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钟茂森博士《弟子规》研习报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取与,贵分晓”,分晓也有个引申的意思,明白你所取的适不适合,合不合道,合不合义?不合道义的,我们说“不义之财君莫取”,不正当的东西哪怕是送给我们的,我们都不要接受。给予也要看适宜不适宜。一些场合下不应该给他,你若给他,反而增长了他的贪嗔痴。我们在协会这里学讲经,都是初学,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修养自己的品格,协会的义工、大众对我们都非常地爱护,非常地关照。真是爱护有加,但是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自己解决,也不需要道场拿钱给我们,为什么呢?在这里,吃住都由道场负责,我们都已经非常感恩戴德,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学习,成就学业、道业,还需要什么呢?将来真正成就了以后,要好好地报答道场,所以我们要“与宜多,取宜少”。     
   
        “与宜多”,就是希望自己多贡献,把所学的东西跟这里的大众分享。真正修福是要通过布施,“与”就是布施,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布施得越多,你将来的果报就越殊胜:你布施财,得财富;布施法,得聪明智慧;布施无畏,得健康长寿。所以真正懂得布施的殊胜因果,“与宜多,取宜少”,不需要勉强去做,自然就欢欢喜喜去做了。     
   
        所以学佛有这个好处,我们能在佛法的高度学习《弟子规》,理就更明白了,做起来也不勉强,你会欢欢喜喜。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这是一条黄金法则,每个宗教都有这么一条教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别人加给我们,我们也不能用这个东西加给别人。这东西包括物品、事情、言语等。你不喜欢人家批评你,骂你,那你就少批评人家,少骂人家;你不希望别人拿你的钱,你就要止贪,做到不偷盗;你不希望自己的身体有病,就要懂得戒杀放生,因为你不伤害众生,你自己才有好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条作为黄金法则。要知道我所加给别人的总是会有因果,英文讲“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你给出去的,它将来又回到你身上。)所以你自己先问问自己,假如这个事情到我身上了,我好不好受?我希望好受的,我就多给人家。比如,多布施财,人家得了财很高兴,能够解决他的生活问题,将来我也能够得财富,这都有因缘果报在里面,并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它是一个真理。《太上感应篇》上讲,“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就像影子跟着身体一样,报应也会跟着你。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这里是讲,别人的恩要常常记在心里,知恩报恩。古人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对怨恨呢?别人对不起我,那我应该把它忘掉,不要放在心上。“报怨短,报恩长”,这个短长我们要做到极处,短,越短越好,心里对他有不平,有怨恨,念头刚起一刹那,就要把它压下去,只在一念之间,不能让它长期的存在。所以要放下自己内心对一切人的冲突、怨恨,当我们放下一切冲突、怨恨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原来天地这么美好,心境会放开,真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别人对我有恩,我要长长久久地放在心里,一生一世不忘记。当别人对我有怨恨的时候,问问自己,这真的是怨恨吗?其实不然,我觉得他对我有怨,那就真的对我有怨了,但是我念头一转,他怨我的时候,正是成就我的时候,我们前面说过,福是逆着加的,对逆来的,你能够顺受,你就有福了。     
   
        恩师一生受过不少的毁谤和排挤,可是他常常存着感恩之心,对任何人没有怨恨。他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哪怕在逆境、逆缘中,恩师都常怀感恩之心。心里没有怨,所谓仁者无敌,真正仁慈的人心里绝对不会有敌人,没有怨恨。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婢仆现在统称下级,包括我们的晚辈。我们一定要先把自己做端正了。为什么要端正呢?因为你希望他们能够学好,那自己必须要先做好。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你对他们的教诲,他们就能够听取、学习。虽然你做得很端正,自己要求自己很严格,但是对他们一定要“慈而宽”,要用仁慈、宽厚的态度,不能看到他们有缺点,你就抓住不放。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这是讲我们待人一定要以理服人,不应该用权势来压人,以势压人他心里不服,你真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实的道德、爱心去感化他,他对你才会佩服。     
   
        第六章 亲仁     
   
        如果我们这一生真正希望修德立业,成就圣贤的人品,学佛的人祈求这一生了生脱死,往生净土,这都是大的事业,成就这个大的事业,老师、善友非常重要。这一章讲“亲仁”,真正有仁德的人,他们有智慧、有爱心,可以帮助我们这一生达到我们成圣成贤的愿望。“亲仁”这一章分成四则。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这里讲,我们大家都是人,不仅是人,而且我们看一切众生,其实本性都是相同的。《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不仅是人,众生之初,都是性本善的,都有像佛讲的“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性所变现的众生,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具足自性。所以我们跟佛菩萨、跟圣贤人本来没有两样。     
   
        现在为什么说“类不齐”呢?《三字经》讲“性相近,习相远”,习性让我们就分类了,有的人真正成了圣贤,做了正人君子,有的人却变成凡夫俗子,变成小人,甚至恶人、罪人。佛讲的六道众生,上至天道,下至地狱道,这个“类”真的不齐。不齐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烦恼习性,这个烦恼习性,佛统称为两类:一个是妄想,一个是执著。我们有妄想和执著,所以类不齐,妄想越多,执著越重,这个类就越差。六道里最差的是地狱道,那是妄想执著最严重的,完全迷失了本性,不知道自己本性是佛啊。     
   
        我们看看,世间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了解本性是佛呢?了解本性是佛,对于自己进德修业一定要有信心,我们对自己进德修业信心不足,为什么呢?了解不透彻,不知道自己本来是佛,最关键的是深信自己真的有佛性,而且具足佛性,一点都不少,没有比释迦牟尼佛少。     
   
        我们可以打个比喻,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像,好庄严,光明灿烂,那我们呢,我们其实也是佛像,跟这尊释迦牟尼佛的像长得一模一样,就像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佛像一样。制佛像的地方只用一个模子,制出好多好多的佛像,所以制出来的佛像肯定是一样的。我们跟释迦牟尼佛不同的,就是我们这个佛像还包在那个模子里头,还没有把模子打开,包在外面的很多草皮,把它包得严严的。为什么?因为还没有定型。要知道,我们本性是佛,里头都是一样的。外头就是多了这么一层,多了一层什么呢?这些模子、烂草皮之类的东西,你把这些一去掉,就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了。所以恩师总是提醒我们,要放下。妄想执著就是模子,就是外壳,把它们放下就是了,并不需要从外求。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确实不多,所以圣贤人少,《弟子规》讲:“流俗众,仁者希。”流俗就是凡夫俗子,他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什么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最根本的宇宙人生真相就是这一条,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对这一条要深信不疑。凡是对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信心,对进德修业,一条一条做起来认为很难,信心不足的,是因为他不明白真相,不明白释迦牟尼佛讲的这条。     
   
        儒家也讲这条,释迦牟尼佛跟孔老夫子没见过面,他们讲的都是一样的,见解也相同,证明这条真的是真理。所以如果我们对这个没有信心,进德修业就疑疑惑惑,不敢向前。甚至因循、怠慢,久而久之,自己就真的变成流俗之众、凡夫俗子了。这很可惜啊!本来是可以成为仁者,可以成为圣贤,就是这一条障碍了我们,不肯去作圣贤。所以想要做圣贤的人太稀少了,如果不是我们的恩师为我们苦口婆心这么多年的教导,我们也不明白,这一生也都会成为流俗之众。现在有幸遇到了明师,这个明是明白的“明”,不是名气的“名”,名气大不大不是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是不是真正的明白人。恩师讲的经教深入浅出,再深的理,他能让我们听懂,因为他是真懂了,才能说得出来,我们听了就有受用,所以这样的仁者,我们应该亲近。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一个真正的仁者,他是有圣贤品格的人,一般人见到他都生敬畏之心,为什么呢?因为他“言不讳,色不媚”,说话非常正直,有时候也没有忌讳,是这样就说这样,完全不会说一些花言巧语,或者是故作掩饰,像《维摩诘经》里讲的“直心是道场”,他这个正直之心,处处都是直下讲出来的,有时人家听了不一定好听,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的善知识,讲出来的话,虽然听起来好像不好听,可是要真正去接受了,那就能提升。     
   
        “色不媚”,就是他对任何人都不会奉承,不会有谄媚,为什么呢?因为他真正做到了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像恩师那样,他真的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丝毫求的,他不要钱,不要物,也不要道场,他是一生“三不管”的法师,“不管人、不管事、不管财”,他什么都不管,只管什么呢?只管教学。所以他对任何人都无所求,当然就不会谄媚,不会巴结奉承人。做事情的时候,众生有福报,这个事情自然做得成,如果事情做不成,那是众生没福,恩师也绝对不会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多辛苦啊!想到成败得失,那就是自己折磨自己。     
   
        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人,从他的言、色,从他的面相、举止、谈吐,来看这个人是不是仁者。真正仁慈的人,有道德学问之人,真的“言不讳,色不媚”,真的是心口合一,心地光明正大,绝对不会去攀缘。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我们为什么要亲仁呢?因为亲近善知识,会得到无限的好处。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德日进”,每天道德学问提升。“过日少”,过失会越来越减少。因为我们每天向善知识看齐,向善知识学习,在善知识身边是最大的福报,能得到无限的好处,福报智慧每天都会增加。所以恩师现在决定留在香港,讲《华严经》,真是香港人莫大的福报,能亲仁,无限好啊!     
   
        恩师今年八十一岁了,能在世间有多少日子呢?我们希望恩师常住,但是人总有无常的那一天,有这样一个因缘,一定要抓紧机会,努力地向善知识学习。所以我们恩师讲经的时候,每天都要来听。如果善知识在的时候,我们忽略了,掉以轻心,没有认真学习,有一天善知识走了,那我们就会非常的懊悔。     
   
        亲仁,要做到什么样子才算是真正亲近善知识呢?这也是心态的问题。要亲近善知识,《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就这样教导我们:“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恶意向道德人,当视之如佛。”作一个学生,对我们的老师不能轻慢,怎么叫轻慢呢?老师说的我们不能依教奉行,那就是轻慢其师,不一定说我们在态度上对老师轻慢,当然那是很严重的轻慢,甚至还讲老师的过失,那就是造罪业了。我们自己真正愿意认真学习的,老师就能在这里常住,有一天我们不想学习了,老师就走了,他不会在这里捱下去,这么辛苦,我们还不尊重他,不听他的教诲,那么呆在这里做什么?     
   
        怎样才是师父的好弟子呢?要对师父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不能有丝毫疑惑。所以古人劝导我们从师,找你最佩服的那个人,你就拜他为师,这就对了。要是你对他不是很佩服,你就不要拜他做老师,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会下你也不能成就。为什么不能成就呢?因为你对他有疑惑,没有十足的信心,他讲的话,不能对你产生很大的作用。     
   
        一切法由心想生。佛陀灭度以后,有一位老太太,她很想得到佛的舍利,每天都在祈求,有一天他儿子去外面做生意,可以有机会请到舍利,所以这个老太太就叫儿子一定把舍利带回来,儿子答应了,结果因为做生意忙就忘了,没有实现诺言,觉得很后悔,所以决心下次一定记得带舍利来。第二次去,又是太忙忘掉了,走在回来的路上,才忽然想起,母亲叫我请一个佛舍利,我又忘了请,太对不起自己的母亲了,怎么办呢?正好看到人家在路边卖狗肉,他就买了一颗狗牙,回家骗他妈说:“妈,我给你带来佛牙了!”他妈妈一听,非常高兴,非常恭敬地把这颗狗牙供奉在她的佛龛上。然后就礼拜,非常诚心。结果拜着拜着,就看到那颗牙放光了,狗牙都能放光,有这样的感应!为什么能有这样殊胜的感应呢?其实这颗狗牙在老太太心目中就是佛牙,那么这颗牙对她就起到佛牙的作用。所以佛牙、狗牙都放光啊,关键是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我们对待老师也是同样的道理,对待老师有十足的信心,你把老师当做佛一样看待,对你来说他就是佛,就好比佛在世,跟正法时代一样。所以不必叹息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其实末法、正法也是你心想而成。当你把老师当做佛一样看待,《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佛就是这样教导阿难的,对待善知识,就如同对待佛一样,这样的真诚、恭敬、信任,确实他就是你的佛,你就因他而得度,所以这些都是态度的问题。     
   
        师父讲过一个古代传法弟子的例子。古时候有一位老和尚讲经说法,会下有一个弟子很喜欢听经,对老师恭敬得不得了,但是老和尚对他没有好脸色,见到他就骂,还要把他赶出去,不让他在这个课堂里听经,结果这个人就躲在外面窗底下听经,骂都骂不走。后来,老和尚传法了,别人问他传给谁?老和尚说:去外面,门外窗下蹲着的那个人,把他叫过来,就传给他。为什么传给他?因为他真正是对老师有十足的恭敬真诚,骂都骂不走,这种人堪受大法,他是个法器。浅薄的人,不是法器,他对老师没有信心,甚至轻慢,不恭敬,那怎么能够传承大法呢?所以印光大师叮嘱我们,样样都是从恭敬心中求来。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这里讲,如果我们不亲近善知识,不亲近明师,不亲近善友,那就会有很多的害处。为什么呢?古人讲,三日不读圣贤书,就面目可憎了。现在应该是一日不读圣贤书,就面目可憎了。如果一天不受圣教的熏习,那就是受烦恼的熏习,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一小时不受圣教熏习,那就是受烦恼熏习。我们想想,假如“不亲仁”,不亲近明师、善友,不学习经教,那真的是烦恼习气日增,最后真的是面目可憎了。所以会变成“小人进,百事坏”。小人为什么会进呢?这也是你自己感召的。所谓物以类聚,你跟他是同类的,自然就感应到一起来了。所以我们想远离小人,亲近善友,自己首先要向善,每天学习经教。学习经教就是亲仁,你读佛经就是亲近佛,你听恩师讲经就是亲近恩师,哪怕恩师不在身边,你每天都能见到他,他就在电视机里头,那是他的化身,千百亿化身。你在家里,随时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化身就进到你家里来了,随处祈求随处应,每天听经,这叫亲仁。假如不听经,你每天在师父旁边,那也不能说是亲仁。为什么呢?师父的教诲我们没有依教奉行,师父在的时候我们粘着师父,师父走了,我们马上又往下堕落了。最后“百事坏”,做什么事情都难以成功,进德修业就很难。     
   
        现在我们要懂得远离小人,小人在哪里呢?说句不好听的,电视里的不健康节目,这些报刊、杂志里的画面,乃至走在街上见到的引人邪思的广告画面,都是小人,我们要远离它,保持心地清净,自然与善相应。     
   
        我们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这里,因缘也很殊胜,每天能够共同学习,所以非常希望大家都发心讲课,讲课也就是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不是说在这里当老师,我们没有资格当老师,我们只是在这里当学生,讲坛是成就我们道业的平台。讲课不一定要在摄影机前,可以大家定时一起学习、讨论。我们也可以共同收集一些讲课的资料,讲课的资料最好是用现代的,大家都熟知的材料,包括一些善恶、因果报应的,还有伦理道德、孝道的资料,你把这些事实讲出来,把理也分析出来,通过这样学习,自己就能提高。这样下去,我们就成为一个善的团体,每天听经闻法,这是善友相依,我们在这里就叫亲仁。恩师回来之后,我们每天来听经,听完经以后,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还要一起讨论,就越来越明白,然后注重力行,这个道场就是正法道场。大家在这里团结和睦,持戒修善,这就是和合僧团,真正出现这么一个和合僧团,世界就有救了,佛法就能够兴盛。     
   
        第七章 学文     
   
        最后一章讲的是“学文”。就是余力学文,总共有十二则。这一章是讲,前面六个方面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努力去做了,也做的有一定的成绩,够不够呢?还是不够,还要学文!学文是学习圣贤的经典,圣贤人的教诲都在这些文字中体现。文以载道,不学文,往往做着做着,方向都会走偏了,所以学文非常的重要。     
   
        《朱子治家格言》就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哪怕我们的子弟很愚钝,资质很差,也得让他读经书,也得让他学文,这个文不仅是指文艺的文,这里尤指圣贤典籍,让他学习经书,学习圣贤教诲,哪怕他资质差,也不会走偏,资质好的,这一生成圣成贤就有把握。     
   
        佛家也是重视这一条。《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讲到,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善不可不行。道就得学,经就得读,善要力行,可见学文非常的重要。     
   
        在学文中要注重力行,力行的同时又要学文,达到力行和学文合一。力行是行门,学文是解门,解行并重,这两方面都不可缺失。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里讲力行和学文要同时并举,如果不力行,不去做前面那六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你只学文,学了《弟子规》,你能够讲,能够背,但是都没有做到,那是什么呢?“长浮华,成何人”。增长的不是道德学问,长的是你的浮华之气,那成了什么人了?所以,不应该只重学文。     
   
        特别是知识分子学佛,“学佛”都变成“佛学”,他搞的是佛学。他懂得佛教的历史,而且还懂得很多,对一些佛教的大经大论,讲起来也头头是道,但是没做到。我们讲的好听一点,充其量是个佛学家,讲得不好听点,是什么呢?消遣佛法,把佛法当作自己用来炫耀的一种工具,用来消遣的。这是恩师常常批评的做法。     
   
        “但力行,不学文”,你只是做,好不好?如果不学文,不学圣贤人的教导,往往会走偏,为什么偏呢?因为你执著自己的见解,“昧理真”,就糊涂了,不知道方向了。所以《弟子规》为什么一定要学,学了《弟子规》,我们才能把《弟子规》一条一条做得好,假如大家不讨论,不学习,我们怎么知道从这里下手呢?有了毛病我们怎么会了解,下面我们还会讲《太上感应篇》,它是道家的经典,讲我们起心动念都要断恶修善。假如我们不学习,怎么知道我们起心动念到底是善还是恶呢?我们会糊涂,这叫“昧理真”。以为自己在造善,都不知道这是在造恶业啊!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古人学习圣贤典籍,当然主要是看书,看书就是学习方法。这里讲“有三到”,三到就是心眼口,读书时头脑要用心、专心,不要想别的杂事,眼睛要注视经文,口里要去吟咏、读诵,这是三到。尤其我们念佛经这点就非常重要,关键是要专心,怎样专心呢?就是心眼口都摄住在这里,当我们的心专注在这里,眼睛看经文,口里念经文,六根都被摄住,可以说得上“都摄六根”,经文讲的都是纯净纯善的内容,我们的心也就在纯净纯善的境界里,这叫“净念相继”。     
   
        “信皆要”,我们一定要做到心眼口三到,要到位。信也可以再解释为信心,就是我们读书要有信心,如果读书没有信心,往往中途就读不下去了,就会退下来,所以心眼口,再加上一个信心,书一定读得好。用这种方法,读佛经都能开悟,比如你能把六根都摄住,来读《无量寿经》,每天念一部,按恩师的教导读三千部,就能开悟。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这里讲的读书法里头,要懂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这本书,比如说我们现在学习的《弟子规》,要把它读透,不要读着这本又羡慕那本。“此未终”就是这本还没有读完,又开始读那一本了。这样的话,两本书都没有读好,所以书不在多,关键要精。曾国藩先生就说过:“桌上不可多书。”桌面上不能摆太多的书,书多了你也读不来,反而影响你的清净心,你读这本,又看着那本,心就乱了,没有真正在哪一本上下功夫。“心中不可少书”,读完书就装到心里,这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对于学习经教,恩师规定了我们要学的课程,基础课程是: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太上感应篇》,佛家的《十善业道经》,这三门基础课程并不多,如果我们真的在这三门里扎下牢固的根基,那么再加上一部《无量寿经》,你这一生往生净土就有把握了。     
   
        所以真正会学的人不一定看很多书。我在大学里教书,也是用这条来劝跟我做博士论文的博士生,我规定他们,读的书和论文不用太多,我给他们指定了几部,每一部都念十遍以上,等把这一部念通了,再念第二部,他们学的就很快,因为方法用得对,这都是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这是讲读书要把期限放宽,不可以太紧,太紧了心里压力太重,书要慢慢看。我曾经到过恩师的书房,拿起一本《宗镜录》,我翻开一看,师父在书上有用红线画的,有用铅笔画的,有用荧光笔画的,一条一条,上下还有一些眉注,两边还写着字,非常的认真。我就问师父,师父您这样看书,看到什么时候啊?师父说:那就慢慢看。每天都去看,“宽为限,紧用功”,不要规定什么时候看完,每天看,对于经教里所说的话深入地去体味,才能真正得到法益,如果是囫囵吞枣念过去的话,那就得不到真正的受用。所以,读书要“工夫到,滞塞通”。     
   
        恩师劝导我们,把《无量寿经》念三千遍,大家要真正念才行,每天念一遍,一年三百多天。十年就念三千遍。一天念一部是一小时,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天念三部,三年就能完成。朱熹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功夫到了,一下就会通,这个通是开悟的通,一下子就豁然了。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我们在读书过程中有疑虑的,马上拿一个小本子记下来,一定要向人请教。要懂得虚心受教,哪怕学问道德再高,也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所以见到行家必须请教,“求确义”,求真实、准确的含义,不能凭自己的意思去理解经典,会解错的。解错了还要去讲课,那就是误人子弟,在佛法上的因果不得了,讲错一个字,就堕五百世野狐身。     
   
        所以,我们平时要准备一个小本子,读经、学习有些什么问题就记下来。恩师每个礼拜都有《学佛释疑》,大家都可以把这些问题写出来,请恩师来解答。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这里是讲我们做学问的人,自己的书房要保持整洁、清净。经常打扫房间卫生,墙壁也很干净、清爽,心里就比较愉悦,所以看书也会比较专心。如果一个房间里邋邋遢遢,乱七八糟,心都不能够清净,那么看书效果也不佳。“几案洁,笔砚正”,我们古代都有茶几,或者是书桌,这都是几案,都要清洁,不要有灰尘。经常擦拭,通过擦拭灰尘,要想到擦拭心上的污染,从做事悟其理。     
   
        我们的笔砚,古人用毛笔,用砚磨墨汁来写字,我们一切的文具都要端正,不仅是书房的东西端正,整个家居,包括卧房,包括厅里、厨房,所有的摆设各方面都力求整洁。     
   
        为什么要保持整洁、整齐呢?这是因为,一切法都由心想生,而一切法对心有作用。我们的心假如不整齐、不清净,那我们的环境也就不整齐、不清净了,保持环境的整洁清净,也能帮助保持我们心整洁清净,这都是相辅相成的。《佛经》里告诉我们,心境不二;心净则国土净。国土是什么?家居就是你这一片国土,要是心净了,国土自然净了。假如你的家居不净,就要反省,可能我的心就不净,这是底下讲的“墨磨偏,心不端”是说墨在砚上磨的时候,如果磨偏了,那么你知道为什么会磨偏?因为我们心不在焉,心不正,就磨偏了,为什么心不正呢?心里有物就不正。像《大学》里讲的,学者要懂得诚意正心。心里如果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有贪嗔痴慢的念头,心就不正,要把这些念头都去除干净,把心掏空,什么都不想,心就正了。写字也要工工整整,否则说明我们心不恭敬,心里就有病了,特别是我们如果抄经典,字都要用正楷,不能用草书,让别人都看不懂,那就是对经典不恭敬。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这几条讲的是我们对待书要尊重,表现在你列典籍都有定位,不乱放,从书架上拿一本书,读完后要放还到原来的地方,哪怕是有急事出门去,都要顺手把书合上,“卷束齐”,放到书架里头。这样来修自己对一切事物的恭敬心,也是修自己的安祥。那么书有缺坏的,一定要补好,古时候印刷术不发达,书不容易得。现在对一些珍贵的经典我们要懂得爱护它,有缺坏的,应该补上,补好它,真正对书恭敬,也就是对法恭敬。敬法才能得法,修如是因得如是果。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这是讲,不是圣贤的典籍不要看,尤其是那些教人贪嗔痴慢、杀盗淫妄的书,还包括现在的电视节目,网络上的一些不好的画面,都不要看,为什么呢?因为“蔽聪明,坏心志”,它把我们的纯净纯善之心都污染了,聪明是我们自己本有的智慧,却被这些不善的东西给蒙蔽了,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最后一句是结劝,用来劝勉大众的。     
   
        结 劝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这是要我们明白,我们跟圣贤人本来无二无别,所以应该发愿效法圣贤,如果不去效法圣贤,自甘堕落,那就叫自暴自弃。所以不要自暴自弃,圣贤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佛菩萨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可驯致”中,是慢慢按部就班地做。“驯”就是克服自己的习气毛病,驯服自己的烦恼,慢慢克念作圣,在念头上克服自己的恶念、烦恼,在行为上去除自己的坏习气、毛病,修德立业我们一定可以成就!这一生我们希望求生净土,作佛作菩萨,只要我们真有信心,立定志愿,这也不是难事。     
   
        最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圣贤的道路上,在成佛成菩萨的道路上,我们共同精进!谢谢大家!     
   
        圣贤教育的闪光     
   
        ——参加净宗学院二〇〇五年“幸福人生讲座”的感想     
   
        末学茂森有幸参加净宗学院二00五年三月六日至十三日在澳洲图文巴市举办的为期八天的“幸福人生讲座”。这次讲座是由净宗学院院长、澳洲昆士兰大学暨格利菲斯大学荣誉教授净空老教授发起的。这是净空老教授为推动世界和平,化解冲突劫难,唤起大众真诚爱心的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一次重要活动。本次讲座,由净空教授的学生蔡礼旭老师主讲,他以古代圣贤教育基础课本《弟子规》为教材,全部课程共为四十个小时。参加者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地区,有三百多位听众欢聚一堂,包括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有大学教授,中小学老师,律师,公务员,警官,企业家,大、中、小学生,退休人员,家庭妇女等等。主讲用华语,讲座特设同步英语翻译和越南语翻译。讲座全程在网路上现场直播,全世界每个地方都能收看。     
   
        蔡老师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侃侃而谈,将中华圣贤的教导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当今时代的特色和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例子,传送到听讲者的内心,如同海浪不断地拍打着我们心上的岩石,令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包括末学在内,时而会心微笑,时而感怀落泪,时而忏悔往事,时而感奋未来……听者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德教熏习中滋养浩然正气;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中激发崇高志向;在缅怀前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中领略圣贤之心……听众中有一位七十岁的马来西亚妇女连连叹息,觉得与《弟子规》相逢恨晚,为自己不会教育子女而感到内疚;收看网路直播的一位台湾同学特地传真一封感谢信来,说自己听了讲座之后痛哭流涕,向母亲认错,忏悔过去的不孝;澳洲格利菲斯大学的杜威汉教授(Professor Toh Swee-Hin)在听了英语同步翻译之后,表示也要积极开展伦理道德教育的活动,并准备在三月二十一日澳洲和谐日在大学里组织一次伦理道德讲座……     
   
        圣贤教育之光驱走了我们心中的愚昧和黑暗,让我们找到了做人的准则和生活方向。     
   
        我学习了《弟子规》,心中常惭愧。我从小学读到博士毕业,整整读了二十年书,然而三十二岁的我却从来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圣贤教育。我的专业知识也许已经是高楼,可是我的品行道德却还是茅屋。我虽在大学任教六年,身为人师,可是在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待人接物方面仍然常犯过失。我深切地感到,我们这一代青年多么需要系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多么需要圣贤教诲的滋润啊!使我们把眼光从金钱、名利、物欲的焦点移开,从竞争和斗争中松绑,从自私自利中解脱,而代之以真诚、爱心、平等、和谐、礼让、互助、宽恕、包容、天下为公。正如《弟子规》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多么希望拥有这高尚的情操,我们多么希望能生活在爱和感恩的世界里!我很庆幸自己有此殊胜的机缘,能接受圣贤之道的补习教育。     
   
        我发愿今后在生活中落实《弟子规》的教导,在家做孝子,在学校做一个好老师,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对自己清净寡欲,对社会尽职奉献。不断完善人格,立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实践与弘扬圣贤的救世利民之道!     
   
        我深深感到,《弟子规》不仅是儿童应该接受的最重要、最基础的教育,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终身奉行的规范。我们成年人应当补上这一课。     
   
        《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李毓秀先生,他是根据中国古圣贤的教导而编写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中孔老夫子提出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此教导为总叙,全文以三字一句,分七部分加以阐述,共一千零八十个字,具体列出为人子女和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自身修养、治学态度以及世间的礼仪与规范。《弟子规》着重品德修养教育与生活教育,培养为人子女和学生一生中应具有的素质,教导弟子应敦伦尽分,诚意正心,作君子之行,乃至成圣成贤。     
   
        蔡老师的讲解,是以净空教授的著名演讲《中国人的远祖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为纲领,而详加推演《弟子规》的教学,因而显得在广博中有深度。净空教授指出: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代代相传。这种美好的教育教我们的是什么呢?——教我们的是伦常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教我们做学问道德的功夫: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我们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教我们处世态度: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教我们待人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而以上修身、齐家、治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总纲,全部体现在《弟子规》的教学中。《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譬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恩欲报,怨欲忘”;“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泛爱众,而亲仁”等教诲适用于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     
   
        这些教导是圣贤自性真诚的流露,所以听闻学习能唤起我们每个人好善好德的天性。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希望推动伦理道德价值观教育,我觉得《弟子规》是最好的基础教材。     
   
        落实《弟子规》必须从教育者本身做起,以身作则。圣贤教导我们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君、亲、师这三种责任。比如做父亲的,为一家之长,要负责带领好这个家庭,履行“君”的责任;又要关爱子女,做一个慈父,履行“亲”的责任;要教导好子女,同时自己也做子女的表率,履行“师”的责任。这三种责任都做好了,我们的教育才能圆满。希望各界仁人志士共同推动伦理道德教育,新闻媒体加以积极宣传,形成社会风气,那么幸福的人生,和平的世界是指日可待了。     
   
        感恩净宗学院举办的“幸福人生讲座”。道德的精华在这里展现,圣贤的教诲在这里闪光,爱与和平的种子在这里萌芽生长。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走出学院的大门,我突然明白净空教授所说的:“《弟子规》是儒佛大道修学的基础,是断恶生善的生机,亦即自救救他于无尽苦难的至善妙方!”     
   
        后学钟茂森 写于澳洲昆士兰大学校园     
   
        二〇〇五年三月二十日     
   
        附录:《弟子规》溯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堪称人类智慧菁华。     
   
        《弟子规》正像一位五千岁的老人,向后世子孙们娓娓讲述着祖先源远流长的文明。     
   
        《弟子规》的纲目渊源,很容易追溯到《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们追本溯源,《弟子规》可以一直上溯到《礼记》。     
   
        周公制礼做乐,立君臣之道,以德治国,教化天下,不仅使周朝绵延八百年不衰,更自周公后礼乐大兴,后世人得以定尊卑,明天理、人理、物理,从此天下教育有了参证准绳,孔老夫子以及夫子之后的历代尊儒尚儒者,树立了学圣希贤的行持规范,更为当今伦理德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孔老夫子当年最仰慕的人,是圣哲周公,所以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以古圣先贤行谊为范,删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的《礼记》,充分论述了礼的本质,以及礼的运用,字里行间,都折射着先哲的人文关怀,时时处处蕴涵着祖先的深厚恩德。     
   
        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弟子规》中的许多内容源于《礼记》。     
   
        例如:     
   
        1、《礼记·曲礼上》中说:“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这与《弟子规》的“冬则温,夏则凊”;“居有常,业无变”相应。     
   
        2、《礼记·内则》里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这与《弟子规》的“亲有过,谏使更”;“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相应。     
   
        3、《礼记·问丧》里说:“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这与《弟子规》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相应。     
   
        4、《礼记·祭义》中说:“事死者,如事生……”这与《弟子规》的“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相应。     
   
        5、《礼记·曲礼上》中说:“立必正方,不倾听。”这与《弟子规》的“步从容,立端正”相应。     
   
        毋庸置言了,《弟子规》与《礼记》是同本一源,是我们儒家圣哲人,代代承传下来的生活规则,它们的本质都是一个恭敬。诚如历代先贤对《礼记》的注解中所说:“礼者,理也”;“礼者,履也”。是说礼是一种成文的规则,是让我们去履行实践的,也就是让我们拿来做的。     
   
        《礼记·曲礼上》开篇第一句话:“毋不敬.”而整本《弟子规》句句通人的心性,孝也好,敬也好,都无非是讲人的心境,所以《弟子规》从头至尾讲的是孝敬、有礼。小而言之,是我们建立人和的立身处世态度,大而言之,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以孝道为原点,进而做到“长者先,幼者后”;“尊长前,声要低”尊敬所有的师长,……再把仁爱之心,推及到万事万物,达到“泛爱众”。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人与人要和谐,人与自然也要和谐,整个世界都要和谐,和谐来自我们礼敬的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被誉为礼义之邦,那是内在和谐的外在体现。     
   
        当我们按照《弟子规》做到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那么在一切日常言语行为中,自然会小心谨慎,讲信修睦,和大众相处时平等、博爱,时时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这些做人方面的应对进退都学到、做好了,有多余的时间才去学习其它有益的学问。     
   
        所以《弟子规》是拿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要解行相应。“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一句,做一句,做到了,才能够更深刻地感受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有多么深远,才能够体会祖宗的深恩厚泽,进而圆满自己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     
   
        时至今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久弥新,它是我们人生幸福的金钥匙。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两千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的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这些世界顶尖级的人物,懂得我们中华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与大道,而我们却弃之已久,惭愧之至。     
   
        中华民族,古来崇尚教育,并坚信教育应从幼儿开始,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一切从落实《弟子规》开始”。当今大德仁人,也一再呼吁要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生理念,做社会大众的示范。     
   
        因此,《弟子规》是儒学根本,要承传先志,继往开来,就要从《弟子规》做起,其它经典是枝叶花果,扎根的教育要做好。     
   
        让我们以诚敬的心学习《弟子规》,亲近这位五千岁的老人,在生活中学《弟子规》,做《弟子规》,演绎《弟子规》,真正的学习是力行,教育的本质是以身作则,正己化人是圆满的教育,所谓“赞天地之化育”,效法天地之德以教化天下民众,唯此,才可以承继弘传祖宗的智慧德能,才无愧于圣贤弟子、炎黄子孙,无愧于与天地并称之三才。     
   
        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伦理道德能够规范成文,流传至今,使得我们乃至后世子子孙孙言而有则,行而有法,动而有道,这是中华之幸,万世生民之幸!     
   
        今以溯源《弟子规》为缘,感念祖恩,愿我辈学子仁人,勿负圣哲先贤苦心,尽发殷重真心,读诵受持此修德立业之根基《弟子规》,于敦伦尽分中渐入圣贤之域,为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为世界乃至法界和平恪尽一己之力。     
   
        ——编者谨呈     
   
        后 记     
   
        钟茂森博士的《弟子规》学习心得报告,和一般的学习讨论方式有所不同,是应机说法,针对当今社会各阶层不同学人,从作为成人、作为父母、作为修道之人,作为在世间想立大业,甚至想在出世法上能成就道业的角度来进行的学习探讨。     
   
        一直以来,有人认为《弟子规》应该作为童蒙养正教材,是给孩子学的,认为自己是成年人,《弟子规》就不必学了。其实《弟子规》并不是只给孩子学的,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圣学的根基,教儿教女要先教自己,所以,大人、父母更应该学。     
   
        《弟子规》,采用三字一句、两字一韵的形式,共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分为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个部分,为我们讲了一百一十三件事,读来琅琅上口,又详尽列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道德和礼仪规范,便于受持,尤其强调到家庭教育乃至生活教育的细节,所以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修身规范。     
   
        我们都希望能够在此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功的事业,幸福的人生;学佛的人,也希望这一生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那么,《弟子规》作为落实伦理道德教育的一部教材,正是我们一生成就学业、家业、事业、道业的根基,所以本次的学习讨论定名为“修德立业的根基”。     
   
        博士秉承恩师教诲,把《弟子规》看成入《华严》的根基,甚至把《弟子规》与佛家大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同,因为佛教华严境界讲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而《弟子规》中所讲的日常生活中的修为,同样含有《华严》深奥的学问。我们后学者要懂得去深入,在平常生活中,善用己心去体悟其中深刻的道理。     
   
        博士修学精进得法,由浅入深,小大不二,芥子须弥,以佛学角度解读《弟子规》,升华了这部儒学基础典籍,把《弟子规》所阐述的道德品行、义理,完全导引到人人本具的自性。“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真正能够力行、学文合一,学习并在生活中践行《弟子规》,一定可以恢复圆满的自性,即通过修持《弟子规》,把性德变成我们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觉悟人生,达到成圣成贤,所谓“圣与贤,可驯致”。     
   
        报告中一再重申,教育的本质是上行下效,成年人希望孩子学习《弟子规》,一定要懂得先做好榜样。孔老夫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教不如身教,自己身正,正己化人,孩子自然学到。何止教育孩子如此?人在社会中离不开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的道德关系,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哪一伦中不需要模范?若志士仁人欲推行圣贤之道,更要自己先涵养德行,然后能教化天下,道业方成。     
   
        修德悟道,道在哪里?《弟子规》第一部分“入则孝”,第二部分“出则弟”,孝是德之本,修道根基就在孝,所谓“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前两部分孝悌是后面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五个部分的基础,孝悌为人本,修身之根,由亲亲,到仁民,到爱物,然后走入圣贤之域。所以当年孔老夫子按照《弟子规》教导学生,三千弟子孝亲尊师者众,也以此成就了诸多世间圣贤,而孔老夫子自己成为德侔天地、垂宪万世的至圣。世间圣贤尚且要奉行《弟子规》,何况想要成就出世间的圣贤,作佛作菩萨的修道之人呢?就更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谓“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当代一位大德说:“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花果耳。”这是讲《弟子规》是根本之根,真正想有成就,就要在根上扎根,《弟子规》句句做到,道德的根就扎稳了,我们这一生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就都有了把握。     
   
        《弟子规》给了我们人伦中的所有规范,甚至不仅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待人处事的良箴,成圣成贤的妙法,成佛成菩萨的至要,看似简易,其义理宏深,“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欲修德立业、成圣成贤,求生净土、作佛作菩萨,当是尽早发菩提之心,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起,从《弟子规》的字字句句做起。     
   
        正如今人见钟博士,会感佩其承继先志之德行高义,慨叹其解读经典之淹贯博洽,孰不知今之风范是以孝为本,落实圣贤教诲几十年之性德流露耳。我辈徒呼负负,未若以博士为范,从《弟子规》,从孝亲尊师行得一步!     
   
        ——编者谨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03:05 , Processed in 0.125877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