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56|回复: 8

[大德开示] 念佛最妙一法(以势至都摄六根之方法修观音返闻自性之功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5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9 编辑

念佛最妙一法 以势至都摄六根之方法修观音返闻自性之功夫 印光大师德相 印光大师曰:“ 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称念佛名,自念自听,即是观音势至二种圆通方法的奇妙融合。由心启音,耳根收音,回复内心,如是循环不已,朋从往来一句佛号。佛是本觉,念是始觉,以念启闻,以闻修念,有念必闻。心光音声,融成一片,启动彰显圆通常之闻性。如是久久,根身器界渐次转换,由秽而净,从凡臻圣。神丹妙诀,潜移默运。净业行人宜将观音势至的悲智涵泳于胸,以都摄六根的方法修反闻自性的功夫。取法于上,精进勇猛,当生或可契证圆通;守住底线,仗佛慈力,亦可带业往生,净土华开见佛,悟证圆通。阿弥陀佛二大胁士引导吾辈净业行人的修持,可谓周详缜密,婆心切切。 下面请恭读印光大师关于念佛方法的开示数则: 念佛最妙一法 今修念佛法门,当依大势至菩萨所示,如子忆母之诚心,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实行。果能死尽偷心,则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或可即得。 然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且勿视为易易。纵不即得,当亦相去不远矣。 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时无论声默,常须摄耳谛听。此乃合返念念自性,与返闻闻自性之二义而兼修者。返闻单属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则为益大矣。 心念属意,口念属舌,耳听属耳,眼皮下垂,即见鼻端,则眼鼻二根亦摄。五根既同归一句佛号,身根焉有不恭敬严肃之理乎。 故知都摄六根,下手在听。能都摄六根,则心识凝静而不浮散,便名净念。以六根既摄,杂妄等念潜消故也。 净念又能常常相继无或间断。则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大势至菩萨,以教化九法界一切众生者。实三根普被,有利无弊也。果肯依之而修,当必有观行相似等利益可得也。   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复张曙蕉居士书八》     都摄六根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 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下眼皮,不可睁大。眼既摄矣,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   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复幻修大师书》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 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仍然明明了了。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 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 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   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复修净师书》     只求心归于一,不必定求瑞相 汝已持名,而心不归一,以业障深故。念时,要心存敬畏,念起于心,声出于口,音入于耳。要使句句听清楚,从朝至暮,无用心事,则常念。大声,小声,心中默念,都要听。 以心一起念,便有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里之声,乃极明了事。早晚立一功课,或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即念赞佛偈,念佛,或一千,八百,五百,随各人工夫立。若忙极,则用晨朝十念法念。除早晚功课外,行,住,坐,卧都要念。 只求心归于一,不必定求瑞相。以心若归一,自与心浮散时不同。若不以心归一为事,常想见瑞相,或起魔事,不可不知。至诚恳切听,决不至起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念佛最妙之法。   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复吴希道居士书》 人在世间,不能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于念佛时,即作已死未往生想。于念念中,所有世间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号外,无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转载
发表于 2011-3-5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布施
发表于 2011-3-5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9 编辑

发表于 2011-3-5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9 编辑

发表于 2011-3-5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9 编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3-5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9 编辑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2011-9-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9 编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9 编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3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03:48 , Processed in 0.20392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