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3|回复: 3

[其它] 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0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摘自《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明古杭云栖寺沙门  袾宏  述



○三天乐雨华(四)  初天乐二金地三雨华四总结
○初天乐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
[疏]上叙宝池。此谈金地之上。华乐交辉也。天乐者。
异世乐故。常作者。无间歇故
[钞]异世乐者。大本云。第一四天王天。及诸天人。百
千香华。百千音乐。以供养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
于是第二忉利天王。欲界诸天。以至第七梵天。一
切诸天。香华音乐。转相倍胜。又云。亦有自然万种
伎乐。无非法音。清畅嘹喨。微妙明雅。一切音声。所
不能及。观经云。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
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以是天人所作之乐。
非人间所有。故云异世乐也。无间歇者。世乐须人。
有作有辍。天乐自鸣。故云常作也。今人念佛。临终
之日天乐。迎空。正唯净土常作天乐故
[疏]称理。则自性万德和融。是天乐义
[钞]自性如实空。则不立一尘。如实不空。则交罗万
德。调和而克谐不悖。融液而一味无乖。忍进相兴
低昂。则损鸣篪奏。止观双成定慧。则玉振金声。慈
悲。则哀矣不伤。喜舍。则乐而不泆。如斯天乐。非唯
不鼓。兼复无声。羽寂宫沈。。响天震地
○二金地
  黄金为地
[疏]此蹑前起后。谓极乐世界。上则乐作于天。下则
金严其地。而居此黄金地上。不独耳闻天乐。亦且
眼见天华也。黄金者。谓琉璃地上。间以黄金。然亦
众宝无定
[钞]间以黄金者。如观经云。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
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棱。百宝所成。
一一宝珠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
璃地。如亿千日。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界
以七宝。分齐分明。据此。则地本琉璃。而黄金者。又
地面之庄严也。大本云。彼刹自然七宝。体性温柔。
相间为地。或纯一宝。光色晃耀。超越十方。恢廓旷
荡。不可穷尽。地皆平正。无有须弥及诸山海坑坎
井谷幽暗之所。据此。则亦可专以黄金为地。良繇
彼国广大。非止一隅。黄金琉璃。且以一宝二宝言
之。众宝为之。当亦无尽
[疏]称理。则自性真如平等。是金地义
[钞]真如。则无杂无秽。无变无迁。历万劫而常新。平
等。则不增不减。不高不下。为千圣所共履。毗舍如
来。谓当平心地。则世界平。如舍利弗。心有高下。乃
见丘陵坑坎是也。是故人人行处是黄金。何待如
来以足指按地
○三雨华(三)  初天雨妙华二持以供佛三供巳自适
○初天雨妙华
  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疏]言此黄金地上。常雨天华也。彼无须弥日月。而
言六时者。以华鸟为候也。卢山莲漏。盖仿此意
[钞]此土日月旋环。绕须弥而分昼夜。如赡部正当
须弥之南。昼则始东洲半。经乎南洲。终西洲半。夜
则始西洲半。经乎北洲。终东洲半。配十二支。六时
成昼。六时成夜。为一日也。彼国既无须弥。又无日
月。常明不昏。昼夜无辨。唯以华开鸟鸣而为昼。华
合鸟栖而为夜也。然日月有无。诸本不同。汉译云。
日月处空。吴译仍汉。王氏复云处空而不运转。曹
魏不言有无。元委及宋。直云无有。若和会之。当是
日月虽存。以佛及圣众。光明掩映。兴无同耳。而以
理揆之。无者为正。何者。忉利而上。尚不假日月为
明。何况极乐。或汉译日月上。缺无有二字。未可知
也。高明更详之。莲漏者。远祖于庐山。集众念佛。刻
木为莲。具十二叶。引流泉入池。每度一时。水激一
叶。昼夜六时。禅诵不辍。兴会诸贤。往生甚众。今人
六时净业。本于远宜。远宜本此
[疏]曼陀罗。天华名也。此云适意。又云白华。天雨者。
    赞叹道德。如空生帝事
[钞]白华者。天华多种。如曼殊沙。则云赤华。今止白
华。文省便也。亦可西方属金。取白业义。适意者。天
华妙好。适悦人意也。大本云。一切诸天。皆[丧-(畏-田)+(冗-几+贝)]天上
百千华午来供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是也。赞
叹者。世人行善。诸天欢喜。何况处劝。如来菩萨贤
圣上善之所集会。赞叹雨华。理固应尔。如空生帝
释者。须菩提宴坐。帝释散华。须菩提问。空中散华。
当是何人。答曰。我乃天帝。以尊者善说般若故。是
知净土往生之众。一心不乱。则诸念不生。万法空
寂。即是善说般若。感动诸天。又何疑哉
[疏]又华有二种。一者天华。二者树华。今是天华。以
天摄树故
[钞]天华者。从天而下。义如前释。树华者。大本云。四
方自然风起。出五百音声。吹诸树华。华生异香。随
风四散。散诸菩萨声闻大众。华堕地者。积厚四寸。
极目明丽。芳香无比。及至小萎。自然乱风吹去。是
彼土亦雨树华。故曰以天摄树
[疏]称理。则自性开觉。是华义
[钞]自性在迷。如华尚蕊。自性勿悟。如华正开。又妙
色焕烂。不绘而成。妙复馥郁。不行而至。华雨自空
不种而生。不采而下。自性神灵通达亦复如是
○二持以供佛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袖-由+戒]。盛众妙华。供养他方
  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疏]此言天所雨华。众生持取供佛也。众生者。除佛
而言也。清旦者。六时之一也。衣[袖-由+戒]者。盛华之器也。
供毕还国。犹在食进。以神足故
[钞]除佛者。唯佛一人。独称大觉。菩萨而下。以至往
生彼国初心凡夫。皆名众生也。以生佛相对故。六
时之一者。清旦。于昼时为最先。以旦供佛。表至敬
也。又旦是夜气清明之际。清旦供佛。取心净也。彼
国众生虽昼夜一心。固无清浊。而未登佛地。犹有
无明。触事涉缘。不无少动。亦以平旦号清明心。亦
可随顺此方言清旦也。常者。日日恒然。不疲厌故。
各者。人人皆然。无动惰故。盛华器者。真谛谓衣[袖-由+戒]
为外国盛华之器。或言衣襟。亦以襟盛华也。他方。
自本国而他方之。不言本国者。文省也。十万亿佛。
一佛一大千土。言广民。食时者。晨斋时也。清旦
至于晨斋。为时至少。以至少时。供至多佛。明其速
也。如大本言。、诸大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遍至
十方无量世界。供养诸佛。华香伎乐。衣盖幢幡。无
数供具。若欲献华。则于空中化成华盖。周四十里。
乃至六百八百里。各随大小。停于空中。势皆下向。
以成供养。复以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既供养
巳。忽然轻举。还到本国。犹为未食之前。据此。则有
种种诸供养具。又化华成盖。又供毕听法。今止言
以华供养。皆文省也。神足也。如大本法藏愿云。我
作佛时。我刹中人。皆得神足。如一念顷。过百千万
亿那由他世界。又愿云。即得宿命。又云天眼。又云
天耳。又云他心。则生彼国者。六通自在。不止飞行。
今不言者。亦文省也
[疏]按此神足。住位。行位。菩萨所有。如华严中说
[钞]华严经云。八住菩萨。一刹那顷。游行无数世界。
又十行颂云。佛刹无边无有数。无量诸佛在其中。
菩萨于彼悉现前。亲近供养生尊重。则今之神足。
岂易及哉。问。此于三种意生身。当属何等。答。楞伽
三种。分属声闻菩萨大圣。则短彼国者。随其所修。
各有所证。如九品例
[疏]称理。则自性自严。是盛华供养议。自性自遍。是
十万亿佛义。自性自空。是食时还义。自性自住。是本国义
[钞]自严者。心本具含万德。不以万德严心。德无所
德。严无所严。是真供养。思益经云。谁能供养佛。通
达无生者。宝雨经云。如理思惟。即是供养如来。是
也。自遍者。以心遍一切处。即是一一事。无空过
者。故维摩经言。无前无后。一时供养。自空者。心体
本空。空无来往。是故以食时还。聊对此方跋涉耳。
实由不越刹那。还国巳竟。自住者。心源湛寂。常住
不迁。是当人故乡田地。安身立命处。金刚经还至
本处。即此经还到本国也。此之谓务本
○三供巳自过
  饭食经行
[疏]承上食时。故次言食。经行者。循环不断义。返巳
而食。食巳而行。彷徉自适也
[钞]饭食者。大本云。诸往生者。其饭食时。银钵金钵。
种种宝钵。随意现前。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碱甘
淡。各如所愿。不余不缺。不以美故。过量而食。食巳
自消。而无遗滓。或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适。
无所味著。身心轻利。食毕化去。时到复现。循环者。
如经贯纬。络绎连棉。往来无巳也。食民政局 而行。一以
谓身。使无凝滞。一以调心。使不放逸也。彷徉者。优
游自得意。世人食民政局 。非奔走尘务。则增长睡眠。彼
国饮食经行。解脱之风。消遥之状。可想见也
[疏]唯言饭食。不及衣等。唯言经行。不及坐等。亦文省故
[钞]衣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所欲
衣服。随念即至。不假裁缝捣染浣濯。又复有无量
上妙衣服。宝冠环钏。耳珰璎珞。华鬘带锁。诸宝庄
严。百千妙色。自然在身。又云。复有无量如意妙。香
涂香末香。其香普熏彼佛国界。故不言衣。以食摄
衣。及一切资生之具故。不及坐者。教开四种三昧。
一曰常行。二曰常坐。三曰半行半坐。四曰非行非
坐。就此文中。则唯第一。然二部中。皆言往生者。坐
莲华中。般舟三昧则复言立。当知以行摄坐。及四威仪故
[疏]称理。则自性常定。是饮食义。自性常慧。是经行义
[钞]禅悦为食。故定有食义。智能运转。故慧有行义。
如论颂云。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又佛地论。净
土中诸佛菩萨。能说能受大乘法味。又正体智受
真如味。能住持身命。使不断坏。长养万法。故名为
食。又阿含唯识等。说出世五食。一禅悦。二愿。三念。
四解脱。五法喜。谓禅定资神。轻安适悦。即为食义。
愿力持法。法身增长。即为食义。念力明记。圣道现
前。即为食义。解脱除障。居然资益。即为食义。法喜
内充。极喜乐故。即为食义。今止言定者。举一兼四。
禅定之中。无不摄故。维摩经云。未发大乘意。食此
食者。至发意乃消。巳发意者。得无生忍巳乃消。得
忍者。至一生补处乃消。华严具足优婆夷云。一生
所系菩萨。食我食者。皆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皆
自性真如无尽之理而为食也。经云行。持世姆云。
如晋升地处。是无行处。无行处者。真慧也。故知拈匙
放箸。口口不离。举足身。步步踏著。何得埋头吃
饭。空过一生。玩水观山。徒劳万里
○四部总结
  吉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疏]结上天乐天华等。种种庄严。皆本佛愿行功德所成就也
[钞]愿者。如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自地以上。皆
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又愿云。我作佛时。
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然灯散华。
又愿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以香华等 中供具。
欲往他方世界供养诸佛。一食之顷。即可遍至。又
愿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欲食之时。宝钵之中。百
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巳自去。今来成佛。一一所愿。
皆悉成就。行者。如大本云。法藏比丘既发愿巳。天
雨妙华。而散其上。又云。或为比丘。或为天王。或为
轮王。或为大臣。恒往佛所。承事供养。又云。手中常
出衣服饮食。幢幡宝盖。一切音乐。今来成佛。如上
天乐天华等报。自合成就
○四化禽风树(三)  初化禽演法二风树演法三
结总二严
○初化禽演法(二)  初正示法音二释无恶道
○初正示法音(二)  初宣音二获益
○初宣音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
  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
  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
  分。如是等法
[疏]上言诸天献瑞。此言禽树成音。又上言供养之
胜。今言闻法之胜也。种种言非一。奇妙言异常。杂
色言美观。白鹤等者。多种中举一二也。白鹤。孔雀。
鹦鹉。常见可知。舍利解现前文。迦陵频伽。此云妙
音。共命。一云命命。如是种种。悉皆奇妙。非凡鸟比。
[钞]奇妙者。形殊众鸟名奇。音能说法名妙。白鹤者。
此土鹤有四种。玄黄苍白。以白为胜。然鹤虽白。自
无纯白。非非真白鹤也。孔雀。鹦鹉。皆此土所贵。故独
举也。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巳有音声超众鸟
故。正法念处经云。此鸟音声。若人若天。紧那罗等。
无能及者。唯除如来。故云妙音。共命。变云命命。亦
云生生。梵语耆婆耆婆迦。二首一身。报同 识异。谓
是释迦调达宿因。又雪山有二头鸟。一曰迦娄嗏。
一曰优波迦娄嗏。是也。仿佛如二头之蛇。九头之
鸟。千头之鱼。今刻绘作人身二首。恐非也。上文数
鸟。四通震旦。二局西干。在此土者。巳称珍异。若在
彼国。形体色音。转更奇妙。今姑取名同。而实则异。
例如栏纲行树等。皆以宝成。非人世所有也。举一
二者。多不悉陈。如台风经中有凫雁及鸳鸯等。今以
少摄多。亦文省也
[疏]然此土诸鸟。唯鹦鹉解作人言。而亦仅称学语。
彼国则昼夜出音。且和且雅。为能演畅根力觉道
一切道品。非漫鸣也
[钞]仅称学语者。谓但依人语。未能知义。记曰。鹦鹉
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则人道未通。
何况佛心。鹦鹉且然。余可知矣。和雅者。和兴暴对。
如鸱鸦等。是名暴音。雅兴俗对。如莺鹂等。是名俗
音。优柔平中。无有粗厉。能令听者躁心自释。是名
和音。正大谨严。无有邪靡。能令听者欲心自平。是
名雅音。由之瑟尚缺于和。郑之声大背于雅。鸟兼
二美。是黄钟大吕所不及也。演者。张而广之。义无
尽故。畅者。敷而达之。意无滞故。如是演畅根力觉
道。三十有七诸道品也。道品者。以是入道之品类故
[疏]然此三十七品。属小乘法。实通大乘。随其心行。
如诸经论中说
[钞]通大乘者。瑜伽四十四云。大乘菩提分。乃有多
种。三十七品。是其中别义。通于大小。智论云。三十
七品。无所不摄。即地钽道品。亦在其中。净名云。道
品是道场。又云道品是法身因。摄大乘云。道品是
菩萨宝炬陀罗尼。涅槃云。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
佛性。名得醍醐。皆约大说。随心行者。如涅槃云。智
有二种。一者中智。二者上智。观诸阴苦。是名中智。
分别诸阴有无量相。非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
则知道品是一。观智大小。固无定也
[疏]五根者。一信。二进。三念。四定。五慧。能生圣道。故
名为根。又如俱舍。具三义故
[钞]根有二义。一者能持义。持其所巳得。而自分不
失也。二者生后义。生其所未得。而胜进上求也。言
信根者。谓于谛理深忍乐欲。是名信根。此一为总。
余四承上。进根者。既信此理。勤求不息。是名为进。
念根者。既求此理。念兹在兹。明记不忘。是名为念。
定根者。既念此理。系缘一境。相应不散。是名为定。
慧根者。既定心在道。复正观分明。决择是非。是名
为慧。能生圣道者。以此五法。调治其心。譬如阴阳
和适。一切种子皆得发生故。俱舍三义者。俱舍论
明最胜自在光显为根。最胜者。根体胜故。自在者。
根用胜故。光显者。体用双彰故。于中开二十二根。
有信等五根故
[疏]五力者。即前五根境长。具有大力故名为力
[钞]力有二义。一者不为他伏。二者又能伏。他如瑜
伽论。此五力者。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法。生深胜
解。难制伏故。又具大威势。摧伏一切诸魔军故。信
力者。深信谛理。转更增长。能遮疑惑。不为动摇。能
拒邪外。不为迷乱。能破烦恼。不为侵害故。一总余
承。如上根例。进力者。进根增长。能破身心种种懈
怠。成办出世种种事业故。念力者。念根增长。能破
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故。定力者。定根境长。能
破一切诸杂乱想。发起事理诸禅定故。慧力者。慧
根增长。能破一切邪外等见。能断一切偏小等执故
[疏]七菩提分者。即七觉支。亦繇前根力。得此慧用。
谓一念。二择法。三精进。四喜。五猗。六定。七舍。一云。
一择法。二精进。三喜。四除。五舍。六定。七念。今依后释
[钞]觉支者。觉即菩提。支即是分。谓分分随宜而用
也。繇前者。瑜伽云。诸巳证入正位者。如实觉慧。用
此为支。故知根力既固。后须觉慧。合宜则用。依后
释者。以天台所释。意明显故。又华严疏。变以择法
为自体。余分为分故。一择法者。观诸法时。善能觉
了。拣别真伪故。二精进者。修道法时。善能觉了。不
谬行于无益苦壬入。三喜者。心得法喜时。善能觉
了。不随颠倒之法而生喜故。四除者。除诸见烦恼
时。善能觉了断绝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五舍者。
舍所见念著之境时。善能了取舍虚伪。永不追
忆故。六定者。发诸禅定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
生见爱故。七念者。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
慧均平。若心沉没。当念用择进喜三支。察而起之。
若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支。摄而伏之。念念调
和。使中适故
[疏]八圣道者。亦名八正道。繇前择法。故入正道。谓
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
进。七正念。八正定
[钞]一正见者。杂集云。若觉支时。所得真觉。以慧安
立。谛理分明。无有错谬故。二正思惟者。见此理时。
无漏心相应。思惟筹量。为令增长入涅槃故。三正
语者。不惟心无邪思。以无漏智。摄口四业。住四善
语故。四正业者。以无漏智。除身三种一切邪业。住
清净身业故。五正命者。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中五
种邪命故。六正精进者。以无漏智。应勤行精进。趋
涅槃道故。七正念者。以无漏智。于应念正道法。及
助道法。心不动失故。八正定者。以无漏智相应。正
住于理。决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
能至涅槃名道。若华严离世间品。则领先正俱菩萨
道。正见者。远离一切诸邪见故。正思惟者。舍妄分
别心。随顺一切智故。乃至正定者。善入菩萨不思
议解脱门。于一三昧中。出入诸三昧故。释云。据此
文证。岂不深玄。以例推之。七觉根力三十七品。皆
随众生因地所修。机见不同。证大证小。各有所得
[疏]言如是等法者。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成
三十七品。及等余一切法故
[钞]三十七品。上惟二十有五。故等以摄之。四念处
者。所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而云念处者。以不净。是观身者所当念处之所也。
苦无常等。亦复如是。四正勤者。解见前文。以生善
灭恶。不懈驰故。名之为勤。勤所当勤。合于理故。名
正勤也。四如意者。亦名四神足。所谓欲如意足。心
如意足。勤如意足。慧如意足。良繇念处正勤以来。
精进增多。定心稍弱。修此四种定力摄心。则智定
均等。能断结使。所愿皆遂。名如意足也。合此七类。
则为三十七品。婆沙智论。皆以喻显。念处如种子。
正勤如栽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茎
叶。觉支如开华。圣道如结果。故名道树。余一切法
者。如四心六度。无量法门等
[疏]问。何不先叙念等。而首举根。答。以重信故。又上
三科至此。始有根力故
[钞]据七类次第。闻法先当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摄
心调柔。柔故成根。根增成力。乃七觉分别。八道正
行。今重信者。此经以信为主。而根力二俱首信。信
持余四。是道之元。德之母也。如五位之中。信亦居
初。十信之中。信亦居初十一善法。信亦居初故。上
三科者。从念处。正勤。如意。修为至此。方得根力坚
固。能使前所得法。无有退失故。又后当得法。毕竟
能得。亦繇乎信。故首举也
[疏]称理。则自性变化。是众鸟义。自性出生一切法
门。是根力觉道义
[钞]下文言彼佛变化所作。今谓妙色雅音。全体是
自心显现。何得高推圣境。双心地含诸种。则五根
等。全体是自心培植。何得向外驰求。故先德谓信
心坚固。湛若虚空。即五根力。觉心不起。即七觉支。
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正道。故云海生万物。无
物不海。心生万法。无法不心
○二获益
  其土众生。闻是音巳。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疏]闻音无益。则同世音。祗取娱乐。今念三宝。正胆
益也。三宝者。略有三相。一往持相。二别相。三同相。
可尊贵故。名之曰宝
[钞]住持相者。雕铸塑画。名为佛宝。黄卷亦轴。名为
法宝。比丘五众。和合无争。名为僧宝。即世间三宝
也。别相者。略有三义。一者三宝自别。二者三宝大
小乘别。三者三宝名相各别。括其大意。则常身尊
特。示现不同。名为佛宝。教行理果。为门不同。名为
法宝。三贤十圣不四果四向缘觉独觉。阶位不同。名
为僧宝。即出世间三宝也。同相者。若约五教。则一
事立事就义门。二者会事归理门。三者理事融显
门。四者绝相理实门。五者融通不碍门。虽前浅后
深。而同归一原。括其大意。则性体灵觉。照了诸法。
名为佛宝。恒沙性德。皆可轨持。名为法宝。性相不
二。冥合无违。名为僧宝。即出世间最上三宝也。尊
贵者。佛两足尊。法离欲尊。僧众中尊。依之修行。则
出三界。世间珍重。无兴为伍。故名为宝。通书亦云。
至尊者道。至遗者德。况三宝道德之极。岂不称宝
[疏]闻念三宝。自有四义。一者音之中。赞三宝故。
二者说法有方。善入人故。三者昼夜无间。熟耳根
故。四者鸟尚解说。激胜心故
[钞]赞三宝者。虽上根力觉道。种种诸法。为品不同。
约而言之。皆三宝摄。演畅此法时。或明含灵本具
觉性。众生闻者。得自本心。乃知有佛。或明明具种
种诸相。众生闻者。解入深义。乃知有法。或明性相
和合不二。众知闻者。事理无碍。乃知有僧。故民三
宝。善入人者。虽谈妙法。不善为辞。闻则捍格。今惟
和雅之音。优柔调达。理义悦心。听者生喜。故念三
宝。熟耳根者。虽善说法。一暴十寒。心则懈废。今唯
六时相续。习听饫闻。浃随沦肌。熏陶成性。故念三
宝。激胜心者。鸟能说法。人胡不如。惭耻一生。精进
自发。故念三宝
[疏]称理。由自性真心一体。是佛法僧义
[钞]如上同相所陈。则知唯一真心。更无别体。心体
本自觉即照佛宝。心体本自性离即法宝。心体本
自不二即僧宝。故曰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
僧。但令归自。不说归他。念念还归自心。是名真念三宝
○二释无恶道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
  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
  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疏]恐疑净土何因而有畜生。不符法藏本愿。故明
彼国实无恶道。以彼佛欲令法遍人耳。神力变化。
非真畜生故。又不同天鸟能法故
[钞]何因者。愚痴暗蔽以为之因。生畜生趣。悭贪嫉
妨以为之因。生饿鬼趣。十恶五逆以为之因。生地
狱趣。名三恶道。以六道中天为最善。人道次之修。
罗介乎善恶之中。故独此三。最名为恶。夫因于净
心。生于净土。何繇净土而有恶道。如其有者。是杂
秽处。不异娑婆。何名极乐。故有疑也。本愿者。大本
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刹中无饿鬼畜生。以至蜎蠕。
又愿云。我刹中人。皆不闻不善之名。何况有实不
得是愿。终不作佛。云何佛道巳成。顿违宿愿。故明
彼国原无恶道。非唯自所未睹。亦复耳所不闻。良
繇耳之所闻。唯是诸佛如来万德洪名。菩萨声闻。
及诸天善人。种种嘉号。曾无三恶名字历耳根故。
变化所作者。复自难言。既无畜知。今白鹤孔雀等
何所从来。而在彼国。乃出其繇。是佛化作。百矸公安部
有。如观经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化为
百宝色鸟。是也。法音宣流者。宣则宣布。自上遍下。
犹如王言。流则流通。自近及远。犹如逝水。佛欲法
音普周无间。故不独以人说法。使彼鸟音皆说妙
法。无处无时而不闻听。此则大神通力之所变化。
岂同愚暗为因。而感报畜生之真耶。然此变化。
自有二义。一者如佛遣化人。说种种法。二者性具
诸法。依性起修。果上自能色心互融。依正不二。皆
悉说法。是则鸟音演畅。法尔自然。非佛有心。特为
变作也。不同天鸟者。正法念处经云。诸天游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凫雁等。皆出音声。宣扬偈颂。开示五欲。毕竟无
常。不可耽玩。诸天闻巳。有涕泪者。此则实鸟。繇在
世时。口说妙法。不务真修。报作诸鸟。处于天宫。以
其宿习。犹能说法。非如净土佛所变化。故不同也
[疏]问。法藏偈云。地狱鬼畜生。皆生我刹中。何言彼
无恶道。答。偈意自明。不俟疑辩。女人生者。义亦如是
[钞]偈意自明者。法藏比丘愿后说偈。先云地狱鬼
畜生。皆知我刹中。次即云。一切众生者。修习清净
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则知必于娑婆巳植
净缘。故得往生。既生彼国。失本恶道。皆成上善。相
好如佛。尚何地狱鬼畜旧日之形体耶。女生亦然
者。论谓女及根缺。俱不生彼。故援上例。亦繇女人
    宿修净行。一生彼国。具丈夫相。无复女形矣。今绘
九品。犹存女人。谬也。当是娑婆念佛时相。不可谓
是极乐得生时相也。抑或表其因地。以明一切皆
得往生耳。达者审之
[疏]称理。则自性本无贪嗔痴等。是无三恶道义。自
性本具如幻法门。是变化所作义
[钞]若据不二门中。贪嗔痴即戒定慧。则善能恶道。
悉皆如幻。幻无自性。唯是一心。一心不生。万法俱息
○二风树演法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纲。出
  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
  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疏]前言行树罗纲。今言此诸树纲。因风出音。如上
鸟鸣。化导众生。利益无尽也。风曰微者。风之美也。
音曰微妙者。音之美也。微妙即和雅意。百千种乐
者。以少况多。赞其至美。极人天乐。所不能及。其音
亦宣根力觉道。种种道品。不言者。文省也。又大本
云。微风触身。今不言者。亦文省也
[钞]微风为美者。此土飓风吹动。则出倾湫倒峡。可
战惧声。猛风吹动。则出撼屋拔木。可厌恶声。乃至
毗岚风吹动。则出摧山碎岳。坏诸世界。无可避声。
即令明庶清明等风。虽亦称美。止是披佛山林。生
长百物而己。彼国之风。似有似无。非寒非热。轻细
醇和。不可云喻。观经云。八种清风。清即微意。装饰品彼
行树。及诸罗纲。皆是七宝。被以微风。互相敲叩。自
然而出微妙音声。如百千乐。同时并作。则六律交
畅。八音克谐。和之极也。雅之至也。彼风树既非丝
竹。谁为宫商。而能兴百千种乐。同此洋洋。诚谓希
有。人天莫及者。如大本言。世间帝王之乐。百千万
种。不如忉利天宫一音之美。忉利天宫百千种乐。
不如夜摩天宫一音之美。展转诸天。乃至不如极
乐国中。风吹树林。出妙音声之美。是超出人天也。
亦宣道品者。以经中但称妙音。其实意含说法。若
非法音。何能使人忆念三宝。故大本云。微风徐动。
吹诸宝树。或作音乐。或作法音。是其证也。以前例
后。皆文省故。言触身者。大本云。彼国一切有情。为
风吹身。安和适悦。犹如比丘得灭尽定。则亦不说
法之说法也
[疏]又此宝树等。三种宝中。今是最胜。能作佛事故。
[钞]智论言。宝有三种。一人宝者。轮王之宝。能雨诸
物。二天宝者。诸天之宝。能随使令。三佛宝者。能于
十方而作佛事。今能说法。是为宝中最胜。出过人天故
[疏]又佛道树说法。今不言者。亦文省故。例前池水
皆说法故。又华严般若等。皆有此义
[钞]道树者。大本言。佛道场树。众宝庄严。宝纲覆上。
微风徐动。出无量妙法音声。遍诸佛刹。众生闻者。
得深法忍。住不退转。以至成就无上菩提。今不言
者。如前疏引摄行树中。谓行树尚能说法。佛树宁
独不然。故曰文省。又例推之。如前止说宝池。疏引
二部经文。则宝水流衍。皆说妙法故。又例推之。如
大本言。其道场树。众生见者。无其眼病。闻其香者。
亦无鼻病。食茯果者。舌亦无病。树光照者。身亦无
病。观想树者。心得清净。无复贪嗔烦恼之病。又云
见此树者。得三法忍。则知树色香味。皆亦演畅根
力觉道。如是等法。众生闻者。咸念三宝。又例推之。
彼国金沙。彼国阶道。彼国楼阁。彼国莲华。天乐天
华。衣[袖-由+戒]食器。一切诸物。皆亦演畅根力觉道。如是
等法。众生闻者。感念三宝。如华严香云台纲。皆出
颂言。又忉利天鼓。演莫测之真诠。雷音宝林。说无
生之妙偈。又大般若云。净土树林等内外物中。常
有微风冲击。发微妙音。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等。同此久也
[疏]善会之者。此土有情无情。亦皆说法。如闻莺击
竹等。况复净土
[钞]善会者。谓不以境为境。而会境即心。则物物头
头。皆祖师意。今娠一举二事也。闻莺者。一僧因疑法
华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久参未悟。忽闻莺
声。遂得大彻。颂云。诸法从本来。常逢寂严湘。春到
百华香。黄莺唬柳上。击竹者。香岩以不会父母未
生臆句。发愤住山。一日治地次。抛石击竹。铿然有
声。忽尔大悟作颂。有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
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等语。如是。则檐前鹊噪。野
外松声。一蚊一蝇。一草一叶。莫不演扬妙法。鼓发
道心。况清净佛土乎。问。教中圣说法。圣默然。二不
偏废。今水鸟树林演法无己。则有动无静。答。大本
云。其欲闻者。辄独闻之。其不欲闻者。辄独不闻也。
则寂用随心。即动即静
[疏]称理。则自性理智交融。是风树义
[钞]理含万法如树。智支界如风。智兴理冥。理随
智显。然而风树各不相知。理智原无二本。百千种
乐。不是风作。不是树作。仁者心作
○三总结二严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疏]结上化禽风树二种庄严。皆彼佛因地愿行功
德所成就也。又变化功德。大乘功德等。四种成就。
如论中说前后功德。繁不各系条下
[钞]愿所成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
随其志愿所欲闻者。自然得闻。故鸟树皆成妙法
音也。行所成者。大本愿后修行。如云。常以和颜爱
语。饶益众生。是以得万岁不吹林树。皆出妙音故。如
云。于佛法僧。信重恭敬。是以得成众生闻者。咸念
三宝故。变化功德者。如论颂云。种种杂色鸟。各各
出雅音。闻者念三宝。忘相入一心。是也。大乘功德
者。如论颂云。大乘乘根男。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
缺。二乘种不生。是也。等者。等虚空及性也。前后如
是功德庄严下。不各系论颂。以今颂一缺化作。二
缺恶道。故特明之。言众鸟出音。若非佛作。焉能听
者忘相一心也。不云恶道。以人中尚无女人。圣中
尚无小圣。况复有恶道也。前后明显可知。故不繁
系。又正报二功德。在如是庄严条外。故亦不系
[疏]称理。则自性般若周遍法界。是鸟树说法义
[钞]首楞严钞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以心外无物。
无即是心。但心离分别。即是正智般若。周遍法界。
无有障碍。是故西方水鸟树林。悉皆说法。今不见
鸟树说法。以未离念故。起信云。离念相者。等虚空
界。是故虚空界中。普皆说法
○二正报(二)  初化主二化伴
○初化主(二)  初征名二显德
○初征名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疏]上明依报之胜。而依从正生。故次明正报。于意
云何。审其解否也。己知彼佛号阿弥陀。未知其义。
以彼佛乃一经正主。故须审问
[钞]正主者。报有依正。佛居其正故。正有主伴。佛为
其主故。义须审者。以弥陀万德之号。其义深广。应
为开阐。使人晓了。生向慕故
[疏]称理。则自性正思惟。是于意云何义
[钞]筹量名意。世人起于意识。念念逐外筹量。是邪
思惟也。旋其意识。扣己而参。思之又思。思尽还源。
思无所思。全身即寿即光。何论彼佛此佛
○二显德(二)  初名含多义二道成远劫
○初名含多义(二)  初光明无量二寿命无量
○初光明无量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疏]无量己如前释。然未知无量得名之故。今谓是
光明寿命。二皆无量也。光明者有二。一者智光。二
者身光。复有二义。一者常光。二者放光。又光所因。
复有二义。一是万德所成。一是本愿所致
[钞]先释光明也。智光身光者。如卢舍那。此云光明
遍照。自受用身。照真法界。是名智光。他受用身。遍
照大众。是名身光。又涅槃云。琉璃光菩萨。放身光
明。文殊言。光明者。名为智慧。则事理圆融。身智不
二也。常光放光者。常所显光。无放不放。如圆光一
寻等。是也。放光者。或于眉间。或于顶上。或口。或齿。
或脐。或足之类。是也。今言光者。正意在常。而亦兼
放。及兴身智。如大本言。尔时阿弥陀佛。从其面门。
放无量光。又云。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故。万德
所成者。华严贤首品。开四十四门光明。各出其因。
或归三宝。或发四弘。三学六度之所成就。一一结
云。是故得成此光明。又般若经。佛方。我于一切法。
无所执故。得常光一寻。则知今佛光明。非一德所
致也。本愿所致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顶中
    光明。胜于日月百千万亿倍。又愿云。愿我作佛时。
光明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
民。以及蜎蠕。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国。
又愿前偈云。能使无量刹。光明悉照耀。故今成佛。
得如所愿
[疏]无量者。言所照之广也。十方者。不同他经。照一
方故。无障碍者。不同日光。犹有碍故
[钞]不同他经者。如法华东照。则不说余方。万八千。
则不该余国。义各有取故。今则四维上下。一切国
土。无不照故。不同日光者。日虽有光。修罗掩之则
碍。铁围两间则碍。覆盆之下则碍。又阎浮明。则单
越碍。瞿有。则弗于碍。今则彻山透壁。通幽达冥。
无能遮障。使光隐没。无能隔碍。使光断绝故。如大
本云。彼佛光明。最为远著。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
方诸佛顶中光明。有照一里者。二里者。如是渐远。
有照二百万进而者。有照一世界者。二世界者。如是
渐远。有照二百万世界者。唯阿弥陀佛光明。照千
万世界无有穷尽。故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
光佛。乃至超日月光佛。皆光明无量义也。观经云。
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又云。彼佛有八
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有
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
大本言。阿难头脑著地。称佛名号。礼未起际。佛放
大光明。遍十方上下。皆光明无量义也。或难日犹
有碍。世所共知。佛光无碍。当有何据。答。须达老女。
不愿见佛。避入深闺。佛光所及。垣壁俱彻。内外四
方。恒兴佛对。即无碍之征也
○二寿命无量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
  故名阿弥陀
[疏]光明无量。是无量之一义。今言寿命亦无量也。
佛寿有三。法寿。报寿。应寿。如法华及观经疏中说。
然佛寿无量。随机所见。今之无量。亦可即无量之无量
[钞]寿命者。寿之所历。有短有长。今当减劫。寿仅百
年。彼增劫时。亦止八万。纵轮王帝。诸佛住世。亦
有限量。唯彼佛寿命。至为久远。不局常数。云无量
也。三寿者。法华寿量品疏云。寿者受也。若法身。真
如不隔诸法。故名为受。若报身境智相应。故名为
受。若应身。一期报得。百千不断。故名为受。法身以
如理为命。报身以智慧为命。应身以因缘为命。观
经疏云。示同生灭。有始有终者。应身寿也。一得永
得。有始无终者。报身寿也。非寿非不寿。无始无终
者。法身寿也。又谓彼佛寿命。实有期限。人天莫数。
是有量之无量也。越溪解云。此经虽云无量。乃是
三十二相常所见身。非观经胜应尊特之身。亦同
上意。今谓随机所见者。此经佛身无定。前义理中
己辩。况经文但言阿弥陀佛理在其前。未曾指定
现何等身。越溪安得判属三十二相。必谓劣应。则
劣机自见。非此经专以劣应而被劣机也。大本法
藏愿云。我作佛时。假令十方众生。皆作缘觉声闻。
皆坐禅一心。欲计我年寿几千亿万劫。无能知者。
岂亦常所见身之无量乎。是故入灭双林。或见灵
山未散。舍那千文。或见丈六金身。佛本不移。机自
异故。则谓彼佛寿命。即无量之无量。亦何不可
[疏]及其人民者。巧用倒语故。方人民者。佛如王故。
阿僧祗。此云无数。倍之名无量无边。人寿有二。一
佛本愿力故。二自功德力故
[钞]倒语者。正语当云佛及人民。寿命无量。如波罗
密。云彼岸到。当是到彼岸耳。以意会之。无以辞害。
佛如王者。彼国虽无君臣父子。然佛为法王。有君
主义。生彼国者。依佛学佛。有人民义。非如此土。版
籍所统。实编氓也。僧祗者。入十大数之乎。从百洛
叉。倍倍积累而生。又僧祗僧祗为一无量。无量无
量为一无边。今合言者。自有二义。一是实明其数。
以僧祗计之。有无量无边僧祗也。二是极赞其多。
无复边量。无复穷尽之僧祗也。佛力者。大平法藏
愿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
能计其数者。是承佛愿力。有此寿故。自力者。一心
念佛。心清净故。莲华化生。清虚之身。不同质硬肉
身。有老病死。是自精进力。有此寿此
[疏]问云。此无量亦可即无量之无量者。还有证否。
答。例如华严中说
[钞]上引观疏云。此无量有量之无量。而言亦可
即无量之地钽者。以今文正似华严故。彼经十回
向文云。无量阿僧祗。释云。此非数中之一。但是无
数之言。若定是数。便当局限。今经亦云无量无边
阿僧祗。二经文势。意极相烊。故方彼佛寿命。亦可
即是更无限量之无量也。问。华严寿量品。谓娑婆
世界一劫。灯及乐世界一昼夜。极乐世界一劫。为
袈裟幢世界一昼夜。展转劫日相对。乃至百万阿
僧祗世界。极于胜莲华。则极乐仅胜娑婆。劣后殊
甚。安得为更无限量之无量乎。答。彼钞释云。三身
既融。三寿无量。即长能短。即短恒长。无长无短。长
短存焉。一一圆融。言思斯绝。其义自明。不劳更辩。
[疏]又寿命光明者。约而言之。少摄多故。二部名题。
止曰无量寿者。约之又约。体摄用故。若具说者。依
报正报。悉皆无量
[钞]约言者。佛具万德。今止举寿命光明者。如华严
八地。言身相无量。智慧无量。方便无量。光明无量。
清净音声无量等。则知举二事者。以少摄多也。体
摄用者。或难既光寿双举。云何大本及观经题。皆
止云无量寿。不言光者。复是何义。良以一真如心。
无去无来。亘古亘今。其寿无量。其光亦尔。金体金
光。不相离故。起信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
周遍法界。不越剧行也。智慧。光也。言寿则光在其中。
故单举也。依正无量也。自佛一身所有功德。及如
下文声闻菩萨。乃至前之栏纲行树等。种种庄严。悉无量故
[疏]称理。则自性常照。是光明义。自性常寂。是寿命
义。自性寂照不二。是阿弥陀义
[钞]灵明洞彻。光绝涯渗涘。湛寂常恒。寿何筹算。常恒
而复洞彻。故即寿而光。洞彻而亦常恒。故即光而
寿。如是。则阿弥陀佛。虽过十万亿刹之外。而实于
此娑婆世界众生心中。结跏趺坐。俨然不动。何乃
佩长生之诀。枉自昧亡。负杲日之明。翻成黑暗。心
本是佛。自味自心。佛本是心。自迷自佛
○二道成远劫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疏]己知彼佛得名之义。未审彼佛成佛至今。经几
何时。劫时。具云劫波。此云时分。十劫者。一云大劫。
一云小劫。今谓明远。应是大劫。又十大劫。亦是一
期赴机之说。究极而言。成佛以来。亦应无量。如法华中说
[钞]一大劫者。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八十劫终。方
成大劫。云十大劫。是八百小劫也。经决为明成佛
久远。而曰小劫。未见其远。今依唐译。云十大劫。亦
应无量者。如法华中。众疑世尊成化未久。云何旷
劫菩萨是所教化。佛言。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
劫。则弥陀成佛。其可量乎
[疏]若考阿弥陀佛。成佛以前因地。不但法藏一因。
有多种因。如诸经中说
[钞]法藏因者。大本云。定光佛前五十三佛。名世自
在王。法藏时为国王。舍位出家。发四十八愿。今何
弥陀佛。是法藏所成之佛也。多种因者。一。法华经。
大通智胜如来时。十六王子。出家净修梵行。求无
上菩提。佛灭度后。常乐说是妙法华经。后悉成佛。
第九王子。于西方成佛。彼王子者。今阿弥陀佛是。
二。悲华经云。无量劫前。有转轮王。名无诤念。供养
宝藏如来。时王发愿。愿成佛时。国中种种清净庄
严。佛兴授记。过恒河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国名安
乐。彼国王者。今阿弥陀佛是。三。大乘方等总持经
云。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命比丘。总持诸经
十四亿部。随众生愿乐。广为说法。彼此比丘。今阿
弥陀佛是。四。贤劫经云。云雷吼如来时。有王子名
净福报众音。供养彼佛。彼王子者。今阿弥陀佛是。
五。彼经又云。金龙决光佛时。有法师名无限量宝
音行。力弘经法。彼法师者。今阿弥陀佛是。六。观佛
三昧第九经云。空王佛时。有四比丘。烦恼覆心。空
中教令观佛。遂得念佛三昧。彼第三比丘。今阿弥
陀佛是。七。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云。狮子游
戏金光如来时。有国王名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
禅定行。彼国王者。今阿弥陀佛是。八。一向出生菩
萨经云。阿弥陀佛。昔为太子。闻此微妙法门。奉持
精进。七千岁中。胁不至席。不念爱欲财宝。不问他
事。常独处止。意不倾动。复教化八千亿万那由他
人。得不退转。彼太子者。今阿弥陀佛是。以上略举
数端。若其多劫多因。亦应无量
[疏]称理。则自性本来成佛。是十劫义
[钞]华严举十。是表无尽。即今自性成佛以来。何止
威音那边更那边。尘沙劫又尘沙劫也。若定执十
劫。昔人道。犹是王老师儿孙
○二化伴(二)  初见在二往生
○初见在(三)  初声闻二菩萨三总结
○初声闻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
  是算数之所能知
[疏]主必有伴。先声闻。次菩萨。明皆贤圣之侣也。今
初声闻。声闻者。闻四谛声教而得证果。阿罗汉者。
拣非前三也。不言缘觉。摄声闻中故。非算数者。甚
言其多也
[钞]闻四谛者。世尊为憍陈如等五人。转苦集灭道
法轮。初示。二劝。至三则证。诸漏己尽。成阿罗汉。因
闻声教以得开明。故名声闻。声闻之号。通前三果。
今四果也。缘觉摄者。缘觉观十二因缘而得开悟。
虽十二支。而束之不出四谛。虽有利生之心。而亦
未广。故摄声闻中也。算数者。世间算数。尽于九章。
佛说算数。如阿僧祗品。则非世人心力所计。今云
算数。通世出世间而言也。以其多多无尽。超出算
数之外。虽洛闳一行。无所施其巧者也。上言无量
无边。十大数中当其二三。是有算数。而今言非是
算数所知。故知无量。乃赞叹极多之语。未可以常
数泥也。如大本云。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
量。皆如目连神通。欲共计算彼佛初会声闻。尽其
神力。百分中不能知一。乃至[邱-丘+鸟]波尼杀昙分。亦不
能知一。又云。佛告阿难。假使有人。出一身毛。碎为
微尘。以一一尘。投海出水。毛尘水多。海中水多。阿
难答言。毛尘出水。不及半合。海水无量。佛言。彼佛
刹中声闻弟子。有知数者。如毛尘水。数未尽者。如海中水
[疏]论言二乘不生。今言声闻者。以惯习小。不久证
大。终无小故。如观疏说。若据变化。小亦无碍
[钞]终无小者。观经疏谓习小之人。本少是生。繇彼
临终。发大乘心。亦乃得生。以惯习小。才闻苦空无
常等法。顺其先习。遂证小果。而向大之心己成。况
得近佛。自当不久证大。安在其为声闻乎。是则经
举经声。以暂有故。论明二乘不生者。以终无故。小
亦无碍者。净土尚容众鸟。声闻岂不鸟如。鸟既变
化所成。声闻宁独实有纵使彼国久有声闻。亦复何碍
○二菩萨
  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疏]承上不独小乘。诸大菩萨无不生故。亦复者。
亦无量无边不可算数也。又复具无量无边功德。
如大本中说
[钞]菩萨者。自初心以至地尽。前如教起中辩。后起
补处文中所引。甚多无量。何可数计。功德者。大本
佛赞彼国菩萨种种功德。为二十三喻。一。坚固不
动。如须弥山。二。智慧明了。如明日月。三。广大如海。
出功德宝故。四。炽盛如火。烧烦恼薪故。五。忍辱如
地。一切平等故。六。清净如水。洗诸尘垢故。乃至二
十三。如慈氏观。等法界故。未复结云。今为汝等举
要言之。若广说者。一劫不尽。则知菩萨之数。无量
无边。菩萨功德。亦无量无边也
[疏]如华严云。如来所都。诸清净众。于中止住。正同此义
[钞]华严二十五经云。一切诸佛国土庄严。如来所
都。不可思议。同行宿缘诸清净众。于中止住。未来
世中。当成正觉。如来所都。即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清净众者。即诸菩萨。未来成佛。即下文一生补处。
[疏]称理。则自笥即空即假。是佛有声闻菩萨义
[钞]性空。则一真凝寂。性假。则万用恒沙。凝寂。则杳
莫边涯。恒沙。则广无际限。曾何算数可得评量者
哉。是则贤圣三乘。共宗一佛。真俗二谛。同出一心。
一心了然。福足慧足
○三总结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疏]结上声闻菩萨弟子庄严。皆彼佛宿因愿行功
德之所成就也。论云。如来净华聚。正觉华得生。是也
[钞]愿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神通
智慧辩才。相好威神。悉皆如佛。今来成佛。得遂所
愿也。行者。大本言尔时法藏教化众生。修行六度。
广行教化。致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行今成就。有斯
庄严也。净华聚者。如净名经。七种净华。一者戒净。
三业净故。二者心净。烦恼结漏尽故。三者见净。见
法真性。不起妄想故。四者度疑净。见深疑断故。五
者分别道净。是道宜行。非道宜舍故。六者行断知
见净。所行所断通达故。七者涅槃净。以无学故。海
东谓论颂声闻。今谓亦可兼通菩萨。如道品亦通
大小乘故。自栏纲行树至此。依正共五番庄严。极
乐之义。略尽于是。下文众生生者。及补处等。亦正报中摄
○二往生(二)  初大众二上首
○初大众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疏]承上不独见在彼国。无非贤圣。但有生者。悉皆
不退也。众生者。统摄一切。阿鞞跋致者。此云不退
转地。如大本及论所明。复有多种因缘。故得不退。
如十疑五种。通赞十胜。群疑三十益等
[钞]生皆不奶者。恐疑彼国固多贤圣然是久修上
土。其新生者。未必不退。故言不率圣凡。但往生者。
即不退转。以决其志也。大本所明者。如云。生彼国
者。处仁迁义。不妄动作终无淫怒之心。愚痴之态。
又云。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诸根明利。乃
至成佛。不受恶趣。又论颂云。人天不动众。清净智
海生。不动即不退也。良繇念佛之力。得依如来智
海。含润而生。有进无退故。五种者。十疑论云。有五
因缘。故得不退。一者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
今释。谓如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闻我名号。皈
依业。即得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于诸佛法。永
不退转。譬如涉海。得乘巨航。不沉溺故。二者佛光
常照。故菩提心增进不退。今释。谓如大本言。见佛
光明。而生慈心。双念佛之人。佛放光明。摄受此人。
譬如日月。照烛闇途。不堕坑堑故。三者水鸟树林。
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法僧之心。故
不退。今释。谓如此经。及二部中说。譬之亡者。闻钟
磬声。增其正念故。四者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
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今释。谓如此经言。诸上善
人。同会一处。譬之置子庄岳。不复楚语故。五者寿
命永劫。兴佛齐等。故不退。今释。谓如经言。佛及人
民。寿命无边。譬之涉万里途。假以时日。终至宝所
故。十胜三十益。大约同此。恐繁不引
[疏]又不退三义。大乘不退。己和是不退。未得不退。例
如弥勒问经说
[钞]大乘不退者。往天彼国。趋入大乘。更不退转。复
作二乘故。己得不退者。但生彼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所己得。更不
退转。丧失本有故。未得不退者。但生彼国。凡所未
得。更不退转。阴其前进故。又弥勒问经云。自分坚
固名不退。胜进不坏名不转。今以大乘己得未得
三义参之。则前二同乎自分。后一同乎胜进也
[疏]又同名不退。而有浅深。如起信。妙宗。及慈照所说等
[钞]起信论云。生彼国者。常见佛故。终得不退。疏明
不退有三位。一者信行未备。未得不退。以无退缘。
名不退。二者信位满。入十住。得少分法身。名不退
三者贤位满。入初地以去。证遍满法身。名不退。又
妙宗钞云。不退有三。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
失超凡之位。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
之行。若破无明。名念不退。则永不失中道正念。又
慈照宗主。四土图说。以未断烦恼。生同居土。为愿
不退。破见思。生方便土。为行不退。破尘沙。分破无
明。生实报土。为智不退。破三惑尽。生寂光土。为位
不退。则不退名同。而浅深自别。如九品义
[疏]又四教不退。非今经义
[钞]四教各明不退。谓藏教别相念不退。通教性地
不退。别教七住不退。圆教七信不退。则知自此以
前。进退未定。今念佛者。但生彼国。虽恶人畜生。即
得不退。岂不胜妙直捷。异乎诸教
[疏]称理。则自性常住。是不退转义
[钞]譬如虚空。自古及今。不曾退转。纵欲退转。退至何所
○二上首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鼻数所能知之。
  何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说
[疏]承上言生彼国者。岂惟不退。复有补处菩萨不
可胜纪。深劝求生也。补处者。止此一生。次补佛位。
即等觉菩萨也
[钞]深劝求生者。生皆不退。己超余国。复多补处。可
谓超越殊胜。极其至也。止此一生者。此土修行。舍
身受身。千生万生。未有穷己。乃至证三果者。犹尚
有生。阿罗汉地。方断后有。虽断后有。不得成佛。今
此唯余一生。次即补佛。前如护明。后如慈氏。菩萨
之极位也。又大本云。生彼国者。皆具三十二相。究
竟深入妙法要义。皆当一生遂补佛处。据此。则如
储君暂在东宫。必绍南面。非余百官转展升进。止
是位极人臣之比也。此等菩萨。咸皆往生。薄劣西
方。不揣甚矣
[疏]问。彼处观音。次当补佛。次乃势至。势至之后。不
闻补者。今言补处甚多。何日当补。又补处者。菩萨
地尽。住等觉位。如星中月。何得甚多。而在彼国。答。
补处不必定补弥陀之处。十方世界无尽。诸佛涅
槃无尽。补处菩萨亦无尽。住彼国中。而待补处。奚
为不可。又诸佛尚如微尘。无有穷尽。况复菩萨。其
数甚多。无足疑也。如大本中说
[钞]大本云。佛告弥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亿菩
萨生彼。一一己曾供养无央数佛。如弥勒者。诸小
菩萨不可胜纪。他方世界。第一光远照佛所。有八
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二宝藏佛所。有教导十亿。第
三无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亿。展转至十四佛刹。
以及无量佛刹。往生者不可复计。但说佛名。穷劫
不尽。况其菩萨当往生者。言如弥勒。则甚多补处。
益可为证
[疏]如上依正二报。或经文中有。本愿中无。或本愿
中有。经文中无。互见无碍
[钞]若据慕佛发愿。满愿成佛。则彼方种种所有。皆
彼佛愿愿所成。悉应契合。今明互为有无者。以文
虽小殊。而意则具足也。又如法藏愿云。我作佛时。
刹中诸天人民。一切万物。皆严净光丽。形色殊特。
穷微极妙。无能称量者。虽得天眼。不能辨其名数。
观此。则正报依报。摄无不尽。不可拘文而限义也。
[疏]称理。则自性决定成佛。是一生补处义
[钞]圭峰云。今知心是佛心。定当作佛。然而本来成
佛。非作得故。则但见始觉新来。不知本觉固有。可
谓补则决定补。成则实不成
○二正示愿行令知修证(四)  初发愿二起行三
感果四结劝
○初发愿(二)  初发发愿心二出其所以
○初劝发愿心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疏]上陈依正二报。今言众知得闻此者。应当发起
大愿。愿生彼国。是为第一重劝。兵团乃反覆申明
[钞]第一重劝者。经中反覆劝闻。劝信。劝愿。约有四
重。今当最初。是闻依正庄严胜妙功德之说而发
愿也。二言闻是说者。是闻一心持名决定往生之
说而发愿也。三言闻是经者。是闻持名佛护不退
菩提之说而信受也。不言愿者。信受即愿故。四言
若有信者。是总结闻己深信。信有愿者无一不生
之说而发愿也。闻闻转深。愿愿倍切。语虽反覆。义
不雷重。悯物情深。诲人不倦
[疏]又闻摄信义。愿摄行义。三事资粮。番备于此
[钞]闻然后信。匪闻则信自何生。愿然后行。无愿则
行何繇起。下文信行。此为本愿。信行愿三。净土资
粮。充足无欠
[疏]又愿之为力。不可思议。彼佛净土。亦繇愿故。临
终往生。惟伏愿故。三界因果。悉随愿故。诸大菩萨。
皆愿生故
[钞]彼佛净土得。法藏以因中四十八愿。今成佛道。
广度众生。则如来无尽功德。皆从愿生。故云不可。
思议。临终往生者。行愿品言。是人临命终时。一切
诸根。悉皆败坏。以致亲属威势。象马珍宝等。悉皆
散灭。惟有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
刹那间。那得往生极乐世界。故云不可思议。三界
因果者。愿受天乐。则贫母上生。愿作冥王。则岳神
治鬼。种种随愿。莫为而为。故云不可思议。菩萨愿
生者。普贤颂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
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乃至愿蒙
授记。广利众生等。至如文殊发愿往生所说之偈。
亦云愿我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
安乐刹。兴普贤 事符节。他如天亲龙树等。多难
悉陈。故云不可思议
[疏]称理。则自性还归本体。是愿生彼国义
[钞]若知本体不离当处。则非生彼国。乃生此国耳。
虽云十万亿程。何曾咫尺动步。故谓不劳弹指到
西方也。如其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随缘。则是穷子
旅泊他乡。应归故里
○二出其所以
  所以者何。得兴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疏]此蹑前征起。何故教人发愿生彼。以彼国是诸
上善人同会之处。得生彼国。则入如是胜会。故当求生
[钞]征有二义。一者娑婆亦是佛邦。何必远离故国。
二者十方无尽佛刹。若为偏向西方。故征其繇。今
融而答之。复有三义。一者。或有国土。人畜鬼狱。之
所共居。未必皆人故。二者。或有国土。虽纯人所居。
未必皆善故。三者。或有国土。虽纯善人所居。未必
皆上善故。今曰诸上善人。则不独为人中之善。亦
复善中之善也。如上所列声闻菩萨。乃至补处。此
等诸上善人。今得往生。即兴俱会一处。所谓有观音
势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贤。亲为胜友。喻如登龙兴
瀛。世怕希故。是以大士求登莲录。况复凡夫。卜居
犹择里仁。矧云学道。如斯胜会。可勿愿欤
[疏]问。生极乐者。其类不一。何得[既/木]称上善。答。以皆
得不退转故
[钞]类不一者。谓有圣有凡。有大有小。上中下品。分
位秩然。乃略其中下。[既/木]曰上善。故为此难。今明众
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则究竟皆成无上正觉。是
佛境界。故无别也
[疏]称理。则自性万善同归。是同会一处义
[钞]百川会于一海。众景会于一空。诸上善人。不会
此之一处。而将奚会
○二起行(一)  初拣余行二示正行
○初拣余行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疏]承上言凡群易就。善聚难亲。何况最上善人之
会。岂可以少善少福而得生也。于中灵芝。以善根
为正行。属之持名。以福德为助行。属之净业。三福。
海东。则总以多善多福为正行。云是发菩提心。以
少善少福为助行。云是执持名号。二义相违。今双
为和会。谓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
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谓发菩提心。而为生彼国之
大因缘也
[钞]相违者。一以持名属正。一以持名属助。二说矛
盾。而此经大旨。正重持名。若持名为助行。则下文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义云何通。助行持名。断
无此理。又灵芝以观经三福配此福德。则第三福
发菩提心。乃成助行。兴海东菩提心为正行。二亦
矛盾。而观经以三福为净业正因。则助行菩提。亦
无此理。今双为和会者。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
名为发菩提心。则双取两家。而和会其义也。善根
者。观经。则如上第三福发菩提心。大本。则三辈往
生。皆言发菩提心。据此。则发凡夫心。是谓无善根。
发声闻心。不发菩提心者。是谓少善根也。福德者。
观经。则孝养父母等。大本。则修诸功德等。据此。则
施戒等。乃至立寺造像禅诵苦行一切福业。舍置
不作。是谓无福德。但作此福。种人天小果有漏之
因。是谓少福德也善中善者。自有五义。以具智论
五菩提心故。一。发心菩提。谓于无量生死中。发大
菩提心也。而持名。正于 偿生死心中。起大觉故。
二。伏心菩提。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则
正念才彰。烦恼自灭故。三。明心菩提。谓了达诸法
实相也。而持名。正即此一心。明了一切诸法实相
故。四。出到菩提。谓得无生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也。
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趋一切智故。五。
无上菩提。谓坐道场。成最正觉也。而持名。则得不
退转地。直至成佛故。又海东疏引菩萨心地品云。
诸菩萨初发心。能摄一切菩提分法。殊胜善根。瑜
伽第三十七云。菩萨所集善根。以纯一净妙信心。
    回向无上菩提。梁摄第十云。所作善根。悉以回向
无上菩提。则绵以菩提为善根。而今经持名。正回
向无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弥陀佛。即无上菩提
故。是则善中之善。名多善也。福中福者。亦有二义。
一者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
于福。福己备故。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诸恶不作。众
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则福中之福。名多福也
[疏]因缘者。清净以亲能发起为因。假之助发为缘。
今此复有二义。一者善根为因。福德为缘。二者善
福各有因缘
[钞]善因福缘者。菩提善根。入道正因。如诸经言。不
发正觉菩提之心。虽行六度万行。经恒沙劫。终不
成佛。故知万善之所根本。是之谓因。然须一切福
德。助成菩提。以福济慧。以事实理。辅翼入道。是之
谓缘。各有因缘者。善根福德。其所繇来。从何发心。
均名曰因。而善根发起。必有种种善缘为助。福德
发起。必有种种福缘为助。是各有其缘也
[疏]问。何故观经发菩提心在第三福。答。以福有事
理。不专事故
[钞]观经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
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
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难谓
云何发菩提心。而兴上之二者同名曰福。今明福
有事理。此菩提心。是般若中如虚空不可思量之
福。非达摩所斥人天有漏之福也。故前二福犹共
凡小。此独擅大乘耳。然今疏不以配福。而属之善
根者。何良以善之兴福。别之则二。总之则一。别而
言之。则菩提心偏属善根。总而言之。则菩提心。亦
可云福。观经总举言。福无碍。问。宝积大本云。欲见
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复当抟 念彼国。积
集善根。则菩提善根。似为二事。今何直以善根属
菩提心。答。彼但言善根。此乃云多善根。多之一字。
非菩提心。何以当此
[疏]问。即持名为多善根福德。此经之外。别有证据
否。答。历历可证。如大悲大品等说
[钞]证善根者。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
槃界。不可穷尽。又云。我灭充后。北天竺国。有比丘
名祈婆伽。修习无量最胜善根。己而命终。生于西
方过百千亿世界。无量寿佛国。以后成佛。号无垢
光如来。又大庄严经论。佛世一老人来求出家。舍
利弗等诸大弟子俱不肯度。以观彼多劫无善根
故。佛自度这。即证道果。因告大众。此人无量劫前。
为采蔺人。猛虎逼极。大怖上树。称南无佛。以是善
根。遇我得度。华严第十回向云。原汜念无量无边
世界。去来现在一切诸佛。而次云。以此念佛善根。
凡此。皆持名为多善根之明证也。证福德者。大品
般若经云。若人散心念佛。亦得离苦。其福不尽。况
定意念。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
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
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刹。智论云。譬如有人
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满一千岁。七宝奉佛。不
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增一阿含经云。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
称佛名号。如[(壳-一)/牛]乳顷。功德过上。不可思议。凡此。皆
持名为多福德之明证也。又宝积十九经云。时一
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功德。心生贪著。而
念生彼。佛言。不以爱恋之心。遂得往生。惟有植诸
善本。修诸梵行。得生彼刹。善根即善根。梵行即福
德。此又过显持名。显多善多福这明证也。诸经交
赞。可弗信受
[疏]问。此土单修圆顿。不愿往生者。宁可谓之少善
根耶。答。圆顿行人。虽悟一心。尚余后有。正宜求生
彼国。亲近弥陀。[吉*吉]老青公。皎然覆辙。若其自负圆
人。不愿往生。当知亦是善根薄故。如华严中说
[钞]后有者。后阴也。即来生也。圆人见地虽兴佛齐。
然而粗细无明。犹未尽除。恒沙性德。犹未悉备。有
惑润生。宁无后有。既存后。则有生方。不离六道。
除彼己登实报。余或未免人天。而天上多欲。人间
杂苦。堕落者众。解脱者。希不生净土。而净焉往。[吉*吉]
老青公。俱称有悟。而[吉*吉]老后身。耽恋富贵。青公后
身。多历苦忧。皆繇不慕往生。自失善利。致使淹滞
多生。旷菩提路。岂非善根凉薄。乃致如斯。言华严
者。入法界品云。遮那会上。诸大声闻。不见佛者。以
善根不同故。本不修习见佛和睚在善根故。故知执
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
可思议善根也
[疏]称理。则自性出生一切法。是善根义。自性富有
一切法。是福德义
[钞]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二示正行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
  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
  七日。一心不乱
[疏]承上多善多福。乃至彼国。而善根难植。福难难
修。况复动郊外。累劫劬劳。莫之能办。如宝积十心。华
严十愿等。今有一法。直捷简易。即为多善多福。故
显持名功德殊
[钞]善根难植者。如前身子发大乘心。因婆罗门乞
眼退失等。福德难修者。如涅槃三十四经云。五品
心修十善。谓下。中。上。上中。上上。各十善而成五十。
始修终修。方成百福。则福之不易修明矣。宝积十
心者。一。于众生起大慈。无损害心。二。于众生起大
悲。无逼恼心。三。于佛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乃至
十。于诸佛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具此十心。往生净
士。华严十愿者。一者礼敬诸佛。乃至十普皆回向。
亦以此十生彼国土。以上皆菩萨广大智行。非可
易植易修。今持名功德。就使十心未备。十愿未齐。
净业一成。便生彼国。既得往生。此心此愿。自然成
就。岂非多善根福德乎。不经迂曲。是谓直捷。无诸
烦琐。是谓简易。直捷而深造。简易而广获。诸余法
门之所不及。是谓殊胜
[疏]善男子女人者。善有二义。一是宿生善因。一是
今生善类。男女者。通指缁素利钝。及六道一切有缘众生也
[钞]宿生善因者。大本云。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
闻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一闻佛名。慈心喜悦。志意
清净。毛发耸然。泪即出者。或宿世曾行佛道。或他
方佛所菩萨。因非凡人。则信心念佛者。皆宿修善
本者也。今生善类者。如华严云。宁在诸 趣。恒得
闻佛名。不欲生善道。暂时不闻佛。夫不以人天为
善。而以得闻佛名为善。则信心念人旨者。皆善人之
俦类也。幼女素利钝者。净土法门。一切收摄。如大本
云。其上辈者。舍家离俗而作沙门。亦有不舍家离
俗者。即出家五众。在家二众也。但念佛者。俱得往
生。是通缁素。又莲分九品。上该盛德菩萨。下及悠
悠凡夫。乃至恶人等。但念佛者。亦得往生。是通利
钝。又鬼畜地狱。雌雄牝牡。亦可均名国女。但念佛
者。俱得往生。是通一切众生也。往生集中。稽古验
今。颇载一二。愿详览焉
[疏]次文有三。谓弥陀名号。是标念境。执持一心。是
明念法。一日七日。是克念期
[钞]非境。则法无所施。非法。则境为虚立。非期。则虽
境胜法强。懈怠因循。功不速建。三事具故。能令净业决定成就
[疏]标念境者。彼佛万德成就净土摄生。故以阿弥
陀佛四字洪名。为所念之境。依之修行。有所指故
[钞]极乐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亦言名便周。故
以四字名号为境。依于此境。而加执持。然后向往
有地。诣。至也。谓至于彼国也。或谓心外无境。观心
即足。何以境为。不知心境一如。亦复互发。先德谓
有三昧直观三道。显本性佛。有三昧兼持咒。有三
昧兼诵经。有三昧兼念佛等。今标念境。即是兼念
佛三昧。皆助显本性之佛也。或直显。或助显。其致
一也。况初学 偿。障染浓厚。全资胜境。发我妙心。
实为修行要术。不可忽也
[疏]明念法者。哀思既闻圣号。要在执持。执者。闻斯受
之。勇猛果决。不摇夺故。持者。受斯守之。常永贞固。
不遗忘故
[钞]执持分释如上。单言持。则摄执。总之为专念不
忘意也。又持复有数种。一者明持。谓出声称念。二
者默持。谓无声密念。三者半明半默持。谓微动唇
舌念。咒家名金刚持是也。又或记数持。或不记数
持。具如密教中说。随便皆可。而各分事理。忆念无
间。是谓事持。体究无间。是谓理持。下当详辩。以是
为因。后一心不乱。亦有事理。其不解此意者。以念
佛是被钝根。参禅乃能悟道。初机闻此。莫能自决。
不知体究念佛。兴前代尊宿教人举话头。上疑情。
意极相似。故谓参福不须别举话头。只消向一句
阿弥陀佛上著到。妙哉言乎
[疏]又执持。即归命义
[钞]归命者。梵南无。解见前序。若不委身归命。焉
能一心执持。故义同也。归复二义。亦如前序中说。
一者归投义。执持名号。一心向往。即事一心。二者
归元义。执持名号。还归一心。即理一心也
[疏]以上境法二中。复有三义。一者闻说佛名。是为
闻慧。二者热量受在怀。是为思慧。三者持守不忘。是
为修慧
[钞]闻慧者。阿弥陀佛。虽有无量功德。而此功德。非
闻不知。非说不闻。故华严云。得无上慧。先赖多闻
又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或闻经论之所宣
扬。或闻知识之所开示。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是之
谓闻。而言慧者。闻即是慧。对木石说。顽不闻故。对
愚人说。闻不餐采。如不闻故。故曰闻慧。思慧者。既
入乎耳。须存乎心。谛审谛观。是何法门。是何义理。
是之谓思。而言慧者。思即是慧。禽畜虽闻。不解思
故。愚人虽闻。入耳出口。不忆想故。故曰思慧。修慧
者。既深思之。宜力行之。是之谓修。而言慧是。修即
是慧。狂人虽思。蔽精役神。不实践故。问。此指三慧。
有何证据。答。佛地论云。菩萨履三妙慧。净土往还。
释云。以闻思修。得入净土。故知念佛必有三慧
[疏]复有三义。闻说佛名。心不疑贰。是之谓信。信己
而执。心起乐欲。是之谓愿。愿己而持。心勤精进。是
之谓行
[钞]信。愿。行。下文中当辩
[疏]名号者。阿弥陀佛四字洪各。不兼色像等。如文
殊般若。及毗婆沙论中说。以色像等摄名中寿主
[钞]不兼色像等者。正明此经专主执持名号也。文
殊般若经。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应处空
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
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
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兴念无量佛
功德无二。阿难所闻佛法。犹住量数。若得一行三
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昼夜 说。智慧
辩才。终不断绝。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
一。龙树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
难有易。易行疾至。应当念佛。称其名号。阿弥陀佛
本愿如是。摄名中者二义。一者名必有相故。二者
名相皆不离一心故。则一举佛名。正报依报摄无
不尽。何疑色像
[疏]今人闻佛不肯执执者。约有四障。四障破除。方
能执持。乃至一心故
[钞]障者。遮也。以此四种。遮障念心。不肯执持。故须
破除。四障者。一谓即心是佛。何必舍己念彼。不知
即佛是心。不妨念佛故。良繇即心是佛。岂不即佛
是心。但执念心。不许念佛。则心佛是二。即义不成。
是以念佛念心。两不碍故。二谓休不遍念诸佛。而
唯念一佛。不知心专志一。乃成三昧故。良繇众生
智浅。繁则不胜。故用志不分者神凝。役心行岐者
功丧。如普广大士问佛。十方佛有佛土。何以独赞
西方。佛言。阎浮提人。心多杂乱。令其专心一境。乃
得往生。以诸佛同一法性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
故。三谓佛佛可念。何不随念一佛。而必念阿弥陀
佛。不知佛佛兴诸众生。偏有因缘故。良繇彼佛名
号。人所乐称。就令恶人。有时不觉失声念人旨。乃至
人逢善事。不觉念佛。欢喜赞叹。人逢恶事。及兴苦
难。不觉念佛。伤悲痛切。机感因缘。莫或使之而自
然故。四谓何不念佛功德智慧。相好光明。而但念
名号。不知持名。于末法中最逗机故。不思议故。逗
机者。文殊般若经云。众生愚钝。观不能解。但令念
声相续。自得往生。不思议者。如前所明一行三昧。
则不但逗乎钝机。神用不测故。如遗教经言。心者
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今制心佛号。而至一心。何可思议
[疏]克念期者。一日至七日。是所克定之期要也。七
日者。世出世间。重其事者。恒以七故。七日称佛。免
地狱故。又七日之期。复有二义。各分利钝。又多则
大本十日。声王十日。大集七七日。般舟九十日等。
少则大本一日。观经十念等。言日者。以经天道晦
明之一周故
[钞]期要者。若据如来得菩提。实不系于日。则非日
非劫。焉有七日。若据菩萨修行。动经尘劫。则无穷
无尽。何止七日。今立期要者。以末法众生修诸功
德。精进恒难。废驰恒易。应须克限。乃发胜心也。七
为世重者。如礼忏曰七夜。持咒曰七遍。此经栏纲
行树曰七重。乃至国家记祖曰七庙。教民曰七年。
阉诚曰七日斋戒之类。是也。免地狱者。经律异相
云。有王害父。七日当堕地狱。一尊者教其称南无
佛。王便一心称佛。七日不懈。命终。至地狱门。称南
无佛。遍狱罪人。皆得解脱。利钝者。有谓利根一日。
钝或至七。今谓利钝二根。各一至七。利根者。性敏
捷故。一日功成。即得一心。便无所乱。其稍钝者。或
二或三。乃至七日。方得纯一。亦有利根。经于七日。
端然一心。终不少乱。其稍钝者。仅六仅五。乃至一
日。或便散乱。是故各有利钝。不应偏属。十日者。大
本云。斋戒清净。一心常念。十昼夜不绝者。命终必
生我刹。又鼓音王经云。若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
心。快记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必得见彼阿弥
陀佛。七七日者。大集经云。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
或坐。至七七日。现身见佛。即得往生。九十日者。般
舟三昧经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
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陀佛。又文殊般若云。九
十日中。端坐西向。专念于佛。即成三昧。一日者。大
本法藏愿云。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夜不绝。必
生我刹。十念同经下下品云。其人苦迫。不遑念
佛。十声称佛等。则知一日至七。随日多少。皆往生
期。顾力行何如耳。晦明一周者。从子至午。乃自晦
而明。从午至子。乃自明而晦。是为天道一昼夜。夫
心固刹那生灭。咒昼夜乎。于此一心。所谓二六时
中念念无间者也
[疏]又此七日。不必定是临终七日。以平时有如是
定力者。必生彼国
[钞]平时者。恐人执七日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谓必一日至七而便
命终。方名七日。故言或临终。或平时。但有一日或
七日之定力者。皆得往生也。所谓闲时办。忙时用。
后至命终。因果相符。必生彼国
[疏]一心不乱。言执持之极也。是为一经要旨
[钞]心者。拣口诵而心不念也。一者。拣心虽念而念
不一也。不乱者。拣念虽一而有时乎不一也。一心
不乱。净业之能事毕矣
[疏]释此四字。先总明大意。次乃详陈事理。大意谓
一往是正反语。正语一心。反语不乱
[钞]一则不乱。乱则不一。有其一心。无其乱心。故云
正反。如言纯一不杂。精一无二之类。是也。华严十
回向第四文云。所谓不乱回向。一心回向。释云。一
心者。专注正境也。不乱者。不生妄念也。专注不妄。
即正反意
   [疏]次明事理者。如来一语。事理双备。故同名一心。
有事有不时。如大本云。一心系念。正所谓一心不乱
也。而事理各别。妆事一心者。娲前忆念。念念相续。
无有二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属定门摄。未有慧故
[钞]前执持中。以忆念体究。略分二种。忆念者。闻佛
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
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嗔
烦恼诸念之所杂乱。如成具光明定意经。所谓空
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襄讪
利失。善恶等处。皆一其心者。是也。事上即得。理上
未彻。惟得信力。未见道故。名事一心也。言定者。以
伏妄故。无慧者。以未能破妄故
[疏]理一心者。如前体究。获自本心。故名一心。于中
复二。一者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二
者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离于四句。
唯一心故。此纯理观。不专事相。观力成就。名理一
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
    [钞]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
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中二
义者。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地角佛为我所念。
是智外无如。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是如外
无智。非如非智。故唯一心。二即寂照难思。若言其
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
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
明。若言亦有亦无。则有念无念俱泯。若言非有非
无。则有念无念俱存。非有则常寂。非无则常照。非
双亦。非双非。则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绝。无
可名状。故唯一心。斯则能所情消。有无见尽。清净
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为杂乱。以见谛故。名理一
心也。言慧者。能照妄故。兼定者。照妄本空。妄自伏
故。又照能破妄。不但伏故
[疏]又教分四种念佛。从浅至深。此居最始。虽后后
深于前前。实前前彻于后后。以理一心。即实相故
[钞]四种如前序中说。一 名。二观像。三观想。四实
相。称名者。即今经。观像者。谓设立尊像。注目观瞻。
如法华云。起立合掌。一心观佛。即观相好光明现
在之佛之。若优填王。以栴檀作世尊像。即观泥木
金铜铸造之佛也。故云观像。观想者。谓以我心目。
想彼如来。即观佛三昧经。十六观经所说。是也。实
相者。即念自性天真之佛。无生灭有空能所等相。
亦复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是名实相。所
谓我欲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是也。此
之四者。虽同名念佛。前浅后深。持名虽在初门。其
实意含无尽。事一心则浅。理一心则深。即事即理。
则即浅即深。故曰彻前彻后。所以者何。理一心者。
一心即是实相。则最初即是最后故。问。岂得称名
便成实相。答。实相云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
无相也。经云。治世语言。皆兴实相不相违背。云何
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一称南无佛。皆己尬旨
道。何况今名理一心也。又观经第九。台风佛相好疏。
直谓观佛法身。相好既即法身。名号何非实相
[疏]又理一心。正文殊一行三昧。及华严一行念佛。
一时念佛。又如起信明真如法身。及诸经中说
[钞]文殊一行者。以般若智专持佛名。详见前文。华
严一行者。德云比丘示念佛法门疏云。一行三昧。
观其法身。以如为境。无境非佛。又修念佛三昧。多
约渐修。谓先化身。次报身。次法身。今则一时而作。
不历次第。一行不二行。一时不二时。故曰即理一
心也。起信真如者。论云。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
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又摩诃般若经云。菩萨
念佛。不以色念。乃至不以四智。十八不共法念。何
以故。是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则无所念。无所念。
是为念佛。又观佛三昧海经。佛示阿难云。住念佛
者心印不坏。释曰。谛了自心。名为观佛。不为境乱。
名为三昧。一体不移。名为心印等。又舍利弗陀罗
尼经云。唯修一心念佛。皆理一心义也
[疏]又虽云一心。实则观经三心。起信三心。论三心。
乃至华严十心。宝积十心。无不具故。又净名八法。
亦一心故。德云二十一念佛门。亦不出此理一心故
[钞]观经三心者。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心
发愿心。兴起信三心。名殊理一。良以至诚心者。即
起信直心正念真如。而此一心不乱。更无虚妄。更
无迁流。随顺真如故。深心者。即起信乐集一切善
根。而此一心不乱。万善同归故。回向发愿得。即起
信度尽一切众生。而此一心不乱。顿融物我故。论
明三心。一清净心。而此一心。垢无不尽故。二。安清
净心。而此一心。理无不具故。三。乐清净心。而此一
心。慈无不摄故。兴上二种三心。正相配合也。华严
十心者。菩萨十念藏。具明十种念佛。一寂静念。二
清净念。乃至十无障碍念。今一心则不动。是寂静
念。一心则不染。是清净念。一心则同乎法界。是无
障碍念。宝积十心者。解见前文。前谓十心难具。今
谓心既一矣。慈悲喜舍。千种心。何所不具。净名
八法者。菩萨成就八法。行无疮疣。生于净土。崦第
    八结云。恒以一心求诸功德。今既一心。百千种法。
何所不具。德云念佛门者。华严入法界品。德云比
丘告善财言。我得忆念一心诸佛境界智慧光明
普见法门。 复开二址一门。起于智光普照。终于
住虚空。今谓心外无境界。心外无智照。心外无虚
空。故不出一心。悉皆具足。那先经云。诸善之中。独
有一心。最为第一。一其心者。诸善随之。正此意也
[疏]又此一心。即作是二义故
[钞]观经云。心想佛时。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今谓此
经一心持名。繇此一心。终当作佛。从因至果。名之
曰作。即此一心。全体是佛。非因非果。名之曰是
[疏]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
[钞]定中定者。以定散判之。修余少善福者。散善也。
一心不乱者。定善也。又以一心而分定散。事一心
者。定善中之散善也。理一心者。定善中之定善也
[疏]又此一心。即菩萨念佛三昧故
[钞]或疑佛说菩萨念佛三昧经。其间并无信愿往
生等语。惟言正念诸法实相。是名念佛。似兴此经
意义相戾。今谓彼专主理。此兼理事。理一心者。念
而无念。即实相也。盖彼以无念正入。此以有念巧
入。作用稍别。究竟不殊。是故同名念佛三昧
[疏]又此一心。即达摩直指之禅故
[钞]寻常说禅者讳净土。今谓达摩说禅。直指灵知
之自性也。此理一心。正灵知自性故。门庭施设不
同。而所证无两心也。善哉中峰之言曰。禅者。净土
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也。有味乎言之也。或谓直
指之禅。不立文字。今持名号。若为会同。不知传法
以四句之偈。印心以四卷之经。较这四字名号。文
更繁矣。盖非以断灭文字为不立也。不即文字。不
离文字。达者契之
[疏]又此一心。当知心王心所。无不一故
[钞]王所解见前文。此之八者。及五十一。纷然不齐。
杂然竞起。而言无不一者。良繇王所虽多。溯流穷
源。不出一心。今念佛人。初以耳识闻彼佛名。次以
意识专注忆念。以专念故。总摄六根。根鼻舌身。如
是六识。皆悉不行。念之不己。念极而忘。所谓恒审
思量者。共思寂焉。忘之不己。忘极而化。所谓真妄
和合者。其妄消焉。则七识八识亦悉不行。主既不
存。从者焉附。其五十一又何论也。当尔之时。巨浪
微波。咸成止水。浓云薄雾。尽作澄空。唯是一心。更
无余法。故云无不一也
[疏]故知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
重罪。良繇正指理一心故。如法华三昧中说
[钞]人有疑言。罪既多劫。业重障深。久勤忏摩。渐积
功德。庶可消亡。而念佛一声。灭多劫罪。因微果巨。
固所不信。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若事一心。虽能
灭罪。为力稍疏。罪将复现。多多之念。止可灭少少
之愆。此之至心。正属理一。一心既朗。积妄顿空。喻
如千年闇室。岂以一灯。闇不速灭。故一称南我佛。
皆己成佛道。不独妙法莲华有之。法华三昧观经
云。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惟一大乘。
无有二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
竟空相。习如是观。五欲自断。五盖自除。五根增长。
即得禅定。释曰。一称成佛者。归命一心。无不成佛。
以离自心一相一门外。更无有法可作归依。毕竟
空寂。如是观者。五欲自断。乃至六度万行。悉皆成
就。如上所说。非理一心而何。又佛名经云。一闻佛
名。灭无量劫生死之罪。一闻则不待称念。无量则
不止八十亿劫。因弥约因而果弥广。非理一心。安得
致此。但患主之不一。何虑罪之不灭
[疏]故知古人知见不普之论。乃至定心专心之辨。
良繇且就事之一心。非理一故
[钞]知见不普者。华严论云。一乘大道。非乐生净土
菩萨境界。以情存净秽。知见不普。今谓此指仅得
事一心者。若得理一。则妙悟一心。有何净秽。然虽
知平等法界。无生可度。而常修净土。教化众生。正
所谓一乘大道也。知见之普。孰过于是。又普贤菩
萨为华严长子。非一乘境界乎。而欲面见弥陀。往
生安乐。谓之情存净秽可乎。定心专心者。永明谓
九品上下。不出二心。一者定心。如修定习观。上品
上生。二者专心。如但念名号。得成末品。今谓既云
但念。但之一字。正唯得事。未得理故
[疏]故知古云愚人求净业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
亦复不指事一心故
[钞]古德谓有参禅不灵。遽变前因。朝暮掐数珠。求
净业。又云念几声佛。欲色阎老子手中铁棒。乃愚
人所为。执此语者。遂生疑谤。不知此为参禅志不
归一。辄自[日*ㄆ]途者说。非呵净业故。但言愚人朝暮
掐数珠。求净业。不言愚人朝暮一心不乱求净业
也。观经云。但闻佛及二菩萨名。能灭无量生死之
罪。何况忆念。忆念者。且指事一心也。则知事一。己
非愚人。何况理一
[疏]故知修净业人。复业余行。非唯不知理一。尚未
能持事一心故
[钞]念念念佛。更无杂念。是名一心。一心念佛。又一
心修余种种法门。是二心也。夫无杂念者。止得事
之一心。今且未能。何况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
勿因三昧难成。而辄[日*ㄆ]修余行。先儒有言。不可以
仁之难熟。而甘为他道之有成。此之谓也
[疏]又此四字。若离合释之。则相即。故名一心。相非。
故名不乱
[钞]相即者。即空即假即中。则如前所明。此能念所
念。即有而无。即无而有。二边叵得。中亦不存。三德
浑然。不可分别。是名一心。相非者。假非是空。空非
是假。中非假空。则能念氛记双亡。成般若德。能念
所念双立。成解脱德。俱存俱泯。显乎中道。成法身
德。三德历然。不可混杂。是名不乱
[疏]又此一心不乱。亦分五教。今不叙者。以正指顿圆故
[钞]亦分五教者。以莲分九品。则小大浅深。自有差
等。如小教以繇心造业而感前境为一心。始教以
阿赖耶识所变为一心。终教以识境如梦。唯如来
    藏为一心。顿教以染净俱泯为一心。圆教以总该
万有即是一心。而佛说此经。本为下凡众生。但念
佛名。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属顿圆。又二乘种不
生。故略前三。不复分五。天台四教例此
[疏]又此事理二持。起信中具有此意
[钞]论云。专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者。此双含事理
而言也。次云若念彼佛真如法身。又云虽念亦无
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疏]又此事理二持。即显密二意
[钞]四字名号。全皆梵语。但念不忘。兴持咒同。是名
曰密。且念且参。观心究理。是名曰显。为门少异。归
元则同。显密圆通。事理无碍
[疏]又此事理二持。虽上详分胜劣。有专事者。有专
理者。机亦互通。不必疑阻
[钞]此恐仅能事念者。自疑理性不明。所为无益。故
言事得通理。以决其疑。大势至圆通章云。不假方
便。自得心开。空谷云。不参念佛是谁。直尔纯一念
去。亦有悟日。是也。双恐唯勤理念者。自疑称佛名
少。或致落空。故言理得通事。以决其疑。念念理一。
是念念弥陀也。其为称名。不亦大乎。是故摄心体
心。两种念佛。事理互通。本法一故
[疏]又此事理二持。或渐进。或顿入。亦随机不定
[钞]渐进者。根稍钝人。先勤事持。后渐究理。若根性
大利。径就理持。故名顿入。作用小殊。及其成功。一也
[疏]又一心不乱下。有本加专持名号二十一字。今
所不用。以文义不安故。仍依古本不加。而以即是
多善福之意。言外补入。斯为允当
[钞]文义不安者。上文己有执持名号四字。不可更
著专持名号一句。上下重复。不成文义。旧传此二
十一字。是襄阳石刻。当知浊前人解经之语。襄本
讹入正文。混书不别耳。善文义者。当自见得
    [疏]称理。由自性非忆非忘。是执持义。非今非昨。是
七日义。非一我。是一心义。非定非乱。是不乱义
[钞]本无生灭。何有忆忘。体绝去来。谁成今昨。一亦
不为一。多尚奚存。定且无定形。乱将安寄。如斯会
得。终日念佛。终日念心。终日念心。终日无念。即心
即佛。非佛非心。是则名为真念佛者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三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0 22:48 , Processed in 0.186670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