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29|回复: 2

[佛教文化] 什么叫五蕴皆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什么叫五蕴皆空?

    答:五蕴皆空,一是就五蕴的缘起性来观其缘起无自性,不可得,也就是说通过对五蕴的缘起认识,我们在意识上能了知五蕴缘起性空。二是实观五蕴的真如实相,也就是如实证五蕴的实相空,通过闻思修而眼见五蕴的空相。

    首先我们就色蕴来分析一下五蕴的缘起说的虚妄性:

     我们一般认为五蕴是因缘自然和合而生,因缘自然离散而灭

     假设色蕴是从自然而来的,既然是从自然而生,那么就应当回自然而灭,那么虚空、明暗、动静等等是自然相,如果说色是从空而来,色也当从空而回,那么空既然有了出入,岂不是虚空有了内外体相,如果有内外怎么能叫虚空呢,同时若果空非虚空,那么就是实体,怎么能容有其他色相的生灭在里面呢!事实上虚空本无动静内外出入等相貌,如果说色从明来,暗来色即灭,若从暗来,明来随灭,动静亦然,所有说色蕴非自然而来!

    同时如果色是从自然来,那么自然是有体还是无体,是一体还是多体,如果无体即无,那么色从自然来就不成立,如果是多体,那么就应该同时出多色,也就是同时能出几个色身的你了,我们知道实际却不是这样的。如果自然是一体的,那么怎么会在一体之外还有另一个色的自然体呢。所以,色是自然生是错误的。

    再假设,色蕴是因眼而出,同样色蕴也得因眼而灭,如果色蕴是从眼出,那么色蕴应当和眼一样能见,如果色蕴能见,那么入眼时应当见到眼睛啊,事实却非如此,色蕴要是能见则色已成见,那什么又是色呢。如果从眼出的色蕴不能见,那么色蕴出则障虚空,入应当障眼睛啊,但是当眼睛再去观其他色时,却能看见,并没有被障啊。所以色蕴也非眼出!

    那么色蕴是不是五大和合而生呢,也不是。如果是地和地合 那么是多少地和合成虚空相啊,虚空无碍而色有碍,如果虚空成色则有碍了,则无空色怎么显现呢? 同样的如果色是空和空合,但是空和空合还是虚空,绝不会成为色的。通过对五大的分析我们知道空大其实是我们的本来真心一体相,因无明而随不同妄想心对世界认知的量而产生所谓的空大的虚妄境界,而空大本就是不动周圆,清净本然的妙明真性,其它几大一样的。所以五大和合也是虚妄的。

    我们可以通过所谓的因缘自然起灭来分析,这个因缘自然和合其实是我们虚妄的想象而已。其五蕴真实本质即是我们常住妙明,不动周圓的妙真如性。随众生心之周量而现五蕴幻象。在这真常妙明的本性中,去求生灭去來,迷悟生死诸幻相,根本就不可得,如夢行千里,一觉醒來,未离床枕,如何有來去之跡可見?

    其次, 五蕴空还有一个是直接观五蕴的真如实相,也就是如实证五蕴的实相空。这个是菩萨道的实相观修,即通过闻思修而眼见五蕴的空相。这个也就是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的那个五蕴真如实相,而不是我们上面通过分析而得出来的理论,观五蕴实相是事,是眼真实的见到。

     观世音菩萨是如何实证五蕴空的呢?在楞严经“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就是说的这个实证法。原文如下:

     

     “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

       同样我们还是通过色蕴来简述下耳根圆通眼见色蕴空:

       当我们入禅定初,专注耳根反闻自性,心不流溢,忘记耳识和意识所缘的声尘尘相,达到念头自然消落,继续深入后,一切杂念意识心灭不起,那么我们离念的本具耳根根性,就会及时显现,从而达到定中精而不杂,明儿不眛。再继续深入,我们这个离念的精明之体即是识精,就不会随动静二尘而发生变移,达到噫忘如一的境界 ,当我们正住这个离念精明处,也就是住心于耳根之闻性,便产生圆照三味,而入三摩地。 若到定力功深,四大即消,色蕴即破,就会产生心光独耀,黑暗全消,就是肉眼所见,无不明朗;虽不能圆见三千大千世界,然已十方洞明,皆成光明世界,可亲见诸佛心地,也就是菩萨说的发妙觉明心时。这时内观五脏六腑,外观山河大地,无不清清楚楚,巨細分明。

   由于色蕴乃由空见不分之际,一念无明坚执欲见,随而产生色蕴,这个就是坚固妄想而生。色蕴空也就是破坚固妄想,破刧浊!  但是出现上面这些 不可住境,还要揭底,揭底。。。。 此属于色法!

    菩萨通过这个法门眼见五蕴空相不生不灭,不增补减,非色非空,非垢非净。

    所以 五蕴皆空,一个是通过意识的广缘无间,来了知五蕴缘起性空的理。另一个就是通过闻思修,而如实眼见五蕴实相空的事。只有达到理事皆空,才是圆融!

发表于 2012-2-8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01:36 , Processed in 0.19839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