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02|回复: 1

[大德开示] 卍续藏第58册No.0985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卍续藏第 58 册 No. 0985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卍续藏第 58 册 No. 0985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No. 985

  释云华尊者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义同教。三述同教?。斥前二非。立一同教。因兹伪说。矫□□□。□误末流。舛习讹浸。不闲经论。照元真。唯事干戈。增斗诤。背违佛祖。片执师承。虽只刀高呼。而众咻绝和。叹时机之薄恶。嗟正法以渐沉。辄释云华融会章。庶通贤首分齐记。炷香灼化。投入法性海中。结志祷祈。愿丐圣心加被。参玄者取悟本心。达识者无党梼杭。发明正知见。期报佛祖恩。乾道七祀。坐夏玉岑。因读教章。聊志云耳。

  今释融会章。科分为二。初释总题。二解本文。且初释题。次题述人。题曰融会一乘义。四十无碍辨才。后释融会三乘。决显明一乘之妙趣 解曰。初五字标题。次八字指文释义。指华严第九地说。□无碍辨才。后经文明显也。故贤首曰。此地中作大法师。明说法仪轨。是故开示一乘三乘。文义差别也。次十二字。略释融会。融即融和。会即会取。以一乘法体根本智。为能融能会。以所流三乘法义。为所融所会。此乃大圣善巧方便。引摄融会三乘。令证本源。决显一乘。知真妙趣也。故清凉释彼经曰。会三乘同归一实。解脱相中无差别故。次显述人。李唐终南山至相寺释智俨述。即华严第四祖也。山名寺号。祖德行门。具如传记。

  △二解本文。取例经科。大节分三。初序说由致分。二正明同别分。三流通指广分。且初序说由致分文复有七。初叹德宗理具同别。

  章曰。夫圆通之法。以具德为宗。缘起理。实用二门取会。其二门者。所谓同别二教也。

  解曰。夫者发语之端。叹法之始。乃叹华严圆通性海妙德难思。宗本体用。缘起无边。理实镕融一三无碍。机开本末。教被同别。一法普收二门取会。二门者。同别二教门也。

  △二列同别各开本末。且初别教本末复二。初标本别末。

  章曰。别教者。别于三乘。

  解曰。别者迥异之义。詺华严经宗本一乘。是诸佛众生平等本有广大智慧。具足教义。理事境智。行位因果。依生体用。人法逆顺。应感等十法门义。各各具十。十十无尽。为诸教本。本法圆融。具足末伴。一乘法本别别无尽。迥异一代诸眷属经中。小乘三乘。末教所诠。偏圆顿渐。权实教义等十法门。虽从本流。而末即圆。一相孤门。名方便教。亦名同教。亦名末教。贤首约五教相摄融通中曰。一或总为一。谓本末镕融。唯一大善巧法。二或开为二。一本教。谓别教一乘。为诸教本。故二末教。谓小乘三乘。从彼所流故。又名究竟及方便。以三乘小乘望一乘。悉为方便。故特述教章。首立分相门。显别教一乘为本。拣余三乘为末。列十差别。就后通拣曰。其别教一乘所明行位因果等相。与彼三乘教施设分齐。全别不同。广在经文。略如下辩。次立该摄门。显法镕融。该末即本。一切三乘。本来悉是彼一乘法。融通有二所以。具如彼章。六祖清凉遵用二门。但改分相为全拣。该摄为全收。亦以人法融通。深广无碍。总属圆教也。七祖圭山亦曰。大疏玄谈。全拣诸宗。即别教性起义。全收诸宗。即同教缘起义然约机约法。故开二门。既人法融通。二亦交彻。二门不二。统为华严圆宗。□□真界生起万法之义也。今谓。圭山将全收为同教。缘起至□□□华严本教大法界缘起。即成性起。缘性相由。皆不思议。正显别教中具圆通同义。十无尽同也。故四祖曰。又一乘同法。对智以彰同。若引机以会同。则同同具十。即穷无尽。又云。别同之中。亦有同别。由多即一。是其同也。会复二师。诤如后辨。已上四五六七。四大祖师。师资遵承。皆以分相该摄二门。具显华严本法本教。顿说顿圆。称性本末。一一迥别。故决择第十门曰。或有众生。于一乘别教。解行满足已。证入果海者。即见上来诸教。并是无尽性海。随缘所成。更无异事等。故贤首正立教中。约乘法以分三宗。拣异本末曰。初一即愚法二乘。后一即别教一乘。中间三者。虽顿终始三权实之异。总为一三乘教。以皆为三人所得故等。是知。前四教皆为末教。后一圆别为本教也。然中间终顿二教。虽展转深胜。共谈一性一相。而由形对。一亦名三。故六祖玄文曰。三四二教。虽则泯二异前。而形对显一。曲巧顺机。故演义释曰。三即终教。四即顿教。此之二教。具明一乘。故名泯二异前。始教存三乘也。而言虽者。虽明一乘。由是对三。故同前二。亦屈由之数。则前四皆屈曲收。后之一教。方是平道。为诸教本也。又曰。四为教本者。谓非海无以潜流。非本无以垂末。将欲逐机渐施末教。先示本法。顿演此经等。是知究竟一乘。为称法本教。别前四教三乘皆为末教也。故科曰标本别末矣。

  △二指经会末。

  章曰。故法华经云。三界外别索大牛之车故也。

  解曰。良以法华最后开显。虽则异时异处。而与本教作方便故。随机屈曲。破三显一。会异归同。会彼同时异处三乘不定之机也。能会是法华方便一乘。所会是始权终实三乘。但会渐机。淘练渐熟。从渐入一。故得界外别索大牛之车。归一佛慧也。归法华佛慧。即是归华严佛慧也。故清凉曰。法华摄诸经归华严。以别该同。皆圆教摄。又曰。二经化仪则异。化法无殊。今以法华化法同本。化仪摄末。本末交映。兴夺相资。方为摄生之善巧。则为摄末归本也。若尔如何清凉。于辩违中。不许唐吉藏。判法华为摄末归本琺輪耶。答不许吉藏者。以彼全约化仪失。据法但有大小。同前谶师半满失昧经别为一类滞小失故演义释彼违曰。今此师立。唯约化仪。据法但有大小。同前半满。亦摄义不足。又曰自是立教之人。不得法华之意。别为一类滞小之人。是知。吉藏虽判。为摄末归本琺輪。而具上三失。摄义不足也。今家所判。语同义别也。今以法华约化法。旨□华严为法本。故清凉曰。于一佛乘。说无量乘。故彼经云。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又云。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无量方便引导众生。即从本流末也。约化仪。则最后开显。破小显大。会三归一。故清凉曰。虽有众多。即摄末归本。故彼经云。以无量无数方便。演说诸法。皆为一佛乘故。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又云。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故皆佛因。是知法华依实开权。说一即多。会权归实。说多即一。是故以法华方便一乘。为摄末之本也。又四祖述一乘三乘义章曰。又一乘义。分别有二。一者正乘。如华严经说。二者方便乘。分别有十。初之七对依如来藏胜鬘楞伽等经。后三对依法华经。分别一乘同无尽。三乘即不定。乃至结曰。上来所辨。于眷属经中。欲显圆通无尽法藏一乘教义。故于方便之处。示一乘名。今进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说等。又曰。上件法门。摄下诸教。顿属其上分本教义。渐从其末义。乃至曰。及三乘终教。寂照照寂。一相真如。并初教门。染净即空。愚法小乘苦谛之教等。明知法华双会权实。并小三乘也。若尔如何清凉玄文却云法华但会昔权故。说三皆虚指。昔实不滞方便。故不会之。今言终实皆为所会者。何违祖耶。答彼斥梁朝光宅法师依法华立四乘教。故辨其所违。故作此语。缘此师以临门三车为权。四衢等赐即实。唯说法华为实。不知抑诸般若等了义经也。是于昔大。不分权实。故成抑诸实教过耳。今为会通教旨。则不如是是故演义大节有三。初明会不会之意。以临门三车。施设方便。引昔权三皆无实体。正当会义。故疏曰。但会昔权故。说三皆虚指。不会昔实者。昔实已在般若等经。开显实理。故疏曰。昔实不滞方便。故不会之。第二明会二会三之意。演义释曰。二俱有理。破小显大。即是会二。会权归实。即是会三也。第三明取昔废昔之意。疏曰。若开权显实。则三是一。更无别一。钞释有其二义。先明会三为一。次明会三归一。且先会三为一者。会取昔权无体之三。为其开显理行果法。并从一实。皆是佛因。故名取昔也。废昔者。废昔三教。并废随从各异。今从开废之后。知三即一。心生欢喜。自知作佛。则是实相显。是故下钞。先引药草喻品。证小行即是佛因。次引信解品。证大行是其所有。乃至曰。今疏欲会三因。同为一因。故引二文。皆明会行。故曰会三为一也。次明会三归一者。疏曰。若废权立实。义说为四。如揽三点。以成一伊等。演义曰。若废下。明会昔三。归今之一。于中二。先会昔成今。有法喻合。法云。义说为四者。以但废昔三教。言三是权一实。便显三外无别一实之法。云义说为四。但三为别。一为总耳。如揽三点下喻。斯借涅槃第二三点成伊等。乃至曰。今借其喻。不取其法。谓以三点。喻于三乘。以成一伊。喻为一乘。别说三乘。三皆是权。合三为一。故得称实。非三点外更有一点。乃至曰。总合为一。故成四也。次疏曰。若依昔未显说一切具有如来知见。根贩之种。今并说成。则今昔有异。故演义释曰。若依昔下。第二彰今异昔。前但合三为一。一无别法。已成四乘。今辨一乘别有法门。则四义昭著。是为昔所未说而今说之。闻所未闻未曾有法也。谓昔虽有大乘亦说如来藏性涅槃法身真常之理。未曾显说一切众生皆悉具有如来知见。唯为一事。出现于世。不为于余。故睿公云。至如般若诸经。深无不极。故道者以之而归。大无不包。故乘者以之而运。然其大略皆以适化为本。应劝之门。不得不以善权与用。权之与化。悟物虽弘。于实体不定。皆属法华。固其宜矣。已上三义。会通法华教旨。大意唯显会三归一。然以会机初后有二。初立会昔成今义。是初方便门。会权归实。名会三为一。义说四乘。以显三一和合。同此是清凉义也。正如教章二明摄益中曰。若先以三乘。令其得出。后乃方便得一乘者。此即一乘三乘和合说故。属同教摄。乃至曰。摄机成二益等。及至次择中第七门曰。或有众生。于此世中。三乘根不定。故堪进入同教一乘者。即见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无尽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设。是故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如会三归一等。此是贤首义。又如至相。横依方便中。第二义曰。与彼究竟圆一乘。为方便说一乘。非即圆通自在也。此是四祖义。次立彰今异昔义是。后示真实相。露地授大车。唯显一乘。不为于余。此是清凉义。又如决择第八门曰。或有众生。于此世中。三乘根不定故。堪可进入别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来不异。别教一乘。何以故。为彼目故。更无异事故。如法华经同教。说者是。此是贤首义。又如至相。横依方便中第一义曰。一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从一乘所流故。又为一乘所目故。此是四祖义。故演义曰。彼权实是方便门。说于真实是真实。不谓方便为真实。则方便门开。知实理之普周。则真实相显。故法华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今能开显故。不滞枝派。约佛弛张。故须分权实也。已上四五六三大祖师。明法华经旨。会机摄末。法义差别。是故四祖述章立意。先标华严别教一乘为本。次指法华界外索车为末。本末相符。善巧摄生。决显一乘也。故标题曰。融会决显一乘妙趣也。有三知识。迷佛化源。昧祖本末。豫师以华严圆别一乘唯别权三失。复师双别权实三乘失。会师曰卓绝独立失。失在自相名别也。三师昧祖元开本末二教之意。各说别三之差。固兹矫乱。互兴斗诤。浇漓道学。并列卷后具评。

  △次同教本末。

  章曰同教者。经云。会三归一。故知同也。

  解曰。华严四祖云华尊者。以东流一代圣教。从微至着。曲尽幽玄。统为五教。于圆教中。具本具末。开别开同。五祖贤首嗣法遵承。特述教章。首明同别。别如前解。同如今释。言同教者。以同字一言立教总名。通目一代诸眷属经。皆名同教也。于中虽有偏圆顿实始权愚小等教之殊。而各教下。所诠教义。理事境智行位十法义门。皆从华严圆别根本琺輪所流所目故。派本垂末故。即末同本故。故名圆教也。者之一字。牒教名也。经云者。指法华经。是一代化仪。最后开显。以方便一乘。为能会之本。以一代权渐三乘。为所会之末。会末归本。本末相符。摄生善巧。即本同末摄。末名同。故清凉曰。法华方便一乘。为开渐之本。为摄末之本。露地等授大车。故曰会三归一故知同也。须知此同唯会一代渐三之机。名方便同也。正当本章下文释同次义曰。又会义不同。多种法门。随别取一义。余无别相。故言同耳。是知祖立五教。并开同别。皆用单字立教。总名总含教下差别法义。各归一字所目也。故贤首曰。同教者。于中二。初分诸乘。后融本末。初中有六重七义者。从一资多。递互映带穷本究末。义备诸乘。故有同教一乘同教三乘同教小乘。诸乘虽多。乘宗止三。或加佛乘。则曰四乘。更有开合。则一至无量乘也。若约以教摄乘。教则差别。尽彰缘起之奥。以成同教之旨。皆是如来善巧方便。随机高下。施设诸教。教义多种。并以同字一言。为总通目。诸乘诸教。各诠法义差别不等。是故吾祖各据乘教趣证差别。随别取义。缉成多字。义句名同者。凡二十余同。皆是随别取义。义句名同也。若取义句差别之同。立同总名者。矫乱多矣。若约全收诸教名同者。是显本法德用无穷。摄前诸教。人法无碍。一一同圆。亦名即圆通同。亦名不思议同。亦名圆中同。同同无尽。皆不思议也。复师立此为总同者。错如卷末评。若约理体遍通名同者。则名会融无二同。此同名义。唯就理体。融本末机。皆同一体。不说德用圆融。唯显理体缉成义句名同也。故曰。缘起理实同一法界。本末镕融。一体无二也。豫师立此为总同者。错。如卷后评也。若约逐机。得法分齐。阿含施设则名方便同。此同名义。从圆所流。故与圆为方便摄生。故人法未圆。亦名不融同。此同有多种义句之同。各各差别。若约同顿同实名同者。以终顿二义。于一佛乘。诠法末圆。一相孤门。教下所诠。存绝各异。顿渐自殊。故祖曰。绝想一乘如楞伽。此顿教。佛性平等一乘。此终教也。虽皆诠一乘。而未圆融。名不融同。故祖列曰。同顿同实。显非合二教也。会师妄执祖曰总取双绝双存为合二教。作圆中同者。此师不晓总取之意。独合终顿为圆同失。又昧融不融分同。祖约不融开出义。当方便同收。不应约全收圆中同义。说如此等失。具卷后评。若约泯二同者。亦以终顿二教名同。此约乘体是一。同泯二乘。故合二乘。为同教一乘也。故清凉曰。终顿二教泯二是同。故合为一教。下列四中云。三同教一乘。即合终顿二教。是知泯二名同。的显乘体名同也。复师释曰。得名因由又非合二名同。会师释曰。出合所以。二师之失。具评卷后。若约三一和合名同者。此约法华。破昔权三。各别法行。会归一实。和合法行。此约法行和合义句名同也。贤首曰。先以三乘令得出。后乃方便得一乘者。此即一乘三乘和合说。故属同教摄。清凉曰。会昔成今。义说四乘。故借喻显曰。谓以三点喻于三乘。以成一伊喻为一乘。别说三乘。三皆是权。合三为一。故得称实。以此证知。是约法行和合名同也。复会二师。皆约教义和合释者。错如卷后具评。若云回三人一名同者。贤首曰。亦名回三人一教。此如法华经说。从古诸师。皆以亦之一字只是重名。便是三一和合。更无别说。今谓不然。且前三一和合。正是会三为一义。说四乘以显法行和合也。今名回三人一者。显机增胜。示真实相。露地授车。故云人一。正当演义曰。彰今异昔义中拣云。前但合三为一。一无别法。已成四乘。今辨一乘。别有法门。乃至曰。唯为一大事出现于世。不为余乘等也。既曰回三入一。则知舍三唯显一也。于理昭著。正是法华示真实相。唯证一乘。无三可合也。是知两种名义自殊。不可为一。豫师等并从古说。错如卷后评。其会三归一同。如上具明。唯会一代权实三乘。不会其顿。故四祖曰。离言根境非安立门。故顿不属会。又曰。顿属上分本教义。渐从其末义等。清凉亦曰。然法华为于一类。开显本末。若将定判一代圣教。收义不尽也。是知会三归一。唯会渐三一义名同也。会师取此为总同曰。虽立言小异。多义如彼者。错如卷后评。已上略叙数同。并约法义差别。缉成义句多字名同。义非一准。是故。四祖特立同字一言。为同教总名。通目诸同也。祖曰。一言通目者。如以信一言。通目诸位也。是知以一字。为一言也。文选注诗题曰。古人始作四言诗五言诗。其七言诗者。后人加作也。及至论语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何晏注曰。古者谓一句为一言。诗虽三百篇之多。可举一句。当尽其理也。今谓。思无邪。虽三字为句。而归正字一言也。故演义曰。一言蔽诸者。即论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诸。曰思无邪。谓归于正也。念一佛号。亦名一言。直取一言只一佛字。故自四祖禅要唯称佛言耳。又如世金字一言。通目五金。谷字一言。通目五谷。果字一言。通目。百果。草字一言。通目百草。其于品物形色种性。从义立名。虽各各差别。而各各类归一言所目也。譬今诸教。偏圆顿渐。权始愚小。各各教下。诠显一乘三乘乘法。禀修虽各差别。而皆华严根本一乘圆教琺輪所流所目。融会归同。故立同字一言为总。通目诸教差别法义。随别取一。谓一一法义。义名同而无别相也。义近世有三知识。不详祖述。有昧同字一言为总。各伸知见。各取诸教义句之同。各立总同者。矫乱多矣。具如卷后别伸评辨。已上释同教本末竟。兼前别教本末两科。收归第二列同别各开本末竟。

  △今当第三释同字一言为总。文复分四。且初通目多义。全收名同。

  章曰。又言同者。众多别义。一言通目。故言同。

  解曰。通目诸教。眷属经中。教义理事。因果行位等。十法门义。乃至末代流通。舍利见闻等。众多差别法义。并依海印定中。同时演说。十十无尽。主伴具足。卷舒自在。皆不思议。以为教本故。故贤首曰。同时显现。同时前后。理不相违。当准思之。故今科曰。通目多义。全收名同者。全收诸教。为不思议圆通同也。

  △二会差别义方便名同。

  章曰。又会义不同。多种法门。随别取一义。余无别相。故言同耳。

  解曰。会彼同时异处异时。异处逐机深浅。说诸经教。各各所诠。多种法门。随别取之。一一法义。并同本教所流所目。与本圆别作方便引摄故。以同通目故。无余别相故。故四祖曰。华严是主。余经是眷属。以此准之。诸部教相法义差别不等。随别取一。不离本故。故以同目。故贤首亦曰。是同教故。末不离本故。依本而说。故言同耳。故祖依经立一同字。为教总名。具含总别。总约本法融通。通目多义。一一同圆。故有全收诸教。名圆中同也。别约逐机分齐差别。会义不同。多种法门。随别取之。故有全拣诸教。名方便同也。若人法俱融。别总别无二也。故华严曰。善财见大愿精进力夜神。发十种同己心。夜神与说八十四同行。清凉疏曰。通论同有四义。一人法无二。与一切法界同。二因果无二。与一切诸佛同。三自他无二。与一切菩萨同。四染净无二。与一切众生同。故钞释曰。谓由证见法界体同故。上同诸佛。下同众生等。故祖依经立同。为总目也。

  △三通目诸乘宗类名同。

  章曰。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三乘故。

  解曰。前明诸教所诠差别法义同竟。今显乘同。然诸经论。乘数至多。开合不等。有约趣果。止分为二。谓大小二乘也。有约从理成行。则分为三。谓大乘中乘小乘也。有依法华三乘一乘。约界分体相方便究竟不同。故又约数说。谓二及三。各通三二义意故说也。今此乃约成机欲性。显法本未乘宗类摄也。故四祖曰。依摄论一乘三乘小乘。谓于教门中。成机欲性。显法本末差别不同也。是故以三小之末。同一之本者。以道品名同。引失三小。生信乐故。故四祖问曰。一乘道品既名数别。体亦须别。因何有义与三乘同。答据义分量深浅宽挟。并皆不同。今举义门有差别。名字有同。欲引三乘信乐故也。小乘道品名数。略有三十七种。三乘道品名数亦同。但义有异。广在经论。此显道品名同。引末同本说也。若约法相。交参一乘。垂于三乘。三乘参于一乘。两宗交接。连缀引摄。令易信入者。委在下文云。即以一乘别教。从三乘说中具释。又如五祖教章同教门中。初分诸乘有六重。第一重内。七义委明。贤首于后结曰。依上诸义。即三乘等。并名一乘。皆随本宗定故。主伴不具故。是同非别也。

  △四叙古之通。通即名同。

  章曰。前德已述通别二教。而未见释相。今以理求。通之与同。义无别趣也。

  解曰。云华尊者。述古之通。通义即同。故以同字一言。立同总名。显非自意。遵古所立也。已上四科。收归第三。释同字一言为总竟。

  △今当第四彰问答答异归同。文复分四。且初彰异违同问。

  章曰。问所以佛教多用一言通目诸义。既通目诸义。于辨才中。云何得明法义。及辞乐说等耶。

  解曰。本问来意。既曰一言通目诸义。诸义应同。如何于辨才中。却有法义辞说四种异耶。耶之一字。助显问意也。

  △二遣言通性答。

  章曰。答佛教若不通目。有情众生。随言取义。以定根性。无由以近会其远旨。

  解曰。佛说言教。随机胜劣。虽则法义辞说四种有异。大意通明显归一性。性若不通。法义壅隔。是故有情迷性众生。随取近言。生死无常苦空法义。执取而修。报趣人天权渐根性。随言修证。证小果者。无由远悟一性真常。本无生灭。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舍。证性圆通一乘佛果也。是故华严四无碍智。通该一切同一理性。经列十门。初依自相。谓知事法体各殊故。二依同相。谓知理法。若性若相。同归一理故。广列经文。疏随解释。繁不具引。若约乘摄四无碍者。演义曰。大小乘相中。法知一乘。义知诸乘。词云说一切乘无差别。即同一乘。乐说云说一一乘无边法。即同说诸乘意也。是知法义摄乘。四皆无碍。通归一性。了无四异也。

  △三结通明大道。

  章曰。所以佛教存通目者。依其论道及施设道。以生智灭惑。显理成果之便巧也。

  解曰。法本通玄。义无壅塞。不为惑业所拘。岂昧性真玄通。故存通号。统目为德。云惟一实之题者。贵使群生。去执我人山。发明元性海。依性核论。显扬其道。及乎施设教道。位地高下。即非隔碍。以用发生根本大智。通灭无始迷执妄惑。惑忘理显。成就佛果。此是大圣善巧方便也。故下经云。佛说一切法。本破一切执若无一切执。则无一切法也。

  △四引经证一言。文复分二。初显信一言通目诸位。

  章曰。故华严中信解行等诸位。以信一言。成其信位。位中所含。即通成解行理事等一切法门。亦简前后诸位法相不同。

  解曰。信为元首道之长也。通括始终。该摄三贤十圣。一切法门以信为宗。故清凉释曰。今在信门。收无不尽。下诸位中。皆具一切也。故下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等。言亦简前后诸位法相不同者。简显此经圆别一乘行位法相。不妨前后相入。行布圆融自在无碍。不同三乘信解行位。阿含门中。阶降次第。前后相由也。故清凉拣曰。非是前后钩锁相因。唯是本位信中。有此则有彼。同时具有。而说有前后。不同三乘前后相因也。

  △二会同普眼。结显玄玄。

  章曰。及会普眼境界一乘无碍陀罗尼门。据斯圣巧。一言之下。玄复玄耳。

  解曰。法普即眼普。义通乃见通。能于一言。解一切法。能于一境。见无尽境界。故清凉曰。名普眼者。诠普法故。普诠诸法故。乃至曰。诸缘发见缘名为根。因没果中。缘皆号眼等。一乘无碍陀罗尼门者。陀罗尼翻为总持。总持一乘法体。具尘沙德用。从本已来持之不失也。门者出生义也。至相曰。十陀罗尼。是一乘文义。如离世间品。印相施设。工巧字相等。并准此知。据斯圣巧一言文下玄复玄耳者。结显一言通玄无尽。如清凉曰。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即善财所遇。第三知识海云比丘。于如来所。闻。此普眼法门。于能诠一字中。便证所诠无尽法。清凉曰。即海云所持。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但是深入法界菩萨。陀罗尼力之所能持也。圭峰释曰。少分者即一字也。是知圆别诠旨玄妙。显一言具无尽诠。明一法具无尽旨也。故圭峰曰。以能诠一字。全即所诠法界。故即无尽。不同诸宗能诠。定非所诠也已。上二科。收归第四引经证一言。兼前三科。总归第四蹑踪问答辨。异归同竟。

  △今当第五明一经八会法门。文复有六。初地前五会。从三比行。

  章曰。又华严经文。前之五会。及十明已后。尽不思议品。即以一乘别教。从三乘说。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58册No.0985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续-《卍续藏第 58 册 No. 0985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摘自《卍续藏第 58 册 No. 0985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解曰。今显晋经八会。卷摄圆通料拣八会。不出初会。故至相曰。初会十门。料拣一部经意。初会如是我闻首。料拣下文所目之义。约有十门。谓人及法理事文义。解行因果相成主伴。以明旨趣也。故清凉亦曰。以文从义科者。此经一部有五周因果。即为五分。初会中一周因果。谓先显舍那果德。后遮那一品。明彼本因。名所信因果。二从第二会。至第七会中随好品。名差别因果。谓二十六品辨因。后三品明果。亦名生解因果。三普贤行品辨因。出现品明果。名平等因果。非差别显故。亦名出现因果。四第八会。初明五位因。后明八相果。名出世因果。亦名成行因果。五第九会中。初明佛果大用。后显菩萨起用修因。名证入因果。因果二门俱证入故。是知晋经八会。卷摄相尽。不离初会。总显人法理事。乃至因果十门法义相成主伴。以明旨趣也。初会为总。信解行向四会。为前五会也。经文善巧。以一乘别教。一周因果。圆通法本垂于三乘。从彼教相。约显地前。比行而说也。清凉疏。约前后摄叠十科中。第七科曰。就前复二。初明地前比行。后第六一会。明十地证行也。言及十明已后。尽不思议品者。十明即第二会中问明品也。是显十信之明。贯下诸位。直至晋经第六会已后。尽不思议品。至随好品。并明差别因果也。故清凉疏。约前后钩锁科中曰。四从问明至随好品。差别因果。前因后果。皆依一乘别教。甚深法界。无尽因果。善巧所流。从三比行说也。

  △二登地一会。从三证行。

  章曰。十地中文。即用一乘圆教。从三乘教。以显一乘别教说。

  解曰。功不虚设。终必有归。前明解导行愿。贤位因终。今显智冥真如。圣位果立也。言十地者。十是一周圆数。十十无尽也。地是生成住持。持诸功德也。故本业云。地名为持。持百万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也。若尔云何说得诸位阶降次第。答。以此经中安立诸位。有二善巧。一约相就门分位前后。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约体。就法前后相入。圆融自在。异彼三乘。是别教也。但以不移门而恒相即。不坏即而恒前后。是故二义融通不相违也。今即用此融通甚深。言所不至。从彼三乘之位。地前行布。地上圆融说者。要以一乘地前地上。俱具行布圆融。以显一乘深广。寄彼三乘。令易入故。故清凉曰。三乘之位。地前行布。地上圆融。今一乘位。地前地上。俱有行布圆融。若俱双辨。则前后不异。若地前行布。地上圆融。则全同三乘。前浅后深。又似行布圆融。各别教行。不知法性教行。非即非离。故于地前。但显圆融。已过三乘。地上多明行布。以显超胜。胜相云何。谓贤位始终。已圆融自在。登地已去。则甚深甚深。言所不至。若不寄位。何以显深。不包三乘。何以显广。是知以圆一乘。从三乘说者。方显一乘别圆法体。圆融自在也。故贤首曰。若自别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终教位说。以彼教中。信满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处。一时但得。此一切前后诸位行相等。是明法体深玄难解。故寄三显。令易入故。若约乘寄地。如清凉曰。九约寄乘。谓初二三地。寄世间人天乘。四五六七寄出世三乘。八地已上出出世间。是一乘法。故以诸乘为此地法。委释具三十五钞。广如彼疏。及贤首教章行位差别具明。

  △三结显地法成就功德。

  章曰。所以知者。故文中以悉昙字音。会成无尽故也。

  解曰。梵语悉昙。此云成就。言字音会成者。即字母为众艺之胜书。说文本故。此偏明之。故经列四十二字。一曰阿字。是无生义。达诸法空。断一切障。二曰多字。是清净无染离尘垢义。乃至第四十二日陀字。即究竟处。所谓此究竟含藏一切法轮也。故经结云。善男子。我唱如是字母时。此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为首。入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门也。清凉疏结云。四十二门者。谓表四十二位故。故智论中诸位圆融。明初阿字具后诸字。故曰字音会成无尽故也。然新译本第四十二曰。茶字去声引之故智者观经疏曰。究竟佛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茶。又南岳用对圆顿教中四十二位。初住阿字中四十一字。对至等觉。最后茶字。当于妙觉。虽一一位皆能遍具诸位功德。然是分具。今此极位。乃究竟具诸位功德也。若更委辨诸经译别。字多乖舛。如涅槃以阿字为恶。此中以啰字为多。此等不以义定。故多讹谬。委如演义五十九释。

  △四别教一乘因果交彻。

  章曰。普贤性起。用彼一乘别教。以显一乘文义。由彼文中是广大说故。

  解曰。普贤性起二品。明普贤行因。成现果分。以晋经缺第七会初十定品也。自十通品。至如来性起品。凡有十品。兼前十地品。共十一品。并第六会。收其中十通品。至菩萨住处品。计有五品。辨等觉法门。等觉义周。终明妙觉故。次佛不思议等三品。明妙觉之果。略有二义。一不可说。二可寄言。寄言中复有二义。一差别说。二平等说。差别说者。即以三品。酬前诸因。因果别故。初总明佛德。迥超言念。名不思议品。次辨身相普周。名如来十身相海。大相既尔。随好更多。名随好品。已上皆属差别因果也。今显普贤性起二品。明平等因果。谓因无异果之因。果无异因之果。因果交彻。平等不二。不二而二。因果历然。因即普贤行门。果即性起圆融也。唐经名如来出现品。今依晋经。名如来性起品。是第六会了。是显别教一乘平等因果。以彼二品经文。广大说故也。

  △五七八二会。一乘证入。

  章曰。离世间下。二会之文。一乘行法。以始标终说故。教义俱一乘也。

  解曰。由上差别平等因果。生解既终。今摄解成行。六位顿修。辨二千行门。一时齐起。而处世无染。故受之以离世间品。次入法界品。近望上文。大行既具。则证法界。远取诸会信解行愿。本在于证。依人证入。故次辨之。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即果法界。令诸大众。顿证法界。善财历位。渐证法界。渐顿该罗。本末融会。皆证法界。故受之以入法界品。此上二品。晋经为七八二会。唐经为八九二会。始标则前之六会。是寄三显一也。终说则七八二会。正显一乘行法圆满无尽教海。唯证相应。无尽法门。自此略毕。又复教则因大。义则果大。教证二大诠旨圆融。俱一乘也。

  △六问答辨明六决定体。文复分三。初约数不圆问。

  章曰。又十地以前四会中。六决定文。何故不依十数而说。

  解曰。文中问意。以华严所说法义。一一须十。以显无尽。何故地体唯六决定。又于地前四会经中。或五或三。六数不定耶。

  △二寄显深义答。

  章曰。答为六决定是本分义深。体略难解。故寄三乘之教。却显一乘玄趣。令其闻者。一往易解也。

  解曰。此六决定。是十地体。通十地故。亦通十住已来。故经云。十住中有五决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回向有三决定。谓观相及大善不怯弱。故至相六决定章结曰。此之废兴。显位高下增微。故通义可知。此义通彼修生及本有。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普贤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证故。至相又曰。如地经说六决定义。是其地体。返不由十数。目之十地不同。是其地相。翻用十数目之。以此验求。知佛慈悲。欲令易解。将不满教目体。以满数教目相。是佛别意也。

  △三明经宗善巧。

  章曰。经文善巧。交络二义。显宗分齐。极善妙也。

  解曰。通显一经八会法门。寄三显一。前后交络。善巧摄机。以明圆别一乘。玄妙宗极分齐也。交络二义者。一乘三乘。乘义交络也。地体地相二义交络也。又清凉曰。三宗趣者。先总后别。总有二义。一以地智断证。寄位修行为宗。以显圆融无碍行相为趣。二前二皆宗。为成佛果为趣。此明宗趣二义交络也。后别者。别于上总。略有十义。乃至第十曰。十者撮要。谓六决定。宗辨此故。又曰。论其体性。多不出前。为成十故。小有加减。一即离言体。二所证体。乃至第十唯因体。取其别相。异果海故。收此十体。不出三体。一总含体。二克实体。谓智兴证。三离言体。配属可知。上二即因。下一为果。因果非即离。言虑双绝。以为地体也。已上三科。收归第六问答辨明六决定体。兼前五科。总收归第五明一经八会法门竟。

  △次当第六明三一缘起不同。文复分三。初三乘分净缘起。

  章曰。三乘缘起。缘聚即有。缘散则离。

  解曰。缘起有二。一染二净。染者。谓六道众生。迷真执妄。内起妄心。外执妄境。心境二缘交妄起染。故起信论云。无明熏真如成诸染法等。净者。谓小始权渐之机。知染成过。从真起净。即是三乘。一声闻乘。修五停心观七方便等。二缘觉乘。觉乘无性。成辟支佛等。以此二乘。唯除我执。未除法执等。故云分净。三菩萨乘。闻五性三乘之教。信唯识理。不执我法。虽发三心四愿。乃是厌权有为。忻求菩提。犹堕取舍。虽修六度万行。虽断二障。虽证二空。乃是二空所显真如。而非二空即真如故。义当权始分净也。若终顿二教。虽则知真实性。无别八识。犹拘翻泯。亦先离过。后方成德。是故净缘起时。权聚为有。净缘散时。幻灭为离。有聚散离。皆非称性。缘起之际。本来究竟。离于造修者。故曰分净也。此上展转浅染分净。显前四教。皆当分净。皆属三乘。以为所对。委如行愿义记具明也。纵然终顿圆三合为一实。而终顿实权未足。故不辨圆融具德也。故贤首曰。虽顿终始三权实之异。总为一三乘教。以皆为三人所得故等。乃至于十玄缘起门后。拣曰。是故大圣善巧。于彼三乘位中。随其机欲。方便少说。由不穷法界源故。权现二身三身等佛。未显诸佛十身自境界故。故云净分缘起也。

  △二一乘圆净缘起。

  章曰。一乘缘起。缘聚不有。缘散未离。

  解曰。一乘法体。全性缘起。性周法界。缘起无边。聚成妙有。有德非常。故曰不有。散成真空。空非断灭。故曰未离。譬如明镜。照聚有不留。照散本非离。至相曰。明一乘法界缘起之际。本末究竟。离于修造。何以故。离相故。起在大解大行。离分别菩提心中名为起也。由是缘起性。故说为起。起即不起。不起者是性起也。贤首曰。由是缘起。是法界家实德故。普贤境界。具德自在无障碍故。华严云。菩萨善观缘起法。于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了一法。是故当知。一中十。十中一。相容无碍。仍不相是。余门亦然。是故圆净缘起。诸门法义。法法缘起。一一无尽。包空有而绝相。入言像而无迹。广如六七二祖行愿钞具明。兹不繁录也。

  △三结明绮互彰圆。

  章曰。此约所对不同。故成绮互明耳。

  解曰。前显分净为对。不同圆净缘起法门。重叠若云起于长空。万行芬披。比华开于锦上。故贤首拣曰。与彼三乘。全别不同。宜可广依华严经。普眼境界。准思之。已上三科。收归第六三一缘起不同竟。

  △次当第七明同体因果依持。文复分二。初依体平等。

  章曰。又如同体依持。以明因果。理性体融。在因为因在果为果。其性平等。据缘以说。

  解曰。法界一理体。平等如虚空。为圣为凡。作依止体。为圣为凡。作任持用。用及缘修趣证无为。虽则机差因果殊异。而一理性平等融和。故就缘起门中。同体异体二门无尽也。故贤首曰。初门同体。即摄同异二门中。无尽无尽。列十无尽。穷其圆极。法界无不摄耳。故曰。在因为因。在果为果。其性平等。据缘以说也。

  △二据缘差别。

  章曰。在一乘则圆明具德。处三乘则一相孤门。在小乘废深论浅。居凡有则唯事空文。此即理之妙趣也。

  解曰。至相十玄章曰。在一乘即圆明具德。谓此一乘。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圆净缘起。具德无穷。贤首曰。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无量。广如经文。乃至问曰。此等叹因中德耳。岂可即满德果耶。答此一义。因果同体。成一缘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不得果者。因即不成因。何以故。不得果等非因也。乃至又曰。由此因体依果成。故但因满者。即没于果海中也。为是证境界。故不可说也。次曰。处三乘则一相孤门者。贤首释曰。三乘但随机而已。未显诸佛十身自境界故。非现佛身。又随机少说。一相一寂一味理等。非穷尽说也。何以故。三乘以此无穷。为过失故等。次曰。在小乘废深论浅者。由此小乘。于甚深缘起一心法中。依浅智事识。观缘起行。于深智业识。但得其名。未达其义。如小乘论说。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又如增一经说。于阿赖耶识。但得其名。是故至相缘起章曰。若据胜劣。缘起是胜观。亦即是一乘。小乘之中。虽有名字。而不达其义。何以故。不断法我故。次曰。居凡有则唯事空文者。谓六凡类。迷情昧智。缘起事行。十善五戒。纵得功成。报超欲色。尚拘事禅。不通理观。故曰唯事空文也。故至相缘起章曰。缘起者。大圣摄生。欲令契理舍事。凡夫见事。即迷于理。圣人得理。即于事也。已上四句据缘说异。从圣至凡深浅虽殊。其实显理。事理融即。成大缘起。故就结曰。此即理之妙趣也。故至相又曰。今举实理以会迷情。令诸有情知事即无。即事会理。故兴此教也。已上二科。收归第七明同体因果依持。兼前共七科。总归初序。说由致分。

  △今当第二正说同别。分文有十。初同别法智。利机无尽。文复分二。初一乘别法因果无尽。

  章曰。又一乘之法。对机以明别。非谓自相而可别。随机论别相。别别具十。所以说十者。欲显无量故。

  解曰。一乘别法。明教义因果理事德用等十法义门。一一迥别。为法界大缘起际。摄法无余也。若约果证究竟。不论对机。以果海离言故。不可说其相状之别。故曰非谓自相而可别也。今明普贤境界。以普因普法。普利普机。机法俱普。别别具十。十十无尽。以显无量也。故贤首曰。法界缘起。乃至在无穷。今以要门略摄为二。一者明究竟果证义。即十佛自境界也。二者随缘约因辨教义。即普贤境界也。初义者。圆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说其相状耳。乃至曰。不论因陀罗及微细等。故地论云。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者。即其事也。是故今文约因对机。以显一乘别法。圣凡等有。具足一体。本无限量。故曰。欲显无量。故以主伴圆融。一一无量也。会师解曰。卓绝独立名别者。失在自相。公违祖释具。评卷后。

  △二一乘同法智会无尽。

  章曰。又一乘同法。对智以彰同。若引机以会同。则同同具十。即穷无尽也。

  解曰。一乘圆融同法。缘起德用。有其二门。初异体门。二同体门。且初异体门有二。初约空有相即。自他二义。望体说同。初由一乘自有体时。他无量乘必是无故。故自即他。何以故。由自无用他作故。故祖曰。以二有二空。各不俱故。无彼不相即。有无无有无二故。是故一乘同法。同无量乘。常相即故。故祖曰。若不尔者。缘起不成。有自性过等也。次二力无力自他二义。望用说同。由一乘自有全力故。所以能摄他无量乘。他诸多乘全无力故。所以能入自也。其他有力自无力义。反上可知。故贤首曰。以用摄体。更无别体故。唯是相入。以体摄用。无别用故。唯是相即。乃至问曰。上一多义门。为一时俱同耶。为前后不同耶。答即同即前后。何以故。由此法性缘起具足。逆顺同体。不违德用。自在无障碍也。是故第二同体门。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与前异体二门。穷极圆同。无不摄尽。故贤首曰。同体即摄同异二门中。无尽无尽。穷其圆极法界。无不摄尽耳。祖又问曰。此与前异体何别。答前异体者。初一望后九。异门相入。今此同体。一中自具十非望前后异门说也。即义亦准思之。是知以无障碍智。即如理智。如量智。乃至三智四智皆无障碍。以成重重无尽也。谓智无碍故。一智则一切智。境无碍故。一境即一切境。境智各有一多无碍。相对论之。故贤首曰。若废智。即不论缘起。由约智故说旧来如此。何以故。不成即已。成即离始终故。智兴法旧来成故。问为由智耶。法如是耶。答为由智也。为法如此也。何以故。同时具足故。故曰对根以彰同也。以无障碍法界境。对无障碍智。彰显大缘起不思议圆通同也。若约引机。体德圆别会同无尽者。故曰同同具十无尽也。是故一乘同法。普摄圣凡智回向故。会融无二。同一法界。故贤首遵承特述教章曰。二同教者。初分诸乘。后融本末中曰。此同教说诸乘。会融无二。同一法界。乃至曰。一乘即三。虽具隐显。竟恒无尽。明知立同总名。是显华严一乘。直明法界。理遍通故。全体无二。不同法华横依方便。破异显一也。会师立法华会三归一。同为总收诸同者。错。具卷后评矣。已上二科。收归第一明同别法智利机无尽竟。

  △第二明同别证道。核论相殊。文复分四。初小乘必真论道有诤。

  章曰。又小乘未穷论道。故有诤论。

  解曰。前□华严究竟一乘。同别法本。是诸佛众生平等具有。□□□□□□□□□然以机差教别。道有大者焉。小者焉。□□□□□□实理方便成信。末能穷究一真大道。竞自分宗。□□□□□□论也。故至相曰。若小乘中。但有□□。为小乘宗。不得法空故。不尽法源故。教不满故。故多诤论。

  △二三乘及□□□□□□。

  章曰。三乘及同教。穷其论道。故有定论。

  解曰。□□□□□□□□□□□□□以顿诠真实。唯得真如门中能所俱泯。论道决定。泯离言诠。故贤首曰。顿教中三。始终俱离也。其次终教亦诠真实。唯得真如门中能所俱存。论道决定。由穷法理。不假言论。故贤首曰。终教中三。始终俱同。同归佛乘也。其次始教。初入大乘。未尽法理。论道决定。则须言论。是名权三。故贤首曰。始教中三。始终俱别。以有入寂故。已上三教论道。唯除顿教。泯故不说。其终始二教论道。故至相曰。若至初教。则须言论为正。初教中不尽法理。以言克申故。又曰。若初教中。则有论兴不论。俱名为论。何以故。二义取要显佛法故。若至终教。不论为正。由穷法理。不假言申故。又曰。若至终教。则以不论为论。何以故。息相归真。成证显义。余不顺理。故以不论名论也。具明大小乘。唯论道方便。则其分齐。如对法论之后论道决择处说。亦如摄论定学后分中说。统上小三。并为同教小乘同教三乘。故曰及同教。穷其论道。故有定论也。

  △三一乘大道圆极绝论。

  章曰。别教一乘。绝其论道。故无论义经。法门具满。无喻可况。故无譬喻经。法门圆备。不可由致而说。故无因缘经。

  解曰。华严别教大道一乘。具足十二分教。一一玄通。法法显道。何故今文绝其论道。故无论义等三分耶。答至相曰。若约乘论有二义。一通相说。一乘三乘小乘。皆有十二部。二若分别说者。一乘有一部。谓方广部有九部。谓无因缘譬喻及论义。如金刚身品说。故清凉曰。而涅槃说大。但有九部者。依三部中之小相故。谓因缘中。取因事制戒。于譬喻中。依为诱引。于论义中。约非了义。今文从分别义说。故初以一乘了义。绝其小始论义。非了义故。故无论义分也。二以一乘别法。圆满具足。无可喻况。绝其分教中。诱引浅机。就彼取类。令生信故。故无譬喻分也。三以一乘法本。本来圆备。不可以因由所致。绝其因事制戒。故无因缘分也。若约通相说者。具如清凉释十藏品。疏曰。此经之中具足十二。一因请方说。为重法故。如三家五请等。二因事方说。知本来如。观善财等。又曰。一为深智说相似法。令解真故。如法华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如出现品一一喻明等。又曰。一以义深故。二义不了故。并须循环妍核或佛自说。或菩萨相论。如问明品等。故疏后结曰。此经之中具足十二。已如上引。十二分教。义已略周。然此十二分教。旧名十二部经。恐滥部帙。改名分教也。

  △四结显教网曲巧被机。

  章曰。此则佛法善施教网。极巧然矣。

  解曰。文意俱易。但依科文。已上四科。收归第二明同别论道妍核相殊竟。

  △第三明同别通观灭惑证理。文三。初同教通观。据佛性说。

  章曰。又佛性论。明其通观。通观灭诸惑。通证诸理。通成诸行。通克诸果。此约一乘同教言。

  解曰。通观者。通一乘三乘等教。以一无分别智定。为能观也。故清凉曰。观无相法。了知平等。离念契玄即无分别也。通观诸教之下乘机。观智伏惑灭惑之异。通观诸教所诠。生空所显理。二空所显理。无性真如理等也。通观诸位。别行通行八万四千事理逆顺等行也。通观诸乘。观成之相。望前寻思。即为观益。望后克证。即为得果。诸教诸乘。浅深不同。故曰诸果。此上诸义。并如佛性论明。然此通观离言说相。不可说其体相。言义不同。但是一行三昧。据其所克。亦得顿旨。若据方便。通三通一。若以智回向。知是一乘方便。亦入一乘。约一乘同教言也。故至相通观。章曰。通伏诸惑。通灭惑种。通修诸行。通观诸理。故名通观。则是一无分别智定也。此观据成。离言说相。不可说其体相。言义不同。但是一行三昧。据其所克。亦得则与顿教义。若据方便。则顺寻思。及以如实唯识意言等。此顺三乘。若为一乘所目。则属一乘。若回向一乘。知是一乘方便。亦入一乘。此义则约同教一乘也。

  △二别教通观。依华严说。

  章曰。若一乘别教说。即通通具十穷其法界也。余并准之。

  解曰。别教一乘通观者。依华严经。初观菩萨依十种法。谓身口意三业。佛法僧戒。依此十法。乃通三乘一乘修也。体略有三。初戒。次四无量。三慧也。此三体中。各具二义。初戒二义者。一随相义。二离相义。次四无量二义者。一有缘义。二缘无缘义。三慧。二义者。一有分别义二无分别义。清凉释曰。上三中二义。各初义通凡小。后义唯大乘。此二不二为实教梵行。若一行具一切佛法。方是华严。之梵行也。令谓凡小唯大。是通三乘也。此二不二。是通同教。若一行具一切佛法等。正显十通无尽。穷其法界。是则教一乘通观也。又至相问曰。空观云何。答依华严经。初观菩萨依十种法。乃至末后结曰。并成观境。但深浅异也。若穷空方便。一乘究竟。

  △三引论摄通。触事成真。

  章曰。又梁摄论云。生死即涅槃。无二无此彼故者。欲明即事备真矣。

  解曰。生死是妄染事。涅槃是真净理。若证通观者。决无事理二境之碍。决无染净真妄。此彼之拘。是故经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故曰即事备真矣。已上三科。收归第三明同别通观灭惑证理竟。

  △第四明同别行位。融不融殊。文三。初同教三乘行位差别。文复有二。初信解次第。

  章曰。又诸三乘经论所明位地。及差别次第法相门等。并约信解门中。作如是说。故大论云。随一方化仪也。

  解曰。三乘位地。阿含施设化仪前后。信解为发趣之端。行向乃运修之始。圣地佛果为证性之终。行布浅深。法规次第。仪轨当然。故大智论。拣非一乘行位。行布圆融。互遍法界。以彼三乘行位。随机成局。一方施设也。故贤首曰。以三乘行位。是约信解。阿含门中。作如是说也。

  △二□□月□。

  章曰。若据行法。则不如是。行解亦入解门。

  解曰。有解无行。其解必虚。有行无解。其行必孤。行解相资。行入正解也。故帝心曰。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成此行。清凉曰。及显相资。目足更资也。若不解此行法。绝于前解。无以成其正解。清凉释曰。绝解成解。圭峰曰。绝解为解。是知前显仪轨。正分行布解行。今明行法。圆融行解相顺也。已上二科。收归于同教三乘行位差别。

  △二别教一乘行位等齐。

  章曰。又别教一乘佛。及普贤愿行等法。始终皆齐。无有前后。仍于诸法义。随举为首。余即为伴。宜可思之。

  解曰。佛及普贤。即因门果门。摄法无尽。始则约相。就门。安立信住行向地等。分布前后。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终则约体就法。信等地位。即无前后。始终皆齐。相入圆融。随举一位。即一切位具足主伴是别教也。故贤首曰。以此经中。安立诸位。有二善巧。一约相就门。分位前后。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约体就法。前后相入。圆融自在。异彼三乘。是别教也。但以不移门。而恒相即。不坏相即而恒前后。是故二义融通不相违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10 02:24 , Processed in 0.18147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