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67|回复: 4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回向的作用及改变事物的能力(太重要太关键的开示了,受益良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9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02 编辑

大家快进来修随喜吧!随喜功德的福报是无极限的(用不完的)现世改变命运! 我们先提一个问题:一个人,今世有福报,按因果原理,他肯定前世做过布施。那他前世有做布施,今世为什么不再做布施呢?不做布施不要紧,还用他的福报去做恶事,去犯杀、盗、淫等罪业。为什么会这样呢?网络上有一篇文章,叫《发愿的重要性》,作者是慧详法师。他的观点是说,是因为这个人前世布施时,没有如理如法的做回向,没有愿力。这个观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你没有发愿,没有做回向,事物就按照他本来的发展过程进行,你种瓜就得瓜,种豆就得豆,种葡萄就得葡萄,你财布施就是得财富。但是财富一来,人会怎么样?人啊,有贪嗔痴啊。果报一来,你就没有足够的力量转动财富引发的贪嗔痴,你就会被果报转,你就会去造业啊!所以说,回向是什么。做一个比喻,你财布施,按自然的规律,那么过程对应的就是得财富,得财富对应的就是什么?我们划一条横线,这条横线是通往什么路呢?不是好路噢,是通往三世怨之路啊。你今生很穷,你赶快布施。来世富有了,有福报了,在人固有的贪嗔痴作用下,就杀、盗、淫全来了。后世又贫穷了。这是一种自然规律。那么什么叫“回”呢?当你的果报到了得财富时,果报是通往三世怨的。你赶快在这边回了一下,打了一个弯,打了一个方向盘。本来这条路是要通往罗马,但是罗马有危险,你方向盘一打,开到了北京,开到毛主席住过的地方,安全啊。然后要“向”什么呢?向无上菩提之路。所以什么叫回向,就是把事物本来要发展的过程,打一个方向盘,回到无上菩提之路。这不是我说的,是我们印光大师说的,我把他老人家的话翻译过来。印光大师说“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个向字,但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这是印光大师说的。 我们的释尊也示现给我们看了。释尊在因地中,不断回向给求证无上菩提,变成了很强的愿力。所以当他为王子时,福报当然很大了,我们普通人根本是望尘莫及。但是他有没有迷?有没有被眼前的福报迷住,而去搞三世怨?没有啊,他老人家能转向舍弃王位,普渡众生,求证无上菩提之路。末学认为,这就是回向的妙用。回向,末学理解认为就是把果报的运用转了一个方向,让它随着我们的愿力而走,而不是跟业力走。当然,你回向好,就可以好,如果你回向坏的地方,就会往坏方向而走。 从末学的自身经历,我也感受到回向的妙用。考上大学,别人在搞吃喝玩乐,我自觉不自觉会好好看佛书,好好行善,好好发愿。以前文笔不好,参加工作得到煅炼,我自然会用文笔来弘法,写一些善文,而不会用文笔写无聊的文章(很多文笔好的会造业,如编黄段子)。 三、回向的本质和作用 象前面所说的,初学佛人会把回向看成是有形的东西,看成是一颗树上的桃子,一颗树上有15个桃子,如果不回向,我可以得15个,如果回向给15个人,那么我就仅能得1个。把无形的回向当成有形的物体,白白浪费回向这个妙法。其实回向是心法,是无形之物。你回向给众生,自己得的利益不少反增。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我编了一则笑话。自己看了,感到很好笑,笑了2声。我又把这则笑话告诉了郑老师,郑老师口才好,对笑话进行添油加醋,并告诉XX师兄。XX师兄又笑了2声,并把这个笑话用短信的形式传给20个朋友。那些朋友看到了,感到很有意思,都笑了2—3声。而其中的一位,以为我不知道这则笑话,又把这笑话编短信,传给我。我看到自己的杰作流传那么广,又笑了2声。你说,我如果没有把笑话传给大家,我最多仅笑2声。后面那2声是多赚的,而且也带给其它人笑声!我得到的笑声不减反增。所以,回向就象这则笑话一样,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增添了快乐。所以回向正如善知识开示:“有关回向的比喻,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圆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圆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有可能越减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 “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独特的修行法门,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蜡炬引燃其他的蜡烛,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减弱,反而由于点亮其他的蜡烛,而使室内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将一粒种子再播种到田里,种子经过发芽、开花,而结成累累的果实;珠宝散于各处容易遗失,如果将它集中放在聚宝盆里,就能万无一失。回向的功德就是那个聚宝盆,它使我们的功德不但不会流失,并且本金加利息,功德反而会转大。”(此话我解释一下,比如你有很多一元钱,但是到处乱扔,很可能就会丢掉,但是你集中放在一个地方,到时积少成多,原本很少的一元钱因为积累,就可以用到大用途) “实践回向法门,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缘法,而将一切成就归于大众,不敢独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执我贪,明白诸法法性本来平等,实无功德可得,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曾减少,并且能利益更多的人,甚至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是我们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此话要注意,回向是我们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   经中曾说:「若把一滴水放置地面,它会很快干枯。若将一滴水到入大海中,它就永不枯竭」。同样的道理,若能回向功德于十方,则个人的修持将会成为无尽功德的泉源。 从大德的开示,我们应该对回向的本质和作用有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四、怎样回向: 1、回向要圆满。有些同修回向时,他就说,要回向给法界众生,给法界众生,要令一切众生成就什么,没有说明。这样的回向就不圆满。所以后面要加上“成就无上菩提”。 2、如何回向才能使功德常有。这个我们引用梭巴仁波切的开示来说明:   回向的时候先观空。观我所造做的行为、一切法都是自性空、都是名言假立的。在观空当中,将自他三世所累积的一切名言假立的功德,回向名言假立的我,成就名言假立的正等正觉,以便带领一切名言假立的众生,成就名言假立的正等正觉。这样回向空性,可以把功德保护起来。还有,因为你的功德是回向成佛,并以空性保护起来,这样功德才能让你源源不断地一直享用不尽,一直享用到成佛,就算成佛之后,功德都还够,还可以用这个功德来利益其他众生。   回向功德有两个要点。依照这两个要点如理回向,就可以让你的功德源源享用不完。第一个要点是,虽然你自己累积的功德很小,但回向的时候,可以回向你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累积的功德,以及一切诸佛、菩萨、众生三世所累积的功德,以增广回向的功德及力量。   这就好比一个人本来只有一块钱,但你找一百万个人来各捐一块钱,就有一百万,这就成为一个大数目,可以成办很多事。回向功德也是一样的道理。集龘合自己、众生和诸佛菩萨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所累积的功德,功德就变得很大,就像你把一滴水,滴到大海里去一样,水就变得很多,让你源源享用不尽,一直到成佛。   第二个要点就是,要把这么大的功德,回向要成就圆满正等正觉,这样也是和刚刚讲的一样,就像把一滴水放到大海里,能让你源源享用不尽。   如果你没有回向像成佛这样高的目标的话,那么你的功德在成熟的时候,用一次就没有了。这就好像香蕉树,一年只结一次果实,以后就没了。如果回向成就圆满正等正觉的话就不一样,其功德会让你源源享用不尽,直到成佛。就算成佛之后,还可以用这个功德来利益其他众生。   很重要的是,无论我们为自己回向什么,我们同样也回向给一切有情,因为一切有情都跟我们自己一样,他们只想获得安乐,不想受苦。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回向功德,我们也同样回向给一切众生。 3、要以慈悲怜愍之心、众生一体之心来做回向。 提一个问题。有没有人不喜欢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最后成就无上菩提的?不喜欢的请举手!在座的没有人举手,证明大家都喜欢!所以,我们在祈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而行善念佛诵经时,我们也要想到别人和我们的心态都是一样的,都渴望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所以我们在做回向时,要以慈悲怜愍之心做回向。所以“我们所做的回向应该是为了所有无量无边的有情而做回 向。那我们要如何来这样思惟呢?要想著所有的有情都 跟我们自己一样,跟我们无二无别,都希望得到安乐, 不希望得到任何的痛苦,所有有情都希望能够尽速离苦,尽速具足安乐,要这样子想,所以我们回向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心量能够扩展到无量无边的有情,如果能这样做的话,我们所修的法就称为大乘的法。”(善知识如此开示也) 再进一步,要体会到诸法因缘生,众生本一体,虚空本一体。为什么有你这个身体呢?是众生的业力因缘所感。所以你的身体不是你的,而是诸多外缘作用下的一个作用点而已,你的身体是十方一切众生力共有,非仅你所有!所以,你所做的一切,要发心做十方众生的榜样,要为十方众生谋福利,这样回向之心就能扩大到无量无边,利益也广利有情啊! 同时,我们在做回向时,可以用礼佛大忏悔文来做回向:以前人家所做的回向,我如数回向! 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耳朵所听到的、眼睛所看到的每一件事情,其实都是完全自性空的,只是因为我们的心被无明(也就是轮回的根)所障蔽,所以无法时时观到空性。其实六根所对的境,例如眼睛所看到的形色、听到的声音、闻到的味道、舌头尝到的味道等等,一样都是自性空的。只是我们的心被无明所障蔽,无法时时观到空性而已。   我们每天二十四小时跟别人讲了那么多话,其实我们谈的内容全都自性空,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到而已。所以,我们还没有证空性之前,就必需努力地去想:“自性空的我,讲自性空的话,那些内容全部都是自性空,都是心所假名安立的…等等”,要故意地努力思惟才能想到空性,否则就不会想到。   若是已经证空性的圣者,他的心是直观空性,他就不用故意去想,其六根所对到的境,全部自然而然就在空性中。我们现在应该要串习,当有人来讲他的问题或故事给你听的时候,你在听的时候要忆念,所有的内容一一全部都是自性空、都是由心所假名安立的而已。我们还没有证空性之前,要这样不断地去串习。   当你每次念到回向文时,如同我之前所说的,要确实由你自己个人方面来观空。如此一来,自己花这么多精力成就的功德,往后当沉重的嗔心生起的时候,才不会被完全摧毁。   现代的生活非常忙碌,有很多责任、很多事要做。一个人需要找时间去闭关或做其他修行。当你找到时间修行,做前行也好,做广大布施也好,供佛或闭关也好,如果你没有用观空的方式好好回向功德,那么当沉重的嗔怒心生起的时候,那些功德就会完全被摧毁。它就完全没有了。所以当你修行的时候,要确实观空回向功德。   当你去超级市场或上百货公司,看到数百千万种物品时,你可以观它的空性。无论你看到多少的东西,你就观多少的空性。东西越多,空性也越多。用空性将功德封存,就可以将功德保护起来,往后有邪见或嗔心生起时,就不会被摧毁,就好像你把金钱放在一个安全的袋子或地方来保护它。否则的话,当邪见或嗔心生起时,功德就会完全被摧毁,尤其是没有回向菩提的功德。   邪见或嗔心也会损害回向正觉的功德,虽然不能完全将之摧毁,但会使它变少。发菩提心回向正觉的功德是如此广大,邪见或嗔心无法将之完全摧毁,但会使它变少。帕绷喀碟千宁波引述经典说明,犹如一座大山上的石头被卡车载走,山是变小了,可是这一整座山还是在。所以邪见或嗔心还是会损害回向菩提的功德,但不能将之完全摧毁。如果你有用空性将功德封起来,那么连这样的损害都不会发生。所有的功德就会被保护起来。这很重要。   通常我们会回向功德祈请佛法常住世,如果实现的话,众生的安乐自然就会来。没有实现的话,安乐就不会来。如果回向功德祈请佛法常住世,并祈请来到世间利益众生的圣者们长寿,一般而言,这样回向的利益包含了许多事。 好,善发回向之心就讲到这里!至于回向的种类,大家可以多看佛书!那就不是我所能讲的,我智慧不够! 我们回向功德的时候,真正懂得功德的价值吗?达真堪布对于功德回向的开示: 法布施是最大的布施,其次是无畏布施,最低的是财布施。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懂价值的人来说,自己的功德、自己所种的善根、自己所积的福德是最珍贵的东西。生命是第二,财产是第三。把这些最珍贵的东西回向给众生,这是最大的布施,也是最大的供养。 对于很多凡夫、愚痴的人来说,财产第一,生命第二,功德第三。一说“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把我的功德回向给你”,都特别大方、特别舍得。功德回向,行;善根回向,行;福德回向,行,一点点也不在乎,也没有一点点吝啬心、贪心。一说“献出生命”就难了,一说“献出财产”,就更难了。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财产是最重要的,一分钱、一块钱都舍不得,一提这个心里特别在乎,就不大方了,这是愚痴,不懂价值。当你真正懂得了功德的价值还能舍得的时候,这才是真正大方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菩萨。大菩萨是一地以上的菩萨。一地以下的菩萨都舍不得自己的功德、福德和善根,但是我们这些凡夫最舍得这些。 阿秋喇嘛关于回向的开示: 就所建立的功德而言,无论做任何大或小的好事,若心中只有自己,仅能获得相应的一份功德;若心中有十个人,则所获功德会自然增长至十倍;若心中有千万亿人,所获功德则是百千万亿倍。可想而知,当把功德发心回向于无量众生时,内在产生的功德,即便是佛菩萨也难以描述和称量了的。故而修行者在回向时,要观想十方诸佛菩萨在自己的面前,将自己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身语意的功德,以及一切修法中安住而生胜义菩提心的无漏功德,回向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宗派之师尊三宝,祈其长久住世、永转法龘-轮;回向一切众生解脱成佛。发心正行与回向时,都应有世俗菩提心摄持的部分及胜义菩提心摄持的部分。由前者而引发自己与一切众生成就化身与报身的功德,由后者成就证悟法身的境界。故胜义菩提心的回向(即安住于清净本性之中)是最殊胜的回向。这样的话,由于从始至终都有菩提心所摄持故,建立了修道的发心殊胜,正行殊胜与回向殊胜。这三种殊胜的直接利益便是将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最大程度地利益了师佛众生及自身的解脱成佛,否则,它们会成为有漏的人天福报,论为无常的牺牲品。 普贤行愿品 此福已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涌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回向如真如遍现。如梦如幻。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佛说 回向陀罗尼 消诸罪 生净土 功德大难思 回向陀罗尼介绍 各位同修,每日作完佛事功课,念完回向文后,最后可以此,佛说之回向咒,作为结束 小弟(台湾三宝弟子),是在杂志上看到,台湾的咒语研究者-林光明先生,写了此陀罗尼介绍的短文,出处是“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发现就是藏传佛教里看到过的咒语(小弟手上有本密咒宝典,是由台湾某佛学会费心编纂出版) 此一句陀罗尼功德无量,佛说常念诵此咒,可以 五无间等,极重罪业,皆得消灭 思惟一遍。便得百转,生帝释宫 梦中见佛菩萨,为说妙法 随愿往生,诸佛净土 执金刚菩萨,护念摄受 真言: 唵 娑么啰 娑么啰 微么曩娑啰 摩诃斫迦啰 嚩 吽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唵 娑颇罗 裟颇罗 微摩那娑啰 摩诃若   缚 吽 (佛说回向轮经) 嗡 萨嘛啦 萨嘛啦 比嘛那嘎啦 玛哈杂   哇 吽 (藏传佛教音) 藏传佛教版,与佛说回向轮经,几乎一致,发音也与近代还原的梵音大同小异 念法 嗡 萨玛啦 萨玛啦 唯玛那萨啦 玛哈佳嘎啦 哇 吽 或者 嗡 萨玛啦 萨玛啦 唯玛那萨啦 玛哈佳 哇 吽 应该都可以,因为“斫迦啰”是(二合)的读音,藏传和回向轮经是较省略的念法 而“啦”您可以读“ㄖㄚ”(日阿,合读) 以下是佛经上的介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一 尔时世尊即说回向陀罗尼曰。 唵(一)娑么(二合)啰娑么(二合)啰(二)微么(引)曩(三)娑(引)啰(四)摩诃斫迦啰(二合五)嚩(上六)吽(长声七) 佛言如上所说种种供具。以此回向陀罗尼力。于诸佛前悉得成就真实供养。一切诸佛皆悉摄受。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有能于此大回向轮陀罗尼门。若时非时若昼若夜。默念一遍观察运想。以前供具恭敬供养诸佛菩萨。由此力故五无间等极重罪业皆得消灭。何况轻罪而不除灭。一切烦恼皆得轻微如前所说。十力无畏诸功德等皆悉具足。若人暂于此陀罗尼思惟一遍。便得百转生帝释宫。复得百转生梵王宫。于夜梦中见佛菩萨为说妙法无诸恶梦。于诸总持皆得成就。执金刚菩萨护念摄受。随愿往生诸佛净土。 佛说回向轮经 唵娑颇(二合)罗裟颇(二合)罗微摩那娑(去引)啰摩诃(引)若缚吽 诵密言已。即便随欲。成就天妙大供养云。一切佛所而得现前。若善男子或善女人。系念于佛或昼或夜。转诵如是大回向轮。此善男子或善女人。诸罪销灭一切烦恼渐得微薄。能获如前所说功德。若转一遍得百梵福。梦常见佛。命终之后得生净土。佛说是经已诸菩萨众欢喜奉行
发表于 2012-6-29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02 编辑

阿弥陀佛,功德无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02 编辑

此福已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涌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回向如真如遍现。如梦如幻。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02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02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2:21 , Processed in 0.24215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