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13|回复: 5

[人生集趣] 境无好坏,好坏起于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境无好坏,好坏起于心
    境缘无好坏,好坏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以所历位,无非无外之法界也。知皆即法界。自无入而不自得。稍或未然,则富贵能淫之,贫贱能移,夷狄患难能屈之矣。孟子论素位而行,则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其在吾门。则曰:入如来室,坐如来座,着如来衣。要之皆不为物转,方能转物也。
  一切罪中,疑罪为最;一切功德,信为其首。信则不疑,不疑则直下承当;直下承当,则不自暴弃;不自暴弃,则不敢暴弃人。此常不轻所以通礼四众,速净六根者也。便恁幺信去。譬如日出先照高山,何俟四十年淘汰,方入佛慧哉。
  达得一,万事毕。一果何物哉。设以事物为一,事物且纷然不齐矣。设离事物而别谈一理,理复安在。若谓如空,亦是物也,非理也。若谓非事非物亦非虚空,不几龟毛兔角乎?故知真明一者,事事物物,何莫非一。茍迷事物之源,妄计别有一理,此理亦事物影像而已。计事物者,一重虚妄,别计事物影像为一理者,乃妄重加妄。谬之谬矣。诸佛衷之,特与道破曰:妄想无性。祖师悟之,特与发明曰:觅心了不可得。此明一者之晨钟也。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单一发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风之舟,更加板索,疾到岸矣。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亦多,记数尤为稳当。真操实履之士,岂求异愚夫愚妇哉?
  无始来妄认有己,何尝有实己哉!识得妄己本无,则净土不期生而自生,净戒不期持而自持,此先悟后修之旨也。或未顿悟,亦不必作意求悟。但专持净戒,求生净土。功深力到,现前当来。必悟无已之体。悟无己,即见佛,即成佛矣。

发表于 2012-10-27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为物转者寥寥无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恶由心,善恶之事完全是由人心造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1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人心主导人的一切行为造作,人的行为造作则直接影响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3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确实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中的人和事,怎样对待,怎样结局,完全决定于个人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19 01:13 , Processed in 0.135838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