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89|回复: 4

[佛教文化] 色蕴之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6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2 编辑

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称为蕴分别的经分别,作为了《论藏.分别论》的开始。 于此,五是分组的数目。透过这一点,它显示没有比它更低或更高的数目。蕴是形容被如此分类之法,在许多地方都可看到蕴这个字,用来表达堆、美德、概念、分类。 佛陀在《相应部.大品》的经文里说:“诸比丘,就有如要量大海洋的水是不容易的,不能说它是这么多容量的水,或几百倍这么多容量的水, 或几千倍这么多容量的水,或几十万倍这么多容量的水,而只能称它为一堆不可计数的水,它基于堆的含义而被称为蕴。” 因为一点点的水不能被称为一堆水,而只有大量的水才能如此称之。同样地,少量的灰尘不能被称为一堆灰尘、少数几只牛也不能被称为一堆牛、 少量的兵力也不能被称为一堆兵力、少量的福业也不能被称为一堆福业,因为只有大量的灰尘才能被称为一堆灰尘;只有许多牛等才能被称为一堆牛、一堆兵力及一堆福业。 而在诸如此类的经文里:世尊看到一大捆的木头,被恒河之流冲走,它是基于概念的含义,而被称为蕴。 但在《相应部.六处品》里,戒蕴、定蕴,它是基于美德的含义而被称为蕴。 在《法聚论》的经文里:心、意、心智……识是属于识蕴,它是基于分类的含义而被称为蕴。 在此,它指的是堆,蕴的这一项含义包含了球、量、群及堆的含义,因此当视诸蕴为拥有堆之相;也可说它为拥有部份的含义。 因为在这世上,有些人在还债时说:我们将分两期(蕴)还债;我们将分三期还债;所以也可说诸蕴拥有部份之相。 所以,在此的色蕴,是指色堆或色的部份。受蕴是指受堆或受的部份,而想蕴等的含义也应当以此类推。 于这点,以过去、未来与现在为始的,十一个方式分类的四大元素及四大所造色,分为廿五部份的色法及九十六部份的色法是色堆,而世尊在开示时,把这一切都归纳于色蕴的名下。 对于四大界的受蕴堆,即以同样十一个方式分类的乐受、苦受及不乐不苦受,世尊在开示时,把这一切都归纳于受蕴的名下。 对于四大界的想蕴堆,即以同样十一个方式分类的眼触生想、耳、鼻、舌、身及意触生想,世尊在开示时,把这一切都归纳于想蕴的名下。 对于四大界的思堆(行蕴),即以同样十一个方式分类的眼触生思、耳、鼻、舌、身,及意触生思,世尊在开示时,把这一切都归纳于行蕴的名下。 对于四大界的心堆,即以同样十一个方式分类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界及意识界,世尊在开示时,把这一切都归纳于识蕴的名下。 再者,一切四种起源的色法,都是色蕴。与从八欲界善心为始的,八十九心俱生的感受,是受蕴。 类似的想,是想蕴。以触为始之法,是行蕴。八十九心,是识蕴。如是,当依五蕴理解诸法的分类。 二、色蕴:如今,为了依分类指出这些,即色蕴等,世尊说:“于此,何者为色蕴?” 于此,是指在这五蕴当中;何者,是一个显示想要发言的问题。色蕴一词,是所问的东西。 如今,在分类之后,世尊说:‘任何色’等等。于此,任何是包含了一切,避免太过普及化。如是,上述二词,已毫无遗漏地含盖了一切色法。 于此,为何称之为色?它是色,是因为它被干扰。因为,世尊在《相应部.五蕴品》里说:“诸比丘,为何称为色?诸比丘,它是被干扰之法;这是为何它被称为色。 它被什么干扰?它被寒冷干扰;它被炽热干扰;它被饥饿干扰;它被口渴干扰;它被牛虻、苍蝇、风、太阳及爬虫干扰。” 于此,‘为什么’是一个探求原因的问题,其含意是:基于什么原因,你称它为色? 它被干扰:其含意是,因为它被干扰,所以称它为色。是它被扰乱;它被痛击;它被打破。 如是,透过这些色至此程度,被说为受到干扰。也可以透过被干扰之相,而称它为色,因为它拥有被干扰之相。 关于色蕴、色,被寒冷干扰等。首先,被寒冷干扰,在世界中间地狱里很明显。 在每三个宇宙相连的空间里,都有一万八千由旬大的地狱,在它的下方没有地,在上方也没有日月之光,而永远都是黑暗的。 生在该处的有情的体积,有四份之三由旬(一由旬十六公里)之大。他们就好像蝙蝠一般,以既长且宽的指甲,紧捉住山壁,吊在边缘。 当他们到处爬来爬去,而互相遭遇时,他们想:“我们找到了食物。”于是,他们互相攻击。在某些地狱有情被击退时,他们掉入支持宇宙的水里。 而在支持宇宙的水的水面上,刮起刺骨的冷风时,他们就好像成熟的果实一般,纷纷掉了下来,落入这些冷水里。 就在他们掉进去的那一刻,由于他们的腱、肌肉及骨头,受到极咸的冷水浸泡,而弄至粉碎;他们就好像米粉团,掉入热油里一般,发出爆裂的声响而被熔化。 如是,色、色蕴被寒冷干扰,在世界的中间地狱里很明显。 同样地,在马兴沙卡等境地,由于下暴雪而极寒冷的地方,这也是很明显的。因为那些地方的众生,由于不断地被严寒侵袭,而纷纷冻死了。 众生的色蕴身体,被炽热所干扰,在阿鼻地狱里很明显。因为其地的有情众生,在被置于炽热的金属地面上,以便以五支铁叉,刺穿五处时他们遭受极大的痛楚。 而被饥饿所干扰,则在饿鬼道及饥荒时很明显。因为在饥鬼道里,有些众生在两尊或三尊佛之间的时间里,根本得不到食物,手中不曾有食物可放进嘴里,他们体内的胃就好像在燃烧的空心树。 在大饥荒时,那些因为甚至连发酸的粥也得不到,而死去的有情众生,是不可计数的。被口渴所干扰,则在起尸阿修罗等当中很明显。 因为在那里,有些众生在两尊或三尊佛之间的时间里,根本连稍微可以弄湿他们的心,或舌头的一滴水也得不到。 当那些阿修罗众生,去到河里喝水时,那整条河都变成了沙。当他们出航到海洋里时,整个海洋都变成了一块巨石。由于他们变得又干又枯,他们遭受极度痛苦地四处乱走。 其中,有一只起尸阿修罗,似乎因为不能忍受口渴,而去到一由旬深及阔的大恒河里,想喝点水。 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那处的水,就分开或者蒸发了。而他,就好像是在一块炽热的大石块上走来走去。 当他只是听到水声地走来走去时,天也亮了。当时,有三十位佛教比丘,于清晨托钵时,看到了他。 基于慈悲,比丘们就问他道:“善士,如何称呼你?” 他说:“诸位尊者,我是一只鬼。” “你在寻找什么?” “找水喝,诸位尊者。” “这恒河满是水,你怎么会看不到呢?” “那是没用的,诸位尊者。” “那么你就躺在恒河边,我们将把水倒进你的口里。” 于是,这只起尸阿修罗,就依照比丘们的话,安静地躺在河边的沙地上。 那些比丘,把他们的三十只钵拿了出来,去取水倒在他的口里。当他们这么做时,时间很快过去了。 比丘们就说:“善士,现在是我们托钵的时候了,你的痛楚是否已经减轻了?” 那只起尸鬼说道:“诸位尊者,如果从三十位尊者的三十只钵里,所倒出来的水,有半滴进到我的喉咙里,那就让我永远脱离不了鬼道!” 如是,被口渴所干扰,在鬼道里是很明显的。 被属于动物道的牛虻、蚊子等干扰,在许多拥有牛虻、苍蝇等之处很明显。于此,牛虻是褐色的苍蝇;苍蝇则只是苍蝇。 被风所干扰,应当理解为腹风、脊柱风等。因为在身体里,风疾生起,破坏了手、脚、脊椎骨等,也导致瞎眼、驼背及残癈。 被日所干扰,日是指太阳、烈日。这种可怕的干扰,在沙漠、荒野等地很明显。 据说,有一位女人,跟随商队旅行。由于大家缺乏水份,被商队的人们在夜晚时,将此女遗弃在沙漠里。 当白天,太阳升起时,沙漠里的沙地,被晒得灼热了。由于此女不能再站在沙地上,于是她把头顶上的篮子,拿下来放在脚下,然后站在其上。 当那篮子也被晒热时,她不能再站在上面了。所以,她把上衣脱下来,放在篮子上面,然后再站上去。 当那也变热时,她把抱在怀里的孩子,面朝下地放在那件衣服上,而悲泣地站在那孩子的身体上面。 由于被烈日曝晒,最后,她和孩子,都被晒死在当地。 色蕴身体,被爬虫等所干扰。那些爬虫,是指身体长、爬着走的动物。被这些生物接触而干扰,应理解为被毒蛇咬等等。 为了指出这一切的色法,即包括在‘任何色’一词里,分为二十八部份的色法、色蕴,佛陀开说,过去、未来、现在、内与外、粗与细、胜与劣、远与近,这十一类的色法,把它排列成,以过去为开始的各个部份。 摘自《分别论》的义注《迷惑冰消》
发表于 2011-9-2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2 编辑

愿我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法界一切众生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众生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6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2 编辑

一者 礼敬诸佛。 二者 称赞如来。 三者 广修供养。 四者 忏悔业障。 五者 随喜功德。 六者 请转法轮。 七者 请佛住世。 八者 常随佛学。 九者 恒顺众生。 十者 普皆回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2 编辑

善哉!随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3 03:32 , Processed in 0.23204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