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87|回复: 4

[事迹传记] 陈健民居士:佛教苦行僧 瑜伽修行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4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9 编辑

  1962年,英国“西方佛教教团之友”的主持人香格罗吉多长者有一次游方参访印度,他在西孟加拉的噶林邦发现了一位已经闭门关苦修二十余年的佛教徒。香格罗吉多长者参访过他之后,大为惊奇和钦佩。因为这位修行者不只具有过人的修行毅力,而且对于佛教理论的通透也绝非一般修行者所能比拟。虽然他修行的法门以西藏密教为主,但对禅宗、净土宗、华严宗等派的理论也甚为熟谙。还有一件让人佩服的是,这位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的修行者,居然也凭自修而能够用英文撰写佛教文章。   倾谈之后,香格罗吉多长者决定把这位修行者的经验及思想介绍给西方世界。于是,他伙同一位R.B.kantipalo先生开始定期来作录音访问。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定期来访接触与撰文整理之后,1967年,一部洋洋英文佛教著述终于出现。这部书的名称是《佛教禅定》(Buddhist Meditation ——System——atic and practical)。      这位在印度闭关数十年的佛教苦行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佛教禅定》巨著的作者不是印度人,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就是蜚声国际的佛教苦行僧,旅美佛教瑜珈士陈健民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9 编辑

 陈健民(1906~1987年),美国佛教协会主席,佛教瑜伽士,爱国佛学家。 1906年农历10月18日,陈健民出生于湖南省攸县城西街陈氏祖宅陈慎德堂。父亲陈震南乐善好施,常念佛放生。他幼年学习于私塾,受传统儒家教育,从小爱好文学、诗、书、画,13岁时就有《幼幼诗集》之作,成为攸县的小诗人。   1923年,他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积极投身于爱国学生运动,毕业后于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此后,极积参加革命,曾在湖南省教育会任秘书数年,后来还担任过中学教员。   1929年,太虚大师自欧美弘化归来,先后在湖南师范学校等处作多次佛学演讲。当时,他在湖南省教育会任职,以此因缘,皈依太虚大师座下,步入佛门。自此他深入经藏,研习净土诸经及藏密红教、白教、黄教等诸派密乘,过着在家身份的出家生活。   1930年,他又蒙诺那呼图克图上师传授无上密法,灌顶修行,从此,精求西藏密宗深义,广涉显、净、禅诸宗理论。1935年,曾任教于重庆汉藏教理院、世界佛学苑等。   1939年,抗日战争延及湖南,他自湘入川,开始了访师修道的生活。在重庆,他从修行境界颇深的袁焕仙居士学密乘,继而到西康住了八年,曾修学藏密中的红教、白教、黄教、萨迦教等各派的理论与行持;先后礼多位密宗上师为师,受过百次以上的密宗灌顶。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中国与印度交通恢复,他又远赴印度,隐居于西孟加拉的卡林姆邦,潜修二十五年。 在苦修生活中,他曾在岩洞里苦练,夜间在坟场弃尸处(尸林)修行,也曾在雪山修习禅定。打坐的薄团坐破了七个,坐垫换了十次。每天在子时(晚上十一点到一点间)起来,诵经、修密法,并练习西藏拳法与气功。功课结束后稍事休息,又在卯时(五时至七时)起床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9 编辑

1950年,当他在印度闭关时,曾有一次全身染患癣疾,几乎体无完肤,但他仍然这样自勉:“然余犹有舌未癣也,有心未癣也。”他还发了一个犹如古代菩萨的大愿:“愿尽虚空,遍法界(整个宇宙世界)一切病入吾身。”还作了一首诗:   我也何能作药王?闻声知苦替呼娘,   愿收天下诸人病,尽作吾身点点疮。   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陈健民先生修行的坚定性,还可以看出陈先生在佛学上的追求。这种惊人的决心和毅力,这种艰苦的修行,即使在古代,也并不多见。因此,很多人说陈健民是一个“少有的现代苦行者”。   他并没有以“潜修”而自我宣传,在他闭关苦修二十年后,被一位英国的史塔毗拉法师所发现。这位史塔毗拉法师,是英国“西方佛教教团之友”的主持人,1966年,他与伙伴到印度行脚参访,在卡林姆邦山林中发现了这位闭关潜修的中国人。史塔毗拉参访过这位修苦行的佛教徒后,使他大为惊奇的是这位苦行者不但有过人的毅力,并且对佛教理论也极为通达。他还发现,这位修行者虽以修密为主,但对禅宗、净土、华严等宗的理论无不熟谙。尤其使史塔毗拉法师敬佩的是,这位没有读过大学的修行者,居然通达英语,能说能写。史塔毗拉法师于敬佩之余,决定把这位修行者的经验介绍给西方世界。他多次的定期录音访问后回到英国,将资料撰写一本英文著作《佛教禅法》,于1967年问世了。自此,这位瑜伽行者陈健民居士,才开始被世人所知。不久,陈健民居士出关,应邀到美国弘化。   一直到1972年赴美国讲学弘法为止,陈健民居士曾学过西藏密宗里的红教、白教、黄教、萨加教等七派,先后拜师37位,灌顶500多次。在学法的过程中,他曾经闭关44年,其中的两年生活在岩穴中,一年在坟场里,而有25年则是在西孟加拉的噶林邦山城度过,还有15年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市的关房生活。   在美国的15年,陈健民一面修行,一面赴世界各国和台湾、香港讲学弘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9 编辑

 陈健民居士是有史以来的汉人中对密宗理论与实践下过最深功夫的一位,是密宗、禅宗、净土、华严四方面理论与实践都有独特见解的现代研究者,也是将中国密宗与禅宗介绍给西方世界的中国人之一。   陈健民居士在美国弘化,遍及东西部各大城市,并且远及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也曾多次来到台湾,作佛学专题演讲,受到佛学界人士的欢迎。   陈健民居士修的是具有神秘意味的密宗,但他演讲或讲经,从不轻谈神通灵异境界。他于1980年发愿,要讲《净土五经会通》(即《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般若心经》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48次,与学佛大众结缘。他为此编写讲义,绘制图表,首先在旧金山美洲佛教会开讲,每周日一次,五次讲完。继而在洛杉矶菩提佛学社、纽约大觉寺、加拿大湛山精舍、马来西亚马国佛教总会等处,每年在数个不同的地方讲。自1980年至1986年,7年之间讲了43次,尚有五次未满愿,1987年又讲了两次,就示寂了。还有三次,由弟子林钰堂居士于1989年,在奥斯汀及迈阿密等处讲完,满了老居士的大愿。   陈健民居士讲经,有“九不”原则,即不收红包、不化缘、不募捐、不受筵席、不受礼拜、不参观、不游名胜、不拜访名流、不收徒弟。他出外讲经,不论距离远近,不安排休息时间,抵达后次日即开讲,讲完次日即离开,以免占用接待者的时间。讲经所需的幻灯机及播音设备,如当地缺乏,他即自己携带。老居士一向著中式长袍,每次讲经,不论寒暑,必穿长袍,由此可见他敬业精神。   陈健民居士一生特重超度幽灵和放生,他在印度时曾放生10多万生命。在香港时,有一次以三艘小船载满水族,一次放6万条生命。在美国10多年间,先后放生23万多生命。他所到之处,附近如有坟场公墓,他即去修“三身颇瓦法”,以超度幽灵结缘。晚年,他的弟子林钰堂博士陪他去。他们先后到过80多处坟场。陈居士晚年,曾多次到台湾讲经。他在金山安乐园倡建五轮塔,得到佛门人士热烈响应,不久落成;后来又在五轮塔附近,建“幽冥钟楼”,也很快建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9 编辑

 陈健民居士在修行弘法之余,还经常著述,著有《曲肱斋丛书》《佛教禅法》《净土五经会通》等佛学理论著作。他的这些理论著作曾轰动西方佛教和日本、香港、台湾。此外,他还写了一百多种英文佛学小册子,在美国各地散发。特别是《佛教禅法》一书出版,在西方世界和日本、东南亚等地影响很大。西方佛学界人士公认:“这是继日本著名佛学家铃木大拙的英文禅宗著作之后,又一部出自东方人士之手的划时代的英文佛学著作。”“陈先生是密宗、禅宗、净土、华严四方理论与实践都有独特见解的现代研究者。”   陈健民居士一生笃信佛教,与世无争,却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的心里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对祖国、对故乡、对亲人的爱。当日军侵入湘东,攸县沦陷时,他正从西康闭关回来,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他奋笔疾书:“梅城焦土接荒郊,夏色依然上柳梢,痴心欲报旧时燕,元复南来觅故巢。”他企望早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故乡早日光复。1945年春,他的五言绝句寄托了这样的情思:“烽烟锁远图,寂寞故园芜,翘首东郊望,春归有意无?”后来,他到印度闭关,到美国弘法,在与家人的通信中,也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对家乡的眷念。“梦中唯说烟霞美,题到花岩便欲归”,“何事世产乐不支,林泉好景令人思。花岩惹得梦中泪,一直流成枕上诗。”就是这种心情的写照。   1983年夏,陈健民居士在菲律宾、台湾讲经时,受湿热侵体,回美国后又因医治不当,体力大衰,后于1987年11月13日,在美国示寂,享年84岁。陈健民居士晚年弘法事业的继承者林钰堂博士,遵照遗嘱,建舍利塔于台北金山安乐园,位于五轮塔于幽冥钟楼之间,灵骨于1988年9月10日奉安入塔。   在美国宾州大学任教的佛学家张澄基教授,在陈健民居士所著《密宗灌顶论》序言中说:“我学佛多年,参访的老师和闻受的教法,自信也不算少。但是在一切的师友中,无人能超过我对陈先生的景仰与敬佩。陈先生的论著,不是浅识者所能了解,陈先生的成就与造诣,也不是等闲人所能窥测。陈先生的论著每每远胜于汉族和西藏大德的著作。”由张澄基教授对陈居士的推重,可见其在理解与行持上的成就。   陈健民居士一生著作,由文殊印经会辑为《曲肱斋全集》,由美国佛教会出资委托台湾慧炬出版社发行,赠送各界。陈健民居士去世之时,将其所有的佛像、佛书及法器等全部赠予徒弟林钰堂博士。林博士现在经常在世界各地弘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3 19:16 , Processed in 0.19420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