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91|回复: 1

[佛教文化] 记忆产生的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4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门心路过程,分别通过看、听、嗅、尝、触来识知目标(所缘),那么,意门心路是怎样识知目标的呢?

根据《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当六种目标的任何一个直接呈现于意门,而不是在五门心路过程之后发生时,独立的意门心路过程即会生起。

可能有人会质问,目标如何能够不依靠五根门,而直接呈现于意门呢?缅甸的雷迪长老举出几个来源:从以前直接体验的,或从以前直接体验的再加以推测。

或者从以前听来的,或从听来的再加以推测;由于相信、观念、推理或省思之后所接受的见解;通过业力、神通力、身体不调、天神的影响、观照、觉悟等。

雷迪长老解释:如果有人只是清晰地体验某种目标一次,即使是过了一百年之后,缘于该目标,在条件具足时也有可能令到有分心波动。

已受到过往体验滋养的心,是非常易于再受到它们的影响。当它遇到五所缘的任何一个时,该所缘都可能触发一连串心流,而识知上千个过去所体验的目标。

不断受到这些因缘刺激的心流,时时刻刻都在寻求机会自有分心中出起,以清楚地识知目标。

因此,有分心里的作意心所,不断地令到有分心波动,以及不断地把心,转向由于因缘已具足而呈现的目标。

即使有分心已有自己的目标,它还是倾向于缘取其他目标。由于有分心不断地蠢蠢欲动,当某个目标基于其他因缘而足够明显时,它即会把心流从有分心中拉出来,而呈现于意门心路过程。

有六种独立的意门心路过程:根据以前直接体验的、根据以前直接体验的再加以推测、根据听来的、根据听来的再加以推测、根据所识知的、根据所识知的再加以推测的心路过程。

在此,‘所识知的’包括了相信、观念、观照与觉悟。‘从所识知的再加以推测’,包括了通过归纳或推理,而得来的结论。

第一、体验过的。曾经看过、听过、闻过、尝过、触过的对象。无论遇到五所缘(目标)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触发一连串的心流,从而识知上千个过去曾体验过的目标,这就是记忆、回忆产生的原因。


因此,只要我们过去曾经体验过,而且是清晰所缘,意门心路就有能力把当时的经验提取过来。当然,这只是提取过去的经验,并非让心回到过去,毕竟这些经验都是过去的所缘。

第二、听说的。没有真正见过,只是通过听说而知道。例如从报纸上看到某地发生战争,虽然你不曾亲身经历过战争,也不曾到过该地,但还是可以想象出战争的恐怖。

第三、体验或听说的,听到一件曾经体验过的事情。例如你的朋友说今晚要请你去吃川菜,因为自己以前曾经吃过川菜,所以立刻能想象出川菜的味道与特色。


第四、信仰。信心可以引发许多意门心路过程,一个人坚信某样事情时,就会经常想着这个目标。例如信教人士相信有神、有菩萨,于是他们会想象出神的威力、菩萨的样子、菩萨的功能,想象菩萨如何保佑众生或造出很多宗教经典与传说。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华人会把某些现象解释为佛菩萨的作用,例如睡觉梦到某间寺院、梦见某某大师,于是相信是菩萨在指点他们;若打坐见到光、见到某神,认为是佛菩萨在显灵。而学过教理的人,则认为这些只是心理现象而已。

第五、喜欢。由于喜欢某个人、某样东西或某件事情,心通常会主动地倾向于这类所缘,使之成为意门心路的目标。

第六、推理。推理是根据已知的而去推论未知的,或者根据已经发生的,来推测将会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便知道快要下雨了,这是推理。数学的运算、哲学的逻辑、刑侦的破案等,都属于推理的范畴。

第七、所接受的观念。一个人已接受的理论、观念、看法,它会影响他的思维模式,使他倾向于用这类理论、观念来看待事物和解释问题。例如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看待同一样事情就有很大的出入。

第八、业力。由于业将要成熟而成为意门的目标,尤其是人在临命终时,过去所造的业,会以业、业相或趣相的形式呈现于他的六根门之一,他的心就能缘取过去所造之业,作为意门心路识知的目标。

第九、神通力。神通心可以识知别人的心,也可以变现出一些事物对象,成为他人识知的目标。

第十、界的动摇。四界动摇在我们体内是经常发生的。例如有些人生病的时候会看到一些幻象,做梦时会感觉沉重、轻盈,或者梦见山崩、大水、大火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地、水、火、风这四界动摇,而出现的心理幻象。

在此也顺便谈一谈梦,因为很多人对梦的现象既感兴趣,又感到困惑。根据上座部佛教,梦并不属于五门心路过程,而是属于微弱的意门心路过程。因此,梦中的情景通常缺乏理性和逻辑,多数只是一些零碎的记忆片段。

做梦有四种原因:1.界的动摇,即四大界动摇。由于胆汁等的动摇,而梦到山崩、地裂、在空中飞翔、被猛兽盗贼追杀等。

2.先前经验,即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白天或者以前曾经历过的事情,在梦中以没有逻辑的记忆片段呈现出来。

3.天神影响,即非人报梦。天人为了告知有利的或不利的事情,通过他们的能力来影响人的梦境,例如梦见去世的先人或非人等。

4.前兆,即预兆未来的梦。未来将会发生的或好或不好的事情,能以美梦、恶梦或某种征兆的形式呈现。

在这四种梦当中,第一、第二种梦是不真实的;第三种梦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真的;第四种梦通常是真实的。但绝大部分的梦是杂乱无章的,皆由前两种原因引起。

第十一、天神影响。天神有时候能影响一个人的梦境,有时候也能在人清醒的时候影响。所谓的“非人附体”就属于这一类。当然,只有福报差的人才会被非人控制,福报大的人多数不会发生。

第十二、随觉。通过听闻佛陀正法等,而对四圣谛——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所培养出的世间智。只有圣者才能如实地知见四圣谛,但是凡夫也能部分地了知四圣谛。

例如:因为明白苦圣谛而不生起有身见,因为明白集圣谛而不生起断灭见,因为明白灭圣谛而不生起常见,因为明白道圣谛而不生起无作用见。

由于明白苦圣谛,而不会认为世间是永恒、快乐、自我的。由于明白集圣谛,而不会相信世界是由上帝、神佛等所创造的。

由于明白灭圣谛,而不会把落入有分、定境等当成是涅槃。由于明白道圣谛,而不会相信纵欲、苦行、祭祀、持咒等能导向解脱轮回。这些都是随觉智。

第十三、证悟,又作通达,即如实证悟四圣谛。圣者并非通过五门心路去证悟涅槃,而只能是通过意门心路去证悟涅槃。

也即是说,人们不能通过看书、听闻、信仰、推理、想象等证悟涅槃,而只有通过道智或果智的心路才能证悟涅槃。

以上都是意门心路过程识知目标的原因:1.根据以前直接体验过的;2.根据以前的直接体验再加以推测的;3.根据听来的;4.根据听来再加以推测的;5.根据所识知的;6.根据所识知再加以推测的。
摘自南传尊者的开示

发表于 2011-8-14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6 04:06 , Processed in 0.16669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