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缘人会信 于 2016-8-26 22:58 编辑
一个小沙弥讲错了,佛陀就要借机会跟他好好地讲。自古以来,高僧大德他们不怕厌烦,就不停地去教导、去讲。佛陀说:“百千鄙夫为敌。”一个有智慧的大丈夫就能战胜。如果想战胜自己,你们今后要以正见为修行。什么叫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概念。什么叫正确?正确就是对得起良心,有慈悲心,帮助别人,救度众生,让别人开悟、让别人法喜的人,这个人就是拥有了正见。佛陀继续说:“因此,比丘们,从今以后你们不要有诤讼胜负心,当念降服自性一切众生。如果比丘有诤讼、胜负心,应该要以佛法、律仪来对治。比丘,你们应当这样修行。”我们跟别人有诤讼心——争斗,和胜负心。所以不比,就不会烦恼;一比,人就比出烦恼来了。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很好看的小女孩,从小天真可爱。等到18岁的时候,人家说:“你这么漂亮,应该去选美。”结果去选美,被人家开后门,没有选到,气得天天骂。这个孩子的心态就变了,最后变得越来越凶,人也变得不可爱、不天真。所以,不能去比,一比就会伤到对方。学佛的人不跟别人争,不跟别人比,那就叫随缘自得。
佛法的律仪是什么?律就是戒律。戒律就是说,今天我不能去杀生,今天我不能说妄语,今天我不能骗别人,今天我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那不就叫修行吗?什么叫修?修,就是修理——修理头发,修理鞋子……修理你这颗人间的贪心、这颗人间的瞋心、这颗人间的愚痴心,所以就要修你的心啊!
佛陀讲完,比丘二人听了佛陀的开示之后,立刻从座位起来,顶礼佛足,就是他们跪在佛陀的脚下——佛法里面经常有顶礼,顶礼是顶在自己师父的脚下,佛陀脚下——请求悔过,发愿自今以后绝不犯过,惟愿佛陀慈悲,接受忏悔。
佛陀接下来又讲——这叫谆谆教导,孜孜不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佛陀,因为今天佛陀来了,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地赞美我们的佛陀——佛陀继续说:“在我的佛法中,最尊贵的法就是忏悔改过,我接受你们二人的悔过。”佛陀转身对诸比丘们说:“这件事例可以作为大家学习的依据,你们要谨记在心。”
无争——不跟别人争,那是我们修行人的最高美德。修行人不跟别人争,我们不会生起贪瞋痴的烦恼。我们要让无争的智慧止息他人的烦恼,唯有佛陀以及阿罗汉才有这种修心的功夫,这也是其他有情所不能及的殊胜功德力。就是告诉你们,因为当你能够不争天下事的时候,你就拥有了阿罗汉的果和菩萨的境界。这就是师父经常跟你们讲的——不争人间天下事,试看天上谁能行。有本事我们在天上见,在人间争的名、争的利都会没有,有什么用?
我经常讲的一句话,凯撒大帝当年征服了欧洲、非洲和亚洲,称为大帝。他跟下面随从的人讲:“我死的时候,你把我两个手放在棺材的外面。”侍者就问他为什么,他就告诉他们:“因为我要让全世界自以为能够征服这个世界的人看一看,我凯撒大帝离开这个世界也是两手空空啊!”
《金刚经》云“佛说我得无诤三昧”,我如果得到了不跟别人争的三昧。三昧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神平静,那是一种智慧。“人中最为第一”,就是说不跟别人争,那是我们做人当中的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什么意思?就是自己高境界的修行那就叫阿罗汉。离欲就是离开了人间的欲望,指的就是在佛弟子当中最能通达空性意理的须菩提。就这句话讲给你们听,就是说在佛弟子当中,最能够通达,最能够贯通和掌握佛的意理的,就是一切皆空的佛理的人——须菩提。须菩提是什么人呢?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在佛的弟子当中,是最具有智慧的。回到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师父说,今天你们跟着师父学佛法,弘扬中华文化,学习佛教精髓,你们就是最有智慧的弟子。
在埃塞俄比亚——你看我又讲到外国了,要拉回来,因为一直讲佛法,很多人会听不懂的,所以为什么叫“白话佛法”,我一定要讲讲过去,讲讲现在——在埃塞俄比亚的叫阿鲁西高原上一个小村庄里面,有一个小男孩很可怜,他每天胳肢窝里夹着一本书,赤着脚跑步上学和回家。你们知道他离学校有多远?10公里。而且他的家境贫穷,不可能有坐车上学的奢望,这孩子因为家里很穷,根本没有办法坐车。于是这个男孩子为了上课不迟到,他就选择每天跑步上学,每天都一路奔跑,与他相伴的除了清晨清凉的朝露和高原的晚霞,还有耳旁呼啸的风声。这个孩子很可怜。如今,这个曾经夹着课本跑步上学的小男孩,在世界长跑的比赛中先后15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他的名字叫海尔.格布雷塞拉西。由于当年他夹着一本书跑步,所以他在后来每一次的跑步比赛中,他这个手总是喜欢这样跑,因为这本书夹在这儿,习惯改不过来。这个青年如果不是贫困和苦难,他成就不了今天世界田径运动员的骄子。当年他回顾少年时的情景,他总是无限地感叹说:“我要感谢贫困和苦难,其他孩子的父母有车,可以接送他们去上学、电影院或者朋友的家。而我因为贫困跑步上学,我别无选择,但是却为之感到快乐和幸福。”
可见,我们人间苦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啊!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受苦,我们不要怕,因为人的吃苦就是消业,因为我们吃了苦了,我们才会去寻找一条解脱吃苦的路。很多人家里很富有,什么都不缺,他不会想到要去学佛、要去拜佛。而我们吃了苦了,我们现在明白了,我们才知道要寻求佛法、追寻真理!
师父告诉你们,生命,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减法,那么它的答案你已经知道,这个生命将减去你在人间所有的一切,包括你最后的生命;如果你认为这个生命是一道加法,那么你人生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境界,会创造出人间奇迹。佛教讲,吃苦就是消业。对待吃苦,我们要改变心态。心态改变了,我们就会改变我们的态度;态度改变了,我们就会改变自己的习惯;习惯改变了,我们的性格就会改变;性格改变了,我们的人生就会改变;人生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才会彻底地改变。
人生像挤公共汽车一样,你没上去之前你觉得人很苦,挤得这么累,但是你只要愿意努力地挤上公共汽车,挤来挤去你总能找到一个不挤的地方,偶尔你还有一个座位,这就是生活。你们现在知道你们为什么要找一个师父了吗?因为师父比你们稍微修心早一点啊。
现代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到别人身上,讲个笑话给大家听。有一个法官正在开庭,他看见这个被告,突然之间就跟他说了:“我是不是曾经在哪里见过你啊?好像有些眼熟嘛。”这个被告满怀希望地说:“是的法官,你忘啦?在21年前,是我介绍你的夫人跟你认识的。”法官一想到自己的夫人天天在家里跟他吵架、闹,一生气:“我判你20年有期徒刑。”
不学佛,你会一味地记恨、记仇。学佛人心胸宽大,海纳百川,学习大海,心胸永远是最大的,但是处于最低处。我们要让慈悲的爱吹进你的心,相信一定会让你解脱烦恼。
因为在末法时期,好人坏人分不清,所以要学会看人。我教你们几个方法,教你们几招,能够好好地辨别正邪。我们学佛人要从中华文化当中去寻找渊源,懂得观善缘就能结善缘。今天跟大家开讲“识人八观”。师父看见你们这些弟子很开心啊,你们都知道的,师父这个人就是这样的。看看你们这些弟子学佛了,想想:“观世音菩萨,这个世界上又有这么多人学佛了。”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学佛,那哪有争斗啊?慈悲吧!
识人八观的第一观,“通则观其所礼”。“通则”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人发达了。“观其所礼”,你要看这个人发达之后,他是不是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你看这个人发财了,他还是对你很好,这是一个好人。 第二则,“贵则观其所进”。“贵”就是一个人地位高了,你要看他推荐什么人,他提拔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 第三则,“富则观其所养”。“富”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有钱了,你要看他怎么花钱,你要看他给谁花,花在什么地方。人穷的时候,如果节俭,他不乱花钱,那么说明这个人很好;如果人富了之后,这个人还是能够节俭,那这个人就是高品德、高道德的一个人。所以很多人有钱了,乱花、无所谓,这个人我告诉你,以后不会对你很好的。 第四,“听则观其所行”。什么意思呢?听完一个人的话,你要去看他是不是那样去做了。这个人说:“好,包在我身上。”你要看他是不是真的去做了。不怕说不到,就怕他说的做不到。所以记住,如果这件事情他说了,他帮你做到了,你相信他下一次还会帮你做到。 第五,“止则观其所好”。“止”是什么?通过一个人的爱好,你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本质。如果这个人爱好打麻将,这个人的本质喜欢赌博,喜欢拼命地吃,说明这个人懒惰;这个人喜欢骗人,就不是一个好人。爱好很重要,他爱好什么,你就能够看出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第六,“习则观其所言”。“习”就是很久了,时间长了。第一次跟一个人见面的时候,他说的话不算什么,你要和他相处久了,你再听听他跟你说什么,是不是跟当初的一样,跟当初的差别越大,这个人品就越差。 第七,“穷则观其所不受”。这是中华的传统文化,看看我们古代的那些贤达多有智慧,那么早就能够看人看得这么透彻。我们现在这么多人为什么会上当?没有智慧,还有贪心,怎么不上别人当啊?“穷则观其所不受”什么意思?就是人穷没有关系,但是我再穷,我不占人家小便宜,我不过分要你的东西。这种人本质就是一个好人,可以跟他交往。 第八,“贱则观其所不为”。“贱”就是人的地位卑贱,低没有关系,但是这个人有骨气,不卑不亢,有自己的尊严。这种人本质就是一个好人。你们好好看人吧。
好好地修啊。大家要记住:自己永远不要放弃学佛,不管别人懈怠、别人放弃,我们就要努力奋斗,看不到光明见不到希望,也要继续努力。因为光明和希望永远是存在的,只要你精进修行,你一定会拨开云雾见佛陀!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