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至善佛缘

[大德开示] 印顺大和尚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之请转法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法的对象



佛已入灭,当请谁转法轮呢?


在本经中间,普贤菩萨所发的广大行愿,他是怎么样的呢?是劝请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的如来转正法轮。


因此请转法轮,非限于一佛二佛,也不限于释迦牟尼佛。


众生虽然不能面请诸佛,但佛常见其心,可听闻到众生的祈求;所以依然有其大福德。



奉行佛法的出家人,或是证入圣位的修行者,称为法轮僧,也是我们劝请的对象。比如说我们今天,我们坐这个道场的本焕老和尚,他是这个道场的开山祖师,没有他也没有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的因缘。他九年多没有打过一个妄想。他想来谁也拦不住,谁想走谁也留不了。像这样的大德圣人,大德菩萨,我们有多少人有机会,有因缘能够遇到,我们遇到的时候能够白白地错过吗?如果我们白白地错过,那我们真的福德智慧太浅太浅。老和尚九十七岁的时候,当时,怎么讲呢?我想起我出家的第一年,当时老和尚已经九十四岁了。一个九十四岁的老人,身体并不是太好,他当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九个月零十七天,九十四岁的时候,那年他带着我九个月零十七天,在全国各地来回地巡游。为什么?那一年我刚刚出家。我原来跟大家讲我出家的因缘,我出家前没有像大家这么好的福德善根,可以很好地能够听闻佛法,能够做居士,能够依止善知识来学习佛法,我第一次见老和尚,老和尚就叫我印顺,一直喊到我出家,所以我没有真正地来做居士,就直接剃度的。因为这样一个过程,我对寺庙、对佛法,甚至对各种,怎么讲,各种礼仪都不是很清楚。他带着我去了这么多地方,四百多个庙,结果我看到每一个庙的规矩都不一样,每一个庙都有每一个庙的一套,我当时就发愿整理一套我们汉传佛教丛林下的仪轨。听到没有?这是老和尚在禅堂里教演禅堂规矩的画面,这个画面是老和尚九十七岁的时候,我刚刚讲了,我就根据藏经所记载,和历代经典,祖师大德所记载,把我们汉传佛教丛林下的仪轨全部给它整理出来,整理出来以后,给全国各地结缘。发现没有大的改观。因此就劝请老和尚把禅堂的规矩先拍摄下来。这个就是老和尚九十七岁的时候在禅堂里教演禅堂规矩,拍摄禅堂仪轨的片段。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老和尚在禅堂教演禅堂规矩,教演禅七仪轨的片段。我刚刚讲了,我第一年跑了四百多个寺庙,把汉传佛教丛林下的仪轨,完整地整理出来以后,印刷了出来,发现效果不大。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根性,我们的福德相对比较薄弱。所以说,我就劝请老和尚,先把禅堂仪轨的教学片给拍出来。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片段,就是老和尚在禅堂教演禅堂仪轨,教演禅七仪轨的教学片的片段。这个教学片出来以后,我们印了五万套。开始印了一万套。发现了一个让我们非常震惊和奇怪的现象,我们原来大家一提到禅堂就知道,高旻寺、云居山、卧龙寺,但是这个教学片出来之后,我可以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汉地的禅堂因为这个教学片的出炉,一下子就在当年就兴起了四十多个。台湾的佛光山,特别是法鼓山,香港的大屿山,还有海外的很多国家,都把教学片视为法宝,不停地索要,因此我们连续三次重新地把它印出来,给大家结缘,到现在还是供不应求。我们今天不光把禅堂的教学片拍出来了,我也可以告诉大家,我们通过将近两年的不懈的努力,我们把汉传佛教丛林下的仪轨的教学片基本上都已拍摄完毕。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汉传佛教丛林下的仪轨将有一个统一的教学片。我们到全国各地,各个寺庙,就不会看到一家一个腔调,一家一个规矩,五花八门。烦请大家到时候都能够跟我们一起发愿来推广这个汉传佛教的统一的丛林仪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大智度论》中间提到,有五种人可以宣说佛法:



第一、佛自口说


第二、佛弟子说


第三、仙人说


第四、诸天说


第五、化人说


因此广义的说,除了佛亲口所说法以外,只要能宣说佛法,帮助众生如法修行的善知识,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或是释提桓因等诸天,都是我们应当劝请说法的对象。




转法轮的方法


请转法轮,不只是一句话而已,除了劝请一切的善知识转法轮之外,我们应以精进心用各种方便法来转动自己的法轮。怎么样来做呢?


第一,发起讲经的因缘,礼请法师说法


第二,启建修道会或法会


第三,读、诵、书写佛经。我上一次跟大家讲《普贤行愿品》,我们如果学好了,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出世间呢?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善根,皆悉散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于刹那中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它在世间、出世间都有这么殊胜的因缘。所以我上一次号召大家都要读诵《普贤行愿品》,都要能够背《普贤行愿品》,都要来有机会抄写《普贤行愿品》。如果大家实在没有精力,每天不能够读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话,大家是不是可以每天把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十大愿王每天能够读诵二十一次,抄写二十一次。就这四十个字,大家是不是每天可以做到?可以!好,我们可以做到这个,我们转法轮,我们每个人也都还有一份。我们要为人演说佛法,分享自己的法喜。


我们把我们所听到的法要,我们读经、学习所得到的微妙的心得,要与我们身边的人能够分享。要积极实践佛法,如法的修行,端正自己的身心。把我们所学到的佛法,能够用到我们的生活中,用到我们的实践中,用到我们的身口意的业中间去。我们学习了佛法,我们不能够对照我们的生命,不能够让我们的生命得到真正的受益,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我们学习的东西一定要能够端正我们的身口意业,能够端正我们的身心,能够影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从影响我们的亲人开始,影响我们的朋友开始,影响到我们更广大的有缘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因缘,所以说我们不同的因缘,不同的根性,我们虽然说对同一个法听闻的感受是不同的,但我们能够如法地去思维,如法地去实践,我们终会得到自己所应当得到的究竟的解脱和快乐。我们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讲了第六愿,那么我们到底我们自己有多少受用?我们听的时候有所感悟,我们听完了以后,回到家后,是不是还有所感悟?我们听到的时候,这一刻所发起的信心,这个信心能够持续多久,到底能够支撑我们走多远的路?我们每一个人既然有这个因缘来到这个世间,并且得到这么完美的人身,我们到底要让我们自己的人生引向何处?同样的一个世间,同样的一件事,为什么我们不同的一个发心,却得到了种种不同的差别?我们对我们自己的生命的反思中,我们又有多少可以让我们自己重新重塑信心,重新能够振奋精神?我们是不是在听到的佛法,可以真正地利益我们的生命,来引导我们前行?我一直在讲,我们任何的佛法,是要解决我们现实世间的具体的生命,具体的问题的。如果我们听闻了佛法,而不能对照它,来解决我们现实的生命,不能对我们的生命有一个彻底的革命,彻底的改造,那是一件最大的悲哀。《普贤行愿品》既然对我们这个世界有如此现实的意义,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把它作为我们终生来持受的经典,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把十大愿王一点一点地来端正我们的身心,我们一点一点来学习它。我们通过对普贤十大愿王的学习,我们进而来发起无上的菩提心,在成就我们自己的同时,来成就别人。我们发多大的心,我们就会走多远的路。我们的心量有多大,我们的福报就会有多大。《普贤行愿品》中,它的发心都是无穷无尽的。你看每一愿都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哪一愿不是?我们请转法轮的时候,我们不是请一佛二佛,而是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尽法界虚空界,有了这样的发心,有了这样的祈请,那么我们的成就也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来共同加持,共同成就,来共同地引导。


《大智度论》中间讲:过去中间许多佛,因为没有人劝请,便入涅盘而不说法。


《法华经》中的多宝佛。


另外,须扇多佛则是因为弟子的根机未熟,不相应法故,便舍入涅盘,只留化身佛一劫度众生。


然(燃)灯佛,虽未入涅盘,但成佛十二年,只是放光明,而不说法。


为令世间慧灯不灭,众生同沾法益,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佛弟子,都应当发起普贤菩萨请转法轮的大愿,殷勤劝请一切佛刹最初成就菩提的善知识,恒转无上的妙法轮。阿弥陀佛!


我想我们在讲经以前大家一起把请转法轮这一愿重新读诵了一下,我想在讲经结束以前,我们大家来再一次,共同读诵一次,请转法轮,好吗?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好,我们今天请转法轮就讲到这里,我们在法会结束以前,我还想请大家和我一起,把普贤十大愿王一起再读诵一遍。请和掌。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讲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2009.1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法布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14:07 , Processed in 0.191495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