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一家人

[佛教文化] 《法句经》故事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是舞者的比库

解除天人束缚,解除一切束缚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417偈

  舞者那塔普塔卡有一次聆听佛陀说法。听完之后,他就加入僧团成为比库,后来更证得阿拉汉。有一次,佛陀和包括他在内的很多比库外出化缘时,遇见一位年轻的舞者在跳舞,其他比库问他是否仍喜欢跳舞。他回答说:“不!不再喜欢了!”比库们向佛陀报告这件事,佛陀说:“比库们!那塔普塔卡已经彻底斩断执着的束缚,他已经是阿拉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是舞者的比库(注)

超越喜欢(欲乐)与不喜欢(到林间僻静处修行),清凉,没有烦恼的人,调御五蕴,精进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418偈

  舞者那塔普塔卡加入僧团后,证得阿拉汉果。佛陀说:“比库们!那塔普塔卡不再沉溺于一切欲乐了!”

  (注)请参考二十六——三十五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摸骨专家婆耆舍

  遍知有情众生的生死,不执着,善逝(趣向涅槃),明白四圣缔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 (偈419)  

  烦恼漏尽的阿拉汉,诸天、甘塔拔(注)及人都不知道他(她)的往生处,我称之为婆罗门。 (偈420)  

  王舍城中有位名字叫做婆耆舍的婆罗门,他只要触摸死人的骨骸,就能判断该人究竟往生天界、人间或地狱。有些婆罗门就带他到各个村落去,村子的人都围在他身边,大方付钱,请教他们已故亲人的往生处。  

  有一次,他们来到揭达林给孤独园附近。他们看见很多人要前去听佛陀说法,就要那些人过来请教婆耆舍。但那些要去闻法的人却说:「婆耆舍知道个什么啊!我们的老师无与伦比,只有他才是究竟证悟的人。」并与他们展开一场激烈的争论。最后有一个人说:「好吧!让我们去应证一下,究竟婆耆舍或佛陀懂得多?」大伙儿就到精舍去。  

  佛陀知道他们的来意后,就吩咐一位比库分别准备往生地狱、畜生、人间、天界的四付骨骸,同时也准备了一位阿拉汉的骨头,然后把这五付骨头排成一列。婆耆舍正确判断前四付骨头的主人往生何处,但最后一付骨头却难倒他。佛陀便开口道:「婆耆舍,不知道了吧!我知道第五付骨头的主人往生何处。」婆耆舍请求佛陀教导他知道第五付骨头主人往生何方的技巧。佛陀建议他先出家,加入僧团,佛陀才可能教导他。  

  婆耆舍就要他的婆罗门朋友等候他学会这种技巧。成为比库后,佛陀教导他观想人身三十二个部位。他遵照佛陀的指示,努力禅修,不久之后,就证得阿拉汉果。  

  当他的婆罗门朋友前来问他是不是学成功时,他告诉他们:「你们最好离开这里,我不再需要了解这种技巧了,我也不会和你们走了。」其他比库听他这么说,就去请教佛陀:「世尊!婆耆舍宣称已经证得阿拉汉果。真的吗?」佛陀说:「比库们!他当真明白世事万物的生灭,他已经是阿拉汉了。」  

  注:「甘塔拔」:天的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妻子出家为比库尼

不执着于过去,未来和现在五蕴的人,断除烦恼,不执着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421偈

  王舍城中有位佛陀信徒,名字叫毗舍可。有一次,他听完佛陀说法后,就证得三果。他告诉妻子:“请继承我的财富吧!从今以后,我不要再管世间事了。”他的妻子曇摩提那拒绝他的要求,相反地,请求让她出家,加入尼众僧团。毗舍可答应她出家做比库尼后,她就离开王舍城,努力精进禅修,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证得阿拉汉果了。

  证果后,她返回王舍城。她的丈夫听说她回来了,就去见她,并且请教几个问题。当他请教初、二和三果的问题时,她都予以回答,但他问及阿拉汉果的时候,她不回答,却说:“这个问题超过你的程度,如果你要知道,请你去问佛陀。”他就去向佛陀请教同样的问题,佛陀说:“她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如果你问我,我也是同样的答案。”佛陀的话证实曇摩提那已经证得阿拉汉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盎古利马喇尊者和大象(注2)

毫无畏惧,尊贵,勇猛,智慧具足的人,断除欲望,调伏五蕴烦恼,沐浴(注1)清净,证悟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422偈

  有一次,巴谢那地王和玛莉咖皇后以史无前例的无遮大会供养佛陀和众多比库。大会预计安排顶着伞的大象,为每一位比库遮阳,但却缺少一只驯服的大象,所以只好用一只尚未驯服的象顶替。盎古利马喇尊者恰好被安排到这只大象。每个人都担心这只象会出纰漏,但当它被牵到尊者身边时,却变得乖顺。

  后来,比库们问尊者,当时心中害怕吗?他说不怕。这些比库向佛陀报告他的话,佛陀说:“比库们!没错,盎古利马喇当时毫无畏惧。像他一样的阿拉汉心中没有任何畏惧。”

  注1:印度人以为在恒河中沐浴,就可以消除罪业,但此处佛陀的意思是说内心没有垢秽。

  注2:续十三——十的故事。盎古利马喇的故事也请参考十三——六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作的供养

智者(牟尼)明白自己的前生,明辨天界和恶道,不再轮回,证得无上智,而且一切圆满成就,我称之为婆罗门。------423偈

  佛陀有一次胃痛,他就请优波摩尊者前去向天作化缘,要一些热水。天作很高兴有这么难得的机缘,就供养佛陀热水和一些蜜糖。回到精舍后,尊者为佛陀准备好热水,让佛陀沐浴,沐浴后,尊者又为佛陀准备掺有热水的蜜糖让佛陀喝。佛陀喝下以后,胃舒服多了,天作就请教佛陀:“尊者,供养什么人的功德比较大?”佛陀说:“天作,供养不再作恶的人,功德最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6 18:48 , Processed in 0.164122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