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30|回复: 0

佛说十善业道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9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四面第六行,从第二句看起:

  【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

  到这裡是一小段。前面世尊教导我们,让我们先看佛身,看佛身是观察性德,自性本具的。其次,佛教我们观察菩萨,菩萨是修德,接近圆满。今天的经文,佛教我们观察世间『大威势者』,「威」是有威德,「势」是有势力。这些人在世间是各个行业裡面的领导人,如果不是多生多劫的『善业福德』,这个威势是决定得不到的。「大威势」是果报,果必有因,正是说的种善因得善果。

  世尊为我们举的例子,『诸天』,这是讲天王。无色界天那就不说了,因为它没有身相,没有色相。从有色相的来说,色界天,四禅天顶摩醯首罗天王,初禅天顶大梵天王,下面是欲界六层天,这是说「诸天」。诸天往上去,一层比一层福报大,他们的大福报,不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往下再看人间的人王,首先你看看每一个国家的国王,现在民主时代称为国家的领导人,这些在一个地区也是「大威势者」,没有一个不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所生,绝不是偶然的。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能够很明显的体会到,这些人有许许多多的人拥护他、听命于他,为他效命。诸位想想,这不是多生多劫的因缘,怎麽能办得到?

  我们今天办事情很辛苦,是过去生中没有修福。以我们现前这个例子来看,这是个很小的团体:居士林、淨宗学会。诸位同学、同修们,如果你们细心观察,李木源会长(居士林林长)非常辛苦,一个得力的助手都没有。我一生不能建道场,为什麽不能?没有助手。我们能怪别人吗?不能怪,只怪自己过去生中疏忽了,没修福报。佛经上讲的「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阿罗汉证果了,到外面去托钵没有人供养。我们的修学偏在一边,偏重在修慧,疏忽了修福,清清楚楚,所以我们不怨天、不尤人,这一生多修福,来生的状况跟这一生就不一样。业因果报,丝毫不爽,理事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麽样的清楚,这麽样的明白,我们要能体会,要能通达,要知道现前怎样作法,知道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有业因果报。

  我们自己感觉到现在这个局面,做得已经很不错了,内行人到这裡来一看,像「亚视」到我们这个地方来一看,你们的机器是最高级的,甚至于超过他们专业的电视广播公司。但是我们的缺点是不会操作,没有好好的来利用。所以到这裡一看,他们立刻就发现这裡头没有一个内行人。这是真的,我们都是业馀,没有专业人才来给我们规画、来给我们指导、来操作。现在社会走上科技,是高科技的时代,没有专业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很难立足。我们在外国,新加坡这边的情形我们不是很了解,我们在美国常常听到,因为同修们很多,大概每半年,他们就要去上学一次,时间不长,一个星期、二个星期、三个星期去培训,接受新的科技,科技知识,如果不常常参加培训,他就会被淘汰掉,跟不上时代。一年至少有两次培训,有的有三次。世法裡面对这个都已经很重视,佛法也不例外,如果不懂得这些科技常识,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高科技,佛法决定会衰微,决定会落伍。大家都晓得,佛法是智慧、德能,德能裡面就涵盖着科学技术,它的果报是相好。经上讲的「妙色严淨」,这是相好,相好属于果,果是由因跟缘结合的,因是智慧,缘就是科学技术。我们用这个方法把佛法推广到全世界,普及到一切众生。

  昨天亚视到这裡来访问,问我:「佛法的理念跟其他宗教怎样结合?有没有可能?」我说:「这是可能的。」世间所有宗教的根本都是仁慈博爱,宗教就是爱的教育,其目的在求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所有的宗教,我们有共同的根本、共同的目的,只是教学的方法不一样,仪式不一样,这正是佛家所说的「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都是归结到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怎麽不能够团结?

  前天我们义走的时候,新加坡外交部的政务次长,一直陪同在我的身边,我们一路走一路在交换意见,非常难得有这麽长的时间。他提出非常重要的建言,宗教与宗教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要密切的交往,这个话非常有道理。经常不断的往来,建立友谊,时时在一起讨论,互相学习,增长智慧、增长学问、增长见识,我们所希求的目的决定能够实现。所以他对于新加坡每一个宗教的领导人,非常讚歎,认为都有广大的心胸,能够接纳不同的宗教。新加坡虽然是个小国,足以给全世界做一个好榜样,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确实是如此。

  我们听到这番话,跟佛在经典裡面对我们的教诲,不谋而合。我常常跟同学们提到,佛教我们处世待人之道,就是六度四摄。六度四摄必须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穿衣吃饭,落实在家庭,落实在夫妇之间。夫妻在一起过生活是行菩萨道,谁懂得?家庭是道场,人人皆是菩萨。团体是道场,你经商,你开个商店,店铺就是道场,老闆员工都是佛菩萨,你的顾客都是你度化众生的对象。佛法要如是落实,世界可以达到永久的和平、安定、兴旺。

  这个事情难不难?实在讲不难,难在要有人去推动,难在这个地方。我们今天在这裡办培训班,培训班的目的是劝导我们同学发大菩提心,我们来推动这个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四弘誓愿第一愿的落实,「众生无边誓愿度」。真正肯推动,你是菩萨,你的悲心要常度众生,你来世可能以国王的身分出现,应以国王身分度众生,那就现国王身;应以大臣身度众生,你就现大臣身。《普门品》裡面讲的三十二应,也会应在我们的身上,应在每一个同学的身上。否则的话,我们这一生在佛法上修学都叫白修了。所以夏莲居老居士苦口婆心教导我们,「真干」!我们今天最大的障难,就是没有办法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是真要命!

  这个事情,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多次提到。如何来挽救?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我们细细观察他们自行化他,就能够悟明他们的诀窍。诀窍是什麽?天天讲经说法。天天讲经说法,天天抱着经本劝化大众。诸位要晓得,劝化大众,不知不觉就在劝化自己。所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时间长,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不知不觉自己的气质变化了。我也没有说刻意有心去做改过自新,没有。这四十八年的薰习,自自然然的长成,长成得非常明显,我自己都能够觉察得出来。从什麽地方觉察出来?每年所讲的经,境界不相同。诸位要看看我过去所讲的,这些录像带、录音带都在那裡,《无量寿经》讲了十一遍,你们仔细听听、仔细看看,境界不相同。最近这几年,不但是每年不相同,我自己已经感觉到月月不相同,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学方法有效。

  初学的时候是比较困难,没有契入境界,功夫不得力,只要能够锲而不捨,天天干、认真的干,决定不放弃。对于名闻利养、物质生活的享受,愈澹薄愈好,这样才能够巩固自己的道心。我昨天听到亚视这几个人来访问的时候谈起,同学们传给我,亚视在我们这边吃饭,觉得我们这边物质生活太好了,他们感觉到非常满意。但是他们非常担心,我们这边出家、在家人,这麽样好的物质生活享受,恐怕道心会退转,不知道世界上许许多多苦难众生,他们在飢饿的边缘。他们说这个话很有道理,我们过这样的生活,慈悲心一天一天的衰落,虽然将来学成了,没有慈悲心,你不能过苦日子,你没有办法去帮助苦难众生。他不是佛教徒,没有学过佛,他这种感受提醒我们,我觉得这是菩萨化身,这是给我们严重的警告。生活富裕,钱财多了,往往人就变心,道心没有了,邪思恶念增长,这还得了?过一种富裕奢华的生活,那是什麽人?在佛法裡面是法身大士,决定不染着,决定不动摇,他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行!权教菩萨都不敢,为什麽?没有到事事无碍的境界,不敢!所以佛教导我们「以苦为师」。世尊在入灭之前,提出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你能持戒、能受苦,你才能保住菩提心不退。

  世间「大威势者」都要修善业福德,善业福德就是捨己为人,今天的话是牺牲自己,奉献给别人。如果我们不能够捨己为人,必定是贪瞋痴慢增长。贪瞋痴慢增长,虽然学佛,虽然讲经,也要堕三恶道。安世高的同学,[共+阝]亭湖的龙王,不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跟安世高是同学,安世高在传记裡面,讚歎这个同学「明经好施」,对教理通达,喜欢讲经,是讲经的法师,又喜欢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都干。分卫,是到外面托钵,托的菜饭不好,他心裡就不欢喜,就觉得「我对社会贡献这麽多,你看看社会对我的回报」,心裡感觉到难过,就是这一个恶念堕到畜生道,去作龙王。我们今天的德行、福德比不上他,我们造的恶业比他更重,他堕龙王,我们堕到哪裡去了?鬼王都得不到。我们看这些公桉,要自己认真去警惕,一念之差,万劫难复,这是实话。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十善业道经  (第二十二集)  2000/6/21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22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四面,倒数第三行,从第二句看起:

  【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麤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到这裡是一段。这是世尊首先让我们看世出世间善业福德的果报,然后再回头看看,六道裡有情众生造作不善业的,从果报上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就显示出为什麽佛说「智者知已,应修善业」。『大海』是比喻我们这个世间的有情众生。谚语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每一个人的面貌不一样,健康状况不相同,生活环境亦有差别。这些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就是佛在此地所说的,「皆由自心种种想念」,这正是大乘经裡面佛常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我们起心动念所感召的果报,自己决定不能够避免。

  真正通达明白的人,晓得这个事情确确实实是自作自受,决定没有一丝毫外力的干涉。世间人不懂,怨天尤人,好像都是别人、环境给他造成的,其实这是极大的一个误会,是他太粗心大意了。佛法裡面讲「四缘生法」,他只看到一缘,其他三种缘没有看到。说是外面干扰,这就属于增上缘,他忘掉自己本身具备的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他把这个疏忽掉了。如果前面这三个缘好,外面增上缘是决定不受干扰。这个例子很明显,为什麽诸佛菩萨不受干扰?为什麽修学禅定的人不受干扰?由此可知,干扰是什麽?是你自己的三种恶缘跟它相结合,真正的因素在此地。

  『大海中,所有众生』,我们看看今天世界,世界上所有这一些人物都一样。『形』是我们讲的体质,身体的形状,『色』是肤色、容色,粗恶鄙陋,跟真正大威德的人来相比,人家是妙色严淨。『或大或小』,这是说形状,在大海裡面有很大的动物,也有很小的鱼虾。这是让我们仔细观察,都是众生,众生福德差别太大太大了,『皆由自心种种想念』。这个「想念」是不善,思想不善,言行当然就不善。

  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德行,从哪裡看?思想看不到,从言行当中看,言行就是思想自然的反应。『作身语意,诸不善业』,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贪、瞋、痴、慢,所以才感召这一些不善的果报,『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就应当要知道自求多福,那你是真的觉悟了;还不知道自求多福,那是绝大的一个错误。

  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地区,新加坡这个地区在今天世界上来说,算得上是个上善的地区,社会安定,人民守法,繁荣富裕,这在今天世界很难找到的。我们生在这个地区,不要应了谚语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利用这个环境成就自己的道业德行,这就错了。可是苦、乐两个境界,乐是最容易淘汰人,所以佛教人「以苦为师,以戒为师」。小乘的修学非常重视苦行,在苦行裡面锻鍊自己的意志,磨鍊自己的身心,成就法器,以迦叶尊者为代表。大乘是在无障碍的法界裡面,成就自己圆满功德,不是小乘能相比的。大乘在顺境,以善财童子做代表,生在富贵的家庭,过荣华富裕的生活,在这裡面成就圆满功德,比小乘高得太多了。

  我们从历史上看,中国外国都没有例外,富贵家庭有几多好儿孙?英雄豪杰都是从苦难当中磨鍊成就的,这就说明富裕淘汰人比苦难要增长很多很多倍。我们是凡夫,不是圣人。大乘是圣人,他可以在极乐世界成就。这一等人所以称为圣人,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都不动心,都没有分别执着,他才有资格享受极乐、华藏,享受这个圆满的世界。如果在顺境善缘还有贪爱,逆境恶缘还有瞋恚,你是凡夫,你没有资格,你在顺境裡面必定被淘汰掉。最明显的是懈怠、懒散,不知道上进,堕落了,这是最普遍的。

  世出世间,佛在《金刚般若经》上讲了真实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诸位冷静观察,人世间确实是一场梦,昨天过去再不会回来了。昨天不会回来,眼前刹那刹那都不会回来,我们往哪裡走?往坟墓裡头走,往死亡线上走,刹那不住,真叫勇勐精进。你说有什麽意思!一口气不来,这个世间什麽是你的?连身体都保不住,「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是佛陀提出的忠告,这是真的,跟着你走的是业力。既然业力会跟着你走,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人事物都不会跟你走。不会跟我们走的,我们要放下,决定不能在带不去的这一方面起心动念,我们就错了。我们要想着带得去的,带得去的是业。你造善业福德,你会带去,你造作的恶业也会带去,为什麽不断恶修善?为什麽不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

  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通达事实真相的人,这个人就觉悟了。觉悟的人决定不造恶业,不但不造恶业,连一个恶念都不会起。为什麽?对自己有害,不会自己害自己。不但言善行善,起心动念都善,知道这个是带得去的,这个对于自己有大利益,所以前途一片光明,成就大威德的福报。如果我们念头恶、行为恶,必堕恶道。

  平常造作恶业,很多人不晓得。譬如我们旅行,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这是太普遍了,你们从中国、从台湾各个地方来的团,你们都组团到这儿来,组团要出发了,告诉你七点钟上车出发,你要是耽误五分钟、十分钟,叫那麽多人在车上等你,这就是恶业。这个事情很少人知道,你亏欠那麽多人的债务,还的时候就辛苦了。你不能守规矩,处处就是佔别人的便宜,这是佔别人时间的便宜,每一个人都要付出十几分钟时间等你,这是恶业。所以从前弘一大师,我曾经听说,他老人家的性格,北方人非常爽直,在日本一段时期,跟朋友约定八点钟来见面,八点一分这个人还没有来,他把门关起来。过一会儿来了,他在窗口把他臭骂一顿,赶他回去,不守时间。这是一个最普通的例子,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知不觉不知道造多少恶业!一个人迷惑颠倒太久太久了,觉悟很困难,不是一个容易事情。

  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大家都会念,什麽意思不知道。虽念阿弥陀佛,没有真正能够落实在生活上,所以功夫不得力。「阿弥陀佛」这个名号,要照字面上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加上「南无」是「皈依无量觉」。「无量觉」是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于一切时、一切处都要做到觉而不迷。怎麽可以常常迷失了自己?佛法我们讲了很多很多遍,佛法是生活教育,教我们怎麽生活、怎麽过日子、怎麽工作、怎麽处事待人接物。不但佛法如是,我们星期天听听印度教,他也是这个说法,伊斯兰教也是这个说法。古圣先贤的教诲没有别的,教导我们如何过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圣贤教育。

  我们今天学佛,我们的生活依旧过得非常苦,在苦难当中,什麽原因?我们食而不化。天天在学,学了不能跟生活结成一体,错在这个地方,不知道生活,不晓得怎麽过日子。这种学习,就是所谓「所学非所用」,学得很多,一条也用不上,这个错误。佛法教人头一条,你们见到佛家的道场,寺院庵堂,你一走进去,跟你第一个见面的是谁?弥勒菩萨,天王殿他坐在大门口来迎接你,这是生活教育。教你什麽?笑面迎人。教导你量大福大,那个肚皮大是代表量大。量大福大,要能够包容,要懂得笑面迎人,这是生活教育。

  四天王我们讲多少遍了,持国天王教你负责尽职,增长天王教你天天求进步,广目天王教你多看,多闻天王教你多听,没有教你多嘴。多看、多听、少说,「多说一句话,不如少说一句话,少说一句话,不如无话」,你的心地清淨自在。觉明妙行菩萨忠告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所以大威德、大福报,跟没有威德福报强烈对比之下,我们应当觉悟,懂得佛陀教诲的义趣,从这裡面才能体认到佛陀的真实慈悲。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15:48 , Processed in 0.12761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