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57|回复: 1

[大德开示] 印光大师、净空法师:子弟之成,唯在家教——教子“希圣希贤”的无上秘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光大师:子弟之成,唯在家教——教子“希圣希贤”的无上秘诀
-----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兹知欲居通州之意。虽志在成就子弟,而不知子弟之成,唯在家教

凡属子女,必须从幼教以“孝弟、忠信,勤俭、温恭”。至其长而入学读书,方有受益之基。

倘自幼任性而惯,且无论无天姿(天资)、无善教,即有天姿(天资)、有善教,亦只成得个文字工人,儒门败类而已。

世有才高北斗、学富五车,而其所作所为,皆仗此聪明,以毒害生灵,毁灭道义者。其原皆由初无家教以为之肇也。


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与大学欲治天下国家者,必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起,同一臭味。

此儒门教人“希圣希贤”之“无上秘诀”!舍是而求,皆其末耳。

为今之计,子女当能言语知人事时,即于家庭先令认字块。

(女子虽不必令其造大学问,断不可不识字、不通文理。母尚宜胎教。若识字、通文理,则所生子女,便易为学矣。)

每一块纸方,只写一字,不可两面俱写。若两面写,则便同记口歌矣。

日限几字,每日将认过熟字,又须遍认一二过。不上年余,便认许多。后读书时,凡读过者,通皆认得,不致有只记口歌之弊。

凡彼力能为者,必须令其常做以习勤(如洒扫执侍等)。

凡饮食衣服,勿令华美。

但凡抛撒五谷,及损坏什物,无论物之贵贱轻重,必须告其来处不易,及折福损寿等义。倘再如此,定遭扑责,决不放过。

如此则自能俭约,断不至奢侈暴殄。

及能读书,即将《阴骘文》、《感应篇》,令其熟读,为其顺字面讲演之。

其日用行为,合于善者,则指其二书之善者而奖之。合于不善者,则指其二书之不善者而责之。

(彭二林居士家,科甲冠于江浙,历代以来,遵行二书,其家状元甚多,然皆终身守此不替。)

如金入模,如水有堤。岂有不能成器,仍旧横流之理乎!人之为人,其基在此。此而不讲,欲成全人,除非孟子以上之天姿则可矣。

读书之时,不可即入现设学校宜合数家,请一“文行兼优、深信因果”之师,令其先读四书及五经耳。

待其学已有几分,举凡文字道理,皆不被邪说俗论所惑。然后令其入现学校,以开其眼界,识其校事。不致动与时乖,无由上进矣。

能如是,则有天姿(天资)者,自能有为。无天姿(天资)者,亦为良善。独善兼善,自利利他,实不外此老僧常谈也。

又,前在扬州请《感应汇编》十三部送人,云雷亦送一部。次日云雷至寓,令为汝带一部去。彼令送余人,言当于“有正书局”去请。不知已请与否。

此书文笔议论,悉皆超妙。(有三几处微有碍,然大体俱好,故可取。)但不如《安士全书》之贯通佛法耳。除《安士全书》之外,当推此为第一。然此不易与妇孺开导。

光于扬州,因见此书首未刻《感应篇》文,令其补刻。因寻其书,遂遇一本《感应篇直讲》。此书系大通家所著,其注直同白话。但顺文一念,其义自显,最宜于幼年子女。

今将此寄来,以企依此训诲其子女,将来必能得实用而释亲忧矣。

(王雷夏曾刻彭希涑《二十二史感应录》,系正史事实,最易令人警惕,止有二本。)

(《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卷一后)




============================


印光大师——如何教育子女: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否则便成庸流匪类

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

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也。

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

教其敬事尊长,卑以自牧。
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什物,护惜虫蚁。
禁止零食,免致受病。

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
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

古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天下之治乱,皆基于此。

切勿以为老僧迂谈,无关紧要也。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一函遍复)





=================



净空法师: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


中国古人从小就教你明白这些关系,在没有明白之前先让你看、让你接触,这就是小孩的教育。


中国教育是从胎教开始,母亲怀孕的时候就开始教育,母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正,要端庄,为什么?会影响胎儿
   

起心动念会影响,你的念头都是善的,都是清净的,这小孩将来健康,将来充满智慧;


如果你起心动念是不善的,心浮气躁的,这会影响小孩的聪明智慧,他聪明智慧就很差,他就会胡思乱想。


现在人知道这个真相的确实不多。小孩一生下来,他张开眼睛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模仿了,也就是他已经在学习。

所以,父母在他的面前,长辈、大人在他的面前,言行举止都要端庄,不能让他看到负面的,不能让他听到负面的,也不可以让他接触到负面的。他所见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伦理道德,这叫扎根教育,根深蒂固。


(转帖补充:也就是父母要把《弟子规》做出来给孩子看。这一点在老法师很多其他视频里曾多次提到。)


这个小孩学了三年一千天,这一千天,根深蒂固。所以,中国古谚语里面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有道理,不是随便说的。


这是基础教育扎得稳,这都属于家庭教育,在古时候非常重视。


上学之后,老师教他,就开始讲伦理道德的故事,让他渐渐了解。


伦理是道,所谓道,是自然的,不是哪个人创造发明的,不是人制作的,它是自然的。


夫妇是道,父子是道,兄弟是道,君臣是道,朋友是道,传统的这些圣贤教导我们就这五伦,这是道。
   

明了关系之后,怎样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这就是德,随顺是德。


这个德有个根,根是什么?


根是“父子有亲”,就是父母对儿女那种亲爱,儿女对父母的亲爱,这不是人教的,是自然的,这是自性,他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德,大德!


所以,圣人晓得,这个德行好,如何能把它保持,一生都不改变,于是,教育这个念头从这里兴起来的。


为什么要教?


教的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这种亲爱永恒不变所有的德行,都是从这种亲爱演变而成的。这是万德的核心,万德之本就是父子有亲,这要靠教育

教育第二个目的,是把这个亲爱发扬光大


你爱你的兄弟、爱你的家族、爱你的邻里乡党、爱你的朋友,再扩大到爱社-会、爱国家。


你看《弟子规》里面讲“凡是人,皆须爱”,都是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渐渐扩大。


中国五千年的教育是什么?爱的教育。所以这个民族是个和平的民族,是个团结的民族,是一家人的民族。

中国人常常自己说炎黄世胄,炎是炎帝(神农氏),黄是黄帝,炎黄的子孙。真的吗?真的,我很相信,没有怀疑。


《百家姓》里面的四百多个姓氏肯定是黄帝子孙。黄帝去我们四千五百多年,往上面再推,有神农氏、有伏羲氏,神农、伏羲大概有一千年。那时候没有文字,所以是传说,从黄帝发明了文字就有记载。中国有记载的,这是真正可信的,有四千五百年。


所以这是德,有道、有德。再扩充,扩充以后成为八个德目。


八德有两种说法,我们把它合起来,除掉重复的,十二个字,第一个说法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第二种说法是“孝悌忠信仁爱和平”,两个说法都好。

第一个说法是古时候说的,第二个说法是近代的,我们除掉里面重复的,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你就晓得,中国世世代代用什么来普及到全民教育,就这十二个字


过去学校少,所以不识字的人多,但是虽不识字,他受过教育,他懂得做人,也就是说五伦八德他从小就学会了,不认识字他也能做到。虽不认识字,但他的心地清净,思想纯正,言行与道德统统相应,所以社-会安定,人与人相处和睦。

======================


为人父母者务必【警惕】:万不可给孩子送毒药


我们做母亲的,在孩子刚懂事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孩子送毒药。
什么是毒药呢?恨、怨、恼、怒、烦是毒药。
怎么送进去的呢?
在孩子面前讲:你姑姑不行、奶奶不行、爷爷不行,就这么讲,孩子马上就接收了。说奶奶不好,他就恨奶奶。说姑姑不好,他就恨姑姑。

应该怎么做才是好的呢?

在孩子面前,要多说他人的长处,给孩子养成一个能够知恩的好习惯。

这事情我见过,妈妈跟奶奶不和,孩子刚一懂事,她就说你奶奶怎么样怎么样。奶奶都已经去世了,孩子还是会恨奶奶。后来,这孩子得了精神错乱。从哪来的?家人不知道啊。

后来,到我们家去了。我就问这孩子:“你这股恨气是哪里来的?”


他坐不稳、站不安,闹心似的说:“我妈说我奶奶这不好,那不好,我就恨我奶奶”。

我开导了他几次后,这孩子鼻孔里往外窜鲜亮亮的血,窜了三次,这个病才好。鼻口往外窜血,那股恨气有多大啊!这个是我的亲外甥。

我们做妈妈的,该如何去栽培后天的根呢?


夫妻之间,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讲对方的不是。爸爸也好、妈妈也好,不管对方对不对,教育孩子都要说对方的长处,使孩子对他的父母产生尊敬的心理。

我们有个邻居,不是这样做的。这女的看不上自己男人,他们有一个姑娘、一个儿子。


这女的总跟孩子们说,爸爸怎么怎么不好,等你们长大了,我非把他扔了不可,咱们娘仨去过。

我都听到过这种话很多次,可咱还不能说。为啥?我们讲道、讲病的,对方如果没有信心,就不能说,你说了人家倒起反感了。什么时候对你真正信实了,心诚了,心诚才能灵。


王凤仪先生就是由诚而明的嘛。病人是由“诚心”而好的病。

他心诚了,我才能给他讲好病,心不诚,讲不好,他对你没信心,跟你离心离德,中间筑上一道墙,隔开了。

后来,这两个孩子,姑娘37岁死的,扔下三个小姑娘,还得老太太给伺候着。男孩35岁死的。


没几年,老头也走了,就剩她一个老干枝,现在还活着呢,寿命可长了。

人总活着就是好事吗?你看你多揪心,儿女都没了,她婆婆也是被她给气死的。这叫水克火,没处躲呀。夫妻之间犯克是“不克丈夫克本身,不克本身克子孙。”把两个孩子都克死了。

这样的事情,我们人间不在少数,他们不知道啊!


发表于 2012-3-26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0 02:23 , Processed in 0.29289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