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心是莲花开

[大德开示] 梦参老法师苦口婆心谈“修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常迅速,菩提路远

  人的生命说短,很短。问题是,有几个人认为自己的生命短暂呢?有时我问道友说:“你有没有想到过自己明天会死的问题?”对方笑一笑说:“没想过这个问题!”正因为大家都不肯认真地想,做起事来都把计划放得好远好远,我们又没跟閰罗王订合同什么时候离开?在台湾时我曾遇到一位道友,他跟我谈了许多五十年以后的计划,没想到走出门就发生车祸,经过这次体验,他说一切都是无常!
  一个人想多了就容易忧,容易产生分别心。人的思想有时既不想善,也不想恶的,认为思想活动停止了,就以为自己见到真心,其实还有一大段距离呢!那是落入了无记,无纪既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只是让思想的活动停下来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用其心

  《华严经》净行品中,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如何才能使烦恼众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菩萨答曰:“善用其心”──用自己的心。为此文殊师利菩萨为智首菩萨说净行品,见到一种境界就发一个愿,智首菩萨见了一百四十种境界,发了一百四十个愿。学佛并不是离开了日常生活之外,另外还有什么好方法,佛所说的法就是觉悟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就在自己吃饭穿衣,乃至工作中去求去悟,看自己怎么用自己的心。会用的,就能得到清净心。
  心是很微妙的,究竟我们的清净心在那里?有了这个问号,心就已经不清净了,所以《楞严经》有七处征心,心是在内或在外或在中间?心不在这些地方,心又在那里呢?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清清楚楚就是清净心,失去正念就是糊涂心,并不是离开了清净心之外还有一个烦恼心、受心、想心、思惟心,要想从烦恼心中恢复自己本来的清净心,就要清楚地认识这些,认识了之后,不随着它转,就能恢复清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恶原是一念间

  好与坏,以什么为标准呢?以杀人为例,杀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个犯法的人该不该杀呢?我曾经读过一则新闻,台湾土城监狱里有位死刑犯,枪决之前他拼命念地藏菩萨名号,结果打了三枪,子弹都打不到他的头,执法员知道监狱里设有佛堂,供有地藏菩萨,就进去向菩萨上香致敬说:“地藏菩萨,我这是执法啊!他杀人犯罪,被判死刑,我这是在执法,请您不要再护他了!”出去后再度行刑,一枪就把死刑犯打死了!
  读到这则新闻,我想犯人临刑前念地藏菩萨圣号是善念,用这念善把自己所作的恶事全遮住了,能吗?从这里我告诉各位,大家学佛之后若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不要抱怨菩萨没有保佑!该还的债就得还,不要怀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观念自心

  心非常微妙,限于时间,也没有办法在这里按步就班地向大家一一介绍。微妙真心的显现,有很多历(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显现出来。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可以用对治的方法,也就是观念自己的心,观照自己从早到晚,这个活动的心,使自己做了多少与自己不相应的事。如果做了,明天我一定要减少,要与佛法相应。在自己的行住坐卧中,随时想念着三宝,这样一来,至少自性的三宝就容易显现,就能把这颗心观照好,这就是最好的修行。这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自己的心里想什么,只有自己知道。不要继续再想下去!当然,想不是事实,想也不会犯罪,但想可能导向你犯罪,你继续想,想了之后,做了,便犯罪了。因此我们应随时保任,随时有信心,不要怀疑,不要相续,恶念一起就断,不要让恶念相续下去;起善念时,不要相断,能够保持这样就够了。
  佛弟子拿念珠,念珠不是装饰品,而是拿来不时地念佛念三宝。不但如此,一拿起念珠,就告诫自己所发的念要纯洁,不该想的,绝对不去想;不该做的,也绝对不做。这样就能使心都贯彻在善念中,善久了就能明心,就能开智慧。就像有人读经,刚开始读,经文一句也不懂,读久了,自然而然地,就懂得其间的道理,因此我们要磨练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不被外面的环境所转,妄心妄境都是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勤心忏悔消诸障

  再谈忏罪,罪性本空,心若亡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名为真忏悔。现在我们还达不到“心亡罪灭两俱空”的境界,但我们能用善心来制止恶心,用善心来忏悔自己过去的罪,使自己的善心增强。恶心消失,善心也不存在了,善恶两亡,是名为真忏悔。经常这样观想,对自己的修行应该有点帮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3 22:05 , Processed in 0.227871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