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53|回复: 6

[大德开示] 南怀瑾老师讲述:夏天如何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7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迦陵仙音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春生夏长,这是讲夏天这三个月当中,“蕃秀”,植物春天种下去,一直成长到夏天,这是最漂亮的时候。夏天“天地气交”,这是古文那么讲,因为我们的生命靠三样东西,日光、空气、水。温暖的地方会生长,寒冷的地方就是死亡。“万物华实”,所以夏天是生长最重要的时候,万物繁华漂亮。那么,夜里早点睡,早晨早点起来。“无厌于日”,“无厌”是什么?不要过分在太阳下面活动,避开一点日晒。

“使志无怒”,在心理的修养上少发脾气,“怒”是发脾气。换一句话说:心理上对人、对事宽容,不要有怨恨的心理。“使华英成秀”,等于让大地上的万物成长茂盛。“使气得泄”,这里头有个问题啦,夏天怎么叫泄气?这是《易经》讲消息,成长的时候就开始死亡,当你死亡的时候即开始成长,这是一消一息,所以生命到了最漂亮的时候就要完了。

《庄子》内篇告诉你“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婴儿生出来以后,到第二天,这个婴儿已经比昨天老,三岁的婴儿比一岁老,生生死死很快地在变化。所以《庄子》也引用孔子告诉颜回的四个字:“交臂非故”。生命的道理,一切的道理都很无常,你我两个对面走,你过来我过去,两个膀子一靠,已经变了,都不是现实的你我了。

所以夏季要善养自己的意志,“无怒”,阴气就可以发泄出去了。“若所爱在外”,这个时候人的思想情绪都喜欢向外面,都喜欢放射出去。“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四气调神”就是讲这一套。没有讲怎么调,只讲什么夜睡早起,什么不要发脾气之类的“调神”的道理;所以它没有讲医学,只讲养生。但是你懂了养生的原则去看病,就看出病因来了。

*****

譬如现在很多人,尤其我在香港看到最可怕,香港人不知道怎么搞的,夏天冷气开到冬天一样的冷,这些女的又爱漂亮穿短袖进去,我说你不病那才怪。

还有一个朋友臂膀痛,查不出病因。我说你办公室冷气是不是开得很冷,办公桌上面是不是铺玻璃板。他说:“人家说老师有神通,你真有啊!我的办公室你都看到了。”我说你根本没有病,后面吹冷气,两个手放在玻璃板上办公一天,就是这个道理,邪气来了。我说你以后在办公桌上铺一块布毯,后面冷气调好就好了,也不要吃药,就是刚才讲的这个道理。

所以贼风也就是邪风,你自己招的,这是不适应环境造成的。现在叫环保,我们这个生命也要顾及环境的影响,就是我们生命的环保。

*****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夏天伤于暑气的话,汗多口干,喜欢讲话不停。譬如我们有一个朋友坐在那里非讲话不可,一讲话停不了。他里头已经感染,暑气浮在外面。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这个时候讲病相,身体像在火上烤一样,汗很多,散开了。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ruǎn,收缩)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如果外面湿度太高,我们穿得不对,湿气就浸进来了。要注意,人的身体百分之七十是水,这个水不流畅就满了,就发湿气。我们的生命够可怜的,很痛苦,都是湿气,湿气太重时头脑不清楚,感觉头重,困住了如果湿里头加上发炎发热,筋就软了会抽筋,或者是拉长或缩短,动不了,就像普通讲的中风那样子。实际上是伤到气,也是中风的一种。

*****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夏天天气很热,其实在阴阳学上叫做阴,所以阴气很多。那么我们人的阳气碰到夏天这个气候的阴气,容易烦躁,容易发脾气;这个时候精神容易破坏,使人有煎熬昏厥的感觉。

【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碰到夏天这种情形,眼睛有点蒙住了的样子,耳朵也容易出毛病,像这种情况,是因为阴气碰到阳气时冲突而发生的。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阳气使人容易发脾气,我们俗话讲“气死人”,所以一生气就可能形成气绝,血压就起来了,马上会使人昏倒。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

“地二生火”,现在讲有形的后天生命的真阳之气。阳气靠哪里来呢?下部来的,由阴极而发生这个阳,一个变化一个转折,这个热能跟地球一样,热到极点,阳气慢慢就上升了。

夏天的井水是凉的,地心里凉,地下的阳能向外散发,所以夏天大家的胃口都不太好,饭也吃不下,夏天不敢吃火锅吧!因为消化力没那么强;到了冬天你们摸那个井水,是温的,外面是冰的,我们身体也是一样。所以冬天的胃就火力强,外面觉得冷,影响气候的是温度,物理世界这个气候的温度,即使是同一个都市,东西南北也有差别。

还有个最重要的,是本身感受的温度,每个人不同,跟人的年龄、健康都有关系。譬如有人说,今天天气那么热,老师你为何还要多穿一件背心?我说我觉得凉,你们不要管。等到下午,他们觉得凉,已经感冒了,这是你们反应慢,我早就感觉到了,所以衣服先披上了。

因此我们自己的火力向上升,冬天可以吃冰,夏天我是不主张吃冰的,我宁可喝烫的。另外饭后吃水果我是绝对不赞成,我们刚把热的东西吃下去,跟着又把凉的东西吃下去,就把它盖住了,久而久之不生病才怪。每个人的舌头吐出来都是白白的,上面都有寒气。这个水果和冰是可以吃的,但最好在平时吃,为什么一定要在饭后吃水果?这都是习惯,以为这是科学,不通!

我们的身体“地二生火”,下面火上来,如果拿道家的义理来讲,有真火有虚火,虚火就是发炎了。虚火是什么呢?等于点蜡烛有亮光,冒的就是虚火。你以为有热,那个并不热而是寒的,所谓有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的区别。

*****

宋元以后中医分四大派别,北方的主张“四象五行皆藉土”,胃最重要,“胃土”健康了,百病就去了。所以北方一派的观点是,任何病都要先照顾这个胃。南方一派反对。清朝以来,南方一派都出名医的,他们主张凡是有病的人都是肾虚,要先补肾水,也就是“九宫八卦不离壬”的原则。把壬水补足了,病就好了,事实上两派都对。

“青赤黑白,各居一方”,颜色代表方位,北方是黑,肾是黑;西方是白,肺是白的;南方是赤,心脏是赤;青是东方,肝是青,这就是“青赤黑白,各据一方”的道理。

南方、北方饮食不同,气候不同,土质不同。北方人大碗吃面,包子、馒头大口吃,肠胃容易吃坏。所以北方“皆秉中宫,戊己之功”,胃很重要,夏天以泄为主,把肠胃清理。但是北方人到南方来,不要随便给他泄,会泄虚的。南方人有些好吃懒做的,“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肾亏的多,先补肾为主没有错。

*****

我们冬天胃口特别好,吃火锅也好消化,这也是阳气上来。冬天外面冷,真正内热在里头;夏天阴火,外面热得不得了,肠胃反而是寒的,所以夏天胃口不好。

你们夏天喜欢吃冰喝凉水,我看到就害怕,我走中国路线的,几十年如一日,夏天喝热的水,冬天可以吃冰。什么饭后吃水果啊,这些我都不干!一冷一热之间,都是致病的根源。冰凉的水果平常吃嘛!刚刚吃了热的,这冰水一浇下去,在里头冻住,可能慢慢就结块了,也许就得癌了。
如果身上有真阳之火,不管癌也好,瘤也好,都会把它化掉。就怕你身上有寒火,不能发起真阳就完了。

《我说参同契》

----------------------------------------

现在人是在冷气间里得病的,这里冷气可以很冷很冷,但是试了几天了,认为温度不能低于二十六度。冷气是给你凉快凉快,夏天要按照自然的规律,身体有一点微汗是最好,最健康了,贪着凉快会得冷气病。下午灯开多了有一点热,他们说要调一下。所以这里气温是控制的,不像一些地方,把冷气开着玩,冷得像冬天,那是死路一条,不可以的。像我坐在这里,背上在流汗,我还喜欢呢!如果不流汗,我的习惯认为生病了,那就不得了啦。

我以前同美国的教授谈,你们讲卫生是消极的,中国文化是讲养生之道,道家叫“摄生”,摄就是抓来,自己把生命控制住,就叫摄生。所以道书上叫摄生之道,这是积极的。

我现在不是讲西医,是讲中医第一部要读《黄帝内经》。其中第一篇就是说人了解阴阳六气,现在的人都不相信,学中医的也不肯读,认为是空洞的理论。阴阳就是正面、反面,阴阳两个字是代号,什么事都有正反两面,是相对的。甚至每天的气候,每件事情也都是相对的。整个宇宙大气层跟着太阳月亮的行度,十二个月当中有六种变化,所以说是六气。

哪六气呢?风、寒、暑、湿、燥、火。现在假设不开冷气坐在这里,或到外面晒一下太阳,是什么感觉呢?现在梅雨季节快要过了,马上到三伏天了,就是《黄帝内经》讲的燥、热、火这个季节,身上难受,所以梅雨季到三伏天最严重。这是讲身体外面的感受。

如果学医的就要知道,夏天身体里面反而是寒的,我们的胃是寒的;可是大家喜欢夏天吃冰凉的东西。以养生之道来讲,修道的人不干这个事,夏天反而要喝热的,吃热的。这里地球自然的物理,夏天手伸到井里去,地下水是凉的。

所以我们讲山西人不但会发财,还聪明;你到山西那个古房子一看,有地窖,还有冰窖呢。冬天把冰放到地窖,到夏天还没有化。我们夏天觉得热,因为受大气的影响,身体体能的温度向外发散,表皮上感觉很热流汗,内部就寒了,这是养生的道理。所以很高明的医师,有时候夏天的病,不是给你吃凉药,反而是吃大热药。

暑湿,现在还没有到三伏天吗呢,我们是讲黄梅天的湿。现在我们觉得热啊、冷啊,气候不舒服啊,那是湿度的关系。这个空气里头有水,而这个水被太阳一晒变热水,我们现在的身体像是泡在洗澡池的热水里,因而不大舒服。所以暑天有湿。尤其上海在海边,这里是太湖,暑湿蛮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南京、武汉,西湖边上,有水汽的都是暑湿。所以学医,保养身体就要注意这个。现在是告诉大家自己保养,所以才讲阴阳六气。

刚才说温度已下调一二度了,太多一点了吧?你们马上要调回来,现在已经到下午了,太阳一下去就凉快了,我是贡献你们意见。还有一句话,刚才进来大家热,现在还是三点钟呢,为什么现在会觉得凉快一点呢?刚才你们报告感觉难受,所以把温度调低一点。是这个原因吗?不是。什么原因呢?中国文化一句老话“心静自然凉”,要注意这个,非常重要。我还记得年轻时,站在操场看兵操练,自己站五个钟头,全身武装,还穿着皮马靴,在大太阳下,里头的汗像雨水一样的流,外面看不出来。我静静站在那里,屹然不动。

那个时候没有体会那么深,只好把自己忘了,要装英雄嘛,要领导别人,做模样。什么叫心静自然凉?对热啊、冷啊,不在乎它,不理它。你说热得不得了,想到热得不得了,你更热了,所以不能心静自然凉。你看大家因为有个老头子坐在这里给你们乱吹,一听话把这个热的观念一忘,就好多了,这是心静自然凉,修养的道理就是这样。换句话说,你碰到烦恼或危险的时候,只好放下,所以禅宗讲“放下”你不理就没有事,那就轻松多了。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

南怀瑾老师讲述:寒温不节,虚实失度


发表于 2013-7-8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8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师兄们请慈悲关注: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8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8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8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南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9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7 02:30 , Processed in 0.31286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