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38|回复: 3

明安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直解》(流通分)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6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这一段是劝行流通,可以分为:一、诸佛转赞;二、教主结叹。我们来看经文:“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这一句是总的赞叹。“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此经是在称赞阿弥陀佛的功德,怎么说是称赞诸佛的功德呢?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上也说:“如我今者,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极乐世界不可思议佛土功德”。要知道,此经中释迦牟尼佛与六方诸佛都是在说一件事情,就是称扬赞叹阿弥陀佛,《要解》上说:“诸佛释迦,皆以阿弥为自”,所以称赞诸佛就是称赞阿弥陀佛,并没有不同。再说,前面的经文有六方诸佛证诚的文段,这实际上就带有赞叹诸佛助扬净土的功德,所以说“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这样义理比较完备。在此经中,诸佛的“不可思议功德”与释迦本师的“不可思议功德”就是宣说净土法门。再看下面“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这是诸佛的称赞之词。“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是本师的别号,“佛”是通号。“释迦”译为“能仁”,“牟尼”译为“寂默”,这是依佛的悲智二德立号。“能仁”就是能以仁德,善巧方便的利益众生,这是“悲”;“寂默”就是寂然不动,默尔忘言,契入真理,这是“智”。也可以说这个名号是根据所教化众生的根机来立的,因为佛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缺少慈悲心,所以在名号中用“释迦”;看到我们烦恼乱动,所以在名号中用“牟尼”。“佛”是通号,通于诸佛,诸佛有十种尊号:一、如来,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二、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三、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四、明行足,三明五行悉皆具足(三明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五行有两种说法:一、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二、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圣行是指菩萨修习戒定慧三业;梵行是指菩萨以清净心去运用慈悲,为众生拔苦与乐;天行之天是天然之理的意思,菩萨顺著天然之理,而成妙行,叫做天行;婴儿行之婴儿是譬喻人天小乘,菩萨以慈悲之心,示现人天小乘之行,叫做婴儿行;病行是菩萨为度众生,以大慈悲心与一切众生同受烦恼与病苦);明行足,也可简单说,明是智慧,行是六度万行的福德,福慧圆满就是明行足;五、善逝,自在好去入于涅槃;六、世间解,能了解一切世间的事理;七、无上士,至高无上之士;八、调御丈夫,能调御修正道的大丈夫;九、天人师,佛是一切天、人的导师;十、世尊,德行圆满,为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这是佛的十种尊号。“能为甚难希有之事”是指下面两种事:一、能于五浊恶世成就佛道;二、能为众生说一切世间难信的净土法门。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是别赞佛能于五浊成道,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娑婆国土”,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我们地球也包括在其中。“娑婆”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所以叫堪忍世界,娑婆国土的众生很苦。“五浊”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五种,为什么叫“浊”呢?浊就是扰乱清净自性,《楞严经》上说:“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如若有人,投以沙土,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形汨然,名之为浊”。在五浊恶世中,我们很难修行成就。我们分别来看,“劫浊”是个总名词,就是种种的浊法汇聚的一个时代。“见浊” 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见惑,又称为“五利使”。“利”就是快利的意思,这五种妄惑造次很快,动念即生;“使”就是驱使的意思,就是说一切众生被这五种妄惑驱役心神,所以流转三界无有出期。“身见”就是执著身体为实有的我,一般人都是如此,很执着爱惜自己的身体,很难断掉这个身见。“边见”就是偏向一边的恶见。如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为断灭,没有后世,这叫“断见”或“无见”;又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这叫“常见”或“有见”。这些执断执常的见解,都偏于一边,都是错误的,所以叫边见。“见取见”就是执持成见,非果计果。比如外道以为升天就究竟了,实际上天福也有尽的时候,还是会下堕的,不究竟当究竟这是属于见取见。“戒取见”就是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比如古印度有些外道,他们看到牛死后升天,以为学牛就能升天,所以持牛戒,学牛吃草等。他们不知道牛升天是过去生善业成熟的原因,把持牛戒当作升天的因,这是属于戒取见。“邪见”就是谤无因果,不相信六道轮回等。“烦恼浊”就是贪、嗔、痴、慢、疑“五钝使”,“钝”就是迟钝的意思,这五种妄惑,由身见等“五利使”而生,对利说钝,所以叫“钝使”。贪嗔痴是三毒烦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慢”就是恭高我慢,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疑”就是怀疑,对什么事都不信,都有点怀疑。尤其是对正法加以怀疑,这是最不得了的,“疑根未断,即是罪根”,怀疑的根没有断,就是犯罪的根没断。“众生浊”就是见浊、烦恼浊所感得的“五蕴”假合的我,“色”和“心”都很陋劣。“色”就是色身,这个身体很脏很劣,“心”就是有种种的烦恼,众生都是这种情况,所以叫众生浊。“命浊”就是众生的因很劣,果也很劣,所感得的寿命不满百岁,很短促。
五浊从人寿两万岁时就开始了,随着人平均寿命的减短,这种情况是愈演愈烈,越来越浑浊不净。释迦牟尼佛是在人寿平均百岁的时候出世,那时叫作“五浊恶世”,在这种情况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要知道,想要成佛,必须断尽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四十二品无明烦恼,烦恼断尽就是究竟成佛。在五浊恶世中,众生的根机都很浅薄。外面有种种的诱惑逼迫,内心有种种的烦恼干扰。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立定脚根,不为境缘所惑,而好好修行的人是很稀有的。若要证得圣果就更难了,所谓“初果断见惑如截四十里流”。而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断尽无明,顿证佛果的,这真是“甚难稀有之事”,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这也是他过去生中的愿力所致。在《悲华经》中记载,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删提岚国”,国王叫“无诤念王”。当时有一个叫“宝海”的梵志,他有一个儿子出家成道,名为“宝藏如来”。宝海梵志劝国王及一千王子,与其他众多弟子一起发心。后来他们都得到佛的授记,他们很多人都发愿住持清净的刹土,而宝海梵志却不忍看到五浊恶世的众生受苦,而没有佛来摄受,所以特发下五百大愿,在人寿百岁时来此秽土示现成佛,勇猛大愿,超诸所有。宝海梵志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在麦彭仁波切的《白莲花论》也是这样记载的,《白莲花论》比较通俗易懂些,主要介绍释迦本师在过去生行持的菩萨道,每一个公案都是真实的,看了很令人感动,大家有机会可以多看。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一句是赞叹佛能说难信之法。“诸众生”就是一切众生,包括六道凡夫和声闻菩萨等,他们都是佛所要度化的对境。但《要解》说:“别指五浊恶人”,主要是指我们凡夫,善导大师也说:“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阿罗汉,菩萨等都已超越三界,没有六道轮回的痛苦了,而我们还在生死苦海,头出头没,正是诸佛急须救度的对象,所以才再三的劝我们要往生净土,我们要体会佛的悲心。《要解》说:“五浊恶人”,我们就是恶人,不要以为自己如何如何。我们来反观一下自己的念头,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多少善念?多少恶念?多少无记的念头?真是《地藏经》说的:“起心动念,无不是恶,无不是罪”。我们这样的众生,佛是如何来救度的呢?为说一切世间难信的净土法门!这件事情太难了,《要解》说:“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说此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 通过比较,我们才能知道难在哪里。上面提到佛于此土成无上觉是很难的,这里是说利益众生也甚难。因为“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他方世界净土的众生,身口意三业清净,善根深厚,比较容易开化。而我们世界的众生真是《地藏经》说的:“其性刚强,难调难伏”,我们世界众生的习气太重了,很不容易接受佛的教导,甚至有很多人谤佛,这是此界的浊恶之处。下面说“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有些人还算有善根,能接受佛的教化,佛能为他说些渐法。什么叫渐法呢?比如讲“三大阿僧祇劫”才可成佛,这就是渐法;顿法就是像禅宗的当下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属于顿法。有些人能相信渐法,但很难相信顿法。下面又比较说“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顿超的法门有很多,相比较起来说还算容易接受,但说这种带业横超的净土法门就很难了。“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说此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净土法门也有很多修法,比如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等。佛为我们说这些修行方法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提到持名念佛,那是不需要多少的修证,只要持名就能证三不退,这是方便中的第一方便法门。这个道理很深,一般人更难理解,佛能为我们说出来,这更是难中之难。《无量寿经》说:“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无量寿经》也是讲的持名念佛,三辈往生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可见藕益大师的话与经典是完全相应的。那么难的法门,佛都能为我们说出来,所以一切诸佛“无不推我释迦偏为勇猛也”。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这一句是本师的结叹,结叹在五浊恶世成佛难,说此经难。因为我们这个世间太浊恶了,所以成佛不易;因为众生在浊世的障碍太大了,所以说法化度不易。《要解》中说:“吾人处劫浊中,决定为时所囿,为苦所逼”。又说:“劫浊中,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我们处在劫浊中,决定会受到时代环境的限制,有种种的苦来逼迫,烦恼炽盛。很多人也都有这种感觉,都有“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的感叹,在劫浊中很少有人例外。在这种众生烦恼深重的情况下,要不是带业横超的净土法门必不能度。我们只要信愿持名,就可以仗佛愿力往生彼土,不一定需要断除见思烦恼。
“处见浊中,决定为邪智所缠,邪师所惑”,“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我们处在见浊中,就会有种种的邪知邪见来缠缚我们,有种种的邪师来迷惑我们。《楞严经》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一旦我们被邪智所缠,没有正知正见,那么再用功修行,也难得度。就如同用沙子做米饭一样,即使煮了无量劫,也成不了米饭,因为沙非饭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不假方便的念佛法门。我们不要去东求西问,不要去希求灵异神通,只要依照佛的教导,信愿持名,一句接一句的老实念佛,自然能得诸佛护念,自然能稳妥成就。
“处烦恼浊中,决定为贪欲所陷,恶业所螫。”“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我们处在烦恼浊中,就一定会陷在贪欲的陷阱里,贪财、色、名、食、睡五欲,贪名闻利养等,就会被恶业所螫,就像被蝎子、黄蜂螫了一样,烦恼浊中一定会有这样的遭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即凡心是佛心的念佛法门,一定不能得度。我们念佛,就是用这句佛号转化我们的妄想心,念佛时佛号在我们心里,这就是《观无量寿经》上说的:“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我们念佛,心就是佛号,佛号有佛所有的功德,念佛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自然把凡夫的妄想心转化成了佛心,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不可思议。祖师大德还说:“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由此可知,信愿持名就是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只有这样殊胜的法门,才能救度烦恼浊中的众生。
“处众生浊中,决定安于臭秽而不能洞觉,甘于劣弱而不能奋飞”,“众生浊中,非欣厌之行,必不能度”;我们处在众生浊中,一定会安于臭秽而不能觉察。就如同粪坑的蛆一样,住在大粪里争来争去,根本不想脱离污秽的环境。其实很多人都是如此,不能觉察到人生的苦,处在苦中而不自知。佛告诉我们的四念处中说:“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我们不要以为四念处是小乘法,其实四念处对每个修道的人都很重要。我们修的净土法门是大乘法,但大乘法也要有小乘法的基础,否则很难相应。我们要往生净土就得有愿心,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怎么样才能生起厌离心呢?夏莲居大德讲:“人必知苦方思出”,知道苦了才能有出离心,否则还是贪恋这个世间。有些人也能觉察到人生苦,所以经常感叹。但他这样的智慧很微弱,还是随顺自己的习气较多。我们若能依照佛的教导,经常去观一观无常,观一观所受的是苦等,这样我们的真实智慧才能生起来,才能有真正的厌离心。《要解》说:“众生浊中,非欣厌之行,必不能度”,我们一定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才能得度。有些人讲,我发了菩提心,就要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的度化众生,何必要求生极乐世界呢?我们可以看《净土十疑论》:“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生,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鸟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树传枝,不能远去。翅翮成就,方能飞空,自在无碍。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故论云:游戏地狱行者,生彼国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国,教化地狱受苦众生。以是因缘,求生净土,愿识其教。故《十住婆沙论》名易行道也”。由此可知,我们必须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得度,才能真正的利益众生。
“处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石火电光,措手不及”,“命浊中,非不费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必不能度”。我们处在命浊中,生命是无常短暂的,就像闪电一样,一刹那就没有了,令我们措手不及。佛住世的时候,有一次问弟子说:“我们的生命有多长?”一个弟子回答说:“在数日间”。佛说:“你不知道”。另外一个弟子回答说:“在饭食间”。佛又说:“你也不知道”。最后有弟子回答说:“在呼吸间”。佛说:“善哉!你知道了”。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的寿命有多长,其实是很短暂的,一口气不来就是后世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不费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必不能度”。我们念佛是不需要花很长时间的,一生就决定成就。甚至我们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但只要能够每天修“十念法”,照样可以往生。就算快临终了,十念一念也都能成就,不一定需要多长时间。另外,念佛也不需要太多的劳苦,可以“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你在炒菜时也可以念佛,拍孙子睡觉时也可以念佛,做家务时也可以念佛。总之,一切时处都可以修,很方便。在命浊中,如果没有这样的法门,我们很难得度。
《要解》又说:“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
我们只要信愿持名,就可以“圆转五浊”。 “转劫浊为清净海会”,我们在劫浊中,有种种的烦恼灾障,但我们只要信愿念佛,就可以往生净土,就可以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也就是清净海会了。不仅如此,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当下就有无量的诸佛菩萨加持守护,当下就在净土,当下就是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无量光是照用,就是无量的智慧,只要念佛往生净土,就可转化见浊为无量的智慧,还可以“转烦恼浊为常寂光”。往生后,是一切都圆满,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但我们也要知道,现在念佛就已经在转了。《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什么都不想,这就是无住,就是“寂”,一句佛号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生心,就是“照”,当下就是“常寂光”,寂而常照,照而恒寂。“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往生后,把这个污秽的身体,转化成了莲花化生的身体,转化成如佛一样的金色三十二相之身。“转命浊为无量寿”,现在不到百岁的寿命,就转化成了无量的寿命,我们也就是无量寿佛了。前面我们说过,是“临命终时”佛就现前了,不是临命终后,所以,一个信愿念佛的人,现在就是无量寿。我们念佛就圆转五浊,圆净四土,就必定与佛同证无量光寿,这样简单而又殊胜的法门,实在是太难宣说了,所以佛也感叹“是为甚难”。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也举出了十种难处:言难信者,略举有十。今居秽土,习久心安,乍闻彼国清净庄严,疑无此事,难信一也;纵信彼国,又疑十方佛剎,皆可往生,何必定生极乐,难信二也;纵信当生,又疑娑婆之去极乐,十万亿剎,云何极远,而得往彼,难信三也;纵信不远,又疑博地凡夫,罪障深重,云何遽得往生彼国,难信四也;纵信得生,又疑生此净土,必有奇妙法门,多种功行,云何但持名号,遂得往生,难信五也;纵信持名,又疑持此名号,必须多历年劫,乃克成就,云何一日七日便得生彼,难信六也;纵信七日得生,又疑七趣受生,不离胎卵湿化,云何彼国悉是莲华化生,难信七也;纵信莲生,又疑初心入道,多涉退缘,云何一生彼国,便得不退,难信八也;纵信不退,又疑此是接引钝机众生,上智利根不必生彼,难信九也;纵信利根亦生,又疑他经或说有佛,或说无佛,或有净土或无净土,狐疑不决,难信十也。故难信而曰一切世间。是不但恶道难信,而人天犹或疑之;不但愚迷难信,而贤智犹或疑之;不特初机难信,而久修犹或疑之;不特凡夫难信;而二乘犹或疑之,故曰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今于此世演说此法,是犹入裸形之国,宣示威仪;对生盲之人指陈黑白,此之谓难。此之谓利他功德不可思议也。
  《要解》又说:“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一句“阿弥陀佛”是什么呢?就是本师在五浊恶世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释迦本师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可见,这句佛号全体是佛果地功德。“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佛把他果上的觉悟,果地的全部功德,也就是这句佛号,毫无保留的授与给我们五浊恶世的凡夫。所以我们念佛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以万德洪名的究竟果觉,作为我们众生的因地之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圆满直接,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极圆顿。能够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会死尽偷心,老实念佛,不会被一切所动摇。《要解》接着说:“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念佛法门全体是佛境界,只有佛才能究竟明了,不是九法界众生自力所能信解的。就算是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品无明没破,不可能完全了知佛的境界,《无量寿经》说:“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如来智慧海,深广无崖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只有佛才能彻底明了。我们今天能信,除了是过去生深厚的善根外,最重要的是诸佛的加持。我们在此经中看到,六方诸佛都来证诚,他们这也是在加持众生生起信心啊,否则我们怎么能信呢?《无量寿经》说:“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通过对比,我们就知道了,净土法门是那么的难信。我们今天能够信受此经,真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日。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认真修行,毕此一生,决定得生极乐。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这最后一段是流通分的结劝。“佛说此经已”是总结上文,“舍利弗”在法会中为当机者,所以最后特别列出他的名字。我们读完此经后就知道,从始至终,舍利弗没有提出问题,都是佛无问自说,正显此经全体是佛境界,连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都不知从何问起!“及诸比丘”就是参加法会的千二百五十人及其他比丘等。“一切世间” 就是十法界中,“天”就是经文前面讲的释提桓因等诸天,“人”就是人间众生,也包括佛所有的四众弟子。“阿修罗等”是指护法的八部神众。他们“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由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来,佛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机,知道众生今天成佛的机缘成熟了,能够信受此法门,所以无问自说此经。契合大众的根机了,大家才能“欢喜信受”。身心怡悦是“欢喜”;毫无疑惑是“信”;领纳不忘是“受”;感谢佛的大恩德,投身归命是“作礼”;依教修持,信愿持名,一往不退是“而去”。我们今天也听到此经了,有没有“欢喜信受,作礼而去”呢?如果能这样的话,我们决定一生成佛,《无量寿经》上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在末法的今天,我们还能听到释迦牟尼佛的遗教,知道念佛法门,这样的机缘真是稀有难得。愿大家能够珍惜得人身闻佛法的机缘,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念念不舍。我们这样就是在修正定之业,就是在随顺阿弥陀佛的大愿救度,我们就决定往生。愿大家同生净土,共成佛道!


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 ,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
同生极乐国!

发表于 2011-4-16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4-1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4-21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2:42 , Processed in 0.15477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