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80|回复: 0

[亲子互动] 教养坏习惯:说太多的“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几乎都是顽皮的,喜欢运动和探索,有时候还会做出一些让家长胆战心惊的行为,或是不符合成人规范的事情。不少家长出于安全,或期望孩子能消停一会,往往会对孩子说“不行”。于是,过多的“不”禁锢就出现了。

  有一天晚上,我到一个朋友家,他正好有4岁的男孩。你想,孩子在当前环境下,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和白天缺乏运动,加上晚上和父母的短暂相处,必定是比较兴奋的。于是,我朋友两口子嘴里一串的否定词,脱口而出。当孩子处于相对兴奋的时候,家长的禁行令不是只能管几分钟而已,就是被孩子认为是“鼓励”的标志,变得更加兴奋。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我们家长是尽可能满足呢,还是想办法进行拒绝?我想,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大家都知道是溺爱的表现,一般明白的父母都较少会这样做。而过多的拒绝,也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可是,真当遇到孩子犯“事”的时候,家长还是喜欢最直接、最能表现自己力量的方式:说不。

  不能否认,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家庭中有了许多过去不曾想象的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一个正在学习和探索阶段的婴幼儿来说,无疑是增加了许多的危险。你想,过去没有电和电器,也没有煤气,家中也没有很多的家具和杂物,做饭烧水都是依靠柴火,这些都对孩子没有太大的威胁。

  在过去,把孩子一个人单独放到家里,空旷的居室和简洁的家具,几乎很少能伤害到孩子,孩子有过一两次的“碰撞”,哭了也无人理会,下次自然知道如何进行躲避。就算家中有一些易碎的物件,由于地面是泥土和这些物件不是特别的精细,幼儿想打破也是需要有一把子力气的。所以,孩子在家中玩耍是相对安全的。

  在当今,生活质量虽然提高了,但对孩子的危险同样也随之而来。现在的家庭,越智能的东西越多,就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孩子注意,也有太多的地方吸引孩子注意力,家长稍微不注意,一些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享受,就时时会伤害到幼小的孩子。所以,这就使年轻的父母,在养育自己孩子方面,充满了坎坷。

  面对环境的变化,逼得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走了极端。有些家长追求复古,强调自然教育,让孩子远离现代产品;而有些家长则追求管制,强调纪律和规则,在家中不允许孩子去触摸一些东西,或禁止做一些行为。我井中月个人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可取的地方,但又有所偏颇,过分强调某种教育理念的长处,而忽视其短处,都是不可取的。

  对于前者,今天我就不罗嗦了,对于后者,我再唠叨一下。为了方便起见,我还是说那个小例子:

  例1:过年期间,我在一个鞭炮摊看到一个学前儿童,非要买二起脚,当父母说说不行的时候,孩子就开始哭天喊地的闹,家长无奈之中只好答应买了。

  例2:过年期间,我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个幼儿和家长说要去庙会,父母说人太多了,且东西忒贵,去了只能看人和浪费钱,所以不能去。孩子自然不高兴,好在父母用零食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

  上面2个例子,都是比较典型的父母对孩子说“不”,但从其本质上看,两者又有很大的差异。从父母的角度来看,每当拒绝孩子的时候,一定是家长认为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可能是对孩子有安全隐患,或是属于不良习惯和不符合成人的行为规范。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以“爱”的名义之下,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只是这些对孩子的约束,不能说是错,可视角完全是从父母的角度去看的。

  一般来说,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父母不论事情的可否和孩子的实际能力,而一味去禁止,则必然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家长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判断,可以让孩子做但有风险的,一定要鼓励孩子去做,并随时提供帮助和进行恰当的保护。而家长总去禁止孩子去做,孩子肯定会有情绪出现,想让孩子不越雷池一步是做不到的。

  当然,家长对孩子进行适当限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一种界线的培养。但家长在对孩子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孩子要买二起脚这样的鞭炮,父母知道危险而温和直接拒绝是可以的,这让孩子知道家长的底线所在,因为这样的鞭炮是难于控制的。而因为人多和东西贵就拒绝带孩子去庙会,就不是很恰当,毕竟这些家长可以提供保护的。

  所以,父母在事属可行时,就尽可能不要带着自己的观点,去拒绝孩子的要求,而是要带着孩子去体验。好的、坏的,孩子只有亲身体验和感知以后,在其认知和性情上都能得到很大的益处。如果家长只想到让自己轻松一点,懒于时时对孩子进行监护,则孩子和困在牢笼中的动物一样,很难得到正常的成长,在性格上也会有缺陷。

  有一个问题父母也需要注意,即每天拒绝孩子的次数不能太多,特别是相对认同孩子的次数。因为人对拒绝的感受远大于认同的,消除同样数量的负面情绪,就需要更多的快乐来弥补。孩子感觉总是在被拒绝,很大程度是记住家长说“不”以后的感觉,尽管实际上家长每天说的并不多。所以,当父母感觉自己今天说太多不的时候,要想办法脱离当前环境,带孩子去一个不会怎么说“不”的地方。

  不能否认,如果家长在生活中经常对孩子说不,且这些“不”按照好的教育理念也是应该说的,那家长就需要认真反思三个问题了。一是孩子的习惯问题,但这是一个长期问题,不是仅靠说“不”能解决的;二是孩子的界线问题,一个从小就竖立界线的孩子,很少会提出过分的要求,就算这次提出被拒绝,下次自然不会去提;三是环境问题,家长要想是不是当前环境不适宜孩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09:36 , Processed in 0.108688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