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19|回复: 5

[事迹传记] 寂度老和尚:度尽众生苦 寂灭生死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9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9 编辑

  1959年秋,寂度老和尚前往北京中国佛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深造;1960年毕业后,寂度老和尚返回清凉桥,担任当家师,并帮助能海上师监修寺庙。   1966年,使中国整个思想界、文化界、宗教界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佛门圣地同样受到猛烈冲击。后来,红卫兵又宣布解散五台山全部僧人,寂度老和尚于1968年,被迫离开五台山回四川原籍去种田。寂度老和尚感到世运不济,佛法陵夷,就是重如法门龙象也难以免遭劫难,实在是国家之灾难,民族之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9 编辑

  但时局没法剥夺寂度菩萨一般的心肠。他看到特别贫苦的人家,不仅从道义上给予支持,鼓励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想办法摆脱窘境,而且从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照,并常常以佛的教导开导一些对生活失去信念的人们,使他们断除烦恼,不断清除生活道路上的一些障碍。   1978年,国家落实宗教政策,寂度法师被请回梦魂索绕的五台山,任十方丛林碧山寺当家法师。1981年,71岁的寂度法师受五台山佛教协会委派,移锡于塔院寺,担任住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9 编辑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或五顶山。“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名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因为是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而闻名于世,文殊菩萨梵语曼殊师利,即妙吉祥之意,乃七佛之师,无量劫前早已成佛,号龙种上尊王佛,为利益众生故现菩萨身,应化十方,此五台山即是一处。它既是佛教的缩影,又是一部流动的中国佛教史。因其人杰地亦灵,千百年来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高僧大德,这些德高望众、佛法深厚的大师确立了五台山在佛教史上的殊胜地位。  “文化大革命”后的五台山,已由原先香火隆盛的千年古刹变成破败荒凉、杂草丛生的废墟,殿堂佛像成了老鼠野兔的安乐窝。幸存的寺庙成了工场,殿堂成了牛栏。许多珍贵佛像文物被毁得荡然无存;曾经济济一堂、学院式的寺院已经倒塌;昨日为全国楚跷的落落大群只有几位老弱病残度的僧人,而且寺庙东院还被外单位人员占用。面对此景,寂度老法师嗟叹不已,发誓要在废墟上重修寺庙,扩大僧团,使之重新变成文殊菩萨的清静道场,将其变为十方丛林,为五湖四海而来的僧众提供良好的修持拜佛的场所。   自从寂度法师入住后,五台山的面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1985-1986年,国家为院寺拨款维修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慈延寿宝殿和藏经殿。寂度法师又自筹资金揭瓦翻修了山海楼、东西配楼以及东西两排僧舍;安装锅炉,为各僧舍输送暖气,改善了僧侣们的住宿条件;重塑八大菩萨像,并于华藏世界转轮藏内安装了1000尊小佛像。特别是在安装塑像时,寂度法师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认真鉴别,使1000尊小佛像神采各异,栩栩如生。   寂度老和尚在塔院寺除了修复僧舍佛塔等之外,更着重于僧才的培养。寺庙内漂亮的殿堂只能是个躯壳,只有培养出荷担如来家业的人才才能真正使五台山在中国佛教界乃至世界佛教界再放异彩,焕发生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9 编辑

1982年起,寂度老和尚开始在塔院寺传戒收徒,诵戒布萨,安居结夏,扩大僧团;同时老和尚按照从能海老上师处学得之《现证庄严论》:即圣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之劝请而造的释经论,终于让讲经获得极大成功;他还常年令其弟子辨别清楚各条戒律之性相,开遮止犯,对境临事,以免有犯。因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僧人戒律修持严格与否,寺庙道风如何,不仅关系到名山道场——五台山之声誉,而且对整个佛教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寂度老和尚还教导弟子能随文入观,学修均需次第而行,由浅入深,由易而难,不可越次,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甚或出魔。尝谓云:“如果早饭不吃而吃午饭,结果吃的还是早饭”。总之,老和尚之教导极为巧妙。   在老和尚以身示教下,不管来自何方、何种根性的弟子,不管年龄、世间经历及学历的学徒都能和睦共住,共同学习,共同增上,上殿过堂,饭后经行,礼拜供养,如律如法,如佛所教。   然而,寂度法师真正的功德还在于对经学的深钻细研。寂度法师研读经书可以说达到痴迷的程度。90岁以前的他一直同寺庙其他僧人一样,坚持上殿按时诵经,不以寺庙住持的身份搞特殊,更不倚老卖老。   在寂度法师的带领下,塔院寺的僧人上殿诵经成了天经地义、雷打不动的常事。除了上殿诵经之外,寂度法师用于学经的时间也是五台山的僧众中最长的;除了锻炼身体和少量的睡眠时间之外,寂度老和尚将余下时间都用在学习经卷上。有的经书对寂度法师来说不止诵念了几十遍、几百遍,而是成千上万遍了,但他依然兴趣不减。整部60多万字的《华严经》,寂度法师基本上可以从头至尾背下来。其他篇幅小的经卷就更不在话下。若没有对佛经浓厚的兴趣,若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谁能做到这一点!在五台山的僧众之中,这方面恐怕无人能与寂度法师相提并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9 编辑

寂度法师常教导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佛的路上,是没有老小可分的。有的人虽年岁不大,但很有学问,满腹经纶,百岁老人也应尊其为师。让人细细品味,深入浅出的几句话却道尽了他毕生的追求和理想,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彻悟;对出家人来说充满了禅机佛理。  由于寂度法师行持极好,又具有渊博的佛学知识,且显密双修,佛理精通,在五台山僧界威望很高。普寿寺、七佛寺、集福寺、善财洞、普化寺等寺院的僧尼都来塔院寺依止寂度法师学法、安居、自恣,寂度法师都给他们认真讲授佛经。由于仰慕他的僧众太多,寂度法师还多次开办“僧伽培训班”,为弘扬佛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声名远播的寂度法师还前往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地宏扬佛法,并受到四众弟子们的热情接待。   在寂度法师的带领下,五台山的徒众还尽自所能,为国家的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等做一些社会慈善事业,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搞好各种活动,及时完成宗教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可谓爱国爱教有其心亦有其行。   寂度老和尚的一生为佛教之楷模,教诫弟子慈威兼施,显密双弘,持戒精严,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僧俗弟子遍及海内外。他虽年逾古稀,但精神矍烁,愿深悲广,常年作为五台山普化寺、普寿寺、集福寺、七佛寺等诵戒布萨,安居自恣依止阿舍黎。   寂度老和尚曾任山西省佛教协会顾问、五台山佛教功德慈善总会名誉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原副会长、五台山塔院寺退居方丈;五台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五台山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等。2004年圆寂,世寿94岁,戒腊66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3 19:16 , Processed in 0.28633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