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僧功德经》佛陀曾云:诸法因缘生,安住希求意念中,为彼悉作何祈愿,即得如是之成果。经云:“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又云:“殊胜妙宝大德僧,长养众生功德种,能与人天胜果者,无过佛法僧三宝。”
《四十二章经》上云: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位无修无证者。
《增一阿含经》卷一云: 能施众僧者,获福不可预计。
昔日佛陀赞叹目犍连尊者:“以后的佛弟子,如果要行孝道就应该在七月十五日供僧,并以供僧功德回向给过往的亲人,这功德不只可以救度这一世的父母,甚至也可以救度七世的父母。”
供僧功德: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得生天人中,福乐无极。
斋僧功德:事事安乐,不逢灾逆,心想事成,无有困厄。
供僧的功德,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大功德。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
唐道宣律师,持戒严谨,感天人送食。有一天律师问天神:“人间作何功德最大?”天神敬答:”斋僧功德最大!”
近代禅门宗匠虚云老和尚亦云:“佛、法二宝,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因此斋僧功德最大。”
供佛斋僧,孝亲报恩。十大父母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愍恩。
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 供僧就是一种清净的供养,让众生当下远离烦恼,除心束缚,得清净心。发心设斋供众成就道场,不仅能广结善缘、减轻业障,长养布施喜舍之心,更为当来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
《佛说盂兰盆经》:当时佛弟子中天眼第一之目犍连观见其母于饿鬼道,受倒悬无食之苦,便钵盛饭,往饷其母,然其母以恶业受报之故,饭食皆成火焰。为救其母,请佛点化相救,遂佛示犍连,以百味饮食置于盆中供养十方诸佛僧众,以此殊胜功德可解救其母永离饿鬼道苦,目健连的母亲因斋僧功德而出离三途之苦。
《佛祖统记》载,隋炀帝于智者大师忌辰设千僧斋时出现奇应,当时司案点名,千数满足,但临斋受供时却多了一人,众人皆说是智者大师化身来受国供,是日午后,大众开启停放大师肉身的灵龛,只见床帐皆空,遗体不见。宋太祖笃信佛法,未登基前,见周朝毁佛像,常伤感说:“毁灭佛法,非社稷之福。”登位后,即下诏兴复寺院,见沙门必作礼,亲手送食物给他们。建隆五月逢大旱,太祖皇帝往大相国寺祈雨,进素食,设千僧斋,大雨即临。
七种布施的功德
《佛说尊那经》上说有布施饮食、汤药、卧具等七种施舍“有大果报得大称赞。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七种施舍如下:
第一、布施园林池沼,充四方众僧经行游止。
第二、于彼林中建立精舍,令众僧安止。
第三、于彼众僧精舍之内布施坐卧之具,所谓床椅、毡褥、衣被种种受用之物。
第四、于彼精舍之内布施财谷供养众僧。
第五、常行布施往来众僧所须之物。
第六、能行布施于病苦者及看病者。
第七、布施供养种种饮食汤药卧具衣物鞋履等,使僧众风雨不侵不受寒冷,承是供养得大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