拘拘然於所修之法乎,盖由彼各各心地中分也。文殊普贤等,汝将谓用不著作观乎。●问,记数念佛,吸念六句,呼念四句,如何。心既记数,又念佛,又须想佛乎。(廿七)答,念佛记数,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何定呼吸。汝系学炼丹运气之人,故稍见一二字相似於彼,即谓是彼之功夫。念佛记数,为妄心难制者设。能如是念,如是记,如是听,决定心渐调伏,此处谁令汝加一想佛二字乎。此系随便念,何论呼之与吸。呼吸若使之长久,则伤气受病,不可不知。
? ?
  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民二十年
? ?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顿好。心里頭除过念佛外,别无一件事挂牵,则临终时,方可无挂无碍。若现在还是样样放不下,看不開,则临命终时,所有贪恋衣服、首饰、房屋、子孙、之心,通通现前,如何能够往生西方。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完全成了福报了。汝现在尚无智慧,虽常精勤念佛,心中尚不决定求生西方。到了来生享福的时候,决定被福所迷,便要造诸恶业。既造恶业,必定就要堕於地狱、饿鬼、畜生、中受苦了。此种大苦,皆是现世念佛,不知决定求生西方之所感召的。光怜悯汝,恐汝后来或成此种景况,故预为汝设法。汝若肯依我所说,就不会因福得祸。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凡现在要穿的衣服,留到穿。凡绸缎皮袄等贵重衣服,均分与孙媳等。首饰、臂钏、耳坠、及金、银、翡翠等,通通救济灾民,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振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等。自己身边,决不可留此种令人起贪恋的东西。所有存款,为防养老者,亦须交与孙子。即田地契誌等,亦须交代的干干净净。汝心里除念佛外,不使有一点别的念頭。连汝这个身子,也不预计死后作只么样安顿。连孙子重孙等,都要当做素不相识之人,不管他们长长短短。只管念我的佛,一心盼著佛来接引我往生西方。汝能照我所说的做,一切事通通放下,到了临命终时,自然感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若是仍旧贪恋一切好东西,及银钱、地亩、房屋、首饰、衣服,及女儿、孙、曾、等,则万万也不会生西方了。西方既不生,则下世决有痴福可享。因享福而造业,定规一气不来,堕落三途。由恶业障蔽故,心识不明,纵有活佛来救汝,也救不得了,岂不可怜可悯乎哉。願汝信我所说。则实为莫大之幸。
? ?
  示冯右书居士临终法语
? ?
  汝病既重,但当一心念佛,求佛接引往生西方。此心若诚,必能满願。至於所有罪业,不必以此为虑。以果能极力至心求生西方,即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譬如大石,装於船中,即可由海此岸,以至彼岸。须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议。此三不可思议,若无信願念佛之志诚心,则无由发现。有志诚求生西方之心,此三种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即得显现。如乘大火轮,又遇顺风,不离当念,即生西方。汝但深信我语,自然可满汝願。今为汝取法名为慧脱,谓以智慧,信願念佛,即得往生西方,脱离生死也。
? ?
  江苏吴县佛教会通告各寺院僧众巽言民二十三年
? ?
  大觉世尊,乘悲願以示生,本人心而立教。俾迷頭认影者,亲见本来面目,怀宝受窘者,顿获原有家珍。故得三乘速证菩提,六凡同登觉岸。此道传天上天下,教布三千大千之所由来也。良由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生佛同具,凡圣一如。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佛由究竟悟证,故得福慧两足,烦惑永亡,享真常之法乐,施随機之大教。众生由徹底迷背,以致烦惑永炽,轮迴不休,如暗室之触宝,反更受其损伤。世间诸教,咸属权说,契理契機,唯独佛教。以故自汉以来,教传东土,历朝钦敬,举世尊崇。使无明因示果,俾世人敦伦尽分,以辅治道,识心达本,令学者断惑证真,以入圣流者,何能延至而今,仍復不坠厥绪耶。况经三武之暴君,韩、欧、之拘儒,以及程、朱、阴奉阳违之辟驳,仍復振兴於世者,以其有大力王臣为之卫护,大德高僧为之宏扬故也。清末,世风日下,国家无暇提倡,僧众类多懈於修持,以致无正知见者,各怀驱僧夺产之念。然以世乱日亟,有心人各群起而学佛,尚不致於受大困厄。我同袍当念为佛弟子,当宏佛化,教化众生,为世津梁,报佛恩德。若自己尚不自励,反资驱僧夺产者之根据,为在家精修者所藐视,岂非自贻伊戚乎。人未有不願人恭维者,若不勉力修持,即是自讨下作。佛法非天魔外道所能败坏,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败坏。譬如狮子身上虫,自食狮子肉。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所贵者自勉耳。明末,蕅益大师,木渎锺氏子,天姿聪敏,少即随母吃素礼诵。七岁读书,以圣学自任,誓灭释老,開荤酒,作论数十篇辟佛。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錄序,及竹窗随笔,乃不谤佛。后遂极力研究,二十四岁出家,徹悟自心,深入经藏。一生著述数十种,均为古今不多见者。现有四川邓奠坤,乃法政学堂毕业生,狂悖特甚。民国初,专门毁坏佛教,无论神庙佛寺,悉率其徒党拆毁。后忽知非,力行改悔,来普陀求皈依。住上海居士林八年,精进修持。前年沪战,彼住林中,不惊不动。林前后左右,均成一片焦土,林中所落大小炸弹,无一開炸。足见人能改过迁善,佛菩萨即为嘉奖而保护之。吾人纵不如蕅益,亦岂不如奠坤乎。奠坤以罪大恶极之人,尚有如是感应,吾人何可因循度日,不加勉力,如登宝山,空手而归乎。近来政府,每有明令,於中国佛教总会,令其诫饬僧伽,各守清规。须知僧为人天师范,政府教饬,已失僧体。若犹梦梦,则后来之驱僧夺产,恐难苟免。现本县佛教会既已成立,大家都要一致进行,维持佛教大局,不可只期自了。若佛教会无法维持,则欲自了者,不能了矣。是以各须认真修持,以自尊重。现今在家居士,各务精修,及与研究。忍以堂堂比丘,反出居士之下乎。有血性者,当为奋发。又当各出资斧,以助会务。会务与己,休戚相关,譬如两手两足,互相为用。一不相辅,便难生活。光以待死之粥饭庸僧,一生空过,尚惭愧忏悔之不暇,何敢於诸山各善知识前献丑。因主席道恒和尚,以光年老,所说人当见听,祈为宣示由致。虽自知无道德以服人,而一番为法门计虑之诚,谅必有所见许也。因将佛教历来景况,及近时情形,略为叙述。凡我同袍,祈各奋发大心,以期上续佛祖慧命,下作众生福田,俾佛法重兴於危亡之秋,人民尽被夫法化之益,则幸何如之。
? ?
  题王宗懿女士书弥陀经弁言民二十四年
? ?
  世出世间诸法,无不以诚为本,诸修行人,更当致诚。诚则业障消除,善根增长。凡诵经时,必须息虑忘缘,一心净念,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稍萌懈怠疏忽之意。久而久之,自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喻如阳春一到,坚冰自消。诚到极处,豁然贯通。此是看经念佛最妙之法。汝能终身依此而行,其利益有不可名言焉者。宗懿誌之。
? ?
  法云寺佛教慈幼院规约书后诫勖诸生民二十一年
? ?
  天下事,均以诚为根本。诚之所至,金石为開。其成绩实效,均资於诚。慈幼院,自发起開办以来,诸董事均秉济贫恤孤之诚心,费尽精力,为之筹画。俾贫苦孤儿,同得成就正器,成家立业,用广大同博爱之风,以挽交欺相争之世道人心而后已。诸董事具此诚心,故感刘院长不以衰老为虑,亲理院事,事无钜细,一一调理适宜。由是诸教员,同皆励精教授。在院诸生,饱食暖衣,安住其中,务必发感激心,努力读书学艺,必期於不负院长、教员、董事,及施资善士之一番至意。果具此心,则本立道生,其后之成家立业,品高行优,为社会所钦仰,可预断矣。然欲后来有成就,须从现在立志行事起。必须要忠厚勤慎,谦恭和顺,心口如一,隐显不二,常怀惭愧,母自矜骄。朝暮至诚念佛,以期消除宿业,增长善根。事事以诚为本,念念常省自心,则汝诸生之成就,均不可量。何以故,以有本故。傥现在不发感激惭愧奋勇勤学之诚心,只期了事混光阴,便成孤负院长诸君之婆心。以无诚故,纵不折福折寿,短命而死,亦是行肉走尸世咸厌弃之人。汝等须知好歹,各各勉旃,则幸甚幸甚。
? ?
  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民二十四年
? ?
  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賤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於千古,身家经营,遗之於子孙,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之字,更不可亵污遗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若不措之躬行,则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可不哀哉。字为世间至宝,非金、银、珠、玉、爵位、可比。以金、银、珠、玉、爵位,皆由字而得,使世无字,则金、银、珠、玉、爵位,亦无由而得矣。字之恩德,说不能尽。敬惜书字,福报甚大。宋朝王文正公之父,极其敬惜字纸。后梦孔夫子以手按其背曰,汝何惜吾字之勤也,当令曾参来汝家受生,显大门户。后生子因名王曾,连中三元,为名宰相。没后谥文正公,封沂国公。后世凡科甲联绵,子孙贤善者,悉山先世敬惜书籍,及与字纸中来。近世欧风东渐,不但普通人不知敬惜书籍字纸,即读书儒士,亦不恭敬书籍,及与字纸。或置书於坐榻,或以书作枕頭。或大怒而掷书於地,或抽解而犹看诗书。不但大小便后,概不洗手,即夜与妇宿,晨起读书,亦不洗手。每每以字纸揩拭器物,犹以敬惜为名而焚化之。故致普通人无所取法,而垃圾里,毛厕中,街頭巷尾,无处不是字纸遍地。舟车行人,每以报纸铺坐处。出外妇女,率用报纸包鞋袜。种种亵渎,不堪枚举。以故天灾人祸,相继降作,皆由亵渎天地间之至宝所致。不知此字纸中,皆有天地日月之字,圣贤经书之文。以此种至极尊贵之物,视同粪土,能不折福寿而现受其殃,贻子孙以愚劣之报乎。吾师前文,已包括其大致。犹恐举一而不悉反三,故又择其人所易忽者重言之。以期有心世道之人,展转劝化,同皆敬惜书字。则富寿康宁,现身获箕畴之五福。聪明睿智,后裔纳伊训之百祥矣。陈先善述
? ?
  三余德堂名说民二十年
? ?
  甯子德晋,以己之三余堂求開示,冀即世间法,贯通佛法,俾后世子孙,各守敦伦修心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以行自利利人之事云。余曰,三余二字,不过诫其勤敏力学,勿旷时日,一刻千金,失则莫由再得耳。宜加一德字,则意义深长。余者,如易积善馀庆,积不善馀殃,乃悠久不息,永传不朽之谓。世间无一法能久常,唯立德立功立言者,方永传后世而垂久常。然树此德业,谈何容易。今教汝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虽无彼建树之本领,其利益当可大过彼上。所谓笃修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爱惜物命,广行方便,利益一切。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号,决定求生极乐世界。以此自行,復以化他。凡内而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外而乡党、邻里,亲戚、朋友,皆以敦伦尽分,及念佛求生等相劝。俾彼等同於现生,优入圣贤之域,及至临终,高登极乐之邦。论事绩,则彼胜於此者甚大。论利益,则此胜於彼者实深。良以一则专主世间法,一则兼主出世法。一则只益色身,一则并益慧命。此世法兼出世法之三余德也。及至往生西方,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则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由分证以至究竟圆证,方为究竟三余德也。此之三德,竖穷三际,横徧十方,亘古亘今,不迁不变,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但以迷而未悟,不能得其受用耳。法身德,即吾人不生不灭之本性。般若德,即吾人离念常知之正智。解脱德,即吾人净无瑕类之净行。此之三德,悉不相离,约义分三。实则一尚不立,何况有三。是名究竟三余德。若非宿种善根,穷劫莫闻斯义。即世间伦常孝弟等法,以修佛法,即出世了生死法,以导引伦常孝弟等法。犹如山巅起塔,低地掘井,其得则同,其用功大有难易相殊之相焉。果能依之而修,则其利溥矣。
? ?
  宗道名说民十九年
? ?
  未生儿,法名宗道,此名即作毕生之称呼,不必更起乳名、冠名、并字、与号也。何以故,欲其顾名思义以自淑,復以表率一切也。宗者,本也,主也。道者,即吾人所同具之性,与所应尽应行之法也。性,即佛性,由迷而未悟,遂成众生。今以此性为宗,则主得其权,举凡贪瞋痴之妄念,自不至於相挟纵暴,以欺主而作祸也。所应尽应行之法者,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此八者,虽属八人,实一人无不咸具。既有其职,当尽其分,则自无家庭不睦,与儿女失教之虞。又须惩忿窒欲,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於乡里作一表率,咸可相观而善矣。又须志诚念佛,求生西方,自行化他,同生净土,亲证本具佛性,宗道之名,方得其实也。願常以此教之。
? ?
  普陀山普济寺浚莲華池募缘疏民二十年代作
? ?
  普陀名山,乃大士示迹之胜地。普济禅寺,实国民祈福之道场。由是历朝钦敬,举世尊崇。佛殿经楼,杰出於云霄之外。皇文御碑,辉煌乎瀛渤之中。善信之沐恩报德者,不惮梯山航海之劳。中外之冀觉希真者,各申竭诚尽敬之悃。但以殿宇广大,寺产淡薄。岁修之需用实繁,僧众之道粮甚钜。向以专维持乎此,故置莲池於不暇顾。中池尚满池生莲,然泥深水浅,亦非久长之计。西池已作菜园,已经復掘作池。东池最大,约有十亩,淤泥充满,直成草滩。不慧承乏住持,愧无才德。窃思前人開此,岂直为美观乎,盖欲表示西方之景象,令暂来常住诸人,经行於莲華池畔,神游於极乐国中。果能净念相继,决定临终往生。实为助道之胜缘,洵属宏法之急务。拟将中东二池,通皆浚掘。东池之岸,用石砌墈,上立水泥栏杆,用示防护嘉致。则十亩方塘,一鉴洪開,得源頭之活水,现云影与天光。使南参上士,东请高人,经行於四边阶道,契悟乎一念净心,其所关系,岂浅鲜哉。然钵如悬磬,斧柯在人。恳祈诸大护法,同发成美之深心,各捐无尽之嘉宝,则即财施以成法施,事一举而益两得矣。其为功德,何能名焉。
? ?
  赣州寿量寺重兴缘起疏民二十二年
? ?
  实际理地,历尘劫而不变不迁。佛事门中,随因缘而有兴有败。虽否极泰来,属於天运。而革故鼎新,实赖人为。昔世尊将入涅槃,以法道付嘱国王大臣,令其护持流通,盖预鉴后世法弱魔强,非仗有权力之伟人,保绥御侮,则人天眼目,如来慧命,或幾乎息矣。寿量寺者,赣州千五百年之古道场也,当萧梁时,防御使卢光禂,为僧道成所建。初名卢兴延寿,寻改圣寿。至宋祥符间,真宗特敕赐今名。元、明、清、来,代有兴復。至清光绪间,忽罹回禄。民国四年,又遭洪水。致庄严佛刹,竟成坵墟。唯丈六铁观音像,巍然无恙。地方正绅,请光孝寺大春和尚,兼任住持。遂与住僧德森大师,竭力经营,建观音殿。后大春去世,德森离赣。继住僧无状,致市政公署,视为废地,拟改菜市场,開马路。当地缁素,通知德森,因函请各界伟人,展转恳求保护。幸蒙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及广东陈总司令,与余军长,均电驻赣李师长旋空先生,设法保存。中国佛教会,亦一再函电祈李师长维护,兼遴选妥人,前往负责,规画整理。李公遂令取消前议,且願护持,令速恢復。而当地士绅刘君汲甫等,力任斡旋,并願作后盾,助成兴復。盖法道之兴,各有因缘,不因经此风潮,则此寺殆将湮没矣。唯现今时值末法,人根陋劣,匪仗弥陀大誓願力,往生西方,孰能现生断尽烦惑,了脱生死。是故此次恢復,专修净土法门,并附设居士林,流通处,俾当地人士,咸知出五浊,登九品之要道。与敦伦常,尽己分,知因果,慎修持之良谟。如是则莲社启而宗风丕振,礼教兴而国运昌明。庶可副古人建刹命名之意,亦可慰诸公一番保护维持之热心也。但以寺无恒产,僧无积储。祈不慧代为疏引,用恳诸大护法,及各善信,发菩提心,行方便事,输金输粟,转劝转募。俾含空宝殿,指日成功。满月金容,经劫常住。净宗兴行,人知出苦之道。因果彰显,群趋希圣之途。将见佛天云护,吉庆骈臻,家门清泰,人眷平安。富寿康宁,现身获箕畴之五福。兰桂芬芳,后裔纳伊训之百祥。唯冀同发随喜,共登芳衔。
? ?
  郃阳东乡赵家村观音寺募修葺殿宇圣像疏民二十四年
? ?
  观音大士,誓願弘深,法界众生,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良由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大士无境,以众生之境为境。故遇迷昧自心者,为说法语巽言令開悟。遇遭诸险难者,为现桥梁人士令脱离。以大士久成佛道,悲願无尽,故致如皓月之印千江,犹阳春之育万卉,有不期然而然者。由兹咸感佑护之洪恩,故处处各为立庙而供奉焉。邑东赵家村观音寺,原名观音院,见明天启二年,邑生员卢祥兴碑记。后人於前增建佛殿,改为儒东寺,然此二字,於法道既未表深意,於见闻又难令种善根。况当此灾祸频遭之时,若不揭出观音圣号,令人民称名脱苦,不但孤负大士洪慈,亦深孤负当日立观音院者之深心,以故改为观音寺焉。寺之建筑,三门一座,内供二金刚。佛殿一座,供释迦、药师、弥陀、三佛,傍侍迦叶、阿难。佛殿后韦驮殿一座,两边配殿二座,东关帝,西伽蓝。正中观音殿一座,中供观音,傍侍善财、龙女,两边十八罗汉。按此形势,足知佛殿在后添修也。吾邑自乾嘉后,佛学绝响,外道亦无。近来饥馑荐臻,兵匪屡扰,人民苦极,思乐不得。各种外道,乘機而来,门庭虽各不同,总以炼精、气、神,求成仙,为天帝之臣佐而已。初李仙涛商上海,闻法归依。及归,请若干经书,以馈郃、澄、朝、有学识之知交。於是方知净土法门,为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仗佛慈力,即生便可了生脱死,校彼仗自力以了生死者,其难易奚啻天渊悬殊也。今夏由甘回里,於四月八日,诣观音寺礼佛。见其殿宇凋敝,圣像残剥,欲稍事修葺,以力不能胜为憾。至苏祈光作疏,以呼将伯之助。光谓当此灾祸频兴,人民困苦之时,恐无幾肯施舍者。且持予疏,令一切人看,即一文不出,亦可令彼种即生了脱之善根。况念大士恩,当必有随分随力以助者。所募之款,多则大修,少则小修。即一圆亦无,予疏亦不徒作,汝募仍有大功。何也,以由阅此疏,知观音度众生之洪恩,念佛了生死之大法。将见后之相继而起者,多难胜数也。又何必执一时一处以为报恩宏法云哉。
? ?
  扬州江都扬善坝莲修精舍募建大殿疏民二十三年
? ?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不断惑业,得预一生补处。即於现世,定出六道轮回。以其为禅、教、律、密、一切诸法之归宿,三世诸佛圆满菩提之要道故也。江都扬善灞,当明末时,觉根和尚,開一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嗣后屡有高人住持,以故法道久而不替。清咸同间,兵燹之后,寂山和尚,派人料理,近交其徒智定住持。恪守旧规,不涉外缘。去年洪水为灾,殿堂寮舍,同付东流,大殿墙壁,一无所遗。当殿塌时,有三巨木,翼蔽佛龛,随即漂去。佛龛被水冲坏,亦随流去。水淹佛膝,八尺金身之西方三圣像,系香樟所雕,及与莲座,经此撞击,一毫无损。足见大水乃众生恶业所感,而佛像值此极大之冲激,仍旧巍然。殆以普示一切众生,令其归命投诚,冀得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也。水退之后智定先盖一茅篷,俾佛像不被日晒雨淋,而修殿一事,徒叹柰何。幸江都县长杨君,财政局长叶君,公安局长陈君,建设局长李君,及江都绅耆,各见如此奇异,同为出资赞助,令其恢復古道场,为地方人祈福之所。由是智定求予疏其源委,以便恳祈十方檀越。下略
? ?
  杭州南天竺演福寺募修大殿并各殿堂寮舍疏民十八年
? ?
  观世音菩萨,於无量劫前,早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度生情殷,故復不离寂光,垂形九界,随类逐形,寻声救苦,种种方便,度脱众生。所谓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由是在处皆立道场,而天竺最为显著。以杭州素称佛国,人民善根深厚,致菩萨异常灵感也。南天竺演福寺者,隋開皇十五年,陈仲宝所建,请真观法师開山。法师钱塘世家范氏子,幼出樊笼,智由天纵,深入经藏,徹悟自心。初谒天台智者大师,大师待以同门之礼,可以想见其道德悟证之高深也。及住此寺,常讲法華,法道之盛,少与相等。故时人语云,天竺有真观,当天下一半。自后沧桑迭变,兴废不一。至宋理宗淳佑八年,復得重兴,赐额为崇恩演福禅寺。以至元朝,代有高人。而蒙润法师,住持六年,大宏台数,及与莲宗。法师礼诵勤苦,世少等伦。初出家时,礼伽蓝神,像即崩倒,非有远本,其能然乎。迨至明末,一经兵燹,遂成荒墟。附近之民,据为己业,已二百馀年矣。民国五年,虎跑法轮和尚,因观志书,始知原田。欲保存古迹,志图恢復,访诸耆老,得其原基,以三千圆,赎回一十馀亩,随即搭一茅篷,派人经理,以待機缘。至十二年,佛缘大师,始为接管。晨夕礼诵,冀有乘大願轮者,为之布金,重兴净土横超道场。下略
? ?
  募建永年祈祷普利会疏民十八年,代王一亭居士等作。后因明觉师旋逝,未行
? ?
  窃以世界本清宁,由情见互异,而遂成棼乱。天心原慈善,因众生恶感,而屡降灾殃。是以近多年来,刀兵、水旱,饥馑、疾疫,频频降作,民不聊生。然既同生天地之间,可不以民胞物与为怀。是以敝同人,多年以来,凡各处种种灾患,悉各尽其棉力,为之振济。此盖愍其现在之苦荼,而为之设法者。又死者魂无所归,久则成厉。若不设法超荐,则何慰此等孤魂於泉下。故必於每年,特建道场,以济孤魂,而祝太平。此盖预息将来灾殃之急务也。向者祈祷,未定何处,随意举行,以施济度。窃念观音大士,誓願宏深,普陀名山,为應化地。明觉和尚,又为真实举行公益之僧。兹拟委彼,在彼本庵,於三月清明之期,念观音圣号七日,圆满之日,特放施食,七月,则念地藏圣号七日,施食七堂。冬至,则念弥陀圣号七日,至圆满日,施食一堂。每次均请四十八僧。以此功德,超度一切刀兵、水旱、饥馑、疾疫、而死之孤魂。俾彼各得往生善道,庶不至为厉而作凶,从兹人民安乐,天心顺适。雨旸因之时若,虫蝗由是不生,则物阜民康,天下太平矣。又願军民长官,各各福寿增崇,吉祥莅止。备膺箕畴之五福,同纳伊训之百祥。以此福德,抚育吾民,大同之风。重见今日。凡我同伦,願各赞襄。
? ?
  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民二十九年庚辰季春作
? ?
  伏以观音大士,誓願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良由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大士无念,以众生之念为念。故得慈起无缘,悲运同体。如皓月之普印千江,若阳春之遍育万卉。徧尘刹感,徧尘刹應,无求不遂,有願皆从也。弟子○○○同室人○○○痛世道之危岌,愍人心之陷溺,愈趋愈下,了无底止。仰冀大士赐我福德智慧之子,以期将来穷则独善,以倡导於一乡。达则兼善,挽狂澜於既倒。特立三约,以为先容。一保身节欲,二敦伦积德,三胎幼善教。勉行此三,以期无负大士之洪慈也。又祈四海内外,一切同人,咸息恶心,咸发善念。咸生福德智慧之子,咸体普覆并载之仁。视邻邦如手足,以天下为一家。互相维持,不相侵暴。以期上慰乾父坤母之洪恩。下符与天地并称三才之人名。转大乱为大治,普天同庆。畅佛化於两间,万国咸宁。唯願菩萨,普施无畏,愍我愚诚,满我所願。○○年○月○○日弟子○○百拜上呈求子三要◎◎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随流。此三要事,务期实行。再以至诚,礼念观世音,求赐福德智慧光宗華国之子,必能所求如願,不负圣恩矣。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者。若不节欲,则精气薄弱,必难受孕。即或受孕,必难成人。即或成人,以先天不足,决定孱弱。既无强健勇壮之身力,亦无聪敏记忆之心力,未老先衰,无所树立。如是求子,纵菩萨满人之願,人实深负菩萨之恩矣。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者。欲生福德智慧光宗華国之子,必须敦伦尽分,孝亲敬长,善待眷属,愍恤仆使,此行之家庭者。至於乡党亲朋,俱宜和睦劝导。俾老者善教儿女,幼者善事亲长。常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吃素念佛,願生西方,永出苦轮。普为同人,恳切演说,令培出世之胜因,咸作守道之良民。能如是者,一举一动,悉益自他,一言一行,堪为模范。所生之子,必能超群拔萃,大有树立。菩萨固能满人之願,人亦可慰菩萨之心矣。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随流者。古昔圣人,皆由贤父母之善教而成,况凡人乎。若求子者,肯用胎教之法,其子必定贤善。从受孕后,其形容必须端庄诚静,其语言必须忠厚和平,其行事必须孝友恭顺。行、住、坐、卧,常念观音圣号。无论出声念,默念,皆须摄耳而听,听则心归於一,功德更大。若衣冠整齐,手口洗漱,出声念默念,均可。若未洗漱,及至不洁净处,并睡眠时,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於仪式不合。若至临产,不可默念。以临产用力送子出,若闭口念,必受气窒之病。产妇自念,家属皆为助念,决定不会难产,亦无产后各种危险。果能如此谨身、口、意,虔念观音,俾胎儿禀此淳善正气,则其生也,定非凡品。及儿初開知识,即与彼说因果报应,利人利物者必昌,害人害物者必亡。须知利人利物,乃真利己。害人害物,甚於害己。作善必得善报,作恶必得恶报。及说做人,必须遵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方可不愧为人。否则形虽为人,心同禽兽矣。不许说谎,不许撒泼,不许拿人什物,不许打人骂人,不许遭践虫蚁、字纸、五谷、东西。举动行为,必期於亲於已有益,於人於物无损。又须令其常念观音圣号,以期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幼时习惯,大必淳笃,不至矜己慢人,成狂妄之流类。如此善教,於祖宗则为大孝,於儿女则为大慈,於国家社会则为大忠。余常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者,其在斯乎。其懿德堪追周之三太,庶不负称为太太云。願求子者,咸取法焉,则家国幸甚。
? ?
  ◎◎附记禁忌,免致祸害。凡求子者,必须夫妇订约,断欲半年,以培子之先天。待妇天癸尽后一交,必定受孕。天癸未尽,切不可交,交必停经,致成带病,颇有危险。又须吉日良夜,天气清明。大风大雨,雷电震闪,亟宜切戒。礼记,月令,季春,先雷三日,遒人以木铎巡於道路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古圣王痛念民生,特派官宣布此令,又復著之於经,其天地父母之心乎。遒人,宣令之官。木铎,即铃,振铃俾众咸听也。巡,行也。道路,城市街巷,及乡村也。容止,谓房事。不备,谓五官四肢不全,或生怪物。凶灾,谓其夫妇,或得恶疾,或致死亡。既受孕后,永断房事,所生儿女,必定身心强健,福寿深长。孕后交一次,胎毒重一次,胞衣厚一次,生产难一次。孕久若交,或致堕胎,及与伤胎。兹因浙江永嘉张德田居士,愍念世道人心,愈趋愈下。於去秋,函祈光作礼念观音求子疏,并说其保身、积德、善教等法,以期所生之子,皆为贤善,庶可渐臻太平。光屡以老辞,彼屡次恳求,情难再欲,为作简疏,及与三要,以塞其责。
? ?
  莲宗正传跋民十八年
? ?
  法雨涓滴錄一书,於临终助念,及洗沐、换衣、哭泣等,破坏正念之利害,颇有发明。周师导之母,幸得助念之力,故得正念昭彰,现诸瑞相而终。由是彼昆季石印数百册,以送远近有缘者。今又以母所遗资,印莲宗正傅一万册,以结净缘。冀其母未往生则即得往生,已往生则高增品位。因将此錄,附於其后,翼一切人,咸知助念,及破坏之利害。庶不至以爱亲,及爱兄弟、妻子、眷属者,背道而驰。以爱恋之心,行损害之事,尚自以为吾於亡者,能尽其职。但以凡夫知识陋劣,未闻佛法,所有损益,人孰得知。此书传布遐迩,庶一切正信念佛者之父母、兄弟、妻子、眷属,生则深种善根,没则神超净土。此法乃唐善导和尚所发明,谓平日不念佛者,依此助念,亦可往生。善导和尚,弥陀化身,是知此法,利益宏深。普願见闻,咸生正信,展转劝导,功德无量。待己临终,决定有助念之人。何以故。以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两各相符故。
? ?
  印送净土五经跋民二十六年
? ?
  梵网经云,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華严经云,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是知众生心性,与佛原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为迷悟之分耳。奈众生迷而不觉时,虽具有竖穷三际,横徧十方,广大圆满之佛性,全被尘劳埋没,反承此佛性功德之力,起惑造业,毁谤三宝,自害害他。正如流泉潜隐地中,全不觉知,必须时节因缘为之启发,方能逐渐開明。所以古今来许多有力伟人,幼时迷昧,专以毁谤佛法为能事。及阅历渐深,遇境逢缘,翻然觉悟,从而皈依三宝,实力奉行者,亦不可胜数。足徵佛法广大,实即一切众生本具之心法也。江西吉安吴南浦居士,本宿根深厚,自少经商沪浜,心存慈善。柰全不知佛法,反目信佛为迷信。其室人张氏,虽具信心,而又不识邪正,从而相劝,亦难启发。民国二十年,被匪绑至匪窟,愁苦交迫,寻思无计,遂忆及张氏劝信佛法之语,因而望佛慈救,冀出匪窟。讵知佛法不可思议,佛慈如母忆子,感应道交,捷如桴鼓。忽来巡捕,为救旁人之票,误走地方,即将伊救出,不费分文安然脱险。乃知佛法有灵,略启信心,遂往普陀等处进香礼佛。二十二年,与室人张氏,偕一子,乘汽车,行至途中曲处,忽一西人少女,从旁横来,适与车撞,被车横压,仆跌车下。伊父子三人,吓得魂不附体,汗流浃背,意谓此女已成三段。急念观世音菩萨,以期佛慈加被解救。及停车下看,但见该西女,仰卧车下,恰在四轮当中,随车拖走数十步。一时巡捕市民云集,该女父亦寻至。将女援起,只见其满脸通红,了无伤痕。旋经检验,毫无损伤,女即随父而去。居士经此二险,大启信心,二十三年,特来向光求授皈依,遂为取法名曰慧云,张氏法名曰慧贤,继而进受五戒。从此信心真切,精进修持,復在灵岩各处广作功德。又数男名下,连得数女孙,艰於男孙。至二十四年,适居士六十寿期,长儿媳逐生一麟儿。各亲友群相道贺,居士因已长斋奉佛,则自己寿诞,及孙儿弥月,皆用素筵,毫不动荤,以为戒杀吃素倡。今復以千圆印净土五经,赠送结缘,请光述其信佛因缘而为之跋。普願未发信心者,见闻起信,已发信心者,因而增长。必期人人信佛,同生西方,同圆种智,以慰诸佛普度众生之本怀焉。
? ?
  成復初忏悔文跋民二十五年
? ?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人若知因果,自可格除人欲,遵循天理,以復其本具之良知。则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皆由此而扩充发现矣。佛法者,世出世间诸法之根本也。自后汉入中国,千八百馀年,由圣君贤相,通人达士之护持提倡,得以遍布中外。其间虽二三暴君拘士,辟驳毁除,然皆仰面唾天,适足自污。宋之程、朱,阅佛大乘经典,亲近禅宗知识,以期窃取其义以自雄。由未徧阅诸经,徧参各宗知识,遂窃取佛经全事即理,及宗门法法頭頭会归自心之义,以释儒经,竟成执理废事之邪见。如曰,天,即理也,岂真有冕旒而王者哉。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剉斫舂磨,将何所施。又神已散矣,令谁托生。初由执理废事,继成断灭顽空。於是大张己见,深辟佛法。谓佛所说,三世因果,六道轮迴之事理,乃为骗愚夫妇奉教之根据,实无其事。此后凡属理学,皆偷看佛经,皆力辟佛法。不究道之根本,徒以门庭固执。从此治心、治身、治国、治世、之法,但存皮毛,了无根本。欧化一至,靡然风从,竟成废经废伦,争地争城,惨不忍闻之现象,为自有生民以来之大乱。究其根原,皆由辟因果轮迴之学说以酿成之。自程朱以后,学者凡天姿聪明,无不受此遗毒。举皆自命卫道,而不知其畔道也大矣。致大多数人,毕世无由闻道。亦有始陷覆辙,后痛改悔,自愍愍他,自伤伤他,欲以己之迷执,作一切人之殷鉴,如甘肃秦安,成復初者,又復何限。按其子净念书云,家严自十六七岁,即受程朱遗毒,以辟佛老为己任。惜所居偏僻,佛经殊难一见,又无宏法高僧,超格达士可亲近,遂以程朱所说,为千古不易之定论。辄依其说以辟佛老,实绝不知佛老之所以。由其妄辟佛老,并将素所崇奉儒教真正宗旨,亦復迷昧。幸宿植善根,天鉴愚诚,俾其病困多年,以期自反。初则犹谓天道无知,继则大悟己见悖谬。从兹痛改前非,力修净行。效了凡之立命,法净意之革心。虽得心地光明,仍旧目睛昏翳。民十六年,右目起翳,不能睹物。至二十年,左目亦然。乃与其子,极力忏悔。其子,刺血画佛,以硃写经。彼自作文发露,遂得目能见物。方知不暴己过,终难消业,傥陈宿愆,尚堪利人。因兹作忏悔文,印送同人,以自己之迷悟,作来哲之法戒。祈光作跋,翼广流通。因略表受病之原委,期有心世道人心者,同挽颓风,同敦儒行,同修净业,同沐佛恩。同格人欲之幻物,同致本具之良知。庶可明明德以止至善,持佛号以生西方。罔念作狂,克念作圣,以身作则,普度群迷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其在斯乎。
? ?
  涵江三江口仙庆寺净业社缘起民二十年
? ?
  念佛一法,乃佛法中之总持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逆恶凡夫,亦可预入其中。语其浅,则妇孺均能修持。语其深,则圣哲莫能了解。而且於在家善信,最为合機。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来称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故凡念佛之人,必须於家庭伦常中,各尽其分。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者是也。又须惩忿窒欲,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修善去恶,尤须在起心动念处,认真省察,笃实扩充而克除之。战兢惕厉,毋或怠忽,是为善人。善人念佛,方能得念佛之真实利益。如基址巩固,万丈高楼,自可随意建造矣。现今世道人心,陷溺已极,总因不讲尽谊尽分之道,福善祸淫之理。至於六道轮迴之事,念佛往生之法,更无从得闻。以心不注重於道德仁义,因果报应,纵闻亦不生信。以是之故,酿成大劫,天灾人祸,频频降作,杀機弥漫,民不聊生。其有具忧世之心,欲为挽救者,咸皆提倡佛学,而修念佛法门。以此法,实为佛法中最易修持,最易成就之法,如人习射,以地为的,发无不中。此法仗佛慈力,但肯依教修持,无一不成就者。是故各当皈依三宝,受持五戒遵行十善,以净身、口、意、三业。生信发願,念佛圣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如是之人,生为圣贤之徒,没登极乐之国。展转劝导,相观而善,何难弭灾息祸,修德膺福。敦本重伦,移风易俗,以迄天下太平,人民安乐也。由是言之,念佛一法,岂非振兴民力,辅弼政教,不据位而化民,不资刑而息恶之根本法轮乎。願具挽劫运之心者,同皆入社。有道远者,及职务萦身,或青年妇女,不便来社者,均可在家摄心净念。特设净业社者,不过为提倡演说之機关而已。日常念佛,固属在家中修持之事,不可不知。社址设仙庆寺,每月某日,同来念佛。念毕,请通文理者,讲演念佛之章程利益。并居家教育儿女之规矩利益。又备有浅近念佛修善各书,有欲看者,按本请看,并不多取分文。復以此资,请书备阅。大家果能群起兴行,则世道人心,自然淳善,天灾人祸,无由降作矣。此实为国、为民、为社会、为家庭、之最上善策也。願见闻者,同兴起焉。
? ?
  海门汲浜镇助念往生社缘起民二十年
? ?
  世间一材一艺,皆须大家互相资助,方能有成。故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世间法尚如此,出世间法,何独不然。须知信願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凡夫,亦可预入其中。一切法门,不到业尽情空,不能了生脱死,以唯仗自力故难。念佛法门,若具真信切願,即可超凡入圣,以专仗佛力故易。一得往生,其所得之益,比业尽情空者,高超多多。此之法门,无论老幼男女,贵贱贤愚,士农工商,在家出家,皆应修持。不唯不碍一切职业,而且能助一切职业得易成就。凡念佛之人,务必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願坚决,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復以化他。俾内而家庭眷属,外而乡党亲友,同修此法,同求往生。其为功德,何能名焉。以故成惠民,与诸居士,组织一助念往生社,於本镇武圣庙。每月逢期,来此念佛。念毕,讲说净土法门之利益,与其修法,并临终助念之办法。凡入社者,均当依之而行。其有社友,或非社友,请往其家助念者,当本大菩提心,開导病人,及与眷属。俾各依佛法,勿任凡情。開示之后,大家同秉一心以念,必期其亡者直下往生西方而后已。能成就他人往生,待至自己临终,必大有成就自己往生者,切勿以不关己而忽之。至於同社念佛道友,平常当与家中眷属,说其临终助念之利益。与预先洗澡、换衣,并对之哭泣之祸害。当请一本饬终津梁,令其详知。迨至父母,或余眷属,临欲命终,家中眷属,同为念佛。令彼心存正念,随佛往生。并请社友,为其助念。此时一发千钧,关系甚大。当将丧祭种种虚華之费,移於此时用之。当将哀毁尽孝之诚,移於为亲念佛。须令眷属,悉听社友指导。切不可狃於习俗,以误大事。孟子谓,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况临终能以念佛相助,则正念昭彰,随佛往生。成就亲往生,即是成就亲作佛。凡作佛者,必度无量无边众生。世间尽孝之事,尚有大於此乎。是宜竭尽吾诚,而极力助之也。傥或狃於习俗,不以成就正念为事。或预为洗澡、换衣,一经触动,心已纷动,若或疼痛,必生瞋恚。若或哭泣,必生恋爱。纷动,则正念已失,莫由往生。瞋恚,则或致堕落毒虫之类。恋爱,亦属生死根本。人非病狂,谁忍以行孝之愚诚,坏亲正念,令其失了生脱死,以至成佛之巨益,致堕三途恶道,及常劫轮回之极苦乎。此之行孝,与罗刹女爱人何异。罗刹女谓所喫之人曰,我爱汝,故喫汝。願一切孝子贤孙,及诸仁慈眷属。同随顺佛度众生之心,切勿与罗刹女之爱相同。则亡者存者,通皆得大利益矣。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com/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net/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soft.ctfile.com/info/IU599850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09:37 , Processed in 0.14280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