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93|回复: 3

[佛教文化] 十种顺逆心,忏悔的对治力与清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5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种顺生死心是:
一、我执之身见。对身体的执著是世间人与动物具有相同的。出于对自身的保护,动物做得并不比人差。在疗治伤口上动物的医药疗理方面甚至高于人。在对于死亡方面,动物也是怕死的。不同的是人死不知去处,而动物有先知的本能,所以死时的恐惧要大于人。从动物被杀的恐惧感就可以看出动物的求生欲更强烈些。
而在佛家看来,生死并不是可怕的,也不承认有生死。如同换了件衣衫一样,面目一新,唯一相随的就是业力。身体如房屋,破旧不堪时就应建新房,而主人不变。这就是佛家的生死说。
二、覆藏过失心。每个人都有覆藏心,那就是掩盖自己的过失,不想让人知道。所以生活在面具中,而自心不自在,也难以高兴。所以佛家的忏悔就是把这些过失发露悔过。每见世人痛苦烦恼多由此心作用。
三、遇恶增盛心。世人烦恼内起,外遇恶缘,我心增盛。这种增盛心会损害自他,如世间恶人多做损害人的事,遇到恶友,就更增加了做恶之心。对治的方法就是明白因果,皆是我人自作自受。假使千百亿,所作业不亡。其感果必是三涂。如能于佛前忏悔,改过自新,也可以远离恶报。
四、不喜他善心。因恶缘故,善根减弱,见他做善心不生喜,反而咒骂。当今社会就有一些人看见人做善,就说是假的,是傻瓜。自不做善,见人做善又不喜。这个社会坏人多是好事,一旦轮到自家遭殃,认为倒霉。一个人常有此心,家必不祥!因为心地恶,所以遭遇也是恶的。应于佛前忏悔,顿悟前非,发善心善愿,助人为善,家庭就会祥和。
五、放纵恶行心。此是无善根者。
六、事虽不广,恶心遍布。虽然没有做多少恶事,但是起心动念都是恶念。
七、恶心相续,昼夜不断。
八、虏扈抵突,不畏恶道。即骄横拔扈,不听规劝之辈。
九、无惭无愧,不惧凡圣之辈。
十、拔无因果,作一阐提。一阐提是断善根者。
此十心是三涂业果。佛教的忏悔就是对这十种顺生死心的业力众生而言。
十种逆生死心。
一、明信因果。
一切作业无非因果,谓自作自受。六道生死心就是因果轮回观。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二、自愧克责。
要生惭愧心,厉心克责,不再作伤自伤他之恶行。对佛菩萨检查自心,后不再犯。
三、怖畏恶道。
知道果报可怕,自作业不会令他偿受。世间理亦如是,佛法只不过讲述的更清楚。
四、不覆瑕疵。
不隐藏、掩盖过失。要发露罪恶。忏悔不是遮羞,而是去耻。错误是修行中常见的,要多学戒,少游尘俗,多亲善友。
五、断相续心。
断恶修善。使心相续于善法。誓不作恶。
六、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善根。所谓持戒,就是菩提心。此心一发,如漫长黑夜里明灯,照破黑暗。
七、修功补过。
多积功累德。过去造恶,从今修善。凡是利他之行随时随力去做。有时侯并不一定要作大善,或苦行,主要是观心。所谓灭心。灭掉染心。即心灭罪空两相亡之理。
八、守护正法。
护持正法。于三宝生敬心;于众生生慈悲心。把一切众生看作父母,于贫穷下贱者生起大悲心,救护心。让他们能闻到三宝名,令皈敬三宝,生福田想。无论何时不要捨弃众生,众生就是菩提。
九、念十方佛。
念十方佛,守护众生。念佛,与觉相应。即乱心投于佛,乱心不得不佛。念佛之心就是觉悟之心。
十、观罪性空。
罪性本空。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间。罪性若体,则虚空难容。心亦无处可觅,罪心又从何处生起?只因心中有罪,所以才将心忏。心亡罪亡,即是灭罪。此大乘实相忏法若无般若之力,还是从事相忏起吧。
此十种忏悔法,是出自摩诃止观。 也即大悲忏法。能如是观,是真忏悔。
普贤忏悔是尽未来际的,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此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无尽,我此忏悔无有穷尽。


发表于 2012-1-5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此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无尽,我此忏悔无有穷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09:55 , Processed in 0.29347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