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28|回复: 2

[原创] 白话本生经:年长者为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1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取材:南传大藏经《本生经.雏鸟品.鹧鸪本生谭》白话翻译:淡然

佛陀觉悟后,住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舍卫城的给孤独长者,来到王舍城看望弟弟时,闻佛说法,对三宝生起坚定的信心。于是,给孤独长者在舍卫城建立祇园精舍,供养给以佛陀为首的比丘僧团。

祇园精舍完成的当日,给孤独长者派遗使者前往王舍城,邀请佛陀去舍卫城接受供养的精舍。于是,佛陀率领众比丘,由王舍城出发,先到达毗舍离城,在那里逗留数天后,继续前往舍卫城。

那时,有六位年轻弟子先行到达舍卫城。他们进入祇园精舍后,自作主张的分配床座:“这个床给我的戒师,那个床给我的法师;这个床给我的禅修指导师,那个床我自己用。”他们的行为,妨碍了僧团的正常分配工作。导致后到的一些比丘长老,没有获得其应得的床位。

而舍利弗长老的弟子,也没能为长老找到床位,于是舍利弗长老打算晚上露宿树下。黄昏来临,舍利弗长老在一株大树的旁边,时而打坐,时而经行,或者在附近散步度日。

黑夜过去,黎明来临。佛陀晨起漫步,来到那株大树附近,看见有人也在散步,便轻轻地咳嗽一声。舍利弗长老听到声音,也轻轻咳嗽一声。

佛陀问:“谁在这里?”舍利弗回答:“世尊!弟子舍利弗!”佛陀奇怪:“舍利弗!你昨晚没有地方睡觉?”于是,舍利弗告以实际情况。佛陀听后,觉得有必要为此事制定戒律。

上午,佛陀集合所有比丘询问:“诸比丘!有六位年轻弟子先到精舍,抢夺长老比丘的床位,这是事实吗?”六比丘回答:“这是事实!”佛陀斥责六人比丘后,向众比丘说示法话。

“诸比丘!究竟谁有资格,获得最好的床座等如法资具?”有些比丘回答:“那些出生高贵的比丘,有资格获得最好的如法资具。”

有些比丘回答:“持戒者、教授师,证得四禅八定的比丘,有资格获得最好的如法资具。”有些比丘回答:“初果、一来、不还、阿罗汉,以及证得三明六通的比丘,有资格获得最好的如法资具。”

比丘们议论完毕,佛陀说:“诸比丘!在我的教法中出家的人,获得最好如法资具的标准,不是因为他的出生,不是因为他多闻,是经师、律师、论师,不是因为他证得禅那,不是因为他证得圣果。”

“诸比丘!于此法、律中,僧团里的年长者,戒腊长的比丘,是应该受到恭敬,应该合掌敬礼,可以获得最好如法资具的,这才是真正的标准!如此,年长的比丘才能适应僧团生活。”

“诸比丘!舍利弗是我的高足,是僧团的年长者,他应该获得应得的床座。然而,昨晚由于没有床位,他只能在树下过一夜!你们的行为有失尊敬,缺乏顺从,假以时日,又将怎样呢?”

接着,佛陀开示:“诸比丘!过去有三只动物为友,由于长幼不明,缺乏顺从,导致不能正常生活。后来确立年长者为尊,经常敬礼他,生活才变得顺畅和愉快。你们也应善加思维,恭敬年长者,向他们礼拜!”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昔日,于喜马拉雅山的中部,有一株大榕树。附近住有一头大象、一只猿猴,树上栖有一只鹧鸪。后来,这三只动物互相成为朋友。然而,日子一长,它们之间开始失去尊敬,缺乏顺从,乃至影响到日常生活。

于是,它们互相讨论:“这样生活下去是不行的,我们应该立一位年长者为尊敬对象,过礼貌有序的生活。那么,谁的年纪最大呢?”

它们想出一个办法,来确定谁的年纪最大。即以这株大榕树为记忆,回顾自己生活了多少年。鹧鸪与猿猴,问大象:“象君!你小的时候,这株大榕树有多高?”

大象回答:“在我幼年时期,这株榕树是一灌木丛,我能够跨越而行。当我站在灌木丛中,最高的树枝只能到我的肚脐。因此,当这株榕树还是很矮的灌木时,我就已经知道它。”

接着,鹧鸪与大象,问猿猴同样的问题。猿猴回答:“我小的时候,坐在地下,伸头可以吃到,这株榕树最上面的幼芽。因此,我在极小的幼猴时,就已知道榕树的生长情况!”

过后,猿猴与大象,问鹧鸪同样的问题。鹧鸪回答:“朋友们!我小的时候,这里什么也没有。当我在其他榕树上吃完果实,来到这里落粪,于是这株榕树开始生长。因此,我比你们的年纪都大!”

如是,猿猴与大象,向贤者鹧鸪施礼:“贤友!您的年纪,的确比我们大。从今往后,我们将对您恭敬、尊重、承事、供养、敬语、奉迎、和敬!我们将顺从您的教导,您今后也要多训诫我们!”

自那时起,鹧鸪教训猿猴与大象,令它们守五戒,自己也守戒律。它们三者长幼有序,相互尊敬随顺,过着和睦安稳的生活。享完正常寿命后,三只动物均投生到天界。它们三者的修行方式,名叫鹧鸪系之梵行。

佛陀说完这个本生故事后,接着开示:“诸比丘!那些动物都能够相互尊敬,随顺有序,你们在佛教中出家,善持经律之教,为什么却相互失去尊敬,缺乏随顺而生活呢?”

“诸比丘!我将制定戒律。戒腊短的比丘,必须向戒腊长的比丘,奉行恭敬、合掌、敬礼、承事、供养。随其戒腊的长短,可顺序获得最好的如法资具。戒腊短的比丘,不可夺取戒腊长的如法资具,凡夺物者,无论何人,犯恶作罪。”

接着,佛陀说偈:“恭敬耆宿者,通晓真理法,现法圣者赞,来世赴善处。”最后,佛陀连结过去、今生,作因缘结语:“那时,大象是目犍连,猿猴是舍利弗,鹧鸪即是我。”
发表于 2011-7-12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7:08 , Processed in 0.17102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