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45|回复: 0

[佛教文化] 维摩诘经变详解(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自性化现 于 2016-7-11 22:09 编辑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敦煌经变画通常将某一部甚至某几部有关佛经之主要内容组织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佛经内容外,大量的社会生活在经变画中得到生动的体现。

    维摩诘大士是金粟如来再来


维摩诘大士


      维摩诘,梵文 Vimaiakirti。音译: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维摩诘居士原是东方无垢 世界的金粟如来,于释迦佛在世时,化身为居士,住在中印度毗耶离城。据《维摩诘经》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奴俾成群。但是, 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成就圣果道。本经内容说明在家学佛行人,如何修学佛法,如何弘扬佛法,处处可做为在家修学大乘 行者的榜样,故说维摩诘经。

   

  有一次,他称病在家,惊动了佛陀。佛陀特派了被誉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和众大弟子前去探病。文殊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互显大乘“不二法门”之玄机,语妙连珠,默如惊雷。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大为震撼,深受法益。以此因缘便传出一部千古经典《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经》就是记载维摩诘居士所说的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的经典。本经由三国吴支谦译出后,即在我国盛行,历代以来多达七种汉译本,目前以鸠摩罗什所译最为流畅,评价最高,流通也最广。这部经是最长的白话诗,共两万五千言,是在家居士奉为圭臬的修行宝典。


  《维摩诘经变》主题
  《维摩诘经变》是很能反映中国文人阶层精神面貌的壁画,如魏晋时期顾恺之所绘“有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的维摩诘画像,代表了当时以“清谈”、“思辨”为时髦的玄学名士的审美观和人生观;而敦煌莫高窟初唐第220窟和盛唐第103窟的《维摩诘经变》,则反映了一批乐观自信、潇洒随意的大唐帝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面貌。
  《维摩诘经变》是莫高窟中较重要的经变图,现在保存下来的有30多壁,都是根据《维摩诘经》而画的。《维摩诘经》有14 品,其中《弟子》、《问疾》、《佛国》、《方便》、《不思议》等9品有变相。唐代的《维摩诘经变》壁画,多以《问疾》为表现中心,围绕“问疾”而概括其他诸品的相关内容,使画面人物众多、情节丰富,构图饱满。《问疾》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维摩诘原是一得道菩萨,转世后到毗邪离城,成为一位颇具神通智慧、非凡辩才的居士。他虽然拥有万贯资财,但不乐意在家,常出入大街小巷,以种种方便接近群众宣扬大乘佛学。一天,维摩诘自称有病,于是,佛派大菩萨文殊师利前往问疾,维摩诘遂与文殊展开辩论。诸菩萨弟子、帝释、天王及国王大臣等都前来观看。由于维摩诘能言善辩、聪慧过人,具大神力而折服了文殊师利。


    《维摩诘经变》风格

    《维摩诘经变》壁画以“异品同构”的构图方式出现,将多品的内容由一个故事情节互相穿插起来,为早期经变画(始于隋,盛于唐)向大型经变画演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画面采用中国画特有的以线造型的技法,吸收了魏晋南朝士大夫崇尚的“秀骨清像”式的造型风格,以形传神;细节处理上富于变化,动静结合,具有极强的节奏感,气韵生动。



敦煌莫高窟壁画-维摩诘经变·文殊师利(420窟-隋)局部一


敦煌莫高窟壁画-维摩诘经变·维摩诘(420窟-隋)局部二

  莫高窟420窟的“维摩诘经变·问疾品”。在佛龛两侧上部画维摩经变图,其中,北侧画维摩诘坐一座殿堂中央,手持麈尾,凭几而坐,正和佛龛南侧的文殊菩萨辩经说法,文殊菩萨倚坐在殿堂的莲花台上,举手论道,姿态从容,四众列座聆听,气氛肃然,殿堂之后有苍翠的林木,前面有碧波荡漾的水池,池中红莲绽开,鸳鸯戏水,孔雀展翅,还有萱草和忍冬点缀在这一优美的环境中。

敦煌莫高窟壁画-维摩诘(103窟-盛唐)局部一


敦煌莫高窟壁画-维摩诘(103窟-盛唐)局部二

  这幅局部图描绘的是维摩诘侧坐于床上,身体前倾,眉峰微挑,似正辩到激烈处。虽面有病容但精神矍烁,涵容兴奋、激昂的活力,表现出他善于辩论、以词锋制服对手的特点。画家以流利刚健的铁线描一气呵成,人物生动传神,个性鲜明,富有张力,属吴道子一派的画风,是唐代描绘同一题材的作品中,最生动传神、最具代表性的一幅,旧传为吴道子所作。


转自新浪佛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18:56 , Processed in 0.153794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