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45|回复: 2

[大德开示] 慧律法师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6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28 编辑

慧律法师开示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们,但效果不大,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于是,我一直在思惟为什么? 直到我看见佛经有一句话,如是说:‘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这时,我才恍然明白,我们人活著的意义是什么! 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属于自己、完全随著环境在团团转,为了别人的错误而自我折磨。 我们不要把错误当作是一种罪恶,如果错误是一种罪恶,那么一个成功者,就是一个累积满身污秽的人。 假如,你有心学佛,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找寻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宁静'。当你找回自己真实的内在,就可以体会到,其实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你也可以活得很快乐。 世界上种种的繁荣虚华,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刺激只能片刻,享受无法永恒?运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快乐,通通都是暂时性的。好比看一场电影,听一场演奏,场散、曲终,终有结束的时候。而人们总妄想在片段中抓住永恒,奈何依然做不到。因为世间的真相就是无常,有生必有灭,有合就有离,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因此,我们应当了解,找回自己内心的宁静,念念观照一切皆是无常。这样,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样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安祥,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里头要有‘安祥'两个字。要能够‘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颗祥和之心。 有一位女信徒,他的独生子才十一岁就生病逝世了,她来到我的面前一直哭,哭完之后问我:‘师父!我该怎么办?' 我就说:‘放下!' 她说放不下,这个孩子实在太乖巧了。我仍然那句话:‘放下。' 她就反驳:‘师父,这样不是太消极了吗?' 我就问她:‘不然,你又能怎么样?就算再让你再哭三个月甚至三年,这个孩子一样不能复活。你不放下,又能怎么样呢?' 你想要得到安祥,就要学习‘认命'。 什么叫‘认命'? 就是对已经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要勇敢的接受它。我们要了解真理,以达到幸福,就要从本性上去悟。但本性无法用语言形容,语言和文字都只能相似地表达出本性,而无法对本性真实地表达指础。所似,唯有用智慧去体悟,才能透彻。 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地位,过那一种阶层的生活,只要他的内心非常安祥,就可以过得幸福。而一个拥有很多物质享受,但却不了解宇宙真理,内心纷乱的人,生活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惩罚;拥有得愈多,他的痛苦也愈多。因此,幸福从何而来?要从内心的‘安祥'而来。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开报纸,情杀的案件一大堆。 佛陀早就洞悉了这些毛病,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你想要追求快乐,一定要从内心下手。把欲望和要求别人的标准降低,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不能用自己内心的磅秤去秤别人,而是要拿来秤自己,秤看看自己有几两重;如果拿去秤别人,我们就会为了别人而烦恼。 快乐,来自内心,莫向外求。如果想追求内心真正的宁静,一定要把欲望降到最低点。 我曾经和几位同门的师兄,到一个荒郊野外的地方结茅庐修行。 曾有信徒问我说:‘师父啊!你这个样子修行真可怜,住这么小的地方,又不能到外面去闲逛。' 我就告诉他:‘这个世界并不大,虚空比较大。但虚空再大,也比不上我们的心量来得大。虽然我住的地方这么小,但只要你的心量大,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的家。' 常有出家的师父说:‘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亲处处亲。' 我们要修持佛法,这颗心如果不能与虚空相应(虚空即无相),就不容易进入佛道,只有与虚空相应,当逆境出现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清凉、平淡的心去承受和担当。 有一天,我心里感到非常烦闷,就去见广钦老和尚。顶礼过后,广钦老和尚第一句话就问说:‘你现在在做什么?' 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28 编辑

我就回答说:‘现在在研究戒律和替佛祖做一点事,讲经说法。' 老和尚说:‘佛还要你帮他做事吗?你现在是为你自己做,不是替佛祖做的!' 我当下顿悟。 六祖坛经上记载,有弟子问慧能大师说:‘师父,什么是道?' 六祖答:‘道在汝心。' 道,就在你心中。你还在找什么道?根本就是骑牛找牛,道在心。‘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 什么叫做‘外道'呢? 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他们不能体认出自性是什么东西。别人如果向他们说两三句好话,他整个人就像地球失去地心引力一样,轻飘飘的,别人如果辱骂或批评他几句,他就因受不了而感到痛苦。 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无论他遇到什么逆境,都能欢喜承受。例如:有一个小孩端了一碗汤,一不小心跌倒把碗打破了,他的父母就一直打他。但碗已经破了,就算你再怎么用力打这个小孩,‘碗'—还是不能自动黏合的。所以,对于事实,我们就要有勇气来承受它。 佛门强调自性的升华,一切修行一定要从本性上去下功夫,这样,碰到任何顺逆自然能随遇而安,也就能悟到自己了。 我们学佛如果不能运用在生活当中,那学佛就没有什么意义了。道,就在你心中,就在日常运用中。仁者,请善自体会吧!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贪'下手。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著',我们执著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想,我们那一种痛苦不是由贪延伸而来的呢? 贪钱、贪色、贪吃…等等,一切都由贪而来。 我在读大学时,有一次参加令营,曾向一位修禅的法师请益。 这位法师就问我们:‘你们这些大学生是不是来求法的?' 我们回答:‘是。' 这位法师接著说:‘我送你们一句话,拿去贴在墙壁上每天看,一定会很受用的。' 于是法师挥毫为了五个大字:‘去贪则清凉'。这句话让我受用至今,除去心中的贪念,就可以丢掉‘我执';没有了‘我执',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有一位信徒告诉我:‘师父!我发现自已现在不贪执';没有了‘我执',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我就说:‘那是因为金钱的数目并不大。如果你能把十万块的现金,放在很多人进出的客厅里,而你坐在这里听我演讲两个多小时,心里完全不挂念那十万块,那我就真的佩服你了。' 要知道,人的习气中,‘贪'是最难去除的。所以,各位不妨也把这五个字‘去贪则清凉',写在墙壁上。每天看、每天看,慢慢淡薄自己的贪念。久而久之,就比较不容易痛苦了。 记得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组团去参访广钦老和尚。在进去之前,有一位同学一心想要和广钦老和尚‘辩'。一进门,尚末开口,广钦老和尚就对他说:‘你不要说,先听我说,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辩论不好!' 这位同学一听,吓得不敢出声,他心想:‘我在想什么,广钦老和尚怎么会知道呢?' 老和尚接著说:‘辩论是不能解决事情的,要实实在在的修行。' 这位同学马上跪下去,向老和尚顶礼,请求老和尚开示。 老和尚说:‘你的我慢、自大、贡高,是你所有烦恼的开始。' 这位同学就问老和尚:‘要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 老和尚慈悲地说:‘这个很简单。你要发愿,把自己当做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就像地下的泥土土,任偌人在它身上大、小便、吐痰,它都没关系,因为它是在最底层长处,都没有优点。别人毁谤我,就当作消业障,只要这么想,就没有什么烦恼了。' 我们今天之所以会感到痛苦,就是优越感太过于强烈,我们都觉得自己很有才干,别人劝谏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 我刚出家的时候,由于深度近视加上散光,所以,如果有人在比较远一点的地方向我打招呼,因视力不佳没有看到,就走过去了,往往因此招致不少言语上的毁谤。这个时候,我就告诫自己,要像广钦老和尚说,要做一个最没有用的人;念头这么一转,整个心舒畅无比,就不再挂碍了。 宽恕别人,升华自我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是在升华自己。因为,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得真正的快乐。假如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对别人的行为不满意;痛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一般人说:‘我恨你'。但是你恨对方,对方也许并不知情。因为不知情,他也不会少一块肉,没有任何损失,反倒是自己的内心,因为有‘恨'而一刻也不得平静,痛苦不已。因此,我们要了解,‘恨'是世界上最愚痴的行为。 唯有懂得宽恕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佛陀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的快乐,是希望从别人身上去获得,那会比一个乞丐沿门托钵还更痛苦。' 快乐不是别人可以给我们的,而是要由我们自己来解脱,自己来超越。想要得到快乐,就不要太‘过敏';太过敏的人,对周遭的一切都太在意了,那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条绳子绑住自己一样,真是自找麻烦。
发表于 2011-3-1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28 编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8 17:29 , Processed in 0.22538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