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15|回复: 1

[其它] 大方广圆觉经(第十八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公上人大方广圆觉经27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方广圆觉经   (第十八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18


  请看经 本三十四面:
  经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盘,及波罗蜜,教授菩萨。】
  从这个以下,是本经 正宗分。正宗分一共分两个大段,第一个大段「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这一大段只有一会,就是文殊菩萨这一会。第二个大段「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这就是普贤菩萨以下,一共有十会,这段文长,讲修行的比较长。最后一会是本经 的流通分。正宗分十一会里面两个大段落,这一段经 文非常重要。
  刚才我们念的这一段,佛可以说把这一次法会宗旨以及讲题说得清清楚楚。圆瑛法师一开端就说明:
  讲义【此段即圆觉真宗。】
  「真」是讲真实,「宗」是宗旨,就是真正的宗旨。
  讲义【一经 要义,不出信解修证。】
  实在说,不但《圆觉经 》的要义离不开这四个字,大小乘一切经 典总离不开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当中,「信」是入门,偏偏这个入门就是很大的一个难关,入了门之后,解与行都好办。我们现在似乎是解很难,修行很难,其实不是的,是我们没入门,所以没有信!你们想想对不对?因为没有信,解行当然就难。这次我们在星期天特别提出三祖《信心铭》来跟诸位研究,目的就是要建立对於大乘佛法的信心。所以,最难的就是信心难。《圆觉经 》十二会,第一会讲「信」,从二会以后是讲「解行证」;这一关要是通不过,后面不但你证入难,理解也不容易,开经 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相当不容易做到。
  讲义【自下正宗十一重问答,分作二科。】
  二科就是两个大段落。
  讲义【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第一个大段落,就是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讲义【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
  后面有十番问答,就是十会,是讲依解修行随根证入,就是修证。
  讲义【初者顿悟本有圆觉妙心,本无无明生死,方为真正信解,不认妄念,不执异见故也。】
  这桩事情,是要我们真正悟得我们自己「本有圆觉妙心」,同时还要相信本来没有「无明生死」,这才是真正的信,真正的解。如果在这个地方是真信,真正理解,佛法里常讲「了生死出三界,断烦恼证菩提」,一生确实可办,能够成就。之所以不能成就,实在讲就是在这个地方没有能够建立信心。注子里头,这几句都非常的重要。《圆觉》是修学大乘佛法最好的指导原则。底下两句教我们「不要认妄念,不要执著异见」,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一部《金刚经 》就是说的这两句。不但《金刚经 》说的是两句,要是把十方诸佛所说的一切法,把它归纳起来看,实在说,不外乎教人不执著「一」,也不可以执著「异」,就是此地讲的不执著异见,这样才有顿悟的可能。
  讲义【顿教因地,总有三重:初、了悟觉性;次、发菩提心;后,修菩萨行。】
  这部经 是大乘圆顿的教学,所以经 题称之为「了义修多罗」。顿教的因地很重要,把它归纳为「三重」,就是三个层次。第一,「了悟觉性」,「了」是明了,悟是开悟,「了」是解,悟是信,真正明了觉悟了,相信自己具足圆觉性。圆觉性就是妙真如性,我们也叫它做佛性,也叫它做真心,也叫如来藏,也叫真如,也叫实相,名称太多了,全是讲的一桩事情,要相信自己有。
  第二,「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性,因为我们觉性被无明烦恼妄想执著盖覆了,我们的觉性虽有,不能现前。怎样叫它现前?不是说我们信了就能现前,信了以后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不是口头上发发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从内心里面转迷向悟,这是菩提心。换句话说,从今而后我们在境界里再不迷惑了,觉而不迷,这是菩提心,菩提心里面叫直心,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菩提心里面所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对於一切众生真正是大慈大悲。所谓大慈大悲,注意那个「大」字,如果讲慈悲,哪个人没有?你那个慈悲不大,你喜欢的那个人你对他很慈悲,你不喜欢的你对他就不慈悲,你的慈悲是有界限的,这个慈悲不大。大慈悲心,是从平等心里面生的,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没有界限,一视同仁,对你喜欢的人你很慈悲,你厌恶的人,甚至冤家对头,你对待他还是大慈大悲,一律平等,决定没有高下,没有分别,这才叫做大慈大悲。这三心是三而一、一而三,这个三心是一心。
  如果你想勘验自己,测验自己的菩提心有没有发,从什么地方去勘验?从慈悲心上勘验最容易看出来。你要是从平等心,我对待一切人都很平等,我的心也很清净,你看到那个人还讨厌,完了,你菩提心没有了。真正发菩提心的人,这个世间从天堂到地狱,总是一个心,决定没有差别,这叫菩提心。佛菩萨的经 典不是一门学术供给我们来研究来探讨,那有什么用处?它的作用不在此地,它是一服良药,来治我们无始劫的毛病,那你自己就得到受用了。
  经 上讲「圆满的觉悟」,我们自己有没有圆觉?这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之处,时时刻刻要提起观照的功夫。我们是不是真正觉悟?「圆」暂时不谈,只谈「觉」,是不是在境界里面真正没有厌恶的心?不管别人怎么对我,他对我好,我心清净慈悲;他对我很恶,每天都骂我、打我、讨厌我,我对他还是清净慈悲,那你就觉了。如果有一念厌恶的心,「我天天做好事,天天在种善根,在修福修慧,那个人还找我麻烦,还在处处障碍我,算了,好事不如无事」,那你就不觉,你又迷了。别说圆觉,你那个觉心就失掉,失掉是什么?菩提心失掉了。所以菩提心一发,给诸位说,就是圆初住的菩萨。
  第三,「修菩萨行」。从发心住开始,一直到等觉位,都是修菩萨行。换句话说,四十一个位次都叫修菩萨行,到如来果地上称之为圆觉,圆满了。等觉菩萨还不行,为什么?他还欠一分,还没圆,如来果地上这才圆了。
  这三个层次必须要晓得。一部经 具足了这三个层次,三个层次里面你只要得到一个就算你及格。我们学校评分甲乙丙丁,丙等算及格,低一点,就是你「了悟觉性」就及格了,及格就可以入门。如果你一发心,不但及格,你也升等,从丙等升到乙等;再要肯修行,你又进一级,就升到甲等。甲等人就具足这三条,真正是圆觉会上的当机者。具足前面两条是其次,具足一条也算是入门,三条都具足你就是圆顿根性的菩萨,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具足两条或者具足一条,是属於一般比较钝根的,那要渐修,一生不见得有成就,所谓多生多劫的修行。由此看来,这部经 又何尝不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段经 文的意思,表面上看著重在一条,建立信心,就是了悟觉性,其实是具足后面的三个境界,换句话说,信解行证无不具足。
  『善男子』,这个称呼,经 上常有「善男子、善女人」,这里称一个,善女人省略了,都包括在其中。
  『无上法王』是佛自称。佛这种称呼是不是太不谦虚?是不是过分的把自己抬高?如果就个人身分上来讲,佛是非常谦虚,因为「无上法王」是如来果地上的尊称,不仅是称他自己一个人,凡是成佛的人都应该这样的尊称他。所以这个称呼,绝不是称佛自己个人,十方三世所有成佛的人都叫无上法王。由此可知,这个称呼是自尊尊人的称呼。
  『有大陀罗尼门』,「陀罗尼」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简单的说,这个法它能包括一切法,这个法就叫做总持法门。总持法门加上一个「大」字,换句话说,那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不包,没有一法能够超越的。这个大陀罗尼门是什么?『名为圆觉』。注子里面诸位可以参考,但是不能够呆看,只是它提供给你做参考。圆觉是什么?圆觉是大陀罗尼门,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这个大陀罗尼门流出来的。
  圆觉就是一心。「一心之法,方名为大。」几个人能了悟!修行修什么?修一心,这一点非常重要。你要是真正得一心,世出世间法就完全证得了。如果不晓得一心,在文字言说里面去打转,没有不被言说文字所迷惑,你几时能出得了这个迷宫?你要想超越,证得一心,大乘经 论里面常常教给你,「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你就能证得一心,证得一心就是证得大陀罗尼门。大陀罗尼门,就是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圆觉,换句话说,证得理一心不乱的人就是圆觉菩萨。
  『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这里面恐怕又有问题,如果说「流出清净真如」,我们也许觉得还容易体会,「流出一切清净真如」,就不好懂了。「圆觉」就是一心,是体;「一切」是相。我们把「圆觉」比作金,「一切」就是器,先把这个概念搞清楚,然后「清净真如」你就明白了。金与器不二,从金的体上讲,是清净,是真;从相上讲,是清净,是如。金就是器,器就是金,这个比喻容易明了。
  我们再看看佛所说的本意。一切法,就是世出世间依正庄严。正报是我们的身体,我们这个身体是从圆觉性里面流出来的,这个身体是清净真如。身体以外都叫做依报,所谓依报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环境里面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的环境,佛家称之为器世间;另外一大类是人事的环境,佛法称之为有情世间。无论是物质环境或者是人事的环境,无有一法不是清净真如。为什么它是清净真如?因为它全是从圆觉性里面流出来的,它的理体就是圆觉性,相虽然是千差万别,体是一个真如。因为众生迷了圆觉性,所以在一切法里头见不到清净真如。
  你们想想为什么见不到?因为你们用二心,二心是分别心,本来是个清净真如,你在这里面一虚妄,给它一分别,这是真、那是妄,这是好、那是丑,本来没有,本来是一味平等,你这一分,好了,境界就随你妄心所转,转成一个虚妄的境界。但是诸位要晓得,那个虚妄境界真的是虚妄的,「清净真如」是真的,不会为你虚妄想像就改变,不会随你心改变的。譬如你心里面想这个好这个丑,你说这个好,它随你心真的就变好了吗?你说这个丑,真的就随你心变丑了吗?其实不然,你的看法是这样的,另外一个人看法跟你看法又不相同了。由此可知,所谓好丑没有标准,没有标准就是虚妄,是你自己在境界里面妄生分别执著。不但迷失了自己的圆觉性,也迷失了外面境界的真实相。真实相就是此地讲的「一切清净真如」,在般若经 里面讲的就是「诸法实相」,本经 里面的名词叫「一切清净真如」,一切清净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圆瑛法师在此地引用《起信论》一段话:
  讲义【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心缘」就是分别心,就是妄想心。「毕竟平等」,你在一切境界里面,果然离言说、离名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平等的。「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为什么?你心真,见到外面境界就如,「真」是讲心,「如」是讲境界,境如其心,心如其境,所以叫真如。心是真的,外面境界也是实在的。
  讲义【真者,无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如者,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这是见到清净真如。诸位能见到这个境界,这里面的受用就不可思议,平常讲「法喜充满,自在安稳,常乐我净」,这些名词你们都常常听,真正意思体会不到,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见到清净真如,你要是见到了,境界才现前。现前的时候就像六祖大师刚刚开悟的时候一样,那种欢喜、那种受用自然而然的说出来,「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你看,「流出一切清净真如」,他要是没有亲证,这句话说不出来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所以流出一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开悟当时这个心情,他那种真正的快乐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唯有亲身证得者才晓得,听了这个话才知道意思。没有亲身证得的听了这几句,「老生常谈」,得不到受用,无法体会。『菩提涅盘』:
  讲义【梵语菩提,此云觉,亦云道,是诸佛所证之智德。】
  梵语『菩提』,中国话就叫『觉』,也叫『道』,实际上「菩提」就是觉悟的道路,觉悟的道路就叫菩提。『是诸佛所证』,怎么证法?圆觉性就是圆满菩提,我们虽然每个人都本有圆满菩提,现在是被自己的分别妄想障碍,本有的圆满菩提不能现前,不起作用,目前这个状况是迷惑颠倒。
  讲义【梵语涅盘,此云不生不灭,是诸佛所证之断德。】
  『涅盘』也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生不灭』。《中观论》讲八个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八个不里头懂一个全就懂了。「八不」说明什么?一切清净真如。我们现在看一切现象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断有常,把一切依正庄严看走了样,不是原本的真相。
  佛教给我们,他教什么?简单的说,他教我们恢复自性,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恢复我们本有的德能;除此以外,就没有了。到你成佛的时候,「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为什么?你所得的全是自己本来具足的,没有一丝毫是从外面得来的,全是自家本有的。你现在为什么得不到?天天在这里闻佛法,天天在那里修行,你还是得不到,毛病在哪里?你所听的都把意思搞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你听的是言说相,你所看的文字相,离开了讲堂,离开了书本,你心里面起的是心缘相,全错了!这个办法去修行,去研究经 ,别说研究三十年、五十年不通,你就是研究三十个、五十个阿僧只劫,保险你还是不通,你把方向搞错了!明明告诉你,离一切分别执著,才能得一心。
  念佛是个好办法,可惜的是不会念!你要是会念,你早成就一心不乱了,这是证了圆觉性,也证得一切清净真如。你不会念!会念的人怎么念?在境界里心才一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那个妄心压下去,这会念。凡夫在外面六尘境界里面总是起贪瞋痴慢,起这些心。贪心起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贪心压下去;瞋恨心起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瞋恨心压下去;看到大人有自卑感的时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自卑感压下去;看见贫穷下贱,自己就了不起,贡高我慢的心生起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我慢心压下去,这就会念了,这叫用功。
  不是早晨念一千声佛号,晚上念一千声佛号,念给佛听,佛就很喜欢我,将来我死了就可以接引我往生,哪有这回事情?日常生活当中还是起心动念,还是造作罪业,那就是把佛号念错了。用这句佛号,要念成一心!一心就是平等;二心就不平等,二心里面就有高下,哪里会平等?试问我们能不能用一心待一切人?这是功夫,这就叫修行。无论对什么人,我们是不是就一个心?不是一心的时候,我是偏心,偏心就不是一心,这一偏那就偏得太远了。所以,我们晓得修行从哪个地方修起,这几句话是整个佛法的纲领。
  『及波罗蜜』,波罗蜜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彼岸到」。
  讲义【诸波罗蜜,或云波罗蜜多,此云彼岸到,若依此方,顺义回文,当云到彼岸。】
  「波罗蜜」,依中国的文法,意思是「到彼岸」。这句话是总结前面这四个意思,「圆觉、清净真如、菩提、涅盘」,都要达到究竟圆满,「波罗蜜」就是究竟圆满的意思。古印度,无论做什么事情,把这个事情做完就叫做「波罗蜜多」,换句话就是这个事情做好了,做圆满了。「到彼岸」,中国人术语讲「到家」,到家是做得顶好,功夫到家,「到彼岸」就有这个意思。譬如书法家,他写字功夫到家,印度人就称为「波罗蜜多」。你晓得这个意思,前面「圆觉、清净真如、菩提、涅盘」,样样都到家了。十方如来教一切众生,他的内容、宗旨,岂不是在这几句话当中全都说出来了?经 文里面没有般若,注子里面加上个般若,因为讲到诸波罗蜜:
  讲义【乃以般若为先导。】
  为什么?没有般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会做圆满的,换句话说,这个功夫没法子到家。有了般若波罗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圆满。「般若」是智慧,所以佛在一生教学当中,这是讲释迦牟尼佛过去住在世间,他教学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当中「般若」这一门就占二十二年,差不多一半的时间。由此可知,佛法是以般若为教学的中心,般若也最难懂。「般若」在佛法里面占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学般若不能算是学佛。学佛,佛者觉也,没有般若智慧,你怎么会觉悟?
  般若经 里面最主要的经 典是《大般若经 》,有六百卷,这在中文译本的佛经 里面篇幅是最大的。实在说,份量太大!中国人喜欢简单,最怕的是麻烦,总是愈简单愈好。所以自古以来,学般若的人多半在六百卷里面只学一卷,这一卷是《金刚般若》,古来祖师大德也特别的提倡,有这一卷也就可以了。这一卷虽然不多,只有五千多字,跟中国《老子》的份量差不多,可是其中义理无有穷尽!不管你学的是哪一宗,你所修的是哪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你要不懂般若,刚才讲了,你要想解一部经 ,这部经 的理解你不能到家,不会圆满的,你只能理解个皮毛。你修学那个法门,你没有般若,你的修行也不能到家。譬如念佛,念佛要到家是理一心不乱,你要是没有般若,决定不能到理一心不乱,充其量你只能念到事一心。事一心,见不到圆觉,也见不到诸法实相,本经 所讲的「清净真如」你见不到。由此可知,般若重要!下个月图书馆办暑期讲座,我们以八天的时间来研究《金刚般若》这部经 。假如在八天当中你得到纲领,以后无论对於哪一部经 的研究,或者某一个法门的修持,都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你到彼岸。
  讲义【般若,即能照之智,以智照理,称理起修,所修离相,修即无修,即因地法行也。】
  这几句是说明般若的作用,无论用在研究学问上,或者用在修行上,它都是关键的纲领。般若的修学有三个层次,首先就是「观照」,观照还是用的分别心,用的第六意识心,还是起心动念。譬如我刚才教给诸位念佛的方法,那就叫观照,为什么?晓得自己妄念起来了,谁晓得?第六意识晓得,又晓得选念佛这个方法,用这个方法把妄念伏住,把念头集中到阿弥陀佛上,全是用的第六意识,这叫观照。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觉就是觉照,觉照就是观照,先用这个功夫。你研究经 典亦复如是,也是这个办法,譬如你的心里起妄念,一起妄念马上就想到经 典里面所讲的,所以经 典要熟,道理就在此地,用经 文经 教转我们的妄念,这是观照。
  观照功夫久了,「照住」。先只有照,照不住,它一照还有别的妄念起来,这就看个人的功夫。你要问多久的时间才能照住?每个人不一定,因为每个人善根不相同,每个人用功勤惰不相同。有的人用功很勤、精进,有的人懈怠懒惰,那怎么会一样?功夫不一样。有的人用功很认真,有的人敷衍了事,所以必须观照功夫深,我们不能说观照时间久,不能讲时间久,懈怠懒惰的时候再久也没用处,观照功夫深就照住了。以念佛来说,照住就是念佛三昧成就了,这是事一心不乱,照住就得定了。换句话说,妄念不会再起来就得念佛三昧,我们称作事一心不乱。
  到这个境界还要继续观照,功夫还要往前精进,不能停在这个地方。再进一步就「照见」,《心经 》里面「照见五蕴皆空」,此地《圆觉》「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盘」,你见道了,照见了,照见就是理一心不乱。再给诸位说,到照见就是大乘的见道位,见道了。见道位是什么地位?圆教初住菩萨,照见了。见道以后,从初住到等觉这是修道位。诸位想想看,以念佛来说,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都没有见道,理一心不乱才见道!见道才起信,没有见道,信心是摇摇摆摆不定的,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俗话叫「露水道心」,没有用处的。小乘见道位是须陀洹果,条件是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大乘的见道位是要照见五蕴皆空。《心经 》是见道位的境界,不是如来果地上境界。
  这是般若所讲的功夫三个层次,无论用在哪个法门上,修禅或者是观心或者参话头,也是三个层次。由此可知,讲观照,完全是对付烦恼的;烦恼断了,照住;智慧现前,照见了。
  『教授菩萨』,是以上面所讲这个纲领、宗旨来教一切菩萨。
  讲义【菩萨求证菩提涅盘之果地觉,必须依此清净真如,为因地心。】
  「清净真如」就是理一心不乱。「为因地心」,从这里开始修行,才入修道位。
  讲义【修诸波罗蜜,为因地行。】
  『诸』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归纳起来讲六波罗蜜,六大纲领,这六大纲领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包括了。诸位不要认为六波罗蜜就是六种,那就错了,没有一法不包括在里头。样样都要修得圆满,样样都不迷、不邪、不染,与圆觉性相应,也就是与一心不乱相应,这是菩萨修成佛道的因地行。
  讲义【依因感果,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可圆成果地觉也。】
  这样才能圆满菩提,才能证得无上的佛果。
  所以这一行经 文里面,佛首先把他的教学宗旨说出来。我们再想一想,我们今天的修学与这个宗旨合不合,这样就找出我们自己修学的利弊得失,就可以发现了。我们今天所修的是不是向著这个大的方向,圆觉跟清净真如?我们是不是以圆满的波罗蜜为宗旨、为指归?这是修学真正的两大纲领。如果我们修学,这个心果然是在圆觉,是在一心不乱,你这个方向对了,那是真正的菩提道。一切境界里面修自己的清净心,清净心与真如相应,那就是求真如的一条大道。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这都是修行,生活行为,是不是都能把一切事做到尽善尽美,尽心尽力?那就叫波罗蜜。没有尽心尽力去做,哪里能够圆满?
  刚才给你说了,六波罗蜜是一切法,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超不了这六大纲领。所以不管你做什么,从早到晚本分之内的事情要尽心尽力去做,要日新又新,天天老是那个样子不行,那不算圆满,要求进步,为什么?有精进波罗蜜,精进就是天天要有进步。天天没有进步,这不能成功。我们举个最浅显的例子,你们在常住或者在家的,每天总免不了要烧饭烧菜,你这个饭愈烧愈好吃,菜愈来花样愈多也愈好吃,那就有进步;天天老样子那就没有波罗蜜,那就退转了。不会的要学会,会的要精进,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法法皆如,前面跟诸位讲过「如是我闻」!佛就是以这个来教授菩萨,菩萨也是依照佛的教授来修学。
  前天你们有几个同学发心,想利用图书馆的环境来研究佛法,可是要真发心,要真肯干。真发心真肯干,给诸位说,各个都有成就,不管你是聪明、是愚笨,没有不成就。我们以三年为期,根性利的人一年可以学一样,三年学三样;根性笨的人,三年学一样也一定能学好。我三年就学一部《八大人觉经 》,三年毕业了,这《八大人觉经 》世间第一,那就成功了。诸菩萨里面,各个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 讲义》里头一再劝勉我们后学,他本身就是个例子,一生只学一部经 ,哪个地方请你讲经 ,「我只会讲这一部经 」,你问我别的,「别的我不会」,不丢人。如果这个丢人的话,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五十三位善知识都见不得人,为什么?善财童子去,「我只晓得这个法门,其余的我都不知道,你去请教别的菩萨们」,只晓得一样!这个不是谦虚,这就是教学,这一门那是真正第一。所以搞多了不行,贪多就嚼不烂。目前这些佛学院排的课程几十种,他当然学不好。如果三年只学一样,哪有学不好的事情?我们将来要走这个目标,就像这样走法,这就是遵从世尊教授菩萨这个办法来学的,有宗旨、有方向、有步骤、有进度,一定要达到圆满波罗蜜。今天就讲到这里。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0 13:54 , Processed in 0.222812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