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87|回复: 2

[大德开示] 为什么菩萨利益众生恒无疲厌?(索达吉堪布讲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9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菩萨利益众生恒无疲厌? (转载)
索达吉堪布讲述
节选自《般若摄颂》浅释
有些菩萨就是因为相续当中有很高的空性境界,
他们在利益众生时一点痛苦和烦恼都没有。
如比丘具神变力,住空顿时显神奇,
行住坐卧四威仪,彼无厌烦无疲倦。
聪睿菩萨住空性,智神变竟无有住,
为众生现无边事,俱胝劫间无疲厌。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说,有一位比丘具有超胜的神变力,他可以在虚空中一会儿行走、一会儿站立,乃至打坐、睡觉,即能顿时显示种种神奇,自在幻变行住坐卧四种威仪。因为是神变,他一点厌烦与疲倦都没有。如果换成一个没有神通的人,一会让他做这件事情,一会让他做那件事情,最后很有可能会因身心疲劳而不愿意干。
    所以我经常给发心人员讲:不要太累了!的确,有些发心人刚开始的时候,星期天也不休息,平时也不休息,一直拼命地干。尤其是有些打电脑的,一直铛、铛、铛地干,最后眼睛实在睁不开时,就靠着电脑睡一会儿。但时间一久就说:吓死人,不行、太累了,我坚决要退!甚至有的把包收拾好就走了。正因为不是神变的原因,最后就会生厌烦心,甚至被吓跑了。
    所以对发心人员来讲:该洗脸要洗脸,该吃饭要吃饭……但有些人刚开始的时候,好像不吃不喝也能干一样,尤其是有些大菩萨从来不洗脸、不刷牙……虽然为利益众生发心争分夺秒相当随喜,但也不能过于劳累,不然到一定的时候就不想干了。利益众生是长远的事情,虽然该做的事情要做好,但有时候也应开开心,让自己放松休息一下。若能如此,即使做很多事情,也不会有厌倦心,所以大家一定要善于调节身心。若刚开始就把所有力量全部用完,又没办法补充,就像电用完了又没充电器一样,那就很可惜。
    话说回来,一般世间人因为没有神通,依靠自己的身体来做很多事情就会很累;而那位比丘,因为具有神通,做什么事情都不会疲厌。同样的道理,作为具有超胜智慧的聪睿菩萨,因为他已证得一切万法无有实质的空性,依靠究竟的智慧和神变,就不可能以自相实有的方式住在任何一个法上;依靠这样的境界,就能为了利益无边众生做各种各样的事业,纵然在俱胝劫间行持,也不会有一点疲劳和厌倦。
    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有些菩萨就是因为相续当中有很高的空性境界,他们在利益众生时一点痛苦和烦恼都没有。不要说无量众生,哪怕是对一个众生的相续有帮助,作为菩萨来讲,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且根本不会厌倦。
《经庄严论》云:“佛子依胜进,成熟诸众生,为生一善心,千万劫不厌。”
这个教证很好,大家应该记住。其意是说,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佛子,会依靠殊胜精进帮助、成熟众生;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哪怕是让一个众生的相续中生起一瞬间的善心,他在千百万劫当中也不会疲厌。
    看看菩萨的伟大精神!但有些人做一点点善事,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还认为自己应该得奖。其实真正应该得奖的人,就是这些大菩萨,但却没有人给他们发奖。在世间当中,有很多这样的无名菩萨,他们非常了不起。以前上师如意宝讲《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时说:哪怕让一个众生的心里面产生一瞬间的善根,他也愿意住于世间。我当时听到这话,就深深觉得法王如意宝有大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当然,这种境界一般人很难看得出来,因为它可以假装,或者说表面的话谁都会说,但真正从内心中流露出菩提心时,有信心、有缘分的人就能发现、了解。
    对在座的道友来讲,为了一个众生的相续中种下一刹那善根,哪怕只有一年或三个月,恐怕有些人都不愿意,那更何况说一劫乃至千百万劫呢?的确,凡夫跟菩萨在言行举止等方面都不同,我们做一点点事情,遇到违缘、困难马上就会退缩。当然,对凡夫人来讲,这也在所难免。但我们毕竟在诸佛菩萨面前发了大乘心,所以大家一定要有勇猛精进的精神。虽然空性境界对有些人来讲比较难,但在学习空性之后,很多人还算比较不错,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可看出他们对空性有所认识。但在有了这样的空性见和利他心时,我觉得大家都应该依靠这样的菩提心尽量帮助众生。
    当然,如果心的力量足,就可以做很多利益众生的事。若心的力量不足,就会一味自利。其实,自利和他利的差别在《妙法莲华经文句》里讲得很清楚:“身心寂静是自利,不恼众生是利他。”其意是说,一味追求自己身心清净,这叫做自利;不害众生且尽力帮助众生,这种心态和行为叫利他。还说:“智慧自乐是自利,能教众生是利他。”意思是,以智慧让自己获得安乐,这是自利;能够以之利益或教诫众生,这是利他。
    对很多道友来讲,能在有生之年遇到大乘佛法,这非常荣幸;但若没有懂得大乘佛教的教义,也很遗憾。所以,我们不但要遇到它,还要懂得它的教义。在此基础上,还要如理如法地行持,这样就能获得快乐。
《入行论》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意思是,在世间当中,哪怕寒冷时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之类的快乐,也是从利他而生的;而一切世间的痛苦,全部由自利而成。因此,大家应依假合的身体发大愿:就像那位比丘显现神通那样,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当中,我要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殊胜境界、利益无边无际众生的愿力和大乘菩萨的神变等来度化众生。若能如此,自己的快乐和成就自然而然就能得到。其实,这就像生火时灰会自然出现一样。
    但现在世间人一味利益自己,其结果不但自己不快乐,反而危害众生。如果一味利益众生,在利益他众时,自己的快乐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这也是世间的规律。大家也看得到,有些人心地特别善良,经常帮助别人,同时他们也获得了快乐。而有些人为了自己不断做偷盗、抢劫等恶行,最后自己也在监狱里度日,在这方面有很多哭诉,想必大家都了知。
    对在座的道友来讲,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讲得漂亮,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大家一定要把佛教当中,阐述利他心和空性境界的文字,结合自相续做深入细致的闻思修行,哪怕是一个教证或比喻,也能使心软化、调柔。若能如此,不仅短暂今世能获得利益,乃至轮回未空之间,其利益是无穷的。当然,这也是佛教提倡用佛法来帮助父母等的原因。
    但现在世人并不是这样。有人说:“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我要买一套特别好的房子,等装修好后我才把父母接到房里,并把钥匙亲自交给他们。”虽然这也可以报恩,但真正的报恩唯有让他们闻思修行佛法。的确,对满面皱纹的老人来讲,他们马上就要离开人间,没有时间长住,即房子里呆的时间不会长,更长的时间会呆在棺材里。所以要报恩,就要在他们心识中种下永远陪伴他们且能带来安乐的善根。而依靠佛法的威力,无边众生都能得到永恒而非暂时的利益,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晰认识到。
文节选原文部分内容,为开启学佛过程中的般若之门,般若不可不学。学习全部内容请下载原文。


下载:智悲佛网《般若摄颂浅释http://www.zhibeifw.com/
文章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ae4fa40100rdk5.html
发表于 2011-5-9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满面皱纹的老人来讲,他们马上就要离开人间,没有时间长住,即房子里呆的时间不会长,更长的时间会呆在棺材里。所以要报恩,就要在他们心识中种下永远陪伴他们且能带来安乐的善根。而依靠佛法的威力,无边众生都能得到永恒而非暂时的利益.
感恩师兄布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16:02 , Processed in 0.25144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