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474|回复: 1

甄别中道瑜伽与边处瑜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7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甄别中道瑜伽与边处瑜伽
朋友,您好,我是梵志蒋志云,前天(公元2011915)我通过文章《我将不再投胎》(附此文末)与您分享了我的喜悦、幸福、欢乐,今天再与您分享我甄别中道瑜伽与边处瑜伽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朋友,当我相应中道,建立起四种梵住行为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不再狭隘、不再自私、不再偏向、不再倾动,我的心从此端正、平稳、正直、平等、宁静、纯洁、祥和、光明、喜悦、温馨,清澈无比,我不再夹杂着任何感情去对待所有人、但凡有生命者、乃至一切事物,这时候我发现,所有人、但凡有生命者、乃至一切事物是如此地美妙、勃发生机、爱意浓浓,我因此而爱上他们,包容他们的一切行为,同时也感谢他们的爱意,一直以来,我都在他们之间,被他们所爱、所包容,只不过我到了现在才感受到,我感恩他们的爱与包容,是他们让我享受到了喜悦、幸福、欢乐,我要与他们分享这些喜悦、幸福、欢乐。
朋友,瑜伽,即是相应的意思。
朋友,中道瑜伽以中观为基础,能建立四种梵住行为,能完满四种梵住行为。
朋友,边处瑜伽以边见为基础,能建立四种磨灭行为,能完满四种边处定。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专注观察究竟什么是“我”的时候,他会发现,“我”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却仅仅是色法和名法的结合,然而,色法仅是“我”这个对象(无论是形象或抽象的),名法仅是“我”这个名称,都不是真正的“我”。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认识到色法和名法都不是“我”之后,就开始寻找真正的“我”究竟何在,但是,在经过反复推理、论证、寻求,除了色法和名法所构筑的“我”之外,的确没有“我”的存在。
朋友,中道瑜伽士因此得出结论:色法和名法都不是“我”,只有色法和名法的结合,才是“我”,离开色法和名法就不存在“我”。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反复推理、论证、寻求“我”的时候,他进入了初禅一境性——寻。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得出“色法和名法都不是‘我’,只有色法和名法的结合,才是‘我’,离开色法和名法就不存在‘我’”的结论,他就破除了身见。
朋友,中道瑜伽士破除身见的觉观,不堕落于“有我”、“无我”这两个极端边处,而是中肯地认同“色法和名法都不是‘我’”的“无我”,以及“色法和名法结合才是‘我’”的“有我”,这种觉观,就是中观,它是中道瑜伽的基础。
朋友,在破除身见之后,中道瑜伽士了解到,身见是苦的因素,“我”是苦,如果将身见这个苦的因素消灭,就可以消灭“我”这个苦。这个时候,他找到了解脱的道路:灭苦——消灭“我”。他不再追求其它的道路,完全专注于走解脱的道路。
朋友,中道瑜伽士就这样消除了苦、以及构成苦的因素的困惑,完全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所找到的解脱的道路是正确的、唯一的。
朋友,这个时候的中道瑜伽士,才开始走上解脱的道路,也知道自己坚持这解脱的道路,就一定会获得完全解脱。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开始走上解脱的道路的时候,他开始专注观察身见带来的三种欲望之苦:淫——沉迷于身见,怒——偏向于身见的自私,痴——执着于身见的感官刺激的诱惑。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开始伺机窥视这三种欲望之苦的时候,我就进入了二禅一境性——伺。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走上了解脱的道路,他不再沉迷于身见,不再偏向于身见的自私,不再执着于身见的感官刺激的诱惑。
朋友,由于中道瑜伽士不再沉迷于身见,不再偏向于身见的自私,不再执着于身见的感官刺激的诱惑,才得以断除了淫、怒、痴这三种欲望之苦。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断除了淫、怒、痴这三种欲望之苦的时候,他已经解脱了欲界,将不会再投胎生于欲界。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断除了淫、怒、痴这三种欲望之苦的时候,他的心公平、开阔、忠诚、正直、不倾向于某一种极端、彻底打开、不感情用事,因此建立了四种梵住行为——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
朋友,由于心的公平、开阔、忠诚、正直、不倾向于某一种极端、彻底打开、不感情用事,中道瑜伽士平等地爱所有人、但凡有生命者、乃至一切事物,一视同仁地关爱他们,建立了第一种梵住行为——慈无量。
朋友,由于慈无量,中道瑜伽士建立了第二种梵住行为——悲无量,他平等地宽容、谅解、感恩所有人、但凡有生命者、乃至一切事物,一视同仁地宽容、谅解、感恩他们。
朋友,由于悲无量,中道瑜伽士建立了第三种梵住行为——喜无量,因为感恩而激动,无与伦比的喜悦、幸福、欢乐,这个时候,他进入了三禅一境性——喜。
朋友,由于喜无量,中道瑜伽士建立了第四种梵住行为——舍无量,他将自己所获得的无与伦比的喜悦、幸福、欢乐奉献、分享给所有人、但凡有生命者、乃至一切事物。
朋友,这四种梵住行为,是因为有为的破灭,所以,这四种梵住行为是无为。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建立起这四种梵住行为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名梵志,一定会获得完全解脱,如果就此死去,他将投生于色界不低于第三禅天的净居天,在净居天上继续修行,直到获得完全解脱。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舍弃追求激情,从激情中获得出离,贪就断除了,这时候就会进入四禅一境性——舍受。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断除了贪,获得了出离,他将专注、勇猛、精纯、进步地护持四种梵住行为,这时候他就断除了慢,而获得了精进。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断除了慢,获得了精进,他将无间相续地护持四种梵住行为,不会存在任何间歇,四种梵住行为因此不再漏失,这时候,他就断除了昏沉,获得了灭漏、漏尽。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断除了昏沉,获得了灭漏、漏尽,他将不会散失梵住行为,这时候,他就断除了掉举,同时获得了灭漏、漏尽的灭尽定,以及获得了安止梵住行为的安止定。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获得了灭尽定,他就获得了寂灭,超越了拘束,获得了完全解脱。
朋友,当中道瑜伽士获得了安止定,他就获得了涅槃——无为。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专注观察究竟什么是“我”的时候,他会发现,“我”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却仅仅是色法和名法的结合,然而,色法仅是“我”这个对象(无论是形象或抽象的),名法仅是“我”这个名称,都不是真正的“我”。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认识到色法和名法都不是“我”之后,就开始寻找真正的“我”究竟何在,但是,在经过反复推理、论证、寻求,除了色法和名法所构筑的“我”之外,的确没有“我”的存在。
朋友,边见瑜伽士因此得出结论:色法和名法都不是“我”,离开色法和名法就不存在“我”,所以根本就“无我”。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反复推理、论证、寻求“我”的时候,他进入了初禅一境性——寻。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得出“色法和名法都不是‘我’,离开色法和名法就不存在‘我’,所以根本就‘无我’”的结论时,他就堕入了边见——无,这是边见瑜伽的基础。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堕入了边见,他找不到解脱的道路,于是陷入了困惑:既然“无我”,是谁解脱?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陷入了困惑,他就开始伺机窥视究竟是谁解脱,这时候他就进入了二禅一境性——伺。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开始伺机窥视究竟是谁解脱,他将得到答案:没有人解脱。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得到没有人解脱的答案之后,他将继续伺机窥视:为什么没有人解脱?
朋友,通过伺机窥视,边见瑜伽士得出结论:“我”是束缚,“无我”即解脱,既然“无我”,即本来解脱,因此无须解脱,也根本没有人解脱。这时候,他因为此结论而激动、喜悦,因为自己终于“本来解脱”而激动、喜悦,他就进入了三禅一境性——喜。
朋友,在边见瑜伽士因为自己“本来解脱”而激动、喜悦之余,他将磨灭自己最初为了追求解脱而修行的志向。这时候,他舍离了追求解脱的激情,进入了四禅一境性——舍受。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舍离了追求解脱的激情,他就放弃了解脱、放弃了为达成解脱而修行,他因此建立了第一种磨灭行为——放弃。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放弃了解脱、放弃了为达成解脱而修行,他会因此消极,这时候他就建立了第二种磨灭行为——消极。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因为放弃了解脱、放弃了为达成解脱而修行、因此消极的时候,他为了维护自己的过失行为,宣扬放任、纵容过失行为的言论:“不得说大众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因此堕落于过失行为当中。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堕落于过失行为当中,他就建立了第三种磨灭行为——堕落。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堕落,他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堕落而伤害他人,这时候他就建立了第四种磨灭行为——自私。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自私的时候,他就已经被欲望所束缚,失去了获得解脱的机会。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达到了舍受的境界,他将保持“无”的极端倾向不动摇,他就进入了第一个边处定——空无边处定。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进入空无边处定之后,他将不再分别任何法,他就进入了第二个边处定——识无边处定。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进入识无边处定之后,他将否认一切法,他就进入了第三个边处定——无所有处定。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进入无所有处定之后,他将否定行为,并且是否定行为的同时否定“否定行为”,他就进入了第四个边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朋友,当边见瑜伽士进入了非想非非想处定,他就倾入了另一个极端边处——有。
朋友,边见瑜伽士因为非想非非想,无为而不无为,无为而有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为,建立了有为,从“无”的极端变出倾入“有”的极端边处,同时并没有脱离“无”的极端边处,他就同时保持了“无”和“有”这两个极端边处,以“无”为真空,以“有”为妙有,他就达到了真空妙有的境界。
朋友,由于边见瑜伽士找不到解脱的道路,自己放弃了解脱、放弃了为达成解脱而修行,建立了四种磨灭行为导致自己被欲望所束缚,所以他不能获得解脱,尽管他在命终的时候,会因为所修的禅定功德而投生于相应的禅天或边处天(无色界天,或称空天),但由于欲望的束缚,他最终仍然将投生回欲界,所以他不能解脱欲界,不能解脱苦。
朋友,以上就是中道瑜伽与边处瑜伽的差别,希望能够因为我的甄别可以帮助您。
朋友,我衷心地希望您能够修持中道瑜伽,而不修持边处瑜伽。
朋友,我祝福您能够修持瑜伽而获得解脱。
朋友,以下是我前天与您分享了我的喜悦、幸福、欢乐的文章:《我将不再投胎》,但愿今天您能够再次分享到我的喜悦、幸福、欢乐。
附文:我将不再投胎
朋友,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我的文章,我叫蒋志云,在今年中秋节(公元2011912日)下午,建立了四种梵住行为,成为一名梵志,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喜悦、幸福、欢乐,我决定将它奉献给所有人、但凡有生命者、乃至一切事物,希望您能够分享到我的喜悦、幸福、欢乐。
朋友,我之所以能够获得无与伦比的喜悦、幸福、欢乐,完全依赖于坚定的志向、敏锐的觉知、专注的洞察,如果缺乏其中任何一项,我都没有能力获得这样的喜悦、幸福、欢乐。
朋友,在我没有破除身见之前,每当感受到苦的时候,都困惑于苦、以及构成苦的因素,直到我破除了身见以后,才消除了这个困惑。
朋友,当我专注于观察苦的时候,我明确地了解到,是“我”苦,“我”是构成苦的因素。
朋友,当我专注观察究竟什么是“我”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我”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却仅仅是色法和名法的结合,然而,色法仅是“我”这个对象(无论是形象或抽象的),名法仅是“我”这个名称,都不是真正的“我”。
朋友,当我认识到色法和名法都不是“我”之后,我就开始寻找真正的“我”究竟何在,但是,我反复推理、论证、寻求,除了色法和名法所构筑的“我”之外,的确没有“我”的存在。
朋友,我因此得出结论:色法和名法都不是“我”,只有色法和名法的结合,才是“我”,离开色法和名法就不存在“我”。
朋友,当我反复推理、论证、寻求“我”的时候,我进入了初禅一境性——寻。
朋友,当我得出“色法和名法都不是‘我’,只有色法和名法的结合,才是‘我’,离开色法和名法就不存在‘我’”的结论,我就破除了身见。
朋友,在破除身见之后,我了解到,身见是苦的因素,“我”是苦,如果将身见这个苦的因素消灭,就可以消灭“我”这个苦。这个时候,我找到了解脱的道路:灭苦——消灭“我”。我不再追求其它的道路,完全专注于走解脱的道路。
朋友,我就这样消除了苦、以及构成苦的因素的困惑,完全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所找到的解脱的道路是正确的、唯一的。
朋友,这个时候的我,才开始走上解脱的道路,也知道自己坚持这解脱的道路,就一定会获得完全解脱。
朋友,当我开始走上解脱的道路的时候,我开始专注观察身见带来的三种欲望之苦:淫——沉迷于身见,怒——偏向于身见的自私,痴——执着于身见的感官刺激的诱惑。
朋友,当我开始伺机窥视这三种欲望之苦的时候,我就进入了二禅一境性——伺。
朋友,当我走上了解脱的道路,我不再沉迷于身见,不再偏向于身见的自私,不再执着于身见的感官刺激的诱惑。
朋友,由于我不再沉迷于身见,不再偏向于身见的自私,不再执着于身见的感官刺激的诱惑,才得以断除了淫、怒、痴这三种欲望之苦。
朋友,当我断除了淫、怒、痴这三种欲望之苦的时候,我已经解脱了欲界,将不会再投胎生于欲界。
朋友,当我断除了淫、怒、痴这三种欲望之苦的时候,我的心公平、开阔、忠诚、正直、不倾向于某一种极端、彻底打开、不感情用事,我因此建立了四种梵住行为——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
朋友,由于心的公平、开阔、忠诚、正直、不倾向于某一种极端、彻底打开、不感情用事,我平等地爱所有人、但凡有生命者、乃至一切事物,一视同仁地关爱他们,建立了第一种梵住行为——慈无量。
朋友,由于慈无量,我建立了第二种梵住行为——悲无量,我平等地宽容、谅解、感恩所有人、但凡有生命者、乃至一切事物,一视同仁地宽容、谅解、感恩他们。
朋友,由于悲无量,我建立了第三种梵住行为——喜无量,因为感恩而激动,无与伦比的喜悦、幸福、欢乐,这个时候,我进入了三禅一境性——喜。
朋友,由于喜无量,我建立了第四种梵住行为——舍无量,我将自己所获得的无与伦比的喜悦、幸福、欢乐奉献、分享给所有人、但凡有生命者、乃至一切事物。
朋友,这四种梵住行为,是因为有为的破灭,所以,这四种梵住行为是无为。
朋友,当我建立起这四种梵住行为的时候,我就成为了一名梵志,一定会获得完全解脱,在我还没有达到完全解脱的时候,如果就此死去,我将投生于色界不低于第三禅天的净居天,在净居天上继续修行,直到获得完全解脱。
朋友,我已经解脱了欲界,但还没有完全解脱,但尽管如此,我仍然清晰明了如何获得完全解脱。
朋友,一位梵志在解脱了欲界之后,还有贪、慢、昏沉、掉举这四种非欲望之苦的障碍需要拔除。
朋友,贪是追求激情,因为贪导致了慢,慢是懈怠,因为慢导致了昏沉,昏沉是间歇性的漏,因为昏沉导致了掉举,掉举是散失梵住行为。
朋友,当梵志舍弃追求激情,从激情中获得出离,贪就断除了,这时候就会进入四禅一境性——舍受。
朋友,当梵志断除了贪,获得了出离,他将专注、勇猛、精纯、进步地护持四种梵住行为,这时候他就断除了慢,而获得了精进。
朋友,当梵志断除了慢,获得了精进,他将无间相续地护持四种梵住行为,不会存在任何间歇,四种梵住行为因此不再漏失,这时候,他就断除了昏沉,获得了灭漏、漏尽。
朋友,当梵志断除了昏沉,获得了灭漏、漏尽,他将不会散失梵住行为,这时候,他就断除了掉举,同时获得了灭漏、漏尽的灭尽定,以及获得了安止梵住行为的安止定。
朋友,当梵志获得了灭尽定,他就获得了寂灭,超越了拘束,获得了完全解脱。
朋友,当梵志获得了安止定,他就获得了涅槃——无为。
朋友,我已经建立了四种梵住行为,成为一名梵志,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喜悦、幸福、欢乐,解脱了欲界,我将自己的解脱奉献、分享给所有人、但凡有生命者、乃至一切事物,尤其是愿意解脱者。因此,我衷心地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帮助您,也真诚地祝福您获得完全解脱。
朋友,如果您对我的分享有不同观点,我非常乐意接受您的批评,并感谢您的指正与成全,如果您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将予以采纳,如果您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将予以宽容、谅解。
朋友,我不是教条主义者,也不是经验主义者,我是务实主义者,如果您引经据典地对我进行驳斥,或者引证其他朋友的经验对我进行驳斥,请原谅我不会予以您任何回复,因为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并不能代替任何人进行实际修行,完全是属于夸夸其谈,因此,梵志没有任何必要去与务虚不务实的教条主义者、经验主义者进行任何辩驳。如果因此有得罪之处,我先在此向您道歉,请求您的宽容与谅解。

发表于 2012-1-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10:07 , Processed in 0.126535 second(s), 21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