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原是要请辜教授讲述一下中西文化对比的。以下内容纯属是意外收获:虽然是和学习有关的,但也点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盲点与盲目。 任何学习,学习目的才是关键 现在人们都觉得学外语是很有必要的,势必会给自己的人生加加分。有了这个想法,就开始了学习,但大部分人学了很久,都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效果。 为什么呢?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 你只是含糊的知道学外语对自己有好处,但你并没确定学了它是要用来做什么的! 没有学习的目的,就没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也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如果你学外语是为了拿证书,过级考。那就请你把打算实现“听说读写译”全能的“雄心壮志”先放一放,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背考级要求范围内的词汇,英汉大辞典就可以暂时先不用背了;把时间都用来记考级范围内的句型。至于考试不涉及的内容,比如口语就可以先不练,一切方法都是围绕着考级来取舍。 如果你学外语的目的是想成为一个翻译,那当然就是读写译,并且还要加强对母语的深度学习。你甚至一句外语都听不懂、说不出,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如果你立志要做个导游来学外语,那最主要的就是听说,阅读理解就变成是次要了。语言环境就多涉及名山大川、风土人情和一些常用的与旅客交流的词汇和句型。通常熟练三百个句型就完全可以应对了。 总之,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学习你目标范围内的东西。通常一年的时间就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实说一年都是长的。 当年二战的时候,美军急需一批战场翻译,历时3个月的培训就个个顶用。为什么速度那么快?就因为目标明确,就是要解决战地的翻译问题,不外乎就是战地语言,投降谈判之类的,这个范围是有限的。 而一般人学外语,就先把自己置于了无限的境地,什么都要学,什么都想精,这谈何容易。 一个目标实现了,再继续下一个目标,一个一个的进行。 我就想,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只是笼统的觉得这个事情不错,就开始做了,始终也没弄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着做着就陷入了“做事”的盘根错节中,越弄枝节越繁复,越来越筋疲力尽。 做事前、做一个决定前,是不是要问一下自己:我做这事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准提法网络佛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