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92|回复: 0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第三章《大乘止观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0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基本思想 第三节 本书的三性三无性


第三节 本书的三性三无性

(一)何谓三性三无性?一般所谓三性者,是根据唯识论,约有无假实,而将一切法的性相,作三种之分类。那就是一者遍计所执性,二者依他起性,三者圆成实性。三性又被称为三自性、三性相、三种自性和三相等。略称则可简为遍依圆之三性。
至於三性的译名,诸经论中,各有不同,现将主要的十部经论,所译名称之同异,表示为如下的七类:
再说所谓三无性(trividha- nih.svabha-vata-)者,是对三性而立的三种无性,具体地称为三种无自性性,或为三无自性,三种无性的内容,即是就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而论其各各没有自性自义。各别称为相无性(laks.an.a--nih.svabha-vata-)、生无性(utpatti-nih.svabha- vata-)、胜义无性(parama-rtha-nih.svabha-vata-)。
依照《成唯识论》卷九说:「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注一)
此中所谓「密意」者,显非了义可比;后之二性,体虽非有,而在愚夫,妄执之为我法的自性,故名之为遍计所执。为除此妄执,佛陀世尊,始对此等有及无,总说无性之义。故对三性而立三无性。初依遍计所执而立「相无性」,一切众生以妄心向因缘生之事物,计度有我有法之我法相,名为「遍计所执性」;此遍计所执性之法,如认绳而浮现蛇之幻相,实则蛇相本非有,故名「相无性」。次依「依他」而立「生无性」,以一切诸法,不关於本来妄心,由因缘相和合而生者,谓之依他性;此依他起性之法为因缘生,因缘生无实性,恰如绳之因缘生,无绳之实体,故名「生无性」。三依「圆成实」而立「胜义无性」,以真如为圆为常,为一切有为法之实性,故谓之圆成实性;离此圆成实性,一切有无之诸相,名为「胜义无性」;胜义者,名於圆成实性,以圆成实性为绝待之法,故不带任何之相,如麻中既无蛇相,亦无绳相。
要而言之,此一思想,分有两个系统:一是基於《解深密经》及《瑜伽师地论》的,另一是基於《大乘阿达磨经》、《大乘庄严经论》、《中边分别论》的。宇井伯寿在对《摄大乘论》三性说的看法,认为与基於《解深密经》及《瑜伽师地论》的三性说是不同的。他的理由是,《摄大乘论》的依他性,是染污分与清净分之和合而成的染污清净分,有染净,亦有非染非净、有与无具,更为非有似有者。此中的染污分显现之场合是分别性,此一场合,既非染污清净分的依他性,亦非清净分的真实性。相反地,依他性的清净分显现之时,同样也既不是染污清净分的依他性,亦不是染污分之分别性,而是真实性。像这样的三性说,乃是根源於《大乘阿 达磨经》、《大乘庄严经论》、《中边分别论》的系统而来者(注二)。
我国的印顺法师也说:「本论的体系,与《中边》、《庄严》可说是全同的。」(《摄大乘论讲记》二二五页)
本书之中,说有三性三无性,所以我们先要介绍三性三无性的定义和源流。又因本书中的三性三无性说的理论基础,是采取《摄大乘论》的观点,我们既知《摄大乘论》三性思想源流系统,下面要继续介绍了《摄大乘论》三性说,然后再来论究本书的三性说,始可脉络一贯,知其终始。
(二)《摄大乘论》的三性说从本书的组织及内容上看,非常明显地,它不是《起信论》或《摄大乘论》的释论,正像在其〈序分〉中所说的一样,这是一部独立性的论书 (注三)。然在本书所谓五番建立的第一「止观依止」章,是依如来藏缘起以说明依持修行止观的一心;在其第二「止观境界」章,便采用了三性的理论来加以说明,如前所说,此三性的理论乃是依据《摄大乘论》所持的立场。因此,即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产生了,本书既以《起信论》的如来藏缘起之唯心论观点,与《摄大乘论》的唯识论观点,怎么能够调和?在同一部论书像《大乘止观》这样一部名着之中,绝不可能同时采用两种相互抵触的论点,所以必须仍以如来藏缘起说的《起信论》立场,来理解《摄大乘论》,以求一贯本书的中心思想。其实,前面已经介绍了宇井伯寿及印顺法师的看法,《摄大乘论》的三性说,不能用《解深密经》及《瑜伽师地论》系的思想作解释,故与唯识系的看法,不尽相同。又在宇井氏的《印度哲学研究》卷六内,有如下的说明:「总之,此等摄论论师,是以《摄大乘论》和《起信论》视为一致,至少也解释为《摄大乘论》与如来藏缘起之间,并无殊异。」(注四)
印顺法师也说:「摄论派说是真妄和合的赖耶,与奘传的唯识不同。」(《摄大乘论讲记》一九五页)
正由於此,接着又产生了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引起近代的日本学者,怀疑本书的撰着者,不是南岳慧思,而是与昙迁(西元五四二-六零七年)当时一般摄论师的立场相当,特别从昙迁的思想路线考察,最有可能即是本书的撰着者(注五)。关於这个问题,笔者乃系持的相反意见,仍以出自慧思禅师的真撰,已在《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第二章第三节第二目中,作了推断。
现在,我们开始讨论《摄大乘论》的三性说,亦即是三相说,即所谓依他性相、分别性相、真实性相。但在《摄大乘论》的三种译本之间,对於三性的译名,则颇有不同:
1.佛陀扇多译为:他性相、妄想分别相、成就相。(注六)
2.真谛译为:依他性相、分别性相、真实性相。(注七)
3.玄奘译为: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圆成实相。(注八)
至於此三性或三相的梵文原意,则为:
1.paratantra乃系「依於他」的形容词,亦可用作名词「依他」。所以,译作「依他」者最适切。
2.parikalpita,义为「被妄分别」或使妄分别,译作妄想分别是适当的;假如译成分别,亦即妄想分别的意思,也是正确的。
3.parinis.panna,义为「终了发现」,或为「使完全」,可为形容词,亦可为名词;因之,译为「成就」及译为「圆成」,都是适切的译名。若译为「真实」则稍偏於义译,因为「使完全」也即有「成真实」的意义,所以亦不为错(注九)。正由於如此,宇井伯寿对於《摄大乘论》的校订以及研究,都是以真谛的译本为主,因为真谛所译最近梵文原义。
介绍了三性的译名及原义之后,再来看看三性的涵义是什么。当然,此处是以《摄大乘论》的真谛译本作依据。
先说依他性,《摄大乘论》卷中云:「若唯识,似尘显现依止,说名依他性。 云何成依他?何因缘说名依他?从自熏习种子生故,系属因缘不得自在,若生无有功能过一刹那得自住故,说名依他。」(注一零)
这是说,最初「唯识」,本来无尘,由於此识产生变异,始有「似尘」的显现,成为「似尘显现」的「依止」,所以名为依他起性。是依似尘之「他」所依止而起者。如是识中本来有尘,便不成为似尘,也不成为依他(客尘、似尘)而起了。又问:怎么成为依他?为什么称为依他呢?是从「自」类的「熏习种子」而生故;又是被「因缘」之所「系属」而生故,「不得自在」,因此依他起性的东西,「若」其「生」起的刹那,刹那即灭,决定「无有功能过於刹那」而「得自」然安「住」的。所以成为依他,也名为依他了。再说,此处所言「唯识」的「识」之产生变异,与真谛所译「乱识」的定义相当,以生变异而成为似义显现的依止之时,即含有此一乱识的体相和功能在内,所以名为依他性。
次说分别性,《摄大乘论》卷中说:「若分别性依他,实无所有,似尘显现。云何成分别?何因缘说名分别、无量相貌,意识分别,颠倒生因故成分别,无有自相,唯见分别故,说名分别。」(注一一)
这是说,「分别性」是依「依他性」而起,「实」体乃是一「无所有」,不过是「似尘显现」而已。也即是说,既系依止依他性而有,那里还有一个分别性呢?故在「无所有」之中,并没有分别性这样东西,因系似尘显现,故名分别。此处亦设两问:怎么成为分别?因何说名分别?接着便说,由於「无量」的种种行「相」之「貌」,便有无量行相之貌的「意识」,能够「分别」一切境界。而此无量相貌的分别是「颠倒生因」的,所以没有「自相」可言;它是意识分别所取的所分别,所以仅是乱识颠倒生起的所缘相;它是能分别的所缘,是分别心所分别的,所以叫作分别性。似尘显现的乱相自体,是毫「无」「自相」可求的,「唯」有「分别」的乱识为它的自性,离开名言之识,即不复存在。它是分别所现的,所以「名」为「分别」。
再说真实性,《摄大乘论》卷中云:「若真实性分别性永无所有为相,云何成真实?何因缘说名真实?由如无不如故成真实,由成就清净境界,由一切善法中最胜於胜义成就故,说名真实。」(注一二)
这是说「真实性」在依他性中,是「永无」成为「分别性」之一分的可能,分别性以「永无所有为相」之故,所有无相,即谓之「真实」而不是非真实。又问:「何因缘说名真实?」根据真谛译世亲释,是将该段文字,组织成为三义一结,所谓三义之第一,即是「由无不如」之义者,乃以不相违之义而显「真实」,此在世间,如真实之友。第二「由」於「成就清净境界」者,即以无颠倒义而显真实之谓,由於境界无颠倒之下,得说四种清净(注一三),此在世间,如真实之物。第三「由」於「在一切善法中最胜」者,是以无分别义而显真实之谓,此在世间,如真实之行。此「不相违」、「无颠倒」、「无分别」的三义,於「胜义」不坏失故,所以「说名真实」。
总之,仗因(种子)依缘而生起之者,即名「依他」;依识而识被所缘,显现之者,名为「分别」;显露真如法性者,称为「真实」(注一四)。不过,《摄大乘论》中的三性说,目的在於说明由唯识相而进入唯识性的发展过程,亦即从三性而进展至三无性。正如该论卷中所说:「菩萨由入似义显现意言分别相故,得入分别性;由入唯识义故,得入依他性。及云何得入真实性?若舍唯识想已,是时意言分别,先所闻法熏习种类。菩萨已了别伏灭尘想,似一切义显现,无复生缘故不得生,是故似、唯识、意言分别,亦不得生。由此义故,菩萨唯住无分别。一切义名中,由无分别智,得证得住真如法界;是时菩萨,平等平等,能缘所缘无分别智生,由此义故,菩萨得入真实性。」(注一五)
此处的「真实性」,乃是指明为「真如法界」的真常心,所以必然能与《大乘止观》的思想相为呼应的。并且即以此为基础而用三无性来说明止观境界,复以三无性来说明止观体状。下面就让我们来对本书的三性说作一番研讨。
(三)本书以如来藏为中心的三性说本书依於一心而展开三自性,即是以三性说来说明止观的境相,又依所观之境,作为观行的入门。这是依於《摄大乘论》的阿梨耶识成立的三性。《摄大乘论》与护法之后的新义唯识不同,它属於古义唯识,玄奘所传者,即为新义的唯识,真谛所传译的《三无性论》,也属於古义唯识。至於本书,便是继承《摄大乘论》的三性三无性思想的系统;同时,在前面已经介绍过,当时的摄论宗师,「是以《摄大乘论》和《起信论》视为一致」的。因此,不妨将这三种论书的共通点,举其两对四例对照如下:
1.《大乘止观》卷三云:「真心是体,本识是相,六七等识是用。」(注一六)
2.《起信论》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注一七)
1.《大乘止观》卷三云:「所言总名三性者,谓出障真如及佛净德,悉名真实性;在障之真与染和合,名阿梨耶识,此即是依他性;六识七识妄想分别,悉名分别性。」(注一八)
2.《摄大乘论》卷上云:「依他性相者,本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差别,……是名依他性相。分别性相者,实无有尘,唯有识体显现为尘,是名分别性相。真实性相者,是依他性,由此尘相,永无所有,此实不无,是名真实性相。」(注一九)
由此可知,本书的所谓体相用,是根源於《起信论》,所不同者,《起信论》是就清净位的圣者而言,只讲净的体相用,本书由於富有性染思想,所以包摄凡圣染净,而将一心及八个识,分别名为体相用的。至於三性的思想,本书当然是采取了《摄大乘论》的立场,但其标名,也有不同之处。试立二表,将其显现出来:
我们由这两对四例看来,对於作为体大的真实性的真如心,三书所说是一致的。到了依他性的本识上面,本书便脱离了《起信论》之相大所持的观点,而采用了《摄大乘论》所持本识的思想,说为真妄和合的阿梨耶识,而不是《起信论》所说的如来藏具足的无量性功德了。再说《起信论》的用大,是指清净功德所权现的世出世间的善因果法,与《摄大乘论》所说由识体显现的尘相之分别性相,并不相同,本书接受了《摄大乘论》所持的识体显现,而说的分别性,便是六识七识的妄想分别,此妄想分别,当然也与《起信论》所持用大的内容不同,善因果法集亦是妄想分别,但其并非出之於妄想分别。
现在,我们再以《起信论》的「三大」为中心,就以上三书所持的论点,作更深一层的考察。先说《起信论》的体大,即是摩诃衍的自体,即是万有本体的真如实在,宇宙间的森罗万象,无不皆以此真如为其本体(注二零)。《摄大乘论》的真实性相,已如前述,在依他性中的分别性之尘相,已全无所有,它之被称为真实性相,乃表其实际尚有,所以名为真实性(注二一);此与《起信论》所持万有的本体,意义全同。本书的真实性之「出障真如及佛净德」,和《起信论》体大的「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的内容,也全然相通。
次说《起信论》的相大,即是摩诃衍的形态,即是指的基於法身如来藏的无量无边的功德相,这是无限的真实相,因为凡是显现现实界的诸法,均非绝对,均非无限,且其亦非功德及真实的体相,例如说山之大及海之大,无一不是有限的大,毕竟不过是虚假不实之相(注二二)。《摄大乘论》的依他性相,除指「本识」之外,并无别的东西,唯其由此本识,显现十一识(注二三),此十一识,为虚妄分别之所摄,以唯识为体而显现非有虚妄之尘,这一显现的依止,便是依他性相;显现的依止,舍本识而外,别无可依,因而,作为显现尘相之所依止的本识,便被名为依他性相了(注二四)。此处真谛译的「本识」,在玄奘译的《摄大乘论》中,名为「阿赖耶识」(注二五),与本书《大乘止观》,将「在障之真与染和合名阿梨耶识」的依他性,同样是指的真妄和合的第八识。此与《起信论》所说相大的无限无量的功德来比较,其内容显然是不同了。
再说《起信论》的用大,这是摩诃衍的动态,也即是从真如法身的体大,显现而生的世出世间的一切善因果法;因为在现象界而言,无非由於无明熏习之所发现者,例如关於看、关於闻等,无一不成为烦恼之因而生恶因恶果。但是,真如法身是善法之本,是功德之源,显现於现象界的善因善果,也就无一不是由於这个真如法身内发的动态了(注二六)。至於《摄大乘论》的分别性相,实际上也不是有尘,仅是唯识体显现为尘而已;所谓非有尘者,例如无我一样,是指所取之实体全无,仅以唯识本体,但亦不是以识为分别性相(注二七)。《摄大乘论》於此处所谓的「显现」,和《大乘止观》所谓的「六识七识妄想分别」的「分别性」,是指的同一样东西,和《起信论》之现於现象界的善因善果,大致也是相通。
所不同者,《起信论》的体相用三大,是约真、约净、约功德、约善因果而论的;本书的三性,皆具有染净二分的性能;而於《摄大乘论》的立场,三性之中,唯有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此外的真实性为清净分,分别性为染污分(注二八)。这为三种论书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点,此亦可用表示如次:
本书虽然未以作为哲学理论和其宗教实践的止观,来广泛地论及三性三无性,但其确已将其论述的三性三无性,视作达成止观法门之修行的究极方便。因此,在本书之中,说明止观体状之时,便是说明如何由三性而进入三无性的阶层。
这在本书卷三,即有如次的述:「三性得入三无性,入三无性者,谓除分别性入无相性,除依他性入无生性,除真实性入无性性。」(注二九)
再看 益智旭大师的《释要》卷四,对此所作的解释说:「观门成立三性缘起者,谓观五阴六尘等法本,但是妄想执实,即能成立分别性缘起。(中略)次观五阴六尘等法,悉皆心作,其体是,即能成立依他性缘起。(中略)次观一切诸法。本来惟心,心外无法,不将二无以为心相,即能成立真实性缘起。(中略)止门除灭三性入三无性者,谓疆观诸法,唯是心相,状无实;复观能观之心,亦无实念。繇此执心止息,故名除分别性入无相性。次观法,唯心所现,有即非有,无生无灭。繇此虚相执灭,故名除依他性入无生性。次观净心,圆离四句,不属有无。亦非可缘可念,故名除真实性入无性性也。」(注三零)
益大师的这段解释,已把本书的止观行法,用三性进入三无性的过程次第,说得相当明白了。主要的意思,是以三性为观行,又以三无性为止行。
然与《摄大乘论》所不同者,在《摄大乘论》,仅以三性三无性为唯识观;在本书的止观工夫,由於是交替并进的,所以形成为四个层次的四重止观,仅以三性三无性,作为四重止观中的第一及第二重止观,除此之外,尚有根本真如三昧的第三重止观,以及止观双现的第四重止观(注三一)。这一点,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现在且将本书的止观法门和三性三无性之关系,列表如下:
在此表中,由三性进入三无性时,竟然成了五个无性,这便是为了显明止观的层次,而将第三个「无性性」再予以划分。「无无性」是「无性性」的异名,意义相同。又为显示即伪是真,息异执以辨寂灭起见,又将「无无性」名为「无真性」。其实,名虽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则仍同是一个由真实性而来的性无性而已。
 
注解:
注 一、《成唯识论》卷九.一页。《大正》三一.四七页下-四八页上。
注 二、宇井伯寿博士《摄大乘论研究》三八六页。
注 三、《大乘止观》卷一,《大正》四六.六四二页云:「今且依经论,为子略说大乘止观二门。」
注 四、宇井伯寿博士《印度哲学研究》卷六.五三零页。
注 五、《佛教研究》六卷四号七一页,高桥勇夫氏〈大乘止观法门 撰者 就 〉(昭和十七年)。
注 六、《大正》三一.一零零页下、一零一页下-一零二页上。
注 七、《大正》三一.一一八页上、一一九页中-下。
注 八、《大正》三一.一三七页下、一三九页上-中。
注 九、宇井伯寿博士《摄大乘论研究》三八二-三八五页参考。
注一零、《大正》三一.一一九页中。
注一一、《大正》三一.一一九页中。
注一二、《大正》三一.一一九页中-下。
注一三、《大正》三一.一二零页下,《摄大乘论》卷中云:「此性四种清净法者,一,此法本来自性清净,谓如如空,实际无相,真实法界。二,无垢清净,谓此法出离一切客尘障垢。三,至得道清净,谓一切助道法及诸波罗蜜等。四,道生境界清净,谓正说大乘法。」
注一四、印顺法师《摄大乘论讲记》二三七页说:「这三性的名义,撮要说来,仗因(种子)托缘而有的,名依他起;为识所缘,依识而现的叫遍计执。法性所显的是圆成实。」
注一五、《大正》三一.一二三页中。
注一六、《大正》四六.六五三页下。
注一七、《大正》三二.五七五页下。
注一八、《大正》四六.六五五页下。
注一九、《大正》三一.一一八页上-中。
注二零、望月信亨博士《大乘起信论之研究》三五九页参考。
注二一、宇井伯寿博士《摄大乘论研究》三九二-三九三页参考。
注二二、望月信亨博士《大乘起信论之研究》三五九-三六零页参考。
注二三、宇井伯寿博士《摄大乘论》校订本三三页参考。所谓十一识者,含摄一切识。即如玄奘传译唯学的八识;《中边分别论》中,述有根、尘、我、识之四种;《庄严论》所说的六种。唯在《摄大乘论》的〈应知胜相品〉第二之一,始说有十一识:「谓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应受识、正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恶两道生死识。」(《大正》三一.一一八页上)
注二四、宇井伯寿博士《摄大乘论研究》三八七-三八八页参考。
注二五、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三一.一三七页下云:「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
注二六、望月信亨博士《大乘起信论之研究》三六零页参考。
注二七、宇井伯寿博士《摄大乘论研究》三九二页参考。
注二八、《大正》三一.一二一页上云:「阿 达磨修多罗中,佛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
注二九、《大正》四六.六五八页上。
注三零、《卐续藏》九八.四七零页C。
注三一、《大正》四六.六五八页上,《大乘止观》卷三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04:04 , Processed in 0.118120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