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55|回复: 4

[佛教文化] 经典佛教诗词:《楞严一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09 编辑

经典佛教诗词:《楞严一笑》 发表时间:2011-08-30 09-08 作者:明奘法师 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楞严一笑》,相传是宋代法常法师于入寂前的清晨,依《渔父词》声律写下的,写完即就榻收足而逝。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珽珽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09 编辑

  法常在入寂前的清晨,书《渔父词》于室门,就榻收足而逝。 《楞严经》卷2载,波斯匿王自觉时光飞逝,生命短暂,身体逐年、逐月、逐日衰变,“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深感生命虚幻,迁变无常。佛启发他,在变化的身体之中,有不生不灭的自性:“彼不变者,元无生灭。”波斯匿王受此开示,当下大悟。 梅花、雪月,都是纯白之色,三者交光互映,是澄明的极境。    参透生死之理的诗人,对肉身的寂灭付诸一笑,因为他感悟到,在风铃铁马声中,不正是有“这个”在! 璀璨银河,横亘天宇,个体生命与宇宙法性合而为一。 生命如同蝶梦,蝶化人,人化蝶,本无区别,贵在有栩栩自得的心境。 那跨在丰干虎上的,不正是支配“六和合”的“一精明”?    诗人借用寒山“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成句,说自己多年没有回家,如今连以前来这里的路,都忘得一干二净。 这是因为自己沉潜于不断的修行之中,连生命的足迹都已忘却,达到了毫无粘著的境界。 结二句透露出“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高情远韵,鸿飞冥冥,象喻自性冲破器世间的牢网,而翱翔于自由自在的禅悟境域。禅师对生命的审视,宁谧、从容、安祥、明净,生命的逝去,犹如寒潭雁影,雁去而潭不留影,“留”下的只是亘古的澄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09 编辑

贺佛陀成道日,为末世苦众生,当发无上菩提,当为众生修行 笑.jpg 发表于 2008-1-15 17:52:01 感恩本文发布者:还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09 编辑

末法众生极苦, 利欲熏心无路, 恶鬼饿鬼贪鬼, 地狱火焚心途, 见众生苦心苦, 念众生苦心苦, 思众生苦心苦, 合众生苦心苦, ,,,,,,, 吾当学佛念佛, 成佛方能离苦, 为末世苦众生, 当发无上菩提, 当为众生修行, 当为众生成佛, 当为众生慈悲。 佛菩萨为花果, 苦众生为枝干, 众生尽愿也尽, 自然知道本来。
——摘自师父和某师兄关于菩提心的对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3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09 编辑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 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3 03:32 , Processed in 0.707248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