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76|回复: 1

[大德开示]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二十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7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7.09.04讲于法云文教协会
法句经讲记(二十六)
释传道主讲
〈惟念品第六〉十有二章
贰、释颂义及因缘
5.已有是诸念 自身常建行 
若其不如是 终不得意行
行,音(形)heng5喜停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本偈旨在说明修定之前的预备功夫,之于成就正定的重要:「已有」如「是」依「诸」正道1修行的正「念」,「自身」即应「常」思将所信解的佛法正见,用以「建」立正确的戒「行」──正语、正业、正命。「若其不」能「如是」依法修行,则不得成就净戒;不得净戒成就,则「终不得」制「意(心)行」于一处而成就正定,也就无由修发无漏慧而趣解脱。
※※※※※※※※※
在身语意三业行为之中,意行毋宁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切的动身发语,皆由心意来作主导──我们的观念、态度,决定行为的善恶。一个人除非自觉到自己的不圆满,并且有心想改变这样的自己,而向善、向上、向净化提升;否则,别人再怎么要求他,他也只是敷衍过去,而实际上依然故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佛许久,但仍旧知是一边、行是一边的原因之一。
举例来说:假使我们已然病入膏肓、药石罔效,而现在却知道有一位医师可以治好我们的恶疾,我相信,我们一定是连夜就赶去求医,而不会说:明天再讲!后天再说!同理,我们若确信佛法是唯一可以治愈自己贪瞋痴大病的良药,那就决不会再找任何的理由推延迟疑!这所以印顺导师在说到闻法的态度时,慈示我们:应当『病想医药想,殷重疗治想』2;有这种寻求治愈的心,才能策发自己求法的至诚。
还记得以前的国中课本里头,有一篇「两个和尚」的故事,说到在四川有二位出家人,想去南海普陀山朝圣。这二位出家人一位富有、一位贫穷,这位富有的出家人为了去南海,就开始找人来造船,然后张罗各式各样的物品,准备带在路上使用。但是这位穷出家人,却只凭着三衣一钵一瓶,就踏上了他的朝圣之路;甚至,在他朝圣完、回到四川,那位富有的出家人,都还没准备好要出门呢!可见,理想也好、理论也罢,不去实践它,它终究只是个遥不可及的名言概念而已!
《昔时贤文》中有谓:『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在我们口渴的时候,即使只一滴水,含在口中都有如甘露一般;但要是喝醉了酒,纵是山珍海味,吃起来都不能识得滋味──因为:他并不需要!
世间法如此,佛经上则更深一层地说:闻法要『如渴饮甘露』3,有这种心,那于佛法真理,才能信得真切、行得有力,也才能将佛法与生活日用紧密结合;如此,自然而有言语身行的合理表现。一切事行心安理得,进一步修定,即易成就正定。在定心中内观,反省觉知的能力强了,对佛法的信解更深了、行践更有心得了,自己的一切,便在这善性循环中,得到辗转增上。
6.是随本行者 如是度爱劳
若能悟意念 知解一心乐 
应时等行法 是度生死恼
行,音(形)heng5喜停切
悟,一音【五】go7语度切
一音(晤)ngo7
乐,音(鹿)lok8柳鹿切
恼,音(老)l 2柳稿切
此(「是」)依「随」自己的「本行」──持息念住而修学「者」,藉由观出入息,即能使散动恼乱的心逐渐澄静下来;在静心当中,进一步修习观慧──观无常、苦、空、无我之理,「如是」定慧相应,则能超越(「度」,超越之意)无明贪「爱」的烦恼尘「劳」。
烦恼尘劳,不是来自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也不是来自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而是根源于我们的内心。因为我们的内心──意根,在对境之时,根、境、识三和合触,不能与明──智相应,才有了贪、瞋、痴、慢、疑等诸烦恼的产生。
「若」我们「能」够「悟」得一切的烦恼,皆由「意念」的无明而起,那便能「知」晓、理「解」不为物役、不被境迁,修定而得「一心」之「乐」,并且深心向往。有了这欣彼厌此的心──欣心乐、而厌尘欲,那就会随时(「应时」,作随时解)平「等」无所偏地勤「行」戒、定、慧诸「法」,如此,才「是度」脱「生死」烦「恼」、终止无尽轮回的确当方法。
※※※※※※※※※
在这一偈中,特别要说明的是「应时等行法」:前面说到「应时」,作『随时』解;「应时」,也可以作『顺应适当的时间』解。我们学佛、修行,究竟该顺应什么适当的时间呢?──当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健康的时候、耳聪目明的时候来学,那才足以信、解甚深法义,进而行、证佛法真理。
很多人总想等到自己年纪大了,事业有成了,或者世间一切的欲乐都享受过了,才甘心来学佛。殊不知彼时,不但自己的身体作不了主:眼力差了、理解力退了、记忆力减了、专注力也不复从前了,连对于世间法的学习,尚且力不从心了,更遑论甚深佛法的修学!尤有甚者,是社会的习染深了、自我的习气重了,要修行改变原来惯习的一切,谈何容易!
甚至还有:人都在加护病房、意识都不清楚了,家属才来要求师父去为他授三归依;不知这其实只是种个善根、结个善缘罢了,于对方并无实际的法益。重要的还是:在自己脑筋清楚、反省觉知能力强,身力、心力都足以求法向道时来学,那才能真正得到闻法的利益。所以,当珍惜、也当把握年轻、习染未重之时,就来熏修佛法;那末,对于该修、该断,当行、当止的一切,才有足够的精进力去贯彻它。
不过,也有部分的佛教徒,至今还承袭着明、清以来山林佛教的遗习──不重生前、重死后;不重今生、重来世;不重此土、重他方,因此,特别着重临终助念。但助念,是『助他忆念』;真正的临终助念,是在重病到死亡的这一段期间,以佛法来安慰临命终者,助他提起正念,教他忆念自己曾经造作的种种善业;教他忆念佛、法、僧三宝,以及曾修施、戒、定的功德,而使他的身心安定,得将心苦减至最低,卒能引发善业相应,而往生善道。
可惜的是,临终助念在长期的流传中,逐渐被误解为死后的助念,甚至有说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念佛不断的;或者,再加上死后八小时不得移动身体。我们试想:生前有眼可看、有耳可闻,要他止恶行善、改掉坏习性,他都做不到了;死后六识不再作用,光是为他念佛,这恐怕安慰生者的意义,要大过对往生者本人吧!更何况,有些人还不是佛教徒呢!我们却只一味一厢情愿地念阿弥陀佛、为他求生西方,这于往生者又有何益?所以,学佛修行、断恶行善,当重于平常「应时等行法」,而勿心存依赖,冀求死后、他人的助力!
7.比丘悟意行 当令应是念 
诸欲生死弃 为能作苦际
悟,一音【五】go7语度切
一音(晤)ngo7
行,音(形)heng5喜停切
弃,音(去)khi3去记切
随佛修行的「比丘」等四众弟子,当善观察起心动念,以「悟」知自心「意行」的内容。更「当令」此念念生心,与正见及曾修习之正行相「应」──此即正「念」: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如此渐修渐断,内心一日一日澄澈清明,终能舍「诸欲」爱、「弃」诸「生死」,而不复流转──是「为能」够究竟「苦」边(「际」,边之意),能得烦恼净尽之寂灭涅槃。
8.常当听微妙 自觉悟其意 
能觉者为贤 终始无所会
悟,一音【五】go7语度切
一音(晤)ngo7
始,一音(矢)si2时纪切
一音【四】si3时记切
修学佛法,「常当」亲近善知识,谛「听」甚深「微妙」的正法,而后以法为镜,在持息念住的修习中,「自觉」自「悟其意」念的善恶染净,从而断恶修善、转染成净。此善修戒定慧而「能觉」悟自己、清净自己「者」,终将成「为」世间「贤」人,乃至出世间圣者;其与烦恼尘劳,则「终始」(即始终)「无所会」遇,不再受其娆乱。
※※※※※※※※※
凡夫与圣者的分野,就在觉与不觉:觉,所以成圣;不觉,所以在凡。佛法的修学,也就是想达到超凡入圣,从不觉而觉、乃至三觉圆满的理想。但要超凡入圣、圆满遍觉,这对于始终不觉的凡夫而言,是何其困难呢!然,诚如儒家所言:『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4。修行的心要无他,就是从最平常、最切近处入手──从认识自己,颠覆自己既有的观念与习性做起!
常说:习惯是人的第二生命,人是习惯的奴隶!这种习以成性的惯习,不但形成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与特质,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立身处世与待人接物。它就像一副无形的枷锁,紧紧地扣住我们、限制了我们的发展;又像我们的影子,始终随逐着我们,而我们甚至感受不到它的威胁。它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茧,将我们层层裹在其中,而与真理、与一切的真实阻隔!
所以修行,就是向自己的性习挑战,向自己的意识形态挑战,向自己的旧恶挑战,并且打破自己旧有的一切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与表达模式。开始将别人的观点容纳进来,将别人的做法参酌进来,将别人的感受考虑进来,将自己紧紧抓住、不容变异、非如此不可的心释放出来。是的,这就是开始在尝试破茧而出了!什么时候,我们不再只看到自己的种种好,也看到别人的种种好;不再只看到别人的种种恶,也看到自己的种种恶。什么时候,我们突破得这一层又一层的自我束缚,转而作为习惯的主人,那,才称得上与『觉』沾上一点边!
佛教,是觉悟的宗教;佛教的教育,是觉化的教育,佛可从来不曾教我们懵懵懂懂、不识不知地过日子哦!相反地,是教我们如何觉悟自己,然后行有余力,再进一步帮助他人觉悟他自己,这所以佛要弟子们:『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5。依法修行而自觉,甚且是现觉,才是佛弟子们终身都须奉行的重大课题!(待续)
注释:
1.请参见本杂志93期『妙心法雨』。
2.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页40。
3.《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14.428中)。
4.原出于《中庸》第十五章:「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5.《杂阿含经》卷二四.六三八经(大正2.177上):「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07:49 , Processed in 0.10750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