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82|回复: 4

[般若正见] 修行如何做到一心不乱真入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怀瑾老师:修行如何做到一心不乱真入定




    我们念佛修行,要念到一心不乱,这是很起码的要求。但是古往今来,究竟有多少人念佛真能得到一心不乱、得到三昧正受呢?恐怕很少,对不对?我想大家也有同感。如果真能念到一心不乱的话,往生西方绝对没有问题,甚至不生西方,就在今生今世这一步证得一个果位,那也是很容易的事。

  同时,我们也应了解,一心不乱不光是念佛法门的初步目标,其他任何修行方法,基本上都要做到一心不乱。即使修学一切外道功夫,也同样以此为追求的对象。所谓外道并非骂人的话,不是排斥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依佛经言,凡是不识本心,心外求法,皆是外道。因为天下任何事情都是这个心所造作,你学密宗也好,念佛也好,参禅也好,全由这个心在施为。像一般道家的守窍练气等等功夫,基本上要想得到成就,也非做到一心不乱不可;甚至于普通世间的各类学问技艺,同样讲求聚精会神,心无杂念,否则很难有大成就。一心不乱的功夫就有这么重要。

  进一步说,假使真证得一心不乱的境界,继续精进不已,那么,到达最高的成就,便成了佛。成了佛自然一心不乱,但是这个一心不乱,同念佛法门初步意识上修得的一心不乱,是大有差别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心不乱包括由最初念佛的一心不乱,直到最后成就佛果的一心不乱,而此二者之间的界限和差别,在哪里呢?

  我们要了解,由于古代中文词汇不足,因此佛经上这个“心”字,有时是代表我们凡夫散乱的感情思想,所有的胡思乱想都叫它做心,也称为妄心或者妄想,这个虚妄不实的东西,非常困扰人,让一切众生永远生活在烦恼痛苦之中,不得解脱;有时这个“心”别有所指,代表圆满无缺的“真知”道体,即是法界全在一心,或者一心包含一切法界。“法界”为佛学专用名词,普通学术上称为“宇宙”。宇宙代表上下无穷尽的时间,以及四面八方无量无边的空间。这观念已经令人感觉很大了,但是佛学在翻译上并不采用,改以“法界”称之。法界的含义更为广阔,涵盖了宇宙这观念。因此,最终真正究竟的一心不乱,不是在意识妄想心的层面上,而是法界一心,一心法界;也等于所谓的“真如法界”。禅宗祖师们常言:“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又说:“心外无佛”。意思都是一样。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正是最后彻彻底底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就有这两种层次上的分别。刚开始修行时,不管是学禅学净、修密作观,所追求的功夫,都是属于初步的一心不乱。依我们现在平常用语来讲,便是做任何事情,在任何状况之下,都要精神完全统一,注意力绝对集中。如此,修行才能建立起强固的基础。


要与药师经合并参究

  这番道理我们了解了,现在再回转来谈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几千年来在中国各阶层的民间社会,流传非常普遍,所谓三根普被,指上等、中等、下等三中不同根器的人,皆适合修习。这是以聪明才智的高下所作的一种权宜分类。我们中国佛教的净土行者,不论三根之别,皆着重持名念佛的修行方式。持名念佛所依据的经典,我们大家都晓得是净土三经中的小本阿弥陀经,行者要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阿,最好别念成uo音。a是开口音,和uo的发音差别很大,念时阿——弥——陀——佛,各字音节若稍微拉长一点更佳。这一个要点,我曾经再三讲过,希望大家不要忽略。

  我们所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梵文的直接翻音。这四字主要的含义是“无量光寿”,光明无量,寿命无疆,永远不生不死。所以,念阿弥陀佛,不只是与死人之事有关,也影响到生的一面。其实,阿弥陀佛也称长寿佛,与东方表法的长寿佛“药师琉璃光如来”,彼此合一,一东一西,互通声气。东方西方本无差别,地球是圆的,法界是圆融无碍的,根本没有东西南北之分,有分别是凡夫众生的心量所建立的相对观念。在法界一心佛的境界里,圆融无碍,超越一切时空的限制。因此,我常建议诸位,将阿弥陀经和药师经二者合并参究一下,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念阿弥陀佛也可以使人再创生命的生机,使你去恶为善,消灾延寿,克服苦难。万一时候到了,一口气不来,还可一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

  那么,念佛法门的念,到底是怎么个念法呢?!这严重了,必须认识清楚。我们现在一提到念佛,大部分人一定马上想到阿弥陀佛,同时便张开嘴巴念出声来,好象没有念出声,不算念佛,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有时发出声来,因此在中文“念”字旁边,加上一个口成“念”,表明是靠口的作用发音,用嘴巴来念佛。但是我们应该晓得,真正念佛的这个念,其实只要在心里想,便是“念”了。想念想念,“想”和“念”二字是同义语,二者合成一个辞。譬如我们中国人讲话,遇到一个久不见面的朋友,往往说,哎呀,我好想念你喔。这个想念,同初步念佛的“念”,是同一回事。现在社会许多家庭,不管有钱没钱,儿女长大出国留学的很多,剩下两个老人家,坐在电视机前,孤零零打发日子,很可怜。这种对儿女的深深思念,在我们学佛的人来讲,我想恐怕比念阿弥陀佛的念,还来得刻骨铭心,还来得真切。念佛要如思念自己心爱的亲生儿女一样,朝思暮想,时时刻刻挂在心头,如此才容易上路。否则,光是嘴巴表示念佛,心不在焉,那是口说无凭的。


念佛是全心全意的想念

  再进一步说,凡是我们的思想念头,以及开口讲话、动作行为等等,在佛学上皆属生灭法。有生就有灭,生生灭灭。当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头一下已经过去了,消逝得无影无踪。或者嘴巴一字一字将阿弥陀佛念出声来,一个声音一个念头,南——无——阿——弥——陀——佛,由南字开始,字字随起随灭,念头和声音此起彼落,乍生乍灭,了不可得。这等于静坐数息观、练气功一样,一呼一吸,一来一往,全是生灭法的现象,有人竟以为这就是道,认错门路,在那里玩弄自己,糟糕透了。

  佛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行”不只指外在的动作行为,内在的思想念头也是行。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行为,行为是表达了的思想,思想就是行为。“诸行无常”,一切行为语言动作,一切内在思想情绪起伏,所有宇宙有情无情的存在现象,皆是变动不居,难以长久的。因此,“是生灭法”,有生便有死,有来便有去,同样有死也会有生,有去也会有来。所以佛又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寂灭为乐”便是极乐世界的境界。不生不灭,念佛念到念头不生起;念头不生起,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消灭,彻底的清净,什么牵挂都没有,清明自在,坦然无住。这种境界最乐,故名极乐世界。

  我们念佛一定要认清这个念,是全心全意的想念,不只是口宣佛号便成。几十年来,我看过许多人念佛,有一次在一个地方主持一项活动,有位念佛的老太太念佛已达四十年之久,这种毅力真了不起。她在我面前走过,一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个不停,恰好旁边有个年轻的女同学,不大注意礼节,坐在那里两脚分开,不成规矩,很难看。这位老太太每次转到她跟前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声变了调,意思是提醒这位小姐将脚摆正一点,但是又表示自己没有中断念佛,而且也不是在骂人。你看看,这种念佛能得一心不乱吗?!但到别人咳嗽,心里讨厌,口中就念阿弥陀佛;看到别人不合己意,也不喜欢地念阿弥陀佛;这算念个什么佛呢?你干脆骂人好了。

  所以我常说,我们中国人的念佛很有意思。有时候在街上看到一个人不小心跌倒了,旁人哎呀、阿弥陀佛那一声,意思是说摔得漂亮,你说这不是用阿弥陀佛在咒人吗?这样子的念佛有没有用?有用。但不是我们念佛为求一心不乱,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应效法的。


举一则念佛的笑话

  有个笑话说到一位老太太在家里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整天念个不停。她的儿子年轻,并不大信佛,虽不反对妈妈念佛,却又因房子不大,自己又要读书做功课,常常被吵得无法专心用功。后来,这个儿子实在按捺不住,便想了个办法。当他妈妈念佛念得一心不乱的样子时,就在旁边连叫“妈、妈、妈、妈、妈……”,老太太听了,便停下来问,干什么?儿子这时故意闷声不响,继续做功课。老太太看儿子没有动静,又自己念起佛来。然后,这个儿子又等她念得很专一时,重新又“妈、妈、妈……”连声的喊起来。老母亲一听,赶快回过头来说:干嘛、干嘛!这下儿子又默不作声了。如此,老太太很不高兴,又开始念佛,儿子隔了一会又叫“妈、妈、妈”。最后,老太太实在火大了,发了大脾气,你好讨厌,有什么事要讲就讲,我正在好好念佛,你吵个什么呀?!儿子这时才说:

  “妈妈,我还是您亲生的儿子,只不过这么叫了您几声,您就发脾气,受不了。如果这样,那您每天从早到晚阿弥陀佛念个不停,那个阿弥陀佛不要给您气死了吗?”这个故事看似反对念佛,其实却可作为我们念佛的好教材,了解怎样才是真正的念佛。

  我的朋友很多,老一辈的,五六十、八九十的都有,年经一个比一个大,血压一个比一个高。你几岁了?七十好几了?最近好不好?心脏怎样?血压怎样?个个离不开这些可怜的话题。人家问我这类事,我说我从来不去量血压,从来不去检查,这一部肉做的机器,给你使用了几十年,已经很够本了,难道还不满意吗?为什么又插管子、又抽血、又挖内脏组织,然后拿去实验室化验,验了结果宣布没有问题,这才松了口气,笑一笑。但是,到了明天、后天,说不定有了,这又怎么办?真是有了癌,你听到,还没病死,都要先吓死了。

           临终时为何不能念佛
  这些是开玩笑的话,生病当然应该看医生,可是一个学佛的人,对于生死也不必看得那么严重,洒脱一点多好。像我的生活方式,也许血压天天高,自己知道,事情太忙了,一整天少有休息,如此下来血压怎么不高?血压高过了头,事情还没做完,说不定笔还拿在手上,卡达一声掉了下来,就那么走了。然后,同学们忙着写讣文,什么为法忘躯啦,一大堆赞美之辞跃然纸上,说老师是在写佛书时,拿着笔坐化了的。别人一看,以为这道行很高,却不晓得是血压高。
  所以,几十年的老朋友在一起见面,那真可怜,“访旧半为鬼,相悲各问年”,问老朋友他到哪里去了,到阴国报到去了,哎呀,很难过。这哎呀一声,不只是为别人叹息,也可能为自己担忧。最近有个老朋友,吓唬另一个出国刚回来的老朋友说,南老师叫你来打打坐,多运动运动,不然身体不行。这位老朋友听了。赶快规规矩矩地来打太极拳。来了几次以后,便问别人说,奇怪,我到南老师那里,怎么始终都没看到某人。别人告诉他,某人不是有发帖子给你,你没收到吗?没有啊!是什么帖子,于是有人告诉他说,某人现在已经到了阴国,发帖子请你去。这位老朋友一想,不对啊,他到英国去干什么?又干嘛给我帖子?这样闹了半天,才晓得某人在他出国期间死了,别人跟他开玩笑,弄得他哭笑不得。
  一般人对于生死问题是看不开的,不但生病时窝窝囊囊,哎呀哎呀叫,让在旁边照料的亲友心惊肉跳;死时更颠颠倒倒,痛苦得很,自身作不了主,拖累了别人。我们学佛念佛,无非是要突破生死的限制,解脱生生世世的轮回之苦。
  有些朋友,真不行了,到了临终的时候,我去看他,一家人围着病床哭哭啼啼,伤心落泪。我说老哥啊,念佛吧!病人有气无力,很可怜地说,念不起来。我说怎么念不起来呢?你不是学佛几十年吗?但是,他念不起来就是念不起来。我说你还会讲话,他说是啊我现在在跟你讲话。嘿!这不就是了吗?既然会开口说话,怎么念不了佛?还直说不行不行。况且,我叫他念佛,他说念佛念不起来,其实不已经想到佛了吗?就这一念把握住就对了,可惜自己平常没有弄清楚这个观念。
  病人说不行不行,你说他不行了吗?真的不行。明明话会讲,为什么念佛的念头转不过来?这个关键,诸位要好好注意。说话和念佛都是同样自己的心在发生作用,又有什么难呢?只怪平常念佛,对于什么是念佛这一念,糊里糊涂,嘴巴念念就算,白白错过往生西方的机会。
            自欺、欺人、被人欺
  什么是念?念有时也可以代表心。我们的生命,可分成两部分,身体上的感觉和思想上的知觉。二者合拢来,就是心,就是念。我们晓得,佛经上经常说“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是什么?我们人坐在这里,不要做功夫,自自然燃地呼吸,不呼吸就死了。气一呼出,不再进来,或者吸进来,不呼出去,生命便要死亡,呼吸一来一往,一进一出,这生命才活着。生命就是一口气。
  一口气一来一往,一呼一吸之间,依佛学讲,叫一念,而这一念还是粗略而言。这粗的一念,一呼一吸之间,究竟包含有多少感觉思想呢?佛经上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这就要靠大家去体会了。佛绝不会说谎,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譬如我们的脉搏跳动,一分钟七十几下,每跳一次,究竟有多少思想念头生灭呢?很多很多,只是一般凡夫自己察觉不出而已。
  以写信、写文章为例,刚划了一划,下面几笔还没添上,这之间已经有许多的念头过去了。思想的速度快过手中之笔,太多太多了。所以有人写文章,往往对着白纸写不出来,那是因为思想念头过于杂乱之故,手上无法整理出一个头绪来。
  像我现在讲话,大家在听。我一句话还没讲完,脑子里已不是原来这一句话,早想到下一句,许多接下来的话,接二连三闪现。诸位听讲也是一样,话一入耳,心里早已引生了许多念头,他这样讲对不对?他还真有两下子,蛮会吹会盖的!短短的一句话之间,就有这么多细微难察的念头生灭。
  那么,我请问诸位,你们光是口中靠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想了断生死,往生西方,而实际上心中却掺杂那么多生生灭灭的妄想杂念,并非真正念佛,这样成吗?所以,念佛决不会白念,但是糊里糊涂混日子的人却不易得力。明朝有位学者说,任何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人一出生就反反复复做这三件事,直到死亡。一辈子自我欺骗蒙盖自己;再不然哄骗人家,哎唷!我念佛念得好好啊!你赶快跟我去念,念佛真的很有意思,实际上自己满腹牢骚,天天烦恼。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而那个莫名其妙跟着赶来凑热闹的,便是被人欺。此人生之三大事也。
  我们念佛,却不明何谓念佛,这是自欺,自己辜负自己。那么,什么才是念佛的那一念呢?现在我做个比方,你欠了人家的帐,明天三点半前不将足够的钞票存入银行,人家那张支票轧进去,就要退票,你自然成了票据犯,隔不了多久法院要请你到看守所去坐坐。可是明天实在凑不出这笔钱来。此时你坐在这里念佛,心里直挂着明天那张支票,三点半一到,怎么办?那真是牵肠挂肚,忧心忡忡,念念不忘,整个心都悬在这件事情上面,无法忘怀。像这样子的念,才是我们念佛所需要的。
心头只挂着这一念

  又如年青人恋爱,追求异性。虽然坐在此地听课,心里头还想着他(她),现在不知到了哪里?干些什么?在西门町电影院门口?或者公车上?还是跟别人去玩了?如此坐在这里,心中七上八下,整个思想都被对方的影子盘踞住了,痴痴地想,挥也挥不掉。这是思念,我们念佛也要这样,天天想着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惦记着他,乃至不需这四个字或六个字的名字,心里头只这么挂着这个念——佛,成为一种习惯,那就对了。

  有时我问同学:“你有没有念佛?”“有啊,老师。我一天念两次哪,一次五串念珠,一串一百零八个,一天总共一千零八十次。”好像在算钱数利息一样,这不大对。我念佛不大计数,一念一念就顺下去了,管它是多是少,一念一口气就有一心不乱到底嘛!所以,念佛可以用念珠帮助,但是不要太过着相,斤斤计较数目,反而用错心思,多可惜。

  我小的时候,家在乡下,看到那些老太太们念佛,许多都是拿张纸,纸上有好多红色圈圈,一边念南无阿弥陀佛,一边手中拿着麦草管,沾一点黑墨水,一百零八遍便在圈圈上点一下。我家的一个老佣人,也是一样。我们从外面回来,她看到了,一边念佛一边说:“你回来了,少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很好玩吧?”我说:“好玩。”她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玩哦!很好很好,阿弥陀佛。”然后念了几句又说:“你坐一下啊,我等一下就给你烧水泡茶!等我念佛念完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接着举起麦管在纸上轻轻点一下。

  那时年轻还小,觉得很好奇,就问:“哎,王婆婆啊,你这么念着干什么?为什么有这么些纸?”她答道:“唷,少爷你不知道,这些将来要烧。这一辈子已经这么辛苦,花了这么多本钱念佛,都登记下来,死了以后,总要给我一条大路好走吧!再不然来世投生时,我念佛的记录都是钞票,可以到处送红包,也好找一户好人家投胎。”你看看这种观念,跟真正的念佛有什么关系呢?小时这样子的看得很多,我的老祖母信佛很虔诚,但是她又何尝不是如此。

穷极呼天 痛极呼父母

  记得我十一岁时第一次出远门,到城里读书,由家里到城里,只一天的路程,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全家人都伤感落泪,好象是很严重的离别,手帕都来不及擦。我自己也难过,因为从没出过门。有人恶作剧吓唬我,看到城门一定要跪下来拜,因为城门有门神,否则进不去。像遇到这种痛苦难过的时候,或者有什么惊吓,我便自然而然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谁教的?没人教,这纯是受了家中祖母和母亲的影响。

  韩愈说过两句话很有道理:“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一个人穷困无立锥之地,没钱穿衣吃饭,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喊我的天啊!有时候不小心受了伤,或是给人打伤,痛极了,哎呀我的妈,自然呼叫出来。人一到紧急危难的关头,这一念强烈的寻求依靠之心,正是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的根本。要以这样的心境来念,才是真正的念佛。

  此时,念佛不一定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直到严重危急时,阿弥陀佛一字一句没有了,只剩挂着阿弥陀佛这一念,一个佛的观念深深印在心里,作为依靠。若是临命终时,就以这么一念,决定往生西方,莲花化生。

  我们念佛,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全然想以凶猛地念阿弥陀佛佛号,求得一心不乱,那永远也没办法达到。因为你是用散乱心在念佛,一字一声,一句一句,皆是生灭法。生灭法便是散乱。

  再说,我们以十声念佛法为例,你手中拿着念珠,念呀念,是否能在十声之内,中间插不进来别的妄想?不可能。即使你察觉不出有别的妄想,心里还在数,还是散乱,若说只以手中念佛珠的滑动来帮忙计算,一颗一颗数至十颗,这中间五句也好,四句也好,一句一句,一字一字之间,没有其他念头冒出来,这才算有点苗头。然后,又由第十声开始,倒推念珠,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如此,一来一往,类似数息观的修法,久而久之,练到其他杂念不生,只有清清楚楚的佛号。那么,你说这就是一心不乱了吗?不是。因为你尽管只用佛珠,不注意数字,但是一圈念完又一圈,你全晓得,还是有数的观念。况且,手在动,身体在动,也是念。身体的感觉还是念,念包括了身心两方面的活动。真正念到一心不乱,那完全只剩一句佛号,其他什么身体感觉都没有,忘掉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顽空定”的念佛法

  当年我在大陆喜欢跑庙子,杭州一带的寺庙都熟得很,认识很多和尚朋友。像杭州的花坞,在当地也算是著名的风景区,密布了大小庵堂。很多富贵人家的小姐出家,或是带发修行,都集中在这一带。一个尼姑一个庵,顶多两三个姊妹朋友住在一起,像个公馆,生活不靠化缘。里面布置得窗明几净,格调优雅,不准闲人随便进去。

  就在杭州灵隐寺旁的一间小庙,我同一个和尚交情很好。有一次,我问他有没有好办法,可使念佛或者打坐容易入定?和尚说:有啊,但是我不能教你,因为当年学的时候,在师父面前跪着发过誓,这个法不能讲的。我说那跟外道有何不同?他连忙说,不是不是,不能讲是因为你根器好,教你这种法,怕耽误了你。这位和尚太爱护我了,这些话等于替我戴高帽子。我说算了,你别把我看得那么高,我这个人人小、眼小、鼻小、心更小,成不了大事,你就将这小法教给我;况且大由小做起,积小自然成大,何必藐视小法呢?

  最后这位和尚朋友拗不过我,只好脸色一正,很严重地说,这叫顽空定,虽能得定,但等于冥顽不灵一样,类似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跟外道所学的无想定,不能随便教人,现在既然你这么讲,教你无妨。于是慎重地上香供养,我也跟着在佛前顶礼磕头。然后要我坐在佛前盘腿而坐,我说这干嘛?他说打坐念佛。怎么个念佛呢?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声音在体内由头顶往下沉,每个字音稍稍拉长。南——,念南时声音开始感觉下沉,身体放松;无——,更下沉,更放松;如此,阿——弥——陀——,接连下来,到了陀声音差不多降至腹部。然后,佛——(以两唇轻而松作呼音),有如放长气一样,由腹部放下去。这一放,放到地下,放到十八层地狱,放到地藏王菩萨那里,一路直透下方世界,无比虚空之处。

  我一听,认为有理,便依法行事,照念不误,不消一会儿,便达忘我之境。此法虽是顽空定,当时这位和尚认为不可以传人,但后来我倒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尤其有益于现代人常患的高血压症。现在他人已涅磐,我就代他转做功德,告诉大家作为助道法。

  依此法修行,万一念到佛字时,觉得声音和气沉下去又溢回来,那便重新再来,反复练习,直至意识澄清平静,然后再以一般方式念佛。那么,这样念佛能否达于一心不乱呢?还不能。

但持正念 莫问黑烟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句偈子,作为同学们的参考:“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上句代表初步一心不乱的念佛法门,下句则是成就真正一心不乱的念佛法门。“有时且念十方佛”,说明全心全意念佛,将佛深深印在心上。“无事闲观一片心”,念佛念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杂想空,佛号也空。此时真正进入念佛境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同于维摩经云,“心净则国土净”,净土自然现前。

  那么,念佛如何一心不乱呢?我们大家念佛时,几乎都是边念边打妄想,妄想多了就自怨自艾,以为罪过。不念还好,越念越想,越想越气,越气越念。最后胡思乱想克服不了,干脆放弃,自己讨厌自己,念也白念。一般念佛的情况,大致不离此等现象,落在贪、嗔、痴、慢、疑、悔诸种恶习中。

  其实,念佛别怕妄想,不要后悔,不要怀疑。首先应相信自己念佛一定成功,绝对往生西方,什么妄想不妄想的,何足挂虑?!

  现在我们点根蜡烛,大家看看,这根蜡烛在亮,同时冒这黑烟,亮光愈大,黑烟也愈大。我们心念的状况正是如此。一边念南无阿弥陀佛,一边习惯性地乱想,乱想等于黑烟,南无阿弥陀佛则是光明。光明不畏黑烟的存在,乱想无碍正念的延续;黑烟尽管冒,光明一直没有熄过,这不也是一种一心不乱吗?为什么要大惊小怪,疑悔交加呢?如此一讲,可以安心念佛了吧!

  例如,我们上街走路时,道路两边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这对你有无妨碍呢?没有。所以,你念佛只须一路念去,其他妄想杂念,哎呀,今天股票不晓得跌价没有?阿弥陀佛;明天房子卖不卖得出去?阿弥陀佛;李大婶那边的利息下次应该收回来,阿弥陀佛。这样,又想专心,又打妄想,一边惭愧,一边盘算,反正只要你中间这条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路前去,向着目的地,不管街上人多人少,规规矩矩直往前走,终会到达。念佛之理就是这么简单,毫无难处。

  所以念佛,任何人都可做到一心不乱,本来已是一心不乱,何必另外苦苦追求?!至于全然炉火纯青的一心不乱,有如火光到达最强烈的高温,变成青色青光,没有馀烟。功夫深时,一下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就突然定住不动了,再也不需要第而句佛号。“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忘记身体感觉,或者知有身体,但动不了。此时,有些人竟然害怕,咦,身体怎么没有了?怎么不能动了?又自我故障,自寻烦恼起来。何苦嘛!既然念佛,还管身体如何如何,要死便死,一念往生西方正好。其实这是念佛得力气正常现象,非关死亡,何足怪哉!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我经常告诉许多朋友,求生不易,求死也难。上吊、跳水、切腹、吃安眠药,没有一样好死。“千古艰难唯一死”,谈什么学佛做功夫,念佛打坐,多了不起,别吹牛了!生时没有痛苦烦恼,快快乐乐,穷也穷得心安理得;死时不拖累自己,不麻烦别人,这已是世上第一等人。

  我看到许多财势两全的人,躺在医院两三个月,吊个氧气筒,颠颠倒倒,半死不活,苦了自己,也累了别人。至少朋友得来来回回,多跑几次医院探望。其实,看也死,不看也死,但是又不能不看,不是做给死人看,是做给活人看哪!这就痛苦了。对不对?我讲的是实在话。所以,我如生病不希望别人来看我,别人生病即使去看他,也不多留恋。一到医院,看看好了一点,那么,再见吧,自己好好保重。若是不行了,还得赶快回去准备挽联。生命就是这样,要放下,看开。

  因此,念佛不可有任何挂虑。这一念,念至最后没了,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忽然空了,这时正是真正念佛,穷紧张个什么呢?“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一心清净空灵正是净土初相,道理不明者,反而大惊小怪,心生恐惧,自毁功勋,与“叶公好龙”同样好笑。叶公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王,一生好龙。他皇宫的柱子墙壁,雕的画的,都是龙,连睡觉的床铺也刻龙,真是迷恋得不得了。结果感动了真龙显形,特地现出原形来与他相见,叶公一看一条活生生的大龙飞到他面前,哎呀,一吓便吓死了。

  所以,念佛念到一念清净,身心俱忘,不要怕,继续定在此种境界,愈定功夫愈纯熟,念念清净,念念你在佛心中,佛也念念在你心中,久而久之,无相的无量净光自然现前。所以,一心不乱怎会达不到呢?凡夫皆可做到。只要好好提起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念头一现,已是一心不乱了,何必再求,只是功力火候不纯熟而已。

  念佛时旁边起杂念,杂念同你有啥关系?!妄想尽管妄想,念佛尽管念佛。念佛和妄想等于两兄弟,老弟再怎么调皮捣蛋,只要这个大哥哥自己一路照应好,老弟如何作怪都无妨碍。即使乱想想到坏事,阿弥陀佛的正念已经叫醒了它,已经自觉,何必担忧呢?

  此等一心不乱的境界,其实不难。至于念到究竟的法界一心不乱,那便是智慧成就,大彻大悟,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在佛心中,佛也在一切众生心中,心、物、众生、佛,四无差别。修到、悟到、证到如此境界,非但天人合一,虚空即我,我即虚空,而且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才是真正的法界一心,一心法界。念佛能念到此等地步,不一定学禅,不一定学密,不一定研究什么天台、华严,一路到底就行了。

  今天就同大家报告到这里,这个三根普被的念佛法门,人人可学,人人得益,希望各位不要忽略。谢谢。

    




学佛网提供网上皈依功能,欢迎办理:http://www.xuefo.net/user/gy.asp
发表于 2011-5-2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三根普被的念佛法门,人人可学,人人得益

发表于 2011-5-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一心不乱怎会达不到呢?凡夫皆可做到。只要好好提起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念头一现,已是一心不乱了,何必再求,只是功力火候不纯熟而已。
发表于 2011-5-8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念佛是全心全意的想念
发表于 2011-5-11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4 10:33 , Processed in 0.14489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