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汤
我一向对滋腻的东西心存芥蒂,即便是中医里昂贵滋腻的补品,因为它们很不矜持,没和施补对象保持适当的距离,比如阿胶,山茱萸,质地粘滞,性质酸甘,多吃了就会害胃口,与进补的初衷大相径庭。喜欢用此类药物提高病人体质的医生,学问大多不很纯熟,谴方用药时会带出些匠气。
中医里有“四君子汤”,是从《伤寒论》中的“理中丸”脱胎,把原方中秉性燥烈的干姜去掉,换成了性质平和的茯苓,由驱除大寒变成温补中气。方中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不热不燥,适度施力,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
“四君子汤”之后又有“六君子汤”,在原方基础上加了陈皮、半夏。是“四君子汤”走下神坛后的“普及型”,消减了君子“述而不作”的成分,治的是因气虚鼓动无力导致的湿邪阻滞。
以“四君子汤”为基础的这一系列方药现在被用在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上,后者因为是胃癌前病变而备受关注。研究者发现:服用“四君子汤”的实验动物胃黏膜血流量增加,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可以恢复到正常,由此减少了自由基对胃黏膜的继续损伤,“癌前病变”因此得以逆转,萎缩的胃黏膜重整生机。
古人没有“萎缩性胃炎”的概念,但中医始终只是治人,不管外部变化如何,保证人体的阴阳平衡就能以逸待劳,以不变应万变。前世的“四君子汤”治后世的胃癌“癌前病变”,尊的是《黄帝内经》的主旨:“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萎缩就是“形不足”,自然要用“君子汤”补气。
其实滋腻也无大错,“补之以味”的“味”大多选用滋腻,比如血虚的人用阿胶,肾阴虚的人用山茱萸……只不过那不是君子的风格。单纯使用滋腻的补品如西医给贫血人输血,给低蛋白血症者打白蛋白,指望“雇佣军”过日子。有经验的中医用滋腻多要加上“君子”类药物引领,或如陈皮、砂仁者,有些燥性的药中小品,纠正滋腻之静气。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之贵在于能巧妙地借助工具达到目的,靠“劳心”来“治人”。学了中医之后发觉,那种矜持的智慧就是“四君子汤”的组方原则,是理性的关爱,是“授人渔”,不是“给人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