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05|回复: 3

[太虚法师]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8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太虚法师]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
太虚
   悬论
    一 释经题名义
    二 释句义
    三 释大意
    四 释译人
   释经
    甲一 缘起分
     乙一 通序
      丙一 叙五事
      丙二 列二众
       丁一 当机众
       丁二 现化众
       丁三 结众仪
     乙二 别序
      丙一 说经瑞相
       丁一 现诸瑞相
        戊一 入定放光
        戊二 诸天雨华
        戊三 世界震动
       丁二 大众惊疑
        戊一 大众起疑
        戊二 仁王思惟
        戊三 问诸众会
        戊四 明无答者
       丁三 作乐供养
      丙二 现华召众
       丁一 放光
       丁二 现华
        戊一 正现华
        戊二 显化佛
       丁三 召众
        戊一 召十方众
        戊二 结众供养恭敬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彰护境
      丙一 护出世间正觉界
        戊一 示相
        戊二 请说
         己一 请
         己二 说
          庚一 正说护佛果
           辛一 正说
           辛二 问答分别
            壬一 问答所观实相
             癸一 问
             癸二 答
              子一 观胜义谛性空
              子二 观世俗谛假有
              子三 遣遍计执妄相
            壬二 问答能观正智
             癸一 问
             癸二 答
              子一 总标
              子二 别释
               丑一 双照空有
                寅一 照空
                寅二 照有
               丑二 明我法空
                寅一 正明我法空
                寅二 别遣我法见
               丑三 圣智次第
          庚二 广赞护佛果慧
           辛一 赞说者无上
           辛二 赞信受无上
           辛三 赞能诠无上
           辛四 赞智慧无上
         己三 总结
        戊三 诘验
         己一 如来问
         己二 大王答
          庚一 正答观相
          庚二 结观如来
         己三 佛印证
        戊四 法利
       丁二 护十地行
        戊一 问
        戊二 答
         己一 答初问云何修行
          庚一 正明五忍
           辛一 略明五忍
           辛二 广明五忍
            壬一 明伏忍
             癸一 明习种性
             癸二 明性种性
             癸三 明道种性
            壬二 明信忍
            壬三 明顺忍
            壬四 明无生忍
            壬五 明寂灭忍
             癸一 标位
             癸二 明行化
              子一 明二忍
              子二 明等觉地
              子三 明佛果
          庚二 总结五忍
         己二 答云何化众生
          庚一 真说
           辛一 总明
           辛二 别说
            壬一 明初地
            壬二 明二地
            壬三 明三地
            壬四 明四地
            壬五 明五地
            壬六 明六地
            壬七 明七地
            壬八 明八地
            壬九 明九地
            壬十 明十地
           辛三 总结
           辛四 供养
          庚二 重颂
           辛一 赞三宝
           辛二 颂五忍
            壬一 颂所说
             癸一 广明五忍
              子一 颂伏忍
               丑一 先明四王
               丑二 正明伏忍
              子二 颂信忍
               丑一 别明
               丑二 总明
              子三 颂顺忍
               丑一 别明
               丑二 总明
              子四 别颂远行
               丑一 正颂
               丑二 明进
              子五 颂后三地
               丑一 别明
               丑二 总明
              子六 颂正觉位
             癸二 因果对明
            壬二 颂佛能说
           辛三 明归敬
          庚三 法利
           辛一 现证利
           辛二 宿命利
           辛三 闻法利
            壬一 总赞
            壬二 广明
            壬三 显胜
            壬四 明益
           辛四 普见利
         己三 答以何相而住观察
          庚一 正说
           辛一 征起
           辛二 别观
            壬一 五蕴如幻化观
            壬二 诸受如梦观
            壬三 诸名如响观
            壬四 有为如焰观
            壬五 相待电月观
            壬六 缘成为泡观
            壬七 诸法因生观
           辛三 结成
          庚二 法利
      丙二 护世出世平等法
       丁一 正说
        戊一 问答胜义谛中世俗谛义
         己一 请问
         己二 许说
         己三 正说
          庚一 颂说
          庚二 直说
        戊二 问答不离文字而行实相
         己一 请问
         己二 答问
         己三 结成
        戊三 问答依一真性而说多法义
         己一 问
         己二 答
         己三 结
       丁二 法利
        戊一 就能说明
        戊二 就所说明
        戊三 就信受明
        戊四 就现证明
      丙三 护世间有情国土
       丁一 开示护国轨仪
       丁二 说明护国行由
       丁三 引证护国故事
        戊一 引帝释天
        戊二 引普明王
        戊三 引诸王
       丁四 劝修护国法门
       丁五 闻说护国法利
     乙二 显护果
      丙一 示行果
      丙二 兴赞愿
      丙三 融差利
      丙四 得法利
     乙三 修护行
      丙一 问答奉持
       丁一 问
       丁二 答
        戊一 奉持护出世行
         己一 长行
          庚一 总标
          庚二 别说
           辛一 三贤位
            壬一 习种性十住位
            壬二 性种性十行位
            壬三 道种性十回向位
           辛二 十地位
            壬一 明初地相
            壬二 明二地相
            壬三 明三地相
            壬四 明四地相
            壬五 明五地相
            壬六 明六地相
            壬七 明七地相
            壬八 明八地相
            壬九 明九地相
            壬十 明十地相
           辛三 总结
          庚三 总结
         己二 重颂
        戊二 奉持护世间行
         己一 持经息难
         己二 广明灾相
         己三 显祸福因
          庚一 问
          庚二 答
           辛一 明祸因诸恶积
           辛二 明福因般若生
           辛三 结明祸福因
         己四 明政教护
          庚一 以教护政
           辛一 教敕
           辛二 咒愿
            壬一 叙咒因
            壬二 正说咒
           辛三 印赞
          庚二 以政护教
         己五 时众法利
      丙二 闻法获益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叮嘱护持
      丙一 正嘱护持
      丙二 广明诸诫
       丁一 自恃破灭诫
       丁二 国土破灭诫
       丁三 法灭不久诫
       丁四 随因感果诫
       丁五 佛法不久诫
       丁六 受邪横制诫
       丁七 自作破国诫
     乙二 听众感叹
     乙三 请名劝持
     乙四 总结信奉
  【悬 论】
  一 释经题名义
  甲、仁  
  仁以群众和合为体,以慈爱协济为用。先明仁之体:由近观之,吾人具足五官四肢等而为身体,佛法亦言四大和合、五蕴积集为体;众生于此四大五蕴之身体,能善巧调养保存,止恶作善,谓之一身之仁。由此远推至家庭、社会、团体、国家、世界,能善调治其所聚之群众,博爱救济,使家庭、社会、团体、国家、世界之群众得以安宁,则谓之家庭、社会、团体、国家、世界之仁。广及一切众生之类,能互相爱济,互相资助,共同安乐,则皆谓之仁也。由上观之,小至微尘,大至华藏世界,咸以群众和合为体;换言之,即是以仁为体。次明仁之用:互相爱济,互相救助为仁之用。如一人之四大五蕴,能相爱济资助,则可保安一身康健,否则麻木不仁,且用既坏废,体亦不久朽灭矣。以此一人,推及家庭、社会、团体、国家、世界,亦复如是。然能了仁之体,发仁之用,充满虚空,遍周法界者,谓之佛。能具其体用之分者,谓之菩萨。能得其少分,谓之声闻、天、人,以至一切众生。是故人亦以仁之体用而有,若失仁之体用,则为不仁,亦谓非人。所以仁者,不可须臾离也。乙、王  佛法中以自在之义为王,故法华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此自在义,略似世间自由,是故亦曰自由。然非独自自在而扰其他之为王也;所言自在,是平等普遍之自在。何以故?以王不离仁故,仁以群众为体,群众以一切法为体,若于诸法及人,各如其实、各安其位、各称其量皆得自在,方为王也。古训天下归往为王,其归往者,乃一一皆归为大自在、大自由、大解脱也。
  丙、护  
  以喻言之,如城然;对外能遮灾患,对内能安人民,故护有二意:一、以消弭众患为义:谓诸恶已生令其灭除,诸恶未生令永不生故。二、以成德为义:谓胜德未生令生,已生令长,是为护字之义。
  丁、国 
  世俗言国,以领土、人民、政权为义;佛典释国,较为广博,乃以器世间为国──又言依报。斯依报器世间为众生共业所感所变,故为众生共同依住,而能互为资助其生活者,谓之国。
  戊、般若 
  梵语般若,译曰智慧。然非平常之智慧,乃无上不可思议之深妙智慧,能超过一切世间之智慧也。
  己、波罗密多  
  此亦梵言,波罗密译曰彼岸,密多译曰到、曰离,以此合言曰到彼岸,即过渡之义。佛法六度万行为过渡之船,假此法船,从生死此岸而渡过烦恼之河,达到佛果彼岸──佛果即是二转依果。其渡河法船虽有无量,而以般若为最胜,是故欲到彼岸,必以微妙清净不可思议之般若智慧为根本。又非仅此然,即吾人之作一切事,能得其究竟,亦云波罗密多。
  庚、经 
  以上所释,为经别目;此一经字,是经通号。梵语修多罗,与吾国之经字相似,故译为经。经有常法二义:常义、有轨持诸法不变不迁之理,法、有令诸法性相如是如是不可更坏之义。然佛教之经字义理,尚有胜义,谓经能摄化一切有情之异机,而俾其各得究竟者也。
  二 释句义
  甲、仁王  
  此具三义:1.仁王乃佛之别号:常人只知佛为觉王、法王,而不知佛亦称仁王。所谓觉王,于所知境周遍通达,自在明了,是谓觉王。反而观之,众生不了境界自性,妄生邪执,是谓之不觉。觉不觉间吾人其注意焉。所谓仁王于所教化之众,爱之如子,众生有无量病苦,而以妙药玄方救济之,不为诸法所拘,且能如意施用诸法,济渡含识而得自在,是曰法王。又能了知诸法,善说诸法,亦曰法王。2.仁王即人王别名:古云:仁者,人也,故仁王即人王之别目。一人能得自在之果,施其威德而令一切人类悉得自在,则曰仁王;如孔子有王德而无王位,亦称素王也。本经正明仁王,即是此义,即波斯匿王等,斯诸大王,为人中王,故曰仁王。本经为诸大王所问而说,故本经亦名人王所问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也。
  3.非但以佛以人明仁王,而以一切众生明仁王:斯义云何?谓一人能调养其体,护其安乐,诸病不生,是为一身之仁王。推及家庭、社会、团体、国家、世界等,无不如是。明乎斯,微至极微芥子毛端,大至虚空法界华藏世界等,诸众生能善调其体,巧施其用,咸获安隐自在,则亦谓之仁王也。
  乙、护国 
  此义有其三种:
  1.护国为严净佛土:佛土亦云正觉世间,换言之,即是正觉国土。盖国者,互资共住为义。佛典之国义甚广,世间以人类等共所依住为国土,而西方弥陀如来及诸菩萨等类所依住者,曰西方极乐世界,曰庄严佛土。依上所明,则护者即是严净佛土也。护言弭患成德,如西方国土离五浊恶患──即是弭患义,但受诸乐──即是成德义。又佛之一人,远遣诸恶,离二障二死,成就庄严果土;次而菩萨因中,修诸妙德,灭诸罪障,成其一分庄严佛土之因;准上二义,即是严净佛土。佛土分五:法性佛土,亦曰一真法界,亦曰佛自性国土。然佛既成其自性妙德,为度众生满本愿故,所以权巧方便,为诸菩萨等示现受用国土,如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如来自性本具妙德,唯佛与佛乃得知之,即是自受用佛土;次而为诸菩萨示现他受用佛土;又次而为二乘人等示现方便有余净土;再次而为一切六趣十法界诸众生类,示现凡圣同居佛土;即是吾人现在所愿往生之佛土。总之、以上所明,皆为正觉世间。若众生消弭二障,解脱二死,方不受三界之苦,而得自在之乐。所言二障,即是烦恼、所知二障,由二障故则有二种生死,谓由烦恼障而有分段生死──即是六凡之生死,由所知障而有变易生死──即证初果后所受生死。观乎斯,必先有以护之使弭患成德之功力,断其二障,绝其二死,成其果德庄严,是谓之护正觉世间之义。
  2.以奠安人世为护国义:世间有三:前明为正觉世间,此乃有情世间及器世间也。文佛为波斯匿王等说此经,使一切世间人类安全康乐,此经主旨即在于兹。然非仅人类称世间,上及天神下迄鬼灵昆虫等,与此人世有关系者,皆使安宁,方可谓之护国。经云:‘人未乱,鬼神先乱’;此乃不安其鬼神故也。推及凡关于人世间者,亦复如是。以斯欲护此国者,必先俾一切阙于此者,各如其实,各安其位,各称其量,乃能奠定安宁于所护人世之国也。
  3.明护国为通义:上来所讲,为有限之护国,今以通义明之,则凡存在之物,悉由互资共依而有,故无所往而非国,亦无所往而不用其护。若了斯义,非但诸佛及菩萨仁王等能护其国,一切有生活之有情,莫不能施其功力,各消弭其恶而完成其德,以护其所应护而同趋于安乐也。
  丙、仁王护国 
  仁王护国一句,重在护字,其护字之义,略明于前。能护即是仁王所具之功力,能消弭诸患,完成众德。仁者、即是一切生活有情,不仁者、即是一切枯死之物。生活有情,有自发之自由力,则谓仁王。仁王见自他有情痛苦,发怜愍心,施自在力而拥护之,则曰仁王护国。由人而及非人,由有情而及无情,宇宙万有,莫一物非国,则仁王亦无不具护持之责,有其责必力行其护,否则失其共依之国,亦失其仁王之义也。观乎上文,则仁王对于国,非尽其护持之责不可;观乎患已生者速除之,未生者急弭之;观乎益未生者令其发轫,已生者使其增长。故仁王护国四字,以护字为中主,而贯通上下者也。
  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 
  般若波罗密多,为六度中之一度,此般若度,能使众生达至彼岸,故云波罗密多。如渡河然,般若喻船,假此般若法船,能护送一切众生安稳渡达彼岸,恒受妙乐,故般若为能仁其国,能护其国之秘密要法也。一切万物,自然存在,则具有王之意。如庄生逍遥游,有大鹏万里,鸴鸠咫尺之喻,鹏以万里足其念,鸠以咫尺满其想,虽大小有殊,而各足其足一也。故宇宙万有,各护其自然存在,则有王之意也。然以平等自在方谓之王,则须具一人自在一切自在,一切自在一人自在,及一个自由一切自由,一切自由一个自由之普遍义,以斯普遍一切自在安乐,谓之仁王。此仁王者,匪独自己之自在,单我之自由也。傥成独个自在,则是我见,六趣众生,执此假我而曰此我也,彼非我也,于是睹事物之有益于我者则取之,有损于我者则除之,其或取或舍,俱不相顾,只图满足自心之欲望而已。以斯行之,谓世界不流为残杀不堪之大战场大苦海,无有是处。呜呼!欲挽济兹,亦非先以般若妙智照破彼此我法不可,由般若照空万有假执,开显万有真性,无所往而非佛,无所往而非法,离言自性真如,而无一法可说可思。然则现见森罗万象,陈列目前之万法,由何而有者耶?曰:诸法无自性,无自相,而其体用皆众缘合生,故曰:诸法无独自之性质也。综上之义,虽云仁王护国,而实般若波罗密多护国也。
  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 
  上之十字,为经别号;经之一字,一藏通称。上十字合成一名,下一字为一名,合而成句,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经为结集佛说之法,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此义为所诠,经为能诠,经乃名句文身聚集而成。佛所说仁王护国之般若波罗密多为所诠义,经为能诠名句文身。言名身者,多名集积;句身者,多句集积;文身者,多文集积也。以此名句文身之经,诠其理,表其义,谓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
  总上诸说,以般若为因,以仁王为根本,以波罗密多为究竟也。
  三 释大意
  上来已释名句,次解经题大意。题者经题,故明经题大意,亦是明全经大意也。经题上之四字,表人及事;下之般若波罗密多者,显行及果也。凡一切作事到于究竟圆满,谓之波罗密多;本经大意,即是仁王仁至究竟,护国护至究竟,般若照至究竟,三者咸得圆满,遂谓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非第此经若斯,即三藏十二部佛法亦复如是。非第佛法如斯,凡一切世间诸学说等亦复如是。
  夫一切学说,括而议之不外乎三种要素:一、发展其知识,二、增进其道德──即品性,三、养成其才能──即能力。倘知识发达至极,道德增进充足,才能获得圆满,则可谓之一有知识、道德、才能者。具足知识者,普了一切,诸境不足以迷之。具足道德者,所行净善,诸恶不足以染之。具足才能者,有愿必成,诸苦不可以难之。自利利他,乃俱究竟。以上三者,众生未得圆足,何以故?只就人类明之,性质不一,行为有殊,如有一人,其知识高明广大,考其道德、才能则缺如也;又有一人,其道德清高,考其知识、才能则无也;又如一人,其才能具足,察其道德、知识则有所短也;由人类推及六趣众生以至二乘贤圣,无不如此,故一切众生,皆不能圆足此三德也。三者未能完全具足,不得名之为波罗密多。若妄自夸为充足,及有言无行者等等,皆不免为无明少智,适足以障其德而增其患也。或但具知识道德,然知非圆智,德非全德,极果或仅一小乘果而已;是小乘故,不能利众,故非菩萨之行也。明乎此,则三者──知识、道德、才能──非平均发展至究竟不可,盖可知矣。若至究竟,即目之为佛。本经题中,于此三者,悉皆达到圆足。
  甲、知识
  圆足者,即般若波罗密多。以此清净妙智,照破一切妄执,显了一切实性,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一切诸法,莫不历然了知,故谓之觉王。所以者何?以众生皆有知识,然是居于限量之内,弗能遍知普觉。由无始无明,惑本智故,则有妄想执著,此我也,彼物也;以妄想我故,则我执生焉,以妄想物故,则法执生焉;以此二执,迷惑一切。若有般若二智──人空智、法空智,照空二执,执遣则惑断焉,惑断则可普知一切、遍了一切,是之谓般若波罗密多,即是知识达于究竟也。乙、道德圆足者,则是仁王波罗密多。仁者、大慈大悲,王者、自由自在,盖诸道德皆以大慈大悲自由自在为根本,依此二者以行之,则无非是善,违此二者以行之,则不免有种种障碍,种种患业扰害。是以佛教以大慈大悲为根本,能令一切悉获自由自在之安乐;佛以慈心拔苦,悲心与乐。故仁王者,道德之本也。众生悉有此心,悉具斯德,然非普遍,有仅能仁其身者,乃至能仁其一世界者,是均居有限而非普遍,倘得圆满普遍无障无碍者,则名极果之佛。吾人悉具此德,障而不发,若能各尽其量、各充其德,及至圆足则是佛矣。故曰:佛性各个不无,各个本具,但其力未充而不显其用耳。
  丙、才能
  圆足者,即护国波罗密多。凡具能力者,于众所难,皆能成之,俗者谓之天才或天然能力,然实先业之所修集,故得如斯。要之、吾人作事,有所能有所不能,以斯不得波罗密多之名。迄至佛果,具足万能,行种种行,利种种生,除一切苦,成一切德,此由佛具十种神力,普利十方。言十力者:括罗一切万能,于本经中即护国之意。前云国有三种──有情世间、器世间、正觉世间,三种世间,一切众生莫不概罗。若能遍于此三世间,护其胜德,弭其诸患,即是护国之义,亦即才能圆足之义也。括上三义,吾侪学佛有情,非调合三者齐进,弗能获其圆满佛果;既至究竟,亦目为觉王、仁王、法王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太虚法师]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然斯深义,非凭空杜撰,乃圣教中有依据也。一、与显教三德相齐:何以故?一、法身德,即此题中之仁王波罗密多义,二、般若德,即本题中之般若波罗密多义;三、解脱德,即本题中之护国波罗密多义。二、与密教之三心相齐:一、菩提心,此心为大悲方便之因,盖菩提即觉,亦即是智,此智乃无上正遍觉知,即本题中之般若波罗密多义。二、大悲心,此心为众德之根本,以有此心,无自他别,一味平等,拔众生苦如解己苦,与众生乐如成己乐,斯乃真实道德,故道德必以大悲心为根本,于此题中即仁王波罗密多义。三、方便心,此心为成佛以普利众生之究竟目的,盖因中菩萨,其发愿也咸为成佛,后以善巧方便法门度诸有情,故此方便事业,即是万能事业,于本题中即是护国波罗密多义也。
  由上显密教证,故明本经大意,即是明一切佛法大意;明一切佛法大意,亦是明一切世间学术大意。虽然、世间诸说,均有偏谬,弗能达其本愿。何则?以其知、行、才三方面均非澈底,结果或反被其害,如近世工业之发达,欲改造此世界为黄金世界,孰知法未完善,反造成一残杀战场,若欲挽回,舍佛化无以为归矣。四 释译人释尊说此经于印度,阿难结集,亦属梵文,然何以有一华文之此经耶?佛经非如外道之邪说,谓由天坠一石,地呈一书之所产,原由佛之语言,集为文字而传来。本经既属梵文,今须讲此经之译人。译人为唐朝沙门,名不空,能通三藏,故曰三藏沙门。沙门有二义:一、积极的,是勤修戒定慧义;二、消极的,是消除贪嗔痴义;具二义者,名之沙门,即出家人之通称。当时代宗尊敬不空法师,称之曰大广智,大广智言具足广博大智,精达三藏。法师原籍南天竺人,少时随师东度,及长返国,后复重来,大译显密诸部,此经乃其一也。
  译此经者,尚有三家:一、晋时泰始三年,有月支国三藏名昙摩罗刹──此言法护,译为一卷,名仁王般若。二、后秦弘始年间,有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为二卷,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三、梁朝承圣年间,有三藏法师厥号真谛,译成一卷,名仁王般若。以上三家,初后两译,方言未融,故义有失;秦时所译,古今所尊,然尚有缺。故唯此译最善,义理互彰,毫无有遗,兼之显密双传,甚为出众,故今所讲,亦从此本,尚望诸仁详而玩焉。
  【释 经】
  序品第一
  全经分上下二卷,于二卷中又分八品。品者、汇也,即汇聚众多之名句文身而分为一节也。今释序品:序有二义:一、序者,叙述也,即叙述其事也。二、序者,绪也,即此经之由绪也。本品大文,复分为二:一、证信序,即叙本经确实之事,以为后人证明起信。二、发起序,即叙本经之由何缘由而请问说法也。言第一者:此品居首,故言第一。
  甲一 缘起分
  乙一 通序
  丙一叙五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鹫峰山中, 此段文中有五种事:一、如是,二、我闻,三、一时,四、佛,五、住王舍城鹫峰山中。
  如是,此言指法,有理有事。理者,依胜义谛言,一切诸法以真如为体,真如不可言说,不可思议,故今说无可说,此即如义;诸佛说法,如实而证,如证而说,故其所说无非,此即是义;如理而说,巧当其机,言如是也。事者、如是即如此之义,谓如此经所说之法,其法实是如此,由此令人生信,古德谓之信成就也。我闻者,简非他闻。闻者,领受于声,了别其义谓之闻,即耳识所闻。耳识闻声,由九缘成:一、空,二、声,三、根,四、意识,五、末那识,六、阿赖耶识,七、种子,八、作意,九、前灭识;以足此九,方可闻也。以由九缘故闻声,非仅耳闻。又耳祗闻其声而不能领其义理,了其义理者即在意识,故今不能耳闻,取其总相而曰我闻。我者,有二:一、凡夫外道等妄执我;二、诸佛菩萨随顺世间假名称我,今之我言,即此义──假名我也。所言假者,谓五蕴和合方得此身,本无我体故曰假者。复次、我言即指结集此经者言,谓我亲从佛闻──简非传闻,此亦征信之义也。
  一时者,叙说经之时也。然未表其确定时间,故一时言,亦有二义:一、依理明之,时者色心分位假法,自性本空,无体可得,时性空故,时尚无有,况有其一?既无一时可言,故一刹那即等无量劫,无量劫等于一刹那,以时平等无差,则一切诸法悉皆平等,以斯义故,强立一时。二、依事有三:一、说听究竟名为一时。二、说者听者于时机不相乖角──即机教相应也──名为一时。三、师资道合名为一时。以上二者,古德谓之时成就也。
  佛者,叙法会之主也。梵言佛陀,此曰觉者,略有二义:一、约理言,谓遍于法界一切有情之平等觉性谓之佛,故云一切众生悉皆是佛,诸佛即在众生心也。二、约事言,佛者、有无上正遍觉之无漏五蕴和合假者谓之佛,佛于世间示现成道──即示现由迷而觉也,普觉十方,故云觉者。犹世俗之人,具有智者称曰智者,具有仁者称曰仁者然。
  复次,佛简凡夫外道等之非正觉,故曰有正觉者。复简小乘非遍觉,故佛云有正遍觉者。次简菩萨非圆满觉,故佛又称为无上正遍觉者。前者──依理言──一切众生悉皆是佛,后者──依事言──九法界众生皆不得谓之佛,然有佛性,可以依教奉行而成佛也。今此佛言,乃指释迦文佛,以释迦文佛为此土──娑婆──教主,故不表名也。
  叙处者,王舍城至山中是也。城为巨都,山为小处,此王舍城乃摩竭陀国之都城。本城之来源,他经具有数说,今举一段以明之:昔有一王,与民共造舍居,未几为鬼神坏,唯留王舍,故以号焉。此城之外,有一大山,号曰鹫峰,山顶似鹫故以为名;又此山中多此鸟,故以得名也。王舍城乃佛所化之境界处,鹫峰山乃佛所住之依止处也。复次、王舍城言,乃表佛胜德而统括众民也。佛之胜德,充满清净法界,已除一切恶染诸法,自护护人;已成一切殊胜功德,自觉觉人;由此而显佛之三王义也。鹫峰山言,表佛法身自在,证诸法性圆满遍觉,高出九法界之一切有情。其所知者唯佛可知,其所觉者唯佛能觉,此即表佛之自受用处,此等境界,等觉圣者尚有不知,故以号也。
  丙二 列二众
  丁一 当机众
  与大比丘众,千八百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九智十智,所作已办。三假实观,三空门观。有为功德无为功德皆悉成就。复有比丘尼众八百人俱,皆阿罗汉。复有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实智平等,永断惑障,方便善巧,起大行愿。以四摄法饶益有情;四无量心普覆一切;三明鉴达得五神通;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工巧技艺超诸世间;深入缘生空无相愿;出入灭定示现难量;摧伏魔怨双照二谛;法眼普见知众生根,四无碍解演说无畏;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近无等等金刚三昧;如是功德皆悉具足。复有无量优婆塞众、优婆夷众,皆见圣谛。复有无量修七贤行,念处、正勤、神足、根、力、八胜处、十遍处、十六心行趣谛现观。复有十六大国王,波斯匿王等各与若干千万眷属俱。复有六欲天王,释提桓因等与其眷属无量天子俱。色四静虑诸大梵王,亦与眷属无量天子俱。诸趣变化无量有情,阿修罗等若干眷属俱。 
  鹫峰山中,非佛一人,尚有听者诸大弟子,故云与也。比丘者,表其类也。有释言:丘者,孔子,谓此出家人比如孔子,故名比丘。此不足信,以比丘乃梵文之译音,且别有义,略解为五:一、初出家者受戒时怖魔,故名为比丘。二、出家之后舍诸财产,依戒乞食乞法,此有乞士义,故云比丘。三、能守净戒,亦名持净戒者。四、能持正命,名为比丘。五、破诸恶业,成诸净德,名曰比丘。大者,小之对也。略有数义:一、数大曰大,二、行高德众曰大,三、量大曰大;以此比丘德高其余,故曰大也。众者,多也,和合也,四人以上方谓之众,与僧义同。千八百人俱者,显其数也。此经举数,与他经中不无多寡。俱、谓俱居一处。皆阿罗汉者,显其位也。阿罗汉亦是梵音,译义为应,略言三义:一、应已永断烦恼,名阿罗汉。二、应受人天供养,名阿罗汉。三、应不复受后有,名阿罗汉。尚有诸义,不胜列举,如天亲法华论明十七义等,要之、此阿罗汉即显大比丘所证之果位──第四果也。
  诸漏已尽者,显其德也。漏者,喻也,犹屋漏等,此中言漏,指诸烦恼过患,为众生真如心中之漏,以有烦恼即流漏三界受诸苦故;此漏匪一,是以言诸。诸漏总有三种:一、欲漏,即欲界诸烦恼,能使欲界有情流转五趣生死。二、有漏,即上二界诸烦恼是。三、无明漏,三界烦恼悉依无明,无明为烦恼之通依故。证阿罗汉者,于此三界诸漏咸断无遗,故云已尽。无复烦恼者,亦表所断也。诸漏以烦恼为自体,故漏尽烦恼亦尽。烦者、扰也,恼者、害也,乱也,合之、即扰害之义,换言之、即倒乱之义。三界有识众生,无一无此烦恼,由有此故扰害身心,盲流苦海无有出际。证阿罗汉者,于诸漏尽如树已摧,于烦恼尽犹树断根,以此义故名曰无复烦恼。心善解脱者,明定慧之障,二俱解脱也。此中所明阿罗汉有二:一、利根,即俱解脱阿罗汉,谓于诸定之障皆已解脱,于诸慧障亦复如是。故心者,括定慧言也。二、钝根,即可退阿罗汉,但于诸慧解脱,而诸定障犹未除尽,故或有退时,退已还证。此阿罗汉于定慧心上之障,善能得其解脱,故云善解脱;或解脱法,自性是善,名善解脱。慧善解脱者,即钝根者所得,以具生空妙慧,离诸四倒而得解脱,名善解脱,其义同上。此二解脱,即声闻之涅槃果也。九智十智,开合不同而已。先明十智:一、世俗智者,谓随诸世间而缘世间法故。二、法智,即缘当界──如欲界即缘欲界──四谛等法之智。三、类智,谓下界──如欲界──之智,不得缘上二界之境,但可比类知之,故云类智。四、苦智,如实知苦故。五、集智,如实了集故。六、灭智,如实证灭故。七、道智,如实修行故。八、他心智,能了一切众生之心,可以对机与药也。九、尽智,如实应知者,我已尽知故。十、无生智,于一切法已如实知,不复更求所知。次明九智:一、依瑜伽、显扬等明九智,即十智去他心智是,以此智可以摄入余之九智中也。二、依大毗婆娑,谓九智者去无生智,此依钝根者言。秦译谓八智十智,此亦开合不同。言八智者:表声闻人因中所具智也,谓因中无世俗智及无生智,此中世俗智乃指由修所得之世俗智,非平常之世俗智也。所作已办者,谓此等智果皆已成办矣。就上所明,乃声闻之菩提果也。
  三假实观者,依秦译明之:一、法假实观,通明五阴诸法即假即实也。二、受假实观,今特出受者,受为诸惑之根本,欲除诸苦诸业必先治受,故特出之。此受缘生故假,性空即实,以假对实,以实对假,云假实观也。三、名假实观,上二为所诠,此为能诠,此能诠亦是即假即实,实不可得,而名所可表现者皆假名诠。三空门观者,即空观,无相观,无愿观是也;亦云三解脱门,或三无相门。一、观我空,故名为空观。二、离涅槃诸相,名无相观。三、由无相故,亦无所愿所求,故云无愿观。前之三假实、三空门,谓之所观相,其下之观字,则为能观之智也。有为功德至皆悉成就者,结赞功德已皆成就也。有为功德者:即是道谛上之功德,此功德有戒等三学功德及十智之解脱知见等是也。无为功德者:即无学果上所证择灭涅槃功德。此有为无为诸功德,诸大比丘皆已成就矣。
  复有比丘尼至皆阿罗汉者,次列出家之女众也。所具功德,咸出前明,故不赘叙。
  复有至诃萨者,第三列菩萨众也。前列比丘等为有量之众,此为不可思议之无量众也。菩萨者,菩提萨埵之略称,此译为觉有情,菩萨上求佛觉,下度有识,故云觉有情也。实智至行愿者,总赞无量菩萨之功德也。实智平等二句者,表自利德也。言实智者,根本无分别智,根本即诸法真如自体也,证此体智名为实智,以斯义故,一味平等无有差别。永断惑障者,谓诸菩萨由实智永断一切烦恼等惑,不为其障,善证真如。方便二句者,显利他德,以大行大愿善巧方便,度诸有情,即后得无分别智之妙用也──上来总赞已竟,此下有十段文,别赞十地菩萨之胜德。以四摄法二句,赞初地也。谓初地菩萨以财法二施普益有情故,得布施波罗密多。四摄法者:一、布施,谓众生于财于法若有所求所欣,则能施舍。二、爱语,随说众生爱乐之语,以摄化安乐众生故。三、利行,谓以有利之行,成就众生之事。四、同事,谓与众共同安危,如乘一船同受忧欢者也。以此四法摄受众生,故名四摄法;以此四法普利有情,故曰饶益有情。四无量心二句,赞二地也。此地菩萨断除嗔根,修得尸罗波罗密多,具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以斯普摄众生令得安乐。言大慈者,普与一切乐也。言大悲者,普拔一切苦也。言大喜者,众生无苦俱乐故喜,菩萨见之,如同己乐,故亦大喜。言大舍者,不著自他相也。三明鉴达二句,赞三地也。此地菩萨修忍辱波罗密多,得大三昧,具足三明五通,饶益含识。言三明者: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尽明;得三明则鉴达万有而不茫昧。言五通者:一、天眼通,见障外境及未来也。二、天耳通,能闻障外一切声也。三、他心通,知他众生心行,与众生药,治众生病。四、宿命通,于诸宿生事通达了知也。五、神境通,谓通达一切圣境也。修习无边菩提分法,赞四地也。此位菩萨修习精进波罗密多,故云修习无边菩提分法。言无边,十大数之一也。
  言菩提者,此译为觉,即觉法也。所言分者,品也、类也。此菩提有三十七,向云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也。此中言无边,显其不止三十七种也,工巧技艺二句,赞五地也。工巧者:一、依世俗言,谓作工──亦可曰作业──之精巧也。二、依佛法言,谓此位菩萨修定波罗密多,由定力成办种种利他事业──即工巧义。住此妙定,得一切诸善巧门,此工巧亦即是诸善巧门也。至此位中,成就俗与真无别故,可谓之办事三昧也。言技艺者:即艺术也。此工巧艺术超诸世间,以超胜力得摄有情,以摄力故不离世间,即是随世利世而不被世间学说文字等所覆惑也。深入缘生二句,赞六地也。言深入者,谓正智缘真如也。此位菩萨,缘观二空无诸妄执,了此诸法皆是仗因托缘而得生起,以众缘故则无本体,以无体故一切咸空,以皆空故无可愿求,遂得能所俱寂,缘观双忘。出入灭定二句,赞七地也。此位菩萨具足种种方便波罗密多,以前六地所修之空、无相、无愿等,尚以加行力故方得现前而有间隔,自此以后,恒住大乘无相灭受定中,虽常住中而不为其所碍,故云出入灭定。以定力故,随意示现种种佛事,故云难量也。摧伏魔怨二句者,赞八地也。魔者,天魔;怨者,怨敌。菩萨有诸魔为怨敌,以其怨故生多扰乱,此位能摧伏此,故云摧伏魔怨。又魔怨者,一切染污烦恼法也。有烦恼魔怨障菩萨道,此种魔怨,至此已伏已摧,由摧伏魔,则能以无分别智普照一切胜义谛法,由后得智,则普照一切世俗谛法。虽观二谛而智不二,以不二故佛生平等,故至此地名大愿波罗密多。法眼普见四句,赞九地也。言法眼者,通达真俗诸法之眼,故云法眼。以法眼普了一切真妄等法,故云普见。由此法眼力,则了此地以下一切众生之根,以了根故对根与药,广施财法。言四无碍解者:一、法无碍解,能通达一切能诠教法──名句文身。二、义无碍解,能通达一切所诠义理。三、词无碍解,能通达一切言词文句。四、说法无碍解,能随意说法,辩论决择悉无障碍。由此四者,遍于十方恒演诸法,得无畏也。十力妙智等三句,赞十地也。此位菩萨得种智波罗密多,具佛十力──即处非处等──妙智,由十力妙智演说诸法悉得自在。此地菩萨大愿力故,大智力故,普承佛法,如云含雨,能如雷震雨大法雨,广度众生满菩提愿,诸佛功德悉皆含容,由此而发雷震,破众生之无明,发育众生之菩提芽。言无等等者,无等者,诸法实性也,此性无有可等,唯佛与无上菩提能等无等,故云无等等也。所谓近者,谓此菩萨将近无等等也。金刚三昧者,金刚者、喻定,如金刚不可破毁,故得此号,此地菩萨将近此定矣。由入金刚喻定,刹那无间顿断二障种子,证得无上菩提,此即十地所具之德相也。如是功德二句者,结前所具之功德也。
  复有无量优婆塞众至皆见圣谛者,第四列在家圣众也。佛之弟子,大分四类,谓在家二众、出家二众是。出家二众,已如前释,此乃列在家二众。以此二众多而无数,故云无量也。优婆塞者,此云近事男,谓具清信,亲近三宝,持三归五戒之男众也。次优婆夷者,此云近事女,谓具清信,亲近三宝,持三归五戒之女众也。皆见圣谛者,表其果德也。圣谛者,圣智所了之谛。见者,现观也,明证也,谓此二众俱已成圣智明达诸谛也。要之、在家证初二三果,若得四果,则自然现出家形像。
  复有无量修七贤行至趣谛现观者,第五列七贤众也。此七贤众,四众通括,其数无量。言七贤行者,谓贤位共七也。其七者何?一、五停心行,二、别相念行,三、总相念行,四、暖行,五、顶行,六、忍行,七、世第一行。此之七种,其义甚繁,不克具述,姑且止之。念处以下,详赞其德。念处、谓四念处:一、观身不净,治欲贪也。二、观心无常,治常执也。三、观法无我,治我执也。四、观受是苦,除乐著也。然斯四者为所观境,其上观字即能观定智也,兹可名四观处,亦名四定慧处。然名念者,以近念故,谓由多闻熏习其义,明了不忘,念念引生定慧,故云四念处也。言正勤者,即正精进也,具有四义:一、对未生恶能使不生,二、对已生恶能使速断,三、对未生善能令生起,四、对已生善能令增长;具此义者,谓之正勤。言神足者,亦曰如意足,其数有四:即欲、念、勤、慧是也。言根者,义有上发菩提之芽叶,下吸心地之元素,数有五种:即信、进、念、定、慧也。言力者,即是信、进、念、定、慧之力,由具力故,能有其用。言八胜处者: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复次、内无色想,观外青、黄、赤、白四色,足前为八。言四色者,观青一切皆青无余三种,乃至观白色时亦复如是。以此明鉴诸形色,悉无定相,唯心所转而不贪著,心胜诸色,故云胜处。此八亦云八背舍也。言十遍处者:即地、水、火、风、空、识之六处,加以前之青、黄、赤、白四,足为十也。于此十处,周遍观察,无丝毫隙,故云遍处也。言十六心行者:谓至世第一位具此十六心行,即八忍八智,谓四圣谛中各有四行,其数可以检寻,故不赘述。言趣谛现观者,趣即能趣智,谛即四圣谛,以智趣观圣谛,现前分明了别,则断诸迷惑矣。
  复有十六大国王至万眷属俱者,第六人王众也。言十六国者,下文别列,兹不先叙。斯诸国王,咸诣法会。十六王以波斯匿为众代表,故特举名。等者,等诸十五国王,此诸大王各与从来眷属千万人俱,复有无量,故云若干。
  复有六欲天王至无量天子俱者,第七欲界天众也。六欲天者:一、四天王,二、忉利天──义言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睹史多天,五、化乐天,六、他自在天。此六种天,居人世上,天各一王故。六欲天王释提桓因者,亦云天帝释,译曰能天主,即忉利天之主也。等者,等余五天之主,斯众天王及眷属天子,各有无量众,咸臻法会。
  色四静虑至无量天子俱者,第八色界天众也。欲界有情不离贪欲,此界悉离,然尚有色身,有此色身故对无色界言色界也。四静虑者,即四禅那是也。静者、寂也,虑者、缘也,谓于色界寂静缘虑,已离欲染,且初静虑中共有三天,二静虑中亦有三天,三静虑中亦有三天,四静虑中天则具九;四禅共合有十八天。诸天名义,恐繁不述。诸大梵王者,梵者、静也,此诸天王悉断欲染,故云梵也。言大梵王,举初禅中第三天王,此天王为一小世界主,故举而为代表也。诸者,显色界天各天主也。亦者,随前文来,谓此诸天亦各与其眷属及无量天子俱皆诣法会也。
  诸趣变化二句者,第九诸趣变化众也。诸趣者、六趣也,变化者、六趣之中有身众也。此中有情,其数甚多,故云无量也。
  阿修罗等二句者,第十修罗八部众也。阿修罗者,此云无天德,其性恶,好战斗。等者,等取龙王、药叉、健达缚、揭路荼等诸八部。此八部主,各及无量眷属来诣法会。
  丁二 化现众
  复有变现十方净土而现百亿师子之座,佛坐其上,广宣法要。一一座前各现一华,是百亿华众宝严饰。
  于诸华上,一一复有无量化佛,无量菩萨,四众八部悉皆无量。其中诸佛,各各宣说般若波罗密多,展转流遍十方恒沙诸佛国土。 复有变现十方净土而现百亿师子之座者,明化现法座也。言复有者,依上文来。变现者,变有转变、改变之意,现有显现、出现之意。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是也。此之十方国土,为佛不可思议之清净般若所变现,故云净土。在此十方净土之中,非空无所有,其所具者,有百亿师子宝座。言师子者,喻佛威德,佛说法之座,云师子座。佛坐其上二句,明化佛说法也。谓此百亿师子座上,各有大觉如来坐于其上,各各宣说般若法要。一一座前四句,显现华也。谓此百亿师子座前,各现一华,座有百亿,故华亦百亿,此百忆华,咸为众宝严饰其上也。于诸华上五句,显华中化佛及化众也。谓此百亿华上,一一华上,复化无量如来及其菩萨等无量眷属。其中诸佛二句,明诸化佛各起大悲,各对机宜眷属,宣说此般若法也。展转流遍一句,明众化佛各各相遍,周匝无余诸十方界,于此十方界中,各各如恒河沙佛国中,悉皆宣说此般若妙法也。
  丁三 结众仪
  有如是等诸来大众,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上来二众咸集,各各顶礼释迦佛足,退一面坐。此中现化境界,非吾等凡夫可知,可见当文佛在印度说此法时,其未得道凡夫,见佛为一老比丘耳。其得果之深浅,亦随所证各见不同,或见为现天王身而说法也,或见为现大日身而说法也。吾人不可以为此境是意识之理想,须知彼法会众乃实见其事,凡夫不得见耳。由此以观,固无一处不是鹫峰,世尊亦无一时不在鹫峰说法也。
  乙二 别序
  丙一 说经瑞相
  丁一 现诸瑞相
  戊一 入定放光
  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身诸毛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恒沙佛土。 所言尔时者,即当众集合之时也。世尊者,十号之一,谓于九法界中为最尊贵也。初年月八日者,表说经之始时。初年月者,即说此经之年在正月,此月为年之初,为月之初,故云初年月也。八日者,即第八日也,谓正月初八日。入者,住也。大寂静者,谓胜定也。佛无时不在定,何言入耶?曰:般若为佛之母,显尊敬故,示方便故,故显入相也。三摩地者,梵语,译曰等持,此定广大普遍最为甚深,故冠曰妙。不为一切觉解所动,故云大寂静也。身诸毛孔四句,显佛放光也。世尊放光不一,有在眉间,有在顶上等等。此经放光在全身者,显此般若为一切佛法全体也。入定放光,光及十方恒河沙诸佛国土,故云普照也。且光虽普遍,有缘者见,无缘者弗得见也。
  戊二 诸天雨华
  是时欲界无量诸天,雨众妙华;色界诸天,亦雨天华;众色间错,甚可爱乐。时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如云而下,遍覆大众。
  此显诸天雨华也。是时欲界二句,明欲界六天雨华也。色界二句,明色界十八天亦雨华也。众色二句,明二界所雨之华相也。时无色界五句,明无色界亦雨华也。然无色界本无色相可得,尚有何华之可雨?夫华以香为体,香无形相,即显其无色也。香之广大,犹同须弥,华之阔博似大车轮,此之香华由天空中如云飞下,诸佛大悲,受此因行供养,遂现神通,将华变为宝盖,普覆大众而雨法雨也。
  戊三 世界震动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此显佛说法之功德也,亦即显般若之功德。言普佛世界者,谓即十方恒河沙诸佛世界也。六种震动者:谓光照普佛世界,震动亦必随之也。六种震动,谓:震、吼、击、动、涌、起也。
  丁二 大众惊疑
  戊一 大众起疑
  尔时、大众自相谓言:‘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说摩诃般若波罗密多,金刚般若波罗密多,天王问般若波罗密多,大品等无量无数般若波罗密多,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虚法师]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

续-《●[太虚法师]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此明大众起疑也。当佛入定放光地动之际,在会大众不知大觉慈尊将说何法,将作何事,故各自相语曰:大觉如来,前已为我等──指在会大众──说摩诃般若即四百卷者,金刚般若──即金刚经也,天王问般若,大品般若──即八十卷者。等者,等取所余之文殊般若等也。而今慈尊放此大光,将作何佛事,说何妙法耶?
  戊二 仁王思惟
  时室罗筏国波斯匿王,作是思维:今佛现是希有之相,必雨法雨,普皆利乐。 
  此明仁王起思也。谓当众惊疑之时,有室罗筏国波斯匿王起思惟言:现在吾佛现此希有之妙庄严相,必有法雨利诸有情。室罗筏国者,此云丰德之国。波斯匿者,此云和悦。为此国主,是故云王。言思惟者,简言语也,谓在心中想相而未之发言也。
  戊三 问诸众会
  即问宝盖、无垢称等诸优婆塞,舍利弗、须菩提等诸大声闻,弥勒、师子吼等诸菩萨摩诃萨言:‘如来所现,是何瑞相’? 
  所言宝盖者,即维摩诘经中之宝积长者子。无垢称,即维摩诘居士。此二为在家众之上首。等者,等取其余在会之在家众也。舍利弗即舍利子,此云鹙子,依母得名也。须菩提译曰善现,亦曰空生,生时家中现真空善相,故以彰名。二人为声闻之上首,故举其名。等者,等取在会诸声闻众也。弥勒此云慈氏,依姓立名,即弥勒菩萨也。狮子吼者,依德表名也。二人为菩萨中上首,故以为代表焉。等者,等取在会大菩萨众。仁王以自己不了如来雨何法雨,故以问也。
  戊四 明无答者
  时诸大众无能答者。
  此显如来妙用广博,般若功深,非等觉以下菩萨之可了知也。
  丁三 作乐供养
  波斯匿王等,承佛神力广作音乐。欲色诸天,各奏无量天诸伎乐,声遍三千大千世界。 
  波斯匿王三句,显仁王作乐也。十六国王,观佛入定,现众妙相,不了说何大法,请之于大众,悉皆瞠目无言。然又如来入定,无有能触觉也,不得已而作乐供养,以待世尊自出定也。欲色诸天三句,明诸天随王之意,合王乐亦作种种伎乐也。声遍三千大千世界者,显乐声所及之处也。
  丙二 现华召众
  丁一 放光
  尔时世尊,复放无量阿僧祇光,其明杂色。
  当人天作乐供养之时,住定之释迦世尊,于前光中复放众光。阿僧祇者,此云无数,谓放无量无数之众光也。斯光之明,杂于众色,谓光中有青、黄等众显色也。
  丁二 现华
  戊一 正现华
  一一光中现宝莲华,其华千叶,皆作金色。 
  无量无数之大光明中,悉现一宝莲华,每一莲华各有千叶,千叶之形皆作金色。言宝者,谓莲华之体众宝所成。言莲华者,表菩萨清净因行也。
  戊二 显化佛
  上有化佛,宣说法要。
  此明叶上现佛说法也。此中化佛,显由莲华清净因所成之无漏果也。
  丁三 召众
  戊一 召十方众
  是佛光明,普于十方恒河沙等诸佛国土有缘斯现。彼他方佛国中,东方普光菩萨摩诃萨,东南方莲华手菩萨摩诃萨,南方离忧菩萨摩诃萨,西南方光明菩萨摩诃萨,西方行慧菩萨摩诃萨,西北方宝胜菩萨摩诃萨,北方胜受菩萨摩诃萨,东北方离尘菩萨摩诃萨,上方喜受菩萨摩诃萨,下方莲华胜菩萨摩诃萨,各与无量百千俱胝菩萨摩诃萨,皆来至此。 
  是佛等五句,明如来大悲光明,常遍十方恒沙佛国,无有一微尘不有此光,第有缘之处方现,无缘之处不现。故知释尊无一时不放光,无一时不说法,众生业障浓厚,不见不闻而已。彼他方佛国中以下,有五对义,表十方众也。东方二句为第一对,东方有普光菩萨。东南二方之间为东南方,此方有莲华手菩萨,手以喻信。言莲华手者,表其具清净信也。南方二句为第二对,离忧者,远诸忧恼也。光明者,光为其体,明为其用,双彰体用,故曰光明。西方二句为第三对,行慧者,谓二利之中,以甚妙般若为引导也。宝胜者,谓具足一切世出世功德之宝也。北方二句为第四对,言胜受者,离诸苦害,得一切出世无漏之乐受也。离尘者,谓具足胜德离诸尘垢也。上方二句为第五对,喜受者,谓具足一切最上喜乐也。莲华胜者,谓具足清净妙行,如莲华之不染淤泥也。各与二句,显其眷属亦来也。
  戊二 结众供养恭敬
  持种种香,散种种华,作无量音乐,供养如来,顶礼佛足,默然退坐,合掌恭敬,一心观佛。 
  持种种华四句,显供养也。顶礼佛足,所以表敬,谓以己之尊礼佛之卑也。礼毕退坐,合掌一心,观佛之瑞相而待说法也。
  观如来品第二 
  所谓如来者,即是佛果。故观如来,即是观佛果也。而如来之法身,法界皆是如来,故如来为所观境也。上观字,为能观之智──即大般若也。又如来以五法为性:一、以清净法界为如来体性──即法界体性智,二、大圆镜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四智为如来相用,以此五法为如来性。所言如者,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乃至离一切相皆不可得──明如来离幻相也。然证诸法实性平等,如如不二──明如来证真如性也。所言来者,大愿力故,法如是故,机所感故;由斯三者,而来九法界中现身说法,济度众生,故号如来。以此一名而可通罗诸佛二利功德,无不圆满,欲护此故,故云观也。复次、此所护如来,非诸佛果德上之如来,以佛果圆满离诸障故,无有少法可以坏故,以是亦无用其护也。故此中所护如来,乃菩萨心中之如来也。此品为全经第二,故曰第二。此品以下为正宗分。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彰护境
  丙一 护出世间正觉界
  丁一 护佛果
  戊一 示相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坐师子座,告大众言:‘吾知十六诸国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等诸王云何护国?善男子!吾今先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护佛果、护十地行,汝等皆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是时大众波斯匿王等,闻佛语已,咸共赞言:‘善哉!善哉’!即散无量诸妙宝华,于虚空中变成宝盖,覆诸大众靡不周遍。
  本经以护国为宗,其中若人若法悉是能护,国为所护。然国有净秽之别,故彰护中有其三种,此下第一护正觉清净佛土。于中有四,此第一示相也。
  释尊入定不为一切所触惊,故当十方菩萨作乐供养之时,即在座上欲演此法,故从三昧起。三昧者,即前所云之大寂静妙三摩地也。狮子喻佛,谓佛乃众圣中之尊,能坐之人名师子故,所坐之座亦名师子座也。告大众言等七句,显佛之他心智,以在大众无一知佛将作何事,佛以大悲为度生故,是以出定说法也。然佛何以了知众等之心念?盖正遍无上觉者,无所不知,无所不了,以斯之故,则早知大众之心,遂告而安慰之也。大慈者,谓如慈母之爱子,具大慈心,一切众生普皆利乐,而我等诸王职在护国,其护国之法不知其可,世尊既是普利,当以适机之法,示给吾等也。故云: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等诸王云何护国也。
  善男子等四句,显佛许说也。护佛果者,乃护菩萨心中之佛果,谓弭去众恶,成就胜德,渐至菩提佛果,故云护也。以斯义明护佛果,故十地等行尤宜护也。不仅菩萨宜尔,凡具有命识者,亦宜护自己本具之佛果,以知有本具佛果而护之,则宜修众行,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行,亦应护也。此文佛许先为菩萨说护出世之正觉国土,次为说护世间国土也。汝等二句,劝众听也,今为汝等先说护佛果、护十地行,汝等在会大众皆宜谛听,善思念之。谛者、审谛也,闻者、耳领声境也。谓汝等应专谛听闻吾之所说,闻后复宜善思念之。所言善思念者,谓领佛之语而应正心思念,不使忘记失念。然吾等凡夫不起正念,日趋贪嗔,不知自具出世无漏功德等诸佛果,斯真自暴自弃,学佛者当留意焉。
  是时大众五句,明大众欢赞也。其以波斯匿王为首者,显此经以护世间国土为主旨也。即散无量众宝妙华三句,明散华供养也。大众感佛大慈,故各散妙宝诸华,斯显众生本具之清净信因。于虚空中,喻感于佛心也。变成宝盖者,显佛大慈悲心应众生机,从寂灭心起大悲愿,护众生本具佛性而显出之也。故将清净信心宝华,变以宝盖,盖覆众生而护其佛果也。覆诸大众二句,显普遍也。
  戊二 请说
  己一 请
  时波斯匿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长跪,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护佛果?云何护十地行’? 
  此段为请。当佛许说之后,散华供养变成宝盖之际,波斯匿王整仪礼佛而白佛言:世尊既许先为菩萨说护佛果、护十地行,其义云何?
  己二 说
  庚一 正说护佛果
  辛一 正说
  佛告波斯匿王言:‘护佛果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不观色相,不观色如;受、想、行、识,我、人、知、见,常、乐、我、净,四摄、六度,二谛、四谛,力、无畏等一切诸行,乃至菩萨、如来,亦复如是:不观相,不观如。所以者何?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犹如虚空。蕴、处、界相,无我我所。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密多’。 此段正说护佛果也。佛果乃菩萨行中之佛果,众生本具之佛心也。菩萨为护佛果应安住大悲心中,教化众生为本,故云:应如是住。如是者,如前所解,亦即同下所说也。
  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者,明菩萨利他也。于中菩萨为能利者,众生为所利者,所利之中,略有四种:一、卵生,谓蛇鸟类。二、胎生,谓人兽类。三、湿生,谓虫等,若蜒蚰类。四、化生,谓天等──诸天顿具五根──及蜻蜓类。菩萨教化此四类生,应不见有能教化者及所教化者。然宜如何观耶?谓于四生之中,不观五蕴之相,不观五蕴之如。以色为初,故首举之。此中相者,即是现象。如者,即是本体。一切四生,五蕴和合无有自性,色等五蕴众缘集起亦无自体。若即色取相,或离相取如,其余四者悉如是取,于自身亦见如是者,则有执障,有执障故则非是般若心,以非般若心故则失其菩萨之职也。受、想、行、识者,亦复如是:不观受相,不观受如;不观想相,不观想如;不观行相,不观行如;不观识相,不观识如。由此空故,了知众生本来是佛,无佛可成,本来菩提,无菩提可证,平等平等,诸佛、菩萨无二无别。我、人、知、见者,于五蕴之中,不观相观如,则于我相我如,人相人如,知者相知者如,见者相见者如中,亦不观其相、如也。此五蕴四相为众生法,众生法中既不观相不观如,故众生法空;众生法空故,与众生法相对之圣人法,亦是空无。故常等四法,虽是圣人妙德,菩萨于中亦不观其相、如,若计其相、如,则成四倒也。四摄六度等四句者,此明能对治之行,亦是空无。其中四摄六度,如前已说。所言四谛,即苦、集、灭、道。力者,十力。无畏有四。等者,等取一切对治行法,故复括以一切诸行。谓于此等,菩萨皆不观其相、不观其如也。乃至菩萨、如来四句者,明果法也。谓前菩萨万行,悉不可得。既尔,则由万行所得之佛果,亦不可得。于如来法尚不可得,况菩萨法?故云:亦复如是。不观其相,不观其如,若能于此凡圣染净法中不观相、如,方不违菩萨之本心,亦即可以圆足二智,得大解脱。然于此中亦观其空。何以故?一空故,一切皆空,一切空故,一亦是空;一平等一切平等,一切平等一亦平等;一不可得一切不可得,一切不可得一亦不可得故也。
  所以者何者,征明其不观相如之所以也。以诸法性等八句者,释前所以也。前来所谓菩萨于若凡若圣、若染若净、若因若果等诸法中,不观其相,不观其如者,以此凡圣、染净、因果诸法之性,悉皆平等平等,实性不异故。以此诸法体性实相平等,若观此法之相、如,则即非彼法之相如,而真实性相遂不周遍,故以其性一如,则无相、如之可观。然来之与去,其在相上显现而见,今既无相及如可得,何有来去耶?由来而有生,由去而有灭,既观无来去,则亦无生灭。生者从无而有,灭者暂有还无,诸法性相常遍,未尝无则何以言生,无生则何以有灭耶?观此,则一切诸法,无不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犹如虚空。其言真际者,谓一切法真际,由无分别智显现也,然非心言之路可及,故曰真际。法性即诸法平等实性,谓前来五蕴等众生法,常乐四摄等圣法,其性皆同真际法性,而所言真际、法性,亦是等于诸法,何以故?性无二故;以无二性,犹同虚空,无二无别。虚空者,非现见之虚空义,乃诸法之无碍性义;如现见虚空,亦无碍也。又以诸法之性,遍周法界,如虚空然。
  蕴处界相二句,遣执也。由上来推观五蕴尚无,何有依五蕴所起之我我所执耶?十二处、十八界,皆自相不可得,何有依其所起之我我所耶?如龟毛本不可得,何有由龟毛而造成之绳耶?凡夫不了兹义,妄起执著,遂致流转三界而无出期。菩萨发心,初由胜解般若,不生妄执,进而加行、根本、后得,始得圆满其初心也。是为菩萨摩诃萨二句,结修般若波罗密多也。
  辛二 问答分别
  壬一 问答所观实相
  癸一 问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萨众生性无二者,菩萨以何相而化众生耶’? 
  王问佛言:菩萨不观一切法之相如,于自于他平等无差,菩萨不可得,众生亦不可得。菩萨以利生为宗,如此观察无众生相可得,菩萨当以何相而教众生也耶?
  癸二 答
  子一 观胜义谛性空
  佛言:‘大王!色受想行识,常乐我净,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受想行识,常乐我净,亦不住净,不住非净。何以故?以诸法性,悉皆空故。’ 
  此明佛答也。色等五蕴,是代表众生法,常等四法,代表圣人之法。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者,谓若众生法,若圣人法,其性本来平等,非一非异,常遍法界。以此之故,法性若住于色中,则非色之法中无有此平等实性矣;若住非色之法中,则色之法中无有此平等实性矣;故不住色,以遍非色故,不住非色,以遍色故。众生一切杂染之法,以色为首,推受想等四,亦复如是。乃至圣人一切清净法中,其真实法性,亦不住净法中,以遍非净故;亦不住非净法中,以遍净法故。何以故?以诸法真性,悉皆空寂故。
  子二 观世俗谛假有
  ‘由世谛故,由三假故,一切有情蕴处界法,造福非福不动行等,因果皆有。三乘贤圣所修诸行乃至佛果,皆名为有。六十二见亦名为有’。 
  以胜义谛而观之,一切皆空,今以世俗谛而观之,则一切皆是幻有。凡仗因托缘而现起之幻有法,谓之世俗法,如实了达是如幻、如梦、如露、如电谓之谛,谓一切诸法由仗因托缘之世俗幻有故,所以皆有。由三假故者:所言三假,与他之经论有出入不同,今不详论,祗就本经所言明之:一、法假,谓五蕴四大等法因缘和合而有,其体虚假,故云法假。二、受假,谓世间一般人民知有苦有乐,咸取用乐,而不知乐者暂时,若灭时则苦受至矣,故凡世间之一切受用,皆是假也。三、名假,谓前二为所诠体相,此名为能诠言语等,世人以有名必有法,有法必有名,而不知有名不必有其法,有法亦不必有其名,由此名法不定,法假名亦必假也。由世俗谛故及三假故,所以一切有情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中,则造业受苦矣。所谓业者有三:一、福业,谓欲界有情能感福果之业。二、非福业,谓三途众生能召苦果之业。三、不动业,谓上二界之四禅八定,众生所修,感不动果之业。其言造者,谓起念行事也。谓造此三业,行此三行谓之因,其所得结果谓之果,此若因若果诸法,由世俗谛故,由三假故,一切皆有。三乘贤圣等四句,明三乘圣法,依世俗、三假故,悉皆是有。其言贤者,小乘七贤行及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位。圣者,小乘须陀洹等,大乘十地位也。若贤若圣及其所修诸行,乃至由行所得之佛,由依世俗谛故,三假故,悉名为有。六十二见二句,明诸见依世俗、三假故,悉皆是有。六十二者为所见,见者为能见。见以计度妄执为性,谓于六十二我法中,妄想计度。六十二见之名义浩瀚,故不列举。
  子三 遣遍计执妄相
  ‘大王!若著名相,分别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见诸法实性’。 
  上来以胜义故,照其皆空。恐众生执空故,以世俗故明其幻有。复恐众生于幻有中,妄执为有,是故遣执。谓若诸众生能如上所明如实了达,不观一切法之相,不观一切法之如,性皆是空,如此了达,不违二谛,合于中道。若著名相分别诸法,此是相,此是如;分言之、于六趣、四生、三乘之中,计著此是六趣、四生、三乘等之相,此是六趣、四生、三乘等之如,乃至此是其名,此是其行,此是其果,如是计度,则违二谛,不符中道,即不见诸法之实相矣。亦即永流生死海中,而堕凡夫、外道之类,不得谓之菩萨矣。
  壬二 问答能观正智
  癸一 问
  波斯匿王白佛言:‘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智云何照’? 
  此问答能观正智中之问也。谓彼诸法实性,一味平等;二谛中道,非空非假,中道二谛,即假即空;以真谛故非有,以谛俗故非无;而菩萨之智应如何乃能照了之耶?
  癸二 答
  子一 总标
  佛言:‘大王!智照实性,非有非无’。
  此答中之总标也。谓诸法实性,本来非有非无,智如诸法实性而照,即于真谛照其非有,于世谛照其非无,如是而照。
  子二 别释
  丑一 双照空有
  寅一 照空
  ‘所以者何?法性空故,是即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缘、二谛、四谛,一切皆空。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诸有为法悉皆空故。以甚深般若波罗密多,照见诸法一切皆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毕竟空、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般若波罗密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由般若智照诸实性非有非无,此义云何?谓诸法性本来空故,是即色受想行识等七句,显法空也。谓既云本空,则色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缘、二谛、四谛、乃至一切诸法,悉皆是空。士夫即是凡夫众生,六界即是眼等六界,凡夫恒执以为我故。十二因缘、二谛,至下当解。是诸法等五句,就诸法之生灭作用上明空也。诸法者,即指前来所明之蕴处界等,谓此蕴处界等诸法,即生即灭。所言生者,以无而有。灭者,暂有还无。以即生故则即有,以即灭故则即无。以此诸法顿起顿灭,刹那刹那无有住时故,生灭诸法,即有即空。亦复如是之言,显此生灭之法,亦同前诸法也。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二句,谓心起一念,此一念中有九十个刹那。刹那者,最短之时也,此一刹那中尚具九百生灭,此种生灭非凡夫可以了知。何以故?凡夫心量,极粗动故,不可现知,然可比知。如今世之科学,有分析时间至极短,推见万有皆动,然吾人不觉知者,以其转旋迅速。由此一证,则知一切诸法,刹那生灭无有停也。诸有为二句,结其空也,谓诸有为生灭之法,由刹那生灭故皆是空。以甚深般若波罗密多二句,明以能照之清净般若妙慧,照见一切诸法悉空。内空外空等十八句,显所照之空也。内者,六根。外者,六尘。内外者,十八界。空者,虚空。大者,十方。胜义者,出世法。有为者,因缘生灭之法。无为者,非因缘生灭之法。无始者,本来之义。毕竟者,究竟也。散者,变坏之法。本性者,诸法自体自相,名所诠之诸法自相。一切法者,恐上所列未尽,故总言一切也。谓此内法乃至一切法,由般若照,无一不空,此明众生法空也。般若波罗密者,能观之智也。因者,三乘贤圣所修之因。佛果者,由因而得之圆满究竟果也。空空者,谓能空之空。此般若能观智乃至能空空,由般若妙慧照之,亦复皆空。
  寅二 照有
  ‘诸有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此下由般若智复照其一切皆有也。法集者,五蕴等法集积也。受集者,苦乐等五受集积也。名集者,能诠之种种名等集积也。此法、受、名三,性本是假,世间诸有为法不外此三者,斯三假有,世间诸法依之而有。因积者,一切善恶等因集积。果积者,由因积而成得之果。以此因果皆有,故六趣亦有,谓由前业因而趣得之果也。上明世间因果是有,次明十地等出世因果,由世俗谛及三假故,亦皆是有。丑二 明我法空寅一 正明我法空
  ‘善男子!若菩萨住于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见,为住世间,即非菩萨。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悉皆空故。 
  上来若人若法,即有即空,恐诸凡愚分别执我,是故此下别破我法二执,此即正破执也。言善男子,重呼大众之名以警觉之也。谓若有求无上正觉者之菩萨,住于法相之中,于中若计实有诸法及我相、人相、有情相、知者相、见者相等,住于世间者,此人非菩萨也。所以者何?此等我法相,本唯凡夫妄执,菩萨所当如实了知是空而不住者,今既于空中执有,故非菩萨也。
  寅二 别遣我法见
  ‘若于诸法而得不动,不生不灭,无相无无相,不应起见。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诸佛法僧亦如也。 
  若有菩萨于诸法中而得不动,所言不动者,了达诸法真如实性如如不动,故“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也。以生灭即是动,故不动即无生灭相。以本无故,亦无无相。于此如如不动法中,菩萨不应起见。何以故?一切世间诸法之性,皆是不可思议,真实如如。一切出世:若佛、若佛说之法,若依佛法而修行者,亦复如是不可思议。
  丑三 圣智次第
  ‘圣智现前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密多,名欢喜地。障尽解脱,运载名乘。动相灭时,名金刚定。体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一切菩萨从初发心,咸以般若鉴达诸法,及至胜解,亦由般若。次由加行般若,证无分别智,此智现前,曰圣智现前。最初一念者,谓世第一位之最后刹那所引之第二刹那,此第二刹那即是见道──即初地也──之最初一念也。得此一念,则遍证诸法实相而具足八万四千波罗密多。言八万四千波罗密多,即是对治众生八万四千尘劳。名欢喜地者,以从初发心至此位,是经初无数大劫,此一劫中恒怀求证无分别智,今既获矣,得未曾有,故生出世之大欢喜也。障尽解脱二句,谓由初地进而地地断障,乃至障尽而得解脱果──即是大涅槃果。然由初发而至佛果智,是依此般若法船而达其极,故曰运载名乘。动相灭时二句,别明等觉地也。十地之中,有无明断,有果智证,此能断所断,能证所证皆是动相;至等觉位,于进入佛地时断此动相,故曰动相灭时──此时谓第十地之后心,此心即无间道金刚喻定。金刚者、喻也,喻此定等佛三昧,未有一法可破故,即此无间而证无上正觉故,此位亦曰无间道。体相平等二句,明佛果也。由前金刚位无间顿断二障习气,即证清净法界,与十方佛一体平等,名体平等;其时能证清净法界之四智菩提及诸德用亦等诸佛,名相平等;得此体相平等号一切智,而此一切智即能了众生界之差别,故名一切智智,亦曰一切种智,亦曰无上正等正觉。
  庚二 广赞护佛果慧
  辛一 赞说者无上
  ‘大王!此般若波罗密多文字章句,百佛千佛百千万亿一切诸佛而共同说。 
  此明说者无上,而赞此般若亦是无上也。文字者,章句之所依。此文字章句为能诠,般若为所诠,此文字章句中所诠义理是般若波罗密多,故曰般若波罗密多文字章句。此种文字章句,非我释迦一佛所说,乃百佛、千佛、百千万亿佛及一切诸佛之所共说也。然此诸佛为圣中之圣,故曰无上,其能说无上故,其所说亦是无上也。
  辛二 赞信受无上
  ‘若有人于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于此经中,乃至起于一念净信,何况有能受持读诵解一句者! 
  此赞信受无上也。谓若有一人,持如满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众生,不第供养而已,并令一切皆得阿罗汉果,此种功德,当为不可思议也。然不如有一人在此经中生一念净信之功德,谓若能于此经中起一念清净信,则其功德胜前无量也。以此一念清净信功德尚如此,况复有人能于此经常常受持一句,常常读诵一句,常常解说一句者耶?由此一句而一章、一篇、一卷、一经,其功德当更超过一切也。此中言七宝,如余说,故不述之。
  辛三 赞能诠无上
  ‘所以者何?文字性离,无文字相,非法非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太虚法师]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

续-《●[太虚法师]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所以者何?问前信受功德何以殊胜也。文字等三句,答其所以也。谓信受者,离此能诠般若之文字性,亦是即此文字性而离文字相也。以文字性本来清净平等,同于般若之实相。所言非法者,空文字相也。非非法者,显文字性离相即真也。故文字章句即是真如法性,谓就文字般若而显实相般若。此中文字以何为体?乃以声音为体。而声音以何为体?则推归心识。此心识之体相,亦是清净真如。故此说般若之文字,亦等于此。
  辛四 赞智慧无上
  ‘般若空故,菩萨亦空。何以故?于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终生,此三十生悉皆是空,一切智智亦复皆空。
  此下赞能修者无上也。菩萨以无分别智观察诸法实性而证实相般若,以此般若空故,则求证般若者亦是空无。何以故者,征也。于十地中等五句者,明所以也。谓十地菩萨于地地中皆有三生:一、始生,即初入地时;二、住生,即入地之后及出地之前也;三、终生,即出地时。故十地合有三十生。以此渐生渐灭,刹那刹那,故十地亦空;十地之行既空,由十地行所得之一切智智亦复皆空。
  ‘大王!若菩萨见境、见智、见说、见受,即非圣见,是愚夫见。有情果报,三界虚妄:欲界分别所造诸业,色四静虑定所作业,无色四空定所起业,三有业果一切皆空。三界根本无明亦空。圣位诸地无漏生灭,于三界中余无明习变易果报亦复皆空。等觉菩萨得金刚定,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佛无上觉,种智圆满,择非择灭,真净法界,性相平等,应用亦空。善男子!若有修习般若波罗密多,说者听者譬如幻士,无说无听,法同法性,犹如虚空,一切法皆如也。
  大王等四句,明遣见也。重呼其名,以示悟也。若有菩萨见有实相之境,见有观照之智,见有能诠言说,及见有由言说而得受者,则非菩萨之圣见。何以故?菩萨应无所见而如实见,若实有见则违妙空般若,以非般若则违菩萨之行,以非菩萨之行则不名菩萨,故曰:若有见者,则非圣人之见,乃成愚凡之见也。有情果报二句,总明三界虚妄也。言有情者,即是一切有情识知觉众生。果报,即三界有情由业所感之报也。谓三界有情之业报因果,皆是虚妄,何以故?欲界一切有情,妄起分别,心识乱动而造诸业;色界一切有情,于四静虑中所作诸业;无色界一切有情,于四定中所起诸业;此三有──即三界众生所造作所起诸业,由诸业而得之果,一切皆空。三界根本二句,明根本惑空,谓诸业之生由于无明,今诸业既空,其无明性亦空寂也。圣位诸地等六句,明圣境皆空,谓证圣智之诸地菩萨,虽出三界不受后有生死,而在无漏位中,尚有生灭可得。何以故?谓断分段生死而未断变易生死故,此变易生死者由未证圣位前,于三界中所有无明习气未断,以修万行,于地地中渐渐增长,渐渐增进,渐渐断无明习气,渐渐证无上妙智,由此渐渐而变易之生死,曰变易生死。此变易生死由般若照之,般若空故此亦空也,此明圣人之因空也。等觉菩萨等四句,明等觉地亦空。何以故?等觉菩萨住金刚定,尚有二种生死──分段、变易──微细之障──亦即是二障也,故于此中亦有生灭之因果相。然此因果之相本空故,此位所断细业而得之一切智果,亦复是空。佛无上觉等六句,明佛果亦空。无上觉即是佛。种智圆满者,谓佛是一切种智。择灭者,由慧之简择力而得之涅槃。非择灭者,非由择力所得之灭。真净法界者,即是真如清净法界。性相平等者,佛于若性若相诸法,不起别念,平等不二。此皆世尊所成之果,而此果当体空寂;其所有应化之妙用,亦复是空。
  观上所说,若凡若圣,若因若果,无不空寂。善男子!若有修此般若波罗密多者,当知能说者,能听者,如幻如梦,皆无实事,犹如幻士依幻而作,以是幻故,故无有能说此般若者,亦无有能听此般若者。何以故?般若亦不可得故。如此三者,悉等法性,犹如虚空,无二无三,是故诸法皆是一体无有差异。何以故?皆如如故。
  己三 总结
  ‘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为若此’。
  谓所言云何护佛果者,如此所说。
  戊三 诘验
  己一 如来问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观如来’?  
  诘验者,佛既说护佛果已,而考验波斯匿王能否了达,了达能否依之而行,故问之曰:汝以何相而观如来耶?
  己二 大王答
  庚一 正答观相
  波斯匿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不住方,不离方。明无明等,非一非异,非此非彼,非净非秽,非有为非无为,无自相无他相。无名无相,无强无弱,无示无说。非施非悭,非戒非犯,非忍非恚,非进非怠,非定非乱,非智非愚,非来非去,非入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 
  此下大王答也。谓观自身之本空实相,等于诸法性相,而观如来亦复如是,无二无别。何以故?观自身相无有三际,观如来亦复如是。前际者,过去也。后际者,未来也。中际者,现在也。以无三际,故不住三际,虽不住三际,而亦不离三际──按:经文缺不离三际一句。次观五蕴不住五蕴,若住五蕴,则不能遍非五蕴中,故曰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二句者,谓此实相若住四大,则陷于四大,而不遍非四大之法性。其观若离四大,则四大之外别有实相也,故不离四大。六处者,即是眼耳等六处,此实相不限六处,不外六处,故曰不住不离。其于三界亦复如是。方者,十方,不住一方而亦不离一方。明无明等者,明有色心之别,色之明、光线等,心之明、正智是也。无明即痴,明之反也;此若明若无明之二,二者不可言其一,故曰非一,不可言其二,故曰非异;何以故?实相不二故。非此非彼,非净非秽,非有为非无为,无自相无他相,亦复如是。无能诠名,无所诠相,无强有力者,无弱无力者。由此世出世法皆无,是故亦无有能示所示,能说所说。非施非悭等六句,明无六度、无六蔽,性无二故。非来非去等句,明无作用之若因若果也。心行处灭等四句,显无相等之所以也。谓此若因若果等一切诸法之实,心之缘行处灭而不可得,心既不可以行,言语之路何能通之?故言语道亦断。故曰:同真际等法性。然此真际法性,乃不可言寻也。
  庚二 结观如来
  ‘我此相而观如来’。
  谓我以此相观我自身,即以此相观于如来,以如来实相,于我实相,未尝有异故。
  己三 佛印证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说,诸佛如来,力无畏等恒沙功德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般若波罗密多者,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如来印可波斯匿王真能了达诸法实相而修行也。谓我言以何相而观如来,汝以观自身实相而观如来答之,如此如此,如汝所说。何以故?诸佛世尊十力、四无畏等──等取大悲等心,及如恒河沙功德,并十八不共法等,悉是如此无前际乃至等法性,凡菩萨修般若波罗密多,必应如此而观诸法,若不如是,则非是菩萨。何以故?此诸法实相,与真际法,亦是邪观。
  戊四 法利
  说是法时,无量大众,得法眼净。 此显所得法利也;谓说此护佛果法时,在会大众有无量人,皆得法眼净。法眼净者,即是通达诸法之智,已离迷谬之染污也。
  菩萨行品第三 如来品中,佛先许说护佛果、护十地行,其次大王问亦有二问,初问云何护佛果,次问云何护十地行。初问,释迦已为讲说,其次应说护十地行,是故次说此菩萨行品。菩萨名义,虽如前说,然广狭尚未辩明,有情从初发心求无上菩提以至金刚道中皆名菩萨,所谓从初住以至十地后之等觉地悉曰菩萨,而中以十地为最胜。
  何以故?以入初地证不退故,能广化众生故。菩萨,梵言菩提萨埵,此曰觉有情,所谓上求大觉,下化有情是也;以此故与吾等人道有密切之关系焉。然通俗专目偶像为菩萨,实为错误,以偶像或为菩萨像,非尽是菩萨像。而非偶像之学佛人正名菩萨,以此名菩萨,则其义宽广,而简以摩诃萨,则当指初地上或初住上言之也。言第三者,此品在全经中为第三品,故曰第三。
  丁二 护十地行
  戊一 问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护十地行菩萨摩诃萨,应云何修行?云何化众生?复以何相而住观察’? 
  此第一申问,此一问中有三:一、问护十地行大菩萨应云何修行?二、问护十地行大菩萨应云何化众生?三、问护十地行大菩萨应以何相而住观察?问者问初地以上菩萨,而答者则以发心菩萨明之。此义云何?以初地上之菩萨,乃初发心之果,世尊从因说果,是故从初发心明也。初问显自利德,次问显利他德,三问显断惑德。自利德即是智德,谓无上佛道誓愿成。利他德即是恩德,谓众生无边誓愿度。断德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其观察法相求种种陀罗尼者,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也。
  戊二 答
  己一 答初问云何修行
  庚一 正明五忍
  辛一 略明五忍
  佛告大王;‘诸菩萨摩诃萨,依五忍法以为修行,所谓: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皆上中下;于寂灭忍而有上下;名为菩萨修行般若波罗密多。 
  此略明诸菩萨摩诃萨,以五忍法修行也。忍者,忍可之义,谓与心相应不违印可其义也。然此五忍以般若慧为体,何以故?智有简择之功,谓简择既决定而印可谓之忍,故此忍之相为胜解──即是智,以能胜解则决定印可不移者也。然五忍皆以智为体,而何以区别之有五?盖就其忍之深浅而分之也。五忍:初伏忍,能伏无明等烦恼故。初地二地三地所具为信忍,四地五地六地为顺忍,七地八地九地为无生忍,十地佛地为寂灭忍,其义如下当释。皆上中下者,谓每忍之中皆有上忍中忍下忍之三,而十地佛之寂灭忍唯有上下二忍,故合十四忍也。然于他之经论中,有开之为三十四忍者,不过开合不同而已。修此五忍或三十四忍者,即名为修行般若波罗密多。何以故?此忍决定相应证可,不能变易摇夺,即是般若之功故也。
  辛二 广明五忍
  壬一 明伏忍
  癸一 明习种性
  ‘善男子!初伏忍位,起习种性,修十住行。初发心相,有恒河沙众生见佛法僧发于十信,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戒心、愿心、护法心、回向心。具此十心,而能少分化诸众生,超过二乘一切善地,是为菩萨初长养心,为圣胎故。 
  此下第一明伏忍也。此忍以习所成之无漏种为性,谓由修习而成之善根种子为性也,故曰起习种性。修十住行者,明其所修也。十住之名义,如华严经中所说。。此菩萨初发心乃发求无上菩提心相,非是一般理解上之发心,乃是决定忍可如此而发心也。理解之发心,易为其他所摇动,何以故?以未决定认可故;如此时代之学说是惊天动地,到彼时则破毁不立。此初发心相之众生,有如恒河沙之众,欲令此众生发坚固心,不为名相所乱,不为邪教所飘,常得见佛闻法,及遇修佛法者之善友,由此善友胜缘,发起十信:一、信心者,谓由理解而行,行之所证与理之所解无二,由此所得经验而生起清净之信心也。成此信心,禅宗即谓之祖师也。二、念心,谓明记所修所证显现不忘也。三、精进心者,谓勤策三业,于恶能令止灭,于善能令生长。四、慧心,能决择如理非如理之事。五、定心,专于一境令心不散不退。六、不退心,前之五心即是五根,得此心则亦曰五力,以此五力不为一切业障,故不退也。七、戒心,能断身口七非,防护自身,不为一切非梵行所破。八、愿心,由前戒心具足,则自在安乐,而后成上求佛果之心,下化众生之愿。九、护法心,能护自身六根等法,令之不坏以修佛法者,十、回向心,将前九心所有之功,悉回向法界众生也。具此十种信心者,方能化导少分众生也。观此、学佛之难,即在此点,倘入初住发十信心,则渐趣菩提而无退也。超过二乘二句,显其果也。是为菩萨三句,显为圣果之因胎也。圣者、指初地以上言。此伏忍为因,十地等由此生故,故曰此为圣胎。然以自心佛性为种子,以佛菩萨善友及教法为母,圣果由此而长养成熟者也。
  癸二 明性种性
  ‘复次、性种性菩萨,修行十种波罗密多,起十对治,所谓:观察身、受、心、法──不净、诸苦、无常、无我;治贪嗔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观察三世: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此位菩萨广利众生,超过我见、人见、众生等想,外道倒想所不能坏。 
  第一性字,乃前文习种性之性,至此则习惯成自然,不以修功而前种性自成,曰性种性。此性种性菩萨修十波罗密多,即修十行,而起十门对治。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若,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此为四种对治;次修施对治贪欲,修慈心对治嗔恚,修慧对治痴心,足前成七;次观察三世十二因缘起三忍:谓于过去世因忍可是因,于现在因果忍可是因果,于未来世果忍可是果,足前成十。此中伏忍位菩萨,由此十善广利众生,较前为广也。以观十二缘生空寂无性,超过我见、人见、众生见;等者、等取知者等也。
  癸三 明道种性
  ‘复次、道种性菩萨,修十回向,起十忍心,谓:观五蕴色受想行识,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脱忍、解脱知见忍;观三界因果,得空忍、无相忍、无愿忍;观二谛假实诸法无常,得无常忍;一切法空,得无生忍。此位菩萨作转轮王,能广化利一切众生。’ 
  道者,初地上所得之无漏圣智也。由此十位为十地无漏圣智之因,故曰道种性。此位菩萨所修为十回向心,由十回向起十忍心。初观色等五蕴得戒等五忍;次观三界因果,得空无相无愿三忍,足前成八;次观二谛即假即实,诸世俗法悉皆无常,得无常忍;诸胜义法皆空,得无生忍。具此十忍,菩萨广化众生,作转轮王辖四天下,化利一切众生也。
  壬二 明信忍
  ‘复次、信忍菩萨,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能断三障色烦恼缚,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修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具四弘愿:断诸缠盖,常化众生,修佛知见,成无上觉。住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此下第二明信忍。此信忍初二三地方可圆满。盖证初地以后,则谓之证信。以从初发心至于初地为初阿僧祇,在此一期中,恒求证无漏根本无分别智,此智至初地真能证得成信,上求佛道,广化众生,忍可决定,不变退也。所言信者,心净为性,十一善之首,能令自清净他亦清净也。然以此三地言信忍者,以初得证信故。三地之名义,如前已释。地有二义:一、所依义,一切法之真如实相为所依故。二、能持义,无分别智能持一切无漏性功德故;又一切无漏功德,由此依持以生长故。能断三障二句,明所断也。初地断三界贪而行布施,二地断三界嗔而行慈悲,三地断三界痴而住大光明定。色烦恼缚者,即是前六识依五根五尘所起烦恼,此三地皆断除。行四摄法,谓布施等,此初地所行也。修四无量心,谓慈无量心等,此二地所行也。具四弘愿等五句,三地所行也。四弘愿: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乃至第四佛道无上誓愿成,具此则上求下化,一切具足。缠者、十缠,谓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昏沉、嗔忿、覆;盖谓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惑是也。断诸缠盖者,烦恼无边誓愿断也。常化众生者,众生无边誓愿度也。修佛知见者,法门无量誓愿学也。成无上觉者,佛道无上誓愿成也。住三脱门四句,通显诸地所安住处也,以此三门,略明三性,初观遍计执性毕竟空无,即是空解脱门;次观圆成实性离相非相,一切诸法之相皆不可得,即是无相解脱门;次观依他起性,了诸有为法皆是仗因托缘,和合假有,虽有非实,无可愿求,以无愿求,则成净分依他无著无取者也。此是菩萨摩诃萨四句,明根本也。一切智者,即是等觉菩萨从发心位至此位所修行,以此为根本行也。利益安乐二句,显其所化众生也。
  壬三 明顺忍
  ‘复次、顺忍菩萨,谓: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能断三障心烦恼缚,能于一身遍往十方亿佛刹土,现不可说神通变化,利乐众生。
  此下第三明顺忍也。顺谓印顺,谓印于诸法实相而行也,顺于无分别智而行也;即顺而忍,名曰顺忍。前三地菩萨,于诸法实相无分别智,未能纯熟顺行,及至此三地,则能顺行无违矣。所谓三地,即是下顺忍焰慧地,中顺忍难胜地,上顺忍现前地。能断三障二句,明三地所断也。言心烦恼缚,对前色烦恼缚而言,显此但为第六识烦恼也。能于一身四句,明所化众生、及其所见世尊、所往佛土也。言焰慧者:谓由大光明定而得大智慧,如焰光也。难胜地者:谓于二谛境界融通无二无碍,最为难得,胜于前地,故曰难胜。现前地者:谓于十二因缘,如实了达性空无实,常现无分别智镜之前而不疑惑者也。
  壬四 明无生忍
  ‘复次、无生忍菩萨,谓: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能断三障色心习气,而能示现不可说身,随类饶益一切众生。
  此下第四明无生忍也。言无生者,谓观诸法本性不生,虽曰无生而实无时不生,无时不生即是无生,由此忍可诸法生即无生之真实相,故曰无生忍。此忍有三地:初远行地,即是下无生忍,此地菩萨恒行无分别智,极于有相边际而住无相法中,远离一切烦恼等障,超出一切二乘之行果故。次不动地即是中无生忍,此地菩萨不住有相无相二边,不为二边所动,无分别智任运现前;又不为一切无明风所动,故曰不动。次善慧地即是上无生忍,此地菩萨具足四无碍解,广大智慧,常为一切众生说法而得自在,故曰善慧。能断三障二句,明三地所断也,谓能断三界色心习气之障。以此之故,七地断一切微细业因,八地断一切有功用之障,九地断一切说法之障,由各断各障而各能示不可说身,以随类饶益一切众生也。
  壬五 寂灭忍
  癸一 标位
  ‘复次、寂灭忍者,佛与菩萨,同依此忍。 
  此正标位也。言寂灭者,即是清净一真法界,智证于此,忍可决定,曰寂灭忍。佛与菩萨同依此忍者,谓此法云地菩萨所证将等于佛,而佛果得成者亦在此忍,故虽有胜──佛果、劣──菩萨之分,而同依此忍,故法云地为下寂灭忍,佛果为上寂灭忍也。
  癸二 明行化
  子一 明二忍
  ‘金刚喻定住下忍位,名为菩萨;至于上忍,名一切智。 此明二忍也。住于如金刚之坚而不为一切所破之定,于寂灭忍中仍是下忍,故还称菩萨。此后一念即证无上正等正觉,得一切智,方名上忍。
  子二 明等觉地
  ‘观胜义谛,断无明相,是为等觉;一相无相,平等无二,为第十一一切智地。
  所言等觉者,谓住金刚喻定,于二障习气将断竟,近得佛果,然今已等于佛,故曰等觉。观者,观照胜义之寂灭相也;观照此寂灭相而忍定不谬,断一切微细无明相,在一刹那顿断二障习气。观诸法实相无二无别,皆是一相,虽观一相而亦无一相可得,故曰平等无二,一切圆满。为十一地二句,显其位也。
  子三 明佛果
  ‘非有非无,湛然清净;无来无去,常住不变。同真际,等法性;无缘大悲,常化众生,乘一切智乘,来化三界。善男子!诸众生类,一切烦恼业异熟果,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诸佛示导应化法身,亦不离此。若有说言:于三界外别更有一众生界者,即是外道大有经说。大王!我常语诸众生,但断三界无明尽者,即名为佛,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 
  非有非无二句,显佛法性身也。此法性言,即是诸法之实性,佛以诸法之实性为身,故曰法性身。观此、故随拈一法,无不是佛,然佛不居此法,故此一法亦即非佛,故非有非无,显性功德也。此性功德非种种名言之可诠,种种幻相之可表也。湛然清净者,离诸杂染而具足无漏功德也。无来无去二句,以湛然清净,故无来去之变易也。同真际等二句,显佛受用身之智德也;佛之智同于真际,等于法性,其义详前。无缘大悲四句,明应化身也;佛之悲心,别于菩萨,菩萨虽亦修此大悲而未无缘,故其所化尚是有缘众生,佛即一味平等普及一切。何以故?以一切众生等己身故。既以无缘大悲而化众生,同真际法性,由何而得化导者耶?谓乘其所证,随其本愿来应三界,化三界之众生,同证真际法性也。善男子六句,明其所化境也。言众生者,除佛以外悉曰众生,以具异熟果故。佛之所以应化三界者,以一切众生之若业若果,皆不出三界,若出三界外,则是佛果;菩萨之在三界者,以其业异熟果尚系三界故。二十二根者:即是眼等六根,命根,男女二根,受等五根,已知、未知、具知三根,及信等五根,共成二十二根也。诸佛示现之应化身亦不离此者,明能化之人亦在三界之中化导众生也。若有说言五句,简外道非也;此外道即是印度六大外道中之胜论外道,彼大有经中详三界诸法是所有,三界之外更有大有,以此大有方有三界万有。大有者、六句中之一句,其详细义理,可考印度六派哲学。大王下四句,显断惑成佛也,谓三界惑尽,即是无上觉者。众生之所以不成佛者,以其三界无明未断尽故。自性清净三句,总结佛果也。本觉者,对不觉言也。详细如大乘起信论唯识释所明。
  庚二 总结五忍
  ‘由此得为众生之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是为菩萨本所修行,五忍法中十四忍也’。
  由此观之,此五忍法,为大心众生成佛之根本,亦是菩萨修行之本,亦是诸佛说法利生之本也。五忍、十四忍者,开合不同而已。
  己二 答云何化众生
  庚一 直说
  辛一 总明
  佛言;‘大王!汝先问言菩萨云何化众生者,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化:从初一地至后一地,自所行处及佛行处,一切知见故。 
  此下第二答云何化众生问。佛告大王:汝先问菩萨于护十地行中云何化众生者,今为汝说。应如是化,谓应如下文所说而化济众生;谓菩萨从证初地渐渐至第十地,此十地中,菩萨于自所行处,应一切知一切见,普于佛之行处,亦应一切知一切见。若菩萨不知见自之行处,则不知自应行,失菩萨之名也。不知见佛之行处,则不知上求佛果,亦失其为菩萨也。
  辛二 别说
  壬一 明初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佛刹,作赡部洲转轮圣王,修百法明门,以檀波罗密多,住平等心,化四天下一切众生。
  此下第一明初地菩萨应如是教化众生也。住百佛刹者,谓登初地则能分身一百佛国土中,亲近一百佛及其百佛刹中诸大菩萨。一佛刹者,即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谓此菩萨能于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中住。作赡部洲二句,谓一佛刹中,百亿四天下,此地菩萨应生于南赡部州作转轮圣王,化导四天下之众。言圣者,内具胜德,外现仁王,为四天下众生之所归故,名曰圣王。具足七宝,能转其轮宝飞行四天下而得无碍,故曰转轮。修百法明门者,显其所修也。以见一佛则有百法,或一法中即有百法;明此一法即有百法,如华严随举一法即有十法是也。以檀波罗密多二句,显其所修也。檀波罗密多,即是布施究竟,以财法二施普利百佛刹中众生,故曰住平等心也。化四天下,谓于每一个分身所化之国土,以十善法而化导之。
  壬二 明二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佛刹,作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门,说十善道,化一切众生。 
  此下第二明二地菩萨,应如是化导众生也。住千佛刹,谓登此地,能分身见千佛,住千佛国土,化千佛国土众生。忉利天者、梵语,此译三十三天,此三十三非竖而层上有三十三也,乃横之有三十三区分也;如中国之十八省然,此天居须弥顶,四面各有八天,中有一天曰帝释天。此地菩萨居于此天作天王,故曰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门者,以见千佛,则修亦有千法,又即一法而各明千法也。以十善道利益化导此天以下之五趣众生也。
  壬三 明三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万佛刹,作夜摩天王,行万法明门,依四禅定,化一切众生。
  此下第三明三地菩萨应如是化导众生也。此菩萨住万佛刹,修万法明门,亲近万佛,化万佛刹中众生。夜摩天,此云时分天,以莲花之开合为昼夜故。依四禅定者,谓前二地只以十善道化导众生,此地则依定力而得教化一切众生也。
  壬四 明四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亿佛刹,作睹史多天王,修亿法明门,行菩提分法,化一切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3 12:49 , Processed in 0.124872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