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83|回复: 0

单亲家庭兄弟受到媒体的采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5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家庭,这是一个老天不愿眷顾的可怜家庭,这是一个伟大母亲用大爱延续两个儿子生命的感人事件,这是一个在无奈和无助中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即将消失故事、、、、、、
在5月17日四川《宜宾日报》刊登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同时患尿毒症的两兄弟。





【转载】《宜宾日报》在2011年5月17日刊登的“七旬老母希望两个儿子活下来”

一家三口患尿毒症 父亲去世儿子病危




稿件来源:罗雯心文/图
□本报记者 罗雯心 文/图*
  “陈大姐,快点,你儿子在路边走不动了,你快去看看吧……”近日,当记者见到年过七旬的陈德容时,邻居正通知老人前去搀扶儿子。陈德容老人住在长宁县双河镇北街113号,继老伴患尿毒症去世后,两个儿子双双患上尿毒症无钱医治,目前家里已是一贫如洗。
老伴患病数十年
 一个镇上的家庭为何会如此困窘?这还得从30年前说起。1980年,陈德容的丈夫患上了尿毒症,由于家境困难,只得向亲朋好友借钱治病,日子一久,一家人早已负债累累。“好在那个时候,到泸州医学院做了肾脏移植手术。”陈德容老人说,经过手术,老伴虽然换了肾,但是平日里还得治疗,一家人的债务越来越重。
2007年,陈德容的老伴去世,“老伴走了,我和儿子、女儿们就想努力赚点钱把债给还了,一家人好好过日子。”陈德容说,那时候隔壁是个磷肥厂,她就在家门口摆个小摊卖点水和零食,虽然一家人日子过得很辛苦,但是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
两个儿子外出打工 患病回家
  为了还上父亲生前治病欠下的巨额医疗费用,陈德容的两个儿子王俊涛和王俊成纷纷外出打工。“我那个时候还不到40岁,哥哥也刚满40,我们就到贵州的煤矿去打工挣钱。”王俊涛说。
  2010年春节,王俊涛和王俊成兄弟俩回到长宁县过年,“亲戚看我脸色不对,就劝我不要太辛苦,还是去医院检查下身体。”王俊涛说,刚开始他并没有引起重视,可是接连好几天他都反复出现感冒症状,大年三十那天,王俊涛到长宁县中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他可能已经患上了尿毒症,建议去大医院确诊。
 医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让正值壮年的王俊涛悲痛不已,因为他目睹了父亲从患病到死亡的过程。带着一丝渺茫的期望,王俊涛来到泸州医学院检查,经医生确诊为尿毒症。医生告诉他们:“尿毒症只有靠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两种途径治疗。”
 父亲治病的债还没还完,儿子王俊涛又被检查出患有尿毒症。“检查出这个病之后,我也不能出去打工了,只有靠哥哥打工和母亲的养老金过日子,根本没有钱治病。”王俊涛说,母亲为了给他治病,把家里稍微值钱一点的东西全部卖了,可是面临近500元一次的透析费用,实在让他们无力承担。
 屋漏偏逢连夜雨,更让陈德容绝望的是王俊成在2011年冬天打工回家后,整天呕吐,经过医院检查,也同样确认为尿毒症。
七旬老人艰难扛起这个家
  “两个儿子都得了尿毒症,没有经济收入,还要照顾读书的孩子,我每个月也只有700元的养老金,一家人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治病了。”陈德容说,为了给儿子治病,她东家借200,西家借100,只为能够多保住儿子一天 有一次,王俊成告诉母亲说:“妈妈,我是哥哥,将来我还是要比弟弟先死,所以不用给我治病了,把借到的钱都给弟弟治吧。”母亲听了,母子俩顿时抱头痛哭。
“现在弟弟王俊涛就靠四处借钱和好心人的资助做透析,哥哥王俊成就没有办法,看着他现在脸色发黑,一身浮肿,还经常呕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说起两个儿子的病情,陈德容失声痛哭起来。
  据长宁县中医院的一位医生介绍,尿毒症透析病人每个月都要进行输血,以免造成心衰,危及生命。“每次输血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我们根本无法坚持,有几次我都晕死过去,每次都靠好心人和我的同学们帮忙送去医院抢救,才捡回来一条命。”王俊涛说,母亲好不容易借到500元钱做透析,还没有还上,又该四处借钱了,看着年迈的母亲到处奔波,他非常难受。
  “一个家有一个这样的病人就已经很困难了,可想而知陈大姐的压力有多大,她曾好几次想不开要轻生,还好被我们发现了。”邻居文清明说,陈德容为人老实,对人也很友好,周围邻居也经常接济他们,可是始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我们社区在知道陈德容一家的遭遇之后,组织募捐了2万多元,可是这对于患有尿毒症的两兄弟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双河镇双河社区书记马晓琼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一起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孩子是自己唯一的希望 在采访中,王俊涛和王俊成说起自己的病情和给家里带来的负担,纷纷流下了眼泪,而说起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心里除了不舍和难过,还多了一分希望。“我以前是宜宾天原的职工,后来下岗出去打工,因为家庭贫困,媳妇几年以前就和我离了婚。”王俊成说,没得病之前他一面打工一面供养自己的儿子王帅读书,儿子也很争气,现在已经在宜宾读高三了,但现在也将面临辍学。
  “我媳妇本来在外面打工有些收入,但现在为了照看我只得辞工回家,在县城里一边打点零工维持生计,一边照顾年幼的女儿。”王俊涛说,孩子就是他现在唯一的希望。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的病情,但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给予这个不幸的家庭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热心市民可拨打:
 陈德蓉联系电话:18716198746
 本报热线:0831-5181111

如果愿意帮助这两兄弟的爱心人士请点击施乐会的链接地址好吗:http://www.shilehui.com/A5993.htm

感谢你的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12:53 , Processed in 2.788781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