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65|回复: 5

[原创] 推荐:济公活佛正传(很有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3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廉而不刿 于 2013-6-30 21:12 编辑

《济公活佛正传》 -- 电脑配置不高勿打开, 以免文章太长, 挂住cpu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250651/

新浪爱问下载全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501492.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廉而不刿 于 2013-6-30 18:25 编辑

济公活佛打坐也叫苦连天想溜走算了, 老和尚拦住照脸打他一掌, 这般就开悟了

开悟过程:

却说道济随着监寺到云堂中来,只见满堂上下左右,俱铺列着禅床,多有人坐在里面。监寺指着一个空处,道:「道济!此处无人,你可坐罢!」道济就要爬上禅床去,却又不知该横该竖,因向监寺道:「我初入法门,尚不知怎么样坐的,乞师兄教我。」监寺道,你既不知,我且说与你听着:
「也不立,也不眠。腰直于后,膝屈于前。壁竖正中,不靠两边。下其眉而垂其目,交其手而接其拳。神清而爽,心静是安,口中之气入而不出,鼻内之息断而又连。一尘不染,万念尽捐。休生怠惰,以免招愆。不背此义,谓之坐禅!」
道济听了这一番言词,心甚恍惚,然已到此,无可奈何,只得勉强爬上禅床,照监寺所说规矩去坐。初时尚有精神支撑住了,无奈坐到三更之后,精神疲倦。忽然一个昏沉,早从禅床上跌了下来,止不住连声叫起苦来。监寺听见,慌忙进来说:「坐禅乃入道初功,怎不留心,却贪着睡,以致跌下来。论起禅规,本该痛责,姑念初犯,且恕你这一次!若再如此,定然不饶。」监寺说完自去。
道济将手去头上一摸,已跌起一个大疙瘩来了,无可奈何,只得挣起来又坐,坐到后来,一发睡思昏昏,不知不觉,又跌了下来。监寺听见又进来斥说了一番,不期道济越坐越挣挫不来,一连又跌了两跤,跌得头上七块八块的青肿。监寺大怒道:「你连犯禅规,若再饶你,越发怠惰了!」遂提起竹板道:「新剃光头,正好试试!」便向头打一下,打得道济抱着头乱叫道:「头上已跌了许多疙瘩,又加这一竹板,疙瘩上又加疙瘩,叫我如何当得起 我去告诉师父!」监寺道:「你跌了三四次,我只得打你一下,你倒还要告诉师父,我且再打几下,免得师父说我卖法!」提起竹板又要打来,道济方才慌了道:「阿哥,是我不是,饶了我罢!」监寺方冷笑着去了。
渐渐天明,道济走起来,头上一摸,七八块的无数疙瘩,连声道:「苦恼!苦恼!才坐得一夜,早已满头疙瘩,若坐上几夜,这颗头上那安放得这许多疙瘩,真是苦恼!」只是入了禅门又不好退悔,且再熬下去,又熬了两月,只觉禅门中苦恼万千,趣味一毫也没有。因想道:「我来此实指望明心见性,有些会悟。今坐在聋听瞎视中,与土木何异 昔日在家时,醇醲美酒,香脆佳肴,尽我受用。到此地来,黄菜淡饭,要多吃半碗也不能,如何过得日子。不如辞过了长老,还俗去罢,免得在此受苦。」立定了念头,急急地跳下禅床,往外就走。走到云堂门首,早有监寺拦住道:「你才小解过,为何又要出去 」道济道:「牢里罪人,也要放他水火,这是个禅堂,怎管得这样的紧 」监寺没法,便道:「你出去,须要速来。」道济也不答应,出了云堂,一直的走到方丈室来。那远长老正在入定,伽蓝神早巳告知其故,所以连忙出殿,见道济已立在面前。遂问道济:「你不去坐禅,来此做甚么 」道济道:「上告吾师,弟子实在不惯坐禅,求我师放我还俗去罢。」长老道:「我前日原曾说过,出家容易还俗难。汝既已出家,岂有还俗之理 况坐禅乃僧家第一义,你为何不惯 」道济道:「老师但说坐禅之功,岂不知坐禅之苦 」待弟子细说与老师听:
坐禅原为明心,这多时茫茫漠漠,心愈不明。静功指望见性,那几日昏昏沉沉,性愈难见。睡时不许睡,强挣得背折腰驼;立时不容立,硬竖得筋疲力倦。向晚来,膝骨伸不开;到夜深,眼皮睁不起。不偏不侧,项顶戴无木之枷;难转难移,身体坐不牢之狱。跌下来,脸肿头青;爬起时,手忙脚乱。苦已难熬,监寺又加竹板几下;佛恩洪大,老师救我性命一条!
长老笑道:「你怎将坐禅说得这般苦。此非坐禅不妙,皆因你不识坐禅之妙,快去再坐,坐到妙方知其妙。自今以后,就是坐不得法,我且去叫监寺不要打你,你心下如何 」道济道:「就打几下还好挨,只是酒肉不见面,实难忍熬。弟子想佛法最宽,岂一一与人计较。今杜撰了两句佛语,聊以解嘲,乞我师垂鉴。」长老道:「甚么佛语,可念与我听 」道济道:「弟子不是贪口,只以为一块两块,佛也不怪。一腥两腥,佛也不嗔。一碗两碗,佛也不管,不知是也不是 」长老道:「佛也不怪不嗔任你,岂不自家惭愧 皮囊有限,性命无穷,决不可差了念头!」道济不敢再言。正说话间,听得斋堂敲云板,侍者奉上饭来,长老就叫道济同吃,道济一面吃,一面看长老碗中,只有些粗糙面筋,黄酸韭菜,并无美食受用,不胜感激,遂口占四句道:小黄碗内几星麸,半是酸韭半是瓠;誓不出生违佛教,出生之后碗中无。
长老听了道:「善哉!善哉!汝既晓得此种道理,又何生他想 」道济言:「不瞒吾师说,晓是晓得,只是熬不过。」长老道,你来了几时 坐了几时 参悟了几时 便如此着急,岂不闻:月白风清良夜何 静中思动意差讹;雪山巢顶芦穿膝,铁杵成针石上磨。
道济听了道:「弟子工夫尚浅,愿力未深,怎敢便生厌倦,不习勤劳。但弟子自拜师之后,并未曾蒙我师指教一话头,半句偈语,实使弟子日坐在糊涂桶中,岂不闷杀!」长老道:「此虽是汝进道猛勇,但觉得太性急了些。也罢!也罢!可近前来。」道济只道有甚话头吩咐,忙忙地走到面前,不防长老兜脸的一掌,打了一跌道:「自家来处尚不醒悟,倒向老僧寻去路,且打你个没记性!」那道济在地下,将眼睁了两睁,把头点了两点。忽然爬将起来,并不开口,紧照着长老胸前一头撞去,竟将长老撞翻,跌下禅椅来,迳自向外飞奔去了。长老高叫有贼,有贼。众僧听见长老叫喊,慌忙一齐走来问道:「贼在那里 不知偷了些甚么东西 」长老道:「并非是银钱,也不是对象偷去的,是那禅门大宝!」众僧道:「偷去甚么大宝 是谁见了 」长老道:「是老僧亲眼看见,不是别人,就是道济。」众僧道:「既是道济,有何难处,待我等捉来,与长老取讨!」长老道:「今日且休,待我明日自问他取讨罢。」众僧不知是何义理,大家恍恍惚惚的散去了。
却说这道济被长老一棒一喝,点醒了前因,不觉心地洒然,脱去下根,顿超上乘。自走出方丈室,便直入云堂中,叫道:「妙妙妙!坐禅原来倒好耍子!」遂爬上禅床,向着上首的和尚一头撞去,道:「这样坐禅妙不妙 」那知和尚慌了道:「这是甚么规矩 」道济道:「坐得不耐烦,耍耍何妨 」又看着次首的和尚也是一头撞去,道:「这样坐禅妙不妙 」这个和尚急起来道:「这是甚么道理 」道济道:「坐得厌烦了,玩玩何碍 」满堂中众和尚看见道济这般模样,都说:「道济你莫非疯了 」道济笑道:「我不是疯,只怕你们倒是疯了。」那道济在禅床上口不住,手不住,就闹了一夜,监寺那里禁得住他,到次日众僧三三五五都来向长老说。长老暗想道:「我看道济来见我,何等苦恼,被我点化几句,忽然如此快活,自是参悟出前因,故以游戏吐灵机。若不然,怎能够一旦活泼如此,我且去考证他一番,便知一切。」遂令侍者去撞钟擂鼓,聚集僧众。长老升坐法堂,先令大众宣念了一遍【净土咒】,见长老方宣布道:我有一偈,大众听着:昨夜三更月甚明,有人晓得点头灯;蓦然想起当年事,大道方把一坦平。
长老念罢,道:「人生既有今世,自然有前世与后世。后世未来,不知作何境界,姑且勿论。前世乃过去风光,已曾经历,何可不知 汝大众虽然根器不同,却没有一个不从前世而来,不知汝大众中亦有灵光不昧,还记得当时之本来面目者否 」大众默然,无一人能答。
此时道济正在浴堂中洗浴,听得钟鼓响,连忙系了浴裤,穿上袈裟,奔入法堂。正值长老发问,并无一个人回答,道济随即上前长跪道:「我师不必多疑,弟子睡在梦中,蒙师慈唤醒,已记得当时之事了。」长老道:「你既记得,何不当人众之前,将底里发露了。」道济道:「发露不难,只是老师不要嫌我粗鲁。」那道济就在法座前,头着地,脚向天,突然一个觔斗,正露出了当前的东西来。大众无不掩口而笑,长老反是欢欢喜喜的道:「此真是佛家之种也。」竟下了法座回方丈室而去。
这些大众晓得甚么,看见道济颠颠痴痴,作此丑态,长老不加惩治,反羡叹不已,尽皆不平。那监寺和职事诸僧到方丈室来禀长老道:「寺内设立清规,命大众持守。今道济佛前无礼,在师座前发狂,已犯佛门正法。今番若恕了他,后来何以惩治他人 望我师万勿姑息!」长老道:「既如此,单子何在 」首座忙呈上单子,要长老批示。长老接了单子,对众僧道:「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遂在单子后面批下十个字道:「禅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
长老批完,付与首座,首座接了,与众僧同看了,皆默默退去,没一个不私相埋怨。自此以后,竟称「道济」做「济颠」了。正是:葫芦不易分真假,游戏应难辨是非。毕竟不知济颠自此之后,做出许多甚么事来,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公文采非常好

长啸三声,万山黄叶落;
回头一望,千派碧泉流。


【请长老出山的文章】

伏以焚修度日,终是凡情;
开创补天,方称圣手。
虽世事有成必毁,但天道无往不还。
痛净慈不幸,净扫三千;
悲德辉长辞,忽空四大。
遂致菩提树下,法象凋零;
般若声中,宗风冷落。
僧归月冷,往往来来,如惊栖之鸟;
人去山空,零零落落,如吹断之云。
鼓布已失,何以增我佛之辉
衣食渐难,大要出如来之丑!
欲再成庄严胜地,需仰仗本邑高人。
恭惟少林大和尚,行高六祖,德庇十方;
施佛教之铃锤,展僧人之鼻孔。
是以不辞千里,通其大众之诚,致敬一函,求作禅林之主。
若蒙允诺,瓦砾吐金碧之辉;
倘发慈悲,荆棘现丛林之色。
大小皆面皮,休负诸山之望;
近远悉舟楫,毋辞一水之劳。
慧日峰前,识破崖之句;
南屏山畔,愿全灵隐之光。
伫望现身,无劳牵鼻。

【化缘的文章】

伏以大千世界,不闻尽变于沧桑;
无量佛田,到底尚存于天地。
虽祝融不道,肆一时之恶;
风伯无知,助三昧之威。
扫法相,还太虚;
毁金碧,成焦土。
遂令东土凡愚,不知西来微妙。
断绝皈依路,岂独减湖上之十方
不开方便门,实乃缺域中之一教。
即人心有佛,不碍真修;
恐俗眼无珠,必须见像。
是以重思积累,造宝塔于九层;
再想修为,塑金身于丈六。
幸遗基尚在,非比开创之难;
大众犹存,不费招寻之力。
倘邀天之幸,自不日而成。
然工兴土木,非布施金钱不可;
力在布施,必如大檀越方成。
故今下求众姓,益思感动人心;
上叩九阍,直欲叫通天耳。
希一人发心,冀万民效力。
财聚如恒河之沙,功成如*轮之转。
则钟鼓复震于虚空,香火重光于先帝。
自此亿万千年,庄严不朽如金刚,
天人神鬼,功德长铭于铁塔。--谨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不过, 我还读过一篇文辞极美的文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原文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有余,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欤。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穷理尽性,彻果该因,汪洋冲融,广大悉备者,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乘愿行以弥纶,混虚空为体性,富有万德,荡无纤尘。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象灿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澜浩瀚。若乃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万德交归,摄羣经为眷属。其为旨也,冥眞体于万化之域,显德相于重玄之门,用繁兴以恒如,智周鉴而常静。眞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无碍。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六位不乱以更收。广大即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炳然齐现,犹彼芥瓶。具足同时,方之海滴。一多无碍,等虚空之千灯。隐显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念念圆融,类夕梦之经世。法门重迭,若云起长空。万行芬披,比华开锦上。若夫高不可仰,则积行菩萨,曝鳃鳞于龙门。深不可窥,则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师子奋迅,众海登证于林中。象王回旋,六千道成于言下。启明东庙,智满不异于初心。寄位南求,因圆不踰于毛孔。剖微尘之经卷,则念念果成。尽众生之愿门,则尘尘行满。眞可谓常恒之妙说,通方之洪规,称性之极谈,一乘之要轨也。寻斯玄旨,却览余经,其犹杲日丽天,夺众景之耀,须弥横海,落羣峯之高。是以菩萨搜秘于龙宫,大贤阐扬于东夏。顾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辉。幸哉像季之时,偶斯玄化。况逢圣主,得在灵山,竭思幽宗,岂无庆跃。题称《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世主妙严品〉第一者,即众篇义类之别目。大以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广则称体而周。佛谓觉斯玄妙。华喻功德万行。严谓饰法成人。经乃注无竭之涌泉,贯玄凝之妙义,摄无边之海会,作终古之常规。佛及诸王,并称世主。法门依正,俱曰妙严。分义类以彰品名,冠羣篇而称第一。斯经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3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7 02:30 , Processed in 0.272391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