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行最后一句看起,第七行:
  「忠者,尽心竭力,忠于国家。忠孝二字,为世间美德之本」。忠,这个字的形象,心上有个中,很明显让我们感触到,心不偏不邪,这就是忠的意思。念老在这里给我们注的,尽心竭力,忠于国家,对自己的国、对自己的家都要忠心,都不能有偏心,都不能有邪念。忠孝二字为世间美德之本,在中国,自古以来,每个家族都提到忠孝传家,忠孝是道,叫家道。家道是什么?是忠孝,是孝悌。不忠不孝,这个人不但在世间不能立足,伦理道德的修养、学问、品德都不能成就,前面我们说了很多。有这两个字,就有机缘接受圣贤教育;这两个字没有,纵然圣贤在面前,你也没有办法接受他的教育。所以这两个字是世间美德之根本,这个话讲得一点都不错。「信,此处指世法,谓真实不欺也」。对于任何人都能够真实、诚实,绝没有欺骗别人,这是信,统统从世间法讲起,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下明第二句,忙中念佛」,所谓断恶修善。
  底下一科,「深信因果」。
  【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亏失。】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当信佛经语深』。「此中信字,指出世法。谓于诸法之实体,三宝之净德,与世出世之善根,深为信乐,使心澄净,是为信」。诸法的实体就是事实真相,佛讲经,根据什么讲?依什么来说法?完全是依事实真相,大乘经上说诸法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是自性。这个意思很深,很不好懂,所以释迦牟尼佛讲到诸法之实体是在般若时。换句话说,前面有二十年的基础,才给你讲真相,没有二十年基础你不会相信。给你说万法皆空,明明法是有的,你怎么说空的?别人不相信。「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都是讲实话。有从哪里来的?有从空来的,空能够生有,这都是事实真相。所以真相讲的是自性,讲的是真如、法性、第一义谛、诸法实相,都是说这个意思,这诸法实体,你才真正能相信他,他不是讲假话。这个实体,在今天有一部分被科学家证实了,这是好事情,让我们这些根性还不够的人,我们对大乘相信,对实相也相信,但是总有怀疑。为什么会怀疑?理太深了,超越我们的常识。所以佛经上常讲不可思议,我们没法子想到,于是也没办法来讨论这个问题。
  宇宙的缘起,佛说一念不觉,变成了阿赖耶。一念觉,觉是真心,不觉,不觉就迷了,迷了就产生个妄心,妄心叫阿赖耶,中国人翻作心意识。阿赖耶识叫藏识,藏是含藏的意思,它也是没有现象,但是它能变现象。变的现象在哪里?整个宇宙是一个阿赖耶。所有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所有的信息是阿赖耶的转相,所有的能量是阿赖耶的业相,阿赖耶太大了!整个虚空法界是阿赖耶,我们不能离开阿赖耶。但是阿赖耶是依真如、依实相,真妄是一不是二。真在哪里?真在妄里头。妄在哪里?妄在真里头。真妄什么意思?真不生不灭,妄有生有灭,有生有灭是妄,不生不灭是真。我们真如、自性不生不灭,所有的现象有生有灭,就是三种现象,今天科学家讲能量、信息、物质现象,统统都是有生有灭。佛依什么来说?就是依不生不灭的自性,依有生灭的阿赖耶,根据这个来说。依自性,这是第一义谛,依阿赖耶是第二义谛,这不是第一义谛。依阿赖耶,今天科学家、哲学家能懂,依真如自性,他们不能懂。这是实体,于诸法的实体。
  三宝的净德,三宝的净德是什么?三德秘藏,法身、般若、解脱,这是三德。这三德里头每一个德都有四种净德,这四种净德是常乐我净,叫四净德。法身有,常,永恒不变,这叫常;乐,它里面没有苦,像讲极乐世界一样,这里头没有苦,所有一切苦它都没有,所以叫做乐;我,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法身、般若、解脱有我,除这个之外,我是假的,不是真的,没有真我。那是从执著里头有一个我的念头生起来,这个念头也是个抽象念头,没有实体。最后一个净,清净,决定没有污染。六祖惠能大师见性,说出来了,你看第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是净德;第二个,「何期自性,本无生灭」,这是常的意思,常是不生不灭;我的意思,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具足,这真正能做得了主;「本无动摇」,乐的意思,禅悦,自性本定,禅定里头有法喜,那是一种享受,法喜充满;最后是「能生万法」,能生万法是遇缘,遇到缘它就起现行,没有缘它不起现行。
  好像电视屏幕,我们频道不打开,它没有缘,只看到自性,只看到屏幕,里头什么都没有;按那个频道,这就是缘,现象就现前。现象现前跟电视不一样,电视的频道现前,它还是电波,一条线一条线的,它还是动的,所以它有先后。佛经上告诉我们,整个宇宙现前没有,一时顿现。像什么?像我们幻灯片打到银幕上一样,你一按,整个现象同时现前,没有先后,电视有先后。我们看电影,电影银幕有先后,你看一秒钟二十四张幻灯片,它有先后。电视的速度更快,所以你看得比电影还要逼真。电影毕竟一秒钟二十四张,你仔细看它有动,它在那里闪动。电视没有,你看不到闪动,就是它的速度快,一秒钟不止二十四个动作,总有几千个动作在里头,所以我们看不出来。其实六祖能大师讲的这五种,也把三德秘藏跟四净德都说出来。这是对诸法实体、对三宝的净德,还有世出世法的善根,世间法的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这三善根,出世间的善根,精进。「深为信乐」,对这些相信、深信,乐是喜欢。「使心澄净」,这个心沉淀在清净信心里头,这叫信。这个信是出世间的信,比世间的信要深,意思要深,意思要广。
  「《唯识论》云」,《成唯识论》这里头说,「云何为信」,用现在的话说,什么叫做信?「于实德能」,这三桩事情,实是体,德是相,能是作用。体是真实的,所有一切法都有体相用。我们看一个人、看一桩事、看一个物体,至少要看八面,你才真的懂了。这个八面就是有体、有相、有用,它体是什么,相是什么,作用是什么,万事万物都各有各的体相用。体相用之外还有因果,要看它的因,要看它的果。因果之外,还有事,还有理,这才把这个事情算是看清楚了。因缘果,还有个缘,叫八面。因、缘、果、理、事八面,这个八面是粗看,你只看到表层。深入一层,每一个字里头都有八面,体,体里头有体的体相用,相里头有相的体相用,用里头有用里面的体相用,各有它的因缘果,各有事,各有理。那八八六十四面,能看六十四面这就看得深了,对于一个问题就看得深了。六十四面,每一面里头又有八面,其深无底!你从这个地方你才了解,所以诸佛、法身菩萨彻法底源,他看得多深,我们怎么能比得上他?我们能看八面这算不错了,在这个世间这是高人,他能看八面。能看六十四面的人,他就是神人,不是凡人了。从这个地方才能体会到佛的智慧深广,我们这个心才服了,人家真行。我们也有这个能力,为什么失掉?烦恼、习气、业障给障碍了。每个人都有能力,佛经上常看到一句话叫彻法底源,就讲这个意思。
  于实德能深深的,「忍」就是承认,不再怀疑,「乐欲」,我也希望能得到,我也希望好好的修、好好的学,也能够证得。「心净为性」,心净这两个字非常重要,心清净,心清净的纯度千差万别。我们一般烦恼少一点就比别人清净,比别人清净,你的智慧就比别人高一点,智慧决定从清净心里面生起来的。清净心为什么我们被染污这么重?这就是因为你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不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全是假的,包括这个身体。最不容易放下的就是身体,身体放不下,什么都放不下。佛法里面修行,佛对于弟子们的要求,头一桩事情就是把身放下。破见惑,见惑里面第一个就是身见,第二个是边见,边见就是对立,对立是错误的。你看,身见破了之后,晓得身不是我,什么是我?灵性是我,不是灵魂。灵魂也是我,迷惑颠倒,不觉悟。灵魂是被染污了,灵性被染污称之为灵魂。灵魂出不了六道轮回,它活动的空间比身大,身离不开地球,灵魂可以离开地球,可以到别的星球上去,但是出不了六道,六道是它的界限、是它的范围。
  灵魂觉悟了,不执著那个灵为自己,那是什么?破我见。我们不执著身是我,是破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破四相入佛门,没出六道;破四见,出六道了,破四见是连那个灵魂都不执著是我,这才超越六道。超越六道是菩萨境界,最少也是阿罗汉的境界。在《华严经》上十信位,阿罗汉是七信,就是七信以上,四相完全破了,四见没破。四见什么时候破?四见是超越十法界就破了。四见破了,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超越十法界,这个范围大了。超越十法界,他就生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不修净土,一般都是生华藏世界,毗卢遮那的实报土;念佛的人,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实报土。报土是相通的,没有差别,所以心净很重要。
  学佛的人常常想到清净心,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修清净心?把心里面这些脏东西把它排出去?用这句佛号。心有所念,把这个念头很快的换成阿弥陀佛,这就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才起,不管它是善念是恶念,不管它,善念、恶念都不要。禅宗是要把念头打掉,这个难,保持没有念头很难;净宗用一个念头,一个佛的念头,这个容易。我用一念排除一切妄念,这是净宗用的方法,容易成就。所以紧紧的把这句佛号抓住,时时刻刻不能放过,心里头佛没有了,杂念就来了,要有高度的警觉。我心里头有佛,我跟净土相应;我心里头没有佛,我跟六道相应。换句话要问问自己,我还是继续搞六道轮回,还是想往生净土?真想往生净土,念念是阿弥陀佛。不念阿弥陀佛,那就是是非人我、就是一些杂念。无论念头是善、恶都是轮回,善念三善道,恶念三恶道,这是事实真相!每一个学佛同学不能不知道。
  我们天天在修,到底修什么?自己总得清楚、总得明了,这管用。别人清楚明了,不管我的用。佛法里头,确实完全要靠自己,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净宗虽然是他力法门,那我们把他要抓住,他是阿弥陀佛。但是要知道,阿弥陀佛跟自己是一体,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生长起信心。我能不能往生?阿弥陀佛跟我是一体,你说你能不能往生?决定得生!一点都不要怀疑。中峰禅师所说的那句话得记住,「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是经上佛常说的。中峰禅师说得更贴切,「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这是什么?边见破掉了,边见破了是一体,慈悲心才能生得出来,这叫菩提心,才发得出来,也是搞清楚、搞明白了。
  「今闻佛经,并信经语甚深」。佛经里面讲的道理很深,但是它很微妙,浅的人看得浅,深的人看得深。能看八面的算是浅,能看六十四面的那就深了,往下其深无底。我们对于佛菩萨佩服到五体投地,是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他能彻法根源,我们做不到。然后我们就相信,菩萨五十二个阶级,那就是定功有五十二种不同的深度。初信位这是最浅的,二信位的定功就比初信深,三信的就更深。你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圆满了,彻法源底是妙觉位。八地菩萨能见到诸法的根源,真正得究竟圆满受用是在妙觉果位,真正得大自在。
  「又《大乘义章》云: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这个地方的三宝,自性三宝,不是讲住持三宝,是讲自性三宝。佛宝是自性觉,《起信论》里面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个要相信。觉是什么?觉就是佛,佛是本有。所以,《华严经》上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现在是不是佛?佛眼睛看到你是,为什么?本觉本有,你并没有丢掉。没有失掉,是你迷了,并没有失去。迷了什么?迷了的时候你错用了心,你用妄想、分别心,这是妄心,这不是真心,这是迷,这是不觉,你用这个东西。但是你的本觉并没有丢掉,你只要把妄想分别一放下,你的本觉就现前。本觉是无量智慧、无量德能,这本觉。这迷悟而已。法宝是自性正,说明自性是规律的,一点都不乱,有条不紊,变现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你看这些万物它不凌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中国老祖宗说的。这是法。僧宝是自性净,六祖说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清净是僧宝。本自具足里面就是法宝。
  所以,佛法僧三宝,自性本自具足,我们要相信这个。换句话说,学佛,成佛了,你到底成什么?你得到什么?什么也没得到,恢复自性而已!自性万德万能,完全恢复了。没有恢复的时候没有失掉,恢复的时候你也没有得到,本来是的,你得什么!所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就这个意思。可是我们现在虽然有,有作用不起,我们有圆满的智慧,智慧不能现前;有圆满的德行,德行变成烦恼;有圆满的清净,现在清净变成六道轮回,统是自己变现的。所以「于三宝等,净心不疑」,一定要相信。今天遇到净宗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也是自性里头圆满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两句话佛说得好,让我们完全了解。我们具足信心决定可以证得,尤其是净土法门,万修万人去,只要具足,你看信,我真相信,不怀疑;愿,我真想去,一心向往极乐世界,一心想亲近阿弥陀佛,这是自家分内的事情,不是向外求的,决定成就。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念这句阿弥陀佛?第一个跟佛相应,听话,佛教我念我就念;另外一个真正的意思,用这一句把我们的妄念、杂念把它打掉,把它清除掉,恢复自己清净平等觉。这种意念去念佛,跟参禅完全相同。去妄念、去烦恼、消业障,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比什么方法都有效,比什么方法都快速。八万四千法门那个方法很难修,时间要很长,修得很辛苦,这个法门非常容易。
  「《大论》曰」,这上面还有《俱舍论》,小乘论。中国在隋朝初年的时候,小乘有两个宗派,一个就是俱舍宗,根据《俱舍论》;另外一个小乘,成实宗,也是依据《成实论》。这是小乘两部论典,是学佛的基础。唐朝中叶之后,祖师大德不提倡了,用儒跟道代替,所以这两宗到宋朝时候就没有了,现在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两个宗。《俱舍论》里面说,「信者,令心澄净」。「今闻佛经,并信经语甚深」,我们对这个要相信。为什么它甚深?我们看起来好像不深,但是真的甚深,是因为佛的言语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自性不可思议,自性流出来的当然也不可思议,所以这个经,经文解释可深可浅、可广可略。
  我们举一个例子,释迦牟尼佛开悟,把他悟入的境界说出来,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华严经》我们人间没有人见过。龙树菩萨虽然在龙宫见到了,他没有那么深的智慧,换句话说,他不能读,你就要晓得深了。他见过三种本子,一个是全本,大本,「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这无法想象,真的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说的,在定中说的,不是在人间说的。说完之后,大龙菩萨收到龙宫里面去收藏,人间没有这么大的地方。这大本无法受持,再看中本,大本好比我们现在《四库全书》,中本好比《四库荟要》,还是分量太大,阎浮提众生,我们地球上的人没有能力受持。再看下本,下本是目录提要,像《四库提要》一样。《四库提要》,这么大的本子五本,这个还可以,还能受持。就把这个小本传到人间来,这龙树菩萨传的。
  在中国翻译,到中国差不多是二分之一,所以我们中文翻译叫略本,不能称小本。小本是十万偈,四十品,现在我们的经是三十九品,只有大概五万偈。最初,晋朝翻译的《六十华严》,三万六千偈;第二次,武则天做皇帝时候翻的,增加了九千偈,三万六加九千,不足五万,四万多。贞元年间,乌荼国王向唐朝进贡,里头有一部《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一品很难得,完整的,没有欠缺,翻成了四十卷。这四十卷一品,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现在我们普通流通的,就是最后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最后的一卷。所以三次翻译的,大概内容是一半。《华严》原本再找不到了,现在最完整的东西,中文,中文翻译的。真的深,我们今天所读的《华严经》是提要,是目录提要。确实深,为什么?它称性。
  惠能大师也明心见性了,他提出的报告只有二十个字,说明自性,自性什么样子。第一句他说「本自清净」,第二句「本不生灭」,第三句「本自具足」,第四句「本无动摇」,第五句「能生万法」,五四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的内容,展开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大本《华严》。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惠能把它浓缩成二十个字,这就是经语甚深!我们看《十善业道》,前面念过,就那么十条,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你看就这十个,小乘阿罗汉展开,三千威仪。怎么呢?我们看是十个,每一条里头又有十条,你说不杀生里头,不杀生里面包含其他九条,圆圆满满。每一条的十条就一百条,十个十就一百;每一个一百条里头又有十条,就一千;每一千里头又有十条,就一万。菩萨把十善业道展开来,八万四千细行,这就深了。浅给你讲就十条,深给你讲八万四千细行,菩萨,小乘阿罗汉能讲到三千。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晓得佛经语深,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经典,字字句句都不可思议。
  「《大论》曰」,《大论》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上说,「信为能入」。佛经,什么人能入?不一定是智慧聪明,世智辩聪不行,他不能入,完全是信心。信心,前面讲一念信心,一念、一心,那叫信,真信。二念二心不是真信,真信是一念一心,一心的人能听得懂,一念的人能够契入。「故能从人乘,而直趋大乘圆门,念佛求生也」,这一句是念老的话。《大论》上讲,信为能入,所以我们有办法入,我们只要相信,只要不怀疑,你就能入。我们是人乘,比不上天,比不上声闻缘觉,当然更不如菩萨。但是我们从人乘直趋大乘圆门,这个可不得了,这连菩萨都吓一跳。为什么?菩萨修大乘没有找到圆门。圆门是什么?是念佛往生净土,圆满的门,大乘圆满的门。小乘人不知道,天人更不知道了。这是我们的大幸,这是我们真正善根福德因缘,没有善根福德因缘,你怎么可能知道?
  「复信因果不虚」,这个很重要,我们要相信因果是真的。「故信作善得福,而精进向善」,我们不求人天福报,我们行善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帮助他们破迷开悟,我们行善是为这个。不求人天果报,只求往生净土,统统回向往生净土,所以这修的善全变成了功德。精进向善,遇到好事真干。『奉持如是等法』,奉是奉行,依教奉行,持是保持。佛在经上教给我们这些道理,我们明白了,把我们错误的观念转过来。佛在经上讲这些行法,修行的方法,我们统统变成生活、行为,这就叫行菩萨道。「指上述诸善法,无得亏失」。上面给我们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修行十善,这些我们都要记住,都要认真努力的去做。亏失是「减损也」,无得亏失就是我们行善不要打折扣,尽心尽力就是圆满。
  《了凡四训》里面,我们看到一个女孩子,只有两文钱,在一个寺庙里头去供养三宝,老和尚亲自给她回向、给她祈福。她只有那么多钱,全部拿出来了。以后这个女孩子做了王妃,这贵人了,再到这个寺庙来烧香,供养一千两黄金,富贵、有钱了,老和尚叫他的弟子去给她回向。她找老和尚:我以前贫困的时候,两文钱你替我回向,今天我带这么多钱来,你怎么不给我回向,叫你徒弟给我回向?老和尚说:你以前贫困的时候,那两文钱你真诚心,我不给你回向对不起你;现在这一千两黄金对你算不了什么,你的心没有从前那么虔诚,没有以前那么恭敬,所以我徒弟给你回向就可以了。这说明什么?穷人能修大福报,富贵人修的比不上穷人,全在真诚恭敬。换句话说,这女孩子在年轻贫困的时候,她无得亏失,她是圆满的。做了王妃之后,再到三宝里面来供养,她有亏失。为什么?她傲慢了,恭敬心跟从前比不如,这就是亏失,是减损。
  「以上数句经文(从当信至亏失),表从世间人乘,趋向极乐一乘。」这一段经文,经文不长,只有四句,「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亏失」。这是我们一个普通的人,一直趋向极乐一佛乘,你决定得生。下面这一段「忙中念佛」。请看经文:
  【思惟熟计。欲得度脱。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
  经上讲的这个方法非常之妙,我们看注解。「此下」,就是这段经文,说明「忙里偷闲,精进念佛」,着重在这一句,精进念佛。这两天到香港来访问的王居士,大家见到了,从北方来的,这个王居士就是精进念佛。今天吃饭,我才听跟他一道的人来告诉我,王居士每天睡眠两个小时,精神饱满,带领大家精进念佛。所以感应、效果都不可思议。昨天他带来的一本小册子,《学佛的报告》,就是他那个小佛堂三十多位同学每个人修学的报告。我昨天晚上翻了一下,很受感动,为什么?真干!这不是一、二个人,刘素云居士真干是一个人,他这个真干是几十个人,这太难得了。他们很低态,你看八年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绝不宣扬。小念佛堂门口没有招牌,外面开了个素食店,里面是个小佛堂,没招牌。我们看到这些现象,心里很欢喜,想到什么?佛法有救了,灾难可以化解。有这样修持的人,诸佛菩萨、龙天善神保佑,他们道场所在之处,不会有灾难,有真干的人!前几天,辽宁那边的同学来,那边也有几个也是真干,我们不知道。到处都有真念佛人,好事情!这里给我们提供方法,怎样精进念佛,这非常好。
  『思惟熟计,欲得度脱』。这句经文很重要。常常想,要认真去想、去计画,怎么样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才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这就是「深思熟计,欲脱生死」。我们要常常有这个心,这个王居士他们有,这个念头非常强。怎样消业障,怎样了生死,怎样念佛往生,怎样帮助自己过去、现前一切冤亲债主?他们发现了,所有这些人身上有病痛,全是冤亲债主附身,他附在哪里,你哪个地方就不舒服。有没有方法?有,真诚念佛,求佛菩萨超度他们,带他们往生。这些冤亲债主个个都欢喜,往生的时候,他身体一身轻松,什么毛病都没有了,念佛更精进、更认真。
  『愿欲往生』,真愿意去,「舍秽求净」,这个娑婆世界是秽土,极乐世界是净土,我们把这里放下、舍掉,求生净土。「以一切功德,回向往生」,没有这种心,没有这个念头,那怎么行?所以功夫不得力。不必为现前身心着想,一切为往生着想,帮助这些冤亲债主统统往生,他不障碍我们了。我们不是真的,他障碍你,为什么?他瞧不起你。你不是搞真的,你虽然念佛,你这一生不能往生,他就来作弄你、就来叫你受苦。真想往生,他佩服你,他附在你身体是想藉你的身体来修行,他要求往生。世间事都要用真诚,何况出世间的大事,净宗法门是出世间第一等大事,没有真诚心那怎么行?
  真诚心,「昼夜常念,阿弥陀佛清净国土」,这是「忆佛念佛往生正行」。什么方式?「相续十日十夜,一般行人所需之功行」。我们平常忙,一年能不能找个休假,有十天休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念十天佛;有一个月休假,可以念半个月佛。找这种时期,找假期,相续十日十夜。「一日一夜,乃多善根,所需之功行」,善根福德很厚的,一天一夜。这个我过去曾经提倡过,怎么修法?一个月,一个月找一天,工作的时候我请一天假,一日一夜念佛,精进念佛。人家打佛七,打佛一,一天,或者是二天、三天都可以。不超过三天,这个假好请。一个月一次,或者两个月一次,乃至三个月一次,都可以。「但随其善根于十日夜乃至一日夜能不断绝,命终皆得往生。」为什么?这是精进念佛,日夜不断,就像宋朝莹珂法师一样。
  念佛功夫得力的时候,我们把身命交给阿弥陀佛,托付给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往生?完全阿弥陀佛做主,好!自己不操心。阿弥陀佛要留我们,我们就多留几年几时,也不碍事。留你,留你干什么?留你表法,多度几个人,是这个意思,不是别的。他本来就可以去了,你看,刘素云告诉我,她随时都能往生,为什么不走?佛不来接引她。为什么不来接引她?她是有资格接引了,没问题了,留她做样子,做念佛人的好榜样。你说今天来的王居士,他能不能立刻往生?能,我相信能,一点问题都没有。为什么现在不能往生?他影响的人很多,多少人看到他的榜样都跟他学。这个等于乘愿再来,他不为自己,完全是为众生,帮助念佛人,给念佛人增长信心。你跟他在一起念佛,你不会有杂念,好!在他那个道场,感应特别多。
  我们再看末后这一段,「妙果」。
  【寿终皆得往生其国。】
  念老注解里头说,「故云寿终皆得往生其国。此第三类正因之行人。其功德逊于前之二类」。忙里偷闲,真心念佛,功德回向,统统能往生,临命终时佛会来接引。但是临终那个心不能改,不能改变,就是永远是求生净土,这个愿望念念不间断。我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就是来求生净土的,无论干什么事情不妨碍,我这个主要的念头不改变。工作繁忙,都当作还债想,我跟这些众生有缘,他们成就我,我今天要成就他、要帮助他,我一心念佛,我往生,度这些人。这些都是有缘人,他们看到你念佛往生,统统都念佛了。像那王居士,大家看到他念佛往生,看到他念佛感应那么多,就全都跟他念佛。所以我的想法,他的道场一定要扩大,将来人一定很多,不止几十个人,可能有几百个人、几千个人,他决定要建一个大道场。
  底下这一段,「庚二」这一段,「住大乘者往生妙果」。前面是上辈、中辈、下辈往生正因。底下一段,这是住大乘者,不是专修净土法门,修其他大乘法门,把修学的功德回向,也能往生。请看经文:
  【行菩萨道。】
  这就是大乘。
  【诸往生者。】
  『诸』是多,那些往生的人。
  【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欲于何方佛国作佛。从心所愿。随其精进早晚。求道不休。会当得之。不失其所愿也。】
  他念佛求生净土的大愿,一定会满愿。我们看这段注解,『行菩萨道』。「表诸往生者,皆是大乘」,只有大乘才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净宗是大乘,我们这些年来都守住行门五科,第一个最高的指导原则是净业三福,这是根,根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将这一句落实在传统文化三个根。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接着修十善业。第一福能做到了,提升则是第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们要求把《沙弥律仪》做到,在家出家都可以学,这是小乘。小乘有基础,再向上提升,「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我们这边前面讲到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大乘我们只读这部经,《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戒定慧统统具足,三宝、三学、三慧都在其中。虽然经文不长,义理非常丰富,所以彭际清居士称它为中本《华严》,很有道理。遵守这个指导原则,我们认真修学三学、六和。六和敬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基本的条件,不能不做到。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这才是大乘。把偏见、偏好统统要放下,用清净心、平等心待人接物,学菩萨六波罗蜜,学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是行门,行菩萨道。
  「以下,明上述因行之果。因虽千差,其果一味」,那就是终极的目标,都是将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求生净土。「大乘行人寿终生彼,悉皆得阿惟越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第十八愿,五逆十恶,即使毁谤大乘,善导大师解释得好,造极重罪业的人,佛不是不摄受。为什么要这么讲法?就是这种罪太重了,希望大家不要造这个恶业,用意在此地,不是不摄受。摄受的条件是什么?造作恶业的众生,他能够认错,他能够忏悔,后不再造。忏悔的功德不可思议,真心忏悔跟佛就起感应。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在哪里?品位完全是在他忏悔的那个心,他那个心要是万分真诚,他就上上品往生,那不得了!所以,我们对于造恶的人不能轻视他,说不定他临终一忏悔,到极乐世界品位比我高,我还不如他。这是很有可能,所以决定不敢轻慢任何一个人。
  从这个地方我们也真正明白了,修真诚心多重要!不要怕吃亏,不要怕上当,不要怕人欺骗我,无所谓。我愿意吃亏,我愿意上当,我一定要用真诚心,我不再用虚妄心。老师早年教给我四个字,「至诚感通」,至诚两个字我一定要做到。放下妄想,心就至诚。知道如《大般若经》所说,年轻的时候,早年我读《大般若经》,读完之后,我总结一句话,《大般若经》讲什么?「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大乘甚深佛法,一般佛不说,没人懂。但是全是事实真相,我们也是学了几十年才接受。接受怎么?接受就是真放下。如果没有放下,章嘉大师说你没接受,你还没懂。他的看破、放下标准是你是不是真看破了?放下才是真看破,没放下,你没有真看破,以这个为标准。是不是真放下?心里头是不是还有牵挂、是不是还有忧虑?这个东西在临终时候最后的一念,关系就太大了。如果还有留恋,这个缘就错过了。佛来接你,他就回去了,因为你还有东西没放下。
  得佛威神加持,「皆得阿惟越致」,这一句是阿弥陀佛对一切往生人布施平等法,皆得阿惟越致,平等法。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萨,禅宗常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是阿惟越致。圆教初住以上,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都叫阿惟越致,都是圆证三不退。「并悉皆紫金色身,具足卅二种大丈夫相。不但身色如佛,且皆当作佛也」。他们决定会成佛,因为在实报土里面,一生决定证得圆满。实报土里头都是明心见性,我们晓得无明断了,无明的习气没断。所说的四十一品,四十一个等级,那是带着无明习气厚薄不相同。习气带得厚的,品位就下,带得薄的,就提升了,是这么个事情。所以这四十一个阶级,不能说真有,也不能说无。你要说真有,四十一个阶级平等的,你根本看不出来,无论是智慧神通道力统统都一样,一点差别都没有。他们个个都有能力与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里面的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众生有求,他马上就来应,统统有这个能力,所以它是平等的。但平等当中,带的习气厚薄确实又不相同,这也是甚深微妙法,我们现在给它搞清楚了。
  六道轮回是见思烦恼跟见思烦恼的习气变现这个国土,秽土。实报庄严土就是无明习气所现的净土,他那个习气没有任何障碍,只障碍你回归常寂光。因为回归常寂光,一丝毫习气都不能带,习气完全断尽了,就回常寂光,回常寂光叫妙觉如来,不是等觉,提升了,那是圆满的佛果。这个只有在极乐世界我们才能做到,不是在极乐世界,我们要修成这个境界真的要无量劫,真难,难行道。净土是易行道,一生可以成就。把这个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才死心塌地皈依净宗、皈依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而且真有把握,决定不会落空,确确实实如善导大师所说,万修万人去。
  底下再说,「诸往生者,愿于何方作佛,莫不随其心愿而得成就」。这是不是,这些菩萨还有愿吗?有愿就有念头,还想到哪个世界去作佛去吗?那他就变成凡夫了,他怎么会有念头?所以这个愿不是他的愿,是什么人的愿?众生的愿,众生的愿是感,他来应。换句话说,我们一定要知道,法身菩萨不起心不动念,如果起心动念,不是法身菩萨,他是三乘菩萨,别教。别教三乘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别教三乘。别教初地菩萨等于圆教初住,圆教初住才真正把无明破了,无明破了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这是明心见性。这些事我们一定要清楚,不迷惑。
  所以众生有感,众生希望佛来帮助他,他就示现佛身。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现在印度,印度人缘成熟了,希望有佛出现来度他们。释迦佛在哪里?在常寂光里头,他不是法身菩萨,他是妙觉如来,久远劫已经成佛了。阿弥陀佛亦如是,阿弥陀佛早就成佛了,他在哪里?他在常寂光里头。极乐世界是示现的,阿弥陀佛这个报身也是示现,这是一定要清楚,众生有感他有应。但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应非常特殊,一切诸佛刹土的应都没有离开阿赖耶,心现识变,唯独西方极乐世界,只有这么一个世界,它跟阿赖耶关系脱离了。也就是说,极乐世界连凡圣同居土,里面所有一切的景观不衰不变,这就是属于法性。不衰不变只有实报庄严土,一切诸佛刹土,实报土都是不衰不变,跟极乐世界一样,但是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有衰有变。方便有余土是四圣法界,我们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是方便有余土,声闻、缘觉、菩萨、佛。凡圣同居土有衰有变,是六道。极乐世界没有六道,只有两道,人天两道,没有三恶道,没有修罗道,只有人天。人天也是有衰有变,但是人天不衰不变,跟实报土完全相同。这是西方极乐世界无比殊胜庄严之处,十方诸佛刹土没有法子跟它比。
  所以一往生,莲花化生,在莲花里面就产生变化,就换身体,这个一合相的身体转变成法性身,不一样了。极乐世界的凡圣土也不是阿赖耶的境界相,不是阿赖耶的相分,也转变成法性土,是从自性里流出来,里头没有阿赖耶,就是它不会变。身是法性身,土是法性土。身是法性身,就是不是阿赖耶的见分,土是法性土,不是阿赖耶的相分。圆满转阿赖耶成四智,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转末那为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就在莲花里头自然转掉了。这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没有佛威神加持,我们转识成智多难,可以说没有这个能力。我们今天讲看破放下,那是放下最粗的,浮在表面上最粗的这个烦恼,只能放下这些,但是它就相应。所以修净土的人,不能不念念对阿弥陀佛感恩,这是无与伦比的大恩大德,不能不知道。
  所以愿于何方作佛、作菩萨,总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楞严经》上所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全是恒顺众生,绝对没有自己的意思。「故云从心所愿」,这个心是众生心。「至于成佛之期,则随行人之精进早晚而异」,完全是随顺众生。「早日精进则早日成佛,是则平等中之差别也。平等有差别,成佛有早晚也」,这在极乐世界也是这样的,极乐世界成佛有早晚。但是,既然是法身菩萨,虽没有成佛,也有成佛的作用,就是都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去现身说法,度化众生,他统统有这个能力。连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都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他皆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就是有这个能力。这是说到平等里头有差别,差别里头有平等。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下一堂从这个地方接着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六八集)  2012/6/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6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页,从第四行当中看起:
  「至于成佛之期,则随行人之精进早晚而异。早日精进则早日成佛,是则平等中之差别也。平等有差别,成佛有早晚也。差别中之平等,则皆当成佛也。故云:求道不休,会当得之,不失其所愿也」。这段经文我们一定要知道,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在极乐世界有没有着急要赶快成佛,或者是慢慢的,你们想想有没有这个情形?绝对不可能。这个话是佛说给我们听的,为什么?我们有这个念头,极乐世界人没有这个念头。凡是到极乐世界,得到弥陀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明心见性的菩萨,换句话说,在他那个境界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他怎么会有这个念头?所以这些念头是给我们讲的,我们在这个地方有这个念头,早一点成佛,或者没有关系慢慢来,有这个念头,到极乐世界这念头没有了。有这个念头,凡夫,不是极乐世界的人。极乐世界同居土的人也没有起心动念,为什么?有起心动念就不是阿惟越致。阿惟越致绝对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圆教初住、别教初地,怎么会动念头?在那个世界确实定慧等学。慧是什么都明了,样样清楚明了,不迷惑,定是如如不动。
  成佛有没有早晚?有早晚。早晚确实是这个地方讲的精进不一样,都精进,有人十分精进,有人二十分精进,有人一百分精进,这个不一样。精进怎么会成的?应该是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之前,他已经养成精进的习气,这个习气会带着去的。因中有精进的习气,到那个地方自然如是,他没有起心动念求精进,自然精进,习惯了。有人在这个世间懈怠、懒散,这个习气也会带去,决定是帮他提升,提升还有这个习气在,没断干净,那他提升的速度就比较慢一点。绝对是提升,绝对没有退转,这三不退,阿惟越致叫三不退。这个道理我们要明了,明了之后真的,想早一天成佛,功夫都在现前。到极乐世界没有这个念头,早晚都一样,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那边真实的境界。我们在这个世间,现前我们勇猛精进,就知道将来在极乐世界成佛会提早,懈怠懒散在极乐世界成佛会稍稍延后。
  极乐世界人没有时间观念,没有空间观念,为什么?时间、空间都不存在。时间、空间是由不相应行法来的,极乐世界没有不相应行法,也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再加上六个无为法统统没有。这些法十法界有、六道有,极乐世界没有,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也就是修行为什么要到极乐世界,就为了这些。极乐世界无比殊胜,胜过一切诸佛刹土,也就在此地,知道这个地方真好,十方世界都没有,能够在这一生遇到,这是大幸之大幸,你怎么这么幸运!末后这一句是念老说的,「盖谓求道之心,精进不休,皆当成佛。决无违失其成佛之本愿」。我们每个人往生极乐世界,本愿就是到那边成佛,这个愿一定在那边圆满,没有一个空过的,只有早晚不同,决定成佛。我们看末后一段,「义利无尽诸佛共赞」。
  【阿难。以此义利故。】
  『义』是道理、义理,下面这个『利』是利益。前面这个义从理上讲,后头从事上讲。
  【无量无数不可思议。】
  理跟事都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
  【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极乐世界『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义利,感得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诸佛如来』都赞叹阿弥陀佛,赞叹佛无量功德。我们看念老的注子,「佛告阿难」,凡是经上看到这样的句子,『阿难』,这是佛叫着阿难,叫着阿难是提醒他的注意,下面有重要的开示。提醒阿难也就是提醒大家,我们今天在读经看到这两个字,下面的经文很重要。「世尊为唤起会众之重视,故重呼当机阿难之名而告之曰:以此义利故。此处利有二义:一者坚利如金刚,可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这是讲义理、利益都包括在其中。这个利益就像金刚一样,是永远不会坏的,什么利益?成佛的利益。你在极乐世界决定成佛,没有一个不成佛的,只有成佛的速度快慢不一样,有人成佛快,有人成佛慢,没有一个不成佛。这个利益,真实利益,这个利益不为一切所破坏。
  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障碍、没有磨难,而且没有退转。为什么?听经闻法没有中断过,无论在什么地方,你都听到弥陀在说法。弥陀所说之法决定契你的机,也就是正是我想听的,正是我要听的,你听到,就给你说这个法,想听哪部经给你说哪部经。在这部经里头,我想要听的是什么,他所说的就是这个,不一定是给你讲全部经,就给你讲这个经文里头这一句、这一段。这是感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各个不一样,我感应的、我需要的,我听到的就是这个;你感应的、你需要的,你听到的就是契你的机,佛给你讲的我听不到,佛给我说的你听不到,妙就妙在此地。「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个道理我们现在明了了,真有可能。愿愿与性德相应,性德不可思议,性德其妙无穷,这叫妙,法称之为妙法。
  因为每个人自无始劫来到今天,烦恼、习气厚薄不一样,所造作的业障也不一样。求法,求法是什么意思?无非是以法来对治我们的烦恼业障,烦恼业障没有了,法就不要了,法没用处。就好像有病的时候需要药,病好了药都不要了,就这么个道理。佛是最健康的人,一丝毫毛病都没有,法身菩萨还有无始无明习气没断,那就是他的业障,那就是他的烦恼。闻法没有别的意思,针对烦恼习气,让烦恼习气渐渐的融化掉。所以佛说法,这个能量就像金刚一样,可以把我们无始劫极其微弱的烦恼习气也把它消融掉,它有这样的力量,可以破坏一切烦恼习气而不为一切所坏。众生无始劫来种种烦恼习气敌不过佛说法的力量,佛法里面有理、有事、有戒、有定、有慧。
  第二讲「利益」,这从事上讲,「因此法门,能惠予一切众生真实之利」。惠是给予,给大家、给一切众生真实的利益。「盖谓往生法门之义理,举体是金刚智慧,故云利」,就是坚利。这个法门、这个经典里面所讲的义理,这个义理根据什么讲的?体就是它的依据,佛根据的是金刚智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所以叫坚利。「同时又是大慈悲之流现,普施众生真实究竟之利」。这从事上说,让一切众生闻名见像,都得无量殊胜的利益。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无论是有意、是无意,听到佛号或者看到佛像。这就是造像有什么功德?功德在此地。你造的像造得很庄严,放在这里,人家经过看一眼,阿赖耶识里头就种了佛的种子。看的人愈多,功德愈大。一尊像塑得很庄严,竖立在那个地方几百年、几千年,你知道那度多少人!这造像的功德,这个功德自己要知道、要清楚。造像最简单的方法,今天用印刷,成本很低,生产量很大,普遍供养十方,这都是修善积德最好的方法。印经布施,现在科技发达,做成光盘,现在做成芯片,比光盘更轻便,效果更殊胜。这些都是真实利益。
  「是故无量无数等无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从他老人家发心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一直到今天有这么大的成就,建立了极乐世界,接引无量无数十方诸佛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帮助这些众生在一生当中圆满成佛。「凡夫往生皆不退转」,地位跟补处菩萨平等,齐就是平等。补处是等觉菩萨,在现前我们最熟悉的,观音、势至、地藏、文殊、普贤、弥勒,这都是补处菩萨。「此乃十方世界之所无」,这真的不是假的,「是故十方如来悉共称赞无量寿佛」,因为这个缘故,这桩事、这个道理,所以十方如来没有不赞叹阿弥陀佛的。
  佛佛道同,《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阿弥陀佛已经做了,一切诸佛就不必做,把这些业障深重的,在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无法成就的,统统都送到极乐世界去。在我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解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目的就是把我们这些业障深重众生,在这个地方不能成就,全部送到极乐世界,交给阿弥陀佛去教化,阿弥陀佛能帮助他们一生成佛。比起八万四千法门,有过之而无不及,法门殊胜在此地,这一门超过八万四千法门。我们不知道,不晓得珍惜,知道之后才知道珍惜,知道珍惜才能够一门深入,拼命念佛,不再走冤枉路,这一门决定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 18:23 , Processed in 0.120083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