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73|回复: 1

[原创] 点评《经藏共学班》读后感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52 编辑

共学班某贤友:再一次拜读《小部.本生经》,心潮澎湃。世尊不断累劫修行波罗蜜的事迹,为我们展现了一条真实的成佛之路。末学早立成佛之愿,惭愧业不精勤,懒惰松懈。今日将再发誓愿:“以将来必定成佛之决心,以及为度一切众生而发愿,乃至出生于欲界的兜率天。”愿诸天加倍,早成佛果,利益有情。《阿含经》云:“当发誓愿,无愿不果。所以然者,若长老比丘不发誓愿者。终不成佛道。誓愿之福不可称记。得至甘露灭尽之处。” 读了佛陀本生修行的事迹,使我明白成佛之基本法:昔日诸菩萨第一为行布施波罗蜜。恰如倾倒之瓶水倾出,不能再如原样收容。一切财产、名誉、妻子、肢体、生命,应毫不吝惜,任随来乞者之愿,悉皆施舍无余。坐于菩提树下而成佛。”彼决心坚持第一布施婆罗蜜。 第二持戒波罗蜜:恰如牦牛,不顾生命,只重其尾。汝亦今后不顾生命,唯重护戒成佛。 第三出离波罗蜜:恰如久住牢狱,厌此无爱著心,不欲思住其处。同此,汝见一切生有亦与此牢狱相同。厌此一切生有,望脱离之,唯有向出离之道。 第四之智慧波罗蜜:无论尊卑,皆勿轻视,亲近问讯,一切贤者。恰如巡回托钵比丘,卑贱或其他种种差别之家,次第行乞,皆勿轻视,以得资粮。同此,汝向一切贤者,亲近问讯,汝将成佛。” 第五精进波罗蜜:恰如兽王狮子,一切动作,坚强精进。同此,汝于所有生存中,于一切动作,高强精进,必将成佛。 第六之堪忍波罗蜜:大地于彼,无亲无怨,只有宽恕忍耐。同此,汝于褒贬,惟有宽恕,遂将成佛。 第七之真实波罗蜜:即使雷落头上,又财宝为或为其他物,利欲心等,禁止口吐虚言。恰如晓之明星,以通所有时季,亦不弃自己应行之路而行他路,必取自己之路。同此,汝如不弃真实,不吐虚言,必将成佛。 第八之决意波罗蜜:意之后,决不可动摇。恰如山由各方来风吹打,不震不动,惟立自之场所。同此,汝自决意场所不动,必将成佛。 第九之慈波罗蜜:对己利与不利,皆以同心持之。恰如于水,善人恶人,同等感受冷气。如此,汝对所有生物,以慈爱之情,怀等同心,怀等同心,遂将成佛。 第十之舍波罗蜜:苦乐平等,宛如大地,净不净物,平等受之同此,汝亦苦乐平等,汝将成佛。 对照佛陀的本生事迹,末学深感惭愧:身上的缺点太多了,有时自私,小气,懒惰,缺少大智慧,不够广学博闻,心量狭小,打坐坚持的不好。。。大智慧、大福德之人,都是累劫修行之人,拿得起,放的下。《阿含经》云:“以此施功德,不求天帝释,梵王及人主,世界诸妙乐,如是等果报,我悉不用受,以是施功德,疾得成佛道。” 末学无比赞叹释迦菩萨的大布施、大出离:“予应将此等财产舍去。于是申告国王,击鼓巡回宣告都中,向大众诸人行布施,自己出家而入苦行者之道。”同时,末学也很向往那种清净的修行:“舍弃物质欲及烦恼之欲,离开不死城,独自于雪山(喜马拉雅山)地方,有水、森林、法山之近处,开设道院、树叶之家。无五障之不便、具八种因缘之经行处。为获神通力,于道院中脱去九种不便之俗家衣,穿着具十二种德之树皮衣,出家为仙人之道。舍弃八种不便之树叶家屋,居住于十种便利之树下。避摄取诸谷类,唯食树叶或果实,唯禅坐或起立经行,不卧于睡。” 感谢淡然令我看到这篇经文,以下有些不明之处,还望贤友指教:一、“但予无须虚伪为灭尽烦恼到达涅槃姿态之必要。”此中的‘虚伪为灭尽’,要如何理解? 淡然点评:这里的‘虚伪为灭尽’意指当时的善慧(释迦菩萨),由于过去所累积的善业资粮极为深厚,所以能够在当世证入四果阿罗汉,获得生死轮回的解脱。然而,善慧隐士在遇见燃灯佛之前,就已在许多过去佛前于内心发愿成佛,并累积了无数的善业功德。有如在《小部.譬喻经》中的《佛譬喻》里的一段经文提到:“从无量劫以来,未来佛就已当着无数尊佛陀的面前,在心里发愿成佛。” 如此,善慧隐士在难以估计的漫长时间里,不断地在内心发愿成佛,以及累积特殊的功德,而有如善慧隐士具备了八条件时,菩萨将在一尊佛面前被授记。当时,在见到燃灯佛之后,善慧隐士(菩萨)心中生起了发愿成佛之念:“若我愿意,我可在今天即成为一位漏尽的阿拉汉。但是像我这样超凡之人,在燃灯佛的教法之中,证得阿拉汉果与涅盘而成为一个普通弟子,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将付出至上的精进力以证得正等正觉。” “既然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拥有超凡智慧、信与精进的非凡人,自私地独自脱离生死轮回又有什么好处呢?我将致力于成就佛果,再解救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我在泥坑上向燃灯佛顶礼,作为一座桥来为他奉献生命,当我因此无比善业证得佛果后,我将把无数的众生自生死轮回之苦海中解救出来。舍弃三界、渡过生死轮回苦海之后,我将踏上八正道之法筏,再去解救一切众生!”如此,他的心已倾向于成佛。 二、“菩萨完成诸波罗蜜,彼生于一切度之生。”此中的‘生于一切度之生’,如何理解? 淡然点评:这里指的是《小部》547个佛本生故事里的其中一个本生事迹。释迦菩萨在被燃灯佛授记之后,于无数世的轮回生活当中,有一世出生在一个婆罗门的家庭,名字叫‘一切度’,同样勤修诸波罗蜜。 三、“佛以意识探向未来。”如何理解? 淡然点评:意指当时的佛陀,以无等比的佛智与天眼神通,看向未来将要发生之事。 感恩佛陀!感恩所有帮助我的善知识!末学将努力按照佛陀走过的路,竭力修行诸波罗蜜,以期自度度他。期望达到:“予达一切智、以度人天界、予今有力量、成为大力人、予达一切智、以度众多人、断轮回之流、灭除彼三有、乘正法之船、度越人天界、然望成佛者、应结此八法、人间得生男、有见佛因缘、出家且具德、奉仕与愿心、结此八种法、决心完成佛。” 淡然点评:萨度!萨度!愿贤友精勤策力、奉教实行、达成所愿。 共学班贤友行者:读完《经藏.小部.本生经》,感触最深的就是菩萨圆满十波罗蜜的决心和行为。与释迦菩萨的事迹和心境相比,此世俗间的人们所做所为,不禁让人汗颜,简直不可同一而语。菩萨为了成就无上佛果,普度众生,而放弃自己当下觉悟的机会发愿成佛,时经四阿僧祇十万大劫之久远,何等的漫长。在圆满十波罗蜜的过程中,他布施出自己的一切财物、妻与子、王位等,甚至布施舍弃自己的肢体、生命。 有人伤害他的时候,甚至在锯断他四肢的时候,他也不起一丝嗔念和怒意,不去伤害他人,慈善的对待他人。一切伤害皆忍辱,话语真实无虚言,精进不懈怠,这是何等高尚的精神境界。比对我们现在的这些无明凡夫,为了所谓的虚名和利益,相互伤害、欺骗、虚伪、嗔恨、尔虞我诈,甚至使用残忍的手段迫害他人,使用暴力乃至武力。我们汲汲营营你争我抢的东西,菩萨却全部舍弃,以布施善心去利益他人。对此,我们应惭愧之至! 淡然点评:生起惭愧心之后,我等当精进努力、勤修善行。 比对自己,为何要等到佛陀已经离去2600多年,才遇见佛法,不知自己在这长久的轮回里,因为无明、贪嗔痴,造下了多少的不善业,才一次次的错过了亲近佛陀,了悟佛法的机会!我感恩,感恩所有过去现在为了正法的传承而付出努力的尊者、大德、善友们!同时感恩淡然贤友! 淡然点评:感恩之心,难能可贵。佛陀曾说世有二事难能可贵:一为感恩,二为造善。 共学班贤友黄若环:在学习《长老尼偈经》前,我在看《法句经故事集》,可能因为两者描绘的多是贤圣者的故事,末学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全部领悟,但对修行的信念更加坚定,而且会一直坚持下去。可能身为女性,更多的体会到修行的困难。因为世俗与天性的原因,感觉修行的障碍很多,来自思想上的,外在的条件等等。除了对长老尼们坚持不懈的赞叹外,更多的是激励自己,勇敢地走在佛法修行的道路上。 能出生在佛法驻世时期是幸福的,长老尼们能亲眼见到世尊、皈依三宝,并且出家修行更为殊胜。同时觉得自己也是幸运的,一直以为自己生活在困惑之中,以为科学可以给我答案,以为有人可以给我答案,而现在佛法给了我机会,除了感恩之外还是感恩。以前我觉得当机缘成熟的时候,自然有外力来帮忙,现在我期待更强大的外力,助我一臂之力,给我更强大的的信心与舍离心。 现在的社会生活,满足感官欲乐的方式太多太多了,要造下恶业真的是太容易了。所以我觉得,先人们积累的波罗蜜真好,可以很快地信仰佛教、皈依三宝,可以很快地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领悟佛法,从而证得圣者的果位。证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长老尼偈经里有例证说明,并非所有的长老尼都很快的成就阿拉汉果位,也并非所有的长老尼都能出家顺利。并非所有的长老尼,能在年轻时就出家修行,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点:依正信而出家,厌烦俗世生活,从而更加精进的修行,所以能证阿拉汉圣果。 反观现代社会,以财富价值来衡量幸福,无明增长了贪欲。现代的物质社会,多数把善说成是不善,把不善说成是善,没有了善恶的标准,导致人们的困惑越来越多,离无常与苦的实相越来越远。我就是沉湎其中之一者,因为贪欲,所以痛苦。虽然我也有打坐,但是我沉不下心来,专注不了禅修业处。我以为是自己的信心不够,但看了《长老尼偈经》之后,知道了‘疑结’是其中之一。诸欲不清净,也让我的心沉不进业处,我的心已经装满了贪欲,哪里还有时间与精力,去现观禅修业处呢? 看完《长老尼偈经》,并非所有的长老尼都亲眼见到佛陀、听闻佛法才皈依三宝,甚至出家修行。很多的长老尼没出家前,是在听闻某位长老尼弘扬佛法之后,才皈依三宝并且出家修行的。原来得遇善知识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而让自己身边的人也能信仰三宝,从而修行佛法。长老尼们在解脱之后所说的偈语,几乎都有对比,未解脱前烦恼充满内心,解脱后内心无比清凉、洁净,法喜充满。让我心向往之,烦恼多多的我,心执着于这、执着于那,却又无可奈何。希望自己努力修行,多积累一些殊胜的波罗蜜,令我早日解脱轮回苦海。 淡然点评:随喜贤友于佛法修行上的不断进步。
发表于 2011-1-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52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9 15:34 , Processed in 0.22149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