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44|回复: 1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十五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8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五天
前面的颂文讲述为什么要修对治法,下面颂文即正式宣说“对治力”。
我由无知愚昧故 造作众多自性罪
及彼俱有诸罪业 凡其所作一切罪
今对依怙圣目前 合掌思维诸苦怖
数数皈命恭敬礼 一切诸罪皆忏悔
“无知愚昧”,此处主要指对善恶因果的道理无知愚昧,由此造成众多的自性罪。自性罪,无论你是什么人,只要造恶即有罪过,无论受戒与否;“俱有诸罪业”,即佛陀所制戒律,你受这个戒便要按戒律行事,一旦犯戒就有罪过。倘若未受戒,违背后便无过失;“凡其所作一切罪,今对依祜圣目前”,不管是自性罪也好、遮罪也好,在救护众生痛苦的依怙前(此刻观想诸佛菩萨在我们面前);“合掌思维诸苦怖”,非常恭敬地合掌,对于各种各样的痛苦内心充满畏惧,一再去礼拜、对于一切罪过反复去忏悔。罪过有很多种:自性罪、遮罪,触犯三昧耶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密乘戒,如果违背戒律,过失会非常大。倘若对微小的制戒怀着轻视心,未来的异熟果报非常严重。所以应深怀忏悔,在诸佛菩萨面前发露痛忏,让罪业不再增长,继而得到净化。前面说过,一旦净除罪业,身心自然就会清净,不复有忧恼之心。过去的罪业全部清净,应生起这样胜解的心。罪业唯一的功德,就是能够被净化。这是它的功德。
第四力是遮止力,也就是从此再也不造恶。以下颂文:
恳请一切大导师 许我发露忏诸罪
此是不善不应为 从今我誓不再造
此是祈请诸佛菩萨听取我们忏悔杀、盗、淫等一切恶业。并且我们知道一切不善业会导致苦果,从此以后便不复造作——从今后发誓,再也不去做由无知而造的恶业。至此,《入行论》第二品便告结束。
下面进入第三品的学习,通过前两品来受持菩提心。其中分二:一,对正文的解说;二,最后解说“受持菩提心”的名字。
于第一部分“正文”中又分三:一,前行法;二,正行法,发誓受持菩提心;三,受持菩提心后,自己非常欢喜,亦令他人也欢喜,为修持自他而法喜充满的心。
在最初加行法中又分二:一,为了让菩提心在内心生起的俱生缘(外缘),积集各方面的资粮;二,内因。
于积集资粮方面,有八支供,在第二品里讲了四支:供养、顶礼、皈依、忏悔。下面即讲:随喜、请转*轮、请佛住世、回向圆满菩提这四支。
随喜中又分二:一,对一般福德善业的随喜;二,对解脱善法的随喜。
对一般人天善法福德的随喜有四句颂文:
一切有情恶趣苦 能令解脱诸善根
令受苦者安乐住 我心欣悦常随意
此是对得到人天果报的善法,也就是对增上生的因果进行随喜。“一切有情恶趣苦,能令解脱诸善根”,即能令等虚空一切有情得以解脱恶趣痛苦的善根,由于这些善法是人天果报之因,能令恶趣受苦的众生住于人天安乐,因此自己非常随喜。看到他人行善得到安乐,自己内心非常赞叹,这便是随喜之心。内心随喜不仅是善心,还有一种欢喜之心在里面——正如一个家庭的父母将孩子抚育成人,家中负担均靠父母支撑,至孩子成人后很有出息,做任何事都顺遂,关爱家人,完全承担家内重担,父母为之非常欢喜——正是这种欢喜的心态;或者像一个穷人在垃圾堆中找到摩尼宝,那样欢喜的心。不仅仅是信心,有这么一种欢喜的成分在里面。
对解脱善法的随喜分二:一,对小乘善法进行随喜;二,对大乘善法进行随喜。
对于小乘善法的随喜,有颂文如下:
成菩提因积诸善 我心于彼亦随喜
有情脱离生死苦 决定解脱我随喜
此处之“菩提”指小乘的菩提,即声闻、缘觉的菩提。所积的诸善法能让人证得声闻缘觉的菩提涅槃,因此内心非常欢喜他们能够修习这种解脱道。如声闻阿罗汉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位,在他们的善根尚未证得菩提之前,对其功德进行随喜。什么是相应于解脱的善根?随顺相应的善根以何为界?——当你生起清净的出离心,在其摄持下所做的一切善业都是随顺解脱的善法。倘若在大乘菩提心的摄持下,那就是随顺于大乘菩提心的善法,是相应于大乘解脱的善法。为何种心所摄持,就会有何种果报。
“有情脱离生死苦 决定解脱我随喜”,此处随喜的对境,就是得到小乘涅槃——令一切有情解脱轮回痛苦、能得到涅槃的果报,决定解脱。对于得到小乘涅槃的善法与功德,自己也怀着欢喜去随喜。
为什么说要对一切有情得到人天的果报、乃至于得到解脱都发起随喜呢?我们想要成为大乘菩萨,理当为一切有情得到现前的人天果报、乃至于种种解脱。如今这些有情不依我们帮助、靠他们自身的力量就可以成办,而这原本是我们份内之事,我们的责任相应减轻许多,当然会非常高兴。
以下为对大乘善法的随喜,其中分二:一,大乘果位上功德的随喜;二,大乘因地上功德恩德的随喜。
对“果”的随喜有两句颂文:
诸救护尊证菩提 诸菩萨地皆随喜
这便是对大乘果位上功德的随喜——对于佛陀果位功德:佛陀圆满一切功德,断证二德都究竟圆满,他们所证得的菩提果我去随喜;对于诸菩萨地,如五道十地菩萨,他们通过修行证得的功德果位,我们也去随喜。如五道菩萨,资粮道菩萨可说是无量无边,加行道菩萨也无量无边,乃至见道、初地、二地、三地等,这些未成佛前的菩萨也是无量无边。如果对他们的功德进行随喜,就我们自身而言也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积累福德的机会。
对“因”的随喜有四句颂文:
令诸有情行安乐 发心妙善广大海
于诸有情作饶益 我心欣悦常随喜
诸佛菩萨以什么得到那样大的功德?即是靠发菩提心,这样发心的功德广大如大海一样,然后行菩萨行令一切有情都得到安乐(前面第一品讲到菩提心种种的功德,有多种多样的比喻来赞叹菩提心的功德)。一旦这种善妙的心发起来,本身就具备无边的功德,然后切实地落在行持上,如六度四摄、菩萨万行的修持。要想证得菩萨功德,就需要这样发心、行菩萨行。因此,对大乘的因怀着无比恭敬欢喜的心进行随喜。
方才说的是对他人的随喜,如今说对自己所拥有的功德、善法亦可随喜。我们修法时,不管是前行、正行、结行都做得非常圆满,乃至于平日所做的一切善法,均能发起一种随喜之心,如此便能让所做功德一直辗转增长。倘若我们行持善法后又后悔,是非常不好的事;对恶业后悔是一种善事,然而修持善法后后悔,原先所做善法就被浪费掉,要分清楚其中的差别。特别是平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同参道友,他们若超过我们所做的功德、善法,自己要断尽攀比之心(要比他做得更好,竞争、超越他们之心),乃至于嫉妒之心,而应发起随喜心,这样自己的善法也是在持续增长。有居士发心来护持寺院,他们对寺院所做的功德布施,我们也应随喜他们的功德,亦十分随喜他们对佛法、三宝的敬信心。因为在随喜过程中,如果我们自身的证德、功德高于随喜对象,我们所获功德反胜于他;倘若比他低很多,也会得到许多与自己证量一般相似的功德,绝无吃亏之理,所以应好好地去随喜。关于随喜的功德,《因果经》中有许多这方面的事例,最关键的是我们应生起信心,切实地去做。
现在讲第二支:请转*轮。
普于十方一切佛 合掌志心作祈请
为诸有情除苦暗 请然妙法光明炬
十方诸佛刚成佛后,还未说法转*轮,自己观想对这样的佛陀合掌至心祈请,希望他们讲经说法,为被痛苦愚痴所蒙蔽的众生破除黑暗,希望诸佛菩萨点燃教证二法的大光明炬能常转。
转*轮是非常重要的。释迦牟尼佛刚成道时,起初四十九天内未曾说法,后帝释天、梵天供奉金轮祈请,佛陀方才说法。诸佛应化世间,如果没有讲法的话,那实在是太可惜的事,失去了应化世间真正对众生的利益!所以,请转*轮、讲经是非常重要的。请自己的师长、善知识讲经说法极为重要,倘若不讲经说法,佛陀的慧命便无法延续下去。这便是法的重要性。只有我们多多祈请,善知识才会讲经说法;而且对我们未来而言,正法也不会匮乏,时常能值遇正法。观想自己以千辐金轮来供养诸佛,祈请诸佛菩萨广转深广二法——深,即空性正见;广,即菩萨广大行(行即行持与见解)。希望诸佛广为说法讲解,而且观想他们非常欢喜地应允下来。
以下是第三支:请佛住世。
诸佛若许入涅槃 合掌志心作祈请
勿盲一切众生目 愿住世间无数劫
请佛住世,即劝请诸佛不要涅槃。圆满的佛陀若示现涅槃(佛陀本身无谓涅槃不涅槃),在一般人的有情面前,幻现、示现涅磐的时候,用恭敬的信心来祈请:“佛佗啊,请不要让众生继续愚痴下去,迷茫下去,不要遗弃没有智慧眼目的众生,为了扫除无明的黑暗,在无数劫的时间里,不要示现涅磐!”
我们祈请的对象不是一位,而是十方诸佛——他们在无量无边的佛土里示现十二大行:有的示现刚成佛、涅槃或正在转*轮。对于初成道尚未讲法的诸佛,我们便祈请他讲法;对于示现涅槃的诸佛则劝请他不要示现涅槃。对诸佛都要进行相应的劝请。
对自己师长、善知识请求住世,不管是受沙弥沙弥尼戒,或是受了比丘比丘尼戒的师长,我们均可以在寺院里做一些佛事,如念经回向师父法体健康、长久住世。这些都是请佛住世的方式。
第四支是普皆回向,其中分三:一,总的回向;二,特别回向患病有情;三,特别回向饥馑有情。
总回向的颂文如下:
如是所修一切行 我今所积诸善根
以彼回向诸有情 悉令解除一切苦
“所修一切行”,即前面所讲的供养、顶礼、忏悔、皈依、请佛住世等,以此为代表的一切善法,悉回向于令一切众生解脱轮回恶趣苦、乃至能发起广大的菩提心修行、最终得到成就佛陀的菩提果位。这是总的回向。
自己所积善根,应回向等虚空一切有情成就佛道。在回向时,若能以“三轮体空”的思想去摄持,那就是最无上的回向——回向之物为善根,回向的对境是无上菩提乃至有情,回向者为自身,自身修持了一些善法,不要心生骄慢、炫耀,而是为空性见、三轮不可得的思想摄持,这样力量会更强大,这样的回向则是无上的回向。我们平日念诵也好、各种方式积福也好,都能这样做的话便非常难得。我们平时念诵的功课里很多内容都是相通的,念诵时以这样的思想去观修,积集福德的力量会非常强大。
以下颂文回向患病有情:
有情诸病所逼恼 乃至尽其病愈时
愿我为医或为药 或为侍疾看病人
依靠我们前面所积集的善根,回向那些为病苦所逼恼的有情,希望在他们尚未痊愈时,自己能成为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良药、最好的护士,来照顾他们,令他们快速痊愈。菩萨心细如尘,我们学习时能感受到他们的悲心、愿力,于众生各方面都无微不至。所以一个生起菩提心的菩萨,非常容易令我们生起信心——他高贵的品质、对众生无微不至的慈悲足以让我们产生极大的敬信心。
以下颂文回向为饥渴困苦的有情:
若遇凶年饥馑劫 愿我化身供饮食
降澍食饮如甘霖 普为有情除饥渴
有情贪困乏资财 愿我成为无尽藏
随心所欲诸资具 莫不现前咸备陈
以自己善业的力量回向:灾涝发生时,愿自己化为食物与饮品,令一切有情远离饥渴。怀着为一切有情驱除饥渴之心,希望他们都能具足饮食。
发表于 2011-6-18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3:07 , Processed in 0.17097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