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341|回复: 2

关于佛、佛法、佛教、佛学的一些基本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佛、佛法、佛教、佛学的一些基本认识

转自天地之间的qq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478656737

1、佛
       佛是佛陀(悉达多太子)的简称,其基本含义是自觉觉他,是一个通过自己努力达到觉悟后引导他人觉悟的人。如果是阅读经典的人,需要注意的是“佛”在古印度并不仅仅指的是悉达多太子。
       关于佛,需要注意的基本要点有:
       首先,佛是个人,他并不是神仙、上帝诸如此类的法力无边的灵怪,尽管他有许多常人不具备的特质。任何人,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无论你是否称之为佛法),都有可能达到佛陀的境界。
       作为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的佛陀,已经去世了。
       依照缘起法则,佛陀的能力(或者人们说的超能力),随着他身体的消失而消失,不可能像某些人说的化身无数来保佑我们等等。
       作为一个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的佛陀,他已经涅磐了(在他在世的时候),达到了烦恼的熄灭,超越了我们头脑里的存在与不存在的相对分别。
       其次,佛陀的修行境界(果位)是阿拉汉。他的弟子也有很多达到了阿拉汉的境界。所不同的是,佛陀是第一位阿拉汉,其他人是根据他发现的成为阿拉汉的方法修行而成为阿拉汉的。或者打个比方说,佛陀发明了电灯来照明,别的阿拉汉学会后,也用电灯破除了黑暗;就用电灯破除黑暗来说,佛陀和其他阿拉汉无异,所不同的是一个是发明者,其余是效法者。如果更直接地说,就是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上,在这个文明时期,除了佛陀以外,其他人不可能再成为佛---这并不是否定其他人可以达到和佛陀一样的解脱境界。
       尽管解脱的境界相同,佛陀还是具备其他阿拉汉所不具备的智慧。
       第三,“二佛不并化”,在佛法存在的时期内,只会出现一位佛,其他人都是他的追随者。这一点其实就是上一点的推论。简单地说,只要有人发明了灯泡,其他人就无法再次发明灯泡。这也就意味着,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上,佛法只要还存在,就不会出现第二个佛---这就是说,一个世界不可能存在同时多佛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是否定过去和未来都会存在像佛陀一样的人。
       第四,佛陀达到涅磐的方法—佛陀教导的佛法、正法,依然存在世间。
       我们可以学习它,行解脱道,做佛陀的声闻弟子,自己努力证得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
       我们也可以学习它,行菩萨道,等到佛法灭了之后再重新发现它,成佛之后再教化别人----在今后的轮回中----这也需要满足一些特定的要求才能够做到的。就我本人的认识而言,这样做是相当奇怪的。好比有人发现了吃面条可以充饥,我们只需要了解怎么做面条、怎么吃面条等等注意事项就是了,不需要自己再一次发现吃面条可以充饥的事实和规律,就可以得到它的利益。
2、佛法
       它是自然存在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身份、条件等个人特征以及社会特征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是指向烦恼的止息的。它也不因有没有人发现它而存在。佛陀最先发现了它,并将它教导给当时的有缘人。
       后人将它以经、律、论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传播开来。经、律、论是它的外在形式,修习解脱的原理和方法是它的真正内涵。
       我们藉由佛陀的发现了解它,藉由自己的实践而得到它的利益--对我们利益的深浅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实践,而非佛菩萨的保佑、加持等等。
       就经、律、论来说,由于它是在社会历史过程中传承的,自然也会发生种种演变、变异。这种变异和演变有些是合乎佛法的,但不一定是全部合乎佛法。
       就佛法而言,因为它的目的是指向烦恼的止息(解脱)的,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它本身已经成熟完备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不需要进一步的发展---这与宗教的不断改良以适应社会不同。任何后来所谓的对佛法的发展都是一种变异,有的甚至是破坏和退化。
        佛法教导的是出世的(这并不意味着离开世间、脱离世俗的生活)。佛陀说“我只教导苦和苦的止息”。除了知苦灭苦以外,虽然佛陀的智慧使得他了解很多的真理,但因为与人们的知苦灭苦无关,佛陀就不会宣说。佛法只包含与人们当下的烦恼及其解脱有关的内容(佛经中的世界指的就是五蕴构成的世界,而非身外的大千世界),那些宇宙演变、形而上学等等,均非佛法关心的。
       佛法的理论核心是缘起法,缘起法的特点也就是佛法的特点。
       依照缘起法则,佛法既然在这个世界出现,就一定会消亡。佛陀的弟子所能够做的,只是抓紧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实践佛法,争取早日解脱;同时,尊重佛陀的传统,如实地保留、传递佛法,以求使之延续更长的时间。
       学习佛法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先弄明白它的基本道理。理论上搞清楚,修习起来就容易得力,也能够判断正误--现实中的正误的判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从理论上弄清楚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阅读《杂含经》(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将南传的与他对照阅读)恐怕是无法替代的。如果想更加简明一些的,相信可以找到类似内容的合适读本。
       尤其是要注意刚开始不要让某一法师/某一权威的看法限制你的深入学习,不管他是多么值得你尊敬。对任何人的尊敬和对佛法真意的追求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3、佛教  
       个人认为,“佛教”一词几乎无人不晓,但是,不管是宗教界人士,或者是一般信众、社会大众,却少有人能够仔细探究其中的不同意味。
       经过思考,就会发现,佛教一词分为两种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含义:
       第一是佛所教的法---教人如何解脱的理论和方法,这相当于佛法的同义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唯一的,不存在种种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传播过程的延长,对它的解释会渐渐出现变化。但是,不管如何演变,它是可以证实的、可以质疑的、可以实践的,其结果就是解脱。同时,对于解脱的人来说,佛法的内容是清晰的、一致的。
       绝大多数人接触的是第二种含义的佛教:一类宗教,表现形式就是种种被称为“佛教”的教派、教典、仪式、形象、场所、符号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才有了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等等的说法。尽管宗教界人士一直在努力“圆融”,但事实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虽然他们都被称为佛教。
       它包含佛法的内容,但含有较多的作为宗教特性的内容如形式、符号等等。它对佛法的广泛传播、佛法的传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作为社会现象,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化,会产生不断的变异。
         宗教的特点是运用一整套有意识构造的符号、形式、教典、建筑、礼仪、语言、音乐、服饰、灵异与神秘事件等等,营造教主崇拜、教典崇拜,营造一种神秘的、服从的氛围。作为宗教的佛教,在这方面表现的一点也不比其他宗教差。
        作为宗教的佛教,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组织。随着时间的流变,佛教中的很多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佛法了。 与一般的宗教相同,佛教中充斥着种种神秘主义、形式主义的内容。
        客观上,社会大众常常是通过大众化、世俗化的佛教这种宗教来了解佛法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宗教的特性,再加上人们缺乏求实精神的原因,人们如果仅仅接受佛教的内容,常常容易导致对佛法理解的偏差。
        作为一个认真追求圆满的学佛者,应该致力于追求佛法。同时分清哪些是变化了的,哪些是原汁原味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经由“闻、思、修”,自己实践并得到佛法的实际利益。
4、佛学
       佛学是从各类角度,如演变、宗派、经典、传承、翻译、与其他宗教的融合比较等等,对佛法/佛教所作的理论研究。它可以是由得到佛法利益的人或者也可以是由没有得到佛法利益的人作出的研究。
       排除有意歪曲的研究外,客观的研究对于佛法的维护是有益的。有志于此的专业人士应当尽可能加深自己的佛学造诣---尽管这样做对于他本人的解脱甚至他解脱前后帮助别人的行动和能力都并不是必需的。
       但我怀疑沉迷于佛学中对一般人有多大好处。尽管我尊重学者们的工作。但我觉得这样实在是浪费了宝贵的精力于思想游戏之中。很多研究的功效是给佛法贴上一个个标签,糊上一层层脂粉,反倒令人看不清其本来面目。
       我甚至认为,人们头脑中存在的种种关于佛法的错误观念,都与繁复的佛学有关联--它们掩盖了佛法的简明和朴实,令人陷于概念和思维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有时候,听到某人夸奖某人对佛学很有造诣,我就在想,他可能是说某人知道了很多关于佛法的名词,或者看了不少的书籍资料,至于能否收益,那就难说了。

发表于 2011-3-31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4-2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15:34 , Processed in 0.14647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