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58|回复: 0

怎样转穷苦为积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转穷苦为积福
作者:生根活佛

  
  天底下几乎没有人说:“穷苦是福”,大家都认为“穷苦是祸”。 实际上,穷苦有穷苦的福,富翁有富翁的祸。穷苦可以引出良好的结果,富翁也可以引出不好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的,就是说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所以万物都有两面性,何况穷富也一样。穷只是富的反义词,但不是永恒与绝对的意思。天下没有一个永恒的穷人,也没有一个永恒的富人,这一点道理大家都应该知道。
   因为我们的眼皮下发现的就是,有些人是前穷后富,有些人是前富后穷,没有一个生下来就穷到死,或者生下来就富到死穷人变为富人,富人变为穷人,这是正常的,也是自然性。在苯教经典里也说过:“穷富无常,福祸无恒。”但人们的脑袋里总装着穷是倒霉,富是幸运。所以对人的评价也不一样,瞧不起穷人,看重富人,在西藏俗语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见到穷人登着眼,遇见富人摇尾巴,穷人当成一条狗,自己连狗都不如。人们穷富指的是有财运就是富,没有财运就是穷。但人没有财运不是真正的穷苦,若是人没有智慧,那才是真正的穷苦。有智慧的人可以把穷苦转为积福,积福才有财运,才能变为富翁。没有智慧的人,可能富裕引起天灾人祸,或坐牢,或者为财而死亡的人也不少。我们怎样转穷苦为积福呢?我们修炼转穷苦为积福的方法之前要知道三个问题。
   第一,我们要知道穷富的概念远远不只是金钱两个字就可以说清楚的。但我们的生活之中不能缺少金钱,因为你住的房子、吃穿用度, 样样离不开金钱。从这一点上说, 金钱的财富比较重要。但比金钱更重要的就是智慧。实际上,金钱物质的富裕也不是什么了不起,富只是穷的反义词, 向着富的反方向发展, 你就会走到穷的面前,穷人也只是没有走进社会,或者富饶变淡薄,就落到穷困的;穷也不是什么了不起, 穷只是富的反义词, 向着穷的反方向发展, 你就会走到富的面前,富人也是从穷人走到世界首富的。最关键是世上再穷苦也不低头,迈进大步,奋不顾身地向着富的方向发展,变为世上首富也不傲慢,眼光看到穷困人,无私无畏地救度那些穷苦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富有成效之人。
   第二,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富饶,缺乏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穷困,辛饶弥沃如来和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在整个僧团里面,过的是乞食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在我们今天看起来,这样的生活是穷苦到极处。而且辛饶弥沃苦行三年,一日三颗米七滴水,周围都是动物,比现在的生活千倍的艰苦。辛饶弥沃等人没有求人来救济,他们的生活过得非常自由自在,这是说明物质贫乏不算是穷苦,没有智慧是真正穷苦。在藏地很多高僧大德们物质生活的贫乏,恐怕跟气丐差不多,这种生活对于一般人说感觉得非常穷苦,但是在颜回,态度完全不一样。这些说明什么,生活贫乏不是真的穷苦,你要是精神上的自由,生活过得自在,心灵上快乐,你要是拿得起,放得下,纵然你的生活非常之贫乏,你还是一样的自在快乐。人没有智慧,那才是真正穷苦。
   第三,我们要知道,今天自己享受富裕的因是过去积德行善,缘就是具备应用物质的智慧,这两个结合起来,你才能有富裕的福分。受到穷苦的因就是过去害人造业,缘就是缺乏应有物质的智慧,这两个结合起来,你才会变成穷苦。所以我们通过这些穷苦等天灾人祸来积累福报,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障碍,应用自己的智慧来转为积福、增加智慧;遇到一个违缘,能增加一个层次。如何修呢?比如说,如果你自己非常穷,一般你的心里非常不舒服,不平衡,所以怨天尤人,这样一来,心里的怨恨越陷越深,给自己带来压力和折磨,结果还是烦恼与穷苦。
    实际上,一个穷困人并不是真正的穷苦,他在消业,增添福报,创造财富的道路。这怎么讲呢?如果没有过去种过的因,今天不可能变为穷人。这个穷苦的命本来就在身上存在着,今天缘分成熟了,显现出来你是穷人,也可以说是业力现前了,你的生活穷苦这就是消业,事事不顺利,就是增添你的经验,经验丰富,你才具备创造财富的智慧,有了智慧你才知道积累福报。穷苦者怨天尤人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因为自己过去世种下穷的因,今天受到苦衷的报应了,这叫“穷苦”。
   穷苦并不是坏事,我们可以应用穷苦积德福报,创造财富的道路。有智慧的人,只怕造恶业,不怕感受果报。没有智慧的人,就怕感受果报,不怕种恶业的因。你过去世种下穷的因,今天受到苦衷的报应了;今天你再种穷的因,将来肯定要受到苦衷的报应了。今天你受到穷苦的报应,这就是消除过去造的业、还别人的债,也是除掉穷苦的因、种下富裕的种子,所以穷苦也是个好事!
   但是我们这些凡夫人,种恶因的时候不怕,受恶报的时候害怕,这是颠倒的。穷苦的时候怨天尤人,富裕的时候做一些天怒人怨的事,这些都是造业,将来会有同样的恶报。有人问我“怨天尤人”为何有罪呢?因为,怨天尤人的人不明知自己受苦的因缘,非常愚痴;而且把自己的责任推倒别人的身上,心里生起嗔恨;更加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自己得到的东西比别人要更多,心里生起贪婪心。这些思想都是造业。从修行的角度来讲,你穷苦了,不要害怕,你应用穷苦来增添福报,如果你真有修行的话,我这里讲几个窍决。
    第一,消业的诀窍:当你发现自己穷的时候,这说明你的业还没有消净,你的债还没有还完,你要统统忏悔往昔所做的恶业,尤其是穷苦的因偷盗、贪婪、欺骗等的恶业。在诸佛菩萨上师跟前忏悔,通过忏悔,这些恶业都可以消尽。业消了,果就没有了,你就种下了福德的种子!
    第二,还债的诀窍:你穷的原因就是,你做如何事情都不顺利,处处都是坎坷,事事不吉利,暗中好象有人捣乱,这些说明肯定与冤亲债主有关系,冤亲债主讨债来了,这次你还债的机会来了,你不应该害怕,而且应该面对,多对那些冤亲债主发慈悲心,多诵经,多布施,修炼施身法,让他们满意,这样也还债了。而且感谢冤亲债主给自己还债的机会,祈祷它们离苦得乐。你就开始播发出来福德的花芽!
   第三,增福的诀窍:我们穷的原因就是过去世,造了偷盗等无数的恶业,伤害过无数的众生,所以今天这样穷苦是个报应。心里想,今天我自己的穷苦代替一切众生的穷苦,希望一切众生的脱离穷苦的危机。只有众生脱离穷苦的危险,再大的穷凶极恶我都愿意接受,我非常高兴。我愿意代替一切众生穷苦危机而受苦。我愿意为一切众生上刀山,下油海,为众生无忧无虑,你的福德逐渐开发花朵!
   第四,菩提的诀窍:我们穷苦可以转化成菩提大道之上,我们穷苦就是修行的机会来了,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可以修炼自他平等菩提心,自轻他重菩提心,自他相换菩提心。通过这样的修法还能消业积福,还能还债,还能提高自己修行菩提心的层次,这就是个妙法!你的福德逐渐圆满了!
   第五,智慧的诀窍:我们亲自感受到穷苦时,自己千方百计脱离穷苦的危机,才会付出一切的代价,这些过程之中学到了很多无价之宝的体验,增添了无我的大智慧,同时增添了很多的智慧。学到了化解种种困惑的知识。明显增加了智慧和体验,而且认识到因果关系,悟到深奥的佛道,“深观”到了穷福都是无常,你的心里开始生起般若的大智慧。而且自然就增添了财运和福报,你的福德可以分享给大家,你就具备了救度众生的能力。

作者:生根活佛
  
  天底下几乎没有人说:“穷苦是福”,大家都认为“穷苦是祸”。 实际上,穷苦有穷苦的福,富翁有富翁的祸。穷苦可以引出良好的结果,富翁也可以引出不好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的,就是说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所以万物都有两面性,何况穷富也一样。穷只是富的反义词,但不是永恒与绝对的意思。天下没有一个永恒的穷人,也没有一个永恒的富人,这一点道理大家都应该知道。
   因为我们的眼皮下发现的就是,有些人是前穷后富,有些人是前富后穷,没有一个生下来就穷到死,或者生下来就富到死穷人变为富人,富人变为穷人,这是正常的,也是自然性。在苯教经典里也说过:“穷富无常,福祸无恒。”但人们的脑袋里总装着穷是倒霉,富是幸运。所以对人的评价也不一样,瞧不起穷人,看重富人,在西藏俗语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见到穷人登着眼,遇见富人摇尾巴,穷人当成一条狗,自己连狗都不如。人们穷富指的是有财运就是富,没有财运就是穷。但人没有财运不是真正的穷苦,若是人没有智慧,那才是真正的穷苦。有智慧的人可以把穷苦转为积福,积福才有财运,才能变为富翁。没有智慧的人,可能富裕引起天灾人祸,或坐牢,或者为财而死亡的人也不少。我们怎样转穷苦为积福呢?我们修炼转穷苦为积福的方法之前要知道三个问题。
   第一,我们要知道穷富的概念远远不只是金钱两个字就可以说清楚的。但我们的生活之中不能缺少金钱,因为你住的房子、吃穿用度, 样样离不开金钱。从这一点上说, 金钱的财富比较重要。但比金钱更重要的就是智慧。实际上,金钱物质的富裕也不是什么了不起,富只是穷的反义词, 向着富的反方向发展, 你就会走到穷的面前,穷人也只是没有走进社会,或者富饶变淡薄,就落到穷困的;穷也不是什么了不起, 穷只是富的反义词, 向着穷的反方向发展, 你就会走到富的面前,富人也是从穷人走到世界首富的。最关键是世上再穷苦也不低头,迈进大步,奋不顾身地向着富的方向发展,变为世上首富也不傲慢,眼光看到穷困人,无私无畏地救度那些穷苦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富有成效之人。
   第二,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富饶,缺乏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穷困,辛饶弥沃如来和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在整个僧团里面,过的是乞食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在我们今天看起来,这样的生活是穷苦到极处。而且辛饶弥沃苦行三年,一日三颗米七滴水,周围都是动物,比现在的生活千倍的艰苦。辛饶弥沃等人没有求人来救济,他们的生活过得非常自由自在,这是说明物质贫乏不算是穷苦,没有智慧是真正穷苦。在藏地很多高僧大德们物质生活的贫乏,恐怕跟气丐差不多,这种生活对于一般人说感觉得非常穷苦,但是在颜回,态度完全不一样。这些说明什么,生活贫乏不是真的穷苦,你要是精神上的自由,生活过得自在,心灵上快乐,你要是拿得起,放得下,纵然你的生活非常之贫乏,你还是一样的自在快乐。人没有智慧,那才是真正穷苦。
   第三,我们要知道,今天自己享受富裕的因是过去积德行善,缘就是具备应用物质的智慧,这两个结合起来,你才能有富裕的福分。受到穷苦的因就是过去害人造业,缘就是缺乏应有物质的智慧,这两个结合起来,你才会变成穷苦。所以我们通过这些穷苦等天灾人祸来积累福报,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障碍,应用自己的智慧来转为积福、增加智慧;遇到一个违缘,能增加一个层次。如何修呢?比如说,如果你自己非常穷,一般你的心里非常不舒服,不平衡,所以怨天尤人,这样一来,心里的怨恨越陷越深,给自己带来压力和折磨,结果还是烦恼与穷苦。
    实际上,一个穷困人并不是真正的穷苦,他在消业,增添福报,创造财富的道路。这怎么讲呢?如果没有过去种过的因,今天不可能变为穷人。这个穷苦的命本来就在身上存在着,今天缘分成熟了,显现出来你是穷人,也可以说是业力现前了,你的生活穷苦这就是消业,事事不顺利,就是增添你的经验,经验丰富,你才具备创造财富的智慧,有了智慧你才知道积累福报。穷苦者怨天尤人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因为自己过去世种下穷的因,今天受到苦衷的报应了,这叫“穷苦”。
   穷苦并不是坏事,我们可以应用穷苦积德福报,创造财富的道路。有智慧的人,只怕造恶业,不怕感受果报。没有智慧的人,就怕感受果报,不怕种恶业的因。你过去世种下穷的因,今天受到苦衷的报应了;今天你再种穷的因,将来肯定要受到苦衷的报应了。今天你受到穷苦的报应,这就是消除过去造的业、还别人的债,也是除掉穷苦的因、种下富裕的种子,所以穷苦也是个好事!
   但是我们这些凡夫人,种恶因的时候不怕,受恶报的时候害怕,这是颠倒的。穷苦的时候怨天尤人,富裕的时候做一些天怒人怨的事,这些都是造业,将来会有同样的恶报。有人问我“怨天尤人”为何有罪呢?因为,怨天尤人的人不明知自己受苦的因缘,非常愚痴;而且把自己的责任推倒别人的身上,心里生起嗔恨;更加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自己得到的东西比别人要更多,心里生起贪婪心。这些思想都是造业。从修行的角度来讲,你穷苦了,不要害怕,你应用穷苦来增添福报,如果你真有修行的话,我这里讲几个窍决。
    第一,消业的诀窍:当你发现自己穷的时候,这说明你的业还没有消净,你的债还没有还完,你要统统忏悔往昔所做的恶业,尤其是穷苦的因偷盗、贪婪、欺骗等的恶业。在诸佛菩萨上师跟前忏悔,通过忏悔,这些恶业都可以消尽。业消了,果就没有了,你就种下了福德的种子!
    第二,还债的诀窍:你穷的原因就是,你做如何事情都不顺利,处处都是坎坷,事事不吉利,暗中好象有人捣乱,这些说明肯定与冤亲债主有关系,冤亲债主讨债来了,这次你还债的机会来了,你不应该害怕,而且应该面对,多对那些冤亲债主发慈悲心,多诵经,多布施,修炼施身法,让他们满意,这样也还债了。而且感谢冤亲债主给自己还债的机会,祈祷它们离苦得乐。你就开始播发出来福德的花芽!
   第三,增福的诀窍:我们穷的原因就是过去世,造了偷盗等无数的恶业,伤害过无数的众生,所以今天这样穷苦是个报应。心里想,今天我自己的穷苦代替一切众生的穷苦,希望一切众生的脱离穷苦的危机。只有众生脱离穷苦的危险,再大的穷凶极恶我都愿意接受,我非常高兴。我愿意代替一切众生穷苦危机而受苦。我愿意为一切众生上刀山,下油海,为众生无忧无虑,你的福德逐渐开发花朵!
   第四,菩提的诀窍:我们穷苦可以转化成菩提大道之上,我们穷苦就是修行的机会来了,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可以修炼自他平等菩提心,自轻他重菩提心,自他相换菩提心。通过这样的修法还能消业积福,还能还债,还能提高自己修行菩提心的层次,这就是个妙法!你的福德逐渐圆满了!
   第五,智慧的诀窍:我们亲自感受到穷苦时,自己千方百计脱离穷苦的危机,才会付出一切的代价,这些过程之中学到了很多无价之宝的体验,增添了无我的大智慧,同时增添了很多的智慧。学到了化解种种困惑的知识。明显增加了智慧和体验,而且认识到因果关系,悟到深奥的佛道,“深观”到了穷福都是无常,你的心里开始生起般若的大智慧。而且自然就增添了财运和福报,你的福德可以分享给大家,你就具备了救度众生的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1:26 , Processed in 0.248534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