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索达吉堪布上师弟子规讲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午时他们特别饿。仆人建议从礼物中拿些食物吃。查道说:“这怎么行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就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怎么可以偷吃呢!”结果,两个人只好饿着肚子赶路。
  古人的这种品德,我非常赞叹,是谁的就是谁的,一样也不会弄错。比如你有事出门了,让他给你看房子,他一定会很注意,不可能随便用,也不会拿的拿、送的送,等你回来以后,什么东西都不见了。修行人虽不该执着这些,但不一定人人都有那么高的境界。所以,在做人方面,我们尽管不能跟大成就者相比,但至少也要用世间的高尚道德来要求自己,逐渐改掉原有的缺点和过失。
  现在有些年轻人,口口声声说不能学儒教,因为它是“吃人”的仁义道德。这种语气以前有,现在仍有。但这是不对的,因为儒教“仁”的思想中,根本没有这个。《礼记》中有一则公案说:陈子车在卫国死了,他的妻子和管家打算用活人为他殉葬。决定之后,陈子亢来了。两人告诉陈子亢:“你兄长生前有病,死后没人在地下伺候他,故希望用活人来殉葬。”陈子亢说:“尽管用活人殉葬不合礼仪,但兄长有病,应当有人去伺候。可是除了妻子和管家外,谁还能做这事呢?一个是妻子,能照顾好他;一个是管家,对他的生活最了解。所以,你们是最适合的人选。”他俩听后很害怕,再也不提用活人殉葬了。
  可见,儒教是强调“仁”的。虽然在当时,商朝遗留下来的有些陋习,还没有完全改过来,但自孔子至孟子,尤其从《礼记》四十九篇的内容来看,并没有所谓的“吃人”制度。
  因此,我们应当正面了解儒教文化,并将其用于现实生活中。虽然与佛教教理对比时,有些地方可能有冲突,但总的来看,儒教思想可以归摄在佛教中,就像一碗水可以倒进一大锅水中一样,佛教就相当于这一大锅水。所以在佛教中,能完全包括儒教思想,当然有些地方也要去粗求精,这需要一定的智慧。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借用他人的物品,应该及时归还,千万不要让人来催,更不可借了不还。正如古人所言:“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这些道理,每个人都需要。有些修行人虽住在山洞里,或长年闭关,不跟任何人接触,但知道这些也有必要。否则,你什么都不懂的话,一旦到红尘中弘法利生,言行举止怪怪的,很难让人生起信心。因此,佛法是不离世间法的。
  此处说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这样再借也比较容易。明朝有一个叫宋濂的人,他很爱读书,但家里太穷,根本买不起,只好常常借书读。有一次,宋濂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虽然藏书很多,却不愿意借给他。在他不断的哀求下,就勉为其难借给他一本,但提前讲明十天之内要归还。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于是宋濂回家后边学边抄,还书的前一晚还在熬夜。母亲劝他迟一天还,但他坚决不肯,一直到抄完为止。第二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他却冒着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很感动,告诉他以后可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
  所以,平时在生活中,不管出家人、在家人,借别人的钱或东西,一定要尽快归还。否则,借的时候不讲一声,直接拿了就走,那么“不问自取,是为贼也”,这样的人,别人再也不愿意借东西给他了。反之,假如你好借好还,给人的第一印象不错,第二次再借就不难了。
  可惜的是,对这些道理,有些出家人也不一定懂。当然,如果你的境界超越了世间,不管这些也可以,因为你那时已不用看书了,千经万论都在你肚子里。就像广钦老和尚,有人去拜见他,见屋里什么经书都没有,就问:“您是和尚,怎么没有经书?”他指指自己的身体:“这里面就是经书,要那些文字干什么?没有用的。”
  确实,修行境界高的人,根本不用别的经书。法王如意宝曾有一世是根桑秋扎仁波切,他年轻时广闻博学,十三部戒律全部通达无碍。他用经书的夹板夹在身上,去拉萨三大寺院找人辩论。有人问:“你到那么大的寺院去,怎么不带一本经书?”他回答:“我的身体就是经书,我肚子里装的全是《毗奈耶经》,不需要别的!”
  像这些大德,并非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而是真正有了不起的境界,所以不必受世俗的约束。可我们作为一般人,切勿随意轻视世间规矩,如果认为“我是修行人,借东西的问题跟我没关系”,那也不太可能。因为你没钱时还是要借,别人问你:“什么时候还?”“哦,一个月。”但到期时若还不上,你应该再打个招呼:“原本我想一个月还,可现在闹金融危机,实在没办法,你看能不能拖一拖?”这样别人也会理解的。所以,跟人沟通很重要。有些人因为傲慢,不愿意与人沟通,而有些人是自卑:“说了可能也没用,算了,不说吧!”慢慢地,拖一天算一天,最后别人再也不借给他了。所以,该说的有些话,一定要说,不该说的则不必多言,做人应该掌握分寸。
  在借钱还钱的问题上,自己当初怎样承诺,就要怎样去做,这是为人处世的要点。我有个亲戚叫才让彭措,有一次他生病跟我借了点钱,后在承诺的时间里,借高利贷从很远的地方亲自把钱送来了。这给了我很好的印象,觉得他很讲信用,后来又有多次交往,渐渐我对他非常信任。确实,人与人的差别很大。有些行为表面上很小,许多人不一定在乎:“无所谓,虽然我承诺过,但违背了也没什么。”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做人的基础。
  因此,大家要明白一个原则:所谓“亲兄弟,明算账”,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很多地方要分清楚。有些居士吃饭时装大方,一个人总抢着付钱,最后都生厌烦心了,只要是一起吃饭就不敢去。这样不太好。其实,现在很多地方实行AA制,对此我比较赞同。譬如四个人吃饭,最后每个人均摊,这没什么不好意思。否则,明明很执着却非要自己出,那一次一次之后,内心的伤痕会越来越深,所以,人与人之间算清楚一点很有必要。古人就是如此,做任何事都老老实实,不会什么都混在一起,否则,到时候自己也受不了。
  其实,这方面还有许多教言,不过我表达能力差,有时心里想的倒不出来。但总的来讲,希望大家多学这些道理,并把它用于生活中去。有些人自认为已经懂了,但从实际行持来看,很多事做得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言,你们要学,也要会用,如此势必有非常大的利益!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十二课
  思考题
  50、一个人如果言而无信,那会怎么样?古人在言行一致方面做得如何?你觉得现在需要这种品德吗?为什么?
  51、说话时为什么多说不如少说?少说需要掌握什么分寸?你做得到吗?
  52、什么是不文明的语言?你以前说过吗?应该选择何种语言?
  53、我们若看到一些人行为不如法,可以随便说出去吗?为什么?你是如何去做的?
  54、假如很多人都说某人很坏,那你如何看待他?怎么理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请从耳听、眼见两方面加以分析。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讲第五个问题--信。主要是讲为人应诚实、忠诚,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要老老实实、说到做到,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在任何场合中说话,一定要诚实讲信用,这是最重要的人格基础。一个人要想得到信任,首先就要诚实,否则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印象,从此在社会中难有立身之地。
  “信”字,在字形结构上是“人”从“言”,即主要指语言的诚实性,言由心出,表里一致,真实的语言才有意义,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倘若语言不可靠、不真实,不但生活中无法取信于人,佛法的修行更谈不上成就。
  有些人可能是性格所致,常用虚伪、狡诈的语言来欺骗他人,这非常不好。其实语言是与人沟通的桥梁,所讲出来的话,要以诚信为第一,假如讲的话都欺诈不实,那做的事就更不用说了。
  佛陀为什么是世间上唯一的量士夫?就是因为佛已断除了妄语之因,根本不会讲不实的语言。世间人常说:“这个人不可靠,因为他说话虚假,不实在。”可见,语言是评价人品的重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专门讲了“语言品”.
  在古代,不管藏地还是汉地,大德先贤对言语都非常重视,凡事不会轻易开口,一旦已承诺下来,则会“言出必行,行之必果”,绝对不会半途而废。不像现在有些人,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坠,答应得也非常爽快,结果真正去实行时,却掺有很多“水分”,甚至什么也做不了,这种行为是值得羞愧的。孔子在《论语》中云:“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即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却做不到为可耻。所以,我们平时说话要再三观察,看看有没有夸大的成分,否则,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就不好改了。
  曾参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自己也是以身作则。有一次,他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儿子吵着也要去,她不愿带儿子去,便说:“你在家好好玩,等我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便不再吵闹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把家里一头猪杀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说:“我是被儿子缠得没办法,才故意哄哄他,你怎么可以当真呢?”曾参严肃地回答:“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什么都跟父母学。你今天若骗了他,等于是在教他也去讲假话。而且,他若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那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也很难相信你了。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可见,古时的家长不会为了让孩子听话,就随随便便说妄语,诚实、守信是古人的美德。孟子说:“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马车前面若无驾牲畜的两根直木,则无法行驰,人如果没有信用,就不会有立足容身之地。孔子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怎么能行呢?
  古人对“信”字非常重视,只要说了就不容易改变。诚如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所言:“直士自己所述语,虽无大义亦不舍,若具大义或发誓,永不违越何须说。”正直、有智慧的人,凡是自己所承诺的,就算没有大意义,只是一件区区小事,也不会出尔反尔,那么具有重大意义的承诺,或在严厉对境前所发的誓言,更是纵遇生命危险也不会违越。
  因此,我们无论承诺什么,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尽量都不要改变。以前我在建学校时,有个人很想资助我,但不巧的是,他之前已答应了另一位上师,两边同时资助有一定困难。他跟我讲:“我想放下对那位上师的资助,先帮助您。”我说:“千万不要!我这边你帮不上也不要紧,既然那边都已承诺了,就不要随意改变,否则,这不符合做人的原则。”他反复思考之后,觉得也有道理,就没有改变初衷。而对我这边的承诺,我给他免了一部分,后来自己又另想办法。
  所以,不管遇到私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只要是自己答应过的,就应像石头上刻字一样不能随便变动。否则,你最初说要发心五年,结果不到五天就无踪无影;或者,在诸佛菩萨面前承诺做某件事,但过不了两天,又随不同因缘退失信心了……这都是不好的现象。自己承诺过的一定要认真去做,这一点非常重要!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话说多,不如少”:人平时不要有太多话,否则言多必失,说多了容易成为惹祸的根源,不如在适当时机,说一些符合实际的有义之语。
  当然,有些人说话怕得罪人,整天三缄其口,什么都不敢说,这也不对。麦彭仁波切讲过:该说的不说,则办不成事情;不该说的说了,就会招来祸患。可见,说话要掌握技巧和分寸。然而世间上许多人,不该说的反而说得特别多,该说的又表达不出来,最终做什么都不成功,这种现象不胜枚举。因此,话不必说得特别多,关键要说得有意义。
  “惟其是,勿佞巧”:说话的时候,语言应真实、老实,不能用花言巧语欺骗别人。
  其实,说话可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智慧。智者总说对自他有意义的语言,而愚者嘴上虽夸夸其谈,却没有什么能用得上的。荀子也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意即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而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有些人就是这样,只会说、不会做,让他说的话,可以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讲得头头是道;让他做的话,却一无是处。因此,嘴巴太会说的人,我不敢特别信任,不然,他讲起来倒很漂亮,可是一做起事来,只怕让自他非常失望。
  此外,我们平时说话要有分寸,不要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不然就会招致祸患。肖子良(一作晋傅玄)在《口铭》中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无论是修行人还是世间人,对此都应值得注意。有些人也许是不懂,由于父母没教、老师没讲,故说出来的语言,最后给自己带来许多危害,这是没有必要的。当然,佛法方面、对自他有利的话,该说时一定要说,如经云:“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而不该说的有些话,最好不要说。
  《墨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禽向老师请教:“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癞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皆为振动,人们早早都起来了。所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有些人整天嘴巴讲个不停,有用的一句也没有,只是爱说是非、挑拨离间:“过来过来,我给你讲一下,某某人干了坏事,你知不知道啊?”一讲人家的坏话,眼睛都开始发光,口才也非常好;而一让他讲考,或讲些佛法道理,他就偃旗息鼓,开始打瞌睡了。这样确实不太好,会让别人生厌烦心。
  因此,我们应长期以正知正念摄持自己的语言,否则,就会如麦彭仁波切所言:“语言若不庄重者,如同乌鸦众人恨。”乌鸦成天哇哇乱叫,人们把这声音视为恶兆,所以都讨厌它。同样,语言不庄重的人,说起话来东拉西扯、喋喋不休,也会招来很多人的憎恨。所以平时说话要注意,有意义的话可以说,而没有意义的,就不必多讲。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奸巧语”,是奸邪巧辩的语言,对别人的尖酸挖苦也属于此范围。“秽污词”,主要指污秽不堪的下流语言,还包括不切实际的谎话、危害他人的话语等。“市井气”,则是偏僻乡村常说的脏话。以上这些“切戒之”,务必要全部戒除。
  现在一些不文明的话,人们特别会说。有时候看那些打工的,骂人时嘴巴很厉害,在短短半天内,就能源源不断涌现出各种“教证”,而且一个也不重复。这些恶劣的习惯,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学,自己有的话,也必须要改正过来。其实这种习气很容易染上,就像有些小孩子,本来言行举止还可以,但跟坏人上了一次街后,回来就很会说脏话了,这样会害了他的一生。所以,古人常说:“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
  要想让孩子语言文明,首先应从老师家长做起。尤其在学校,老师若随便责骂学生,说他特别笨、以后没出息等,这被称为“语言暴力”.2007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查》显示:在对北京近30所学校的315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有三成学生受到过老师语言暴力的伤害。其实,老师如果体罚学生,伤害的只是学生身体,这种伤痛也是暂时的;可如果用的是语言暴力,则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创伤,这种伤害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弥补。然而,现在有些老师水平特别差,自己不懂传统美德,平时只会打人、骂人,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所以,作为老师,或作为法师、辅导员,首先一定要完善自己的人格。尽管凡夫偶尔也会发脾气,说些不干净的话语,但这要尽量制止。如今韩国、美国等国的教育学家,对语言暴力非常关注。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里的成长,与老师的语言、行为有密切关系,假如老师经常骂人,而且骂得特别难听,那么孩子长大后当了老师或领导时,下面的人稍不听话,他就会使用以前老师的那些“教言”.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美好的语言说一句,即便是冰冻三尺的三九天,也觉得非常温暖;而恶口骂人的话一出口,纵然是烈日炎炎的三伏天,也让人感到心寒。有些人骂人、挖苦人特别刻薄,什么话都说得出口。凡夫人虽然难免都有脾气,比如居士,在家会跟家人吵架,在部门会跟同事吵架,但有时还是要克制一下。否则,在气头上说出的话,往往是口不择言,就算自己后来意识到不对,但话已出口,想收回来就困难了。因此,语言上要温和,切莫伤害别人,不然,“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偶尔的伤害也许需要一生来抹平。
  记得《亲友书》中曾讲了三种语言,分别以三个比喻加以说明:一、称心如意之语:随顺不同众生的根基,宣讲佛法或世间的道理,由于自然深入人心,让人听了以后,两三天都身心舒适,犹如蜂蜜一般。二、真实语:指力求诚实、心口一致的老实话,不欺骗别人,犹如鲜花一般。三、不切实际的颠倒语或肮脏语:使人听而生厌,不愿意接受,犹如粪便一般。这三种语言中,应当选择前两种。
  我们作为修习大乘佛法的人,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嘴巴。古大德说:“最好是有一把锁,把自己的嘴锁上,不让它乱说话。”常看很多道友胸前挂个大大的“止语”牌,这样其实很好,不过要长期坚持,修行不是一两天的事,只有日积月累,才有真正的收获。
  前不久有个人说:“某某道友闭关了,真羡慕他,好厉害啊!”我说:“一两天的闭关谁都会,并不值得羡慕;假如能十多年、二十多年持之以恒地修行,这才值得随喜。”很多人刚接触佛法时,有一种新鲜感,短期内特别精进,两三天都不睡觉。不说别人,包括我自己也曾如此,当时认为睡觉特别浪费时间,很想整天整夜不休息,但这是不现实的。所以一时的精进并不可靠,只有长期以佛法或世间教言来约束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情还没弄清楚之前,不要随随便便乱说。事情没能搞明白之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传出去。
  这是在告诫我们:评论他人要小心谨慎。看别人有错、行为不如法,一定要再再观察,否则,妄加揣摩就开始诽谤,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会给他人带来终身的伤害。
  我们见到某些现象时,首先应观察自己是否看错了,同时要站在别人立场上想一下:“如果我是他,本来好好的,却被人无缘无故冤枉,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全世界都认为我是坏人,那我有什么感受?”因此,不要轻易断定一个人的好坏,也不要轻易说别人过失,因为很多复杂情况我们并不了解,在没搞清楚之前,不要给人乱扣帽子,更不能把这些话传出去。
  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按大乘经论的要求,不能随便说人过失。当然一句也不说,有些人恐怕做不到,但至少也应调查清楚,看你说的是否属实。不然,把道听途说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编出一个精彩的故事,然后在有关媒体前大肆宣传,那么话传开来之后,会越传越离谱,对别人的伤害也非常严重。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有时就算是耳听的谣言,重复的人多了,也能使人信以为真。古代就有个“三人成虎”的故事:
  魏国大夫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假如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将信将疑。”
  庞恭又说:“倘若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相信了。”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现在赵国离魏国比这里的街市远多了,议论我的又不止三个人,如果我走后有人说我坏话,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有分寸。”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但魏王果真听信了小人谗言,没有再召见庞恭。
  可见,判断一件事的真伪,不能偏听偏信,必须经过细心考虑,不然就会误把谣言当真。所以,学院的管家或负责人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一定要仔细调查双方的情况。多年来,我因为一直管理汉僧,这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比如两个人发生了矛盾,我会听取双方意见后再作决定。否则,一个人口才好,嘴巴特别会说,我就认为他说得对,很可能就冤枉了另一个人。毕竟语言这个东西,只要以分别念稍加改造,整件事情就会改头换面。
  所以,平时许多人对某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就是真相。有些人可能因前世业力所致,今生中明明没做坏事,却有许多无中生有的谣言加在他身上;有些人是因为得罪了某些人,他们就故意添油加醋地毁谤,最后谣言越传越广,假的好像也成真的了。可见,世间人的语言难以相信。正如月称论师在《四百论大疏》中说:“在这个疯狂的世界上,无有慧眼的愚者渐满天下,他们的话又岂能当真?”《入中论》亦云:“愚人为量亦非理。”把愚者的语言当作正量是不合理的。
  或许有人认为:“耳朵听到的多为虚假,那我亲眼所见的事,总该是真实了吧?”也不一定。《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绝粮于陈国与蔡国之间时,七日七夜没吃到饭,只能无精打采地躺在那里。一天,弟子颜回找来一点米,准备煮给老师吃。煮到快熟时,颜回就先抓起一把吃了。孔子悄悄地看在眼里,觉得颜回有点失“礼”,所以不大高兴。
  过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先吃。孔子善巧地说:“我刚刚梦见先君了,故应把干净的食物先供养再吃。”(类似于佛教中的“献新”.)颜回马上回答:“万万不可!刚才有土灰掉进锅里,我虽把它抓出来吃了,但饭已经弄脏了,所以不能供养先君。”此时,孔子才知道错怪颜回了。
  事后,孔子深有感触地叹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也就是说,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有时并不可靠;我依赖自己的心,但心分析的有时也靠不住。弟子们要切记: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
  所以,我们凭分别念判断别人的好坏,不一定特别可靠,很可能杂有不实的成分。去年,智悲学校施行德育教育,并在年底评选了“德育奖”.但我事后私下调查,好多班主任根本不了解情况,最坏的孩子反而得了一等奖,最好的孩子却挨了批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事比较复杂。我们自认为六根的对境真实不虚,眼睛看到的、心里判断的,应该不会错,但最终也不可靠。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云:“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诸根为量,圣道复益谁?”意思是,凡夫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是正量,如果是正量的话,那圣道还能利益谁呢?佛陀还在有关经典里说:未获圣者果位之前,凡夫人的根识决定有错误。
  当然,有些错误也许你当时意识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随着年龄增长、思想成熟,就会看得愈发清晰。像我就是如此,刚来学院时所写的书,现在再看就觉得:有些教证不该这样解释,有些道理不该那样阐述,有些见解不太成熟、比较幼稚……最后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既然我对自己尚且不能把握,何况是去判断别人了?有些人不了解情况时,经常轻易下结论,这样的结果往往是错的。
  其实就算是大成就者,显现上也有不成熟的地方。如麦彭仁波切在《七句祈祷文释》最后的小字中就说:“我年轻时为此作过一个讲义,但后来总觉得啰啰唆唆、含糊不清,所以现在重新加以修改。”像他老人家这样文殊菩萨的真正化身,显现上尚有智慧不成熟的情况,那我们凡夫判断错误就更是在所难免了。所以,不要认为自己所见所闻都千真万确、不容怀疑,给别人讲话的过程中,也一定要小心谨慎。
  以前,苏东坡到王安石那里拜会,恰好他不在家,苏东坡就呆在他书房等候,看到书桌上有一首他未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晚西风吹过园林,菊花的花瓣落了一地,犹如黄金铺满大地。苏东坡不由得暗笑当朝宰相连常识都不懂,菊花开在秋季,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在诗句下面写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说是秋菊不像春天的花会落瓣,请诗人你仔细审查一下。
  王安石回来看到后,并没有说什么,次日上朝时,暗地里请皇上把苏东坡贬到黄州。苏东坡被贬后心里很不服,只道是王安石因诗而报复他,但自己也没办法。他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转眼到了九九重阳,便邀好友到后园赏菊。由于秋风刮了多日,到园里一看,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他顿时目瞪口呆,询问友人之后,才知菊花通常不落瓣,但黄州的比较特殊,是落瓣的。又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苏东坡醒悟到自己见识不广,只看一面而不知总体。经过王安石这一难,使他也长了一智,从此不敢轻易笑人。
  所以,判断一件事或一个人,务必要先详细观察。尤其是修行人,在不了解真相之前,千万不能轻信谣言、随便乱说。《毗奈耶经》中讲了很多诽谤出家人的公案,不管是有因诽谤,还是无因诽谤,都是戒律中所制止的。因为即使你亲眼见别人不如法,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这背后或许有不为人知的隐情。因此,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正如刚才所言:“知人固不易矣。”
  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应当时时牢记《佛子行》的教言:“以惑谈他菩萨过,则将毁坏自功德。”对每个人都应观清净心。一旦见到或听到不如法的事情,开口之前要先想想。倘若你觉得确实没有错误,有必要时才可以公开,没有必要的就不要讲。总之,一定要用正知正念守护根门!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十三课
  思考题
  55、别人拜托自己事情时,为何不能轻易承诺?你是轻诺寡信之人吗?你怎么理解“先许后察愚者举,先察后许智者轨”这句话?
  56、与人交谈时,语速为什么不能急躁,也不能含糊?你的语言习惯如何?讲这个颂词时,为什么会提到“应机施教”?
  57、如果有人在说长道短、讲别人的是非,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不关己,莫闲管”,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你对此怎么认为?
  58、我们平时“见贤”应该怎样?“见不贤”又该如何?古人每日怎样三省其身?你平常又是如何观察自己的?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学习《弟子规》中的“信”.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别人拜托的事情如果不妥当、不适宜,千万不可草率地承诺,若未经观察就随便答应下来,到时候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别人有求于自己时,作为智者,首先会慎重思考,如果有意义,就会承诺下来;如果觉得不妥,就不会答应,因为一旦答应了便要做到。而愚者与之不同,做任何事之前不会观察,别人拜托什么马上答应,但这种“轻诺”往往不可靠。《老子》云:“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易许诺必定很少守信用,常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必定有很多困难。
  真正讲信用的人,做事从不轻易承诺,而一旦他承诺了,至死也不会改变。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讲三种不该之事时,就说过:“承诺不该有变动,行事不该有表里。”这一点从佛教历史中也看得出来,不说远的,“文革”期间许多大德遇到再大的违缘,对自己在上师三宝前发过的誓言,比如要受戒或出家,从来也没有违背过丝毫,很多人甚至为此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在别人面前所承诺的一切,坏劫也不会改变。
  汉地有句成语叫“一诺千金”,这出自于《史记》的一个典故:秦末时楚国有个叫季布的人,他非常重视承诺,只要是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会设法办到。所以当时楚国人有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获得黄金一千两,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诺。
  我平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发现有些人不容易“轻诺”.今天我和一个道友在某件事上,扯了很长时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虽说有点固执己见,但有个好处是,他不像墙头芦苇一样,随着别人的言辞而改变。这样的人从某方面来说,做事情很讲信用,只要是承诺了,就不会轻易变动。
  上节课也讲过,我在建学校时,一个老板听说我有资金缺口,便自告奋勇地说:“虽然我给某某大德已承诺了100万,说要帮他修一个建筑,但他建得好像不成功。干脆我说个妄语,把钱转到您这边建学校吧!”当时我如果赞叹他两句,他肯定会给我。但我说:“既然你给别人承诺了,就不要改变。这个资金缺口,我慢慢再想办法。”虽然他对我有信心,但从人格而言,这样做不太合理。
  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事先一定要头脑清醒,运用智慧详细观察,一旦已经承诺了,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能放弃。《量理宝藏论》云:“先许后察愚者举,先察后许智者轨。”先承诺再观察,是愚者的举动;先观察再承诺,则是智者的行为。现在有些人做事,先答应别人了,后来觉得有点不妥,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结果左右为难。前段时间,我就遇到一个人,他曾经承诺帮助某人,并在众人面前签了协议,后来他发现那人有问题,就用各种语气试图改变,最后弄得自己狼狈不堪。许多人往往都是这样,与别人特别密切时,就盲目答应很多事,一旦彼此发生了不愉快,又拼命地想毁约,那时候的处境特别尴尬。
  所以,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学习这些道理非常有必要。有些人认为:“我是学大乘佛法、学密宗的,这些孔孟思想与我不相应。”其实不会不相应。如果不懂这些规矩,你在弘扬佛法或自己修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处理不好很多事情,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上师如意宝为主的许多高僧大德,为什么在证悟不可言说境界的同时,又能在世间上享有如此声望,弘法利生事业如此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懂得世间待人接物的道理。否则,假如自己的行为特立独行,不相应于人群,那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反而还会招来诸多非议。
  明白这个道理后,对别人不管什么态度,承诺过的事情都不能改变。否则,关系好的时候,什么都答应,过段时间两人闹僵了,以前说的都不算数了,这就不好。弘一大师很喜欢一句格言:“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也就是说,极度欢喜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为什么呢?“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欢喜时说的话语,多数难以信赖,容易失信于人。就像有些居士,第一次见到上师喜出望外、欣喜若狂,把身口意、房子什么都供养了,但没过多久,跟上师的关系就像秋天的大地一样越来越硬,最后甚至变成了“冰天雪地”,永远无法扭转。这时候,他对上师不但不恭敬,反而用各种语言加以毁谤、挖苦,而人在愤怒时的语言,又往往有失体统,这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做事,不会因情绪而轻诺,最后导致“失信”、“失体”.我们修行人更应如此,切切要明辨是非,不可轻易许诺,否则招惹许多是非后,最终也会影响自己的道心。
  对于这些教言,大家务必要铭刻于心,常常以此观察自己。当然,该承诺的事情,也没必要忐忑不安、患得患失,时时处于顾虑之中。而不该承诺的事情,事先一定要再三观察,不要马上答应下来,否则,到时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些世间法,无论经商务农,还是与人交往,因缺乏这些取舍的知识,以至于经常后悔、苦恼,但说出去的话又收不回来。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藏地也有句谚语说:“口水吐到了地上,若要再捡起来,在别人前不庄严。”所以,凡事在决定之前要擦亮慧眼,反复观察做这件事有利还是无利。一旦已经答应别人了,那就必须要兑现。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吐字应清晰、郑重、舒缓,语速不要太快,有些人说话特别急躁,如同录音机按了“快进”键一样,内容一下子就过了,像我这样迟钝的人,根本反应不过来;但也不能含含糊糊、表达不清,自己说了半天,别人一句也没听懂。
  语言是与人沟通的工具,应该将自己所想的表达出来。有些人沟通能力特别差,心里明明有一大堆问题,却像伏藏品一样埋起来,只有透过眼神和表情感觉到“他可能有心事”,但却始终挖掘不出来。这种表达极为困难的人,按照藏地的说法是,就像嘴里含了块大石头。这种习气可能是先天的,因前世造了毁谤等口业,即生中再怎么训练,也没办法;但也可能是后天的,因从小没有培养过,长大后沟通能力特别差。尤其是一些女众,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也不善于表达自己,很多事情都藏在心里,这样就不好。
  不管是佛教徒还是世间人,该说的话应该表达清楚,没有必要恐惧、犹豫。西晋有个人叫裴秀,从小就知道勤奋学习,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家中常有客人来访。每次家中宴请客人,母亲有意让他去端饭送菜,服侍客人。裴秀也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在接待过程中,总是言语虔诚、彬彬有礼。客人见他如此虚心懂礼、谈吐优雅,都很喜欢他,所以他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
  其实作为一个人,尤其是出家法师,沟通能力一定要具足,否则,遇到在家人的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可能把握不好。有些居士表达能力很不错,不管讲佛法还是世间法,说话非常简明扼要,既不会啰里啰唆,两三个小时一直夸夸其谈,也不是一句话都不讲,只是“嗯”、“啊”,好像说的全是“嗡啊吽”.
  前段时间,我因为建学校的缘故,要跟宗教部门一些领导打交道。有次一起吃饭时,我左边一个领导,右边一个领导,这两个人的差别很大:一个不爱吱声,吃了四十多分钟的饭,除非别人跟他说话,他就“嗯、嗯”点个头,此外一句话也没有;另一个领导正好相反,一会儿讲这个、一会儿讲那个,从始至终一直滔滔不绝。一顿饭下来,我这边声音太多了,那边声音太少了,耳朵好像特别不平衡。
  总之,我们不管是闻思修行,还是度化众生,语言的技巧一定要掌握。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观察语言》中讲过,该说的应该说,不该说的不要说,必须学会应机施教。佛陀在世时座下有十大弟子,其中富楼那尊者是“说法第一”,对不同的人观机说法,就是他的长项。
  他见到医生的时候,会说:“医生可以医治身体的病痛,但心里的贪嗔痴大病,你们有办法医治吗?”
  医生回答:“我没有办法,您有吗?”
  他就以善巧的语言说:“有!佛陀的教法如同甘露法水,可洗清众生心垢,戒定慧三学如灵丹妙药,可以医好贪嗔痴的心病。”
  见到官吏的时候,他会问:“你们做官的人,可以治犯罪的人,但有办法让人不犯罪吗?”
  官吏回答:“虽然有国法,但国法也不能使人不犯罪。”
  他便进一步引导:“除国法以外,你们和一切人民,都应该奉行佛法。若能信受奉行五戒十善的道理、因果轮回的法则,这个世界的人就不会犯罪。”
  遇到田里工作的农夫,他会说:“你们耕水田、种粮食,只能资养色身,我教你们耕福田、养慧命的方法好吗?”
  农夫问:“耕福田、养慧命是用什么方法?”
  他谆谆善诱道:“信仰佛教,奉事三宝,对沙门要恭敬,对病人要看护,对慈善公益要热心,对双亲要孝顺,对乡邻要隐恶扬善,不要乱杀生灵,这都是耕种福田最好的方法。”
  诸如此类,他总是在不同众生面前,根据他们的根基与意乐,宣讲让人能接受的道理。
  我们虽不能像尊者那样,直接教化那么多众生,但“应病予药”、“观机逗教”还是要学。比如我前面坐个医生,如果一直给他讲天文学,他根本不想听;或者,对一个特别愚笨的人,我拼命地讲因明推理,他也听不进去。所以,说话一定要掌握技巧,这也是度化众生的方便。佛经和戒律中经常强调要观察语言,如果不该说的说得特别多,该说的却没有说,所说又与众生根基不符,那你说得再多也没有用。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平时不要说长道断、说是道非,尽量不要讲别人的过失。与自己无关的事,也不要主动参与,以免惹祸上身。
  现在有些人不好好修行,本来应该多念佛、多看书、多参加辩论讲考,交流一些有意义的话题,但他们因为闻思不够,开口闭口全是东家长、西家短,喜欢讲人我是非。这种行为特别不好,尤其当对方是严厉对境时,你肆无忌惮的一番言论,可能要用今生来世来补偿。
  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说:“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确实,没完没了地讲一些是非长短,只有过患,没有丝毫意义。但有些人就爱听这些、说这些,然而,你不是管家或负责人的话,谈论这些也没有必要。像有些发心人员,只要把份内工作做好就可以,与你毫不相关的别人过错,最好不要议论。《弟子规》后面也教诫道:“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别人有什么过错,不要随便揭露;别人有什么隐私,也不要说出去,因为这与你没有关系。孔子讲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在什么位置上,做好本分的事即可,不要越俎代庖,去管你不该管的事情。
  有些人一遇到正事,如技术或工作的问题,就一言不发,不愿意参与;而听到别人在讲是非,马上就凑过去:“你们在说谁呀……真的?等等,我先喝口茶,一起说好不好?太开心了,我也觉得他有问题!”你今天倒是开心了,但过段时间这些谣言传出去,别人来追究源头时,大家互相推卸责任,那就不庄严了。所以,“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自己听到是非时,最好不要插言附和,还是少说为妙。
  当然,“不关己,莫闲管”这句话,也不能理解得太片面。有些人觉得只要和自己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这也不对。我个人认为,在过失方面,与己无关的就不要去管;但在利益众生方面,即使与己无关,还是应该去关心。
  1964年,美国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杀人案:当时38人目睹了一女子被陌生人刺杀,但在持续半小时、来回三次的刺杀过程中,竟无一人救助或报警。他们见死不救的这种行为,正是“不关己,莫闲管”的真实写照,这一思想与凡夫的自私心理十分相应,既然人人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理念,又怎么会去见义勇为呢?
  我还看过四川的一则新闻:一个中年妇女同一个男子走到江边时,听见有人落水喊“救命”.男子准备去救人,而这个妇女说:“少管闲事,我们走路要紧,过一会他会自己浮起来。”结果,淹死的正是她的亲生女儿。
  如今世态炎凉,人人都只顾着自己,谁也不愿多管闲事,就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常看到有新闻中报道:某某小孩不慎坠楼,刚开始还没有死,但附近的路人从他身边经过时,一个个视而不见,谁也不把他送医院,最后一个小生命就这样断送了;某某老人在街上犯了心脏病,辗转痛苦了很长时间,若有好心人送他去医院,肯定有存活的机会,可是在“不要管闲事”的理念下,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所以,假如片面地理解“不关己,莫闲管”,就会让人心变得越来越冷漠。作为大乘修行人,从菩提心的角度而言,只要对众生有利,就算跟自己没关系,也要尽力去帮助,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孟子曾说:“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的兴盛和衰亡,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并不是与己无关就不必去管了。因此,看到那些素不相识的可怜人,乃至正在遭受苦难的旁生,我们都要去关心,这就是佛教更为超胜的地方。
  儒家思想在汉地源远流长,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其实最早源于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是西汉人,早期并不出名,为了能够潜心学习,他整天钻在书房里,什么事情都不过问,吃的、穿的也不像别人那么讲究。据说,他书房旁边有一个花园,由于读书特别用功,他三年中没进花园观赏一眼,所以被称为“三年不窥园”.他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当时着名的思想家。后来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以此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并延续至今。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儒家思想被视为封建残余推翻了以后,到目前为止,这种传统文化仍一蹶不振,想恢复过来相当困难。
  当然不可否认,儒家思想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的友爱,都值得现代人学习。但有些思想,像“不关己,莫闲管”,因为被过分强调了,也就使得他们在言行举止上过于重视自己,与佛教《大智度论》中所说的“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的理念无法相提并论。
  总之,“不多管闲事”要从两方面来理解:在讲过失方面,与自己无关的不要参与,不然就会搅到里面去,最后成了“是非专家”;而在利他方面,我们也不要因为这个教言,就丧失了珍贵的菩提心。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应反观自己能不能做到,尽量要向他看齐,而不要生嫉妒心。即使不能一下子达到对方的境界,也要慢慢地学习,希望总有一天能到他那样的水平。
  我们作为佛教徒,看到别人做善事,要发自内心地随喜。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做善事的人相当少,即使有,也多是为了自己,无条件地利益众生并不常见,甚至不到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即便是现在的出家人,人数虽然不少,但有利他心的并不多。所以,能行持善法的人不简单,《无量寿经》中云:“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做了善事以后,果报肯定是从快乐前往快乐、从光明趣入光明。所以我们应该值得随喜。
  有人或许问:“犯了重罪的人,公安局会抓他判刑,关到监狱里去。但因果细微难测,世间又有这么多人,有做善事的,也有做坏事的,那谁来安排他们的果报呢?”
  对此我们可以回答:佛教中不承认造物主,善恶果报的成熟都靠业力。有些外道的观点也承许因果,但同时认为有个造物主,由他来控制一切,其实并非如此。每个人所造的善或恶,相当于完好无损的种子,一旦播种在良田里,因缘聚合时,青稞的种子定生青稞,大麦的种子定生大麦,绝对不可能错乱,而并不需要一个人来操纵。
  世间上的每个众生,日日夜夜都希求安乐,但他们如果不行持善法,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反之,只要能够尽量行善,百分之百会得到安乐。这种信念,我们佛教徒一定要有。虽然没人为你一一安排,但你造了什么样的业,就会在阿赖耶上播下什么种子。如果是善法种子,除非嗔恨心的火可以毁坏;如果是恶法种子,除非菩提心的火可以摧毁,此外只要因缘聚合,善恶种子就会发芽、结果,产生相应的快乐或痛苦。
  因此,我们见别人行持善法,应从心坎深处随喜。尤其是有些高僧大德,哪怕一天中所做的利生事业,我们凡夫人用好几世也不一定赶得上。像法王如意宝,号召大家用转经轮、放生等,这一次的善根就无法想象,凡夫人多生累劫都望尘莫及。对这样的境界,我们要有向往之心,《史记》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崇高的道德、光明正大的行为,尽管我们还不能达到,但对此理应深深向往。
  这次学了《弟子规》后,有意义的教言要记在心中,并反复观察,这样会让你一辈子受益匪浅,甚至能改变自己的一生。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邓艾,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小时候为别人放牛。12岁随母迁居时,见到一块碑文上写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意即文章堪为世间的典范,行为堪当读书人的榜样。他便以此来要求自己,一生中把这两句话当座右铭,后来终成为一代名将。
  可见,有意义的话就算只有一句,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并为来世打下良好的开端。前段时间,我遇到了一些佛教徒,他们问:“您可否介绍一部让我们一辈子行持的论典?”我说:“对我个人而言,收获最大、内容最殊胜的,就是《大圆满前行》。如果你们真想改变一生,那我只推荐这本书。”因此,有价值的经论或教言,足以让一个人终生受益。
  如今大家有了这么好的因缘,应该向“上”看,不要向“下”看,比如一个人正在做善事,或者在学修加行,那么我们要向他看齐。记得我上小学时有位老师,他每次给我们集合时,都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同样,我们也要“向善法看齐”,这即是所谓的“见贤思齐”.千万不能别人修加行,你不但不修,反而搞各种破坏:“算了算了,这样修没有用,安住在自然光明中就可以。”以这种谬论误导别人,断送相当一部分人的慧命,是相当可怕的!
  因此,大家在行持善法时,首先要用智慧进行观察:这样做,对自他的解脱是否有利?所学的这些,是不是前辈大德的理论?答案若是肯定的,那就应该精进行持,不要随他人的话语而改变。这一点至关重要!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看到别人身上的过失,不要去学习,也不要去贬低,而应借此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现在的人不是这样,看到一些新闻中有人做坏事,自己拼命去效仿,所以当前的电影、电视等媒体,对人们的心理有很多负面影响。
  世间上肯定有好人,也有坏人。如果我们有智慧,看到好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到坏人则应反省自己。孔子云:“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佛经中也说:“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一个人做了坏事以后,定会从痛苦前往痛苦、从黑暗趣入黑暗。因此,见人行恶,我们千万不要学,而应以此审视:我平时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为了利益众生?
  古人很喜欢观察自己,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竭力?跟朋友交往有没有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用心温习?“自省”,用大乘教义来解释,就是《入行论》中的以正知正念观察自己:我到底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可惜世间人不懂这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在做什么根本不知道。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约束自己的言行,时常反观内心。如果见自己有不对的地方,就马上改掉,不要让它延续下去;如果见别人有不对的地方,则应暗自警醒自己,千万不要跟他学,更不能与之同流合污。
  在历史上,唐太宗就“以人为镜”常观察自己,真正做到了勇于改过、从善如流。他有个大臣叫魏征,总冒天下之大不韪,直言不讳地进谏,让唐太宗改正不足之处。后来魏征死了,唐太宗惋惜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今魏征不在了,朕就少了一面镜子。”(在古代,都是用铜做的镜子,可铜镜照出来的人会不会很难看?藏地有种说法是:“水中映出的人影,不如本来面目好看;上方镜子照出的样子,会比自己本身漂亮。”但不知道铜镜照人是什么样子?)所以,身体的仪表妆容,可以用镜子来观察;而自己的心态行为,就要靠别人来监督,或靠自心来反观,一旦发现了错误,就要立即改正。
  这些古人的教诫,对现代人其实很适用。然遗憾的是,现在这个社会,很少有人观察自己,即便别人好心指出他的过错,他不但不接受,反而还非常生气。但无论如何,我们作为修行人,一定要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同时也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让自己能好好观察自己,将一切行为转变为利他之举。我始终认为,对修行人而言,唯一的目标就是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所以,每个人要下这样的决心: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佛法、为众生而付出一切!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十四课
  思考题
  59、修行、开悟、做人,这三者的次第应该是怎样的?这有什么必要?你是如何做的?
  60、我们在哪些方面应互相攀比?哪些方面不能互相攀比?自己有些地方不如别人时,应该怎么办?古人是怎么做的?
  61、什么是损友?什么是益友?怎样才能让损友日益远离、益友渐渐亲近?你对此有何体会?
  62、过错和罪恶怎么区别?在讲经说法时,如果讲错了,过失是否比较大?为什么?
  63、对待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前面也说过,讲《弟子规》,我不是很内行,在你们面前,完全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通过这样的共同学习,也许会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每个人要认真对待。
  有些知识分子始终有种毛病:对所学的知识,觉得字面上能划下去,就无所不知了,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像《弟子规》这样简单的法,不用浪费时间去研究。”这种邪分别念并不合理。尤其是现在有些大学生,学历虽然高,但学问却不高。为什么呢?因为大学短短几年教育,所学的内容毕竟有限,而且很多人在学校里都是混时间,对于知识的钻研,并没有达到废寝忘食、勤勤恳恳的地步。所以,许多人名义上是“大学生”,实际上学问不太够。
  因此,不管是有学问的人、没有学问的人,对这样传统的教育,都要去思维,自己的理解要与这里的讲述互相对比。对我而言,始终愿以恭敬的态度,虚心接受一切学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藏传佛教的法师,就认为汉传佛教的教言不必学习,或者自己是这个教派的法师,就认为其他教派的教言不必学习。藏地前辈大德讲过:智慧越来越增上的时候,行为也会越来越恭敬,愿意接受别人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
  这次学习《弟子规》,许多人觉得有收获,这是我比较欣慰的。原本我没打算讲《弟子规》,而是想讲《君规教言论》等藏地的人规法。因为法王如意宝对人格教育特别重视,在我的印象中,基本每年都要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正因为如此,法王的很多弟子,不管在社会哪个地方、与什么阶层的人交往,都会受到一定赞叹。因此,我们也应先做好人,再做佛教徒,最后做开悟者。否则,你连小学都还没有毕业,就想一步登天当博士,这有相当大的困难。
  作为佛教徒,理应在做人的基础上好好修行,然后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而不要成天只是考虑自己:“我老了以后怎么办?”“我生病了怎么办?”“万一我失去了亲人怎么办?”这些杞人忧天的顾虑,只是浪费时间,没有多大意义。即便你每天千思万虑、苦心经营,也不一定会达成所愿,毕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时候相差很远,内心特别向往的常事与愿违。所以,我们今后唯一的希求目标,应该是先做个好人,然后再修学佛法、利益众生。
  现在所学的这部论典,表面上看来,字面意思很简单,就算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但能背诵,而且还可以解释。但有些更深层的涵义,即使是学识渊博的智者,恐怕也不能完全领悟,故希望大家切莫轻视。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如果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就应该自我勉励,努力赶上:“他是人,我也是人,我俩同一时间学的,为什么人家的品行那么高尚、学习知识那么快,而我这么差劲?”这方面一定要有竞争心。
  我看过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显现上对别人也有竞争心。当然,若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则没必要有太多攀比,但如果在善法方面,还是应该互相竞争。比如考试一部论典,你们是在同一位上师面前听的,假如别人成绩特别好,那你为什么不行?这个时候,就千万不要修自他交换--高分给别人,我心甘情愿得零分。(听说附近一所小学,在全县考试中,全校共30多人,其中19个得了零分。这样的话,老师的“营养”应该不错!)
  因此,在学识上、德行上,不要毫不在意、喜欢修宽容心,而应让善心善行日益增上。《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大家都能去除染污而自新,最终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世人皆称许“德才兼备”,故一个人既要有德,也要有才,而这两者之中,仅有才是不足够的。现在有些读过高等学校的人,拿一个文凭就沾沾自喜了,在别人面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但内在的德行很差劲。今天,我资助三年的一个大学生来了,他读中央民院,每年放假都来取学费。可近几年来,他很多行为让我不满意,而且一年比一年差。这次我实在忍不住了,狠狠说了他一顿,并告诉他:“我给你的钱,感觉基本都浪费了,没什么意义。”他赶紧回答:“不会呀!我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今年准备考研究生,这个应该没问题。”确实,他人比较聪明,考试可以说轻而易举。但我说:“你读研究生的话,我不想继续资助,因为觉得有点不值。你的学费是每年8000元,若把这8000元给80个乞丐,每人可以分100元,这应该很有意义。但像你这样缺乏德行的人,做人连基本的孝顺都没有,佛教信仰也越来越减弱,真是一年比一年让人失望!”后来,他用各种方式让我生欢喜心,但我也清楚他在表演。或许我的判断并不正确,但90%以上应该不会错。
  这几年,我资助过不少学生,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学校: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省藏校、拉萨的好几所大学,以及汉地很多高校。然而,有些学校的教育,不说佛教的崇高精神,就连儒教中向善的德行都没有,以致很多年轻人从那里毕业之后,言行举止、甚至眼神中浮现出来的,都是贪婪和狡诈。
  所以,人光有学问并不够,关键在于是否有德。对刚才那个大学生,我还说:“智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德行都远远超过你。”人若没有德行,即使学得再好,最终也可能会培养成一个贪污分子,祸国殃民、贻害自他。所以,尽管我最初的发心是好的,但因为凡夫没有他心通,即使做慈善事业,结果也不像想象得那样美好。如今事已至此,想挽回也没办法了。但不管怎样,做事遇到一两件不成功的,也不应该就此停止,今后还是要继续努力。
  其实,一个人的德行,能从小养成是最好的。前两天,有个8岁的小孩,把自己30元的零花钱供养给我,说是做智悲慈善基金。我问:“30元钱能做什么?”他说:“很多小朋友没有笔和纸,可以用这些钱帮助他们。”他的话虽然很普通,但这种善心若能延续下去,那他长大之后,对社会、对人类乃至对所有众生,肯定会有利益。
  可现在的学校很缺乏这种理念,从一开始教给大家的,就是要为钱、为生活、为今生而奋斗;到最后,以自私心、虚荣心、狡诈心学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骗人那一套。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若想出淤泥而不染,确实也比较困难,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尽量追求高尚的人格。
  概而言之,自己的德行和才学不如他人时,包括出家人在内,都要自我督促、发奋图强。有些人可能认为:“哎哟,修行人比这些干什么呀?”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行持善法方面,每个人都应积极进取、不甘落后:“别人得奖,我为什么不能?别人学得好,我为什么学不好?”努力向上的精神不可缺少。古人是如此,现在有智慧的人也应这样。所以,在德行与才学上自勉很重要。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品德、才学需要效法,可物质方面的享受,我们就要降低,不要攀比。即使自己生活比较贫寒,衣服、饮食、房屋、财富等不如别人,心里也没必要忧愁。
  现在有些学校,该比的学问和品德,没人竞争;而不该比的吃穿,人人都互相攀比。我虽没上过大学,但在读书时,学习气氛也不太好,学生们天天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衣服高档,谁吃的花样多、谁吃得昂贵,似乎这些才是他们人生的主要目标。现在的社会更是如此:一顿饭动辄花费几万块,一件名牌衣服甚至超过上百万,这样大家就觉得了不起。但这个臭皮囊吃得再好、穿得再贵,依然免不了生老病死,攀比这些完全是愚者之举。
  在晋朝,石崇曾与王恺(晋武帝的舅父)以奢靡相比: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世所罕见。王恺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然后一笑置之:“别心疼,我赔你就是。”便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个个皆高三四尺,比王恺那株强多了。王恺抚然自失。
  如今,攀比行为在偏僻地区的牧民、农民中也蔚然成风,比如在节日里,他们会比身上的衣服如何高档、装饰品如何华贵……听说在深圳、北京等大城市里,比富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些行为特别过分、令人咋舌。
  其实这些都非常不好。人活着的关键在于德行和学识,一个人只要品学兼优,生活再贫寒也不可耻。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他虽然家境贫穷,可却安贫乐道、敏而好学,孔子教他一种道理,他马上能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把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孔子对他寄予厚望,但可惜他32岁就死了。对于颜回的德行,孔子曾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吃饭时用一节竹筒当碗,喝水时直接用瓢盛水,住在极为简陋的巷子里,别人看他那么贫穷,都替他忧愁,可他却不改其乐,还是非常达观。
  佛教中有些高僧大德也是如此。例如,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服补了再补,不论冬夏都穿同一套,不像现在人一样,天天换来换去。
  所以,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人们确实需要自我反省。尤其是学生,不要一味追求时尚、贪图享乐,而应在智慧上、德行上进行比赛。在我们智悲学校,我就要求孩子不仅在学习上要互相竞争,德行上更要争先恐后,谁的德行好,就给谁发奖,以此鼓励他们对人格的重视。
  在古代,人们讲究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其中虽没有佛教的甚深因果,也没有深奥的空性意义,但做人的基本架构已全部具足了。所以,包括出家人在内,人人都应学习古代的优良传统。要知道,这些知识是现在学不到的。我看过很多小学、中学的课本,里面有些内容是在教孩子如何奢侈、如何享受,对人心不但无益,反而极为有害。也许是编者智慧有限,他自己喜欢什么,就认为孩子将来也需要这些,却不明白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才对他以后真正有帮助。
  古人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最初过节俭的生活,以后有条件了,奢侈起来很容易,像有些人,小时候生活贫困艰难,饱受了种种痛苦,现在长大后有钱了,怎么享受也经得起;而从奢侈的生活步入俭朴,就相当困难了,有些人从小一直娇生惯养,始终被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在呼风唤雨、一呼百应中成长,但后来自己突逢变故,一夜之间变得贫困潦倒、不名一文,需要为以后的生计而奔波时,他们往往极其脆弱,有的甚至会自杀。
  当然,人生的无常变迁,很多人可能还没感悟到。但我们作为出家人,即便遇到这些,对此也没有那么执着。就我而言,刚出家时算是一种苦行,生活虽然艰苦,可在上师座下闻思修的那段日子,至今仍然非常怀念。与那时候相比,现在尽管各方面条件好多了,但我还是向往过去的美好生活,并不留恋现在的地位、财富,更不会为它而患得患失、忐忑不安。所以,修行人对“俭”与“奢”所带来的苦乐,与世间人还是有点不同。
  其实,一个人若受过良好的人格教育,对他一生都特别重要。当然,有了完善的人格后,还应让他接受佛教的教育。虽说现在世间有各种宗教,大多都提倡博爱、平等、真诚等理念,可是单靠这些,解决生死大事有一定困难。所以,不要认为只学基督教、儒教就可以了,甚至有人出家以后,还认为它和佛教一样,这完全是没有深入闻思所致。因此,各大宗教哪个深、哪个浅,大家一定要搞明白。
  总之,修行人也好,世间人也好,在生活上最好不要攀比,对房屋、衣服、饮食等,也不要特别耽执,唯一关心的应该是自己的德行和学识。以前爱因斯坦就是如此,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宴会。因为他穿着与平时一样,有同学嘲笑道:“你父亲的生意是不是很不顺利?”他坦率地说:“父亲的生意是有些不顺利,但也不至于买不起一件衣服。”另一位同学哈哈大笑说:“既然买得起,何不买一件,打扮得更体面一点呢?”爱因斯坦却十分严肃地说:“我认为作为青少年,不能只知向社会索取,而应该思考怎样为社会做贡献!”一句话说得那些同学无言以对。
  当然,佛教中更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尤其是很多高僧大德,从小以身作则,在利益众生心念的推动下,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完全超越了世间很多名人。
  所以,人活在世上,最有意义的就是无私奉献、以不求回报的心态帮助众生,这是大乘佛教的究竟宗旨,也是每个发了菩提心者的行为。然而这样的发心与行为,要在人格的基础上才可以建立,否则,你连个好人都做不了,还敢说大话“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恐怕是有点悬。
  因此,在座的道友们,从现在开始,应在做人的基础上,依靠善知识的教言及传承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默默发愿:“哪怕能对一个众生有一点点利益,我也要尽心尽力去做。”有了这样的发心,做任何事必定会顺利。因为一切失败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只要去除了这种心态,以利他心做什么都会成功;即使不成功,也绝不会有任何过错。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倘若听到别人说自己过失就生气,听到赞扬自己就欢喜,那永远不会虚心改正错误,言行举止也会越来越不如法,这样一来,只会让损友日益亲近你,良师益友渐渐远离你。
  “闻过怒,闻誉乐”:佛经论典中常说,修行人要依止善知识和善友,远离恶知识和恶友。当然要想依止善友,就一定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一般人都会“闻过怒、闻誉乐”,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当我们受到赞扬时,应当扪心自问:“我有没有这种功德?”而被指出过失时,也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过错。
  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没什么可执着的。如《窍诀宝藏论》云:“了知赞毁均为空谷声。”故我们应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损友来,益友却”:世间上的朋友,分益友和损友两种。按照《论语》的说法,损友有三种:“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友便辟,指逢迎谄媚的朋友;友善柔,指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朋友;友便佞,指善于花言巧语的朋友。益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指正直的朋友,不会有狡诈心和欺骗行,让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友谅,指诚实守信的朋友;友多闻,指广闻博学的朋友。所以,择友要从这些方面观察。
  一个人能不能交到好朋友,关键也在自己。如果别人指出你的过失,你不但不生气,还愿意认真改正,就能交到善友;否则,即便是真正的善友,也会逐渐远离你。这里有一则可靠的故事:孔子最初在鲁国时,做过大司寇(摄行丞相事),虽然时间不久,只做了三个月,可是鲁国大治。大治到什么程度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枪刀入库,马放南山。”路上丢失的东西没人去捡,晚上睡觉不需要关门;刀枪都收到仓库里了,战马也被赶到南山上喂草。(不像现在,天天做军事演习,武器时刻瞄准某个国家,害怕敌人从这里出来、从那里出来。)举国上下一幅太平景象。
  孔子把鲁国治理得这么好,这让齐国君王特别害怕。因为齐国跟鲁国是邻国,为阻止鲁国继续强大,以免把齐国给占领了,他们想办法破坏鲁国的政治。
  齐国想出什么方法呢?就是训练一班擅长歌舞的美女献给鲁国,其用意是想令鲁国君王沉迷于声色,不再治理国家。鲁国君王一得到这些美女,果真什么都不顾了,一天到晚欣赏歌舞、饮酒作乐,甚至三日不上朝,众人进谏也不接纳。
  孔子一看这种情形,觉得鲁国没有可为了,就辞官不做,开始周游列国,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发展他一生的抱负。
  可见,纵然是大到一个国家,若有善友提出好的意见,君主也应虚心采纳;假如不但不采纳,反而还控制他、镇压他,这个国家肯定不会有发展前途。包括现在一些企业、团体,上者务必要接受下者的建议,倘若不接受任何监督批评,除非你是圣者,有了知一切的尽所有智,否则,这个整体将很难进步。
  因此,当听到别人揭露自己过失时,没有必要暴跳如雷,而应像阿底峡尊者那样,把这人当作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谁也不愿轻易得罪别人,如果不是出于好心,人家不可能指出你的过错。其实他在说你某些行为不对时,心里肯定也很疼,假如你冥顽不灵、顽固不化,不肯虚心接受并改正,正直的朋友就会慢慢远离你。
  当然,乍听别人说自己缺点,谁的心里都不舒服,但既然是为自己好,每个人就应该渐渐适应,并细心观察:“我到底有没有这种过失?是别人冤枉我,还是我真的错了?如果是我错了,那就该勇于改正。像阿底峡尊者那样的大圣者,尚且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何况是我这样地地道道的凡夫人了?”
  其实凡夫人的毛病特别多,只不过自己认识不到罢了。今天我就跟那个大学生说:“你以为自己了不起,但实际上,像你这样的大学生多得不得了,你连一个小蚂蚁都不如,有什么可得意的!”其实,他也没做什么错事,可能是我的眼睛有问题还是什么,他一进来,我心里就不舒服,所以给他说了很多很多。我自问倒没有恶心,但愿那些话对他能起作用,可现在很多人素质比较差,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接受的能力。噶当派的高僧大德,在听到别人说自己过失时,会非常欢喜、非常感激。可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此还是很难以接受。这一点,我们平时也应多观察自己。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听到有人赞美自己,理应心怀恐惧之感,唯恐自己生起骄慢。听到有人讲自己缺点,应当生大欢喜心,因为这有利于进步。若能做到这样,正直的朋友会渐渐亲近你。
  别人赞叹你的时候,你尽量不要陶醉其中、特别快乐:“是是是,我就是这样了不起!”有些高僧大德特别谦逊,有人一赞叹他,他马上想办法转移话题。可现在有些人不是这样,不等别人赞叹,自己就到处宣扬“我有神通神变,知道你们想什么”、“我在这个世间上如何成功”……麦彭仁波切曾言:“自己于己作赞叹,纵是帝释亦不佳。”所以,如果拼命赞叹自己,别人就会觉得你有问题。
  当然,上师如意宝讲过:有些高僧大德为了摄受他众,或者,有些菩萨为了显示自身威力,在大众中显露一些不共的功德,这也是有必要的,是摄受众生的善巧方便。除此之外,作为一般人,没有必要自我宣扬,一旦听到别人的赞美,也要注意把持自己。
  唐朝有一位大臣叫宋璟,以刚正不阿着称。一天,有人推荐给他一篇文章,并说:“写文章的人很有才学。”宋璟是个爱才之人,马上就读起这篇文章来。文章真是不错,他边读边赞叹。可是读着读着,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原来这人为了巴结他,在文章中对他大加吹捧,这让他很生气。后来,宋璟对送文章的人说:“这个人的文章不错,但品行不端,不能启用。”(现在社会上也有这种现象,有些人对领导特别会巴结、吹捧,这样的人很难有令人信服的人格。)
  所以,学了这样的人规法后,当别人赞叹你时,你应觉得诚惶诚恐;当别人说你过失时,你要以欢喜心来接受。若能如此,智者渐渐会认可你,善友也会渐渐亲近你。
  其实,一个人文凭不重要,人格却很重要。人格好的人,不管到哪个团体,用不了一个月,大家都会接受你;而人格不好的人,纵然你学历再高,一段时间以后,也不会有人愿意理你。究其原因,诚如古人所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智者会与智者聚在一起,愚者也会和愚者聚在一起。《易经》亦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所以,志趣、意见相同的人,自然而然会合在一起,这是一种规律。出家团体中也是如此:爱闻思、爱守戒、爱修行、爱利益众生的人,往往有共同语言,经常集聚在一起;而喜欢说是非、不好好闻思修行、天天懈怠的,也能看到他们成天呆在一起。
  综上所述,大家平时要学会观察自己,对一切赞毁泰然处之。萨迦班智达说过:“不因赞称而高兴,不因辱骂而忧伤,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不要因他人的赞扬而高兴,也不要因他人的辱骂而忧伤,要善于把持自己的功德,这就是正士的法相。寂天菩萨也说:“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假如有人诋毁我,那再多的赞美有什么可高兴的?假如有人赞叹我,那个别人的诋毁有什么可忧愁的?因此,我们听到赞叹或诋毁,心不必变来变去。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无心犯下的过失,称为错误;故意去做的坏事,称为罪恶。
  有些人不是存心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只因自己智慧不够、为人处世的方法欠妥,以致所做的事情不圆满,这种情况叫做“错”,而不叫“恶”.前两天有个道友说:“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因为我智慧不够,再加上能力太差了,您可不可以原谅我?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她确实心也很好,只不过正如她所说--智慧不够,所以只是个错误,当然可以原谅。但如果是明知故犯、故意去做,那就是罪恶了。
  有些人心真的很坏,明明知道不对,却还非要去做,这按照佛经的观点,过失相当大。古人也说:“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因此,存有善心去做善事,功德可谓无量;而存有恶心去做坏事,过失同样不可小觑。
  从这个道理来看,有些人讲经说法时,若非存心讲错,只是有时理解有误,过失应该不大;但若明明不懂,还望文生义地随便解释,那就不一样了。听说北京有居士问一位法师:“《普贤行愿品》里’二乘有学及无学‘是什么意思?”法师不懂装懂地说:“’有学‘是有学问的读书人,’无学‘是没学问的文盲。我们要随喜读书人和文盲的一切功德。”这样回答差太远了!“有学”、“无学”,其实分别指有学道、无学道。所以,在传讲佛法时,没有依据千万不要乱讲,现在有些法师、居士总是“我觉得如何如何”,这样传法还是很可怕的。
  以前百丈禅师有一天给大众传法。传法圆满后,大众皆已退去,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百丈禅师问:“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
  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是一只野狐。过去古佛时,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后因一位学僧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我回答:’不落因果!‘因答错一语,我五百世堕在狐身。今请禅师代我回答,希望以此摆脱野狐之身!”
  百丈禅师听后,慈悲地说:“请问!”
  老者合掌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
  百丈禅师答言:“不昧因果!”(即因果历历不爽、丝毫不虚。)
  老者言下大悟,作礼告辞。第二天,百丈禅师带僧众到后山岩洞内,以杖挑出一野狐死尸,禅师嘱咐依亡僧之礼火葬。
  可见,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因果是绝对不虚的,故为他人讲法者,万万不可胡乱指点!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过能改,归于无”:任何错误,只要知错能改,错误会越来越少,逐渐就没有了。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犯错是不可能的,但错了以后,要勇于面对并及时改正,要求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一来,过失就会渐渐归于无有。佛经中说:过失没有功德,但能忏悔清净是它的功德。所以,有了过失就需要忏悔。古人亦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倘掩饰,增一辜”:相反,如果有过错却故意掩饰、文过饰非,这样只会让自己又增加一条罪恶--欺骗隐瞒。
  犯错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但能正视它、改正它,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孔子曾赞叹颜回:“不迁怒,不二过。”颜回每次犯错,都会深刻反省并立即改正,同样的错误绝不犯第二次。有些道友也想如此,犯了一次错误,就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您看着吧,第二次再犯,我不是人!”但没过多久,他又犯了。这时问他:“你还记得原来的话吗?”他歪着头想想:“嗯……可不可以再给一次机会?”
  一次次地犯错固然不好,但掩饰错误更不应理。古人云:“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就是掩盖,即小人对于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总是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加以掩盖。其实做人应该光明磊落,如果自己真的错了,就应该不覆不藏,把过失全部说出来,之后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一点,与佛教中的忏悔是完全相通的。
  当然,我们毕竟是凡夫人,犯错也是在所难免的。学院工程队有个包工头,他已经写过四次检讨了,每次犯错都发誓:“如果有下一次,我就不呆在这个工程队里!”我们看他可怜,就让他写一个检讨,以示惩罚。可他后来又屡屡再犯,累计到现在已有四次了。所以,凡夫人常常都会犯错,但若能知道自己不对,也是智者的一种行为。
  倘若一个人知错能改,让自己总处于善心的状态中,这对身体也很有益。日本有位博士叫江本胜,他自1994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结果研究发现:“善良、感谢、神圣”等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呈现美丽的图案;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讯息,会让水结晶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其实,我们人体的组织结构中,大部分都是水,若能时时改过自新,让自己处在快乐和欢喜之中,身体自然会长寿延年。不过,我们佛教徒倒不需要这些试验,只要安住于禅定或无我空性的境界中,身体自然健康无病。历来很多法师为什么那么长寿?原因除了长年茹素以外,实际上还有禅定食的滋养。
  因此,依靠大乘无我修法,断除对世间的一切耽着,让心处在快乐之中,这对修行人来讲很有必要。你如果从修行中没有获得满足,却妄图从追求物质中寻找快乐,那么即使一个人拥有全世界的财富,家产超过李嘉诚、比尔·盖茨,却仍然会欲壑难平,在欲求不满的心态中痛苦万分。所以,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要有一种满足感,尤其是修行人,应当追求的是修行之乐。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十五课
  思考题
  6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对这句话你怎么理解?请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65、现在社会上,人们所重视的是“行高”还是“貌高”?对此现象你有何体会?应当如何正确引导下一代?
  66、你怎么区别“才大”与“言大”?纸上谈兵的公案对你有哪些启示?现实生活中有这类现象吗?
  67、如果自己有才能,应该怎么做?如果别人有才能,又该怎么做?你平时做得如何?
  68、当今时代,人们喜新厌旧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对社会安定有何影响?你对宋弘的“糟糠之妻不下堂”有哪些感触?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讲第六个问题: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此颂讲述了儒教的精华教义:只要是人类,不分种族国家,不分高低贵贱,都需要互相关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居住在同一块大地上。
  在这个“地球村”,人类就像共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人,彼此应该相亲相爱、和睦共处,千万不要互相伤害,国家之间也不要发动战乱,而应构建一个和谐大家庭。所以,儒家思想中讲究博爱,要求用和平拥抱整个世界,这是让人非常佩服的地方。
  与此相反,当今世界强调暴力、战争,人们只想强大自己的民族,而对其他民族相当歧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希特勒。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他在《我的奋斗》中写到:“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的源头、一切灾祸的根子。在这种观点的推动下,“二战”中他下令屠杀了约600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民族,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因此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一定要和平共处。不仅是国与国之间需要这种理念,家与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也离不开这种思想。毕竟只要是人,谁都不愿意接受痛苦,而希望获得快乐,既然目标是相同的,那就应该推己及人,把所有人都当作兄弟姊妹。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凡是人,皆须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既然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是“天同覆,地同载”,那就不应该只关爱人类,而应扩展至一切众生。按照佛教的观点,这句话应改为“凡众生,皆须爱”,为什么呢?因为其它众生跟人类一样,也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大地上。而且,它们也同样愿获得快乐,不愿接受痛苦,正如寂天菩萨所云:“避苦求乐同,护他如护己。”这是个很甚深的道理。所以,人类应像关爱自己那样,维护所有的众生。
  有位国学教育专家曾说:“我最欣赏《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代表了儒学的精华。甚至在要义上,可以与佛家、基督文化比肩齐美。”可是,说它与基督教的教义相似,都是在关心人类,这还讲得通;但说它与佛教的教义可以媲美,恐怕还要观察。虽然佛教中也提倡帮助人类,但严格来讲,佛教所涉及的范围是所有众生,而不单单只有人类。即便是儒教的最高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并未牵涉佛教的甚深意义。因此,佛教的伟大精神,只有真正学佛的人才会了知,这并不是我们自吹自擂。
  其实不说对所有众生,仅仅是对人类,现在人做得怎么样?大家也可以看看。如今很多国家对自方的人很爱护,不准杀害,否则要被枪毙或判刑;但对于敌人,则鼓励随便杀,杀的人越多,所得的荣誉越高。要知道,儒教提倡“凡是人,皆须爱”,而不是“凡本国的人,皆须爱”、“凡本民族的人,皆须爱”,因此,当今世界的行为与儒教思想很不相应。那跟佛教相比,就差得更远了,因为佛教不但关爱人类,甚至对所有众生,都不分亲怨地平等爱护。佛陀因地时就算为了救护鸽子、老虎,也宁愿舍弃自己的身体血肉、头目脑髓,相比之下,现在人救了一个人、做了一点好事就被歌功颂德,其中的差距简直不可以里计。
  在佛教中,就算是修行不好的人,也懂得要为了众生而不顾自己。以前曲恰堪布有个特别调皮的出家弟子,表面上看来人格很不好,平时行为也不如法。1994年他身患重病,住进成都某医院接受治疗。医生诊断后,说他体内一器官已全部坏死,若能将狗的相同器官换上,或许有治愈的希望。他哥哥兴冲冲地买来一只狗,准备开膛摘取器官。但躺在病床上的他强烈反对,说:“狗是无辜的,千万不要因为我而杀死它。”他父亲和哥哥反复开导,最后他急了,横下一条心说:“这狗一断气,我就自杀!”由此保全了狗的性命。很可能是他舍己护生的诚心感动了佛菩萨,他的病居然奇迹般地不药而愈,很快就出院了。
  可见,佛教的爱,确实是大爱,它不是世间那种自私狭隘的爱,而是用慈悲心来关爱天下一切众生。所以,大乘佛教徒无论在什么地方,有了菩提心的摄持,给任何众生都会带来安全感,不像世间人那样,对有利可图的人才愿帮助,而毫无利益的人,宁死也不施以援手,这是不对的。比如我们做慈善,不论是什么众生,只要有需要,都应该帮忙。近几年来,我资助过一些大学生,不管他跟我有没有关系,也不管是汉族人、藏族人,只要他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只要我有一分能力,就会尽己所能地去帮助。
  假如帮人还要看关系,这种发心很狭隘。虽然我们还没达到很高的境界,但在修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众生当作父母来对待,他们遭受痛苦时,应该全力以赴地救护。为什么要这样呢?按照儒教的理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天地间;而按照佛教的观点,众生跟我一样希求快乐、不愿痛苦。当我遇到痛苦时,若有好心人帮我遣除,我会感激不尽,所获得的快乐无法形容;同样,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它遭受痛苦时,心态也和我完全相同。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对众生应该平等对待。
  这样的思想,世间上绝对不会有人否认,除非他不懂什么叫爱。倘若人人都有这种慈悲,不但对飞禽走兽会有一种关爱,而且对身边的草木森林、大海湖泊,也不会轻易损害,这就是所谓的“环境保护”、“动物保护”.进一步说,这也是佛陀的大乘教言。在大乘佛教中,时刻强调爱护所有众生,不能伤害;而且在戒律中,严格来讲,出家后连草也不能割。可见,佛陀的教言与现在所提倡的许多理念,是相吻合的。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行高者,名自高”:品行涵养高尚的人,不必打广告、写介绍,其美名会不宣自扬,自然流布于整个世间。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大德就是如此,当他们修证达到一定境界后,逐渐会广为人知,得到无数人的景仰,甚至他门下的弟子、后嗣的传代也会一直受恭敬。反之,假如没有内在的德行,即使偶尔名噪一时、轰动一方,终究还是会销声匿迹,不可能长久。所以,不管世间还是出世间,一个人最需要的就是德行。
  “人所重,非貌高”:倘若没有内在的德行,外貌再好看也没有用。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的外貌美丑,并不值得赞扬、恭敬。
  当然,有些没智慧的人,往往是以貌取人,看一个人长相好、动作好、声音好,就特别特别崇拜。像现在有些追星族,为了见一个明星、跟他说几句话,甚至把所有财产、时间、精力都搭上了。如今,国际国内的有些明星,确实也有一些超胜功德。有些人在成名的背后,心地也很善良,为众生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而有些明星完全是徒有其表,只是以某些因缘出了名,进而就受到众人的追捧。
  但不管怎样,假如一味地追求外貌,这不是明智之举。前几年,兰州有个女孩子疯狂地迷上了刘德华,为达成女儿心愿,父母倾家荡产。父亲为给女儿筹款,甚至去卖肾。后来,她如愿见到刘德华后,仍不满足于只是合影留念,要求单独见几分钟。2007年,她父亲无奈之下,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
  无独有偶,这种过激的追星举动,在1981年也有一例:25岁的约翰·辛克利,为了吸引好莱坞女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竟然去刺杀美国总统。当天,总统里根在华盛顿一家酒店演讲后,正准备离去,就被约翰·辛克利开枪击中了胸部。
  这些追星的行为,完全是一种盲目。其实在这个世间,外貌好看不一定有用,只有具足智慧和戒律,才是最庄严的。龙猛菩萨云:“族貌闻虽具全士,然离慧戒非受敬,何人具有此二德,彼无他德亦应供。”意思是,不管什么样的人,就算门第高贵、富可敌国、相貌端严、广闻博学,但若不具足通达万法真理的智慧与断恶行善的戒律,则不堪为应敬处,不应受到人天的恭敬供养。反之,只要具足了这两者,即使没有其他功德,也值得人们尊重。
  当然,说“戒律”的话,世间人不一定懂,但实际上,所谓戒律就是德行。佛教中规定的断除杀盗淫妄,也就是让身口意三门不做恶事。简而言之,不偷盗,指除了拥有自己的财富以外,不能把公家或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不杀生,众生最爱惜自己的生命,故不能杀害任何一个众生;不邪淫,除了法定配偶以外,不破坏别人的家庭;不妄语,没有的功德不去宣扬,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用各种手段欺骗、引诱他人。能守持这些戒律,就是有德行。而“智慧”,则是通达诸法实相,对理和非理具有辨别能力。
  一个人如果既有德行,又具智慧,那就值得众人恭敬。但若只是品德好,却没有智慧,什么都不懂,做事一塌糊涂,别人也不会佩服;若很有智慧,对一切无所不通,但德行极差,那也不值得恭敬。因此,两种功德都具足的人,才值得众人拥戴。否则,光有一副好皮囊,只凭相貌、个头就觉得了不起,这是相当愚痴的。
  春秋时代的晏子,是齐国丞相,他品德高尚,深受百姓爱戴。然而,晏子的个子很矮,长相也很不起眼。而他有个车夫,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所以每次出门,车夫就特别傲慢,坐在马车外面,特别不可一世的样子。车夫的妻子见此情景,回家跟他闹离婚,说:“在这么有德行的丞相面前,你不但不惭愧,还这样傲慢,我真是看错人了!”(汉地有些夫妻吵架,跟其他民族不同。如果在藏地,说“我看错人了”,这并不是很尖锐;但在汉地,假如说了这句话,就会很伤人心。)车夫听后深感惭愧,从此便改正了自己的行为。
  所以,长相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有德行,这才会对社会起很大作用。当然,我也并不是否定所有明星,说他们做得不好,而是在告诉大家:过分希求外在的美貌,却从来不管内在的德行,确实有点糟糕。
  既然德行如此重要,那就一定要从小抓起。最近我看了一张光盘,是讲汕头菩提学会的儿童读经班,看完之后觉得很不错。的确,孩子从小应该学这些,如怎么样磕头,怎么样用转经轮、怎么样放生、怎么样恭敬父母师长……甚至给别人鞠躬,也要从小开始培养,否则,你从来都不对人弯腰,脊椎慢慢就“强直”了,很容易得“强直性脊椎炎”.(众笑)
  因此,提倡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这个不能放弃,每个人都有责任。而在此基础上,可慢慢令其接受佛教理念。其实他们学这些很容易,比如一讲不能去打仗的地方、不能去聚会的地方,孩子的脑海中马上就记下了,而且会终生难忘。所以,我们要求中小学的孩子一定要背诵《弟子规》。学院的“文殊小学”今年也必须背,到时我会一个一个抽查,谁背不下来的话,就在全体僧众面前点名。老师们也一定要认真负责,现在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相信应该没问题。
  还有大学生,不管佛教大学还是世间大学,都应好好学习这部论典。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虽说当今大学缺乏这种理念,但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对这些进行学习、深入观察。可能有人认为:“小孩子学《弟子规》是理所当然,但大学生应该不用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大学生也要上这门课,因为里面的每一个问题,对他今后步入社会都至关重要。如果缺少了这些,那他与社会各阶层的人交往时,恐怕会格格不入,做任何事情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一个人的德行极其重要。有些人也渴望有德行、有学问,但如今社会风气不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不知不觉就卷入其中了。因此,现在有机缘的时候,大家应当好好珍惜,尽量结合佛教与世间的甚深教言,以此来提升自己。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有真才实学的人,自然会有名望。人们敬重有才华的人,而不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人。
  刚才讲的是德行,这里则是讲智慧。要想获得智慧,除了天才以外,大多数人都需要经过一番努力、苦行,否则很难如愿以偿。因此,我们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易屈服,务必要坚强面对。
  “才大者,望自大”:一个人若有了智慧,人们自然会恭敬他。《格言宝藏论》云:“设若具有真知识,众人自然会集聚,犹如香花虽远方,蜜蜂环绕如云集。”对于学识渊博的人,众人必定如群星捧月般集聚在他身边,如同在香花绚烂的地方,无论花丛有多远,都会引来蜜蜂如云团般环绕。
  像法王如意宝等善知识,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不需要去邀请谁,也不需要去找弟子,无数徒众总是纷然云集。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和李树虽不会开口说话,但它能结出甜美的果实,人们都来摘取,树下自然就走出了一条小路。因此,智者不愁没有弟子,不论他到哪里,住在寺院也好、在山上搭个帐篷也罢,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徒众。反之,假如你没有智慧,就算建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寺院,天天吆喝:“弟子们,过来啊!”别人也不会理睬,反而躲得越来越远。
  当然,我并不是在说谁,而是提醒大家:要想弘扬佛法,必须有充足的资粮。如果没有一点德行,也没有一点智慧,即便你想得再美,结果可能也比较可悲。
  学院有些道友,刚一出家,就急着下山弘扬佛法。我总劝他们:“还是先学几年吧,不着急。”“不行不行!我既然出家了,就要马上回家乡建寺弘法。堪布您不知道,我的志向很广大,我的愿比什么什么都大。”可除非你是圣者再来,不用学什么佛法,以偶尔的因缘就恍然大悟,之后弘法利生也很容易。但如果你不是这种根基,就必须先“充电”,对基本佛理一定要学,不管是出离心、菩提心还是无二慧,都要生起不被他夺的稳固境界。那时候,无论你处在什么人群中,显现上随顺他们,一起说笑吃饭,但实际上你有你的定解,不可能跟他们同流合污。达到这种境界时,不论弘扬佛法还是闭关修行,都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否则,外面的世界非常散乱,你很容易被这些所诱惑,即使暂时有一点境界,也会像雨中的字迹一样,一下子就被冲掉了。
  所以,大家找到很好的佛教团体后,应该长期呆下去,只有这样,道心才不容易退转。虽说对业力深重的人而言,不管在什么上师座下、什么道场里,都阻挡不了他退失信心,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只要耳濡目染久了,慢慢地,相续中的定解就会得以稳固,这是很有必要的。
  “人所服,非言大”:对具有才华的人,人们会相当佩服,他所承办的事业也能成功。而有些人只是嘴巴会说,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但真正让他落到实处时,常常令人万分失望。
  就像“纸上谈兵”的赵括,《史记》中记载:他年轻时就熟读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68.htm>没人能胜过他。即便是父亲赵奢跟他辩论,也不能驳倒他。然而父亲从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其中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但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做,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但后来以种种原因,赵括还是当上了将军。在与秦军作战时,赵括的军队一败涂地,不但赵括本人被射死,四十多万士兵也被秦军全部活埋。
  尽管历史上已有诸多教训,但现在有些领导还是喜欢听花言巧语,认为这种人有思想,却不知他只会耍嘴皮子。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若有这种人,则千万不可重用。以前汉文帝刘恒,有一次与大臣张释之到上林苑视察,发现有个人能说会道,便想提升他为上林苑主管。张释之深知此人只会卖弄嘴皮,就向文帝进言:“过去秦国重用的谋士,个个能言善辩,却没几句实话,害得皇帝听不到真情。陛下若只看他口才好,就提升他,我怕天下那些扯顺风旗的人,以后也光耍嘴皮子,却不干实事了。”文帝听取了他的意见,取消了任命。
  佛教中也有类似的人。有些人一张口就是:“我见到本尊了,通达了什么境界……”乍听之下,会觉得这个人了不起,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现在汉地就有这样的居士,尤其是不相信因果的,什么话都敢说。对这种夸夸其谈的人,若不经观察就轻易相信,自己肯定会上当受骗。其实真正有境界的人,本着对佛教和众生负责的态度,为人处世非常低调,就算有功德也不随便说。因此,看人要看是否有真才实学,而修学佛法、依止上师,就更需要如此了。
  实际上,认识一个人并不容易。比如,你和别人谈生意,至少要了解这家公司的背景是什么,资产有多少;如果想跟他合作,还要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倘若你什么都不了解,只是在飞机上遇到了,和他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于是决定马上合作,一下飞机,就在机场签了合同,那别人会觉得你太冲动了。
  同样,佛教中建立师徒关系,也不能过于草率。有些人听说来了一位上师,就赶紧跑去依止:“啊,您给我灌顶可不可以?”“来来来,我马上给你灌,嗡……再给你取个法名,你就是我的弟子了。”“好,从今以后,我的根本上师就是您!”这样仓促依止上师,根本来不及观察,结果不一定特别好。如果是世间的合作,不成功也只是经济上的损失,不会影响来世什么;但依止善知识上没做好的话,不仅对你今生有极大影响,还会破坏生生世世的求法缘起。因此,大家务必要谨慎!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一旦自己有能力,切莫自私保守,对无关的众生置之不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而应毫无保留地为他人服务。一旦别人有能力,自己则要赞美肯定,不要心生嫉妒,甚至大肆诽谤、诋毁。
  可见,在《弟子规》中,也讲到了佛教《君规教言论》的甚深道理。以前上师如意宝特别强调人格,尤其是讲《君规教言论》时,引用了大量世间的精彩故事,讲述国王、大臣、百姓之间的人际关系,因为它是宣讲世规的一部论典,故用世间语言跟大家沟通比较方便。因而,我们这次也效仿这种风格,结合你们所了解的历史故事来讲授,这样比较容易接受。
  “己有能,勿自私”:一个人有能力的时候,不要一味想着自己,这也是大乘不共修行之理。从一般的宗教来讲,“自私”指只顾自方,而利他,则是利益其他人类;但在佛教中,利他的对象,不仅指其他人类,而且包括所有众生。若能平等利益一切众生,这种行为必定打动人天,你自己的利益也会自然成办。
  现在有些人心力非常大,帮助众生的心也很强,在他的世界里,除了众生的事以外,没有自己的事,众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这样一来,他自己的利益也会无勤成就。上师讲《胜利道歌》时说过:“生火之后,不用特意去求,灰就会自然产生。同样,一个人若有强烈的利他心,不用故意去勤作,自己的衣食住行也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一个人有能力时,应尽己所能地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作为出家人,懂得一些佛法时,要尽量传播给有缘众生;作为一个领导,有了地位以后,不能只重用自己的亲人;作为一个商人,有一定财富的时候,也不要只顾着与亲友享乐,而对孤苦伶仃、濒临饿死的人,甚至连斜眼都不看一下。我们作为佛教徒,尤其是大乘佛教徒,倘若自己有点能力,譬如有一些钱,应该想到世间上的无数可怜众生,想办法去利益他(它)们,比如为其建学校、修寺院或放生,若能如此,那些钱也有价值。否则,即使你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可无常一旦到来,什么也带不走,只能留给怨敌享用了。因此,大家时时要发广大愿,利他心一定要扩展开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人所能,勿轻訾”:一旦别人有本事、有才华,自己也不要嫉妒、甚至陷害他。战国末期,李斯和韩非本是一对好朋友。李斯在秦国得到秦王的赏识,而韩非满肚子学问,却没有人肯重用,于是他关起门来写了一本书--《韩非子》。这部书传到秦国,秦王见了十分欣赏,就派人将韩非请到秦国。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前途不利,便向秦王进谗言:“韩非这个人不可用,他常诽谤大王。”秦王听了,不问青红皂白,马上命人将韩非关押起来。事后,李斯偷偷来到监狱,假传秦王的旨意,给韩非一颗毒药丸。韩非只好服毒自杀了。
  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应该警惕自己,千万不要嫉妒别人,尤其在出家僧团里,僧众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佛经中云:“僧团和合为安乐。”汉地大德也说过:“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因此,为了兴盛佛法,大家应该互相赞叹。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对富人不要阿谀奉承,对穷人不要心存轻贱。对老友不要厌恶嫌弃,对新友不要一味喜爱。
  “勿谄富,勿骄贫”:现在的社会上,很多人不但喜新厌旧,而且更是嫌贫爱富,一见到有权有势的人,就拼命巴结、卑躬屈膝,这样很不好。人应该要有志气,不能放弃自己的人格。法王如意宝接近圆寂前,曾给我们留下教言说:“不弃自本质,不害他众心。”意即不管在任何人面前、任何环境中,都不能舍弃自己的本质,也不能伤害其他众生的心。这两句话中,涵摄了佛法与世间法的许多甚深内涵。
  《朱子治家》也有一句格言:“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看到富贵的人,便作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就摆出骄傲的姿态,是鄙贱不过的。因此,我们当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何时也不改本来面目,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
  “勿厌故,勿喜新”:当今,许多人一有钱、一有权,行为就彻头彻尾变了,尤其在很多家庭中,时有喜新厌旧的现象发生。所以,现在人很需要这样的理念。
  毕竟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如果每个细胞都紊乱不调,那么人体就不可能健康。同样,倘若每个家庭不和,社会也绝不会安宁。因此,要想达到国泰民安,必须先从家庭做起。以前我讲《入行论》时一直强调家庭和合,有些准备离婚的人,后来又握手言和、重归于好了,所以很多人都感谢我。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喜新厌旧,否则,不管你出家还是在家,人格都好不到哪里去。杜甫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这可能也是当前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所以,“勿厌故,勿喜新”这句话,很值得现在人深思。
  东汉初年,宋弘是光武帝刘秀的近臣,人品相貌很好,为建立东汉也立有大功。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见宋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就想嫁给他。刘秀准备为二人撮合,就召见宋弘,让公主坐在屏风后,故意试问宋弘:“俗话说:飞黄腾达时,应换掉原来的朋友;发财富贵时,应换掉原来的妻子。这是不是人之常情?”宋弘答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听了,只好放弃初衷。后来,此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因此,不喜新厌旧,是人人都应恪守的本分。作为出家人,不能看到新法,就舍弃旧法;而作为在家人,不能看到新人,就舍弃旧人,与自己有不共因缘的家人亲友,应当加以爱护、珍惜,这是这句格言的精髓所在,也是学习佛法的意义所在。所谓学佛,除了让众生究竟成佛以外,暂时还要让他们离苦得乐。而离苦得乐的方法有很多,此处所讲的,也就是其中之一。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十六课
  思考题
  69、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如果要找他有事,应该怎么做?这有何必要?
  70、怎样对待他人的短处和隐私?你以前是怎么做的?以后准备如何改正?
  71、为什么要称赞别人的善行?为什么不能宣扬别人的恶行?假如看见有人没做到,你打算如何劝他?
  72、什么叫畏友、密友、昵友、贼友?你平时交的朋友属于哪一种?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吗?为什么?
  73、“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你怎样理解这一颂?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还是讲“泛爱众”: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当别人在忙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搅人家。当别人心绪不安时,也不要在他面前说个不停,增加他人的困扰。
  这是我们平时做人做事应该注意的。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代表了他的内在修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似简单,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即使只是短短一次接触,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
  所以学习《弟子规》,虽未提及甚深空性,也没有前世今生的道理,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它就像佛教的《君规教言论》、《格言宝藏论》一样,讲到了最基本的世间人规。当然,佛教论典在阐明人规的同时,自然会提及前后世、业因果,而《弟子规》若也能补充这些,就堪称完美了。
  《弟子规》尽管阐释的是儒教思想,没有直接宣讲佛法,但我们学习它还是很有必要。若能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在阿赖耶上种下种子,我们就可以变成好人,为修行打下稳固的基础,作为佛教徒,此即是解脱之因;作为非佛教徒,这也有利于日常生活。总之,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对众生有利的事都要去做,对众生有害的事都要遏止,所以学习这部论典并不矛盾,而且从基础的角度讲,还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极个别分别念重、邪见深厚的人,可能觉得这些道理太浅显,从而不一定特别重视。若是如此,本论就不会给他带来很大利益。因为学习任何一个法,信心是最为关键的,如果没有信心,即使是甚深中观、无上密法,对他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本论所讲述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倘若舍弃了这些珍贵道理,世界会变得越来越丑恶。这一点,不但汉地的仁人志士在强调,藏地的高僧大德也同样重视,如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云:“依人言行装束等,推知未来贤劣事,是故皆不应违越,昔日优良之习俗。”意思是说,历来的古德先贤,皆依人们的语言、行为、装束等方面,推知未来将发生好事或坏事,因此,世人切莫轻易违越流传至今的优良习俗。
  但可惜的是,现在年轻人根本不懂这些,他们把古人的思想,看作是落后、过时的东西,认为只有新科学、新理念才有价值,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下面继续学习:
  “人不闲,勿事搅”:别人没空的时候,如正在休息、坐禅、做事,我们应该考虑别人,不要给他添麻烦。有些人平时修行时,明明在门上挂了“请勿打扰”的牌子,但个别人就算看到了,却还使劲敲门;有些人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但你不管人家是不是有空,打电话一直讲个不停,这样都很不好。我们与人交往时,应该懂得察言观色,不能只想到自己的事情,却从来不顾及别人。
  “人不安,勿话扰”:别人情绪不安的时候,你不要啰啰唆唆、东拉西扯,以免徒增他的烦恼。如果你能安慰他、帮助他,那说几句也可以,否则,即使有道理的话,也最好不要多说。
  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女儿去世了。魏明帝非常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亲自去送丧。大臣杨阜劝道:“过去,先王和太后去世时,您都没有送丧。现在女儿死了却去送丧,这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理,但魏明帝悲痛至极,没有接受他的建议。杨阜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说个不停。结果,气愤的魏明帝把他赶出了朝堂。
  因此,说话要看时机、懂分寸。如果你想什么就说什么,即便对方有时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当面拒绝,但心里也很不舒服。其实,不恰当的语言,往往是一切祸害的根本,诚如憨山大师所言:“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所以,别人心情不好时,千万不要随便打扰,就算有重要的事,也要先问一下:“你现在有空吗?”假如别人不空,则可以另找时间。但有些人不是这样,明明看到对方在忙,他却视若无睹,只管讲自己的“长篇小说”,从3岁至75岁之间的整个经历,滔滔不绝地跟别人倾诉,这样听者也很为难。
  所以,说话的技巧很重要。佛教中也经常强调:说话时,所表达的内容要有意义;能表达的语言要清晰;讲话时要诚心诚意;语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麦彭仁波切曾云:“有时缄默不成事,有时默言成办事。”故作为智者,应掌握该说、不该说的分寸。否则,该说的说不出来,什么都烂在肚子里;不该说的却又口若悬河,翻来覆去地唠叨不停,这些都是过错。
  这方面,佛教徒一定要学习。不然的话,你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世间有智慧的人一听你说话没水平,就认为佛教不过如此,到时你想用佛理来教化他,恐怕也会很困难。世间有许多聪明人,他们接受一个事物时会反复观察,如果我们佛教徒做人比较善巧,让人家挑不出毛病,甚至令其受益匪浅,那他就愿意与你交往。在此基础上,你再慢慢与他探讨佛教,他或许可以接受,甚至还会皈依三宝,趋入大乘。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讲些高深境界,就算你有一定的修证,也不要不分场合地随意显露。因为世人有世人的眼光,倘若你的言行他看不惯,那他不但不会接受佛教,反而还会进行毁谤。
  所以,作为佛教徒,应当以善巧方便,与世人结上善缘。即便你们最初互不相识,但只要你的行为随顺他,逐渐让他接受,以此因缘,将来也有度化他的机会。
  这些知识,有人或许觉得浅:“我的空性境界那么高,学《弟子规》是不是大材小用?”这种想法不正确。就我而言,虽然学佛这么多年,但跟世人交往的过程中,这些格言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我自己得到利益之后,很想把这些与别人分享,让你们每个人也能有所收获。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人有短,切莫揭”:发现别人的短处,不要轻易地揭露。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都没有的人,世间上是找不到的。即便是一些功德显赫者,背后也隐藏着或多或少的过失。因此,对于别人的缺点,最好是能观清净心,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惯,也应该当作一种误会,不要随便说出去。
  “人有私,切莫说”:知道别人的隐私,不要到处去散播。《太上感应篇》云:“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不揭露他人的短处,不炫耀自己的长处;遏制恶、宣扬善,给予多、索取少。这是古人的行事原则。
  可现在人恐怕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喜欢说人是非,稍微看到一点、听到一点,就赶紧召集亲朋好友,添枝加叶地开始传播;甚至骂人的时候,也用这些隐私把别人伤得体无完肤,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古人言:“骂人不揭短。”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留口德。
  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应像噶当派大德那样,时时刻刻观察三门,尤其要管好自己的舌头。曾有一则故事说:有个主人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好的东西。”仆人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主人又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坏的东西。”仆人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主人问他为什么,仆人回答:“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因而,我们平时对自己的语言应当注意。当然,语言的善恶关键在于心,心里怎么想的,口中才会怎么说,所以要想管住舌头,首先应培养自己的德行。那么,怎样培养德行呢?《菜根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这是古人所讲的甚深哲理,我们也当引以为鉴。
  前两天我听一个人说:“某某人修行很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从没听过他说别人的过失。”我想了一下,确实言之有理,作为凡夫人,有些特别爱说过失。前段时间来了些居士,我们在交谈的过程中,一个人一直评论他人的过错,另一个人在旁边就帮他忏悔:“嗡班扎儿萨埵吽,嗡班扎儿萨埵吽,你不说好不好?嗡班扎儿萨埵吽,嗡班扎儿萨埵吽,你不说好不好?……”但那人始终停不下来。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曾言:“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我们作为佛教徒,有能力则应宣扬佛教的崇高精神,而不是宣扬他人的过失。然而现在很多人,一说弘扬佛法,谁都没有兴趣,而一提到别人的过失,好多人都兴致勃勃、积极发言,然后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如此对别人的伤害非常大。
  一个人如果德行好,听到是非会闭口不言,不参与那些,更不会到处传播,这样的人也值得信赖;而有些人十分乐于传播是非,别人的过失只要让他听到了,用不了多久,就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当然,这也跟个人的家庭环境、后天教育有关。爱说过失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不对,反而觉得自己很有口才,给人取外号、说是非,甚至添油加醋、颠倒黑白,还自认为特别有智慧。正因为有了这群人,现在善良的人往往得不到好评、认可;特别丑恶的人,却偏偏有无数人恭敬、赞扬。因此,大家应该擦亮智慧的眼睛,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的真相,同时也要经常观察自己的行为。
  佛教中有许多审视言行举止的教言,用这些来反观自身并不困难。在儒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中,这样的教言虽然也有,但与佛教相比,窍诀上有很大差别。这并不是我自赞毁他,而是长期以来,自己在这方面作过大量观察。所以,若能用佛教教理经常反观自己,我们的功德定会日日增上,过失也会渐渐减少。否则,只是口头上说要行善、念佛、修加行,实际上却没有约束三门,那么慢慢地,过错将会掩盖已有的功德,这是很可惜的。因此,要想保护自己的善德,就应长期护持身口意。当然,除了利根者以外,凡夫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圣者,故必须要按照次第来行持。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称赞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当别人听到赞美之后,也会因此而受到勉励,更加努力地行善。
  我们平时若没有特殊必要,最好不要指责别人的过错,而应尽量赞叹别人的功德。在大乘修行人的心里,每个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是值得敬爱的对境,这样一来,对其所犯的小小过错,不要看成是永恒的,应该多看、多赞美他的功德。
  当然,要赞叹一个人,先了解他是很重要的,否则,虽说赞叹是件好事,但若用得不恰当,也不一定能体现它的价值。《中庸》里讲:“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舜在做一件事之前,总爱征询别人意见,就算是浅显的话语,他也喜欢观察其中涵义,例如,他接触一个农民时,可能会问:“你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生活状况如何?”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展开一些话题,进而去探讨时,就会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感受。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隐藏那些不好的意见,宣扬那些好的意见。
  但现在有些出家人,对在家人的烦恼毫不清楚;有些在家人,对出家人的生活也一无所知,如此一来,你要赞叹他、理解他,甚至信任他,会有很大困难。其实若能真正了解别人,就会发现,即使是普通人的一句话,也能让你受益颇多,得到一种全新的感悟。我常遇到一些杀生者、偷盗者,跟他们接触以后,才知道他们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他们有他们的痛苦,有他们的烦恼,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别人,并给予恰当的赞叹,以此来引导他行持善法,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你如果时常赞叹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赞叹你。麦彭仁波切云:“如若赞扬其他人,自己亦为他人赞。越是讥毁其他人,自己越受他人讥。”因而,现在很多聪明人为了赢得众人的恭敬,就故意赞叹别人、迎合别人,让他们高兴。这也是一种世间规律。
  其实,一个人若经常赞叹别人,自己也会有行持善法的能力;一个人若总说人不好,那他的修行境界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我们平时要管住自己的舌头,印度哲学家白德巴说过:“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开启修行门扉》中,有些噶当派上师也说:“最好是有一把锁,把自己的嘴锁上,不让它乱说话。”所以,我们应常说别人的功德。不过,这样的发心和能力,凡夫人比较欠缺,好多人行持善法很困难,行持恶法却易如反掌。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尽力去做,若能具足善巧方便,有时一个微小的行为,也可以改变他人的命运。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病房里有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她的窗外有一棵树,在秋风中,叶子一片片掉落下来。她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默默对自己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悄悄用彩笔画了一片树叶挂在树枝上。于是在病人眼里,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有落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所以,人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我们若能给别人带来希望,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行为,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哪怕有一点能力,哪怕只剩下一口气,也应该给别人带来快乐。如果能创造生生世世的安乐,那当然很好,但即使做不到这一点,只是暂时让别人的病体康复,或者给他的心情带来欢乐,我们也应当全力以赴,付出一切也值得!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相反,宣扬别人的恶行,就等于自己作恶。过多去评论他人、说人是非,不但自己德行日损,也会因此与人结下怨仇,祸延及身。
  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合,最好都不要谈论别人的过失。《格言联壁》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对于这些,古人说到就能做到,而现在的人,刚学完的两三天内,可能会注意,但过段时间就忘光了。
  其实,真正修行好的人,看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一模一样,所有众生跟菩萨无有差别。印光法师也说过:“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这就是修行境界。若没有这种境界,尤其是不信因果的人,言谈中所造的恶业极为可怕。因此,我们不要喜闻人过、乐扬人恶。
  弘一大师曾说:“吾每日思己之过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批评他人是非?”的确,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这样。可现在很多人恰恰相反:说别人的过失,时间多得不得了;而观察自己的过失,却根本没有时间。以前,孔子的学生颜回非常有德行,一次他与武叔交往时,武叔总是在讲别人的过错,颜回听后并未随声附和,而是婉转提醒他不要说是非,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古人言:“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喜欢听闻别人的过失,不如喜欢听到自己的过失,这样可以了知自己的不足,便于改过迁善。然而现在很多人,一听别人说自己的过失,就闷闷不乐,两三天都不想吃饭,甚至有机会还想报复对方。既然你不愿别人说你的过失,当面说了不高兴,背后说了也不高兴,那么你又为何爱说别人的过失呢?
  要知道,语言的伤害力相当大。尤其对没有修行境界的人而言,如果说话不善巧、方式不得当,即使表达的是同一件事,也会引发不同的结果。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生活窘困,常和一些穷孩子放牛砍柴。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从前的一些穷朋友,都想跟他沾点光,弄个一官半职,于是有两个人结伴去京城找他。
  见到朱元璋后,一个人先开口说:“还记得我们一起割草的情景吗?有一天,我们在芦苇荡里偷了些蚕豆,放到瓦罐里煮。没等煮熟,你就抢豆子吃,把瓦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抓一把就塞到嘴里,却不小心被一根草卡住喉咙,卡得你直翻白眼……”他还在那儿喋喋不休讲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下令把他杀了。
  然后,朱元璋又问另一个人:“你有什么要说的?”那人连忙答道:“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东征西战,一把刀斩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抢先打破了’罐州城‘,虽然逃走了’汤元帅‘,但却逮住了’豆将军‘,遇着’草霸王‘挡住了咽喉要道……”朱元璋听了,顿时心花怒放,随即降旨封他做了将军。
  二人所说的内容虽然相同,但后者把朱元璋小时候偷东西吃的轶事,用一种特殊的“隐语”表达出来了。当事人听了,彼此心照不宣,而局外人听来,完全是在描述朱元璋当年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所以最后他的结果完全不同。(昨前天我在炉霍那边招生时,有个人给我打电话,一开口就是:“我是你放牦牛的朋友!”我倒没有觉得什么,忙说:“对对对。”)
  可见,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对方,还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如果说话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生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话的确需要善巧方便。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行持善法者若相互勉励,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倘若明知对方有过错却不规劝,那么双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瑕疵。
  不管是世间法还是佛法中都强调:依止善友,自己的行为会变善;依止恶友,自己的行为会变恶。因此,德才兼备的两个人长时间一起交往,互相熏习,品德和智慧会越来越提升。
  东晋将军苏浚在《鸡鸣偶记》中,就按不同的交往方式,把朋友分成四种类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意思是说,能相互劝勉、相互鼓励,及时指出朋友的错误,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是畏友或诤友;当朋友处于患难之际,能挺身而出,鼎力相助,不惜一切把朋友救出困境,这是密友;凑在一起吃喝玩乐,说些互相恭维的话,以酒肉为基础,这是昵友,也即人们常说的酒肉朋友;臭味相投,结成死党,而一旦分赃不均,就大动干戈、互相残杀,这是贼友。当然,我们要选择哪一种朋友?每个人应该很清楚。
  在佛教中,道友之间的帮助也很重要。假如我们见到有人退失道心、心生邪见,自己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而应以各种善巧方便来帮助他。汉朝有个读书人叫郑均,他哥哥在县衙门当小官,常收受人家送来的礼物。郑均劝了好几次,但哥哥都不肯听。于是郑均就出去给别人做工,一年多才回来,他把辛苦挣来的钱都给了哥哥,说:“物品用完了,可以用劳力再去换来,但若做官受贿,那一生的名誉都完了。”哥哥听了这话,深受感动,从此就很廉洁了。因此,善友对自己的一生有极大助益。
  当然,现实生活中,很难分辨出谁是善友、谁是损友,真正的友情在顺境中难以发现,往往是于逆境中才见真情。《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说:两个朋友行路时遇到一头熊,路边只有一棵树,其中一个立即爬上树躲起来,另一个人无路可走,只好躺在地上,屏住呼吸装死。熊走近装死的人,嗅了嗅,因为熊不吃死人,于是就走了。熊走之后,树上那人下来了,问:“熊刚才对你说了什么?”“熊给了我一个简短的忠告:对于在危险面前把你抛弃的朋友,绝不能与之同行!”
  还有一则寓言说:阿凡提担任某州州长时,门庭若市,趋之若鹜者不计其数。一天,一位邻居冒昧地问:“你家整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你到底有多少朋友呢?”阿凡提平静地说:“等我不当州长、削职为民时,我再告诉你。”
  确实,有些道友对此也深有体会,你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很多人都对你谦恭顺从、赞叹有加;而一旦你生病了,非常需要人照顾时,在救护车里陪你、送你去医院的,恐怕屈指可数。因此,能同富贵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能共患难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简而言之,大家行持善法时应该互相劝勉。现在菩提学会的气氛比较不错,有些人因福报较浅、修行能力差而想退出时,周围的道友就会苦口婆心地劝导,直至他的烦恼渐渐消失,从此之后再也不会退转了。出家人中也应该如此。有些人修行遭遇违缘时,其他道友理应好言相劝,千万不能袖手旁观,认为:“这又跟我没关系。还俗是他的事,退失道心是他的事,我自己修好就行了。”不要发这种小乘阿罗汉的心,大家应该互相帮助,这一点很重要!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十七课
  思考题
  74、弘扬《弟子规》时,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75、若与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遵循什么原则?这样做有何必要?你以前做得怎么样?
  76、“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对这一颂你有何体会?你如何将此教义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请以具体事例说明。
  77、与他人的恩恩怨怨,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对于别人的怨恨,佛教、儒教、道教分别持何种态度?明白这一点,你有哪些收获?
  78、对家中的仆人、单位中的下属,你是如何与之相处的?除了身体上的端正以外,你内心中对他们有宽容、慈悲吗?你在尝试着改变吗?
  79、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以理服人,还是以势压人?为什么?请说明各自之利弊。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学习《弟子规》,现在正在讲“泛爱众”.
  本论所讲的教言,不管出家人、在家人,用于生活中都很有必要。而且它三字一句,非常容易记,所以大家最好能背诵,然后进一步去实地行持。
  对修行人来讲,人格好的确相当重要。如果人格不好,即使你对佛法学得再精通,弘法利生时还是会处处碰壁,换句话说,人际关系若处理不当,肯定会影响你的广大事业。鉴于此,前辈高僧大德们对人格培养相当重视,故我们现在也要求大家接受这样的教育。
  这次我的传讲方式,主要是结合佛教教义,但你们给别人讲解时,不一定非要这样,因为《弟子规》毕竟是儒教论典,按照它自宗的方式解说也可以。
  昨天,南京菩提学会少儿读经班的老师,跟我作了简单沟通。他们对学习《弟子规》,采取的方法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听,因为许多父母也没受过传统文化教育,要想正确引导孩子,其自身的教育也很重要;而在宣讲方式上,则是结合现代的一些故事和人文道德。他们做了两张光盘,今天上午我看了一下,感觉挺不错,只不过佛教内容少了点,我在里面一直使劲找,最后只发现一点点。他们之所以这样,可能也是顾虑很多方面。但我觉得,把佛教与儒教的内容结合起来讲,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如果有些家长实在不愿听到“佛教”两个字,那不来也可以,我们没必要特别担心。作为佛教徒,不管在信佛教的人面前,还是在无神论者面前,都应该坦然地弘扬佛法。
  因为佛教本身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举世公认的许多智者都承认,它涵盖了一切学问。世间物理、天文、医学、生物等学科,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依靠仪器研究一些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耳朵听不到的声音,但更深层次的领域,像人体最微妙的来龙去脉,心的本体、分类、作用等,自古以来,他们根本无法触及,甚至想都没有想过。而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佛教,不但牵涉到不可思议的佛菩萨境界,也完全通达了器情世界或宇宙人生的真理。故在所有文化中,唯有佛教才揭示了万法实相,这样的学说值得在智者面前宣扬。
  所以,对孩子的父母也好、不信佛教的领导也好,都应把佛教的道理讲给他们听。如果这些道理不会讲,则是我们佛教徒的过失;但若他们不接受,那就是他们的愚痴了。当然,假如佛教强词夺理、漏洞百出,他们不接受也情有可原,但佛教绝不会这样。因此,大家以后弘法时应该大胆一点,没有必要胆战心惊。在任何一个国家,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行为,才值得提心吊胆,而共同学习真理,这是好事,所以应该把心放宽。
  但现在的社会,很多人对做好事的不放心,经常监督、阻挠,对做坏事的却处处开绿灯,这确实很颠倒。不过,这也与很多因缘有关,我们不必怨天尤人,作为一个大乘行人,应以广大的心来摄持自己的行为。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凡取与,贵分晓”:凡与人有财物上的往来,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可以含糊。有些人对公私的财物很随便,甚至是供养三宝的东西还是私人的东西都不知道。原来有一个人,供养三宝的钱和他自己的钱全揣在一个包里,一看到这种行为,就让人特别不放心。所以,钱财方面理应分清楚。古人的传统相当好,现在人却不重视这个,看似什么都不执着,但往往是自利有余,利他不足--对公家的钱比较“随缘”,而自己的钱,即便是一点点也会争执不休。因此,大家在经济上要注意,不论是对公家还是私人、对一般人还是亲朋好友,该分的要分清楚。
  “与宜多,取宜少”:在与人相互往来时,给予的应多一点,索取的要少一点。尤其是作为修行人,若能怀着不求图报的心付出,这是最好的。古人也赞叹“多给少收”、“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果你真想有所获得,就要先学会给予。这也是大乘佛教的教义,我们不管在经济上还是佛法上、时间上还是精力上,为了帮助众生,都应尽量多付出、少接受。
  若能做到这一点,就算你是一个普通人,也能感动全世界。如新加坡的许哲女士,以前她刚工作时薪水特别高,生活也非常富足优越。有一天,她和朋友到一家高级餐馆吃饭,吃完饭走出餐馆时,有个乞丐伸出又黑又瘦的手,向她乞讨:“请好心给我一分钱买面包,我已经几天没吃饭了。”许哲当下心头一震:“这世上,还有这么可怜的人,饿了几天都没饭吃。我刚刚那一餐饭,足以让许多穷人吃好几天了。”从此以后,她不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的吃喝穿着上,而是把所有的钱都用来帮助别人。直到今天,她穿的衣服仍是从垃圾桶捡回来的。能穿的,洗一下就穿;不能穿的就改。她说:“看到世间还有很多穷人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我去买一件新衣服太浪费了,觉得对不起那些苦难的人。”
  特蕾萨修女也是如此。我在《旅途脚印》中也讲过,她从小受天主教的教育,18岁前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在一所拥有漂亮花园的修道院内,过着安定舒适的欧洲式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修道院高墙之外,满街都是无助的麻风病患者、乞丐、流浪孩童,她再也不愿安于往日的平静生活,决定“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她向总主教请求离开学校和修会,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教皇许可,允许她以自由修女身份行善。后来在仅仅6年的时间里,她就想办法收留了6万多弃婴……在特蕾萨的一生中,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她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这里讲的“与宜多”,指给予别人的应该多,却并没要求全部付出。但由于人的心力有别,有些人的无私之举确实令人感动。本来按照天主教、基督教、儒教的理念,帮助众生只需付出大部分,并不是全部;而按照大乘佛教的教义,为众生理应付出自己的一切。可现在有些地方恰恰相反,很多佛教徒不但不愿帮助众生,反而还把自己的健康建立在众生的血肉之上,许多行为令人寒心。所以,尽管佛教教义是最伟大的,但到目前为止,真正感动世人、感动世界的佛教徒,却如凤毛麟角、寥寥无几。作为大乘修行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达到除了利他外一无所有?这是值得深思的。在短暂的人生中,如果再不反省自己,来世会变成什么样,的确令人堪忧。退一步而言,即使你做不到付出一切,哪怕短时间内做个好人,多付出一些,少接受一些,也是很好的。
  那天我去学校时,当地乡委书记来找我。他为人不错,几年前曾在我面前发过愿--记得当时乡里推进“新牧民定居计划”、“实现小康社会”等各种项目,领导若想贪污,有很多机会。但他觉得,既然自己是一方的父母官,就应该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即使做不到,也不能侵占政府拨给他们的钱。然后他就以三宝作证,发誓绝不贪污一分钱。(他虽是共产党员,但却以三宝作证。)事隔这么多年,他仍然很清白。这次他来见我时,又说:“其他地方怎么样,我不敢讲。但在我这里,附近的老乡特别穷,如果我把该是他们的财物吞了,实在是没有良心!”
  我对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这样做,跟一钱太守没什么差别。”他问谁是一钱太守。我说:东汉时期,一个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为官十分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他被朝廷调任时,当地五六位鬓发斑白的老人,特意从乡下远来给他送行,每人带一百文钱赠他。刘宠不肯接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各拿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被称为“一钱太守”.
  然而,在当今社会,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领导极为罕见。其实大家若受过“与宜多,取宜少”的教育,社会也不至于变得如此可怕。可现在已经这样了,要一下子扭转过来也很困难。
  不过,道德修养问题,如今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美国最权威的网络杂志总编,在2000年刚来临时,曾说过一句话:“21世纪的招聘,主要看态度。新世纪的人才不再是看学历、证书、能力、才干这些元素,我们真正需求的,是态度好的人才。态度由何而来?说穿了就是道德修养、知书达礼。回到古代的讲法,即是德才兼备。”
  要知道,一个人若没有高尚的德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内心只会越来越堕落。很多人都以为,物质享受能带来快乐,故拼命追求外境的色声香味。可即使你把这些全部拥有,内心仍不会感到满足,外在物质与内心需求之间永远达不到平衡,因此未来等待你的,根本不会是快乐,而是永无止境的痛苦。所以,我们最需要重视的,应该是道德回归,否则,外在的物质再丰富、高楼大厦再多,也解决不了精神上的空虚。
  现在心理学家也承认,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中,生活贫困并不严重,最关键的是内心痛苦。这种痛苦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一方面是缺乏佛教的调心方法;另一方面是从小的教育不正确,一味鼓吹追求外境,却忽视了道德的培养,这样一来,依靠水泡般虚幻不实的财富,并不能满足人的内心。因此,在希求快乐的过程中,大家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你打算怎样去对待别人,首先应将心比心地问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自己都不愿接受,那就要立即停止,不论语言还是行为都不要强加于人。
  这个偈颂讲得相当好,所以我特意放在书的封底。一般来讲,我印任何一本书时,会把书中最好的内容放在封底,让大家多看一下。为什么说它讲得好呢?因为假如你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这即是佛教的自他交换,也是世人所谓的换位思考。在我家乡,这还是民间处理矛盾的常用方法,比如两个人发生争执时,会找另一个人去评理,评理者就要站在他们的位置上,为他们的利益着想,然后发誓公平裁决,这样双方才会认可。所以,古代的这种思想非常好。
  不过,儒教所提倡的换位思考,仅仅是对人类而言的,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小。若能像佛教一样,把这种理念扩展至一切众生,那你就不会想吃动物了。现在人喜欢吃海鲜,但如果你站在那些鱼虾的角度上想一想:假如你是它们,为了人类一时的口腹之欲,就要赔上自己的宝贵生命,感受斩断肢体、煎煮烹炸的痛苦,你会觉得如何?遗憾的是,好多人缺少这种观念,他们只关心自己,自己吃好就可以,其他什么都不管。长此以往,后果必定不堪设想。以前我也讲过,倘若人的口腹之欲继续蔓延,终有一天,人吃人的现象定会上演。其实这一点也不夸张,吃动物既然你都不在乎,那么吃人迟早也会一样,只不过形象不同而已。
  要知道,不管是什么众生,避苦求乐之心皆同,因此,我们自己不想接受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孔子亦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教言在全世界都备受赞叹。然而现在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某种目的,在贪心、嗔心的驱使下,不要说对动物,就算对人类也百般迫害。尽管好多人都会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给别人”,但实际上真正行持时,有些行为还是特别残忍。所以,内心中若没有这样的理念,要想善待别人相当困难。
  从前,子贡曾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孔子便传授他一个“恕”字,也就是自己不愿要的,莫要施加给别人。所以我们不管做人还是修行,心一定要宽广,一定要学会“恕”.《格言联壁》中说:“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意思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没有交不到的朋友;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这样就会很少有过失。
  然而一般人不是这样,他们是“宽”于律己、“严”以待人,有错误的必定是别人,应善待的必定是自己。自己睡懒觉了,会以种种借口来开脱;而别人即使没有犯错,还是会以嫉妒心、嗔恨心,不公平地对待他。所以,大家今后一定要依靠这些道理改变自己。
  当然,能以佛法来调伏自心,是最好的。譬如这一偈颂,更深入地讲,就是大乘菩萨的自他交换,一旦修成了这种境界,即使别人危害你,你也不会有嗔恨心。这种不嗔恨,不是装着不生气,而是嗔恨完全灭尽了,这即是学佛的力量。
  大家在学佛的过程中,不能只留在形式上,而一定要心诚。比如念咒语,无论观修哪一位本尊,当心越来越虔诚、对本尊的感情越来越深时,势必会有一些觉受。最近我让大家念莲师心咒,有些人过去只知道莲花生大士了不起,但具体不清楚为什么,现在明白了莲师的功德、心咒的功德后,就会很有信心去念修,最终莲师的智慧也定会融入自心。这并不是一种传说、神话,而是有大量教证、理证足以证明。
  所以,希望世人能慢慢接受佛法,若能做到这一点,他的思想境界定会超越其他宗教。学了这部《弟子规》,大家可能也感觉得到,佛教的智慧确实更为殊胜,通过各方面的对比,我们对佛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坚定。当然,智慧不稳固的人,刚学佛时不要看其他宗教和世间的书,因为你智慧本来就少,看了那些容易随波逐流,永远也回不来了。而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定解,此时再去看外道教义,就能切中要点地了知佛教更超胜,故麦彭仁波切说:“有智慧的人,理应学习自他一切宗教。”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恩欲报,怨欲忘”:他人对我有恩惠,应时时想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尽量报答他的恩德;他人与我有仇怨,应该尽快忘掉,不要耿耿于怀、记恨在心。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对于别人的恩德,不管是佛法上还是生活上,自己一转眼就忘了;而与别人的怨恨,如他打过我、骂过我,甚至三年前说的一句重话,直到临死时都牢牢记着。这是不合理的!
  “报怨短,报恩长”:人应该及早忘掉仇恨,忆念恩德。报怨之心停留的时间要短,而报恩之心要长存不忘。大乘佛教只讲报恩、不讲报怨,而儒教中虽提到了报怨,但时间也是越短越好。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他只是个世间人,可能没有宗教思想,所说的话却很有哲理。)但现在人与此正好相反,他们的原则是:人家帮我,莫记心上;我帮人家,永志不忘,即使只是一点点事,也会不断提醒人家:“我原来如何如何帮过你,你怎么忘了?”
  所以,对于别人的恩惠,我们要铭记于心;而对于别人的危害,我们则应尽快忘掉。世间也有这样的人,受了伤害不但不恨别人,反而还生感恩之心。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是如此,据说有一次他家失窃,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谢谢你的来信,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窃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可能跟我们有些不同。以前上师如意宝去美国弘法时,讲一些特别好笑的公案,他们一点都不笑,满脸严肃的表情,而不该笑的却哄堂大笑。一次,上师做“杰珍大圆满”灌顶,其中的四灌顶包括“有戏灌顶”、“无戏灌顶”、“极无戏灌顶”.当时翻译是个叫秋吉尼玛的美国人,他的藏语很不错,他一翻译完,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而且一直笑个不停。我想这没什么可笑的,后来就问了一下,可能是他稍微有点发挥,加了点自己的理解,但我还是觉得不好笑。也许这就是思维上的差异吧。
  话说回来,儒教强调的“报怨短,报恩长”,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跟佛教比起来,确实还是略输一筹。曾有则故事说:一天傍晚,有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遇上倾盆大雨,雨势滂沱,看样子短时间内不会停。和尚见不远处有一座庄园,就想去借宿一晚,避避风雨。
  庄园很大,守门的仆人见是个和尚敲门,问明来意后,冷冷地说:“我家老爷向来和僧道无缘,你最好另做打算。”
  和尚恳求道:“雨这么大,附近又没有其他人家,还是请你行个方便。”
  仆人说:“我不能擅自做主,要进去问问老爷的意思。”仆人入内请示,一会儿出来,说老爷不肯答应。和尚只好请求在屋檐下暂歇一晚,结果,仆人依旧摇头拒绝。
  和尚无奈,便向仆人问明了庄园老爷的名字,然后冒着大雨,全身湿透奔回了寺庙。
  三年后,庄园老爷纳了个小妾,宠爱有加。小妾想到寺庙上香祈福,老爷便陪她一起出门。到了庙里,老爷忽然看见自己的名字被写在一块显眼的长生禄位牌上,心中纳闷,就向一个小沙弥打听这是怎么回事。
  小沙弥说:“这是我们住持三年前写的。有天他冒着大雨回来,说有位施主和他没有善缘,所以为他写了这块长生禄位。住持天天诵经,回向功德给他,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结、添些善缘,并让他早日离苦得乐。至于详情,我也不是很清楚……”
  庄园老爷听了这番话,当下了然,心中既惭愧又不安。后来,他便成了这座寺庙虔诚供养的功德主,香火终年不绝。
  这是一个改造“恶缘”的故事,试问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这样做呢?当别人不帮你、甚至伤害你,你还愿不愿意关心他,用三年时间为他念经加持呢?所以在大乘佛教中,对怨敌不但不能报怨,还要想办法施恩予他。正如安德鲁·马修斯所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大家应当细细体会、琢磨。
  对待怨敌的态度,在古代,孔子提倡“以直报怨”,即用正直的道理去开导他;老子则提倡“以德报怨”,如《道德经》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即对我有恩的人,我用恩情去回报他;对我有怨恨的人,我也用恩德去感化他。这跟佛教的“沙门四法”基本相同。
  所以,如果翻阅古圣先贤的教典,很容易挖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言。只可惜现在很多人志不在此,他们天天搞生意赚钱,千方百计想提高“物质文明”,而“精神文明”只是留在形式上,空有一些文字,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作为主人,对待家中的奴婢、仆人时,自身行为要端正、庄重。当然,行为端正固然好,但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美了。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你的眷仆、下属、员工也是人,他们看似弱小,却同样有思维、感情和辨别能力。只有以礼敬人、体恤下属,他们才会效忠于你。《格言宝藏论》云:“傲慢令人变无知,贪欲令人变无耻,若常轻视自眷仆,则此长官定衰败。”傲慢无礼会使人变得愚昧无知,贪得无厌会令人变得寡廉鲜耻,一个长官若常轻视、欺凌自己的眷仆,那么他一定会遭到衰败。反过来说,主人若经常爱护下属,以最大的悲心与宽容对待他们,那么就像在莲花盛开的湖泊中,水鸭会自然聚集一样,自己很容易得到称心如意的眷仆。
  现在许多领导、企业家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美德。所以,不管是上师摄受弟子,还是上级管理下属,都离不开慈悲、谦下。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上善之人就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是最为谦虚的美德。就像在古代,许多贤王虽居天子之位,但对待最下等的人,也会非常谦虚、非常恭敬。遗憾的是,这样的德行,放眼当今社会,恐怕很少见了。
  但就算做不到如此,身为一个上级,也应以身作则、行为端正,否则难令下面的人信服。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级自身端正、作出表率,则不用下命令,下属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上级自身不端正,却要求下属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下属也不会服从的。
  当然,除了以身作则外,还要懂得礼贤下士。《太公兵法》云:“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那天有个人跟我讲,管理出家人也要学《太公兵法》,里面有许多管理的学问。听说现在有些教授也在讲这个,我觉得很有必要,就像《君规教言论》,虽然讲的是君主应遵守的法规,但以现在话来说,它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用在管理僧团和弘扬佛法方面,也是很有用的。
  总之,每个人若能从自身做起,改善自己的行为,然后再扩至家庭、集体乃至全天下,那么仁德之风一定会盛行起来。如《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意思是说,每个家庭都实行仁爱,一国就会出现仁爱之风;每个家庭都施行礼让,一国就会形成礼让的风气。这也是儒家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我总觉得还缺几条,若再加上“往生极乐、成佛利众生”,这就比较全面了。呵呵,不过我人微言轻,可能加不上去。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用权势来压服人,即使人们表面上不敢反抗,但心中却不以为然。只有用道理来感化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而无怨言。
  历史上,也有不少妄图以武力服人的现象。如当年圣天论师通过辩论战胜过很多外道,晚年亦不乏口诛笔伐。有个年轻的婆罗门外道,见师父被折服,心里很不服气,便发誓:“你圣天以口胜我师,我要以刀胜你!”他一直暗暗跟踪,找机会行刺圣天论师,但因其弟子众多,一直无法下手。一日,终于被他得到了机会,他看见圣天论师在树下坐禅,就纵身跳到跟前,愤怒地说:“圣天,过去你以利口战胜我师,而今我要以快刀劈开你腹,看看谁厉害!”说罢举刀就砍。
  圣天论师中刀后没有马上死,他心无怨恨,反而怜悯那年轻人的鲁莽。他诚恳地说:“学术上的争论哪有用刀剑来代替的?你毁了我的肉体,但毁坏不了佛法。我原谅你的愚昧无知,快逃到山上去吧,暂时不要下来。我的弟子快要回来了,有不少人还没获得法忍,他们必不会饶你。”那年轻人见圣天论师如此宽恕他,怎忍再砍第二刀,反而跪下来忏悔认罪。圣天论师催他快走,他只得逃上山去了。
  不一会儿,众弟子回来,见上师倒于血泊之中,大吃一惊。没有证到法忍的,果然怒火中烧,要追赶凶手报仇。此刻圣天论师尚未气绝,他竭力用微弱之声劝阻,说这是前世因缘,让他们宽恕凶手。说毕,瞑目而寂,面无一点憎恨之色。
  的确,用权势或武力所赢得的胜利,是最下等的。当今世界,有些宗教靠战争来胜伏别人,这并不是很光彩,你的宗教若真有道理,就应拿出理论来证明一切。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斧砍得倒树,有理说得服人。”这也充分说明了以理服人的重要性。
  作为佛教徒,要想让世人接受佛教,就应以真理来说服别人。然而,现在的佛教非常缺乏弘法人才,许多人不懂佛教道理,对此许多老法师深表惋惜。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在居士和出家人中培养人才,以便把佛教的殊胜道理弘扬开来。世间上有那么多愚痴的人,佛教的道理又这么好,若能让他们接受,对其今生来世定有极大利益。可是现在很多人只顾自己,根本不考虑众生。诚如孔子所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会考虑大局,而不贪图小利;小人只想到片面利益,却从不关心大义。所以,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应本着一颗广大的心弘扬佛法,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在弘法利生、管理僧团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到以理服人。如果你有道理,别人却不接受,这是别人的愚痴;但若你什么道理都不讲,只是用负责人的身份以势压人,那只能把别人的意见暂时压下来,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十八课
  思考题
  80、教育时为何要应机施教?在千差万别的人中,什么样的人多?什么样的人少?懂得这一点,对你有哪些帮助?
  81、你怎么看待“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话?
  82、儒教所定义的仁者,具备什么样的法相?这与佛教中的善知识有何差别?你是如何亲近仁者或善知识的?在此之前你详细观察过吗?
  83、有些人没学佛时,心平静无波,但学佛之后,各种分别念特别猛烈,这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为什么?
  84、不肯亲近仁者,却喜欢交往恶友,这会有什么害处?你有过这种经历吗?“管宁割席”的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85、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怎样定义圣人、愚人、君子、小人?你觉得这有道理吗?请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讲第七个问题“亲仁”,即亲近仁德之士,也就是佛教讲的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同是人,类不齐”:同样在世为人,但品行高低、性格贤劣、贫富贵贱各不相同。如《君规教言论》所言:“泱泱大国之中有,各种各样贤劣士。”在佛教中,佛陀之所以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也是因为众生的根基、意乐千差万别,故以善巧方便应机施教。
  不仅佛教如此,儒教圣贤在教育弟子时,也是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根据弟子的不同性格作不同的引导。比如,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我听到一个好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孔子回答:“你父亲、兄长都还在,他们的阅历与经验比你丰富,应该先问问他们,不要急着动手。”
  接着,冉有也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如果我听到一个好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孔子回答:“当然要马上去做。”
  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听后,大惑不解,就问:“子路和冉有的问题是同样的,为什么您的答案却不一样?”
  孔子答道:“子路为人冒冒失失,做事不经观察,比较草率冲动,所以我要他三思而后行;冉有平时遇事畏缩,没有魄力,他需要勇气与胆量,所以我鼓励他不要犹豫,听到好主意就要立即行动。”
  可见,智者对不同的两个人,所作的调教截然不同。就算他们犯的错误或做的功德完全一样,但也因为性格不同,造成的利害迥然有异。因此,我们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具体分析、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流俗众,仁者稀”:在不同类别的人当中,跟着潮流走的凡夫俗子占大多数,而具有仁德、具有智慧的人少之又少。麦彭仁波切在格言中也说:“成百上千人之中,具大功德仅少数。”
  这个规律,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我们上学读书时,一个班四十多人,能考上大学本科的,只有寥寥数人,考上专科的稍多一点,落榜的则占大多数。在我们学院也是一样,一个班即使有五六十人,但要从中选出法师或辅导员,也相当困难,去年我们在一个班找两三个辅导员,选半天都选不出来。贡唐丹毕准美在《水木格言》中也说:“百人有一勇士,千人有一智者。”所以,在这个世间上,品行一般的俗人比比皆是,品行高尚的仁者极其鲜少。正因为大多数人品德低劣,行持不善业,故死后多半会堕于恶趣,如《四百论》云:“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
  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素质高的人只占极少数,素质低的人到处都是;佛教团体中也不例外,学佛的人虽然多,但大多数只停留在形象上,即使偶尔深入一点,也离不开常见、断见等邪分别念。因此,对于高尚之士的行为,大部分人不理解也是正常的。《道德经》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下等人听到“道”后,会觉得难以置信,并大声嘲笑,如果不让他们觉得可笑,也就谈不上是真正的“道”了。
  所以,我们的行为越受诽谤、越受讥笑,越说明这不是一般人的行境,故没必要闷闷不乐,而应当以此为荣。现在有些佛教徒说:“我磕大头时,许多人不理解,常常讥笑我。”“我吃饭前念偈颂供养三宝,有人说这跟文革时期的红卫兵一样,太可笑了,愚痴!”其实这是他们不懂“道”的甚深之理,如果懂得了,就不会如此排斥了。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没有这种水平。
  有些法师说:“我给下面讲经说法,大多数人都学得不好,我很失望,不愿带这个班了。”这样想不合理。因为在我们娑婆世界,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了,倘若一个班中大多数都是智者、极少数是愚者,这才是不现实的。
  包括国外很多教授,我以前在一些场合中跟他们交流时,他们也抱怨大多数人特别笨,为什么已经考上大学了,竟然还是学不会?其实这也是因为凡夫贪嗔痴烦恼重,即使他们刚开始不错,但在外境的种种诱惑下,用不了多久,智慧也会退失的。同样,出家团体中也有这种现象,有些人几年前学习、德行等令人称道,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好像得了传染病一样,一夜之间就全变了,特别可怕。
  所以,在五浊恶世,真正能深入学习、永恒坚持的人极为罕见。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在闻思修的过程中,一直在文字表面上划,没有感受到其中的美妙胜味,这样学习就很难持久。因此,不管学显宗密宗还是传统文化,一定要想方设法让这些道理深入骨髓,若能如此,外面的诱惑或违缘再强,也不会让你的信心改变。
  鉴于此,我要求大家闻思时最好能背诵,而且,你学了一个颂词后,应该把它的内涵领会于心,跟你的血液融在一起,这样有生之年中就不容易退转。否则,只是简单地听听法、修修法,每天坐在闻法的行列中,心却一直在打妄想,效果肯定不会好。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必须要感悟到它的殊胜道理,这极为重要!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果仁者,人多畏”:如果是真有德行、有智慧的仁者,他有很多不共的特点。就像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所说,真正的善知识既跟世人相同,因为他要随顺世间;又跟世人不同,因为他的心行已超越了世间。的确我们也看得到,具有殊胜境界的上师,一方面跟世人一样会吃饭、走路、说笑、睡觉,但另一方面,又跟世人完全不同,比如我们觉得电影很好看、东西很好吃,对此会产生贪执,而超越了凡夫境界的上师,也许表面会随顺你,但实际上,他不会把这些看作人生目标。
  在这样的仁者面前,众人自然会感到敬畏。就像上师如意宝,学院成千上万的弟子都害怕他,但又特别想亲近他、恭敬他,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这就是上师的德行和修证所感。不像现在有些人,为了赢得众人的恭敬和尊重,故意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但这种假象只能维持一两天,过不了多久就会被识破。所以,只有真正有德行的人,才能时时流露出一种威严。
  “言不讳,色不媚”:仁者说话不会扭曲事实、有所忌讳,所讲的都是真诚之语;容貌坦然儒雅,也不会为取悦别人而谄媚求好。
  虽说儒教对前世的研究一片空白、对后世的探索一片模糊,但对今生的观察,还是很不错的。此处所定义的“仁者”,尽管不像佛教的善知识,要具有一定修证、对弟子的今生来世负责、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但有了这些德相,对自他还是有相当大的帮助。
  当然,这里所讲的道理,在佛教格言中也有。如《水木格言》云:“言少含笑知要,众人悉皆畏之,默默荡漾江河,深度难以估计。”真正的大德语言不多,不会特别啰唆,像乌鸦一样遭人厌恶;面带微笑,不会成天愁眉苦脸;同时,了知世出世间的诸多要诀,这样一来,众人都对他非常敬畏。犹如静静流淌的江河,深度难以估测,所以谁都害怕,不敢随便渡越。但如果是喧哗不停的小溪,一看就知道深浅,因此谁都敢过。就像一些嘴杂的人,想什么就吐出来了,稍一接触就知道他智慧浅薄。
  所以,真正的善知识有他的法相。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赞叹自己的老师具有五种美德--“温、良、恭、俭、让”.子夏也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的容貌,从外表看来有三种变化:起初远远望见他,觉得很庄重;接近之后,觉得很温和;等到听他说话,又觉得他很严厉。像法王如意宝,不但具足这些世间德相,而且,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所讲的出世间德相,上师也无一不圆满,自然值得我们亲近。
  不但上师该有上师的德相,官员也该有官员的德相。从前,于谦是明朝着名的大臣,他作风廉洁,为人耿直。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地方官进京办事,总要先送白银贿赂上司,只有于谦从来不送礼。有人劝他:“你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笑着说:“我只有两袖清风。”(如果在现在的领导面前,说自己带了“两袖清风”,那你什么都办不成,只能“两手空空”地回来。)
  古代有些官员非常廉洁,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在的领导根本不懂这些,虽不敢说100%都是如此,但相当一部分人整天只盯着钱财和地位,除此以外,什么仁义道德都不讲。
  因此,我们一定要给孩子灌输仁德的教育,如果没有这个,他做任何一件事,都不会想到别人。古人说过:“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己。”而现在的人不要说君子,连一般的普通人都做不好。当前社会的黑暗状况,大家应该也明白,所以务必要对下一代传播真理,让他们的今生来世有机会趋入光明。
  在此我们还要了知,儒教所讲的仁者德相,与佛教中的上师法相并不相同。在佛教,小乘上师有别解脱乘的法相,大乘上师有菩萨乘的法相(见《经庄严论》),密乘上师有金刚乘的法相(见《心性休息》)。如果你想学修显宗或密宗,首先要找一位具相善知识,在未结法缘之前详细观察。而一旦你结上了法缘,再去观察上师的话,则会有很大过患。
  但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先去听法、先去受戒、先去灌顶,之后觉得不对了,又开始抛弃上师,甚至把皈依证上的名字也抹掉,重新加入另一个团体。在新团体中也呆不下来,又换一个上师,再加入一个团体……这种行为特别可笑,而且有很大的过失!佛法不像世间法,你结上法缘后再舍弃上师,这个果报即生中不一定看得出来,但你的阿赖耶上已种下了黑色种子,将来必定要感受苦果。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所以,尚未学佛的人,必须用清醒的头脑,从各方面来观察佛教;若想要依止善知识,也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千万不要着急。如果你急急忙忙随便找个上师,今天听这个法、明天听那个法,过几天又进行毁谤,这是特别愚昧无知的行为。现在这个社会上,这类现象特别多,甚至有些学佛多年的人,也经常换上师、换佛法,这完全没有必要。
  古代的修行人不像我们一样,那时候科学不发达,各种信息也没有如此铺天盖地、诱惑人心,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佛法以外,没有什么散乱因缘,所以修行起来也方便。而现在的人,修行确实不好成办,不但顺缘少得可怜,而且违缘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这么多违缘在我们面前一直晃,除了有定力的人以外,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了诱惑,让自己的学佛善始善终。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假如有机缘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而然会进步,过错也会随之减少。
  依止具有德行的善知识,对自己的信心、行为、修行境界会带来巨大转变。这样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不是你今天刚依止,明天就头上起个包,而是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甚至有时候你不一定能发觉,好像一两年里,烦恼反而更重了,但实际上,不知不觉中你的功德已经越来越增上了。
  有些人说:“我以前不学佛时,心很平静;现在一学佛,起心动念越来越大了,特别可怕,所以,还是不学佛好一点。”这种观念不对。举个例子来说,野马没人管的时候,它的行为很温和,而一旦有人为了驯服它,把绳索套在它脖子上,刚开始它肯定乱蹦乱跳、脾气暴躁,但只要你坚持不懈地继续调伏,一段时间以后,它就会变得温驯、听话。
  或者如同一个孩童,你从来不用去管他时,他看起来很乖巧可爱,而一旦让你管他的学习、生活,你叫他好好呆着不动,他总会有许多状况:“我可不可以出去一下?”“我肚子特别痛,想要上厕所。”“哎哟,我好难受啊,能不能吃点东西?”……这时他的调皮特别明显。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你不去观察它时,它似乎很平静,然而若一观察,刚开始它会很粗猛,但只要时间久了,慢慢就能得以调伏。
  所以,依止善知识的人,都是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具有功德、减少过失的,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了好人。而且在依止的过程中,对方若是上等人,自己也会变成上等人;对方若是中等人,自己也会变成中等人;对方若是下等人,那自己就会变成下等人。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说,普通一节树木落到玛拉雅山的檀香林中,经过数年之后,就会熏染上栴檀木的妙香。同样,若依止一位具相的高僧大德,久而久之,也会熏染上他的功德妙香,所作所为变成他们那样。
  因此,依止善知识的时间,要越长越好。有些人说:“我已经得到法了,明天就离开上师。”这种做法不对。我们看前辈的修行人,他们依止上师并非轻而易举,而是经历了无数苦行,不说一般人,即便一些特别伟大的上师也是如此。像无垢光尊者的上师革玛燃匝,他依止大成就者美龙多吉时,条件十分艰苦。他在两个夏天里,通过绘画得到了四升青稞,其中两升青稞用来买纸,晚上撰写经函,两升用来买看书用的酥油灯和生活资具。当时他还患有一种严重的疾病,但仍一边苦行,一边夜以继日地在上师身边学习。后来,他相续中生起了殊胜证悟,令上师极为欢喜,上师开许他可以利益众生。在藏传佛教中,革玛燃匝是最伟大的一位上师,止贡法王说过,他拥有两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弟子--噶玛巴自生金刚、全知无垢光尊者。
  像这样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尚且要通过苦行依止上师才能开悟,那我们就更不用说了。然而现在很多人生活太舒适、太奢侈了,包括我们学院,有时候我感觉条件太好了,修行不一定很成功。我刚来学院时,不管是吃的也好、住的也好,条件都相当差,那时为了买几斤挂面,要走二十多公里的路去县城。挂面买回来后,一两天煮一点吃,觉得特别香,像天人的甘露一样,但现在根本找不到那种滋味了。
  品尝佛法的甘露妙味,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修行中吃点苦是值得的。听说个别道友非常拮据,住处、生活等各方面压力比较大,家里又不支持,只靠一点点生活费在支撑着。这样的安贫乐道,真的很让人羡慕,你的生活越苦,出离心就会越增上,所以千万不要气馁。
  与之相比,现在城市里的人,在佛法上没什么压力,生活上却有很大压力。这种压力让他们的脚步一年比一年快,始终停不下来。如果有人停下来了,别人就认为他要么精神有问题,要么是生病了,要么已经痴呆了。而古人不是这样,他们虽然生活简单,但有大量时间用来修身养德。所以,古人重视精神财富的积累,并不太重视物质财富。
  我们也应给孩子从小灌输这种理念。孩子相当于一张白纸,家长和老师在上面画什么,他就会变成什么颜色,进而影响他一生的行为。所以,对孩子必须进行仁德教育,而这种教育,需要善知识来引导。
  不过在大城市里,想寻找一位具相善知识,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我建议大家多看古德先贤的书,或国内外一些法师的光盘,其实这就是善知识。因为善知识只是通过语言来教化他人,除此之外,佛陀也并未开许使用神通。以前佛陀在印度时,有眷属就问:“佛陀您有无碍的神通,成千上万的众生又相信神通,您为何不示现神通来度化众生?”佛陀说:“我不喜欢那样做,我喜欢示现的神通只有一种,那就是弘法的神通。”
  因此,对于上师,无论你怎么亲近,即使把头抵着他的膝盖,也不一定能得到意传加持,最重要的是,上师的教言要融入你心。我十年前看过噶玛巴的一个教言,他说:“上师不一定非要见到,只要遵循他的教言,让你的行为有所改变,就可以把他当作上师。”现在很多人总抱怨找不到上师,其实上师在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如果得到他的教言,让自己断恶行善,改正以往的过错,那上师就已经在你面前了。所以,我们要学会依止上师!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如果不肯亲近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危害。一旦让小人有机可乘,你所做的一切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堕入罪恶的深渊。
  不管在修行中还是生活中,恶友的影响都非常大。《佛子行》云:“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交往恶友,会增上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失坏自己的闻思修行,以前具有的慈悲心、菩提心也会荡然无存,所以大乘佛子要远离恶友。
  对凡夫人而言,依止善知识一个月所取得的成就,依靠恶友一晚上就可以摧毁。以前有一个道友,多年以来,在家长和道友的帮助下,他学得还不错。但后来遇到一个坏人,只聊了一个晚上,他从此就像着魔般一路滑下去了。可见,人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即使是有功德的智者,一旦交友不慎,也会被恶友拖下水,如《水木格言》云:“纵是圆满之树,久存水中腐根,具足功德正士,亦为恶友所毁。”
  所以,有些人也不要太自信:“我学佛这么多年了,不会受恶友影响的。上师您可以不放心其他人,但是对我,您放一百个心好了。”可我还是不放心啊!因为你一旦落入恶人群体中,肯定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平时的交往。如果有人具有傲慢心,贪嗔痴深重,对善知识和圣者的教言不重视、不恭敬,那他就是被魔加持了,千万不能与之交往、同吃同住,否则你的行为渐渐会被其同化,远离圣者的行境,最终的下场必定是被引入恶趣。《入行论》也说:“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令入非圣境,何须近凡愚?”关于依止恶友的过患,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也讲得很清楚,故我们务必要与恶友一刀两断,不可以同流合污。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一大队人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史上着名的“管宁割席”.
  这虽然是个世间故事,但在佛教中,许多善知识也同样教诫我们:尽量远离对自己修行无益之人。否则,听多了他们的花言巧语,你的邪见、偏见会越来越增上,智慧、才能也将全部灭尽。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以上讲了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每一个道理都非常好。虽然这里没有讲光明大圆满的风脉明点,没有讲怎么修宝瓶气,也没有讲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观想方法,但是对做人的道理,却分析得很透彻。所以,这部论典不仅世间人要懂,住山的修行人、闭关者也要懂。
  懂得这些道理之后,自己还要身体力行,付诸于实践。否则,一切只停留在口头上,实际行动中却不去做,那就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在意义。只会讲而不会做的人,最容易养成虚泛浮华、表里不一的习气,如此又怎么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所以,学以致用很重要,我们既要有学问,也要能行持。
  其实行持这些并不难。六七个月前,我在成都医院时,给两个孩子讲过《弟子规》。之前他们天天吵架、打架,家人也很烦。但他们学了《弟子规》后,直到现在也没打过一次架,这就是身体力行。很多道友也是一样,以前不恭敬父母的,听了《弟子规》之后,对父母的态度有所改善,这也是身体力行。
  “力行”实际上是一种德,“学文”则是一种才。关于德和才所形成的人的不同类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讲得非常好。他说:德才兼备者叫“圣人”;无德无才者叫“愚人”;德胜才者叫“君子”,才胜德者叫“小人”.依据他这种分法,现在有些大学生,尽管学问不错,但由于没有德行,也不能叫“大学生”,充其量只能叫“小学生”.
  书中还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意思是,君子持有才能可以行持善法,小人持有才能只会无恶不作。这句话讲得非常有道理。现在的社会上,有些人虽读过很多书,拿了研究生或博士的文凭,但如果自私自利,凭着自己的小聪明,贪污腐败、伤天害理,这种人绝对称不上是“人才”.
  以上所讲的道理相当重要,我们对此应再三思维,并实际行持。当然,若想真正学有所成,学什么知识很关键。假如你所学的毫无意义,即使花多少时间去努力实行,也改变不了自己的人生。但如果学习圣者传下来的教言,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再好的道理光留在文字上,却没有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像有些国家政策,纸上写的是一套,执行时是另一套,这就谈不上什么贯彻了。
  所以,不管是佛教还是世间,都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古人一直非常重视的,我们也觉得它很重要。要知道,只懂一些知识并不够,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用于实际行动中。像这部《弟子规》,它的颂词不多,若能将其背下来,做人做事随时用得上,那么在此基础上,再去修持皈依、菩提心及密法的甚深境界,势必会有很大帮助,绝不会有任何危害。
  但有些人不这么认为,他们一上来就专注于修行,把所有闻思统统撇开:“这都是分别念,学习这些干嘛?应该让心休息。”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但你毕竟住在娑婆世界,是具足五欲六情的凡夫,在修行过程中,难免会生起烦恼,难免会与人打交道,到了那时,你该如何面对?这是不得不考虑的。所以,口头上说不需要,实际上不一定做得到。反之,有些人一直在理论上夸夸其谈,讲得唾沫横飞、天花乱坠,但从来不去实修,这对自相续也没有多大利益。因此,这二者都不合理,大家要避免走极端!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十九课
  思考题
  86、有些人认为:“学习理论只会增加分别念,放生行善只是一些勤作,这些对解脱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待?请说明理由。
  87、什么叫“三到”?它适合于哪些方面?你做得到吗?
  88、读书学习时,为什么要专一?既然如此,那我们广泛闻思是否不合理?你如何理解广闻与专修的关系?
  89、你现在学习佛法时,是“宽为限,紧用功”,还是“紧为限,宽用功”?你需要对此有所调整吗?
  90、古人对学问的渴求,给了你什么启示?与古人的行为相比,我们为何差距这么大?根本原因在哪里?
  91、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假如有不理解的疑惑,你通常会怎么处理?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讲“余力学文”的第二个颂词: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昨天讲了,光懂理论而不实际行持,只会增长浮华,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相反,如果只强调实际行持的重要性,而不懂得其中深刻的道理、取舍的分寸,那么就会自以为是,随自己的意乐妄自行事,最终很难明白真正的道理。因此,不管做什么事,理论和实践一定要相结合,如果理论上一窍不通,却盲目地去行持,这也是不合理的。
  现在有些学佛的人,经常堕入两边:要么只强调闻思,不关心修行,这样很容易成为法油子,当你离开人间时,只能空手而归,没有真正的善法可以依靠;要么只注重修行,对理论特别排斥,比如闻思五部大论,有些人竟然说“学这些论典跟学外道没有差别”,如此一来,有些分别念若不依靠理论来打破,就难以遣除各种怀疑和邪见,修行时必定会步入许多歧途。
  所以,我们要强调闻思和修行不偏堕,这也是法王如意宝树立法幢、度化众生的唯一宗旨。对学院这一道场,有些人可能有种种说法,但这些并不重要,关键要看这里怎样闻思、怎样修行,没必要把不了解情况的宣传作为依据。作为随学弟子,我们的实践能说明一切,只要深入了解、亲身体验,就会明白,它是一条真实可靠的修行之路。
  世间的学习也是如此。前面提到过,《中庸》讲了求学的五种次第,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对此,程子说:“废其一,非学也。”这五者中,一者不具足,就不是真正的学问。这个道理,用现在话来说,就是感性与理性要合一,既不能理论性太强,没有一点实践的感受;也不能只执着感受,却从不关注理论。尤其在修学甚深的大圆满或禅宗时,假如你一点理论都不懂,那出现的境界是好是坏,就会很难分辨。故西方哲学家康德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出一辙。
  古人所说的这些道理,有非常深奥的意义,我们学佛的人也应该借鉴,否则易误入歧途。现在有些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有什么境界,得到了即身成就的窍诀、教言,不需要再去闻思什么经论。对此我们也不排斥,毕竟自古以来,利根弟子依靠上师的窍诀,当下虹身成就、获得持明果位的,这种情况不但有,而且无量无边。但对现在大多数人而言,由于末法时期众生根基低劣,故最可靠、最稳妥的方法,就是闻思与修行并行不悖,这样才不致出现偏差。
  很多人在修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魔障。如果没学过《般若经》、《华严经》、《楞严经》等显密经论,那么魔障一旦出现,你不知道以何种方式遣除。有些人稍微出现一点相、得到一点觉受,就生起欢喜心或傲慢心,按照修行窍诀的观点,这就是一种魔障。但没有闻思过的人往往不知道,反而拼命去执着,最终离解脱越来越远。
  还有,加行基础没有打好,修行也容易出种种违缘。讲这些,并不是因为我正在传《前行》,为了吸引大家学习,就在这里使劲打广告,而是自己多年以来,在闻思修中确实深有体会。学佛是个次第性问题,对普通人而言,最好是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如此才不会有任何道障。同时,每天若将所学的教理,在实践中不断去串习,这肯定对修行有益。即使不能马上明心见性、获得开悟,但这些善根的功德也决定存在。
  现在有些禅宗、密宗的所谓实修者,特别排斥身语所作的善根,甚至有人亲口对我说:“您讲转经轮的功德、放生的功德,很多上师说这是勤作法,修行千万不能有勤作。”
  我听后替他们有点担心,毕竟放生的功德那么大、念观音心咒的功德那么大,一句“勤作”就把这些完全否定了,确实有点可怕。我也学过《上师心滴》等无上密法,虽说在大圆满、禅宗的最高境界中,这些是勤作;在抉择远离四边八戏的中观见解时,这些是戏论,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不管学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行善断恶都不能放弃。倘若凡是勤作的善根,就要统统排斥,说实话,我不认可!当然,你着重强调实修,对此我不反对,但不能把这些善根全部放弃。假如一味强调“修行千万不能有勤作”,那你不要吃饭、不要喝水了,因为这些也是勤作。
  所以,学习教理相当重要。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意思是,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地思索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这还不如去学习。所以,在学习方法上,“学”与“习”要并重,不能偏废一者。否则,一点也不“学”的话,到底怎么“习”你根本不知道。
  当然,有些上师说那些话,也许是有密意。法王如意宝也讲过:“上师为了让弟子生欢喜心,进而产生一种佛慢,可以说’你是一地菩萨了,已经证得了密法的第三步境界、第四步境界‘.”否则,对我们一般人而言,不依靠勤作来积累资粮,就想爬得很高很高,这有一定的困难。萨迦班智达亦云:“无有闻思而独修,犹如无臂攀悬崖。”
  因此,大家在求学过程中,应该先好好地闻思,闻思到了一定时候,再专心致志地修行,这才是最保险的!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读书或听课、做事,要讲究一定的要领,若如此,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有什么要领呢?就是“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
  第一、心到:看书或听课时,心要专注,不能打妄想,否则就难以通达其中义理,无法避免《前行》所讲的“意不持如漏器之过”.
  第二、眼到:眼睛要专注。有些人听一堂课时,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看表情就知道他很用心;而有些人,可能是习气所致,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身体转过来、扭过去,这很影响旁边的人。所以听课时,眼睛或身体要稳重,不动摇。
  第三、口到:口要止语。听课时不能随便说话。
  这三点要领不可缺少。后面的“信”字,有些智者解释说,还要加上信心十足。可我觉得,“信”在这里应该没有单独的意义,否则就变成“四到”了。我翻阅了一些注释,但每个人的解释都有所不同。
  不管怎样,专注很重要,读书时要专注,闻思时要专注,修行要专注……乃至做任何事都要专注。如果不专注,事情就不会成功。所以,历史上但凡很成功的人,在他身上都可以看到专注的影子。
  比如范仲淹,他读书的时候,白天晚上很用功。五年中,他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凉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范仲淹领悟了六经的主旨,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一直提醒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这种思想,在世间来讲极为可贵。但从大乘菩提心的角度看,只是关心人类今生的苦乐,范围还不够广大。)
  世间人的这种专注,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正在闻思的道友,务必要掌握这一要诀。前不久考试时,许多人背了《弟子规》等五六部论典,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可见你们下了很大功夫。我年轻时也背过一些论、看过一些书,那时候心能静得下来,而现在,由于这样那样的事情比较多,好像越来越难以专注了。有人常说我法务繁忙,但我说:“不,是琐事繁忙。”
  回忆以前的求学时代,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法王座下的很多堪布,不分昼夜都特别精进,当时那种学习状况若记录下来,应该也跟古人不相上下。记得在清朝,有个人叫林西冲,他非常爱学习,每次遇到问题就必须搞懂,搞不懂,就一直思考,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一年夏天,仆人为他准备好了洗澡水,让他洗澡。这时林西冲还在专注地思考书中几个问题,于是他一边想,一边不知不觉中穿着衣服坐到了澡盆里。直到拿起毛巾要擦洗时,才发现自己的衣服还没有脱。乡里人知道这件事后,都亲切地称他为“书痴”.
  在佛教中,法称论师的专注也很出名。他造《因明七论》时,国王请他住在皇宫里应供。为了观察他,国王有时候派一些美女给他送饭,但他的心不为所动;有时候在他的饭菜里放一些地丁,他也根本没有发觉。以如此专注之心,终于完成了《因明七论》的创作。
  这样的专心,在求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那天我看到有些道友精进求学、珍惜时间,不由得回忆起自己闻思的那段岁月:那个时候,即使我要出去提水,也会先记一个偈颂,发愿回来时必须背下来,出门时就在路上一直背。包括到经堂去、到其他地方去,都觉得路上的时间不能浪费,所以一直专注背诵。当然,听上师的课更是如此了,从来都是三种到位--心到、眼到、口到。
  而现在人不是这样,一边听课,一边发信息、吃瓜子。听说还有的人刚闻法时坐不住,一堂课上了四次厕所。别人问:“你是不是拉肚子?”他说:“不是,我实在呆不住。”原本你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抽出时间学佛,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但以这种状态闻法,上师讲了什么,可能根本听不进去。不说甚深的佛法,即便是世间人的一次讲演,你也记不住什么内容。所以,学佛要有一种严肃的态度。
  当然,心能否专注,也跟前世的习气有关。有些人在佛法方面,听课也好、背书也好,不需要费力,心就能调伏,而有些人却难如登天。但不管你是哪种人,只要坚持不懈、长期串习,好习惯是可以养成的。《荀子》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如果不能坚持,做段时间就放弃了,腐朽的木头也不能折断;如果发心后一直坚持,那金子、石头也能被雕刻。这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大家在学习上,应该细水长流、长期坚持,不要只是一时热情。有些道友因为某位上师讲得好,或者看到一本特别喜欢的书,就两三天一直熬夜学,这样若把身体弄垮了,想补回来也很困难。因此,不管做什么事,要慢慢来。现在我讲课也是如此,一天虽然只讲四五个颂词,但只要一直不断,终究会有圆满的一天。像这部《弟子规》,本来我是想在星期天抽空讲一讲,但时间过得很快,现在不知不觉就要讲完了,所以长期坚持很重要。
  相反,假如做事只凭一时冲动,那什么事情也很难成办。包括发心也是一样。有些道友刚开始发心特别精进,我让他星期天休息一下,他一口就回绝了:“不休息、不休息!您给我这个机会,是千百万劫难遭遇的,时间太宝贵了,所以我星期天也要干。星期天有24个小时啊,如果我在这里放松,实在是对不起您、对不起三宝、对不起所有众生!”然后他一直干干干,最后生起厌烦心了。所以,发心也好,修行也好,既要长期不懈,也要懂得适当调节。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读书时,正在读这本书,就不要想另一本。不然,这本还没有读完,就拿出另一本来读,最终这两本书都学不好。
  有些人看书总是看一半,这本读了几页,又翻翻那一本,那本掀了几章,又换另一本……这样一来,书桌上摊满了要读的书,可是一本也没有读完。曾国藩说:“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无书。”否则,桌上放的书太多了,说明你心不专一,肯定学不好、学不精。
  有人可能问:“既然读书要专一,那我们上学时,同时要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好几门功课,这是不是不合理呢?”也不是。刚开始学文化知识时,需要对各种学问广泛涉猎,以增加自己的见识。但到了最后,还是要专学,像现在的大学,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专业。
  实际上,学佛也要如此。刚进入佛门时,对显宗、密宗,包括世间知识,都要广闻博学,以博采众家之长。然后在此基础上,你可以选择一门专修,要么念佛,要么参禅,要么修大圆满。就像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的知识全部学完后,上大学时可以钻研自己的专业,因为他已经学过了语文、数学、物理等各种学科,故从中选出一门“专”学即可。但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他从未学过数理化,那即使让他去“专”,他也不一定“专”得进去。我们学佛也是同样,先要通过广泛闻思,遣除相续中的各种怀疑,然后闻思到量之后,就应像无垢光尊者所说,所知犹如天上繁星般学不尽,故应选择最具有实义的法,终身行持。因此,藏传佛教也提倡专修。
  《庄子》中说:“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一个人若懂得太多了,有时会流于表面、博而不专,考虑问题时也特别复杂,给自己徒增困扰,如此一来,烦恼会越来越多,痛苦会越来越大,最后连自己都救不了,更何况他人了?这样的人好像什么都学过,但真要他去做件事,又什么都不行。诚如萨迦班智达所言:“智者学习诸知识,究竟一门通世间,愚者虽是见识广,不能照明如星光。”
  对于这种“多才多艺”而又样样“稀松平常”的人,《荀子》中讲到了一个很好的比喻--鼯鼠。书中说:“鼯鼠五能,不能成一技。”它能飞,却飞不过屋顶;能攀,却爬不上树梢;能游,却渡不过小水沟;能跑,却赶不上人走;能藏,却盖不住身体。鼯鼠有五种技能,但没有一样拿得出手,这是它的悲哀。有些道友背书也是如此。《亲友书》背了一点,《中观庄严论》背了一点……每部论典都只背了一点,没有一部是从头到尾背完的,最终自己一无所成。
  因此,学习任何知识,应圆满以后再放下。《君规教言论》和《入菩萨行论》中都讲过,做事情要先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否则,如同走路时一只脚尚未站稳,另一只脚就抬起来,这样人会跌倒的。
  今年,我讲了前行、净土、般若三部论典,原本是要求一门主修,其他兼修或不修也可以。但听说很多人全部在修,没有主次之分,结果佛号也没念完,加行也没修完。尽管你们精神可嘉,像有些人所说“全部都听一听,可以种下善根”,但最好还是抓住一个重点。
  从前,孔子跟从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后,孔子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过了十天,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弹得很不错,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虽学会了曲谱,可还没有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技巧。”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品味出这首曲子的神韵。”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领会了这首曲子的神韵,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尚未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庄重地向远处眺望,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这人长得黑,身材魁梧,胸怀大志,要统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子听后,立即离席行礼,说:“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
  我们学习也应如此深入。去年学《中观四百论》时我就说过,这部论典以前虽学过、背过,但大家还要再再地学、再再地背,四百个颂词并不多,若能将其通达无碍,收获定会非常大。学习不在多,而在于精,因此,希望大家学有所专、修有所成,切莫像野牛吃草一样,贪多嚼不烂,好像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通。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宽为限”:读书学习时,要会规划安排时间。最好有比较宽裕的期限,因为短短时间内,不可能学完所有知识。
  今年不论学前行、净土、般若,我都给大家留了充裕的时间:主修是一本书学五个月,在此期间内,有余力可兼修其他。我觉得这样安排应该可以,如果你五个月连一两本书都学不完,那也不可能。可有些人太过分了,整天抱怨:“哎呀,我们学得太多了,您能不能少讲一点?”这倒没有必要。你真正想学的话,倘若没有一点内容,既浪费我的时间,也浪费你的时间。但是,你若实在不想学,随时可以退出。
  每个人的因缘与善根毕竟不同。自古以来,汉传佛教也好,藏传佛教也好,学习佛法几十年不变,且精进努力、传承圆满的,并不是很多。所以,谁要退都可以,我也有心理准备。有人说:“我们这组全部退完了,怎么办?哇--”其实用不着哭,这没什么,即使只剩一个人也可以。人的因缘本来就不相同,你学了,我很高兴,只要能让你得到利益,付出再多的人力、财力,我都乐意;你不学,也可以,一切都是你的自由,我没有任何要求。
  “紧用功”:学习的时间要宽裕,但不能因为有多余的时间,就每天得过且过,一定要全力以赴、加紧用功。不然,几年一晃就过了。
  当初我们学《入行论》,不知不觉就两三年了。在此过程中,我还是努力地传了,很多人也努力地学了:有些七八十岁的老菩萨,一堂课也没有断,传承非常圆满;有些国家的公务员,经常要出席国内外许多大型会议,但还是以各种方法来听受,一堂课也没落下……不过也有些人不用功,成天都说忙忙忙,可一推就知道,他并没有那么忙。凡夫人其实很可怜,做无意义的琐事,时间多得不得了;而一听闻佛法,就以忙碌为借口,把学习一直往后拖。
  “工夫到,滞塞通”:遇到困惑不解的地方,不要随便放过,若能常思维不忘,今天读几遍,明天读几遍,功夫一到,自然而然就能通达。正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你持之以恒、肯下功夫,世上没有做不了的事情。
  这方面也有很多故事。如西汉时期的路温舒,他少年时非常热爱学习,可家里十分贫穷,没钱去读书,只好以替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赶着羊群来到一池塘边,看见一丛丛又宽又长的蒲草,灵机一动,采了一大捆蒲草背回家,晒好压平之后,切成与竹简同样的长短,编连起来。然后他向人家借书,抄写在这些蒲草上,做成一册一册的书。从此,他每次去放羊,身边都带着这种书,一边放羊一边读书,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后来,路温舒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并做了朝廷的大官。
  还有,唐朝有个人叫郑虔,他很想练字,却没钱买纸。听说某寺院堆了几屋子的树叶,于是付钱租了下来,每日闭门不出,就在那些树叶上练字。经年累月,他把这些树叶都写完了,终于练出一手好字,成为着名的书法家。
  前段时间,我得到一本贝若札那亲手写的书,也是写在一些大树叶上。至今这么多年了,字迹仍清晰可辨、完好无损。
  在古代,许多人没有很好的条件,但他们求知若渴的精神令人钦佩,哪像现在有些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这么多法本,但一点也不珍惜。不说古代,就是我刚来学院时,借到一本书以后,也是天天晚上在煤油灯下抄。有些书若要第二天就还,甚至会熬夜赶出来。像《俱舍论》的颂词等,我以前都抄写过。所以,跟过去的人相比,现在好多人的功夫都不到。
  其实,一个人只要肯用功,即使智慧不够,最终也可以成功。章学诚是清朝着名的史学家、思想家。他从小很笨,常挨老师的板子,同学们都笑话他,可他说:“记性差不要紧,我要笨鸟先飞。”一篇文章别人读几遍就读熟了,他要读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当他读到《中庸》中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时,突然豁然开通,说:“我终于明白了,我的学问之所以不好,就是功夫没用到。”他以这句话勉励自己,勤奋学习。慢慢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学问大有长进,终于成为很有名的人。
  我们倒不希求这些名声,但求学必须要努力,而且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目标、有准备就能成功;没有目标、毫无准备,每天都处在浑浑噩噩中,注定会失败。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目标当然是成佛度众生,但即使你没有这么远大的目标,人生如此短暂,也不要浪费时间,而应该精进用功。
  以前,宋太宗为了看一部巨着,规定自己每天必读三卷。大臣们怕他太劳累,就劝他不必看这么多。但宋太宗不以为然,结果这样坚持下来,用一年的时间,就把它全部读完了。可见,即使是世间人的成功,背后也要付出一定辛劳,那出世间的成就更不用说了。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读书时,有疑惑的地方,要随时用笔把它记在纸上。遇到有智慧的人就拿出来请教,以求得真实确切的意义。
  韩愈说:“人非生而自知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只不过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见识的广博,有些道理会慢慢了知,但只要是人,就必定有不知道的事情。对于我们不知道的,应该虚心多问别人,智者谦逊好学、甘拜人师,愚者却认为这会暴露自己的无知,故把询问当作羞愧之事。
  孔子曾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做人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明明不知道,却为了顾及面子而故弄玄虚、不懂装懂,这种行为是令人不齿的。
  丁肇中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一次演讲中,别人给他提了三个问题,他都表示“不知道”:
  “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不知道。”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不知道。”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不知道。”
  这“三问三不知”,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为什么呢?因为按理来讲,丁肇中大可不必说“不知道”.他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或者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过去,但他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这种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反而更凸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世间上有德行的人,对不知道的问题尚且如此,我们佛教徒就更应该这样了。尤其是密宗一些甚深的金刚语,假如你明明不懂,却凭着分别念随便臆测,然后宣传给他人,则有很大的过失。故大家不可不慎!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二十课
  思考题
  92、在读书之前,房间整洁干净有何必要?你有没有打扫卫生的习惯?你平时是如何注意环保的?
  93、古人注重磨墨的姿势、写字的好坏,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你如何看待“字如其人”这种说法?
  94、对佛教法本或普通书籍,你平时爱护吗?恭敬吗?你具体是怎么做的?
  95、我们应该看什么样的书?为什么?推而广之,除了书以外,还有哪些是要注意取舍的?
  96、学了《弟子规》以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行为上有哪些改变?你想把它推荐给别人吗?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讲《弟子规》最后一堂课: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房间要收拾得简单整洁,四周墙壁要保持干净利落,不能乱涂乱画。书桌要清洁干净,毛笔、砚台或文具要摆放端正。
  这个颂词很简单,但若真正做到,对人的一生会有很好的影响。所以,不管是信佛的人,还是不信佛的人,都应学习古圣先贤的这些殊胜教言。
  现在大城市里的人,房间布置得比较不错,但我们这里有些人,可能对此不太注意,屋子里乱七八糟、杂乱无章,一旦有客人来访,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我就去过几个道友的家,事先没打招呼,是突然进去的--有些人家里很整洁,佛堂、厨房、卧室都干干净净;而有些人的家,可以说“惨不忍睹”.其实这跟条件好坏没有关系,关键在于人的素质。以前学院条件很差时,家家都是草皮房子,几乎见不到木头房和水泥房,但即便如此,修行好的人还是打扫得很干净、很舒服。
  房子固然要整洁,但天天操心它也没必要,毕竟你来学院不是为了修房子,而是为了修心。如果你今年修一栋房子,明年修一栋,后年再修一栋,那在这里呆三年,修三栋房子就“毕业”了,这就太可惜了。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中也说:“住家之时致力严饰屋,寂静山间寻求圆满福,琐事令自人生虚耗因,断尽诸事即是吾忠告。”
  不过,无论你住在山洞里,还是草皮房子里,基本的卫生都要保持。如果是一个狗窝,狗捡了骨头、皮带就往里乱扔,从来也不会整理一下,但人不能这样,人和旁生还是有区别的,故应当注意住处的清洁。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无言以对,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同样,我们作为修行人,也不能以“我特别忙”、“我只想着弘法利生”为借口,忽视个人及环境的卫生。如今,国际上许多知名人士都在强调环保,他们认为,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不只是某个团体、某个组织的义务。因此,我们每个人应从自己的住处做起,小到自己的床、房间、院子,大到整个地球,都要投以关注的目光,并将这种意识渐渐扩大,进而影响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来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有些出家人不愿意整理屋子,常常找借口说:“这些没有意义,要看破世间!”你若真能看破,那倒是很好,但是已看破了的大成就者,可能也没你这么不爱干净。所以,出家人要像个出家人,所作所为要为人师表,让在家人生信心。尤其学了《弟子规》以后,希望有些人不要再以“看破”为借口,做些连世间人都看不起的行为。
  在古代,一个人如果有德行,他的言行举止处处令人敬佩。像南宋着名的儒学大师朱熹,他为人端庄稳重,平日家居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了,穿好礼服,戴了幞头,穿着方头鞋,到家庙里和先圣神位前去跪拜;行礼之后,退回到书房里,把几案清扫干净、书籍摆放整齐;有时候疲倦了,就闭目端坐一会儿,休息完了,就举步慢慢走。这是他一贯的威仪举止,从少年时代一直到老,从来没有松懈过。
  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记得我读小学时,两年多的时间里,都住在一个老修行人家。他每天也是天不亮就起床,边念经边穿衣服;然后在卧室里洒水、扫地;做完这些,就到床上念经、修行。当时他可能六七十岁了,每天早上都是这样。他的小屋虽然简陋,但谁去了都觉得很舒服。
  所以,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要讲究清洁卫生。城市里的人应该好一点,再忙也会抽时间整理房间。反而在寂静地方的修行人,像我们学院,有些道友实在太不讲究,什么东西都堆在一起,书上放袜子,袜子上放菜刀,菜刀上放西红柿……这样的“表演”,让人看了很难生信心。因此,从现在开始,大家的行为一定要注意。
  其实这不是你没有条件,而是你没有“心”.在拉萨那边,很多修行人住茅棚、住山洞,但他们的住处,包括周围环境,都弄得干干净净。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有的人吃完什么,就随手一扔,门口到处都是瓶瓶罐罐,一看就知道他修行不好,心肯定是乱乱的。所以,从一个人的院子、门口及周围环境,也能看出其内在的修行和素质。
  除了保持住处的卫生,我们平时的行为也要注意。比如坐车时,喝完的饮料罐、用完的塑料袋,不能打开窗户就扔掉,否则特别污染环境。这种环保意识,佛陀早就在戒律中讲过,包括密续的事部、行部中,也有这方面的要求。可是现在的修行人,思想特别混乱,有意义的事很少去做,因此大家也应反观自己,看自己到底做得怎么样?所谓修行,并不是光从理论上过就可以了。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如果内心不端正,磨墨时墨条就容易磨偏。如果内心有杂念,字就不容易写工整。
  古代读书人写字,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那时一定要备好笔墨纸砚。写字之前要先磨墨,把清水均匀倒在砚台上,持墨条顺时针方向慢慢磨,直到墨汁稠浓为止。小时候我也被训练过,一位老师专门给我讲:磨墨时不能沾衣服,也不能沾手;在砚台上磨的面积要适度,过大则墨太淡,过小则墨太浓……藏地过去还有种铜制的墨水瓶,墨汁磨好了,就装进墨水瓶里封上,一两年内都可以用。我们写藏文的笔,则是用竹子做的,要经常削,这也是有讲究的。我在读中学和师范时,常用这样的笔和墨。有一次上课,我看老师教得有点不对,就举手纠正他,结果挨骂了。
  古人有“磨墨磨心”的说法,所以磨墨时,若有正确的姿势和行为,可以养成中正平和、沉着稳重的心态,这样到了真实写字时,也能迅速进入最佳状况。
  写字的时候,笔画应该工整,不要潦草随便。所谓“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包括他长什么样子,有时从字形中也能体现出来。甚至有些人长得胖胖的,字也是圆鼓鼓的;有些人长得瘦瘦的,字也是细细长长的……
  新加坡的许哲女士就讲过,她在快三十岁时,因为不愿成家,一个人悄悄离开家乡,跑到香港去做清洁工。有一天,她看到报纸上有则征聘秘书的启示,就立即写了应征信,结果未经考试便被录取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那个德国老板是研究字体的,看了应征信就知道她能用,所以让她第二天去上班。
  可见,一个人的字,能反映出内在的智慧。假如字写得歪七扭八,看半天也看不清楚,这个人可能心很乱;假如字写得大方工整,由此也可推知他思路清晰、辨别能力强。
  我读中学的时候,他们说我的字还可以,但如今看当时的笔记本,觉得一点都不好看。以前我们上中学要考试,不像现在一样,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当时考试的地方路途很远,我们几个同学骑马一起去。记得考试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我就故意用大、方、正的字体写。考试大概11点钟结束,监考的几个老师翻试卷时,边看边议论,突然听到有人说:“这个字写得好大啊!”我猜可能是在说我。后来,我们当中六七个人考上了。就是在那个时候,有些老师觉得我的字还可以,但现在看来实在很差。不过,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
  其实,我们在写字时,心一定要正,这样字才会好看。唐朝有位着名书法家叫柳公权,他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正直不阿。据说,有一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边看边连连赞叹,惊诧地问:“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可见,写字的窍诀在于心,心不清净、不端正,字也不可能漂亮。
  反过来说,通过字或文章,有时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德行。曾有一个故事说:某县长要挑选一名秘书,把范围定在全县的语文教师中,最后梁老师和朱老师二人脱颖而出。于是,县长亲自布置了一篇讲话稿,让他们对决。结果两人的文章都很好。不同的是,梁老师在一篇稿子中用了四种字体,标题、正文、小标题、署名的字都不一样;而朱老师通篇老老实实,一律正楷。县长看了以后,当即录用了朱老师。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是政府公文,没必要用那么多字体,梁老师明显是在炫耀自己,这种人不踏实、不可靠;而朱老师为人老实,应该是扎实肯干的人,所以就选了他。果然,事实证明,朱老师后来非常胜任。
  前不久,菩提学会进行一次考试,我看了你们的试卷后,也能发现一些人的学习态度。比如,有些人完全是在浪费纸,一张纸只写几个字,一点也不负责任,看了就让人不高兴:“何必这样呢?你根本没看书,参加考试有什么用?”而有些人特别认真,写错一个字,也用涂改液仔细改好,看起来很正规,就像古代老喇嘛抄经书,一个字抄错了,都把这页换掉一样,态度非常好。
  所以,大家以后写字要注意,不管写什么,哪怕是一张纸条,为了表示对别人的恭敬心,字迹也应该端正、不能随便。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摆放经典、排列图书时,要将书籍放在固定的地方。书读完以后,应立刻归还原处。
  这一点,我就做得不好,常常是拿出来一本又一本,却忘了放回去,结果满屋子都是书,想要放回原处时,又觉得特别累,力不从心。这是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其实,看完书就放回去,并不费事,故应让孩子从小培养这种习惯。
  前不久,我去炉霍寿灵寺时,有位格西请我吃饭。一进他的屋子,我就感觉很舒服,屋里非常整洁清净,书架上排放着几本藏文长条书,其他书也摆得有条不紊,不像我家一样,书多得不得了,且放得特别乱。这么多年来,我不论到哪个城市,都会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好书。作为出家人,也不需要买衣购物,所以我最喜欢买书。可买回来之后,我又没时间看,甚至十几年前买的书,至今也没有动过,全部堆在屋里,既浪费钱,又浪费空间。而这位格西,书虽不多,却排得很整齐。当时我就赞叹道:“你的书房这么舒服,我都想在这里看一会儿书了!”
  其实,排书有定处、看后归原位,也是对书的一种恭敬。在这方面,司马光堪为爱书的典范:他每次读书,都先把书桌擦干净、手洗干净,再铺上桌布,然后才拿出书打开;读完一页,就用右手拇指贴着页边,再用食指轻轻帮助翻动;如果外出时带书,则用木板托着,不敢用手捧,以避免手汗染污书,同时也保护书脊不致在移动中损坏。在他的书房里,文史典籍有一万多卷,每天早晚都要翻阅,但读了几十年,那些书还是崭新的,像没被手触碰过一样。这种对待书籍的态度,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在藏地,也有很多修行人对书特别恭敬,摆放得也十分有序,不像有些道友那样,什么书都乱堆乱放。其实,你暂时不需要的书,应该处理一下,送给别人或放在箱子里;需要的书,则应分门别类地归放好,世间书放一起,出世间书放一起,藏文书放一起,汉文书放一起……这样一套一套排列整齐后,再在书前供灯、供水,尽己所能地作些供养。因为书属于文字般若,与真正的佛陀无二无别,这方面我也引用过很多教证,故在此不赘述了。
  现在有些道友不爱看书,我翻译的法本和讲记免费送给他,他匆匆放进书架里,五六年都没翻过一页,所以用不着“读看毕,还原处”.可能是他对书太爱惜了,不是不想看,而是舍不得,觉得这书无比珍贵,以后不一定请得到,所以千万不能摸,生怕一不小心给摸破了。有时候我去一些人家里,随便翻一翻他的书,发现书被“保护”得完好无损,上面有厚厚一层灰尘,可见从来没有被动过,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动的。
  其实,你们有了书以后,还是应该看一下。比如现在所讲的《弟子规》,让你逐字逐句记下来,恐怕你精力有限、智慧有限,不一定做得到。但我们下功夫整理成讲记后,千辛万苦送到你手上,希望你还是看一看。虽然我自知讲得不好,但在传讲过程中,还是翻阅了大量世间历史、佛教典籍,引用了不少有价值的教证和公案,如果你听课时没有完全听懂、完全记住,那有了书以后,至少应该看一遍。假如一遍都不看,一直将其束之高阁,与灰尘作伴,确实有点可惜。
  也许你觉得这不过是本书,很容易得到,没什么好稀罕的。但却不知在它的背后,蕴含了多少人的心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尽管我讲一节课时间不长,但事后的整理等各项事宜,却要付出好几倍的时间和精力。(以前法王如意宝住世时,有一次在金刚娱乐法会中,我们汉僧要表演《释尊广传》中义成王子的故事。正式登台演出虽然只有一两个小时,但我们在下面却花了好几个月准备,甚至熬夜排练、设计服装。其中很多服装都是特意订做的,演完后就用不上了,一直放在那里,实在有点可惜。那天《西游记》剧组的有些演员给我讲他们的拍戏经历时,也说当时的服装花了很多心血,但拍完之后就没用了。)
  因此,做一本书、做一张光碟不容易,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然而有些人对此并不珍惜,尤其现在科技比较发达,许多书泛滥成灾,什么法本都能轻易得到,故人们往往不知道“难得”为何物,更不懂得什么叫“珍惜”.以前在藏地,《大圆满前行》的法本极为罕见,谁若能得到一本,好多人都羡慕不已:“那个修行人真了不起,他有一本《大圆满前行》!”当时要想得到这本书,就要花钱专门请人抄写。可现在印刷太方便了,正因为如此,即便是有意义的法本,人们也不太爱惜了。
  但不管怎样,希望大家不要忽略这些正法。一本书做出来不容易,对里面的教证、公案,倘若你能好好思维,对身心势必大有帮助。毕竟我们给大家提供的内容,比起社会上那些增长贪嗔痴的书,应该更有价值。
  可能有些人说:“我只要大圆满的窍诀,或安住心性的窍诀,其他法都不想听。”这是孤陋寡闻的一种表现。像我们上师如意宝,尽管对自性大圆满了如指掌,但从不放弃了解任何世间学问。他老人家不管到什么地方,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都要细细询问,甚至看到一个服务员,也会向他请教不明白之处。比如,上师去法国时,就问服务员:“你们民俗是怎么样的?菜的口味偏重于什么?这里有何禁忌、有何讲究、有何规矩?……”可见,即使是有殊胜证悟境界的大德,也不会忽略世间知识。因此,我们所学的知识应该全面,而这些,并不会影响自己的修行境界。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虽有急,卷束齐”:看书的过程中,若临时遇到急事,不得不离开,应先将书收拾整齐、放回原处,不能扔下就走,或把页角一折,做个记号,这对书是不恭敬的。最好是用书签夹在里面,以便下次查阅。
  “有缺坏,就补之”:假如书籍有残缺破损,则应立即补好,保持书的完整美观。
  “韦编三绝”的成语,也讲述了这个道理:孔子少年时勤奋好学,17岁便因知识渊博而闻名鲁国。到了晚年,孔子喜欢阅读《易经》,但因其意义难懂,他一遍看不懂,就再再翻阅、反复学习,直至弄通为止。当时还没发明纸,书都是用竹简做成,再用牛皮绳穿起来。因为孔子每天不断阅读,牛皮绳被磨断了三次,每磨断一次,他就弄一条新的穿上,让书一直保存完好。(最后,孔子把对《易经》的研究心得,写成了十篇文章,名为《十翼》。后人将《十翼》附在《易经》后面,作为《易经》的补充。)
  以前我看过一位格西的传记,说他经过拉萨到印度去时,随身带着一本厚厚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有时间就拿出来翻阅。结果书的很多地方都磨破了,他就想办法用其他白纸补上。
  还有一位宁玛派的上师,他在50年代时出国,随身带有《入行论》和《大圆满前行》。他把这两本书视如生命,在经海关检查之前,特意将书一页页缝在衣服中,结果没被搜出来。他事后回忆道:“当时把我抓了不要紧,但我的书如果被抢了,就太可惜了!”
  过去的人对书特别重视、特别恭敬,正因为有了这种心态,书中的智慧很容易融入自心。而现在人只把书看作一般杂物,甚至有时候还生厌烦心:“要这么多书干嘛?太麻烦了,怎么处理?”这样的话,你肯定无法从书中获益。前辈大德对世间财物毫不耽着,唯一耽着的就是法本,而我们作为后学者,也应追循他们的足迹,不要对法本生厌恶心,不要觉得:“这些法本怎么处理?不如统统卖掉,换件新衣服吧!”千万不能这么想,对法本一定要有虔诚的恭敬心。
  恭敬法本,不仅要从外面保护好,对里面的内容,如有漏字、缺字、字迹不清,也要按规矩修改好。前段时间,我给大家发的《深法宝箧》,里面就缺了几个藏文字,希望你们方便时,对照正确的字形把它补上。
  此外,对法本经常阅读、随身携带,也是种恭敬。以前藏地很多修行人,终身都带着一本书。我看到个别道友的《喇荣课诵集》黑黑的,可能也是到哪里都带着,经常念诵;但也可能是不爱卫生。其实念经、看书之前最好先洗手,古代也许没条件,但现在应该可以的。不过就我个人而言,看到那些磨破了、弄黑了的书,反而更有信心,觉得它的加持特别大;而见到那些崭新的书,感觉就不一样了。
  除了经常阅读,对于个别法本,希望大家能永远带在身边。我讲《窍诀宝藏论》时也说过,每个人不管怎么样,都应选出一两本书,即生中不离身体,不论到哪里都要带着。
  总而言之,在世间所有书籍中,这本《弟子规》,确实很有功德、很有加持,因为它改变了世界上许多人,给他们种下了善根种子。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是圣者,普通人恐怕写不出这样的论典,即使写了,后人也不一定如此重视。所以,我认为,作者肯定具有非常广大的愿心。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不是传播圣贤道理的书,最好不要看,否则,它不但会遮蔽我们的聪明才智,更会损害我们的思想和志向。
  前面也讲过,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不合于礼的,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因为它会刺激你的感官、诱惑你的心灵,让你的行为随之改变。作为凡夫人,喜欢随外境而转,所以,在心没得到自在之前,应尽量选择良好的环境,以培养自己的善念。
  其实,每个人的心都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只可惜大多数人并不懂,他们总以为物质才能满足人心,因此拼命推动科技向前发展,却不知这恰恰与初衷背道而驰。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着商业气息,人们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市面上贩卖的报刊杂志、影视光碟、网络游戏,大多倾向于暴力及色情,疯狂助长人们的欲望。这样一来,人心长期浸淫于毒素之中,不但不会健康,反而会产生许多邪思妄想,久而久之,良知良心被蒙蔽,将做出许多损人不利己的坏事。所以,现在的社会特别可怕,尤其是网络低俗之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无数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深受其害,致使许多人不懂是非、不辨好坏,一辈子无法与恶业“绝缘”.
  而在古代,人们相当关注知识传播对人心所起的作用。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读《红楼》,女不读《西厢》。”为什么呢?《水浒传》讲的多是打家劫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少年人看了,难免心向往之,从而去盲目模仿;《三国演义》讲的是权谋智巧,让人功于心计,老年人有心无力,看了容易幻想再创事业;《红楼梦》讲的是一个男人身边有好多女人,男人读了会向往不已,进而不愿安分守己;《西厢记》讲的是才子佳人私奔,只会让女人怀春,不守贞节。
  世间人尚且懂得如此取舍,我们作为出世间的修行人,就更要自律了。所以,对不正当的书籍切莫迷恋,最好能多看诸佛菩萨留下来的经论和窍诀。听说现在有些居士,基本上不看电视、不看报纸,我觉得这很好。除非有些人正在弘法利生,如《二规教言论》所言,则可适当了解一下国内外大事;但如果你想好好修行,那一天到晚看电视、看小说,就是浪费时间了。
  康熙皇帝在对后代子孙的庭训里,曾交代子孙20岁之前不要读小说。因为小说情节是虚构的,对人心不但无益,反而会引人误入歧途。以前我在读书时,有个老师叫多吉,他有一天跟我们说:“我女儿读中学时,天天看书,特别精进,我见了十分高兴,觉得她未来大有希望。但有一次她出去时,我随便看了一下她的书,原来竟是一本小说。我从来没看过那东西,随手翻了几页,才发现内容特别不好。所以,你们年轻人千万不要看小说,一看了的话,人就完蛋了!”
  他说得也有道理,不健康的书确实能毁坏人的一生。相反,如果是本好书,也能塑造一个人,例如你看了《开启修心门扉》、看了《入行论》,必定会让整个人生有重大转变。所以,古人要求“不读非圣贤之书”,这是相当有远见的。
  作为凡夫人,的确太容易受环境影响了。像有些年轻的修行人,看了诱发贪嗔之心的光碟,只要一次,心就被染污了,从此再也振作不起来。以前就有个出家人,偷看了一张不健康的光碟,从此不愿闻思修行,慢慢地就还俗了。虽然这也是他前世的业力成熟,但从显现上看,毁坏他一生的罪魁祸首,就是那张光碟。同样,一本不健康的书,也可以有这种效果。因此,我们学院严禁不健康的书籍和光碟流入,望各班法师定期、不定期地检查一下,如果发现谁有,最好让他离开学院!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一个人不能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而自暴自弃。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讲,每个众生都有如来藏、都可以成佛,只要肯精进努力,纵然是圣贤的超越境界,最终也可以获得。
  那什么是自暴自弃呢?孟子云:“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暴就是说话不遵守礼义,自己残害自己;自弃就是心里想的不是仁义,自己抛弃自己。像有些世间人为一点小事就自杀,或者有些修行人觉得“像我这样低劣的人,怎么能成就”,如此自甘堕落、鄙视自己,都是不合理的。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军队的主帅可以被夺去,但一个人的志向不能被夺走。
  有些人还有种不好的习气,一生气就摔锅砸碗,甚至个别修行人也这样,发脾气时面前不管有什么东西,拿起来就“啪”地扔在地上。你砸这些锅锅碗碗干什么?又不是它惹你的。真有本事的话,应该直接跟嗔恨心作战,何必摔这些东西呢?这种行为,只能显露你特别没有水平,这也是一种自暴自弃。
  其实人要自强、自立,仁义的境界并不是圣贤的专利,只要我们长期努力,最终也能登堂入室,步入圣贤之域。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再好的良驹,也不能一下跳出十步远;再差的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路,所以成功在于不放弃,只要锲而不舍,没有什么境界是得不到的。
  众所周知,王羲之是古代有名的书法家,被人们公认为“书圣”.有一段时间,人人都夸他的字写得好,他也自鸣得意、洋洋自得起来。有一天,他到一家饺子馆吃水饺,发现水饺都是从墙那边一个个扔过来的,而且十分准确地扔在锅里。他十分好奇,绕到墙后一看,见是一位老太太在包饺子,包好后,头也不抬就扔过墙去,没有一个掉在锅外。王羲之问她有何窍诀,她说:“没什么,只是熟练罢了!”王羲之听后,觉得自己的字远没达到这种熟练程度,于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同样,对我们修行人而言,佛菩萨的境界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肯下功夫,早晚有一天也可以得到。《入行论》云:“不应自退怯,谓我不能觉。”我们不应怯弱畏缩,怀疑自己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倘若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成佛其实也不是件很难的事。
  《弟子规》的这些训诫很深,与佛法也是相通的。因此,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大家在行为上有所调整,最终得到真实的利益。当然,我在开头也讲过,这部论我是自学的,没有传承,所以,假如有地方讲错了、理解不到位,望大家不吝斧正、赐予批评;而如果有些地方对你有利、值得借鉴,也希望你与更多的人分享。
  最后,将此次讲闻本论的善根功德,回向予一切众生!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二十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03:05 , Processed in 0.140793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