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renren

[佛化生活] 经典禅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潜行密用,如愚若鲁

    云岩昙晟《宝镜三昧》:“潜行密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
    “潜行密用”的意思是暗中行事,而不为所知,也就是日常的言行,绝不能太炫耀。“如愚若鲁”中的愚和鲁,都是“愚”的意思。
    “潜行密用,如愚若鲁”是禅者的日常生活信条。在没人看到的地方,也默默地尽力做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自爱,也才能爱人。如果将这种行为持之以恒,这就是“主中之主”——即自主性中的自主性。
    禅僧们往往自称大愚、绝学、无学,这些愚、绝、无、鲁,实际上是人间的最高的智慧,所以古人有“难得糊涂”的名言。
    心中一清二楚,却不炫才露智,持之以恒地默默地行善,才是禅法追求的真正目标。
   
    不风流处也风流

    《五灯会元》卷十二庆善普能禅师语。大意是:表面是看来似乎不风流,却仍有其风流之处。
    风流的气质具有冲破规范的妙趣,但若只知道挣脱规范和形式,则连风流的边也沾不上,更遑论真正的风流了。可见,如果一昧地追求风流,迷恋风流,反而不是风流了。相反,要追求风流,而不为风流所迷,才称得上真正的风流。
    只有深切悟道的人,才能达到无规矩即规矩,无轨道即轨道,锻炼至极而返于自然的境界。
    只有否定执着的态度,才是真正的风流。
   
    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苏轼《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第一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如果追求受挫,则此心决无安定之时。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欣赏了这两个地方的景致后,这才觉得它们虽然美丽,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对此,世俗的感叹是:“不过如此!”
    而禅意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禅者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正是如此!”
    凡夫总是把极乐世界想像成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并且即使到了极乐世界,也感觉不到乐趣存在。对于他们,日常的生活、熟悉的地方、得到了的东西就没有美妙可言。占有一物便失去一物的剌激,如此永远陷于无聊——痛苦——无聊的恶性循环中,精神的流浪从不停止。而已经解脱了的悟者,虽然与凡夫生活的空间原来是同一个,却能将日常的生活、熟悉的景致化为极乐世界,对拥有的东西倍加珍惜,将理想落成于现实,从不沉溺于海市蜃楼的幻想。如此,穿衣吃饭,行止语默,无不感受到真实、鲜活的生命之存在。
   
    直心是道场

    这是《维摩经》上的名句。道场原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座位,后来引申为修行的神圣场所。《维摩经》载,光严童子(有浓厚求道心的人为童子,与年龄无关)从城里的道场出来,想找一个清净的地方,路遇维摩诘,问他从哪里来,维摩诘说:“从道场来。”
    童子深感困惑:“您所在的方向与道场正好相反,为什么说是从道场来?”
    维摩诘回答他说:“直心即道场,因为没有虚假的缘故。”
    直心即纯真的心,没有丝毫的虚假,所以说是道场。只要具备了直心,则不论行走在何处,都可称之为道场,“步步是道场”、“步步起清风”,自己感觉到站在真理中间时,一步一步地行走,足下没有灰尘生起,千丝万缕的清风从脚边拂过。
   
    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某尼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穿着芒鞋,踏遍了千山万岭的层层云雾,却了无春的踪影。等到有一天,修行者终于明白了向远处的寻求是徒劳无益。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时,却突然发现庭院中的梅花已凌寒绽放,暗香浮动,盈盈春意已来到枝头了!
    舍近求远,入道无门。返身内顾,便可在日常生活里发现真理,豁然开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8 22:09 , Processed in 0.217364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