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64|回复: 0

僧伽吒经卷二 善能除灭诸不善业(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大誓庄严为然法炬欲问大事。白佛言。世尊。当来世无少众生。无老众生作生灭者。
    解读:
  什么是药?治病的是药,法门即是药。何为上?不可比,最高的为上。何为药上菩萨?就是能灭众生一切妄念的菩萨。可以说只有药上菩萨,在这个时候能与佛陀一起讲经。
  药上菩萨就说了境界非常高的一句话:“当来世无少众生。无老众生作生灭者。”这是非常难理解的一句话:这个世界,少众生和老众生没有生灭。为什么?
  我跟大家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很怕死,我就说:“你害什么怕啊?”
  “怕死”。
  “你死不了的!”
  “怎么死不了?”
  “你死了就当鬼去了,还是死不了!”
  “当鬼死了呢?”  “说不定就上天了。上了天以后,享了福说不定就落到地狱里去了,还是死不了!”我说,“你会发觉你在六道中来回轮转,就是死不了!”
  药上菩萨所说的这个“当来世无少众生。无老众生作生灭者”,是同样的道理。“作生灭者”都是无明妄念自身在那儿生灭。
  大家再想想这个问题:既然众生死不了——在天堂的众生住不长,待会儿就福报耗尽堕落下来;地狱中的众生,过多少万劫业报受尽又升上去。既然他们死不了,那么又是谁在见他们死?谁在见他们今天到天上,明天在地狱里来回地流转? 
  有个朋友智慧非常高,说:“那是我的妄念在看他们生死。”在某些意义讲,他回答对了。
  外面的众生没有生死,你所能见到的生灭皆是自性的妄念和无明在生灭。因无明妄见轮回,妄见生老病死;因我执妄感了身受(身体的感受)。
  比如有人很喜欢山东的这个房间,它通风好,比较凉爽;而如果是在四川成都的话,就会感到非常的热,这样他就有个比较。这种比较,其实就是内心中的标尺,妄见了身体的感受。如果把他放到北极,然后再到山东来,就会感到很热;但如果是从赤道拉到山东的话,就会感到凉爽。其实热和凉本身就是我执妄感,产生分别,故而感出身受。任何的好坏、香臭,都是比较出来的、非究竟的。这就是前面所讲:“无明妄见而轮回,我执妄感而身受”,本不究竟。
另一个答案
    经文:
  佛告药上。众生有老作少。如是生灭。善男子。如人沐发着新衣服从舍而出。余人语言。善沐头发着新净衣。又如有人洗沐头发着故洗衣。善沐头发衣服非妙。如是如是。药上。众生老者于阎浮提以为非妙。少者虽妙现有生灭。
    解读: 但佛陀却告诉了药上菩萨另外一个答案:“众生有老作少。如是生灭。”这是另外一个境界。
  佛陀又继续讲了一个比喻。有个人特别喜欢洗头发,穿着新衣服出去,人家就说这个人特别干净;但有的人也特别喜欢洗头发,但穿的是旧衣服,人们就说,这个人没有刚才那个庄严。
  这个“如是如是”,是“如是诸法”的意思。所有的这些都是一种比较,即:“无明妄念而轮回,我执妄感而身受。”
  佛说:“药上。众生老者于阎浮提以为非妙。少者虽妙现有生灭。”老众生于阎浮提,就好像那个洗完头发穿旧衣服的人似的;而少众生,就如同天天穿新衣服洗头发的人,但是待会儿还是弄脏了,也不究竟。
  这句话引申了,还可以讲出很多故事,包括创世纪、四禅天、仙界是怎么产生的,最早的金轮、风轮的产生是怎么回事,等等。
年老众生和年少众生
无出离心和不知自身量
    经文:
  尔时一切婆罗门诸外道尼揵子白佛言。世尊。何等名老。何者为少。佛告诸外道。所言老者。数数往来饿鬼畜生地狱之中受苦无厌。
    解读:
  一切婆罗门、诸外道这时听明白了佛陀与药上菩萨所说的东西了,他们立即问了一个问题:“何等名老。何者为少。”佛陀就告诉他们“数数往来饿鬼畜生地狱之中受苦无厌”。对六道没有出离心者,皆为老众生。刚从恶道里出来,但是又造业,又沉沦下去了。为什么?心定不住,来回地扑腾,这就是老众生。
  这是僧伽吒中的一个关键点——出离心!如果不能厌离,而是特别留恋六道当中的情、金钱、美女、靓男,那么就是老众生。这是佛陀的授记。
    经文:
  尔时一切诸婆罗门天龙大王白佛言。世尊。我等更不能受生死苦恼。
    解读:
  这时一切外道、天龙、大王们一看,原来没有出离心就是老众生呀!他们就立即发愿:我们不愿意在六道了,我们想出离。
  发这种愿力是修学僧伽吒的关键切入点。
    经文
  彼诸尼揵作如是言。无少众生。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观此众生如是难度。佛告药上菩提萨埵。如来今日分别解说。汝善谛听。有九万四千亿新学众生。在如来前不礼如来。亦不问讯。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此诸众生不礼如来。亦不问讯请决所疑。佛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若作是说无少众生。如是之人是少众生。彼人问言。我等诸人是少众生。世尊。我等是少众生。佛言。如是如是。汝等是少众生。以不能知自身量故。尔时九万四千亿新学众生。皆得十地住于虚空。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此诸众生快得善利得尽生死。世尊。此诸众生离于生死得住十地。
    解读:
  尼揵子等又说,如此就没有少众生了!这时药上菩萨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看这些众生,真是难度!
  佛告诉药上菩萨:“你不要着急,我今天分别跟你说说老众生和少众生。” 这里面有九万四千亿新学众生,不来佛前顶礼如来,也不问讯,只是远远地看着佛陀。药上菩萨问佛陀:“为什么会这样呢?”佛陀笑了:“那些人就是少众生。”
  那九万四千亿新学众生们站在那里,不说话不顶礼也没有问题可问,脑子里面一片空白,但是了知分明。他们一看佛陀说他们是少众生,立即就问了句:“佛陀,我们是少众生吗?”佛陀说:“如是如是”。这个地方的“如是”,是本来的意思。
  “汝等是少众生。以不能知自身量故。”这时候九万四千亿新学众生当下就开悟了,住于十地以上菩萨果位。
为什么听到一句话——“以不能知自身量故”,当下就开悟了?有人问,为什么我听了半天怎么没有开悟?听了这句话没开悟的人,一定是老众生。因为少众生就如同我们所说的混沌,没开七窍,既不知道生也不知道死,没有受过污染。
  佛陀告诉他们“以不能知自身量故”,所以叫少众生。知”就是明了彻悟的意思,这个“自身量”是什么?这个“自身量”不单是指“自己”,还指“自性”。“自身量”即自性本来。这些少众生连“自己”都不知道,内心没有我执,干净得没有任何脏的东西,但也没有见到自己的本来。佛陀一说,他们当下开悟,得无生法忍,当下即得十地住于虚空。“佛陀指引着少众生反观自性,立即让他们证到无生法忍。
一句善语而离生死
    经文:
  尔时一切婆罗门诸外道尼揵子。诸龙国王恶魔眷属。来到佛所。白佛言。世尊。我等诣佛听此法门。愿我等辈皆得如来妙色之身形色像貌。愿如如来应正遍知。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汝等来诣佛所听此法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汝等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
  一切婆罗门诸外道尼揵子还有诸龙王眷属,都跑到佛前说:“世尊,我们来听此法门,我们都愿意跟如来一样,有三十二好相,紫磨金砂身,愿意知道如来所有的知识和智慧。”
  这时候佛陀作了一个授记:“如是如是。善男子。汝等来诣佛所听此法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汝等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如是如是”是本来的意思。因为这些众生宿世能正信佛法,有很大的出离心,大恭敬心,大忏悔心。出离心是定,忏悔心是忏悔业障,恭敬心是报恩。故佛陀立即给他们授记。这些人已经在无量劫,供养过不可思议多的如来,才能有机缘听到僧伽吒,才能在佛陀讲此法门的时候,聚集到这里。
    经文:
  尔时如来说此语已。诸外道尼揵子等。皆得无生法忍住于十地。时诸菩提萨埵以自神通。踊在空中高七多罗。于虚空中化成七宝台奉施如来。在于空中作种种神通而自变化。尔时诸天。于虚空中当如来上。雨众妙华念佛如来。于其自身起佛身想。无量百千诸天子。以华散佛作如是言。得大利益。沙门瞿昙真是世间大良福田。具足三昧自在之力。如是等众生渐具方便。说一善语得离生死。
    解读:这些外道和尼揵子等,因为他们有很大的出离心和恭敬心,又有听到这个法门的因缘。所以在这个法门的巨大加持下,他们当下证到无生法忍,成十地菩萨,并且在虚空以自己的神通变化赞叹如来:如来太方便了,太具足三昧自在之力了。
  “如是等众生渐具方便。说一善语得离生死。”一句善语,得离生死,真是不可思议。
无四相的赞叹和供养
    经文: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诸天子。何因缘故作如是语。现诸神通善赞如来。
    解读:
  但是佛陀是如何看待赞叹的?
  这时候药上菩萨说:“真不可思议,这么多的大菩萨都来赞叹佛陀。”佛陀却告诉药上菩萨:“善男子,那些菩萨不是在赞叹我,而是在赞叹他自己。
    经文:
  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彼诸菩萨不赞叹我。自赞其身。以其自身坐法王位。以其自身坐于法座。以其自身放法光明。诸佛所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觉说法。
    解读:
  我听过很多朋友说:“我成就××了,他们都给我磕头。”只要你有一念他们在给你磕头的想法;有一念你在度众生的想法;有一念教徒弟的想法;有一念作师父的想法;有一念说法的想法,皆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佛陀的境界是了知分明:这些众生所赞叹的是他们自己。
  记得有个小姑娘特别想变漂亮,我说:“你给佛供花呀!”她买了好多的花给佛供上,我说:“你把花拿下来看,把你的心融入花里,然后再用这个花去供养佛陀。”供养完,她说:“我明白了,原来当我的心跟花一样的时候,用我心中的花去供佛,我就漂亮了。
  大家以食供佛,如果内心还有供佛的念头,那么就还是在修福德。供佛应该没有所供之人;没有所供之食;没有所供养的对象——这就是无相布施。对于所有想真正入世修行的人来说,这一点非常关键。离开这一点去弘法利生或者帮助别人、影响别人,就会落入四相,遇到种种境界时很容易丢失了出离心,然后继续当一个老众生。这也是这个法门另外的一个关键——如何道交感应。
众生界度不尽的原因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大德世尊。日夜常度无量众生。然诸众生犹不可尽。尔时世尊告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以此义问于如来。善男子。譬如有人大富饶财。多有奴婢。多有田宅园林谷米大小麦豆稻秫胡麻。彼于春时一切种植。至时则熟熟复收获。各各别盛盛已食之。至于春时种之如前。善男子。众生本业亦复如是。受乐报尽复作善业种诸善根。种善根已增长善法。增善法已得大欢喜。药上。以欢喜心于百亿劫乐报不失。
    解读
  药上菩萨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佛陀昼夜度这么多的众生,而众生界犹不尽?药上菩萨的境界认为,“当来世无少众生。无老众生作生灭者”,即没有老、少众生生灭,故而度众生不尽。如来的境界则不是这样。从如来的“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众生界即佛界”的境界(就是僧伽吒的境界)来看,答案是另一番模样。
  在听闻、学习僧伽吒时,大家不要着在语言上。比如大家想看月亮,我就用语言尽量表达月亮的样子,但这并非真正的月亮。大家不要着在我所说的话上,而是要注意话后面的那个意思,然后去证到它。我只能从一个侧面努力表达僧伽吒的一个点,而不是一个面。
  接下来我们看下佛陀是如何回答的:比如有人非常富有,有很多的奴婢、宅院和粮食。每年春天播下粮食的种子,到熟的时候全部收割。然后自己吃一部分,还留一部分,到春天再去种……。这个故事好像跟药上菩萨的问题没有关系。其实这里揭示了一个原理,一个秘密:就是“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境界,也就是“念佛禅”所说的,一句阿弥陀佛称颂了十方诸佛功德,最后感得十方诸佛到你眼前给你讲他的佛国土。
  在这里,收稻子的时是诸佛住世,收完稻子诸佛就涅槃了。众生因缘福报成熟时,诸佛出世度众。度完因缘众生,诸佛涅槃。
  “众生本业亦复如是”,何为众生本业?这是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一个问题。
  药上菩萨是一个无四相的次第很高、非常了不得的大乘菩萨,他的境界是非常高的。
  佛陀说:“众生本业亦复如是。受乐报尽复作善业种诸善根。种善根已增长善法。增善法已得大欢喜。药上。以欢喜心于百亿劫乐报不失。”药上菩萨当下就明白了。我坦然地告诉大家,这里只可以去证悟,而不要去想,更不要用分别心去看。这就是因众生的妄业,化现新的众生。这也就是前面佛陀说的:“众生有老作少。如是生灭。”那些听佛讲经当下证到十地以上菩萨果位的少众生们,就是因老众生的妄念所生。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告诉我们,心要往自己里面看,别往外找,不要行杀盗淫妄;这也就是为什么宣化上人讲,当一个人邪淫以后,如果他不能证悟,他的神识就会一劈为二,找三个女人邪淫就劈三份,找四个女人邪淫就劈四份,劈的那份都是少众生。少众生就是这么来的。不仅男女之间的邪淫是这样,从广义上讲,一念放逸,则生无量少众生。
  “众生本业亦复如是”,如果一个人造业特别厉害,就好像在特别富饶的土地里种了好多的粮食种子一样,每个念头(即种子)都能化现出很多的众生。造业就相当于把这些粮食收了吃了后,再用种子继续去种的过程,然后第二天又长出来。众生的本业就是这样的。
梦见怖畏的原因
    经文:
  善男子。如初发意菩提萨埵。不堕恶道总知诸法。
    解读:
  佛陀告诉药上菩萨:初发意菩萨在听受、修学这个法门的时候,还有一个“不堕恶道总知诸法”的方法。
    经文:
  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初发意菩提萨埵而见梦也。
    解读:
  药上菩萨问:“初发意菩萨做梦怎么办?”在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药上菩萨说的这个“梦”,并不是我们晚上睡觉做的梦,而是身受(身体的感受)。我们现在何尝不是在梦中?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海阔天空的讲解佛法,何尝不也是一个梦呢?
    经文:
  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初发意菩提萨埵。于其梦中多见怖畏。何以故。净一切业不可以身而受众苦。以是罪故梦见怖畏。药上白佛言。世尊。初发心菩提萨埵。梦中见何等怖。佛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其人梦见炽然火聚。彼菩提萨埵应作是念。以此火聚烧我一切烦恼。药上。是名第一梦见怖畏。又见水流垢浊不净。彼初发心菩提萨埵应作是念。漂我一切结缚烦恼。药上。是名初发心菩提萨埵第二梦见大怖畏也。
    解读:
  在这里“梦”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药上菩萨所说的“梦”,即观肉身是幻,所以说这是梦。但我们是老众生,无法观幻,出离心不到家,并不当它是梦。佛陀所说的“梦中多见怖畏”,是因为听受了僧伽吒这个法门,已经净掉了一切业障。如果有人心很静,就会感觉到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力量加持。因为僧伽吒就是法界的一个巨大坛城,可以随众生的因缘招感而现种种相。在众生听受、修学这个法门的时候,一切的业障已经上不了身了。此身是什么身?法身!没有“身还能受的”感觉,就好像有人在抄《僧伽吒经》的时候能感觉到自己身上有业障,但他的心是空的,冷冷静静,就像竹筒似的,业障就是竹子外面的灰,知道它,却不会因它而心动。这就是“净一切业不可以身而受众苦”,所以就在“梦”中现种种相。
  第二种,初发意菩萨在禅定中也看见很多恐怖的景象,这时候不要去管它。因为他的心不受这种苦,一切业障已经被转掉,在禅定当中看到的只是一个虚像。
  第三种是真正的做梦。听受了僧伽吒的初发意菩萨,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现出种种恐怖的景象。那是因为他的身净一切业,不可以身再受众苦,故而梦中现种种恐怖的事情。
  这是佛陀告诉初发意菩萨,如何去处理“梦见怖畏”的问题。
起修的模式
此法门庞大无量
  《僧伽吒经》这部经书是无相无不相的。如果可以用一种比量来说明佛的不可思议的境界的话,如: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相、无上、无大无小、无见无不见、无来无不来、无去无不去,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僧伽吒经》亦是如此。它的境界不是用普通人的思维所能理解到的。它是正法聚,故而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它的力量并非只是抄经得多少福报,更是一个成佛的简单法门。它无法用我们凡夫的眼睛、耳朵去看、去听,具足神通的大修行人,则可以在这个法会上彻悟到此种不思议、无相无不相的境界。同时,这也是外道跟佛法的一个分界线。
  在正法时期,有很多外道旷劫修行。法界上有很多这样的外道,当各种劫难来临的时候,他们就利用自己的功夫、法器,甚至自己修的一些工具,一劫一劫地避过去。他们的寿命很长。比如吕洞宾,当年黄龙禅师就说他:“即使你过八万大劫,也不过是一个拖尸体的鬼。”因为他没有彻悟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是不知道自己本来面目。如果当时吕洞宾有机缘也能参加僧伽吒法会,听闻这个法门的话,他立即就能知道自己的落处在什么地方。
  僧伽吒是庞大无量的。非单纯地三两句话,就能让大家理解。但我会尽最大能力把里面的重点拿出来,告诉大家一个从心性上起修的模式。
逆流转念,唯生清净佛国土中
    经文:
  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见何怖畏。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于其梦中自见剃发。药上菩提萨埵。见已不应恐怖。何以故。应作是念。剃贪嗔痴堕六道生。善男子。如是菩提萨埵不堕地狱。不堕畜生。不堕饿鬼。不堕龙中。不堕天中。药上。初发心菩提萨埵。惟生清净佛国土中。
    解读:
  在前面,佛陀讲了初发心菩萨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如恭敬心、出离心等。但是在修行过程中会遇到种种的境界——水劫、火劫,风劫。如果修行僧伽吒的话,因为“不以人身而受业报”,故而这些都在梦中显现。风劫在这个地方没有体现出来,这中间有一些难以言说的东西,不在我们今天所探讨的范围之内。如果修到十地以上菩萨的境界,就可以用神通、用佛眼、慧眼、法眼找到它。
  初发意菩萨修僧伽吒,在梦中(即前面讲到的三种梦)见火劫、水劫等种种恶相的时候,则应起心破除因贪、嗔、痴而堕六道生的因缘。那么这个恶梦恶缘(比如印度人梦到自己被剃头,即是被砍头的意思)就立即在此过程中转为了善缘。生也生不长,死也死不了,均是我们自性的无明,妄见种种轮回。
  这是僧伽吒起修的一个要点:当出现任何让你恐怖、挂碍的念头时,一起恶念时就立即转掉。怎么转?做到念念皆是善念——我不堕地狱、不堕畜生、不堕饿鬼、不堕龙中、不堕天人,直抵佛所。这就是逆流。
  比如开车时,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对面转出个人来怎么办?”修僧伽吒的人就应该立即产生一个念头:那个地方不会出现人。如果老是想着在那个地方会撞人,就会用自己的力量加持出一场车祸。
  很多的灾难,包括生病都是我们自己加持出来的。比如你老想自己的肝不好,可能过几天你去检查,肝真的出了毛病。做医生的有这样一个说法:医生向来不给自己看病。为什么?不敢看,一看全身都是病,他会用自己的念头把自己加持住。
  “初发心菩提萨埵。惟生清净佛国土中。”这是关键。要从自己的每一个念头起修,把每一个不正的念头转过来,念念为净念,念念为善念。这就是实修僧伽吒。在这个法门的加持中,可以迅速证得很多东西。否则,就只是跟僧伽吒结一善缘而已。
不应起嗔恚
    经文:
  佛告药上。当来末世后五百岁。有诸菩提萨埵。心愿菩提。以发心故。得众多人毁辱打骂。药上于彼但应为其说法。菩提萨埵不应起于嗔恚之心。
    解读:
  这段话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处于末法时期,当一个业障很重的人发心:我要修僧伽吒,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因为僧伽吒的力量比较大,所以他宿世间的恶缘就会迅速地集中起来。
  记住一点:这些恶缘再怎么骂你或打你,他都打不死你。一定注意,不要跟他对着干,淡然地笑一下,然后为其宣说僧伽吒。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你自性的无明妄念化现出来的。
  在今天的社会中,为什么很多人感觉到嗔恨?其实非常简单。比如说,你给别人一滴水,但那人没有涌泉相报,只给你0.5滴水。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他只给你这些。但他一转世,因为因果,他就要给你三滴水。但是因为因缘所聚,你可能也要还他0.5滴。他就会想:我为什么被你欺负?在今天的社会,有很多人感到不公平,原因就是宿世间他做了不公平的事情。
  有一个朋友问:“请问我交往朋友的最低标准是什么?”我说:“如果你不想结恶缘的话,最低标准就是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知恩必报!”人家给你一滴水的恩情,你回报给人家一盆水。那么在转世以后,你给别人一滴水,别人要给你三个涌泉。你就在一种相对的善缘之中。
  另外,交朋友还要看对方是否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恩不可思议。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敬,就少跟他交往,因为他不懂得报恩。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人,不可能总被别人打。因为挨打以后,这个业报就算还掉了。但有一个前提,一定不要生嗔恨心,而且应该为其说法。让他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你念着观世音菩萨一步一步走回去就行了。在被打的时候,内心如果能念圣号,心境会立即改变。
  以上所说的是初发心菩萨起修的两个关键。
善知灭道
    经文:
  佛告药上。我于无量百千亿劫行诸苦行。善男子。我不为资生国土财产。为知诸法实相故。药上。我行苦行。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闻此法。即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药上。此法甚深。如是法门难得闻名。若得闻此法门名者。一切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药上。是人得超千劫生死。生净佛国土。善知灭道。知第一道。识第一善根。成就无比神通知无比灭。
    解读:
  佛陀对药上菩萨(实际是对一切众生)称赞此法门不可思议。这里有一个问题。刚才我说了,生不长,死不了,为什么还有一个“善知灭道”?以及最后一句话“成就无比神通知无比灭”?何灭之有?
  生不长,死不了,是我们现在的境界。就是说,这个幻境中的东西都是生不长,死不了的,但并没有说幻境之外的情况。我们现在所接触的东西都是六根的局限所生成的。比如光,我们的眼睛只能感觉到这一段光谱,而紫外线就看不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光,并不会因为我们看不到而不存在。
  这一切,包括众生的轮回流转,均是我们的自作相。
一切法得成于忍
    这里,佛陀考了药上菩萨一个问题。
    经文药上。于汝意云何。云何名灭。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法处名灭。
    解读:
  此法为非法,是名法,“法处名灭”。这点非常关键。
  此处是有为法和无为法的结合点。有为法灭而不生,无为法生而不灭。有为法和无为法如何合而为一?心在无为,身在有为的境界中,还能行一切善法。唯有这个地方:勤精进,勤持戒,勤忍辱,是名法藏。故而此处名灭。
    经文:
  佛言。药上。何等法处。药上白佛言。世尊。法是法处。如世尊说。勤行精进。勤持戒。勤忍辱。是名法藏。
    解读:
  首先,“勤行精进”。一个小姑娘告诉我,刚开始打坐,2分钟就特痛,现在努力地能盘20分钟了。我问:“ 你怎么做到的啊?”“我忍着啊。”原来精进乃忍。
  其次,“勤持戒”。宿世间曾经吃过鱼,脑海中留下鱼的香味。现在有条鱼的香味与它相应,就会引起我们的幻觉,于是嘴里有口水,特别想吃。可是要持戒啊,所以在持戒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结果——忍耐。
    最后,“勤忍辱”。不用说了,还是忍耐。
  “一切法得成于忍”,即名法藏。如果修了半天没有“忍”字在,则此法非法。忍耐的反义词是放逸,如果修行是处在一个放逸的过程中,那就到另外一个境界去了。
  这个“忍”不同于我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此忍为法界之大忍。何为法界之大忍?
  第一,内心对这个时空范围之内所有的东西都不执着,不到天上去享受,不到地狱去受苦,唯愿生到清净佛国土中。
  第二,在这个基础上,忍住其它的诱惑,包括想放逸的想法,做到外不着一相,内心不乱,只愿往生清净佛国土。因没有挂碍,故无有恐怖。从每一念起修,如果第一念为“我”而起,立刻把它转掉正过来。
  佛陀没有讲太多的理论知识,始终只讲了一个东西——了无四相。要在这个基础上起修,如果发现着四相,那么先拧过来,然后忍住它。
    经文:
  佛赞药上菩提萨埵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佛问此义汝善解说。
    解读:
  佛陀称赞药上菩萨非常能解说这个义理。因为一切药中,法药第一、心药第一。药上菩萨本身就是其中高手,故而他知道“法是法处。如世尊说。勤行精进。勤持戒。勤忍辱。是名法藏。”——这就是做药的基础。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h.foyuan.net/blog-75930-18064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4:09 , Processed in 0.15538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