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向善sn

个人读书笔记(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82.真观先生谈念佛法门: 念佛是很稳当的法门,具足信愿行便可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弥陀世尊自然会為您安排增上的课程。但是修净土的人,最好远离法义的论争,免得不小心毁谤正法。事实上,所有的佛教徒都应该远离法义的论争,除非他已经见道一段期间,有根本智,也有部分的差别智。因為毁谤正法的果报太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83.演说三乘佛法时,要是发现听讲的人脸色不好看,有轻蔑、鄙视、怀疑、不耐烦或其他负面的情绪显示时,便要适可而止,改说人天善法或对方喜欢听的话(四摄法中的爱语)。对於恭敬渴仰的求法者,则应观察他的根器,给予最适当的教导。



84.人性不是本善的,也不是本恶的,而是本来杂的(有善有恶的),因为不偏不倚的如来藏会把善恶的习气都收集起来,而不仅仅是善的。



85.所谓的我见,是指将觉知心误认为常住不坏的我;断我见,就是不再认为觉知心是常住不坏的真我。所以,想要证初果须陀洹的人,必须观察七转识的虚妄不实,直到确认无疑为止。如果企图保持觉知心,想要借着修除觉知心的执著性,想要以这个觉知心进入涅槃;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未断我见的凡夫。



86. 若真证悟者,则系以觉知心找到本无幻觉妄想、本无幻相无明的第八识真心,因为找到第八识真心的缘故,了知现象界诸法(包括觉知心,和觉知心所认识的事物)皆是虚幻不实,故不再迷惑于现象界诸法;以证得此智慧的缘故,一方面能渐断思惑,一方面能继续深入般若别相智和种智,最后终能圆满佛果。



87.一个人成佛之前,一定是先证悟明心,再以证悟的智慧悟后起修,再眼见佛性,发起未入地菩萨随顺佛性、已入地菩萨随顺佛性、佛地随顺佛性的功德,同时成就一切种智、四智圆明,才能圆满佛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88.《佛藏经》说得很清楚:【「我」是真实相法……非众缘合,离众因缘。】因此真我是本来就存在的,不是靠修行修出来的
《佛藏经》〈诸法实相品第一〉说:【「我」〔指第八识真心而言,相对于蕴处界的无我而方便说为我〕是真实相法,不可入不可取,不可舍不可贪,不可说、断语言道;无欢无喜,断贪喜心;非众缘合,离众因缘;无道断道至于无道,断诸语言论议音声,无形无色,无取无着无用,无实无妄,无闇无明,无坏无诤,无合无散,无动无念,无有分别,不可得示;非垢非净,非名非相,非心数法,非心所解。】因此,无境界的「真实相法」,必是无形无色、非名非相、非心数法、非心所解,哪有什么「幻觉妄想」、「幻相无明」?意识才有这些境界!




89.意识在五位(闷绝、沈睡无梦、无想定、灭尽定、正死位)中断绝,祂本身又无法受熏、持种,如果没有阿赖耶识帮祂受熏、持种,每次睡着了,就忘得干干净净,宛如新生当天的婴儿;如此一来,意识所修的法都不可能留到明天继续受用,则睡前所修的善法,岂不唐捐其功?



90.真正的佛法,绝对不以增益意识觉知心来作为修行法门。为什么呢?因为意识必与法尘相应,不能与「涅盘寂静」相应。欲证二乘菩提者,必须以观察七转识的虚妄性入手,而不是增益意识觉知心;欲证佛菩提者,则必须觅得自身阿赖耶识,了知其自体性:一向离于见闻觉知,无始以来一向「断语言道,过出诸念」



91.《大般涅盘经》卷36:【断三结名须陀洹,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因,三者疑网。】因此解脱道的原理,一定是以断我见为基础,最后断我执,才能证阿罗汉果。所谓的我见,是指将觉知心误认为常住不坏的我;断我见,就是不再认为觉知心是常住不坏的真我。 所以,想要证初果须陀洹的人,必须观察七转识的虚妄不实,直到确认无疑为止。如果企图保持觉知心,想要借着修除觉知心的执着性,想要以这个觉知心进入涅盘;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未断我见的凡夫。



92.清晨,闹钟响起,因耳根功能正常,所以恒审思量的意根(末那识)可以察觉声尘有重大的变化,所以起作意唤醒意识和耳识,几个剎那之后,意识和耳识起作用,终于能够分辨音响的种类和意义,最后仍由意根决定起床或继续赖床;若是决定起床,耳识和意识就会一直现行不断,使人们可以不断的了别六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93.什么是修行(佛法的解脱原理)?  佛法是帮助众生发现真相,解脱烦恼的方法。佛教的解脱原理,是现前观察一切的现象,发现客观事实,并依照因明的论证方法,得到自然规律,矫正错误的行为取向,从而消灭一切的烦恼。以这个角度来看,佛教应该是一门行为科学,而不是信仰或哲学。



94. 以有情众生的五阴身心,发现世界与人生的核心客观事实,此即是佛经所说的实证。经典就是在告诉您修证的方法,例如《阿含经》要我们修五阴无常、苦、空、非我的观行,因为观行成就,才能证初果。然后再缘初果的智慧,一直修到阿罗汉。《楞严经》则教我们修如幻三摩地,知道“能取与所取”皆是一心,不自心取自心,一路修到佛果。事实上,经典就是教我们实证的知见和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95. 讨论佛法千万要注意! 讨论佛法不是小事,千万不要没有弄清楚就乱下结论,更不要滥用情绪性的词汇,不然很可能就会诽谤佛、诽谤法、诽谤僧。现在骂得越爽快,将来的果报就越惨烈。 毁谤正法其罪极重 在佛经上的出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五无间业虽感重苦,而不可比毁谤正法,谓彼闻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毁谤拒逆,言:『此般若波罗蜜多非真佛语,不应修学,非法、非律、非大师教。』由此因缘其罪极重。」毁谤正法的果报超过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请修行人谨记:“没有充分的证据,不轻易下结论”,特别是对于某人是外道是邪说等下评论性的结论。有几分证量就说几分话。自己没有实证的前提下,跟着别人人云亦云会造下诽谤三宝的重业。果报不可思议。



96. 善知识讲: 意识的记忆,依靠的是大脑,而不是第八识,所以它无法记忆前世的事。记忆应该是念心所,而不是想心所。想心所是五遍行,八个识都有。但是只有意识有念心所,其他七个识都没有。念心所有生住异灭,所以它是无常法。不能永恒存在的事物,它的记忆功能,便是它存在的期间,例如硬盘。大脑的记忆,只有一世,第八识的记忆则无有期限。



97. 意识的升起,必须具足三个条件:意根、五色根、外界法尘。若意根因为五色根受影响(比如过量的麻醉剂、过量的安眠药之影响)而不能接触到法尘、不能正常运作时,意识心即不得现起,何况运作?



98.一般的禅定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简称“四禅八定”),这些是通于外道的禅定。另有灭尽定,是佛教的出世间圣者才能证得的禅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99-122为学习由实证佛教研究中心撰稿,正传法师讲述的《法华探微》重点摘录:


99.《法华经》的文字平实易懂,语文不错的人都看得懂字面上意思,但实际只懂得一小部分义理,因为这是究竟佛说的法,很多深奥的义理都隐藏在文字中。所以,有些经教我们看不懂,是很正常的,念过去就好,这也是熏习,熏习久了,也许哪一天某种因缘的触发,你突然就明白了。




100. “诸法实相”“诸法”指三界万法,这些都是生灭有为法;而出生三界万法的清净本心,却有真实的自体性,称为“实相”。“诸法实相”就是指能够出生三界万法的真实心,这也正是前面说的“佛知见”,这是凡夫和声闻、缘觉所不知道的。只要能明白少分的“诸法实相”将来就一定会成佛所以称其为“悟佛知见”



101. 佛法很难,菩萨法更是深细难懂,所以善知识常常会想:“应不应该讲呢?如果讲出来,听的人会不会因为不能信受而诽谤?”
《法华经》: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佛教就是这样,你不劝请,他不说法;中途你要走,他不会强行留你。佛教非常尊重个人的发展因缘,如果你的因缘还没到,佛菩萨不会强迫你修行。因为,成就佛道必须经过很多难行苦行,这必须出于自己的本意,如果是被人强迫的,这条道绝对走不下去。



102.《阿含经》说,证果的人都会成就“三不坏信”──对佛、法、僧产生不坏的信心──没有一个证果的人不能安忍于佛陀亲自演说的佛法。前面的阿若憍陈如和别的阿罗汉,他们没有听过一乘佛法,现在佛要讲,就算不想听,他们也不会走。因为“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03.整个三界万法,其实都是清净本心出生的幻法,就像电视的影像一样,但众生不知道这是假的。声闻、缘觉人,知道这是假像,但不知道电视机具体是个什么;佛菩萨既知道影像是假的,也知道电视机如何显示出这种种影像。



104. 智慧分很多种,二乘人有二乘人的智慧。菩萨刚明心的时候,有了“根本智”;接下来有般若的“后得智”;成为菩萨摩诃萨,就会有“道种智”;究竟成佛时,对第八识所含藏的种子的一切功能差别都能够了知,就称为“一切种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82.真观先生谈念佛法门: 念佛是很稳当的法门,具足信愿行便可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弥陀世尊自然会為您安排增上的课程。但是修净土的人,最好远离法义的论争,免得不小心毁谤正法。事实上,所有的佛教徒都应该远离法义的论争,除非他已经见道一段期间,有根本智,也有部分的差别智。因為毁谤正法的果报太可怕。



83.演说三乘佛法时,要是发现听讲的人脸色不好看,有轻蔑、鄙视、怀疑、不耐烦或其他负面的情绪显示时,便要适可而止,改说人天善法或对方喜欢听的话(四摄法中的爱语)。对於恭敬渴仰的求法者,则应观察他的根器,给予最适当的教导。



84.人性不是本善的,也不是本恶的,而是本来杂的(有善有恶的),因为不偏不倚的如来藏会把善恶的习气都收集起来,而不仅仅是善的。



85.所谓的我见,是指将觉知心误认为常住不坏的我;断我见,就是不再认为觉知心是常住不坏的真我。所以,想要证初果须陀洹的人,必须观察七转识的虚妄不实,直到确认无疑为止。如果企图保持觉知心,想要借着修除觉知心的执著性,想要以这个觉知心进入涅槃;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未断我见的凡夫。



86. 若真证悟者,则系以觉知心找到本无幻觉妄想、本无幻相无明的第八识真心,因为找到第八识真心的缘故,了知现象界诸法(包括觉知心,和觉知心所认识的事物)皆是虚幻不实,故不再迷惑于现象界诸法;以证得此智慧的缘故,一方面能渐断思惑,一方面能继续深入般若别相智和种智,最后终能圆满佛果。



87.一个人成佛之前,一定是先证悟明心,再以证悟的智慧悟后起修,再眼见佛性,发起未入地菩萨随顺佛性、已入地菩萨随顺佛性、佛地随顺佛性的功德,同时成就一切种智、四智圆明,才能圆满佛果。



88.《佛藏经》说得很清楚:【「我」是真实相法……非众缘合,离众因缘。】因此真我是本来就存在的,不是靠修行修出来的
《佛藏经》〈诸法实相品第一〉说:【「我」〔指第八识真心而言,相对于蕴处界的无我而方便说为我〕是真实相法,不可入不可取,不可舍不可贪,不可说、断语言道;无欢无喜,断贪喜心;非众缘合,离众因缘;无道断道至于无道,断诸语言论议音声,无形无色,无取无着无用,无实无妄,无闇无明,无坏无诤,无合无散,无动无念,无有分别,不可得示;非垢非净,非名非相,非心数法,非心所解。】因此,无境界的「真实相法」,必是无形无色、非名非相、非心数法、非心所解,哪有什么「幻觉妄想」、「幻相无明」?意识才有这些境界!




89.意识在五位(闷绝、沈睡无梦、无想定、灭尽定、正死位)中断绝,祂本身又无法受熏、持种,如果没有阿赖耶识帮祂受熏、持种,每次睡着了,就忘得干干净净,宛如新生当天的婴儿;如此一来,意识所修的法都不可能留到明天继续受用,则睡前所修的善法,岂不唐捐其功?



90.真正的佛法,绝对不以增益意识觉知心来作为修行法门。为什么呢?因为意识必与法尘相应,不能与「涅盘寂静」相应。欲证二乘菩提者,必须以观察七转识的虚妄性入手,而不是增益意识觉知心;欲证佛菩提者,则必须觅得自身阿赖耶识,了知其自体性:一向离于见闻觉知,无始以来一向「断语言道,过出诸念」



91.《大般涅盘经》卷36:【断三结名须陀洹,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因,三者疑网。】因此解脱道的原理,一定是以断我见为基础,最后断我执,才能证阿罗汉果。所谓的我见,是指将觉知心误认为常住不坏的我;断我见,就是不再认为觉知心是常住不坏的真我。所以,想要证初果须陀洹的人,必须观察七转识的虚妄不实,直到确认无疑为止。如果企图保持觉知心,想要借着修除觉知心的执着性,想要以这个觉知心进入涅盘;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未断我见的凡夫。



92.清晨,闹钟响起,因耳根功能正常,所以恒审思量的意根(末那识)可以察觉声尘有重大的变化,所以起作意唤醒意识和耳识,几个剎那之后,意识和耳识起作用,终于能够分辨音响的种类和意义,最后仍由意根决定起床或继续赖床;若是决定起床,耳识和意识就会一直现行不断,使人们可以不断的了别六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93.什么是修行(佛法的解脱原理)?  佛法是帮助众生发现真相,解脱烦恼的方法。佛教的解脱原理,是现前观察一切的现象,发现客观事实,并依照因明的论证方法,得到自然规律,矫正错误的行为取向,从而消灭一切的烦恼。以这个角度来看,佛教应该是一门行为科学,而不是信仰或哲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82.真观先生谈念佛法门: 念佛是很稳当的法门,具足信愿行便可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弥陀世尊自然会為您安排增上的课程。但是修净土的人,最好远离法义的论争,免得不小心毁谤正法。事实上,所有的佛教徒都应该远离法义的论争,除非他已经见道一段期间,有根本智,也有部分的差别智。因為毁谤正法的果报太可怕。



83.演说三乘佛法时,要是发现听讲的人脸色不好看,有轻蔑、鄙视、怀疑、不耐烦或其他负面的情绪显示时,便要适可而止,改说人天善法或对方喜欢听的话(四摄法中的爱语)。对於恭敬渴仰的求法者,则应观察他的根器,给予最适当的教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02:34 , Processed in 0.164886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