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19|回复: 6

问答(第五辑) - 如本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QQ收藏我的淘宝百度空间MSN搜狐白社会奇艺奇谈美丽说蘑菇街点点网花瓣爱乐活手机快传堆糖和讯凤凰微博飞信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轻笔记凤凰快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饭否邮件分享搜狐随身看摇篮空间若邻网推他鲜果天涯社区FacebookTwitterMyspacedelicious51游戏社区139说客linkedin复制网址打印百度分享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佛学问答(第五辑)
1.如何才是修行法门的根本呢?请慈悲开示。
2.何谓禅?
3.出家人托钵的意义何在?
4.目犍连是佛陀大弟子之一,又是神通第一,以何因缘被外道以乱石压死?……
5.何谓有相?何谓无相?
6.请师父慈悲开示‘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达真法性,无佛无世界’。
7.请师父慈悲开示‘扪空追响,劳汝心神,梦觉觉非,竟有何事!’意思何在?
8.往生助念的意义何在?有何功德与利益?
9.知识份子对佛法所应有的了解与认识?
10.何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它们又有何差别?
11.何谓出世间五种法食?
12.何谓四时食?
13.何谓常寂光净土?何谓实报庄严土?何谓凡圣同居土?何谓方便有余土?
14.妆佛像有何功德与利益?
15.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待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
16.我是一位在家学佛的女众,学佛后,……,因此与我先生分寮而睡,这样如法吗?
17.何谓五见?请慈悲开示!
18.何谓凡夫四种颠倒?
19.外道六师是那六师?请慈悲开示!
20.出家后当比丘应如何修持,才能堪称是众生的福田?
21.娑婆世间极苦,我们应当一心念佛,勤求出三界,为何还要发菩提心来度众生呢?
22.何谓化相三宝?何谓住持三宝?何谓自性三宝?
23.为何说:宁愿度一个人来行菩萨道,也不愿度百千万亿的人来修阿罗汉行?……
24.何谓佛四无所畏?何谓菩萨四无所畏?
25.何谓理事圆融无碍?
26.为什么说:‘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
27.为何说:‘众生都是欠佛债者?’
28.何谓五种不净?
29.禅波罗蜜有三种,何等为三?
30.何谓止观?止观与定慧有何关联?
31.外道所说的神通与佛教所说的神通,有何差别?
32.为何说: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
33.念佛求生净土是消极还是积极?是大乘还是小乘?
34.请问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动机何在?
35.一心虔诚念佛就可以往生净土,那么念佛之人,还须要研究经典吗?
36.释迦牟尼佛以何因缘成佛以后,还会感召头痛三天?其前因后果如何?
37.佛教讲因果,提倡因果,但为何常见一些人做善事,不但无善报,反招恶果……?
38.请问佛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不知是指何等事?……
39.佛教教义有何别于其他宗教,教义差别之处何在?
40.身体有病苦时,求佛菩萨是否能得到感应呢?
41.众生皆有佛性,佛性非大非小,无有形状,无有颜色,那该如何见性悟道呢?
42.佛门常称念三洲感应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号,佛门不是说有四洲吗?……
43.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而禅宗云:大疑大悟,……
44.何谓四依法?请慈悲开示。
45.为何说菩萨今是学时,非是证时?请慈悲开示!
46.何谓四事供养?
47.贪染财色名食睡既然是地狱五条根,为何师父说名利亦可度众生呢?
48.为何命终助念八个钟头只念阿弥陀佛,而不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诵经做功德呢?
49.在家居士为人助念,可否受人供养?
50.带业往生净土者,是否以后不受果报?
51.佛与神仙有何不同?
52.临命终前,能预知时至,是自己修行得知呢?或是佛来告知呢?
53.修行人一生念佛,若临终往生,是往生自性净土?或是往生他方净土呢?
54.儒家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佛门中燃顶、……是否有冲突?
55.佛教对孝道的看法如何?请慈悲开示。
56.出家修行有什么功德?意义何在?
57.何谓有功用行?何谓无功用行?
58.何谓一心十法界?
59.体与用如何区别?
60.大乘佛法有三身之说,何谓三身?
61.为何说‘是人弘道,非道能弘’,意义何在?
62.‘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意义何在?
63.世界上风行所谓复制人的说法,以佛教的看法如何?
64.地藏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准此而言,……?
65.古德云:‘来时空空,去时也空空’,这句话正确否?
66.人的嫉妒心、不随喜心,时而流露,有心改过,以佛教之法门,不知如何修证?
67.欲出家修行,要如何选择道场?
68.修行者要如何坦然面对‘死亡’?
69.何谓出了家忘了家?出家后是否能返俗家?
70.请问明心见性,性要如何见?
71.自修与大众共修,两者其意义有何差别?
72.朝山的意义何在?
73.吃素食之人,为何还会听到吃素鸡、素鱼、素排、素三层肉等等,是否心地不清净?
74.为什么人会生老病死?可以不死吗?
75.请问度众生优先呢?或者成佛优先?如何是好!
  1、如何才是修行法门的根本呢?请慈悲开示。
  佛法以心为根本,八万四千法门不离汝心,权实二法不离心,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十二部圣教不离如来心地所流露,成佛作魔不离汝心,上升下坠不离汝心,四圣六凡不离心所作为,心为万法之本源也。
  若论修行,当论其心,当解其心,究竟明心见性,不枉修行之志也。
  四祖道信大师云:“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权实二法,神通(梵语rddhi)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
  佛藏经云:“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心者,沉沦诸趣。”
  有心学佛向佛成佛,应直向心地下功夫,方不致本末倒置。若背觉合尘,认客为主,心外求法,如是累劫修行终不得道,欲得成佛,无有是处。
  若一心回光返照,照见本性,于本性处著手与之相会,正与三世诸佛解行无二无别。
  金刚心论云:“佛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造,祸由心为,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心能作佛,心能作众生,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心慈是天人,心恶是罗刹,心是一切罪福种子,若有人悟自心,把得定,作得主,不造诸恶,常修诸善,依佛行持,立佛行愿,佛说是人,不久成佛。”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何谓禅?
  禅这个名词(梵语禅那dhyana),即禅定、静虑之意。令心专注于一对象,而达到不散乱之精神作用,或即指其凝然寂静之状态。反之,心散乱不止之状态,则称为散,二者合称定散。
  六祖坛经云:“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不乱者,是真定也。外离相为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禅可分为五种,称之五味禅,以其各得法味不同故,(一)凡夫禅。(二)外道禅。(三)小乘禅。(四)大乘禅。(五)最上乘禅。
  3、出家人托钵的意义何在?
  出家(梵语pravrajyaj),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宗,志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旨。
  对自己而言,应自度自利,广修智慧福德,明心见性,证悟世出世法,圆成佛道。对他而言,应力行度人利他履行菩萨四摄法,布施(梵语dana)、爱语、同事、利行;实践菩萨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胸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愍念四生六凡,无一不度,如一众生不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之本愿,是名出家人法。
  出家是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莫谓袈裟容易得,只因累劫种福田。
  出家要出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家,三界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生死家,生死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轮回家,轮回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烦恼家,烦恼家不出空出家。因此出家要具足如是正见,方不失出家本怀,不负四重恩是也。
  出家人托钵意义何在?这是佛制之乞食法门,日中一食,充饥之法,正意味佛法不离世间觉的写照,修行不得脱离五欲六尘,而面对尘欲以炼心、修心、证心之功,以达心境自在为趣向。
  是故,佛制托钵其本意深广,不外乎令比丘(梵语bhiksu)、比丘尼(梵语bhiksuni)们能破除我相我执。念念不忘修行是自力的功夫。处处不忘与众生广结善缘。修行在人间,成佛在人间。道在生活行住坐卧,生活行住坐卧即是道的真谛。若能正解如是托钵本意,是名托钵也;若不然,与叫化子、乞丐、乞饭之浪子有何区别?愿我佛弟子能体达如来制定托钵行法甚深意境,方不愧是真佛子。
  4、目犍连是佛陀大弟子之一,又是神通第一,以何因缘被外道以乱石压死?请师父慈悲说出前因后果!
  正因为目犍连尊者是佛陀的大弟子,又是神通(梵语rddhi)第一的圣僧,所以有两大启示,一者因果自作自受。二者神通难敌业力果报。
  话说目犍连的当世业力果报,佛法肯定因果(梵语hetu-phala)定律是不变的、不会错乱的、是平等的、有因必有果的。原来目犍连尊者被外道以乱石压死,这是过去世所造的业因于今世果报,证实因果是平等的、不会错乱的,在无量劫前目犍连的前身是一位樵夫,到深山砍木材,以木材晒干而煮饭,在树枝上有一个庞大的蜂巢,蜂巢有蜂蜜与蜂蛹,是相当好的自然食品,对身体有补气凉血养颜的功效,心生贪欲,不顾蜜蜂死活,把火把点著,活活的将数百只蜜蜂逐一烧死,取得蜂蜜与蜂蛹而享用,为了贪用美食,却因此造下自己未来杀身果报因种。这数百只蜜蜂被目犍连所烧死为因,事隔无量劫后的今世,被外道以乱石所击毙为果,构成血淋淋惨状的业报,岂可逃之因果报应,这就是因果自作自受的典故。
  华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二者神通难敌业力果报。凡夫(梵语prthag-jana)有果报,圣人(梵语arya)也有果报,只是凡夫受果报,心不甘情不愿,怨天尤人,好像受无比委屈似的,可怜愍的凡夫众生,不知一切果报皆有前因后果的,是公平平等的,除非己莫为,不然为之必受也,凡夫始终不学佛,就始终沉浸在无知造恶因中而过活,若受果报,拚命不满现状,大伸冤枉,真是岂有此理!
  圣人了知果报必有前因,过去所造之恶因,既然是自己所为,何有不领情,不纳受之理!当下坦然面对果报之现前,接受果报之偿还,心中无怨无悔,心甘情愿,不怨天更不尤人,心地如如不动,何以故?自作自受也,逃得了一世,逃不了未来的无量世。
  神通滥使用,而逃避不受因果报应,非圣贤之本分所为,因为圣人比谁更清楚,不会以神通故意逃避业力果报,因而坦然接受因果律,若故意以神通避开果报,这是对自己行为道德不负责任的表现,是自己开演因果律又破坏因果律的大妄语者,但事实不然,圣人一举一动的因果,皆完全顶担不推托,这就是圣人有别于凡夫心境之异端处。
  目犍连尊者风范正是典型表率,值得千千万万无数的后人所尊仰。
  5、何谓有相?何谓无相?
  这是有相与无相之并称。有形相者,称为有相;无形相者,称为无相。
  有相亦即指有形相而能与他物区别者,亦称会生变化之事物为有相,故有相亦称有为法。无相为有相之对称,然而有时则指超越有、无二相之空而言。
  据大智度论卷六十一所举,无相有假名相、法相、无相相等三种相,以此三相皆无所得,故称无相。
  依据相对、差别之原理而立,是为有相;而依据绝对、平等之空理之立,是为无相。依此,而有所谓有相教、无相教;有相行、无相行;有相观、无相观;有相善、无相善等分别。
  就以诸佛之身相而言,若以佛身为三十二相(梵语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八万四千之相好者,称为有相佛;若以佛身为理体空寂,无色无形者,称为无相佛;诸佛之法身(梵语dharma-kaya),(巴利语dhamma-kaya)为无相,报应身为有相。
  6、请师父慈悲开示〝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达真法性,无佛无世界〞,这段经文的意思?
  万法唯心造,万法亦唯心所现,众生迷妄清净本性,染尘生心,见境思虑,处处自性执著分别故,万法即呈现彰显,四大五蕴于是迷情衍生而至,众生界、佛界,乃至器世界一一缤纷四溢,这是四生(梵语catasro-yonayan)(巴利语catasso-yoniyo)六凡迷界所致,因不达诸法无我,是故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
  声闻(梵语sravak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菩萨(梵语bodhi-sattva)、佛(梵语buddha)等四圣能正观人生宇宙其性本空,了无自性,当体缘起性空,证得自性无我,了不可得故,与法性相契应,是故若了达真法性,无佛无世界。
  开悟圣僧云:“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
  是故三界之有无全赖心之有无分别染尘否?若心地妄分别,则有佛有世界;若无分别,了达法性者,无佛无世界。
  众生之所以众生为诸法不明所惑,若能正见诸法无我空性,此人则可入道得圣果,诸法自性空,非四圣所作所变,其性常空,悟得此理,与诸佛等齐,同一鼻孔出气。
  大般若经云:“诸法自性空,非声闻作、非独觉作、非菩萨作,亦非余人作,有佛无佛,其性本空,此即涅槃,无生无灭故。”
  大般若经云:“诸佛出世,皆说本性空义,化导有情,要闻佛说本性空义,乃入圣道得圣道果;离本性空,无别方便。”
  7、请师父慈悲开示〝扪空追响,劳汝心神,梦觉觉非,竟有何事!〞这段话的意思何在?
  修道者最怕错用功,修错法门,以不了义为了义,以识为智,以不究竟为究竟,甚至找不到门路通往涅槃(梵语mirvna)解脱(梵语vimaksa)之境,这是行道者最大的忌讳与危机!
  扪空追响,劳汝心神,二乘人证空住空,沉空守寂,默守净心,知空证空,但不知出空行大悲,以利群迷,又何况诸法本空是诸法本性,其性自空,不待空时方空,当体空故。
  凡夫之辈追逐声色,反被诸欲所困惑,若不得证悟诸法空性,色空不二,实相中道之甚深法义,欲得转凡入圣,破迷启悟,终不可得,故称扪空追响,劳汝心神也。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梵语tathagata)。”
  梦是识用,染污义,净化幻梦,何有梦!当下即觉也,故称梦觉。
  破惑证真,了知诸法无我,空性不可得,故称觉非。能所双亡,心境一如,以达无对待,于施为动作,行住坐卧不沾不染,运作了无痕,竟有何事!
  开悟圣僧云:“饥来吃饭困来眠,行住坐卧了无痕,心空境寂开正眼,相逢原是本来人。”
  8、往生助念的意义何在?有何功德与利益?
  人类出生在世间,必然终归要死亡一次,平等无有特权,这是生死(梵语samsaya)业报的定律,若现世不修证不得果,平时又无念佛功夫,临命终之际,必然随业投胎受生,漂流万丈深坑无止尽的六道中,这就业力来决定你的将来,非你欲所欲为也。
  无修行无念佛功夫,当然命终之际,方寸必然大乱,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心里一片空白,无知又无奈,哭诉苍天又无回应,万般无奈无力感,此时此刻,若能教导临终者简易受持念佛,示导弥陀法门,以助念佛号往生净土,若临命终者能正见(梵语samyag-drsti)受持,信愿行三资粮信受不疑惑,专注一心念佛,以期弥陀接引往生,必能如其所愿,随愿往生佛国。
  往生助念的意义在于促成临终者能灵灵觉觉,明明白白而往生,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蒙佛接引净土为宗旨。
  因为若无助念因缘,临命终者,心生挂碍,骨肉亲情将之远离,如是阴阳相隔鸿沟,心里百般寒惧,茫茫渺渺随现世之业又六道轮回(梵语samsara)而去了,无形的呐喊唯亲自冷暖自知,最后因为无往生助念的缘故,致使彼人丧失今世往生佛国、了生脱死的机缘,可不慎哉!
  为临命终之人助念佛号,做诸功德回向(梵语parinama)是理所应该,这是助缘的工作,佛法是现世要人类修行的宗教,若现世不修行,命终后方请出家众为亡者念佛做功德(梵语guna),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补救方法,何以故?因为佛法是重现世修行的宗教,不是重死亡后做功德的宗教,为佛弟子慎勿本末倒置也。若论助念往生功德,大之无外,尽虚空遍法界广说不能尽,因为往生佛国净土,当下即是阿鞞跋致(梵语avinivartaniya),译为道心永不退转,直至成佛,也就是一旦往生西方净土,即可一生补处成佛,了生脱死,成就圣人,世上那有比成佛要来得殊胜呢?成佛之功德如是百千劫说之不尽,成佛后转大*轮,度化无量有情而登佛道,功德又是难以论说了,换句话简单说之,助一人往生西方净土,即等于助一人成佛,助一人成佛等于助无量有情成佛,如是辗转助人成佛,助人往生功德美事,为之有何不可乎?
  促成往生西方净土,并非难事,只要一心运行三业(梵语trini-karman)清净,一心专注念佛,依自力与他力并重,娑婆业缘一尽,弥陀慈父凭其本愿力故,当以接引往生莲池。
  圣僧善导大师云:“身业(梵语kaya-karman)专礼阿弥陀佛,口业(梵语vak-karman)专称阿弥陀佛,意业(梵语manas-karman)专念阿弥陀佛,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9、知识份子对佛法所应有的了解与认识?
  知识份子一词通于世间知识份子与出世间知识份子两者之不同,顾名思义,世间知识份子仍停顿在三界(梵语trayod hatavah)内的知识范围内,尚未得到出世解脱涅槃之境地,因此,世间知识份子必然有了解佛法,认识佛法出世解脱涅槃之应求了。
  佛法是觉悟人生真谛,洞达生从何来?死往何处?贯彻三世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内心迷惑解除,期得三明(梵语tri-vidya)六通(梵语sad abhijnah),光明自在,解脱无上菩提为意趣。觉悟宇宙真相,其生住异灭,演生穷变之程序,业感交织,世界(梵语loka-dhatu)成立之本来面目,这是知识份子所应了解与认识的。
  知识份子有心学佛成佛,千万不要停留在消灾解厄中而原地踏步,犹豫而不得更上一层楼,学佛者往往不谨慎易陷入错误的步程(消灾解厄,求福免难),因此忽略了因果(梵语hetu-phala)正观,业力果报之原理,导致不能正信佛法,体解如来大道,神圣庄严、自尊成佛的崇高之道,有被歪曲之危机,是故,知识份子应正见体悟佛陀了义经典,圆满法义,成佛之道,一一深入大圣解脱微妙奥义,学而有得,应力行弘扬如来圣教,流布大千界,是知识份子所应了解与认识的,更应参与扭转外道邪法为如来正法是当今之务。维摩诘经云:“欲得成就无上佛道,当遵四依法:一、依法不依人。二、依智不依识。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四、依义不依语。”
  10、何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它们又有何差别?
  众生(梵语bahu-jana)对个体身心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
  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
  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梵语manusya-gati)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
  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
  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生老病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
  11、何谓出世间五种法食?
  超越欲界(梵语kama-dhatu),色界(梵语rupa-dhatu)、无色界(梵语arupya-dhatu),心地解脱,不沾尘欲,自在无碍,而出三界,是名出世间。五种出世间之食,乃能长养圣者慧命善根之五种法食。
  一、念食:谓修行者常持正念,能长养一切善根。
  二、法喜食:谓修行者爱乐大法,而得资长道粮,其心常生喜悦。
  三、禅悦食:谓修行者由得禅定力而能自养慧命,道品圆明,心常喜悦。
  四、愿食:谓修行者以心身持愿,不舍万行而长养一切善根。
  五、解脱食:谓修行者解脱各种惑业之系缚,于法得自在,以长养一切菩提(梵语bodhi)善根。
  修行者若如法受持五种法食,则可渐次证得无上菩提,故名出世间五种法食。
  12、何谓四时食?
  是指天、法、畜生(梵语tiryagyoni)、鬼神四者,其不同之进食时刻。
  一、天食时:诸天神众以清晨为进食时。
  二、法食时: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午时为如法进时。
  三、畜生食时:畜生以日暮为进食时。
  四、鬼神食时:鬼神以昏夜为进食时。
  13、何谓常寂光净土?何谓实报庄严土?何谓凡圣同居土?何谓方便有余土?请慈悲开示。
  这四种净土,又称为四佛土、四种佛土、四种国土,是隋朝天台宗智顗大师所立之四种佛土,就是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现在分别解释之。
  一、常寂光净土:又称理性土,是全然断除根本无明惑,是诸佛之所依处,也就走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净土,乃是常住(梵语nitya-sthita)、寂灭、光明之佛土。
  二、实报庄严土:又称为实报无障碍土、果报国。是断除一分无明(梵语avidya)之菩萨所生之处。系酬报真实之道的无碍自在国土,故称实报无障碍土;纯属菩萨所居处,无有凡夫二乘,乃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之菩萨所居之果报土。
  三、凡圣同居土:又称为染净同居土,染净国。指人天两道之凡夫,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
  其中又可分两种:(1)凡居—其内亦有恶众生所居之四恶趣,即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梵语asura)等,与善众生所居之人天趣之别。(2)圣居—亦有实圣与权圣之分别。实圣即是声闻四果、辟支佛、通教之六地、别教之十住等人所居之处。权圣则有方便有余土中之三乘人,实报无障碍土及常寂光净土之法身菩萨、妙觉如来等,应有缘众生之须而权化生于此土。
  此外,此凡圣同居土又有净、秽两种,如婆婆世界(梵语Saha-lokadhatu)是同居之秽,西方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是同居之净土。
  四、方便有余土:又称方便土、有余土。指阿罗汉(梵语arhat)、辟支佛、地前菩萨所居之土。此等之人,乃修方便道,断除见思惑者,故称方便,但是尚存余障覆中道实相之无明根本惑,故称有余。
  以上所记述之论说,主要系就所居住之人而作区别,然其中也有佛(梵语buddha)为教化众生而权化于其间之情形,故又可称为佛土。
  14、妆佛像有何功德与利益?
  佛陀已入涅槃,若能妆佛像、妆佛金身,让人共瞻养,因而善根大展流露,此功德(梵语guna)利益之大非笔墨言宣所能阐述,今引录佛经所说 ,妆佛像、造佛寺,可得十八种功德利益,分别叙述如下:(一)转生王室。(二)得美妙身。(三)所言悦身。(四)他人见喜。(五)个性可爱。(六)五明悉通。(七)为世典范。(八)普受赞叹。(九)乐闻正法。(十)生于安乐。(十一)人天共仰。(十二)获大财富。(十三)得享高寿。(十四)满诸所愿。(十五)善智不灭。(十六)身如金刚。(十七)转生上道。(十八)速成正觉。
  15、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待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随从下生三会之中,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
  随各人因缘性向所趣,皆得往生彼佛净土,若论弥陀佛净土与弥勒菩萨净土殊胜区别,可略分六点差异,若详细分析,则细说不尽:
  一、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是十法界最尊之果位;弥勒菩萨(梵语Maitreya)是等觉菩萨,是一生补处法身大士,将来继承释迦佛之补处菩萨,其果位在佛之下,此乃佛弟子人人所共识也,这是第一殊胜处。
  二、阿弥陀佛之净土是佛的净土,是出三界之净土,是佛满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圆满,四十八大愿所成之大乘不共法之净土;弥勒菩萨之净土是三界内(欲界第四天兜率天内院净土),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尚未出三界(若亲近弥勒菩萨学法亦可得道),换句话说:阿弥陀佛之净土已出三界,弥勒菩萨之净土尚未出三界,此乃佛弟子所认知的,是为第二殊胜处。
  三、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法藏比丘因地时,由世自在王佛用神通将二百十亿十方世界净土全部变现给法藏比丘睹见,法藏比丘用五劫时间思惟摄取二百十亿十方净土最庄严殊胜微妙之处一一摄取,因而发出四十八大愿,欲成就最庄严微妙的净土,透过无量阿僧祇劫修行而圆满,如今正是西方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是也;弥勒菩萨之兜率净土,其庄严殊胜微妙,远逊色极乐净土无量百千倍也,何以见得!诸位同参道友可参酌净土三经,与弥勒上生经、下生经,即可分明晓了,实为佛弟子所明白的,这是第三殊胜庄严处。
  四、佛弟子一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但可亲见弥陀慈父,亲听法音,同证无上菩提,也可见十方诸佛无所障碍,也就是往生西方净土可见阿弥陀佛,更加可见十方诸佛,一即无量,无量即一,非但见十方诸佛,更加可周游十方世界参访无量世界之净土无所障碍,也就是到了极乐世界,亦可到十方净土世界,一即无量,无量即一,这是弥勒净土所远远不及之处,此观点为佛弟子所清楚的,此乃第四殊胜庄严处。
  五、修阿弥陀佛净土者,若一旦往生极乐,即可一生补处,直至成佛,随其本愿修短自在,换句话说,一往生弥陀净土,一生即可成佛,不一定愿东愿西漂浮不定,净土三经裹悉皆谈及;弥勒净土之行者,若往生兜率净土后,亦将下生人间亲近弥勒菩萨一趟,即再生一次死一次(证成果位,有次第,不完全四果罗汉,亦有初果、二果、三果等不齐),如此兜率净土因缘焉能与弥陀净土较量,悬殊巨大,那就要看看诸君仁者要一生成佛,或再来人间一趟(生死一回)方证一、二、三、四果等不齐之选择哩!若欲取得一生成佛之庄严殊胜,本愿修短自在,理应抉择弥陀净土也,若欲取得再来人间一趟(生死一回)方证一二、三、四果等不齐者,即选择弥勒净土也,此点是佛弟子心知肚明的另一层境界,这个问题是阿弥陀佛净土殊胜庄严远胜弥勒净土之第五处。
  六、弥陀净土自印度(梵语Indu)传至中国、日本、韩国、台湾,世界各国的大乘佛教,若谈及净土,往往占有95%皆谈及弥陀净土,自古至今皆如此一般,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已深入民情,深根蒂固,已成事实。弥勒净土自古至今亦有人提倡,往生者大有人在,约占5%许。
  由此综观六点略为分析,弥陀净土在佛四众弟子心目中已成为理事无诤的写照,弥陀净土既为如此庄严殊胜微妙,焉有不求生莲池而丧失一生补处成佛之机缘,更何况到了极乐净土要来人间,即可来去自如,随其本愿欲往兜率净土,即如壮士屈臂顷,刹那即至;但往生兜率净土后,亦须再一次念佛(梵语buddhanus mrti)求生极乐净土一次,如是二度念佛修行功夫方可如愿以偿(到极乐净土);若往生极乐净土一次就完成佛子心愿,因为到了极乐净土,欲往何方净土,一一皆可如愿自在,若欲往生兜率净土更是轻而易举便至,如前面所说,一到极乐便即可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也。愿诸君智慧(梵语jnana)抉择,莫因无知决策有误,导致菩提证悟之迟速,可不慎哉!
  16、我是一位在家学佛的女众,学佛后,对男女之间的欲望越来越淡。因此与我先生分寮而睡,这样如法吗?
  淫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是我佛弟子所共同认知的法要,学佛后对男女之间的欲望越来越淡,这是值得我们所赞叹的,但是目前你有个家庭,理应配合丈夫共同维持幸福美满的家庭伦理,不得违背天伦之道,如之作为亦有违佛制定在家戒之本意,五戒(梵语panca silnani)在家菩萨戒,可正淫,不可邪淫,换句话说:正式夫妇可得正淫,非正式夫妻不得淫,若行淫者,是名邪淫(梵语kama-mithyacara)。
  足见佛陀亦顾及在家学佛弟子可正淫,不可邪淫,是保障夫妇幸福快乐之天伦,避开婚外情之疑虑,这不愧是大圣佛陀悲心所考虑到的,若丈夫欲求得天伦之乐,而你却严守梵行不与之行乐,这有违逆佛陀制戒本意,反招你丈夫之不乐,演化谤佛、谤法、谤僧之罪愆,这是诸佛所不喜见,仁者明白否?
  出家众是全然断淫,不可行非法之欲乐也,出家五众受持如来(梵语tathagata)梵行正戒,应力行断淫梵行,这是出家戒与在家戒不同处,唯愿仁者能正见佛制在家戒之本意。有时候某些出家戒法,在家人不可模仿出家戒法的,因为一旦学之,则有如此不僧不俗之乱相,你之事实亦证明不得仿模最好的写照;反之,出家人戒法亦不得模仿在家戒法,才不致于看见佛门中的遗憾怪事频频示现。
  17、何谓五见?请慈悲开示!
  五见又名五恶见,是障碍成就佛道的五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即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何谓身见?就是执著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有。
  何谓边见?是偏于一边的恶见。譬如有些人以为人死之后投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投胎转世仍是猪马牛羊,这就叫做常见。又譬如有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一切都归于无;人死如灯灭,这叫做断见。这种执断执常的错误见解,都偏一边,故名边见。
  何谓邪见?就是邪而不正的见解,如谤无因果有轮回(梵语samsara)生死却言无轮回生死,坏诸善事等。
  何谓见取见?见取见之见即是指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不舍,对上面所叙述三种不正见,执以为是,名见取见。
  何谓戒禁取见?就是执行或受持邪戒,错认以为是正戒。譬如有人持牛戒、狗戒等,以为是生天之因,又有一般人涂灰断食,错认以为是涅槃(梵语mirvana)之道。
  有心学佛成佛就应断除五见,行持如来正戒,安住实相(梵语dharmata)中道(梵语madhyama-pratipad),而成就无上菩提。
  18、何谓凡夫四种颠倒?
  颠倒(梵语viparyasa),是指凡夫未得正见,有四种颠倒妄想,略称四倒,凡夫对于生死有为法所执的四种谬见。
  常颠倒(梵语nitya-viparyasa)、乐颠倒(梵语sukha-viparyasa)、我颠倒(梵语atma-viparyasa)、净颠倒(梵语suci-viparyasa),就是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实相,而于世间之无常计常,于诸苦执乐,于无我执我,于不净执净。凡夫若能化四倒为正见,即可转凡入圣。
  19、外道六师是那六师?请慈悲开示!
  又作六师外道,是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势力较大之六种外道。外道,系以佛教立场而言,实在是当时反对婆罗门教思想之自由思想家,而在一般民众社会中所流行思想体系。
  一、珊阇耶毗罗脉子(巴利语Sanjaya Belatth iputta),怀疑论者,不承认认知有普遍之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且认为道不须修,经八万劫自然而得。
  二、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巴利语Ajita kesakambala),唯物论、快乐论者。否认因果论,乃路伽耶派之先驱。
  三、末伽梨拘舍梨(巴利语Makkhali Gosala),宿命论之自然论者。主张苦乐不由因缘,而惟为自然产生。系阿耆毗伽派之主导者。
  四、富兰那迦叶(巴利语Purana Kassapa),无道德论者。否认善恶之业报。
  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巴利语Pakudha Kaccayana),无因论之感觉论者。认为地、水、火、风、空、苦乐、灵魂为独立之要素。
  六、尼乾陀若提子(巴利语NiganthaNataputta),耆那教之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应偿之,并非今世行道所能断者。
  以上第三、第四、第五属阿耆毗伽派,与第六均属于苦行主义派;又除第一之外,余均站在唯物论之立场,主张聚积说。
  20、出家后当比丘应如何修持,才能堪称是众生的福田?
  出家人应遵行如来所教化之戒定慧,如是循序渐进,以破灭贪嗔痴为宗旨,即可堪称众生之福田(梵语punya-ksetra)。
  比丘(梵语bhiksu),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众称为比丘,女众称为比丘尼。
  比丘含有三义:一、乞士。二、破恶。三、怖魔。
  比丘有四种:
  (一)名想比丘(梵语samjna-bhiksu),又作名字比丘,是指有名无实之比丘,尚未受具足戒之僧。以名从想生,名能生想,故称名想。
  (二)自称比丘(梵语pratijna-bhiksu),又作自言比丘,指犯重禁之人,实非比丘而自称比丘者。
  (三)乞食比丘(梵语bhiksata iti bhiksu),又作乞匈比丘,出家之人以乞食自活,故称乞食比丘。
  (四)破惑比丘(梵语bhinna-klesatvad bhiksu),又作破烦恼比丘,是指能破除贪嗔痴三毒结缚之诸阿罗汉等。
  比丘、比丘尼的根基层次有高下,莫以分别心而供养,当以平等心,以虔诚之心供养比丘、比丘尼,则可得无量福报。何以故?出家比丘、比丘尼有多生累劫修持而来的、有修少劫少世而来的、有的是佛菩萨示现而来的、有的是今生今世刚发心而来的,凡夫心智未开,不辨圣凡,供养僧宝若有轻视或以不平等心而为,则过失无量。
  大般若经云:“尊敬初发心者,犹如一切智人。”
  21、娑婆世间极苦,我们应当一心念佛,勤求出三界,为何还要发菩提心来度众生呢?
  婆婆(梵语saha),又译沙诃、娑呵、索诃。意译忍、堪忍、能忍、忍土。
  指娑婆世界(梵语Saha-lokadhatu)。就是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之现实世界。此世界众生安于十恶、忍受诸烦恼,不肯出离,故名为忍。
  正因为是娑婆世界实在是苦得不易堪忍,所以大圣佛陀才广说八万四千法门,一一法门都是劝令我们出离三界苦海,净土法门就是规劝求生净土的最好法门,一旦一心(梵语eka-citta)念佛,达到一心不乱,自力与他力相应,娑婆业缘若尽,弥陀慈父即依本愿力故,接引念佛者往生其国。
  毕竟,极乐世界是我佛门四众的最高学府,师资阵容一流,有教主本师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教化,更有两位大士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助佛宣化,师资可谓十法界中最尊最上也。
  又有很好的修学佛法的客观环境,即是极乐世界,大地黄金为地、七宝池、八功德水、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一心精进菩提,道心不退转(梵语avinivartaniya),直至成佛。
  又有六方诸佛宣法妙音,极乐世界环境之殊胜非言宣笔墨所能阐叙得尽,亦有法身大士做为同参道友,诸大善信俱会一处,可谓正报庄严,依报庄严也。
  为何往生西方净土者还要发菩提心倒驾慈航来度化众生呢?要明白啊!众生造业受苦在娑婆,不是你我个案问题,而是六道四生一起共同在造业受苦呢!你有生死轮回,六道四生(梵语catasro-yonayan)何尝没有生死轮回!你有烦恼无明,六道四生又何尝无烦恼无明!你受苦悲伤忧虑,六道四生又何尝没有受苦悲伤忧虑!
  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溺己溺,平等无有分别,在这种情况之下,修行念佛者自然由衷发起菩提心(成佛度生),如果还有一位众生尚未得道证道,终不于此娑婆证涅槃。
  因为念佛法门的行者,一一皆熏陶大乘法门,各个深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根器,观看六道众生沉沦三界受苦,内心频频不忍众生受苦煎熬,于是发菩提(梵语bodhi)心,倒驾慈航,广度有情。
  往生西方净土后不是去享受的,更不是避世的,而是去继续佛法的深造,达到证成佛果为宗,而后回入娑婆悲济群迷,普令人人成佛,这是往生净土终极目的。
  我佛四众弟子当晚课圆满后,皆做功德回向(梵语parinama),今引录本文供养诸君。
  回向文: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萨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词萨,摩词般若波罗蜜。
  22、何谓化相三宝?何谓住持三宝?何谓自性三宝?
  一、何谓化相三宝?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梵语Sakyamuni buddha)出家学道后,在菩提树下开悟证成无上佛道,到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说四圣谛法,度五比丘开始,一生说法四十九年,演说无量解脱妙法,度化无量人天众生,一直到入灭的阶段,佛陀住世示现应化在人间,度化众生之际才有的相状,所以称为化相三宝。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成道后,一直到入涅槃的阶段中,释迦牟尼佛就是化相佛宝;释迦牟尼佛当时对佛门四众弟子所说的一切佛法,一切佛所证悟的道理,如四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八正道(巴利语ariya-magga)、十二因缘(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pada)、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无上的真理,就是化相法宝。
  当时跟随佛陀出家的凡圣弟子们,就是化相僧宝。
  这三宝是佛陀来人间教化众生相状,行化相状于世间,名为化相三宝;随各人根器,对如来教法所见不同,有胜劣之分,有深浅之别,所以化相三宝,亦名别相三宝。
  二、何谓住持三宝?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后的佛教,佛陀的梵音沉寂,大圣谢世,化相三宝,不复再现,就完全仰赖这一类的三宝,来维持延续佛法的慧命,让佛法能普遍接传下来,也让佛法的精神与教义留传人间,让三宝不间断,住世不绝,这就须要有住持三宝的维护与延传了。
  佛陀入灭别世了,弟子们仰慕佛陀、思念佛陀、渴见佛陀、回忆佛陀,如是念念难忘怀,似乎与佛相处的因缘未尽,心有悲戚感、心有无力感。因此,圣弟子们,就将佛的三十二庄严法相,请名流有素养的雕刻师,刻塑佛陀身口意形象,因为庄严脱俗的圣境,如佛在眼前的感受,心生法喜充满,内心清凉,如面佛天,道心自然流露而出,因此又开始精进(梵语virya)用功办道,努力不懈,以求证悟果位。
  现在佛寺大殿所供养的佛像之类,就是住持佛宝。如玉琢的、石刻的、铜铸的、泥塑的、木雕的、油漆的、墨画的、纸绘的、金铸的,即是住持佛宝。
  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十二部经典(梵语dvadasanga-buddha-vacana),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依此法本(真理)而修持,可证成圣果,即是住持法宝。
  剃头染衣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受过三坛大戒,具足律仪,参研佛法,讲经说法,度化众生,续佛慧命者即是住持僧宝。
  三、何谓自性三宝?大地每一位众生心中,都具有三宝的性德,名为自性三宝。自性三宝若约义理来讲,虽然有三种分别,其体性是一,一即三、三即一,所以又名一体三宝。
  自性三宝者,即是一切众生,本来就具足有灵明觉知的清净觉性,即心本具,光明之真如佛性本自具足,无欠无缺,是名自性佛宝。一切众生,自性能生万法,本来具有无量恒沙妙德,诸法不离本性,如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雄大力,自性有执持之用,是名自性法宝。一切众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不离自性,自性与万法不一不二中道解脱,离念自净,是名自性僧宝。
  23、为何说:宁愿度一个人来行菩萨道,也不愿度百千万亿的人来修阿罗汉行?意义何在?
  佛法本无大乘(梵语maha-yana)与小乘(梵语hinayana)之分,但由修行者之心境发心有别,发大心为大乘,其果地在佛道。发小心为小乘,其果地在阿罗汉道。华严经云:“一发大心,超过历劫修行。”
  由此可见,发大心成佛度生实乃不易。又何况佛陀出世本怀在于大乘,余二乘、三乘、五乘乃权宜之教,最终目的在导归佛道而成佛。
  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
  大乘佛法在于自度度人,自利利他为基石原则,正如地藏菩萨发愿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因为度人来行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此人发大心,广行六度万行,普贤十大愿王,如是无止境的誓愿,能度化无量六道四生,菩萨一个不算少,阿罗汉百千万亿不算多,何以故?因为菩萨能无尽的广度无尽无数的人来学佛成佛,能兼善天下,一即无量,无量即一;阿罗汉虽是百千万亿之多,但只能仅有百千万亿之多而已!因为阿罗汉只能自度自利,独善其身,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极厌生死,出离心特别敏锐不可当,欲劝其度生甚为困难。大小乘之行者,其发心之悬殊巨大,是故大圣佛陀一再呼吁,再三叮咛,要回小向大,本意在此。
  释迦牟尼佛自己证悟大乘法,因而圆成佛道,未曾鼓励弟子们修小乘教法,而证阿罗汉果位,若有的话,也是权宜之教,最后机缘成熟,一一导归佛道而成佛,佛陀大人大量,若自己证悟佛道,而教化他人成就阿罗汉,这就莫明其妙了,但事实不然,何以见得?
  法华经云:“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
  24、何谓佛四无所畏?何谓菩萨四无所畏?
  佛之四无所畏(梵语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根据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所记载:
  一、诸法现等觉无畏,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即所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
  二、一切漏尽智无畏、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即所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
  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即所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
  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所谓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这是有关佛的四无所畏,毕竟佛已断尽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大智大悲现大用,所展现的大自在无所畏之德。
  何谓菩萨四无所畏?菩萨之四无所畏(梵语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根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所记载:
  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即所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
  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即所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
  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问难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即所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
  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放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即所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
  25、何谓理事圆融无碍?
  理即是道理、真理是也;事即是事相、事态、事情是也。一样东西、一件事情、乃至人事物,大而山河大地,无一物不是理事圆满无碍的,因理显事,因事透理,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即是事,事即是理,理事不一不异,何以故?若离理则事不可得,若离事则理亦不存了。
  譬如开车的原理而论,如何转方向盘?如何刹车?如何踩离合器?乃至所有交通规则的常识你都全部洞然知悉,在理论上、软体土、常识上都正确理解了,我们称之为理通,或通达道理(梵语yukti),或称理无碍。
  但是你对实际开车的经验却一窍不通,甚至上了车,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操纵起,心情紧张,根本就是不会开车,这称之为事有障碍,经验不达。
  好了,有一天你真的实际操纵开车的种种要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最后你开得很练达,成就开车应有的本领,学会了、成功了,请问诸君!当你成功会开车了,一切交通规则常识也随著正确理解了,请问这是理?还是事呢?
  诸君可静静的思惟这当中的奥义!若说是理、或说是事,全然不对,各偏一边了。应该说是理事圆融无碍才对,理中有事,事中有理,离事无理,离理无事,当下理事不二了,诸君明白否?
  学佛成佛之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亦复如是!
  26、为什么说:“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
  十法界中有四圣六凡,四圣是声闻、缘觉、菩萨、佛等,此四圣皆已出三界断六道之圣者,当中以佛的戒行、戒法、戎相、戒体四科门最为究竟、圆满、清净、光明、解脱,已达到无学果地故,若有所学,若有一法未解脱者,不名为佛。
  大般若经云:“菩萨若有一法未得解脱,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菩萨要成佛,六度万行要修行圆满,戒定慧三无漏学要具足成就,一切清净戒亦应究竟圆成。倘若尚有任何一法无解脱,乃至究竟净戒未得清净者,终不得成佛,故名唯佛一人具净戒,这是站在圆满究竟地而论。
  余人皆名污戒者,这是站在因地、渐次地而论。依小乘(梵语hinayana)初果、二果、三果来说,虽已得圣位,但尚未得到四果极位;纵得小乘四果极位,依大乘(梵语maha-yana)法义论及,二乘人对受持甚深微妙正法,乃至受持净戒尚未得究竟清净,亦有微细惑未得净尽,故依佛地观视二乘行者,皆名污戒者。六道即六凡,是受业报,享尽福业,或沉沦诸苦,对正法与净戒,迷惑无知焉得受持!亦免不了余人皆名污戒之称。
  若论净戒深浅高低之次第,即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是也。
  27、为何说:“众生都是欠佛债者?”
  佛法肯定凡夫的生死(梵语samsara)轮回是无止尽的,而且是一期一期,一世一世随业接踵延续下去,除非修道证道而顿断无明(梵语avidya)生死,因此轮回之事方可罢休!众生在多生累劫的生死轮回中,佛以大慈悲愿力曾经护持我们,为我们说法,救度我们种种苦难,但是由于我们在佛道上所修所行,尚未得到解脱生死,仍然继续轮回中,亦存隔阴之迷,忘失无量劫前佛有恩惠我们之事由,故称之为欠佛债者。
  毕竟谁都不敢说谁与佛无缘,只是深浅、厚薄、快慢、长短之区别而已!
  今生你睹见三宝(梵语tri-ratna)佛法僧,当下心生欢喜,善根流露,雀跃不已!这就是多生累劫与佛有结善缘的业识表现,此善缘烙印在八识田中,犹如金刚种子坚固不坏不失,今世偶而遇到佛像三宝之际,心里不由自主,无量劫前所种善根因缘,即被勾引而出,法喜充满,无言胜有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福不唐捐,宿植德本,善根再度展现,值得恭禧祝贺也!并希望继续精进道业,完成宿愿,同登佛道,是为所祷!
  若是没有善根的人没有关系,因为一个人的善根福德是可以培养的,只要多听闻佛法、多念佛、参禅悟道、看佛经典,在三宝门中多造福田(梵语punya-ksetra),随喜赞叹等等,这都是成就学佛善根的入门之道,久而久之,善根亦与他人善根正等无异。所以佛法肯定每个人的善根深浅高低不齐,有多生修来的、有修几世的、有佛菩萨倒驾慈航来人间的,有刚初发心学佛的,是故在凡圣同居土的现实国土中,万万不可轻视初发心的人,应尊敬初发心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佛一般,方不因而断丧自己善根,更损失亲近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的机缘。
  总而言之,善根是可培养的,让我们学佛成佛的善根与十方诸佛等齐,肯定过去劫所培植的善根,也让这些善根因缘得以继续栽培,使其茁壮、开花、结果。
  金刚经云:“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菩根。”
  28、何谓五种不净?
  修道者以大智慧观照自身有五种不清净处,称为五种不净。
  一、种子不净:肉体系由因缘而形成的,故内(烦恼(梵语klesa)、业),外(父母之精血)之种子不净。
  二、住处不净:于母胎中,十月不净。
  三、自体不净:此身由四大之不净所成。
  四、外相不净:此身之九孔常流不净。
  五、究竟不净:死后弃置冢间烂坏,亦永久不净。
  一心行道之人,若能念念观察身心五种不净,功行纯熟,自可体证诸法无我,身心幻化了不可得之境界,因此证入空寂。此一法门亦观身心不净之法门,可破除我相之法,逐入证得我空也。
  阿含经云:“修道者若能善观诸法无常无我(梵语anatman),此人则可入道。”
  29、禅波罗蜜有三种,何等为三?
  所谓小乘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是名三种禅。
  小乘禅:譬如五停心观、四念处(梵语catvarismrty-upasthanani)观、八背舍、十遍处等之禅法,皆属小乘禅,这是二乘行者所证。
  出世间禅:倘若修次第三观,先从假入空,次从空出假,后乃双离空假,入中道第一义(梵语paramartha-satya)观,是名出世间禅,这是菩萨所证之境界。
  出世间上上禅:修道若于一法,乃至一切法,圆观空假中三谛,即空即假即中,非一非异,是名出世间上上禅,这是佛所证之境界。
  30、何谓止观?止观与定慧有何关联?
  止观是佛教(梵语Buddha-sasana)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所代表之意义,在经论皆有所阐述之。止为(梵语samatha奢摩他),观为(梵语vipasyana毗婆舍那)之译;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并生起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内心历历分明(观),故称为止观。
  即是指定慧二法。又作寂照、明静。定慧与戒为佛教徒重要实践德目。因止而生定,因观而发慧,有相得益彰之功。
  离止无定,离定无止,不一不异;离观无慧,离慧无观,不一不异,阿含经对此多有论说。
  止与观相辅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有不可互离之关系,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天台宗智顗大师,将止观实践法义教义化、组织化、体系化。其著作有‘小止观’、‘摩诃止观’,即以止观之意义构成其体系,而以空假中三观之实践法完成其组织。
  31、外道所说的神通与佛教所说的神通,有何差别?
  外道之行者亦有神通(梵语rddhi),其神通是有漏神通,有漏即是无明烦恼未断尽之意,虽得禅定所发之神通,但禅定亦是有漏之三界内禅定,一旦无明烦恼现前,禅定丧失之际,其神通自然消失无踪。
  故外道之神通亦属不究竟、有漏、无明未净尽故,通常外道神通尚属三界内有为生灭之辈,有一通、二通,乃至五种神通,外道神通顶多至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等五通,外道神通是极为有限量的通,有些可至一世、二世、乃至十世,一劫、二劫、十劫等不齐之神通力,尚属三界内之有漏生灭之神通法也。
  佛教所说之神通,称之无漏神通,无明烦恼(梵语klesa),迷惑缠结都已全然净化,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慧破诸三毒,清净法身展露所现之神通,是无漏无为妙用,即所谓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等六通(梵语sad abhijnah)是也。
  佛教神通之妙用无有限量,深广无涯,难思难议。
  佛藏经云:“如舍利弗、目犍连之大智慧与神通力,纵经百千劫,欲测知佛之智慧神通力终无是处。”
  外道之神通是有漏、有为、生灭、无明烦恼未净尽,故所发之神通尚属未究竟,是三界内之神通;佛教之神通是无漏、无为、不生不灭之妙用,无明烦恼究竟净化,故所发之神通是法身彰显之妙用,是出三界自在之神通,故外道与佛道差别悬殊甚巨。
  32、为何说: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
  佛、圣人、和尚((梵语upadhyaya)受业本师) 、阿阇梨(梵语acarya)受业时教授威仪的阿阇梨)、僧(梵语samgha)、父、母、病人等称之为八种福田。
  按其供养性质约分三种福田,何等为三?佛、圣人、僧三者称为敬田;和尚、阿阇梨、父母等四者称为恩田;病人属于悲田。如果有人能够恭敬供养这八种人,就可以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称为福田。
  在这八种福田当中,每样都非常值得我们所敬重与感恩的,为何说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呢?佛陀是站在另一角度来看福田的轻重前后的。诸君可静静的思考一下,当承受病苦卧床的病患者,百病交煎,五脏六腑老化欲崩裂之际,甚至受诸病魔牵缠数年,其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哭诉无奈的、衷心惶恐的、病危在旦夕间、郁卒的、亲朋好友本常探望,但因病久之后,照料者关心者却逐渐散离,此时病患者的心境,是何等的凄凉!何等的无伴!何等的忧伤悲哀,内心的呐喊,求救无人的日子如何熬过。
  由此可知,病人此时此刻是最需要人人施与关怀、安慰、看顾,这远比拿黄金供养要来得殊胜与法喜,这时的病患者,其内心之感恩谢意,有如涌泉似的回报与感念之心,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而尽的。
  我们常常看到某甲去探望病苦的某乙,当甲见到乙的刹那间,其乙情不自禁,落泪嚎哭,感念又忧伤的情景一幕,让人目睹其状亦心生忧悲,有如附身甲乙身上一般的临场感,真是人间痛苦伤心的一面写照。
  因此,大圣佛陀(梵语buddha)常于讲经说法中,时时鼓励大众常关心病人,照顾病患,减少病患者的凄凉忧悲无奈心境,故常言: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
  33、念佛求生净土是消极还是积极?是大乘还是小乘?
  念佛者求生西方净土,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消极,而且似乎小乘心境一般;但若深入理会念佛者所学的法门看来,事实就并不如然,以净土三经一论而言,其法门充满了大乘蓬勃朝气,具足兼善天下,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大悲愿力。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梵语citta)作佛,是心是佛。”
  佛者乃大乘法门最终极的果位,佛的大智慧、大慈悲无不以度化无量众生为大前题,乃至示现四生(梵语catasro-yonayan)六道以度人天,示现三乘以度声闻、缘觉、菩萨,一一表露求生净土行者的心路历程。
  华严经云:“法身(梵语dharma-kaya)恒寂静,清净无二相,为化众生故,示现种种形,于诸蕴界处,未曾有所著。”
  历代大菩萨,开悟圣僧,僧俗二众求生净土者不胜枚举,诸如龙树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势至、天亲、马呜、慧远、智者、道绰、法照、善导、少康、永明寿、省庵、莲池、优昙、彻悟、实贤、蕅益、印光诸大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各个是精通三藏教典之大师,一生办幻化佛事,做水月道场,安僧立众,毕生弘宗演教,一一展露其悲愿雄厚以广度群伦,正能表现求生净土的行者之心境一二。
  对个人求生净土而言,自度自利,是消极小乘;对利益度众生而言,度人利他,是积极大乘。历代诸佛菩萨圣僧们所表现的心境情操具足自度度人,自利利他双性格。更何况人活在世间那有不解脱生死而自愿沉沦堕落六道之有!因此须求生净土。凡夫求生净土是为了将后道业有成,可倒驾慈航而度生,若能依此本宗旨而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求生净土,是名积极大乘;若只是厌离生死,一心欲求佛来接引,心存独善其身,无意发大心以度众,如此念佛求生净土,实有消极小乘之嫌也。
  然而净土法门之本意,实乃立足于大乘法门,以成佛为正宗,那么佛道真正之精神,是建立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基础。
  除非是因人而异,的确有一些根机尚属厌离心特别强者,乃至二乘根性者,皆有消极意念,小乘根器,是大有人在。但净土正法是大乘的、积极的、悲度群伦的,确实有少数修行者心境有消极厌世的,小乘器度的,这是佛门中不可否认之事实也。
  举凡如来圣教,净土法门实乃契三根,被度六道四生而立,愿诸君之心境亦与历代法身大士、圣僧之心境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感应道交,共同参与自度度人,自利利他为根本意题,以吻合求生净土法门的宗旨。今引录大慈菩萨发愿偈供养诸君。
  大慈菩萨发愿偈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归依,忏悔三业(梵语trini-karman)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34、请问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动机何在?请问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动机何在?
  我为什么要出家(梵语pravrajyaj),出家有何动机,你这么一问,一时不知从何谈起,真是牵一发动全身,千头万绪,但是不外乎有四点感触促成我出家学道之由:
  一、人生实在很苦难,自孩童年代开始,无时无刻深感来人间是苦(梵语duhkha)多乐少的,家境又清寒,周遭无不是苦海逼恼,当时孩提不懂事,但不由自主,内心常燃烧著我的意志,不要沉浸在如梦幻泡影的世界,或许当时的心境是有点出世的萌芽,但当时内心不知什么叫做出家。
  二、生从何来?死往何处?这青少年的时代,就更深刻烙印在我心中不可磨灭的启蒙,挥之不去的重大问题,日夜更是耿耿于怀,为这两句含意而参究明师,是奠定我出家修行的火苗。
  三、日益长大,心智稍有开明,我喜欢佛法,乐道不落人后,佛法可以解脱(解惑)我内心穷穷无尽的迷惑与无知,为我觉悟人生的真谛。
  四、当兵回来,不久后,于二十六岁旋即出家,心里常想著:我内心有数不清的烦恼,有无边的人生苦难,难道一切有情就没有烦恼苦难吗?我想修行出离生死证涅槃,不想受苦难,如此心情,难道人类就没有这种心情吗?想受苦受难吗?不想出离生死而证得涅槃吗?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是人人心境机缘成熟迟速问题,善根(梵语kusala-mula),厚薄高低而已!因此,一股法喜的原动力所推动著,如本就默默自己勤加参研佛法教义,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志向。
  二十余年来,自始至终未曾动摇本愿力,吃了不少三宝米粮,光阴如梭,日日年年而过,深感愧对四重恩。仁者问及我出家为何?动机何在?这就是我出家为何,动机何在之略谈?阿弥陀佛!
  35、一心虔诚念佛就可以往生净土,那么念佛之人,还须要研究经典吗?
  须要的。因为越懂得经典大意的念佛人,越能坚定求生净土的意念,如过去的慧远大师、智者大师、永明寿大师、善导大师等等,皆是深入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圣僧大德,他们深入教典可自度度人,自利利他,岂不是两全其美。若能开悟者,因而往生净土,则莲华可品品增高。若精通教典,心无迷惑,渐破无明烦恼,往生莲华亦随即品位增高。
  佛说观无量寿经云:“不得第一义(梵语paramartha-satya),不得上品生。”
  若因病苦无法阅读经教,可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即可;若不识字,亦可一心虔诚求生净土,亦可与识字者相同而往生;若厌离心特别强烈者,不研圣典,对往生的理论法门已通达无碍,而欲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亦可,一一皆能如行者本愿力故而往生净土。何以故?因为现在娑婆因缘(梵语hetu-pratyaya)不成熟而未研究经典,但往生净土之后,弥陀慈父亦然亲自教导你一切诸佛妙法,成就你的佛道,满你的菩提大愿,有何不可呢?仁者明白否?
  36、释迦牟尼佛以何因缘成佛以后,还会感召头痛三天?其前因后果如何?
  凡夫会受因果之报,圣人亦会受因果之报,只是凡夫圣人各受果报,心境各有不同,圣人解脱,凡夫未解脱,凡夫受果报心不甘情不愿,怨天又尤人,受果报心情激荡,起伏不定,不知果报是自作自受,无因则无果,果由因来而,何必当初呢?这是凡夫受果报的心情。
  三世因果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圣者接受果报时,心地如如不动,能转一切顺逆之境,不被诸境所转,若果报现前,圣人心里比谁都更清楚,他明白这一连串的遭遇,是来自于过去所作所为的因,今生今世受此果报是理所当然,当下以欢喜心接受果报,不怨天不尤人,心甘情愿纳受之,绝对不会逃避果报而安之!
  圣人没有特权、没有赦免,一律要接受因果的报应,若不受果报,除非己莫为,既为之应有大丈夫气概,面对事实鼓起勇气担当之,应负起自己行为的责任,这是圣人面对因果报应的心境与看法。
  毕竟因果是平等的、不会错乱的、为善则善报,为恶则恶报,如影随形,丝毫不爽也!
  释迦牟尼佛(梵语Sakya-muni buddha)何以成佛后,还遭头痛三天果报呢?这就是因果平等的铁证,绝对是平等的,在佛经所记载,无量劫前,释迦牟尼佛在凡夫因地时,曾经投胎转世在一个小村庄的人家,家门前有个很大的鱼池,全村人民眼看鱼儿长大,大伙子连忙团结一条心,用鱼网把鱼池的鱼虾一同捞上岸来,大家共同分发一大分,其中有个小男孩不懂事,看到一只3斤多重的大鱼儿,好奇又好玩的心情,用一支小木棍往大鱼儿的头部连敲三下,只看见大鱼儿在地面痛苦的挣扎一番。村庄的百姓将鱼虾分发后,各自带回家分享一顿丰富的美餐,因果报应的事实就这样种植不坏不失了,事隔无量劫后的今世,释迦牟尼佛已修成佛的果位,然而释迦佛其皇宫的释迦族有五百余人,也包含无数的军队士兵,人民百姓,全遭琉璃王的大军一网歼灭,这血淋淋惨状,令人目不忍睹,血肉模糊,伤亡无数,黄昏日落,突显凄凉。
  因果(梵语hetu-phala)报应已经明朗落幕了,过去无量劫前,村庄的那位小男孩好玩敲打鱼儿三下,当下就造了恶因,那位小男孩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今世感召头痛连续三天,这就是果报不昧的写照;释迦族五百余人全遭琉璃王大军所灭亡者,释迦族五百余人正是过去那村庄的人民百姓,网罗鱼虾而杀食的大众,那群投胎转世的鱼虾正是琉璃王所率领之大军,那条大鱼儿就是琉璃王,因为释迦牟尼佛仅敲打鱼儿三下之恶因,没有参与吃尽一切鱼虾之分,所以只感召头痛三天果报,因果就是如此的公平与不会错乱,释迦牟尼佛头痛三天果报,前因后果如是也。仁者明白否!
  愿云大师云:“千百年来碗裹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宋陆游放生诗云:“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难伸;设身处地们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37、佛教讲因果,提倡因果,但为何常见一些人做善事,不但无善报,反招恶果;亦有一些人造恶多端,但却拥有福报,不见恶报,因由何在?请慈悲开示?
  因果是世间的真相,是一切人事物的本来面目, 凡夫(梵语prthag-jana)不明因果面目,不明白因果来龙去脉,无知迷惑,但是又日日活在因果一点一滴当中而不自觉,故称为自昧因果、不信因果、不明因果、抹煞因果。
  其实因果分分秒秒、时时刻刻、月月年年皆与我们不相分离,何以见得?简单举例:譬如你肚子饿,吃饭为因,肚子饱和是果;夜不睡眠为因,白天精神不振,心神恍忽,呈现黑眼圈是果;开快车是因,发生车祸是果;骂你为因,你内心恨我、骂我是果,不是吗?
  杀盗淫妄为因,感召牢狱之灾为果;勤俭为因,富贵为果,不是吗?不务正业,好吃懒做为因,贫穷卑贱为果;诚实大公无私为因,众望所归,庶民归诚为果,不是吗?忠国爱民为因,人民百姓信服寄望为果;虔诚念佛,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为因,往生佛国净土为果;参禅悟道,钻研三藏教典为因,究竟圆满佛道为果,不是吗?
  因果就是这么公平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凡人不注意而说无因果,实乃可怜愍也!不信因果就是不信你的生活点滴;不信因果就是不信你的行为遭遇;不信因果就是不信你的周围人事物来龙去脉,因果是真理,是世间的真相;不信因果是跟自己唱反调,跟自己过意不去;不信因果就是与其真理相背离,自寻苦头;不信因果就是跟世间的真相打擂台,战败的一方,始终就是你自己,何以故?因为因果是全方位,立体性的世间真相,人事物的真谛故。
  一些人勤于为善做好事,不但没有好的善报,反遭恶报,其因由乃因缘(梵语hetu-pratyaya)未成熟故。譬如今生种一株小果苗在土壤中,你却无理取闹,希望它明天就开花结果,可摘下来吃,这似乎是太残忍的认知,对这颗果苗太不公平了,那有今天种果苗,明天想摘水果,岂有此理,果苗只是不会说话,若会的话,它会说:主人呀!你慈悲我、怜愍我!让我多一点时间慢慢成长吧!主人呀!你又没有帮我浇水、施肥、喷药,关心照顾,你未付出任何代价,马上要我长熟水果,你似乎不近人情,我要拉白布条抗议了。因果报应也是如此!所造的因,要待种种助缘的成熟,若助缘未际会,一时间果报是不会现前的,但虽未报,不是意味不报,而是时间、助缘未到,若时间一到,助缘成熟,何有不受果报之理!
  如作奸犯科之辈,逃之法网之外,因一时抓不到,总不能说没有报应,其中的因素很多,譬如:他有特权掩护,一时证据无能找得,逃亡国外,藏匿暗处,种种因素障碍,虽一时甚难破案得到真相大白,现在破不了案,他年即可,他年不可,来世即可,来世不可,尽未来世终极有破案之际(果报现前)。
  佛法讲因果就是这种原理,时间长短问题,助缘迟速会合问题,种种因素成熟问题,但绝对有因果真相大白的一天。
  华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虽造善事,反遭恶报,这是善事之助缘未成熟故,过去的恶缘较强势先现前,故先恶报也;虽造恶业(梵语akusala-karma),但善业先报应,实乃善业较强势先报故,并非恶业不报,因缘成熟,当下无所遁逃。
  毕竟佛法谈因果、讲因果,不是仅局限今生此世而已,而是透过过去无量世、现在、未来无量世说因果,对世间一切人事物的面目,才能圆满求得真相大白,水落石出,以普告天下之人也!
  38、请问佛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不知是指何等事?请慈悲开示!
  十方诸佛每当示现人间,皆有其因缘,佛之每个动作,其所作为都有他的意义与动机。换句话说佛来人间是没有白走的,更没有虚招,没有多余的动作。
  那么,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是表征何义,对世间人有何启示呢?
  诸君要明白,佛之所以出现世间,不外乎救拔沉迷的苦难六道轮回众生,众生沉浸在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之境不觉不知难以自拔,起贪嗔痴,发动身口意业,内心无明带惑,广造诸业,因业所系缚,受尽无量苦之煎熬,因此动弹不得,如蚕作茧,自困其身。大圣佛陀悲愍六道四生,也包含九法界之有情,因此倒驾慈航做入世度生之庄严圣业。
  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乃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证入佛之知见,普得圆满佛果而已!”
  法华经云:“演畅实相义(梵语dharmata),开阐一乘法,广导诸众生令速证菩提。”
  39、佛教教义有何别于其他宗教,教义差别之处何在?
  综观世界(梵语loka-dhatu)各大宗教,乃至新生宗教,不外乎一神教、一神论、创造论而自居,譬如:基督教、回教、印度教,中国古老盘古开天思想,一贯道等等,皆是一神教、创造论之说。
  何谓一神教?就是宇宙间唯有一真神,是至高至上,无有比伦之者,在无量世、无量年,乃至七千年前创造天地万物,只有祂一人拥有此一本领也,是开天地、创天地的原主人,没有任何一人能帮得上忙的,又何况任何一切人类,包含畜牲(梵语tiryagyoni)、鬼道、人事物、山河大地、皆是此一真神所创造变现的,这一连串的思想观念称之为一神论、或称创造论。这一神论或创造论之论说,佛法称之外道思想,不合乎宇宙人生的真相,背道而驰,更远离真理的面目有十万八千里去了。
  若如此而说,佛教的教义又如何呢?佛教讲业感缘起论,有因有缘世间集,无因无缘世间灭,世间的成立与不成立,皆由因缘有无来决定的,故称缘起论,又六道四生的生灵,是无始以来就有了,是无始无终的,并非佛菩萨、上帝、神明所创造的。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不相信宇宙世界、山河大地,人类一切生灵是由一真神所创造、所变化,乃不合乎逻辑,这是很严重的断丧人类对真理的垄断,是非不明的导向,人类不知不觉就被误导了。
  佛教是肯定宇宙世界,山河大地,是由六道众生广造一切善恶之业,因业力感召所成的,六道四生若三业(梵语trini-karman)清净,诸行止息,善恶业净化,清净法身现前,那么宇宙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当下也随著善恶行之消失而消失了。
  由此可见,宇宙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之有无,是由六道四生染净有无而决定的,并非上帝(一真神)所创造的、变化的。
  我相信台北总统府办公大楼是由伟大的建筑师所设计之蓝图,经由工程师发包,透过水泥师、模板师、水电师、钢筋师、鹰架师,乃至混泥土等种种因缘工程和合兴建所成,积沙成塔,集思广益,众志成城,这座美仑美奂的总统府大楼终于完成大业,而是集合众人智慧、众财力、众建材、众因缘,总集合于一极,最后圆满落成,这就是国人众业力所感召而成的总统府大楼,而非上帝(一神论、创造论)一人所创造的总统府大楼,若硬性将总统府大楼说是上帝(真神)所创造的话,上帝也深受不敢当,那么山河大地,一切日月星辰,一切人事物,亦复如是,上帝敢说是祂所创造吗?是祂变现吗?若是说祂所创所变现,实乃与事实不符,沽名钓誉,不合乎逻辑,免不了会受后世之人对上帝有所讥嫌也。若是后人基督神职人员,或牧师信徒传道者所宣扬,那宣扬者应负起这一连串的误导真相之共业因果责任,才是为求真理者应有的态度与雅量!
  深信有心求真理、求大智慧的诸君仁者,你们的智慧(梵语jnana)不会始终烙印在十八世纪之前的封建时代而原地踏步才对,愚民政策、封建制度早已飞逝数百年的往事历史名词了,将近入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人类的思潮已不再如古代的愚鲁,处于科技文明的时代,更有智慧自由思辨的空间,对一神论、创造论之错导起而莫大的辨证与震撼。
  简单而言,佛教是业感缘起论,世界各大宗教,几乎是一神论、创造论者。佛教与各宗教教义不同,立场不同,佛法称其它宗教为外道,其意义即在此也,如前面所叙述,仁者明白否?
  40、身体有病苦时,求佛菩萨是否能得到感应呢?
  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大不调而病苦的时候,当此之际,应找德术兼优的医师为你诊疗看病,该服药即服药,该开刀即开刀,听随医师专业之看诊与药方,有病医病,这才是正信佛教徒该有的认知,病痛有病痛的因源,看是四大那一大出了问题,应找医师;五脏六腑是那一脏那一腑出了问题,血液血管心脏,那方面出了问题?是否高血压、中性脂肪、尿酸过高、胆固醇过高或过低?骨骼是否疏松症、钙质流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否健康或有病!这病源自己若知即告诉医生,自己不明白病源即请医师为我们诊断,要尊重医师一生专业的伟大与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3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这是当今社会任何一个人所不可否认与质疑的事实。
  兹当身体发现有病苦,即当机立断找医师诊断医病,此时不宜求佛菩萨得感应加被、或问神卜卦,若如然,往往有时求佛菩萨却耽误求医而命丧黄泉,这种情况也是大有人在的。
  诸君大德要明白,有身体之病应找医师,有心理之病找佛菩萨(三宝(梵语tri-ratana))就没错了,大圣佛陀曾经说过:“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心病,佛即说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就是要医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心,若众生内心无有八万四千烦恼无明(梵语avidya)之病,我佛何用说八万四千法门之法药呢?”
  所以说,心病须心药,心病即是精神界,心灵上的思想观念出了毛病,知识上、知见上出了状况,也就是心对真理产生偏见邪见、歪邪的意思,故称心病。
  心药即是如来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十二部(梵语dvadasanga-buddha-vacana)圣典,一一皆是医治众生心病之良方,譬如:内心贡高我慢,佛即开一帖多礼拜诸佛的药方,因为礼拜能消内心贡高我慢心;若常诽谤讥笑他人,佛即开一帖多随喜他人功德的药方,因为常诽谤者,其内心就是出了毛病,缺乏随喜功德的本质,如此类推,众生一切心病有百千种类,佛即演说百千种类的法药以对治。
  总而言之,心病要心药对治,毕竟佛法是觉悟之法、对治之法,令人觉悟人生宇宙的真谛法药。佛弟子应正见因果的用法,莫本末倒置,错乱因果,贻笑天下。
  佛是觉者,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是救度我们出离三界苦海的本师,修行找佛法;欲证菩提(梵语bodhi),欲了生脱死找佛菩萨;欲转凡入圣,破迷启悟找佛菩萨就对了,若身体有病苦找德术兼优的伟大医师就对了,这个就叫门当户对,不增不减,诸佛赞叹,如本也恭禧你,最后病愈者,非你莫属哩!
  41、众生皆有佛性,佛性非大非小,无有形状,无有颜色,那该如何见性悟道呢?
  大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有佛性若不修行,佛道亦不得成。修行应从心地下功夫,心性如何修?如何明心见性?这是佛门重大课题,也是转凡入圣,见性成佛的关键所在。
  佛性非大非小,可大可小,无有形状,无颜色,究竟如何悟?如何证呢?这个问题不是小孩玩游戏,是一件庄严(梵语vyuha)神圣的大业,是关系为圣为凡生死涅槃之分水岭,行道者不可荒废的道业。
  佛性既是非大非小、无形状、无颜色,该如何见性呢?诸君仁者!性在何处,性在作用,性当作用时,其用有八,何谓其八?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鼻能嗅、在舌能尝、在手能举止、在足能奔、在身能触觉,在心能辨别人我是非善恶,知者见者即是佛性作用,不见不知者唤作精灵,见犹如不见,即谓凡夫(梵语prthag-jana)众生也。
  修行见性之道,可循此门而入道,多下功夫专注一心,凝神贯一,参究性之作用,性有知有觉,有反应有分别之种种功用,二六时中遍满在我们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当中,施为动作,行住坐卧,搬柴运水,走路吃饭,说话睡觉,语默动静,无不是性之作用,仁者!见到否?会到否?悟到否?若见性了、会性了、悟性了,在此特别恭禧你,将后修行用功有个入门处,不用吹灰之力即得倍增功行之力,如是渐修渐破无明,法身(梵语dharma-kaya)日益圆成,欲登无上正觉彼岸,指日可待。
  若未见性者,多从性上下功夫,有朝一日,悟性强了,机缘到了,犹如瓜熟蒂落,不待开悟本性,本性自开悟,法身不欲见而自见,毕竟修行佛法,开悟佛性,亦讲因缘成熟之有无而奠定也!
  今引录圣僧法语供养诸君大德。
  开悟圣僧云:“一念清净(梵语suddha)绝千古,十界依正无纤尘,识得此念是何物,世间忽然少一人。”
  开悟圣僧云:“清清净净一灵光,刹刹尘尘不覆藏,万万千千都是觉,多多少少弗思量,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42、佛门常称念三洲感应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号,佛门不是说有四洲吗?为何只称三洲而已?又为何只护持三洲呢?其中一洲为何不护持?韦驮尊天菩萨来历如何?请慈悲开示。
  四洲(梵语catvaro dvipah),古代印度人之世界观,谓于须弥山四方、七金山与大铁围山间之碱海中,有四个大洲。又称四大部洲,四大洲、四天下、须弥四洲、四洲形量。
  四大洲即是:一、东胜身洲(梵语Purva-videha),旧称东弗提婆、东毗提诃、或东弗于逮。略称胜身(梵语Videha,毗提诃),以其身形殊胜,故称胜身。地形如半月,人面亦如半月。
  二、南瞻部洲(梵语Jamdu-dvipa),旧称南阎浮提。瞻部(梵语jambu),原为蒲桃树之音译,本洲即以此树而得名。地形如车箱,人面亦然。
  三、西牛货洲(梵语Apara-godaniya),旧称西瞿耶尼,以牛行贸易而得名。地形如满月,人面亦然。
  四、北俱卢洲(梵语Vttara-kuru),旧称北郁单越。俱卢意谓胜处,以其地胜于上述三洲而得名。地形正方,犹如池沼,人面亦然。
  四大洲各有特殊之三事:(1)南胆部洲。住民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能修梵行,有佛出此土,此三事胜于其他三洲及诸天。(2)东胜身洲。其土极广、极大、极妙。(3)西牛货洲。多牛、多羊、多珠玉。(4)北俱卢洲。则无所系属,无有我所,寿命千岁。
  南瞻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合称三大部洲,此三洲人民具有善根(梵语kusala-mula),亦能信受佛法而修梵行,是故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发愿护持此三洲,所以佛门称之为三洲感应是也。北俱卢洲之人民寿命千岁,从中不夭寿,生活富裕,享受福乐,不信受佛法,是故韦驮尊天菩萨就没有护持此洲。
  韦驮(梵语Skanda),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韦驮天。或称韦将军,韦天将军。本为婆罗门教之神,又称迦絺吉夜(梵语Karttikeya,意译六面子)、鸠摩罗(梵语Kumara,意译童子)、善梵(梵语Subrahma),原为战神,有六头十二臂,手执弓箭、骑孔雀。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于南印度,五世纪后传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为伽蓝之守护神,为南方增长天八大将军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将军之首。生而聪慧,早离尘欲,修清净梵行童真之业。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西南三洲,修行勇猛精进,最后亦将成就佛道,排行于千佛之最后一尊佛,名号为楼至佛是也。
  43、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而禅宗: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两者之间是否有矛盾之处呢?
  两者所立角度略有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诸佛所言不虚,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是立足于圣人(梵语arya)对凡夫所言,诸佛已修得三大阿僧祇劫,其功德已究竟圆满,若有佛弟子,乃至非佛弟子能依诸佛之圣教而信受修持,必得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心具足不动摇,是成就佛道功德根源之原动力,以此信心原动力而成就佛道也。
  世间法亦须具足信心,信念坚固方能成就丰功伟业,更何况佛道乃出世间实相中道(梵语madhyama-pratipad)甚深之境界,若无信心奠定基石,焉得精进迈向无上菩提而成佛呢?故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禅宗所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这是立足于修证法门所立之权宜方便也。其意义在参破话头,见性成佛之公案,祖师大德权宜设立参禅入道见性之门:譬如念佛者是谁?狗子是否有佛性?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谁?这庄严启发性的开悟见性公案,无非要你起疑情,因疑而发悟,即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是也。若此接引见性公案无能起疑,修见性法门则全然枉费而付之流水了。禅宗祖师用心良苦,权宜设此参禅悟性法门,实为悲心彻骨。因大疑而全神贯注疑情之处,用功加行,打破沙锅问到底,疑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因疑而豁然顿破疑情,疑情终极真相大白—明心见性。
  开悟祖师云:“与君同步又同乡,起坐相从岁月长,渴饮饥餐常对面,不须回首更思量。”
  开悟祖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44、何谓四依法?请慈悲开示。
  四依(梵语catvari pratisaranani)指四种依止之项目。依,即是依止,依凭之义。在大乘经典皆有论谈四依法,如维摩诘经、涅槃经、方等经、大智度论等。
  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种正法。又称四依四不依,包含四依法与四不依法。
  一、依法不依人(梵语dharma-pratisaranenabhavitavyam na pudgda-pratisaranena),又作随法不随人,归于法而不取于人。谓修道者当以教法为依,不可以人为依。若其人虽为凡夫,或外道,而所说之理契合于正法,方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虽现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说者不契合于正法,则自当舍离而不可以之为依止。
  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梵语nitartha-sutr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neyartha-sutra-pratisaranena),又作随了义经不随不了义经,归于要经不迷惑。谓三藏中有了义经、不了义经,修道者当以明示中道实相义之决定了义经为依,不可以不了义经为依。
  三、依义不依语(梵语arth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vyanjana-pratisaranena),又作随义不随字,取义不取语。谓修道者当以中道第一义为依,不可以文字、语言之表现为依。
  四、依智不依识(梵语jnan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vijnana-pratisaranena),又作随智不随识,归慧不取所识。谓修道者当以真智慧为依,不可以人间情识为依。
  学佛最终目的在于成就佛道,大圣佛陀慈悲学佛者,恐有堕于妄情、妄识、不了义经、不了义语,因此再三叮咛依此四依法而修学佛法,则可蒸蒸日上,登上菩提;反之,则有陷入世间法之危机,欲升反堕之堪忧。唯愿有心学佛之士,莫忘念念四依法,依四依法行证,则可同登佛地。
  45、为何说菩萨今是学时,非是证时?请慈悲开示!
  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的终极果位在佛道,二乘人的果位在罗汉、缘觉。两者的果位 ,立场是截然不同的。
  二乘人只要证得诸法无我(梵语anatman),见思二惑断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即大功已成,断六道、出三界,这本著独善其身之立场,不用广度众生,故不须广学诸法以利生 ,因此,以证空住空,证涅槃住涅槃,以达成四果阿罗汉与缘觉果位为目的,二乘人无心度生,故以出三界,证果位为其所宗。
  大乘菩萨道为了成佛度生,不但破见思惑,断尘沙惑,还要顿破无明惑,而最后成就佛道,是故菩萨纵然证空(梵语sunya)而不住空,证涅槃而不住涅槃,纵得法身大士,出三界,但不以此为住为目的,依然广学一切无量法门,以充实自己的无量大智慧,无量大悲愿心,因而广度无量六道四生,使令成就无余依涅槃,而自己始愿成佛道。
  这是菩萨道崇高伟大的一面,非二乘行者所能伦比,故说菩萨今是学时,非是证时,其意义即在此也。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观法空时,先作是念;我观诸法,诸法皆空,不应作证,我为学故观诸法空,不为证故观诸法空,今是学时,非为证时。”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欲居一切有情上首,欲普饶益一切有情,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归依者,为作归依(梵语sarana);无投趣者,为作投趣;无眼目者,为作眼目;无光明者,为作光明;失道路者,示以道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当知如是甚深般若(梵语prajna)波罗蜜多。”
  46、何谓四事供养?
  就是供给资养佛、僧等日常生活所需之四事,何等为四?即是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四事,或者指衣服、饮食、汤药、房舍等四事。
  依据无量寿经所载,须经常以四事供养一切诸佛。又据盂兰盆经疏卷所载,每年于僧自恣之日,以四事供养佛法僧三宝(梵语tri-ratna)。
  因为佛陀、僧宝毕生为宣扬佛法,普利人天为职志,无经营事业,故日常生活所需,须在家二众护持,普让佛法僧一心弘宗演教,以正法做利益众生之圣业,众生因闻佛法而悟道证道,即可出离生死苦海而出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也。
  47、贪染财色名食睡既然是地狱五条根,为何师父说名利亦可度众生呢?
  财色名食睡谓之五欲(梵语panca kamah)。众生之所以称为众生不是没有理由的,众生就是贪染五欲六尘(梵语sad visayah)之境无能自拔,是故受业系缚而不得自在,始终于三界内漂流不息,造业贪著尘境极重者,地狱之门是无由逃避的。
  普观天下,自古至今,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者,其下场皆不尽理想,乃至伤风败俗,丧尽伦理道德,贪染五欲其后遗症实属层出不穷,这些都是众生所扮演的角色,地狱(梵语naraka)之门当然为之而开。
  为何名利不但不是堕落之数,反而可以度众生呢?因为修道者能善用名与利,用名利度众生,用名利广作佛事,让广大人类趋向正觉彼岸,譬如如本在全国弘法度主已十五余年,听经闻法者有二千多万人,我的名气已遍及朝野上下,全国人民无所不知,都市乡镇、村庄部落都知道有一位如本法师在电视台弘扬佛法,名气响叮当,请问这名气好不好呢?当然是好的,用名气可度更多的众生,因听经闻法而破迷启悟,众生都喜欢听有名气的法师弘法;若这位法师没有名气,没有见过面而不熟悉,因而弘法,众生的心态往往会问:这位法师(梵语dharma-bhanaka)有出名否?会不会讲佛法?是不是刚出来的,可靠吗?行不行啊!可见人们的心里总是要求个信心与安全感,可靠性的。
  诸君仁者!名与利无好无坏,因人而异;若将名与利导向造恶业(梵语akusala-karma)方向去,称之为名利害人,名利使人堕落;若将名与利导向利人度人,对社会国家有助益的,称之为名利造福人群,功德无量!
  48、为何命终者助念八个钟头只念阿弥陀佛,而不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诵经做功德呢?
  人活著的时候身体健康,诵经念咒皆可,因为健朗的身体,灵活的脑筋诵经唱念可随心所欲,气力充足,精神易集中,一切无妨;但是临命终或命终者其气力已面临不足,精神已近崩溃之际,若大众以诵经念咒或唱念方式实乃不适宜,因为临命终者的心境若现世没有修行,毫无定力,心乱如麻,贪生怕死,恐惧不安,再加上病魔缠身,百病交煎,在此之际,根本无法诵经念咒、唱念等等。
  在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单单一句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圣号,教导临终者同念佛号,使其正念现前,这是当务之急,〝南无〞(梵语namas)两个字不用念,越简单越好念,容易入心,越长的佛号对临终者来说是不太好念,不易入心,简其繁絮,就这么一句阿弥陀佛足矣!令临终者念得清楚,听得明明白白,达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之境,而得往生净土也。
  在八小时内千万不要诵经念咒,做功德诸事,等八小时后再行诵经念咒唱赞。因为临命终者若往生了,其神识快则一刹那就脱离躯体,慢则八小时至十小时许方神识脱离,若神识已脱离躯体,即再行诵经念咒,这才是如法助念之道,有效的利益亡者之运作,不然所做所为不合情宜,欲助其往生反遭堕落之危机!弄得团团转又不如法,徒劳浪费助念心血,亡者不得利,岂可不慎乎!
  49、在家居土为人助念,可否受人供养?
  助人往生净土是一件庄严神圣的好事,丧家已承受家属往生之哀痛了,不要让往生家属再度有一些经济负担,千万不可受人供养才是,纵然是往生者之家属家庭富裕经济不成问题,亦所不宜,因为助人往生亦等于助一人成佛的庄严法喜之事,也是与亡者广结善缘,阳上家属看到大伙子来为亡者助念,内心亦必怀著感恩之心,善根(梵语kusala-mula)也会因此而流露,你我他皆大欢喜也。
  若你受人一供养的话,这深深的助念神圣意境全然泡汤了,致使亡者家属心里或多或少纳闷了,你受供养的人也失去助念真实意义了,一切似乎有如商场作生意般的交易,若如此,这是变相的助念,生意交易的助念,不如法的助念,变质的助念,贪财利的助念,总之!助念往生的真谛已亮起了红灯矣!
  50、带业往生净土者,是否以后不受果报?
  往生净土后不是意味有债不必还,犯杀盗淫妄不受报,若如此观念是邪见错误的;往生到极乐净土,是因为净土环境好(依报庄严),师资阵容、同参道友殊胜(正报庄严),在彼极乐净土好修行 ,其道心永不退转(梵语avinivartaniya),直至成佛,或随其本愿修短自在(住在极乐净土长短可随心所欲),若一旦证成果位,你亦可倒驾慈航还入娑婆度化有情,是这种立场与动机而带业往生的,并不是成佛后或往生后即不受果报,若不受果报即是邪见也;若不受果报,因果(梵语hetu-phatu)即成天方夜谭了!要明白,种何因必得如是果,因缘际会,果报即现前。
  只是证成果位的圣者,受果报,心地如如不动,不怨天尤人,不生嗔恨心,内心明知是自作之因,当然必受其果的;而凡夫受果报,心不甘情不愿,怨天地、怨他人,毕竟不明自作自受的因果观念所致,故圣者与凡人受果报的心境是截然不同的境界,是为佛弟子所共识。
  51、佛与神仙有何不同?
  佛(梵语buddha)、菩萨(梵语bodhi-sattv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声闻(梵语sravaka)、天(梵语deva)、人、阿修罗(梵语asura)、地狱(梵语naraka)、饿鬼(梵语preta)、畜牲(梵语tiryagyoni),谓之十法界,十法界不离一心,一心具足十法界也。
  佛、菩萨、缘觉、声闻,称为四圣,已出三界的圣者,当中以佛的果位最高且已达究竟圆满者,佛是三界内的导师,六道四生的慈父,亦称九法界之本师也。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谓之六道,六道未断烦恼证菩提,亦属三界内,生而复死,死而后生,周旋不息,故称六道轮回众生。
  佛的身份立场不同于神仙,因为佛已经修行三大阿僧祇劫因圆果满,不受生死轮回所系缚,具足三明(梵语tri-vidya)六通(梵语sadabhijnah),四无所畏、十力、十八不共法之果位究竟者。神道泛指三界内之天人众等之辈,尚属三界轮回内之生死凡夫,亦受业力牵引受善恶之报,生死未解脱,不自在而受苦乐牵制故,称为六道之一也。
  仙道者,佛门通常说是六道,但在楞严经裹有谈到七道众生,就是多了仙道的众生。而仙道众生生活起居位于须弥山之山腰修行,其思想停顿于炼丹炼气,自然无为,况空守寂,不食人间烟火,延年益寿(不老死法),用功之理论不得出离生死,尚属三界内之生灭有为法,是故仙道亦是七道轮回生死之一也。
  仙道往往喜好山顶山腰山谷等地,吸收日月精气,运功吸气取得千年古树,得气壮神,得以长寿为主者。是故神仙未得断三毒,尚未明心见性,无明烦恼未断,福慧未修得,其果位在三界生死轮回圈内。
  佛道已三觉圆满,三祇劫修成,十法界至尊,两者果位悬殊巨大,有圣凡之别,解脱(梵语vimoksa)与未解脱之差异,究竟与未究竟之分,出三界与未出三界之分水岭是也。
  52、临命终前,能预知时至,是自己修行得知呢?或是佛来告知呢?
  修行有证有得者,三毒烦恼已净尽,内心光明如镜,当下生死自在解脱,预知时至之本领自得,不必外力告知。
  譬如六祖惠能大师,在入涅槃(梵语mirvana)前的一个月,就事前预知时至告诉全寺僧众,证实入涅槃的时日,而当时惠能大师是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而坐化的,这种修行而得自在的境界,就是自己预知时至的境界,今引录六祖坛经一段经文,以供养大众。
  六祖坛经云:“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
  惠能大师于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这就是欲入涅槃前的一个月就已集徒众告知入涅槃的证实,这是修行靠自力而得预知时至的境界。
  修行未证得果位,未断烦恼(梵语klesa),有时亦有预知时至的状况,只要修行者内心稍有禅定,就有如此预知时至之妙用,但机率微乎其微。有很多高僧大德,乃至证得果位的圣僧,在往生前也有佛菩萨接引的实例,佛亲自来告之往生者的时日,多得不胜枚举,这就是自力与他力感应道交的境界。譬如晋朝净土宗第一代祖师慧远大师就是一个实例,是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亲自来告之他往生的日子。我们要知道慧远大师是精通三藏者,但毕生专志净土,三十年在山上未曾下山过,修得净业殊胜庄严,曾经一生三度见三圣,又于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定中见极乐净土,以及先往生的同参道友,也都在西方净土中,包含僧俗二众,其数甚多,一生所做的点点滴滴之功德不, 计其数,在临终前感召阿弥陀佛亲自告知时日。今引述净土圣贤录供给诸君。
  净土圣贤录云:“居山三十年,迹不入俗,专志净土,澄心观想,三见圣相,而沉厚不言,义熙十二午七月晦夕,于般若台之东龛,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二支,回注上下,演说苦(梵语duhkha)空(梵语sunya)无常(梵语anitya)无我(梵语anatman)之音,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又见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皆在侧,前揖曰:‘师早发心,何来之晚?’远谓弟子法净惠宝曰:‘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圣相,今复再见,吾生净土必矣!即自制遗戒,至八月六日,端坐入寂,年八十三。’
  53、修行人一生念佛,若临终往生,是往生自性净土?或往生他方净土呢?
  净土宗往生净土通常是指往生他方诸佛净土而言,不以往生自性净土来说,往生自性净土是宋朝之后融合禅净双修之论调,在当初佛陀演说净土法门之时,单单纯纯的就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详见净土三经,或往生东方琉璃净土,或弥勒净土,乃至十方无量净土而言,这是往生他方净土的实例。
  后期的大乘佛教经论亦有谈及心净则国土净之说,再加上真常唯心论(禅宗)之介入,就慢慢演变有自性净土,自性弥陀,自性极乐,乃至不必求生西方极乐之论调,只要自性具足净土,自性弥陀即可,这种执理废事,执事废理的两极化是不当的,要知理与事是无碍的,因理显事,因事证理,离事无理,离理无事,事理是一体两面的,难道自性内无弥陀吗?弥陀内无自性吗?这是值得省思之处。
  清朝彻悟大师云:“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两忘,心佛一如。”
  清朝彻悟大师云:“西方依正庄严,皆一切众生性所本具,特藉弥陀大愿为增上缘因。西方有者,乃自性本具真善妙有之有。”
  清朝彻悟大师云:“全大火聚是清凉池,非离火聚别有凉池,全清凉池是大火聚,非离凉池别有火聚。”在在说明自性弥陀,自性极乐,自性净土的写照,宋朝之后逐渐倡导禅净之说,唐朝前即以他方净土之说为多为广。今引录求生他方净土之偈颂供给诸君研读。
  “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一刹那中离五浊,屈身臂顷到莲池,莲华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梵语saha),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现在再引用宋朝永明延寿禅师,亦是净土宗第六祖所作之四料简,永明寿禅师是在禅宗开悟证果之后,导归净土法门,一生专志净土法门,一日念佛十万句佛号,一日行百种善行,是一位了不起的开悟圣僧。供给诸位同参其研。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没个人依怙。”
  54、儒家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佛门中燃顶、燃臂、点戒疤是否有冲突?
  我们的身体四大之躯,是来自父母所生育而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为什么不可以任意毁伤父母给我们的发肤呢?若任意毁伤即构成不孝之罪,其意义何在?这是站在无意义立场因而伤及身体是不可以的,若消极悲观的破坏自己的身体是不可以的,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无利益而伤及自身是不可以的,若自杀自己,厌恶而戕害自己的任何躯体是行不通的,是基于这几点理由而不可毁伤自己之发肤。
  但假使食古不化,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一味的以不孝之罪在压阵,动不动就是不孝的话,这莫非是狭义的论调,自私的行为,私而不公,小我的展现,大仁大义大忠大孝彰显不出,真理被埋没,世界亦形成自私自利的狭隘冷酷世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了。
  我们能肯定一个事实,为了救一个人,我们可以捐肾脏给对方,这是仁心的表现,慈悲(梵语maitrya)的关怀,具足爱心伟大的精神,难道这也对父母不孝吗?对方极需眼角膜,若无眼角膜来医治即成双目失明了,你以大爱之心,抛开个人的幸福与利益,而奉上无价珍贵的眼角膜救度极需要眼角膜的人,难道这也是不孝之罪吗?
  为了保护国家,爱护国人的生命财产权,因而当兵杀敌,不幸被杀而身亡,这也是不孝吗?救度一人乃至数百千人,舍身成仁,也是不孝吗?这个问题就见仁见智了。
  我们可以说:孝的定义有狭义有广义的层次;孝有大孝小孝之别;孝的境界有高低深浅厚薄之异;孝有究竟与不究竟差别;孝有圆满与不圆满之别。
  所以儒家之说仅局限在某一个方位而立孝道,似乎有点独善其身之意味,难得大公无私的忘我境界,被父母所生之发肤所限,被中国人少数狭义之辈所冠上不孝之罪,形成处处皆罪之隐忧局面,将孝字拥有圆满庄严(梵语vyuha)的一面始终不得明朗化、光明化、大公无私化,甚至严重不得究竟解脱化。
  佛门燃顶、燃臂、燃指、燃戒疤,有其深深的意境,燃顶、燃戒疤略分七层意义:一、破相之义。二、警策之义。三、供养之义。四、发愿之义。五、精进(梵语virya)之义。六、自度度人之义。七、证佛道之义。是故佛门燃顶燃戒疤等之动机是建立在修行了道,明心见性,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立场为出发点,充满了大公无私之境界,展现大慈大悲、大雄大力、大喜大舍的崇高精神,非一般泛泛之辈所能为也。
  佛门这种神圣庄严圆满的动机与立场,岂是儒家所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能较量,如是百千万倍所不能及也。
  55、佛教对孝道的看法如何?请慈悲开示。
  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孝顺父母师长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佛门对孝顺之道有四种层次论说:
   一、物质界孝顺—生活起居,行住坐卧,照顾得很周全,三餐饮食照料无欠无缺,行动无拘无束,物质界方面使父母觉得无忧无虑,但精神方面,为人子女每每不能让父母称心如意,譬如父母在家独守门庭、孤独、寂寞无聊、心生凄凉、恐惧不安,做子女的不知如何安慰或安顿才好;或当子女的三不五时以语言对父母有形无形的刺激讽刺,乃至尖酸刻薄的话伤及父母,虽然物质界给与父母充足不缺欠,已得到父母的欢心,但精神上父母依然未得到喜悦,勉强称之为物质孝顺。
  二、精神孝顺—对待父母细腻周圆,心(梵语citta)的态度能低声下气,顺从父母之意(有善恶之别,善择之,恶考虑弃之),在精神上能得到父母的满意,但是物质上当子女的实有困境,经济瓶颈,无能施与父母得享,虽已尽心尽力了,亦不能两全其美,称之为精神孝顺。
  三、物质精神孝顺—顾名思义,就是在物质界与精神界能让爹娘满心得享,无从挑缺,与父母相处,彼此打成一片,天伦之乐等齐,以人间而言,已达到最可贵、最福乐、最天伦、最幸福美满之境地,登上人间至极之孝顺,人天共尊共仰也,称之为物质精神孝顺。
  四、出世间孝顺—能让父母亲有机缘亲近佛法,闻法听经,归依三宝(梵语sarana tri-ratna),乃至受持五戒、在家菩萨戒等,普让我们的父母双亲能远离娑婆(堪忍世界)苦海世界,免受生死轮回,乃至悟道证果,百岁临终能蒙西方三圣接引自在往生净土,因而离苦得乐,破迷启悟,同登正觉,究竟成就佛道,这就是出世间孝顺。
  前面第一、二、三者是世间上的孝顺,也值得人人尊敬与赞叹,唯一遗憾就是纵然让父母双亲毕生享乐,美满天伦,终其晚年寿终,亦不免受生死轮回之业力所牵引,又投胎转世,一世又一世无止尽的相续生死下去,周旋不出六道轮回。
  法华经云:“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开悟祖师云:“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八苦实堪悲,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大圣佛陀充分的表露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其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为佛弟子岂可自己逃之夭夭(自利自度),而忍心让父母亲沉浸在生死轮回深渊而不救度之!所以说世间的孝顺是不够的、不圆满的,正见(梵语samyag-drsti)的佛弟子应鼓励双亲更上一层楼,勉励劝导父母亲,因而亲近学佛的路程,同情他们,关心他们,也让父母亲与我们一样步入觉悟之道(成佛)。
  毕竟世间孝顺是未究竟的、未圆满的,若能引导双亲入出世间的孝顺,免受父母沉沦三界六道,当下就是菩萨发心,已尽该尽之孝道了,诸佛赞叹,龙天欢喜!
  56、出家修行有什么功德?意义何在?
  出家(梵语pravrajyaj)修行若站在自度自利的立场并没有什么功德可言,因为出家修行出离三界是自己本份之事,那来功德可言呢?若是自己不修行而宁愿沉沦生死而自食其果,另当别论。要知道啊!不发心修行必得随造业而感召生死轮回的,生死轮回受苦是不好玩的,修行是发自内心自由意志的喜悦,是立足于断生死、出六道、证菩提、成佛道的大前题为动机,秉持这宗旨而自发性。
  不出家修行是没有罪过的,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接受一件事实,就是在三界内造业受苦无量,如车轮般周旋而不得出,你要纳受而不可逃避生死的酸甜苦辣,历尽风霜,吃尽一切苦楚,不得叫苦,怨天尤人,不可不满现状才可以。
  出家若论功德(梵语guna)的话,应该立足于度人利他的动机理趣,若如然,即所谓出家功德矣!何以故?因为出家自度自利之外,自己还发此大心而度人利他,这若非菩萨精神与慈悲心之流露,谁肯发此大愿心作兼善天下利益大众之先驱呢?所以实际发心度生,足以堪称出家功德。何谓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见性,念念平等待人接物,亦助人明心见性,利济大众是名功德。
  出家能做到度人无我(梵语anatman),利人不图报,念念助人成佛,这称之出家有无量功德有何不可!
  出家发心修行,也发心念念众生苦,心怀悲度有情,身口意全然专志度生,愍念芸芸大千界之六道四生(梵语catasro-yonayan)之轮回彻底度离苦海,转凡入圣,念兹在兹,如此即不负出家之动机与宗旨。
  出家若能内外一致,悲智双运,大转*轮(梵语dharma-cakra-pravartana),弘宗演教,作狮子吼,广度无量有情,功德实乃难思难议!非言语笔墨所能描述与赞叹的。
  出家功德经云:“有人杀三千世界众生,有人救之得脱;有人挑三千世界众生眼,有人治之得瘥;其出家福,多彼救治。”
  出家若自度度人,自利利人而兼善天下,其功德之大是不可思议的。
  出家功德经云:“有一位毗罗羡那国王,因为出家一日一夜,受持戒律庄严清净(梵语suddha),以此出家一日一夜功德,百岁命终,感召六欲天往返享尽一切天人微妙天乐,二十劫皆在人间天上受尽福报,从来未曾堕落三恶道,最后一世在人间出世,做富贵家之子弟,中年过后,承蒙二十劫前曾经出家一日一夜的善根因缘再度流露,因而出家修行,持戒清净,勇猛参禅悟道,当世即证悟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而成就辟支佛的道果,永超三界,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世间又少了一位凡夫,增添一尊圣者。”
  由此可见,修道若有恒心,有毅力,冲破种种难关,勇猛精进,欲证得果位,实乃不难。
  57、何谓有功用行?何谓无功用行?
  有功用行(梵语sabhoga),指假藉身口意之动作,而修习无相观。也就是不能任运修习无相观,尚须藉方便加行者。
  若不假藉身口意三者而修行,于自然而然之状态下,任运自如者,则称为无功用行(梵语an-abhoga)。
  于菩萨十地中,七地以前之菩萨,未能自然而然地修习无相观,必须藉努力加行方可修习,故称为有功用地。
  此外,天台宗以别教之初地以前,及圆教之初住以前为有功用,称为初地初住证道同圆。
  58、何谓一心十法界?
  指迷与悟之世界,然而迷与悟之世界不离一心(梵语eka-citta),一心具足十法界。
  何等为十法界:一、地狱法界。二、饿鬼法界。三、畜生法界。四、阿修罗法界。五、人间法界。六、天上法界。七、声闻法界。八、缘觉法界。九、菩萨法界。十、佛法界等。
  此中前六法界为凡夫之迷界,也就是六道轮回之世界,后四法界乃圣者之悟界,此即是六凡四圣。前九法界为因,后一法界为果,称之九因一果。
  地狱(梵语naraka)为受业报之苦而处牢狱,为受苦最重者。畜生(梵语tiryagyoni)是互相饵食,生存之苦亦重。饿鬼(梵语preta)即是不得饮食,苦无休止者。阿修罗(梵语asura)住须弥山山腰或住海中,嫉妒心强者。至于人道(梵语manusya-gati),系苦乐参半者。天界(梵语deva)则享胜乐,但乐尽仍难受业报得苦。声闻(梵语sravaka)即是听佛说四圣谛之理而证悟者。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乃听佛说十二因缘而证悟者,或观因缘生灭无我而悟道者(又作独觉)。菩萨(梵语bodhi-sattva)为愿他人成佛而修行者。佛(梵语buddha)是三觉圆满者。一心十法界者,即是上自佛法界下至地狱法界,皆为吾人一心所作所具,是故其平等,无有差别。换句话说十法界中的任何一法界皆不离吾人一心中所具有,十法界一心能作能为。因此,离心无十法界,离十法界无心,心即是十法界,十法界即是心,心与十法界不一不异故。
  59、体与用如何区别?
  世间一切万法不出体用的关系,体即是本体、理体。用即是作用、相用。离体无用,离用无体,体用是一体两面之说而已!当作用之时,体在用中;当不作用之时,作用归体。
  譬如心性而言,性是体,心(梵语citta)是用,然而心是由性起用,性是心之体;若离性之体,则心之作用即不可得;若无心之作用,则性之体无从彰显。
  又如水与波之关系,波是由水所起之涟漪,涟漪之波不离水,水不离波,水即是波,波即是水,水波不二,那么体与用之关系,亦复如是!
  60、大乘佛法有三身之说,何谓三身?
  三身(梵语trayah kayah),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
  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梵语dharma-kaya)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梵语sambhoga-kaya)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梵语nirmana-kaya)。
  又作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法佛报佛应佛,法身报身应化身,真身报身应身,自性身满资用身化身,自性身应身化身,法身应身化身,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化身佛,正法佛修成佛应化佛,佛所见身菩萨所见身二身凡夫所见身。
  佛之身纵有三身之变化应世之作用,然而三身即一身,一身即三身;离一身则三身不可得,离三身则一身亦不可得;一即三,三即一,一与三不二也。
  61、为何说‘是人弘道,非道能弘’,意义何在?
  道(梵语marga,巴利语magga),音译作末伽,即是目的地之通路,或指踏行之道。依据俱舍论第二十五卷,道即通往涅槃之路,为求涅槃果之所依。准此,道乃意谓达成佛教终极目的之修行法则。广义而言,亦指趣向证果之通路。依据大智度论第八十四卷,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四种道。人、天以十善、布施(梵语dana)为道,而求世间之福乐。二乘以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为道,而求涅槃之果。菩萨以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为道,而求佛果。
  此外,惑、业、苦,称为三道;惑为业之通路,业为苦之通路,苦为惑之通路,三者如轮,循环不止。
  又有所谓三恶道、五道、六道,即是依善恶业通入天、人、地狱等果,而产生个别之果报,循环而轮回,指迷界而言,皆称之为道。二乘道、三乘道、一乘道,指悟界而言,亦称之为道。
  总而言之,道是不动的,若没有发心的人来推动*轮,普施大道,大道又如何能运行而达到度化众生(梵语bahu-jana)的功用呢?纵然佛出现于世间,而无意转*轮度众生,那佛道焉能有今日之普遍与兴盛,佛来人间亦等于无来一般,佛道二字之名词也不能传到人人耳里与受用了。
  是故,道即须人人宣扬,人人方能普遍得闻受用,毕竟道不会说话,不会自己运行而自转*轮,故说:是人弘道,非道能弘。
  62、‘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意义何在?
  供养(梵语pujana),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卧具、医药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
  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依据十住毗婆沙论第一卷所载,有二种供养:一、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梵语maha-yana)正法。二、财供养,指饮食、医药、卧具、衣服等四事供养。
  纵然供养种类与方式之多,不外乎有物质界的供养,三界内一切有为生灭供养,与究竟了义出世正法供养等之不同,然而为何诸供养中,以法之供养为最呢?诸君要明白!物质界之供养,三界内身口意有为生灭之供养,皆是有漏硬体之供养,是生灭无常(梵语anitya)之供养,不能成就出三界之供养;法供养者,乃正法之供养,真理软体之供养,出三界证无上菩提之供养。
  前者与后者之较量,是有轻重前后之别,若站在出世解脱而言,则法供养为最殊胜庄严,而且是出世证菩提之供养,这也就是为什么三藏教典中,处处点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之深深奥义也。
  63、世界上风行所谓复制人的说法,以佛教的看法如何?
  科学再如何进步,纵然所复制而成的人,也绝对无法与被复制之对象百分之百的圆满成功,在某些基因上、因素上、条件上、关系上是可以复制而成,换句话说,在四大躯体上或许可完成复制顺利。
  但是在精神界就甚难复制而成,何以见得?因为精神界是无形无相,无有色质,不可捉摸之意境,焉能无中生有?精神界(神识)是无始劫来人人本具,非创造所能得也,若落入因创造可得精神界而得逞的话,这与外道的创造论、一神论又有何别?上帝耶和华七千年前创造人类与天地,那你就是上帝第二,或是上帝化身的了,简单而言,精神界(神识)是无法创造出来的,不可由无而有,除非由虚空中冒出来一位不可知的神仙鬼怪之类而附身于复制所成之人身上,而勉强充当之,不然的话,便成天方夜谭、封神榜、水浒传、红楼梦之梦幻结构。
  纵然躯体创造得逞,但精神界绝对无法创造出来的,假设由虚空中冒出一位不可知的神仙鬼怪(幽灵)充当依附在复制所成的人身上,这一下子更惨了,因为每个人也包含神仙鬼怪幽灵在内,其思想行为是相当顽固,我执(梵语atma-graha),个性刚强,叛逆抗拒,难调难伏,实难掌控,心在他身上,由不得你支配,这种无形的精神界(神识)又如何降伏其心,纵得能降伏一阵子,不久老毛病又发作了,这种起伏不定的复制人,没有也罢,免得制造这么多的复制人,有朝一日不听使唤,成群结党,为非作歹,作奸犯科,残杀掳掠,其智慧若比人类高强的话,因此,败坏世界人民百姓,世界上又增添一群可怕的恐怖份子,让人心惶惶不安,到时候欲除害但又难除掉,这真是多此一举。
  总之!复制人之论说,是难以达成人类的欲求,虽以好的动机说要复制人,来为人类多作贡献与服务,这是乐见其成的,但理想与事实尚有一段设想的鸿沟,欲成就此艰难的幻想工程,实乃空中楼阁。
  64、地藏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准此而言,那么地藏菩萨是否尚属菩萨身份?是否未成佛?
  地藏菩萨之大愿实在真伟大,的确非一般泛泛之辈所能发得出之弘愿,若依了义佛法而论,非但是地藏菩萨有这种广大度生的胸怀,乃至所有发大心之大乘菩萨个个都具足此愿,苦不具足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梵语bodhi);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弘誓,不足堪称菩萨也,这只是弘传地藏法门的行者,将地藏大愿一再宣扬提倡而已!其实大乘菩萨每尊无不深具此一弘誓,譬如:
  文殊菩萨云:“所有无量世界湿生(梵语samsvedaja-yoni)、胎生(梵语jarayuja-yoni)、化生(梵语upapaduka-yoni)、卵生(梵语andaja-yoni)之类,乃至六道三界诸有情,无不皆令入无余涅槃,而始自得成涅槃。”
  这就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崇高之大愿力。又如:大行普贤菩萨云:“虚空界尽,十方世界尽,众生界尽,乃至所有十方世界众生烦恼业尽,同证无上菩提,我始入无余涅槃。”
  阿难尊者云:“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涅槃)。”
  由此可见,大乘菩萨(梵语bodhi-sattua)各个深具弘誓,皆建立在令六道四生完全成佛后,自己才随后而成佛,如此愿心,实乃非等闲之辈。
  诸君大德应明白,这不是意谓全数的六道四生非成佛后而自己才成佛不可,而是象征诸大菩萨度化众生的弘愿是无止尽,不休不息,直到永远的未来,其度生之心实乃不变的意思,并非这些大菩萨就永远没有成佛的可能性,不管度得完、度不完,只要大菩萨们的般若德、法身德、解脱德圆满成就,到时候,佛道无有不成之有!何况这些大菩萨们的身份、果位、立场,很多都是倒驾慈航而来的诸佛,以示现菩萨大士而度生,我辈众生,不具慧眼,当然就不得而知。地藏菩萨所教导的弟子皆成佛者即有无量无数之多,如今地藏菩萨之果德焉有不成佛之理,况且地藏菩萨乃倒驾慈航之过来人(佛),焉得以一般菩萨身份平起平坐而论之。
  65、古德云:‘来时空空,去时也空空’,这句话正确否?
  佛陀时常在经典里有谈到,众生业不重不生娑婆(梵语saha),爱不断不生净土。众生之所以众生就是随业漂流,导致六道生死轮回,若三业(梵语trini-karman)已净化,何来生而复死,死而复生之有!
  世人不明生死轮回的真相,只要说得出口就好,不必负起邪说的责任,以讹传讹,的确一一误导人类思想观念。
  来时空空,去时也空空,就这么单纯与便宜就没事了吗?若来时空空,去也空空的话,为何你这辈子历尽沧桑,吃过无尽的苦头,这些都是空空吗?夫妻吵架明争暗斗,与同事之间冷战热战,能说一切空空吗?为经济烦恼,为儿女操心,事业起伏不定劳心劳力,也是一切空空吗?这不但不空,而且是大有特有,焉可蒙上眼睛说瞎话呢?应该老老实实的说:来时随业来,去时随业去。这就对了。
  业是无形无相,捉不到摸不著,但它是存在的,业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行为动作,思想观念,起心动念,这颗活跳跳的心,当下就是业。
  人之活动运行,是这股无形的力量在操控的,为善为恶不离心(梵语citta),语默动静不离心,施为动作,搬柴运水,走路吃饭,睡觉穿衣等都是业力的运行,也就是心的作用。
  当心作用之际,所造的善恶之业必定隐藏在八识田中,保存得坚固不坏,百岁命终即随此善恶之业行投胎转世到有缘的六道中。
  世人没有学佛,没有探讨生死(梵语samsara)大业之真相,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不知不觉也脱口而说:来空空,去空空。乍听之下似乎有道理,但明眼人一听即知邪见话柄,乃值得怜愍与同情!正信佛子应以真相大白之语而言之:来时随业来,去时随业去。
  66、人的嫉妒心、不随喜心,时而流露,有心改过,以佛教之法门,不知如何修证?
  别人有能力、有才华,比你强,诸事胜过自己,无形中内心生起不平衡的心态,被境所转,因此嫉妒心就现前了。别人的成功,别人所作所为光耀大众,而自己的心情起了难过不随喜的心,这不愧是凡夫,我执在作祟。
  嫉妒心与不随喜心,在凡夫(梵语prthag-jana)因地的我们,可说人人或多或少都有这些毛病,有些人表现的比较明显,有些人表现得若隐若现(似乎有点不当的艺术),有些人一概隐藏在心里不肯展现出,虽然如此,嫉妒心与不随喜亦然存在内心,假使不将之净化,随时随地都有爆发的来临,如同一颗未定时炸弹,何时何地皆有引爆的可能性。
  每个人的心境自己比别人更清楚,倘若你面对一件让你嫉妒心很敏感而强烈的时候,你可以先深呼吸一大口,然后再慢慢的吐气,如是反覆三回,接著反问自己:如本啊!如本!你要知道,对方今天有这么大的成就,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所付出的心血、岁月、劳心劳力、青春,乃至历尽沧桑,可谓鞠躬尽瘁,这些点点滴滴的前因,别人的种种苦难与付出,你看到了没有!你所见都是别人今天开花结果的时候,你的嫉妒心能成立吗?嫉妒心就是自己不争气,进进退退,不肯精进(梵语virya)努力,始终停留在别人之后;别人高你一筹,你矮他一截,样样条件比你强,你不但不随喜,反而不高兴又生烦恼,难怪如本你心生嫉妒,嫉妒心就是这样衍生而来的,你要嫉妒别人的才华、能力、富贵、成功,倒不如从今天开始一心一意好好有所作为,于佛道勇猛精进,钻研三藏,弘法度生,最后出三界证菩提,有朝一日,也可与佛菩萨一般,最后具足三明(梵语tri-vidya)六通(梵语sad abhijnah),四无所畏、十力、十八不共法。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一来能理性净化自己嫉妒心,二来不与别人结恶缘,最后的成功者,实在非你莫属。若能常如是思考反省,嫉妒心、不随喜心,即可日益净化。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已。”
  67、欲出家修行,要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与沙门、比丘同义。为在家之对称。又以出家乃远离世俗(梵语samvrti)之尘,故又称出尘。出家须剃落须发,抛弃服饰,并穿著坏色之衣,故出家又称落饰、剃发、落发染衣、剃染、落染。
  比丘(梵语bhiksu)、比丘尼(梵语bhiksuni)、式叉摩那(梵语siksamana)、沙弥(梵语sramaneva)、沙弥尼(梵语sramanerika)等五众皆为出家众,称为出家五众。
  出家的动机在于了生脱死出三界,自度度人,以证悟无上菩提为志向。
  的确有无数之人,一心向道,有心出家修行,欲精进佛道,但是选择道场来出家修行的问题,让他头痛不知如何抉择才是,因为出家修行是办生死大事,轮回与不轮回之关键所在,所以应该特别关心自己以后出家了道的通路。基于这点,今将提出七点项目,作为有心出家修行选择道场的准则。
  一、佛寺应人人遵守如来(梵语tathagata)戒律:道场若无戒律,寺众必乱伦次,人我是非纷云,明争暗斗,上下不能和谐,挑拨离间,住众则不得安宁,三业无能清净。正法因此分崩离析,败坏如来家业,所以佛寺要有戒律的遵守。
  四分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毗尼若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亦亡。”
  二、佛寺要有正法可闻:道场庄严、环境幽雅、人事适中,但若无正法可闻,智慧不能开拓,烦恼难以降伏,心则不安,妄想纷飞,得过且过,浪费青春,虚度岁月,道业焉能成就!岂不是有负当初出家道念!所以道场应有正法可闻,日日听经闻法,日日法喜充满,以滋润法身(梵语dharma-kaya)慧命故。
  三、佛寺应驻锡有善知识(明师):刚出家之人,有些人确实道心尚未坚固,佛法知见未得入道,在佛寺里没有善知识的教导与启发,往往会出了种种状况,智慧未成熟无能疏解,最后四处奔走流浪,甚至有些人走投无路因而还俗,当初有善根出家修行,因找不到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可依止与教导,又走回头路,进退两难,甚可遗憾。因为善知识深入三藏法义,犹如一盏明灯,可照亮阴暗而得光明,众生无明烦恼心重,善知识能启发智慧,破诸无明烦恼,安住道业,使令行者继续精进佛道,共登正觉彼岸,因此,选择善知识是相当重要的。
  四、佛寺应以六和敬共处:(1)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2)口和无静,是言语不起争论。(3)意相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4)戒(梵语Sila)和同遵,是戒律的共同遵守。(5)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6)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
  若大众共同遵守六和敬,佛寺则充满一片祥和,修行进道必得可成,因此,选择道场而出家的确要慎重。
  五、佛寺环境是否能适应:道心坚固是理所当然,但遇到环境种种困扰时,往往也会心生烦恼的时候,何况学佛刚初发心者,毅力摇晃不定,容易被外境惑动或干扰,情绪亦难稳定,是故选择道场的环境亦应深入考量。
  六、佛寺法会太多影响道心:许多刚发心出家修行的行者,事先毫无留意道场的性质与状况,勇猛心一发,心存只要能出家顺利即可,果真一旦露出僧相,频频苦恼之事即接踵而来了,法会(经忏、度亡、消灾、引魂,乃至其他佛事频繁)杂务多,寺务多得让他喘不过气,进不是退不是,苦恼懊悔不知向谁细诉心中的苦衷,正所谓:出家前闲事多,出了家事转多。是最好的写照,因此选择道场有必要过滤筛检的程序。
  七、佛寺应有修行的风气:道场林立,佛寺琳琅满目,但却莫衷一是,不知如何选择有修行风气的道场,这也是伤脑筋的一面,自己修行的法门略知一、二,当然出家选择适合自己法门的道场是必要的,若道场没有修行的风气,入其道场又有何意义?唯有徒增烦恼,迟迟不得入道,生命一日复一日而消失,道业荒废,生死未了,心则有不安之时,因此,道场没有修行的宗风,去亦如同无去,枉然虚度岁月,可不慎哉!
  以上七点项目,欲出家者能牢记五内,因而以智慧观察适合自己所修行之道场,才不致于有事后遗憾而懊悔,也因为选择正确的道场而减少诸多困扰与不必要的烦恼,若正见这七点项目,则易于入道行道证道,若如然,诸佛赞叹,菩萨随喜,出家者亦能如愿以偿,究竟圆成无上菩提。
  68、修行者要如何坦然面对‘死亡’?
  谈到‘死亡’两个字,一般人皆避开不说,或者 因为不知死亡与他自己有关系,因此个个都没有危机意识,大体上社会人士顶多只谈到生老病三大问题,死的问题就跳过干脆不谈,反正离我们甚远,何况谈到死字似乎是一种忌讳,如此死字便成人们不关心、不思考的问题,也因此成了大问题。
  诸君大德!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自己面对死后的去处一概无知(万丈深渊,大黑洞一般),因无知生大恐惧感,若能正见(梵语samyag-drstui)死亡后的种种状况与现世所作所为有密切的关系,此人即可心安理得,高枕无忧,乐观其成。
  要明白!人死亡后并不是代表一切的毁灭,而是随其现世所造之业因(梵语karma-hetu)(善恶)而投胎转世,改头换面(六道中),而又开始展现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人事物新的开始,彼人于彼世界又是须要经过生老病死的阶段,如是辗转于生而复死,死而复生之圈内而不得止息,佛门称之六道轮回。
  有生必有死,除非不生即不死,这是人人平等要面对的事实,任何人都没有享有特权或赦免,说他生而不死的理由,毕竟生与死是凡夫迷界,是无常(梵语anitya)有为生灭的业报;诸佛菩萨圣僧们因断无明烦恼而净化生死,是故无生死无轮回,若来人间只是示现度众生,游戏人间一般而已!
  修行者面对死亡应有的心态与认识,引用经典大意叙述四点供给同参大德:
  一、无修行的凡夫心境:对死亡来龙去脉一概无知,心生恐慌,或不知而不惧,或半知半解,或知而故意避开不谈,或认为谈之是不吉祥大忌讳,或认为死亡与他甚远,或真的不知死亡的确会来临,或不关心死的问题,或只知生(梵语jati)的事实,而未曾联想到死亡,这一连串的案子,凡夫对死亡的心态不外乎如此,佛门称之迷惑。
  二、善恶之业决定人的命运:人的命运不是佛菩萨在操控,不是神明上帝在掌握,更不是鬼怪魍魉作祟运筹,而是由自己现世所作之善恶之业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很公平、很平等、没有特权的,没有任何人在操控,一切自由意志在自己心中,为善为恶自己可以自作运行;换句话说,对于死亡之后的世界(梵语loka-dhatu),乃至投胎转世于六道中的那一道,现世所作为的善恶业力,即可肯定来世的那一道了。
  为善即得三善道,为恶即堕三恶道,这岂不是甚为公平而平等吗?对死亡还有何等恐惧之有呢?
  三、现世修行证得果位者对死亡的心境:修行证果者,其生死自在,无有害怕死亡的意念,因为证道者内心已彻底悟明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离生无死,离死无生,生死(梵语samsara)不一不异的道理(真相),是故对死亡心无恐怖,无惑无动,远离颠倒梦想,现世已证得涅槃,随顺世缘无挂碍,生死涅槃等空华,于世间随缘度日,自在解脱,世间业缘一尽,即入大涅槃。
  开悟祖师云:“一念不觉远家乡,狂心歇处见娘面;菩提涅槃(梵语mirvana)非外得,溪声山色悉皆然。”
  四、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求生净土者对死亡的心境: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度众生,娑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有缘无缘不要紧,只要有心求生西方净土,阿弥陀佛无不接引往生其国,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时,曾经发四十八愿,其中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既明白有极乐净土,何愁沉沦六道生死轮回,对修净土法门的行者,其心境念念不忘西方,忆持弥陀圣号,专志求生净土,其心坚固不犹豫,终其一生与极乐正依报结法缘,世间业果受尽,自力与他力感应道交,弥陀接引,莲花(学名Nelumbonucifera)化生,多生果劫之生死,一笔勾销,从此入圣位。
  引述四点法则,针对有关修行者如何坦然面对死亡的认知与心态,作一番简略的阐述,仁者明白否!
  69、何谓出了家忘了家?出家后是否能返俗家?
  出家修行,其本意实乃殊胜庄严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谛之辈,往往对出家的动机与意义失去正面的共识,因而臆测错误,或道听涂说,或受传统邪说谬论而导归成邪论,自始至终不得正解出家修行真实义,也因此思想中毒巨深,障碍自己对如来(梵语tathagata)正法的认知,想要踏入佛门求得正觉,实乃飘渺,甚可怜愍!
  出家(梵语Pravraiyaj)真正的含义是在出离五欲六尘的因缚,不受其所沾染,正解其境本空,幻化不可得,得亦得不住,如是精进修证,渐破无明烦恼,明心见性,与实相(梵语dharmata)中道法相应,法身彰显,自度度人,福慧圆满,瓜熟蒂落,佛道自成。
  简单而言,出家就是出三界家,出轮回家,出生死家,出烦恼家,出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束缚之家,以达到证成无上菩提的根本意趣,若禀持这种志向,即与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何以故?因为十方诸佛与如此出家本意正等无异故。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梵语suddha),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里,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梵语marga)。”
  出家修行由此可知,是何等的自尊庄严,是超凡入圣的大工程,岂非一般无知泛泛之辈所能及!所能熟悉。
  出了家忘了家,是忘了五欲六尘之家,忘了三界家,忘了生死家,忘了轮回家,忘了烦恼家才对,忘了一切束缚困住自己的尘埃,正解诸境本空,幻化了不可得,与寂灭性为住,若如然,方为出了家忘了家实际之义。
  出了家忘了家,是实践佛道的暂时过程,若不忘了家,因而念念俗家,回忆亲朋眷属,恋恋思亲,则道业难成。若修行有得,禅定(梵语dhyana)坚固,愿力胜过业力,其道心雄厚,犹如大树可荫护鸟只、猿猴、让人乘凉,果能如此,出了家而后回家,即可度化亲戚朋友眷属来学佛,这样回家有何不可!倘若出家修行有得,禅定、智慧(梵语jnana)、愿力坚固之后,因而不回家,忘了家,不度家眷亲朋好友,反而有无量过失的,有违佛法本意,失去菩萨道度生的精神。
  释迦牟尼佛(梵语Sakya-muni buddha)成道后,旋即回皇宫首开法筵,广宣妙法,度化宫廷文武百官、其父王、诸多王子、与其俗妻耶输陀罗、其子罗瞧罗等等,这是铁证之实例。乃至历代高僧大德度化家眷亲朋公案,其数之多一一不胜枚举。
  出家后不是意味全然不可回家,而是为了道业之成就,暂时忘了俗家,先将世俗之习气(梵语vasana),烦恼尘埃,无明妄惑努力精进净化,所谓大死一番即是,不然法身慧命焉能复苏!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唐朝布袋和尚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70、请问明心见性,性要如何见?
  见即是性,离见无性,离性无见,见即是性,性即是见,见性不二。
  性无形无相,非青黄赤白黑,非长非短,非大非小,非净非垢,非来非去,非增非减;性离言说相,离心缘相,言语道断(梵语sara-vada-caryoccheda),心行处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性亦非断灭,非顽空。
  若问性在何处?答:性在作用,当作用之时,有其八处,何谓其八?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鼻能嗅,在舌能尝,在身知触,在足能奔,在手能举,在心能分辨,若识者谓之佛性,不识者谓之精魂。
  学道之人若欲见自本性,但莫于心上著一物,犹若虚空—纤尘不染,无一法可得,当下见性,透脱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凡圣境界,始得名为出世佛。
  明心见性者,不被法障,不落法尘;不作佛见,不落佛边;不作众生见,不落众生边;不作有见,不落有边;不作圣见,不落圣边;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法身(梵语dharma-kaya)偏大千;若有见处,即名外道;若不落法尘,分分秒秒见性,月月年年见性,性即是自己之心,自己之心即是性,纤尘不染,万法不立,体自光明也。尔要与诸佛不别,但莫外求,尔一念心上清净光,是尔屋里法身佛。
  如来一代圣教只明如今鉴觉自性,诸君仁者若问心在何处?汝问我的即是汝心,我答汝即是我心。我若无心,因何解答汝!汝若无心,因何解问我?问我即汝心。从无始劫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处,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开悟圣僧云:“回光返照自观自,历历分别原来是,识得自家大宝藏,从斯受用无穷尽。”
  71、自修与人众共修,两者其意义有何差别?
  自修与大众共修都建立在修行佛法为出发点,目的在于明心见性,了悟生死(梵语samsara)大业,证成菩提,出三界为正宗。修道者若背离此意义,其自修与大众共修便成多此一举,虚度光阴,徒劳浪费青春与生命。
  何谓自修?就是自己将心安住下来,独自一人独处一方而精进(梵语virya)佛道是也。自修应具备何等条件?
  第一要正见为何要自修的动机与意义。
  第二自修内容要符合了义解脱(焚语vimoksa)法门。
  第三自修之人应具足有恒心毅力不拔之心,不达彼岸终不止休。
  第四有深信不移之心,截断无明(梵语avidya)三毒。
  第五防止俱生我执懈怠心。
  第六拒绝不必要之攀缘心。
  第七生活严谨,精进菩提(梵语bodhi)。
  第八低声下气多参访善知识。
  第九遭遇业障(梵语karmavarana)慎莫退心。
  第十与不二法门,实相中道相契。
  若修道者因而自修,日日与菩提相应,焉有不得道之有。
  若人欲得自修,这是一件尊严殊胜之举,往往能自行自修者,其身教与言教皆有一定的自修程度,在三藏教典亦有明确的正见(梵语samyag-drsti),行为方面也都上了轨道,一一皆能自动自发用功加行,这是值得赞叹与鼓励的。若是自修者其心软弱懈怠,不具恒心毅力,又无正见增上,不通如来圣法,贡高我慢,无明三毒丛生,如此弊病而自修者,不但与修行无助益,反而招祸惹身,感召堕落三涂之危机,乃至走火入魔,阴阳怪气,非僧非俗,疯颠狂妄,言行错乱,所行外道法而攀附佛门中不能自觉,受世人讥嫌诽谤,的确这种乱象在当今社会不是频频层出不穷吗?诽谤多于赞叹,歪曲如来(梵语tathagata)正法,误导世人,猖狂不能自禁,罪愆无以论量!
  自修是好事,但由于发心自修者,毕竟亦处于凡夫地,习气(梵语vasana)满天飞,又无善知识导引启发,难怪有无数的人在自修,修到最后弊病丛生,言行怪异,不胜枚举,浪费光阴,徒劳无功,又折腾自己青春生命,若欲挽回实乃晚矣!可不悲哉!今将自修弊病举出八点,供诸仁者参研:
  一、自修易蓄养无明而不自觉。
  二、习气难断除,无善知识启蒙故。
  三、自修易昏沉与掉举而不自觉,恍忽过日。
  四、自修者因无同参道友互勉鞭策,易生懈怠堕落。
  五、自修者无善知识指点迷津,凭自己自修易于思想偏邪而不自觉。
  六、逢值业障现前,智慧(梵语jnana)乏术,禅定(梵语dhyana)不足,一败涂地。
  七、傲慢贡高心,有棱有角之个性存而隐藏未净化不自知,佛味佛气佛相突显够强,无形中衬托出自己唯我独尊,藐视一切,自认修持清高至上,让人普受压力。
  八、自修者未正见增上,行为孤僻,厌世极端,或说在空中行在有中,显异惑众,标新立异,彰显自我,个性不稳定,朝令夕改,其难与大众相处,实堪怜愍。
  何谓大众共修?就是集聚志同道合之修行者,共处钻研教典或齐聚共同修行,以达修证解脱彼岸是也。刚初发心或道心软弱者,或易懈怠,习气重,圣教未明者,极须大众共修之必要,何以故?略提十点,供诸善信大德(梵语bhadanta)研参:
  一、共修可抖擞懈怠心,培养恒心,与耐心之处。
  二、共修可遏止昏沉掉举之通病。若以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而论,大众佛号声嘹亮,可得十种功德。业报差别经云:“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梵语deva-putra-mara)惊怖。三、声偏十方。四、三涂息苦。五、外声不入。六、勇猛精进。七、诸佛欢喜。八、念心不散。九、三昧现前。十、往生净土。”
  三、共修一股共业之力可修改吾人习染,净化无明三毒。
  四、共修可将有功用行入无功用行。
  五、共修可互相勉励,互相鞭策之功。
  六、共修可培育修行之喜悦与正法风范。
  七、共修可趋向无上菩提,正法熏习故。
  八、共修可去除傲慢贡高心,佛味佛气佛相日益消弭。
  九、共修乃集共业庄严(梵语vyuha)而趋向修证之境,可塑造优秀人才(世出世法之圣贤)。
  十、共修环境,处处是一面镜,人事物频繁,正是转烦恼为菩提,转九法界入佛法界之佳境。
  佛法知见尚未成熟,慢心傲气凌人,易懈怠放逸,俗缘缤纷,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炽盛者,一一皆不适宜自修,毕竟道心摇晃不堪,不得其门而入,心随境转,进一退三故,欲证成菩提,遥遥无期。因此,在大众共修之庄严道场用功加行,专注一心(梵语eka-citta)而不放逸,是修行者必然的行径,假藉大众共修威德鼓舞自心迈向佛道是迫切所须的。
  长阿含经云:“如来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
  72、朝山的意义何在?
  修行之法门颇多,但归元无二路,朝山是学佛修行法门之一,其朝山真义有六,何等为六?
  一、朝山可培养吾人低声下气,消除我慢贡高心。
  二、朝山可接引初机学佛的行者,由浅入深之要阶,以熏习善根(梵语kusala-mula)成熟故。
  三、朝山可渐渐净化无明习气,智慧渐增。
  四、朝山真正本意在于彼道场有大善知识(明师),可请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为朝山者开示解脱法要,以启迪智慧,顿破无明,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同出三界为宗。
  五、朝山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一拜一磕头,步步由黑暗转向光明佛道,心心由迷得悟。
  六、朝山因步步礼佛,心地可得柔软心、大悲心、大愿心、大智慧心、忏悔心、究竟能灭刚强心、高傲心、残酷心、独善之心、无惭愧心、愚痴心转化光明智慧,若能正解六点朝山本意,不偏不倚,如法奉行,法法通圣意,诸佛赞叹,是名朝山大意。
  73、吃素食之人,为何还会听到吃素鸡、素鱼、素排、素三层肉等等,若如此,是否心地不清净之嫌?
  当今的佛教界在台湾宝岛最为盛行,远胜过诸多宗教,这是大众有目共睹无争的事实。
  诸君应明白,素鸡、素鱼、素排、素三层肉等等之素料,是做生意的老板方便权宜,好让素料花样众多,迎合大众口味以求得利润之方便法门罢了,对有心修行之人,没有什么好坏争辩之有!
  难道学佛之人不明白素鹅、素鱼、素排…等一切素料是由植物性取得吗?我相信行者明明白白;难道学佛者对一切假相的幻化不能自觉吗?我相信行者是清清楚楚的,既是非荤的,而是植物性素料取得,又是一切假相,行道者内心何有贪著鹅肉、鱼肉、排骨肉等染味之有!
  毕竟修学佛道之行者,各个皆知杀生(梵语pranatipata)吃荤的因缘果报,内心正见无惑,动念杀生皆不可以了,遑论杀之食之,简述佛陀制杀戒五点因缘:
  一、杀生罪业深重,不能入佛门解脱正道。
  二、杀生害命,违背大慈悲心。
  三、众生(梵语bahu-jana)皆为过去生中之父母、眷属。
  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
  五、因果循环故。
  若对有心学佛入道者而言,这是钻牛角尖,豆腐中挑骨头的质难者,不值与之论之!若是真的实有不知而发问,答案即此也,理应有勇气接受正法洗礼,才是面对追求真理的好典范。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梵语pitr),一切女人是我母(梵语matr),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是杀我父母。”
  74、为什么人会生老病死?可以不死吗?
  凡夫(梵语prthag-jana)不明生老病死之因,故感召生老病死之果,因(梵语hetu)是什么?就是无明,就是不明白为何会生死轮回不休不止的原因,简而言之,即是不明白人生宇宙真相,因而起迷惑,因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业束缚缠著身心,于是受业报沉沦三界受苦,如是惑业苦三轮周而复始。
  大圣佛陀有详细开示生死流转概况于十二因缘中,即是:无明(梵语avidya)缘行,行(梵语samskara)缘识,识(梵语vijnana)缘名色,名色(梵语nama-rupa)缘六入,六入(梵语sad-ayatana)缘触,触(梵语sparsa)缘受,受(梵语vedana)缘爱,爱(梵语trsma)缘取,取(梵语upadana)缘有,有(梵语bhava)缘生,生(梵语jati)缘老死(梵语jara-marana),这是凡夫之所以会生死轮回的十二种因缘,又称十二因缘(梵语dvadasasangapratiya-samutpada),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门、十二因生,即是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是凡夫生死流转之因素,又名生死流转门。
  修行证悟生死也是从无明著手,将无明破除净化,其余十一种生死轮回之因缘也随之而灭除,即是: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是由凡入圣的修证法则,称之十二因缘,亦名涅槃还灭门。
  有生必有死,这是因缘(梵语hetu-pratyaya)果报法则,圣者亦无法改变的事实,除非不生,不生即不死,当下即入圣位。圣者看生死即涅槃,凡人看涅槃即生死,诸君应明白,生死性与涅槃性不一不异,何以故?性无二别,十方诸佛共证此一性也。
  开悟圣僧云:“一念分别被云遮,圣凡本来共一家;随顺众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75、请问度众生优先呢?或者成佛优先?如何是好!
  菩萨(梵语bodhi-sattva)在修行的过程中,每位行者其个性志向皆有不同,有偏独善其身的,有偏兼善天下的,其心境不外乎三种性质:一、悲增菩萨。二、智增菩萨。三、悲智双运菩萨。
  何谓悲增菩萨?就是行者慈悲心重于智慧性,悲天愍人,往往把自己的生死大事置之度外,视六道众生如己父母兄弟姊妹,度生之念炽盛。这种行为举动是可敬可贵的,但有缺乏智慧之导引,为了救度六道四生沉沦于苦海,致使自己的修证有所耽误,三毒烦恼(梵语klesa)未断,生死未了,三界未出,菩提未证,因此仍然受生死之惑业所牵制,必然随惑业投胎转世,做个三界的苦命儿,六道的流浪汉,此辈之菩萨行者其动机志向,心行甘愿,无怨无悔,是名悲增菩萨。
  何谓智增菩萨?就是行者一发心修行,其智慧心远胜过慈悲心,一股强而有力的出离心与厌离心,心心欲证得菩提,专注勇猛远离三界束缚,其度生之念抱持随缘态度,不易做到不请之友的关怀情,是名智增菩萨。
  何谓悲智双运菩萨?就是行者发心修行自始至终,毕生禀持慈悲心与智慧心同时运作发挥其功用,不偏慈悲心不偏智慧心,如鸟二翼,两者互为滋润,有相得益彰之微妙度生,如此行不二法门,处处中道(梵语madhyama-pratipad)妙行。约自己而言,可证成无上佛道,约众生而言,可度化无尽六道四生,本著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中道妙行,名为悲智双运菩萨。
  前者慈悲心重于智慧性,其走向往往偏于先度化众生为优先,但由于缺乏智慧导引,不能与中道法门相契,故易造成败坏菩萨之危机,利弊于此也。
  中者智慧心重于慈悲心之菩萨,其志向往往会偏向自度自利,独善其身之途径,缺乏慈悲心之滋润,有倾向二乘人的习性,非佛出世度生本怀。
  大智度论云:“悲愿不足而空智生,必堕声闻(梵语sravaka)。”
  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梵语paramartha-satya)。”
  节录法华经这段经文,在印证如来示现世间度生,其根本动机意趣在于佛乘,而不在二乘或三乘,若能正见此一观点,即不失佛法微妙大意。方不落于急证菩提,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之强烈对立。
  此辈智增菩萨行者,其动机与志向就易于为成佛而优先了。
  后者是慈悲(梵语maitrya)与智慧(梵语jnana)融合运筹,行不二法门,证中道妙行为本,不偏不倚,如此边学边证边度生,所学是为了度生为了证菩提而学;为了要证菩提故须广学正法,普遍度生;为了度生更须博学诸法,亲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三种菩萨行门风范,顾名思义,各有其独到的轻重缓急之异,若择其法门而修证,理应选得悲智双运菩萨为尽未来际受持之法门也。若如此,诸佛赞叹,菩萨欢喜,天龙八部护持。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梵语virya)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9 08:49 , Processed in 0.127091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