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71|回复: 0

[大德开示] 佛法的弘扬与构建和谐社会——惟贤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7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6月18日讲于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


佛教文化研究所设立的重要

佛教讲信解行证,信仰三宝、信仰因果、信仰业报、信仰功德。但这个信必须是正信,不是邪信,也不是迷信。为什么是正信?为什么与迷信、邪信有区别?这就必须要去了解,在信仰佛法中要做到信解相宜,才能巩固正信,结合实践,才能得到受用。
佛法从汉代传入以后,一直到隋唐都很兴旺,高僧们的学问很高,精通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精通佛教的教理。他们研究各大经论,并根据自己思想的发挥,建立了各个宗派,佛法在这个时候很昌盛,对当时社会的稳定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宋明以后,教义不昌,逐步流于形式,佛教教义不能弘传世间,佛法的弘扬就受到影响了。清末明初以后,由于杨仁山居士的提倡,办立祇园精舍,佛法逐步在居士中得到弘扬。以后有太虚法师出来弘扬佛法,办理了各个佛学院: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柏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在他晚年时,还办了巴利三藏院,佛教教义才得到弘扬,佛教在这时逐步走向复兴。所以寺庙应该是宣扬佛教文化的寺庙,弘扬佛法真理才能真正住持正法,使众生得到利益,使社会稳定,因此佛教文化研究所的设立是相当重要的。
佛教文化中最重要的是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佛教的教理。从历史传承一直到现在,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不管在音乐、诗歌、哲学、科学、雕塑、绘画、寺庙的建筑、美术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重要的体现,其表现形式和内容都与中国佛教文化是密切不可分割的。所以今天要净化社会,净化人心,必须要弘扬佛法。
各位师父和居士设立佛教文化研究所,开设佛教文化讲堂,这一个方向很正确,很重要,是高瞻远瞩和契理契机的。所以我来到这里很欢喜,很高兴。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佛法的弘扬与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根据自己就这方面的学习心得,提出来跟大家交流,希望大家提出指正。



佛法的弘扬与构建和谐社会

一、和谐的重要
二、佛教关于和谐的内容
(一)和谐首先要从心灵深处做起,要发挥心灵的光辉。
(二)和谐是道德的根本,儒家讲“仁”与“智”。
(三)从闻熏到行,因行与大乘佛果相应,有因必有果。
(四)从缘生法讲,诸法相资相助,相依相存,平等相待,和谐相处,这是佛家缘起论或者缘生论的中心。
三、佛教实现和谐之行
(一)依人乘的五戒十善,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实现淑世善民、济世利群。
(二)依声闻乘行果守持戒律,淡泊宁静,少欲知足,熄灭社会的权利斗争,使人们达到内心宁静平和。
(三)依菩萨行的大悲大智、福慧双修、度诸苦厄,庄严国土、净化世界。
(四)依六和僧团的精神,实现家庭的、集体的、社会的、国家的和谐。
(五)依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实行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四、总结
(一)总的来讲,佛法是实现真实圆满的和谐。
(二)和谐的目的。



一、和谐的重要
大家都知道当今社会的形式,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能够在和谐中稳步走向发展,使国家繁荣昌盛,达到小康之治,达到中华民族的复兴,这就需要和谐。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宗教界人士、爱好和平的人士,就希望世界和平,能够消灭战争,消灭灾害,使全世界人民都能在安定中过生活,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我们的国家由于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影响,一些余流还存在。
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对文化的冲击也是很大的。由于人们的私欲贪心,导致权钱斗争,逐步就形成了贫富悬殊,尽管中央在宏观方面有调控,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现在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用各种措施来进行文化建设,上两次在北京开会,这次在三亚开会,中央领导人都强调:“宗教在现在有它特殊的作用”,就是说以宗教教义,能够使人们减少贪欲,淡化贪心,达到内心平衡,从而使斗争逐步淡化减少,宗教在现在要起这么一个特殊作用。所以对于佛教方面来说,就鼓励我们要宣传佛教,弘扬佛教教理。
世界方面呢,有些大国强国,偏重于国防经济预算,用大批的经费来搞军艇、大炮、原子弹、核弹,造成一种战争的威胁,而且中东地区,由于民族宗教的问题,局部战争一直没有间断,又出现了恐怖主义,不择手段到处制造恐怖,这些都是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以宗教精神,特别是弘扬佛教文化,把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起来,使人心逐步走向正道,趋向和谐,要做到互利、互助、平等、互爱,互相尊重,和平就可以实现。
所以,根据目前国内国外的形式来讲,发扬佛教和谐的真理,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我们今天来讲,即要宣传发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之中特别是要宣扬佛教文化的真理。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多民族国家。为什么中国能成为一个大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民族繁盛,为什么呢?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教、道教、佛教从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过去中国社会三教并存,互相尊重。从儒家来讲,它是以“仁”为中心,讲仁爱,孔子在《论语》中,讲“仁”讲得很多,提到“仁”字一百多个。由仁爱的发挥,就提出仁义礼智信,提出四维八德,这就形成了我们中国道德的系统。
道家讲柔和:专气致柔如婴儿乎!讲和、讲宁静、讲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其中心还是个和字。这个“和”不管是儒家讲,还是道家讲,都是根据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什么叫天道?就是谦和之道,人和之道,和合之道,这是自然运行的法则,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春天,当温暖的季节来临的时候,万物生长,生生之气不息,这种“生”的中心就是仁,表现为天心仁爱。这一个中心不管儒家道家、诸子百家,都不离开的。在佛家来讲,境界更高,对象更广。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以前***提倡“以德治国”,现在胡景涛提出“实现和谐社会”,其中心就是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胡锦涛在“如何加强共产党员的执政能力”中提到“党员必须常怀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常怀为政之德”,《论语》上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之德”就象北斗星一样,在南方,在天气明朗的晚上,北斗星放光明,周围是众星环绕,说明居的位置很正当,就能高瞻远瞩,得到群众信仰、群众拥护,能够加强团结,增进民族利益。所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常思贪欲之害”,这就涉及到佛法的中心了,佛法讲修行,讲“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首先要消灭贪心,一般的人呢,由于贪心追求物质,追求五欲的享受,在不满足欲望的时候就互相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瞋恨就引起斗争,有斗争就有杀戮,就会形成混乱,家庭就不和睦,社会就不稳定,这些都是由于痴啊,痴就是无明,不懂得因果、解脱的道理。所以佛法修行的中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首先要断贪,淡化物质的享受,要少欲知足。
“常怀律己之心”,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要宽厚,平等对待。这一点在我们佛教的戒律中,从居士戒、比丘戒到菩萨戒,发挥的很完善。佛教戒律的中心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对人要宽厚,要尊重。
所以胡景涛说的这一句话,完全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佛家思想而来,尤其是佛教精神体现得很完备。他另外还有几句话:“权为民所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利要人民享受,感情要系在人民身上,利益要替人民打算。当这些内容的文件发下来以后,我读了很感动,若能够这样,就能够真正实现我们家庭的幸福,实现社会的稳定,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对于世界来讲,世界人心就能够净化,趋向和谐,就可以保持和平,进而消灭战争,消灭灾害。

二、佛教关于和谐的内容
(一)和谐首先要从心灵深处做起,要发挥心灵的光辉。
佛经说:“心净故国土净,心染故国土染。”不管是小乘经典还是大乘经典,特别是大乘经典:华严经、心地观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都是谈的这个内容。《华严经》里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心,无法而不造”、“若人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佛的心境广大如虚空,可以容纳万象,要学这个心。
佛教讲和谐,首先我们自己的内心就要善良、慈悲,要具有大悲、大智、大愿的心,这个和谐就不是形式上的了,而是与内心深处结合起来的,假如缺乏这一点,只是表现在形式上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貌合神离,遇到具体问题,就将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所以《金刚经》讲:“庄严国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庄严国土必须从心的深处庄严,佛说庄严国土不是口头上的,不是形式上的,而是首先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就是说要内心净化,内心净化以后,内心与形式相结合,这就是中道,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庄严。所以金刚经上的这一段,它的深意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佛说庄严国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所以和谐要从心灵深处做起,发挥心灵的光辉,才能求得真正的和谐。
(二)和谐是道德的根本,儒家讲“仁”与“智”。
一般来讲,作为人要发挥心灵的光辉,心灵是什么呢?心灵一方面是仁,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另一方面是智,智是什么啊?因为人的生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互相帮助,成为一个社会,成为一个人群,彼此有密切的关系,互相尊敬,能够共同合作,谋取利益,这个就是智慧,叫做“智”,所以心灵的本性离不开仁与智。
在佛教讲,这就是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觉性就包括大悲大智大愿,必须要恢复发扬这个觉性。这个觉分为本觉、始觉、妙觉。本觉就是本有的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众生平等;但是要发扬这个佛性必须经过熏习佛法、皈依三宝、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学习经典,这个叫始觉,就是开始觉悟了;由始觉经过一定的位次,从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到究竟位,这是唯识学讲的五位,华严经上讲的是五十二位。我们经过这五位或者是五十二位,就可以达到等觉,进入妙觉。所以佛教尊重众生的佛性,发挥人生的灵性,就是发挥众生的佛性,这就是道德的根本。
(三)从闻熏到行,因行与大乘佛果相应,有因必有果。
这个道理大家多想一下,比如我们从重庆坐火车到北京,或者飞机到北京,一般来讲,我上了飞机,或者上了火车就等于到了北京,你假若不上飞机,不上火车,你没有这个因,你就没有到北京的这个果。
老子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达到目的,就要开步走,开始走,就可以满愿。所以佛教讲因果,有因必有果,从法义讲,因果能够同时。在六因里面,佛教唯识学讲四因、六因,其中有相应因,它是同时的,有因就有果。所以我们要种因啊,要开始走啊,不能怀疑,要抓紧行动!
(四)从缘生法讲,诸法相资相助,相依相存,平等相待,和谐相处,这是佛家缘起论或者缘生论的中心。
佛教教义的中心,五乘共同的,就是因缘生法,而因缘生法的定义:一是讲因果,有因必有果;二是说明诸法的存在,一切生物的存在都是离不开缘,有因有缘才有果,而这个缘又相望,互为因果。
从时间上讲,前前无始,后后无终。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过去,还有过去、现在、未来;未来,也有过去、现在、未来,相续不断。那么从空间上讲,这个缘的存在,果的存在,离不开其他的缘,其他的缘又离不开其他的缘。缘生无尽,无尽缘起,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是互相依存,互相帮助,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那么这个教理就是华严经、法华经的中心思想。法华经的十如观,华严经的法界观,就以这个为中心。这个教理是很精深博大的,从缘起的关系,就可见到空性,缘起性空,消除我执,达到真正的平等。依缘起故懂得因果,依性空故就消灭常见,非断非常,就是佛教的中道思想。

三、佛教实现和谐之行
佛教讲信解行证,了解以后,懂得道理以后要付诸于行动,而不是空谈的。这在下边分为五点。
(一)依人乘的五戒十善,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实现淑世善民、济世利群。
这个五戒十善,以因果思想为指导,在佛法来讲,这是人天乘。太虚大师讲,学佛先从做人起,要具备人的道德,完成人格,在这个基础上发菩萨心,趋向于佛果,这是太虚大师确立人生佛教的中心。所以学佛首先要做人,太虚大师有首诗: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这是真理,也是符合现实的。
在历史上有几个出名的皇帝,印度的阿育王,中国的梁武帝,还有唐朝的唐太宗,他们信仰佛教,除了自己皈依三宝以外,在国内就提倡五戒十善。印度的阿育王把三皈五戒十善制定在国家的宪法之中,现在叫宪法,过去就是诏令,凡是他的臣民必须要皈依三宝,信仰因果,严守五戒十善,这是阿育王的事迹。阿育王过去曾是个暴君,东征西讨,南征北伐,杀了很多人,后来在高僧点化之下,皈依三宝,成为三宝弟子,以佛法治国,成为贤君。
中国的梁武帝,在南北朝的时候,统治南朝,除了修建庙宇,剃度僧侣以外,请高僧讲经说法,提倡戒杀放生、吃素,勤劳朴素,这些都是佛法思想、佛法精神。在南北朝中,他的朝廷生命最久,延续时间最长。其他的朝廷,几年就被推翻了,甚至一年就被推翻了,他的朝廷却延续了四十多年。
唐太宗在玄奘法师的感化之下,提倡佛教,所以我们国家在唐代时,佛法很兴盛,建立了各个宗派,文治武功,人民安乐,是一个太平盛世的朝代,这些都得益于佛教。所以一个朝代,在历史上来说,治乱兴衰与道德都有关系,而道德中特别是佛教的和谐思想,佛教教义的发扬,关系很大。
所以依人乘的五戒十善,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就能实现淑世善民、济世利群。要实现这些,我们的佛教居士林、佛学研究所、佛学社,就要团结居士,建立正信,沟通佛教文化,传播佛教精神,这个责任是很重大的。
(二)依声闻乘行果守持戒律,淡泊宁静,少欲知足,熄灭社会的权利斗争,使人们达到内心宁静平和。
这是个很根本的问题,声闻乘行果,就是讲净化人心,达到内心的解脱。如何达到呢?淡化物质,减少贪欲,过少欲知足的生活,在生活上要勤劳朴素,这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使人心在宁静中求得平和,家庭如是,社会如是,那就是一个和谐世界。依声闻乘行果,就能达到这个境界。
(三)依菩萨行的大悲大智、福慧双修、度诸苦厄,庄严国土、净化世界。
修菩萨行就是叫广大行,为什么叫广大行?就是发菩提心,包括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做到悲智双运,福慧双修。在佛家来讲,我们要修德。德是什么呢?以悲为主,有悲心就有德,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这是最高的德,有德就有福,就一切吉祥。有德的人,诸佛护念,人天欢喜,众人拥护。所以必须要修德,修德才能得到福。
佛教提倡做好事,存良心做好事,小善要做,大善也要做,积小善成大善,积小功德成大功德。这个人就有福,这个人诸佛护念,人天欢喜,就可以化险为夷,化凶为吉。但是单有福还不行,还要有慧。慧是什么?就是明因识果,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根据这个慧有正见,就可以走正道,才可以开悟,才可以证菩提。所以要做到悲智双运,福慧双修。在这个基础上,要度脱一切苦厄,救苦救难,象观音菩萨一样,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四)依六和僧团的精神,实现家庭的、集体的、社会的、国家的和谐。
佛家讲和合,具体表现在僧团里的“六和合”。这个和合有理和,有事和。理和就是必须懂得佛法真理,依佛法起大般若,以般若证得菩提。
事和就是在生活上,大家共同在一起,做到六种和合。
1、身和共住。身和就在一起,同在一起住。
2、口和无诤。大家彼此之间,不要挑拨是非,不起争论,不要专门看别人的短处,要看别人的长处。
3、意和同悦。大家内心要以法悦为食,要充满法悦,得到法喜,要有这个意、这个心。
4、戒和同持。大家都要遵守这个戒律,居士团体,大家要遵守五戒、或者八关斋戒、或者在家菩萨戒。出家团体必须遵守沙弥戒、比丘戒、出家菩萨戒,要培养道风。戒律是大家共同修持的。
5、见和同解。知见大家要了解,我们在座的,我们的佛法研究所,研究某一个问题,某一部经,某一个论,大家都得到了解,大家都得到提高,都能够享受这个法益。
6、利和同均。在生活上、穿衣吃饭、旅游、交通各方面,大家共同享受,不要搞特殊。
这就是六和合的精神,这个六和合精神虽然是出家僧人讲的,实际上贯通于出家在家,都需要这个和合精神。
假如家庭实现和合,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社会有这个精神,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稳定的社会。国家有这个精神,就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走向富强的国家。世界有这个精神,那就是一个和平的世界、没有灾难的世界。
实现六和合,要具体体现在行动上。佛在世时,建立祇园精舍、竹林精舍等许多精舍,都是一个个的和合僧团,其中包括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佛说法时,千二百五十余人,其中有大菩萨,有居士,这就是个和合的集团,这个和合的集团到中国来就发展成为寺院,在家信众的各种团体也是根据这个和合精神,发展起来的。
(五)依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实行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这个也是菩萨行,我把这个特别提出来,着重在四摄。四摄就是菩萨以这四种来摄受人群,摄化众生。
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解决困难,以物质来供给别人,帮助别人。法施就是以佛法真理来解决迷惑。无畏施就是解决别人的恐怖、不安全,让别人远离恐怖,得到安全。
爱语,人与人之间要说爱语、和合的语言、真实的语言、正直的语言。要从爱语中取得和谐。不要说挑拨话、不要说粗恶话、不要说谎话、不要说下流话,要说和合语。
利行,利益人民的行动,就是尽义务而不享权利,尽量做好事而不吭声,不张扬。这是很了不起的。
同事,就是共同遵守法律、纪律,共同生活,甘苦与共。
这个四摄是相当重要的,是根据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来的。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见善随喜,平等对人,不分男女,不分尊卑老幼贵贱。以四无量心来实行四摄,就可以实现人间的和谐,实现世界的和平。
以上这五点,就是在行动上,从做人到修解脱行,由解脱行到修大乘的菩萨行,包括五乘。宗喀巴大师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又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下士道就是讲做人,要保持人身。中士道就是讲出离心,要守戒,要少欲知足,要淡泊生活,要勤劳朴素。上士道就是菩萨行,以菩萨的大悲大愿大智修四摄六度。所以实现和谐之行,就包括这几个阶段,这是佛家的和谐之行。

四、总结
(一)总的来讲,佛法是实现真实圆满的和谐。
如何实现呢?首先要从心做起,而心灵的体现就是慈悲、智慧、公正、宽厚。要把我们心灵的宝珠发掘出来,使它放光辉,得到明心见性。
(二)和谐的目的。
1、实现社会的和谐。就是使人人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包括对一切生物。一般人们讲和谐,乃至于儒家道家讲和谐,都是讲仁,佛家的境界就比较高,佛家的和谐遍及于一切生物,包括胎、卵、湿、化、飞潜动植。《金刚经》上讲:“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要使这些胎、卵、湿、化、飞潜动植都避免恐怖、避免压制,能够安静地生活。为什么佛教的菩萨戒,第一条要戒杀生?要素食,什么原因?就是注重一切生物,把慈悲和谐运用到一切生物身上。
2、实现自然的和谐。这一点佛教菩萨戒、比丘戒都讲得有。不要破坏自然、不要破坏园林、不要砍伐森林、要维护森林,不使自然染污、空气染污、环境染污。假如自然、园林、绿化遭到破坏,那就一切都染污了,疾病就要出现,灾害就要出现了。所以必须要真正爱护自然,爱护生物,从而达到环境净化,社会净化,整个世界才能净化,才能实现和平,消灭战争,才能实现过去我们中国所讲的大同社会、佛家讲的人间净土。
我曾经读过欧洲学者的著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把《理想国》、《乌托邦》,与我们中国所讲的大同世界、与佛家所讲的人间净土来比较,其境界差得很远!他们现在根本没达到,所以欧洲的文明不同于我们中国的文明,东方和西方的文明就差别在这一点上。所以,我们必须实现东方文化的这个和谐精神,不管儒家的、道家的、特别是佛教意义上的和谐,才真正能够实现全世界的和平。
正晓  2006.2.7 1:07:48    QQ:99646309   
   
(3620-4)  显示次数:2804(2643+161)            

太虚大师思想及僧制建设研究——惟贤法师   
  太虚大师思想及僧制建设研究
——2005年6月16日讲于人民大学——

一、太虚大师生平简介
二、革新佛教思想的要点
三、有关佛教革新思想的论述
(一)八宗平等
(二)对佛法的判摄
(三)关于人生佛教
四、有关僧制建设的论述
(一)整理僧伽制度论
(二)僧制经论
(三)建僧大纲
(四)菩萨学处

一、太虚大师生平简介

太虚大师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论家,又是革新佛教的创造者,他的一生是在艰难的岁月里度过,但他所做出的成绩却是很大的。他提倡的人生佛教,就是以后赵朴初老居士,在1982年中国佛协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人间佛教。现在中国佛教协会的章程,就是以人间佛教的思想为指导,佛教的各项工作,各个寺院、各个佛学院都是根据这个思想在开展工作。
太虚大师的著作已经整理出版,风行海内外,他写的三宝歌,现在已经成为海内外佛学院的校歌,影响很大。
我亲近太虚大师将近十年,从16岁到21岁在汉藏教理学院读书,21岁以后,一直到26岁左右,与大师通信没有间断,受太虚大师的教育很深。他在汉院给我们讲真现实论、人生佛教、今菩萨行、菩萨学处,还教我们写诗,他善于诗歌,书法很好。
大师是浙江崇德人,1889年农历12月18日生,于1947年1月17日圆寂在上海玉佛寺,享年59岁,将近一个甲子。
他诞生以后,二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幼时全是靠外祖母抚养、教育。外祖母是信佛的居士,经常带着他朝山,拜佛,从小种下佛根,对于寺庙印象很深,对于佛菩萨很崇拜。接着,在家里受他舅父的教育,他舅父设有私塾,在私塾里面就读四书五经、学文学,奠定了儒学、文学的基础,16岁就出家于苏州木渎浒墅乡某小庙,是平望小九华寺的监院士达给他披剃的,取法名叫唯心,他的师祖奘严给他取法号太虚,“太虚”之号就是这样来的。从此以后,一直用太虚之号。
后来,他在天童寺,听道阶法师讲演佛学,从歧昌法师受法华经、楞严经、指月录、起信论,奠立了他佛学的基础。接着不久,杨仁山在南京办祇园精舍,这是中国最早的一个佛学院,现代式的佛学院,同他在一起学习的都是中国后来的一些知名人士。这是他在研究佛学方面的一个重要过程,最重要的还有,他两次静修,一次读《大般若经》,读了以后有启发,豁然开悟,后又阅读华严经,那种开悟境界又继续出现。第二次在普陀闭关,在闭关期间,除了静坐、修禅、礼拜、念佛以外,他广读经论,在关中写的著作比较多,关于楞严、起信论解释等,这一系列都是形成他佛教理论的基础。
1908年在广州,先与一个叫华山的僧人认识,华山当时的思想比较开明,不满意当时佛教的现状。大师与华山认识后,谈得很投机,华山就请他观看其所携带的新书,是清初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所著的,以开发他的思想。大师之佛学救世之宏愿,由此勃发而不能自遏。
接着又认识一个当时随从事孙中山搞民主革命的一个僧人叫栖云,他和栖云很谈得来,栖云就介绍当时的进步书籍,包括中国的、欧洲的、还有政治经济方面的理论,包括各种主义,这些对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启发,大受革命思想之掀动。
1909年至1910年,由于华山之策发,栖云之怂恿,他就学于南京祇园精舍。
1911年,与跟随孙中山革命的一批人相识,革命党广州起义失败,黄花岗72烈士牺牲,太虚大师还作了诗来追悼,当时政府就怀疑他,要查办他,他就到处跑,东躲西藏。
1912年,他与仁山等,在江苏金山,提出组织中国佛教促进会,成立金山寺会所,谋新中国新佛教之建设,要把金山寺办成佛教大学,来培养僧才,培养佛教新一代的接班人,他提出这个思想,结果在开会大众通过以后,一部分僧人不服,就组织了几十个人冲进会所,仁山挨了打,他也挨了打,还被打伤了,这活动受了挫折。
当时佛教的形势很不好:一方面佛教本身从宋元以后,教义不昌。我们大家晓得,佛教最昌盛是在隋唐,建立各宗派,宣讲教义,宋元以后,教义不昌,寺庙的传统是禅宗、净土宗,实际上一是落于隐遁;二是落于往往求死后解脱,对于人生,对于生前应该做些什么,佛教徒就往往提不起来;三是僧制腐败,僧人的制度受历史的影响形成家族制、法派制,违反僧团的十方公有制。对于这个现状他不满意,再加上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提倡庙产兴学,僧人惶惶不安,把庙产一提,就没有了生活,不能过日子。由于以上内部外部的原因,就促使了太虚大师革新思想的产生。
1913年他的戒师八指头陀圆寂。八指头陀因为庙产兴学,就向北洋军阀政府请愿,没有达到目的,而且受了当时主管机关头头语言上的侮辱,回来以后非常愤慨,然后就圆寂了。太虚大师在追悼他的戒师父寄禅和尚(八指头陀)的追悼会上就开始明确提出佛教三种革命:(一)、教理革命;(二)、教制革命;(三)、教产革命。
他这个革命实际上是革新,不是把佛教变正过来。
教理革命就要提倡人生佛教,不提倡空谈的、隐遁的或者死后的佛教。教制方面,改革原有的制度,要把家族制、私有制、法派制改过来,成为佛教集体公有,十方丛林十方僧,不能子孙相传。教产革命就是化私产为佛教的集体公产。
他提出这三种革命,就从那时开始。
从他提倡整顿僧制、改革僧制以后,在各个地方都遇到当时保守派的反对,后来他把重心转移到:一方面是讲演佛法,传播佛教文化;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办理僧伽教育,从培植僧才着手。从此以后,他创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柏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在他圆寂以前还准备在西安办巴利三藏院,包含藏文系、汉文系、巴利文系,英文系的综合佛学院。他要求佛教在各个系统都有人学。以便把佛教弘扬于世界。他办教育的思想是宏伟的,在这方面,就比较有成绩。中国佛教能够延续到今天,就是办教育的成绩。
太虚法师的一生,就象我刚才所介绍的一样,他是在不平静的、艰难的岁月里度过的。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成立,北洋军阀统治,一片混乱,加上庙产兴学,内外交逼,北伐以后,军阀又互相斗争,形成军阀割据,情况还是照旧,后来尽管有短时间的统一,接着就是抗日战争的爆发,当时的国民政府由南京迁都到重庆,重庆就成为陪都,他也随着到了重庆,他是在颠沛流离中过生活。他的一生,总的说来,一是首倡佛教三种革命。二是革新僧制,创办佛学院。三是曾经赴欧美弘法。四对于国家民族很热爱,当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的时候,他就向日本佛教徒呼吁,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在国内就提倡组织佛教青年护国团,抗战发生以后,他又提倡佛教徒受防护训练,救护训练,从上海到武汉,到重庆,相继的组织僧侣救护队,在日机轰炸之下,救护死伤军民,抗战不久,他又组织国际佛教访问团,访问缅甸、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宣传中国抗战,呼吁支持中国抗战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
他圆寂以后,上海开盛大的追悼会,经过火化,烧出三百多颗舍利子,有五彩舍利子,最奇妙的是心脏不坏,心脏上面也点缀了很多舍利子。是他真实修持忠于三宝的证明。
以上,就是我将太虚大师生平以及革新思想的形成,简单叙述了一下。

二、革新佛教思想的要点

从以下八个方面来阐述。
(一)主张佛教的行持,在行之前,首先要具足信仰。这种信仰是理智的信仰,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从信仰佛教以后,启发人的心灵。人的心灵是仁爱的,理智的,这种心灵就与佛陀证的果相应。因位的信与果位的佛陀的觉的境界相应,就成为大乘菩萨的因,所以重在首先要有信。华严经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二)考察佛法的真伪必须要以佛家的基本教理为准。佛经都是由佛亲口宣说,而佛经的内容都是佛陀的自证境界,这种自证境界不是世俗人一般的知识、一般的理智可以推测,可以理解的。因为世俗人的理智或者知识,是凭五官感觉而进入理性认识,是一种意识境界,有分别的境界,而佛陀的境界,他是超乎时空,超乎语言,不可思议的。提出这个论点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当时发生了一些论战:说什么,大乘非佛说呀,楞严经非佛说呀,起信论非佛说呀、非马鸣菩萨所造呀。假若以世俗的观点,以世间的进化论的观点,或者通过训诂说解释经论,认为某个经论是真的,某个经论是假的,以这种观点来对待佛法,就根本与佛陀的自证境界不相合。考察佛法的真伪必须要以佛家的教理:四圣谛、三法印来衡量,是不是合乎四圣谛法?是不是合乎三法印?是不是合乎因果、缘起性空的论理?要以这个来衡量,不能以那个进化论的眼光,不能以训诂学的考据方法来对待佛法。
(三)根据契理契机的原则,上契诸佛理,下应众生机。佛法一方面不能违反佛经的原则,要发扬,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众生的根机,就是要适应社会,适应群众,要与时俱进,从这些方面提出新佛教的理论和僧制的改建。
(四)提出人生佛教。认为人生完成道德,提高人格,自利利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与大乘菩萨行相应,就可以建立人生佛教,有利于现代社会,有利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使众生在生活中获得美满幸福,所以做人,必须要完成人格,进一步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才能完成佛果,这个不是空洞的,是很实际的。
(五)提倡佛教应世与救世。应世与救世,是什么意思呢?提出建立新佛教,一方面改革佛教的制度,保护佛教寺庙,救寺救僧;另一方面把佛教真理弘扬出去,净化人生,使世界、使人们得到挽救,这就成立现代佛教的思想。
(六)僧团与信众的关系。在佛教集体中,首先应该注意僧团,僧团是主体,以僧为主体,而信众是围绕僧团做为护法,在僧团中、在佛教集体中,应该以僧人来领导,居士做为护法。
(七)尊重中国佛教的传统,特别是中国大乘宗派。这是因为当时内学院、欧阳渐提出来的观点:他认为佛教是应该承继和学习印度,像龙树,无著、世亲的学派,中国佛法没有什么建树,不值一学。太虚大师就持相反的态度,他认为中国像教是我们的祖师根据佛说的原理,就自己的研究和心得加以发挥创立,在教理方面,在结果方面都不违反佛法,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所以他尊重中国佛教各宗派的优良传统,以此传统,结合新时代的思想,根据上契诸佛理,下应众生机的原则,来建立人生佛教。
(八)爱国思想,爱国爱教。如抗日战争中组织救护队,佛教国际访问团,拥护抗战等。

三、有关佛教革新思想的论述

有关佛教革新思想的论述是:八宗平等、对佛法的判摄、关于人生佛教。
(一)八宗平等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方面翻译、一方面讲学,从萌芽到成熟的阶段,当时的派别就有十一种,到了唐代以后,才正式形成宗派,计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又有史家将小乘的俱舍归入法相宗,成实归入空宗,故一般只提八宗)。
大乘八宗,慈恩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这几个宗的内部来看,多偏于教理的发挥、解说,当然也讲教理行果,但着重是教理,另外从禅宗、密宗、净土宗、律宗来讲,偏于行持,重在讲行,教理方面就不如前面的广繁。八宗中在历史上又将禅宗称为宗下,也叫宗通,将经教又叫说通,教下。
为什么他提出八宗平等?因为在历史上,宗派之间互相比较,互相争辩,在判教方面有很多差别,不统一,太虚大师就认为各个宗派都是平等的。为什么?
1、各宗虽然是有差别,但在大乘境界上与所觉的菩提果方面都是平等的。在行持方面有差别,各有各的行持,参禅哪、念佛哪,讲经哪、守戒哪、修密哪,但在境界上,在佛的果报上都是一致的,从境与果来说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差别,讲见道,讲证佛果,这个不能有什么差别,都是平等的。
2、各宗祖师都是根据佛经所说的教理,在各自的行持,各自的心得方面发挥出来,并不是违反佛陀的教义,都是与教理相合,同属于大乘教,条条江河归大海,条条道路通长安。从这些方面来说没有什么差别,平等无二。
3、中国佛教的特点就是大乘佛教,从历史以来,学佛的人不管出家在家,都离不开八宗,学一宗同时涉及其它宗派,都要了解,都要互相圆融,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这是中国佛教的特点,应该保持,应该发扬,是平等无二的。这个思想,在他的著述里面,在武昌佛学院有一次集体对大乘起信论的解释,他写的序上有阐述,后来他写了一部书,叫《大乘宗地图》,进一步把这个思想发挥出来,提倡八宗平等。
(二)对佛法的判摄
他根据中国佛教的情况,提出新的改革,建立人生佛教。建立人生佛教,有利于社会、国家、世界;对全体佛法的融贯,做出新的判摄。这是个重要的判摄,有三要点:教之佛本,三期三系;理之实际,三级三宗;行之当机,三依三趣。
1、教之佛本,三期三系
佛教的传播是本于佛说,不是离开佛说以外的,本于佛说就分为三期三系。
第一个时期,是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就是小行大隐时期,小乘教盛行,教典有《阿含经》等,大乘经隐没不彰。
第二个时期,大主小从时期,佛灭度后第二个五百年,大乘佛教盛行,包括般若,法相唯识,从马鸣菩萨的起信论,到龙树菩萨的般若,到无著世亲菩萨的法相唯识。
第三个时期,密主显从时期,密宗盛行。密宗佛教是一种特殊的形式,讲三密相应,灌顶,修供,念咒。形式上是结合当时的印度教,内容包括大乘中观宗的思想。密又有东密西密,西密就是指西藏,东密就是指日本,日本的密教还是中国传过去的。
三系,就是根据三个时期建立三个语言系统。第一,巴利语系;第二,汉语系,包括大乘各个宗派;第三,藏语系,以藏文佛学为主;合起来就叫三期三系。
2、理之实际,三级三宗
什么叫理之实际呢?就是佛教的教理是符合佛陀的本怀,也与客观真理相合、所以就叫实际。
什么叫三级呢?佛教分为五乘:人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佛乘。其中,又分为三级:
第一级讲因缘生法,是五乘共法。五乘共同的要相信因果道理,因果事实,因缘生法的原理,这是第一级。
第二级讲四谛、三法印,是三乘共法。这是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都要讲的,修解脱行。求生死解脱,必须要通过四谛、三法印,为小乘,大乘所共修,所以叫三乘共法。
第三级讲法相、法性、真如,这就是大乘不共法。
五乘共法的因缘生法,三乘共法的四谛三法印,大乘不共法的唯识法相、缘起性空、真如法界,大师又融成三宗,第一法性空慧宗,第二法相唯识宗,第三法界圆觉宗。八宗汇成三宗。
这三宗把中国大乘佛教的八个宗派都融汇起来了。法性空慧宗,讲般若,为龙树一系的中观派;法相唯识宗,讲唯识法相,是无著世亲一派;法界圆觉宗,根据起信论,楞严圆觉经,直讲真心,回俗向真,转妄成真,真指如来真心,叫法界圆觉宗。这就把所有的大乘宗派融汇起来了。
3、行之当机,三依三趣。
讲行,行就要随机,机是根据地点不同、人不同、时间不同来进行,从实践上讲,必须要适应根机而弘法。
(1)依声闻乘行果,趋发大乘心,这是,以小乘为主,先求解脱道,后来趋发大乘心,回小向大,属正法时期。
(2)以天乘行果,趋向大乘果,什么叫天乘行果呢?就是密宗讲的,必须修成天人身,以天乘这个形象作为本尊,作到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佛。包括净土法门属像法时期。
(3)以人乘行果,趋向佛乘。在以人为主的基础上,发菩萨心,向上增进,就可以趋修大乘行,就可以得到佛的果,这就是像法时期以后的末法时期,这个时期比较长。
太虚法师认为,第一个时期,以小乘为主,现在不实际。为什么?因为它是与世隔绝,山林水下修行,是隐遁的,保守的,容易受到讥嫌。第二,以天乘行果,趋向佛乘,这个就难免带神秘气味,容易被讥谤为迷信、神秘,也不适合。只有必须以人乘行果趋向菩萨乘,而证佛果,比较实际,适合现代。所以他提倡人生佛教就基于这一个理论。
以上就是太虚大师关于对佛法的判摄,教之佛本,三期三系;理之实际,三级三宗;行之当机,三依三趣。这是太虚大师根据印度的佛法和中国传统的佛教,结合现代,把它判摄出来,建立人生佛教,至为精要。

(三)关于人生佛教
人生佛教,就是以人乘为主,兼修菩萨行。太虚大师讲,要做一个人,首先要做一个完人,完成人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以后就要做超人,超人是什么呢?就是比人要高一级,修解脱行,少欲淡泊,求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超人以后要做超超人,超超人就是菩萨,菩萨发大乘心,本着大智慧、大悲心、大愿力、大无畏这种精神,救苦救难,度脱一切苦厄,这就是成佛的因。所以必须在完成人格的基础上,要做一个完人,一个超人,一个超超人,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佛陀就是一个超超人,完成人格的第一人。康有为曾说:佛陀是世界上第一个完人!
如何做人呢?就要遵守三皈五戒十善,要明因识果,保持人身。如何做超人呢,就要宁静淡泊,净化内心,求身心解脱。如何做超超人呢?就要具足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的精神,发菩提心,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修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既度自己又度他人,而首先要度脱他人,度脱他人才能度脱自己,自利利他。这就是修菩萨行的标准。
所以提倡首先完成人格,这样就避免世人将佛教当成消极保守的和神秘迷信的这种讥嫌,而是人格化、是做完人的这么一个目的,现代社会就适应这种根机,所以必须要提倡人生佛教。他在晚年,就把关于人生佛教的理论,收集起来,编成《人生佛教》,在临终之前三天,把赵朴老喊到上海,把《人生佛教》交给他,对他说:“你好好学习,这是我的志愿。”(这件事,是赵朴老到四川时亲自讲给我听的)。后来赵朴老根据他的《人生佛教》,提倡人间佛教,所以今天的人间佛教,其基础就是人生佛教。当然人间佛教的内容根据当今时代,又有所发挥。
太虚大师有两首诗:
第一首: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是他基于人成即佛成的真现实论写的。
第二首:如果发愿学佛,先须立志做人,三皈四维淑世,八德十善严身。把佛教的道德与儒家的道德融合在一起。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四维就是礼义廉耻,中国战国时期的管子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八德也是儒家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太虚大师讲五戒的时候,把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来解释,所以他对儒家很肯定,认为儒家在做人的道德方面的确是有道理的,很符合中国传统。
关于人生佛教,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四、有关僧制建设的论述

大师鉴于当时僧制由于中华旧社会的影响,僧制已经是腐朽了,变质了,完全是家族化,法派化,流于形式,所以就提倡改革僧制,有四种论述。
第一,1915年,写了《整理僧伽制度》,提出生平志愿: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珈菩萨戒本。
第二,1927年,作《僧制今论》,比《整理僧伽制度》有所改进。
第三,1930年,作《建僧大纲》,比《僧制今论》又进一步。
第四,1940年,写了《建立菩萨学处》,这个菩萨学处实际上就是以僧人为主的、容纳在家居士,包括军政学商界在里面的一个现代僧团,叫菩萨学处,是一种现代化的僧制。
(一)整理僧伽制度论
《整理僧伽制度论》,有四方面,一是僧依品,二是宗依品,三是整理制度品,四是关于建立法苑、莲社的组织。
1、僧依品
僧依品设立住持部,以僧众为主,严修律仪,重视僧人形象,这一点太虚大师从生前到他圆寂前都是始终坚持的。
我在汉藏教理院读书的时候,他就提出约法三章。第一:服装保持僧装,不能穿其它的服装;第二,生活上一律素食,禁止荤食;第三,男女有别,在佛教团体,特别是僧人的团体,女众部另住一处,女宾来了就到女众部住,与男众部分开。这些方面要严肃,现在中国佛教协会提出“僧装、素食、独身”的僧人形象,实际上太虚大师早就提出来了。他本人终身素食,穿一身灰布僧衣,生活很简单。我跟他一起吃早饭和午饭,有过好几次,的确简单得很的。生活很简单化,不象现在有些大方丈的那个派头,他没有。所以他要严肃僧人的律仪,整顿僧纲,树立僧人的形象,这是僧依品的内容。
2、宗依品
就是僧人修学佛法必须要以中国佛教大乘八宗为主,学习过程中也以佛法为主,不能偏于世俗知识,而佛法不能离开大乘八宗。
3、整理制度品
包括个人的剃度、受戒、以及教团、教制、教产、教规,各种制度要建立,分别进行整顿。不能混乱,一切依制度办事。
4、建立法苑、莲社
这是一种方便法门,法苑就可以应付经忏,满足世俗人的要求,摄受俗众。使他们在中间受到佛法的教化。但寺庙主要的功能不是在做法事,赶经忏不是主要的,只是附带的。莲社主要组织老弱的僧众日日念佛,专修净业。
还有就是关于建立在家佛教徒的组织,在汉口,首先建立了佛教正信会,团结居士众修学。
当时太虚大师估计,全国约有80万的僧众,这个整顿是以80万僧众为对象。
(二)僧制今论
这时,太虚大师把80万僧众缩小为20万,认为僧人在精不在多,在于质量的精,而不在数量的多,所以缩小到20万,这里面又有分别。第一,16万或者18万僧人可以从事生产事业,搞农工商等,自食其力;第二,选出2万或者4万的僧人修学佛法、弘扬佛法,作为住持僧人。第三,寺庙产业除了维持寺务以外,其余投入生产,搞资生事业,僧人半劳动,半修行,参照唐代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即农禅并重。这个僧制今论的提法比僧伽制度论提高了一步,而且人数少了,主张在精不在多。
(三)建僧大纲
此篇僧人又缩小了,太虚大师估计全国僧众只有35000人,由20万再缩减到35000,建立三级僧制,第一叫学僧制,第二叫职僧制,第三叫德僧制。
学僧制就是比丘僧制,受了比丘戒,大概1万人,主要内容就是要学习,在律仪院、普通教理院、高等教理院里学习。律仪院是学习二年,普通教理院学习四年,高等教理院学习三年,最后还有观行参学处,要以实际修禅观,与实践相结合,这是三年,前后总共十二年,作为一个学生必须要学习十二年,才能住持正法,弘扬正法。不象后来的佛学院,只学三年二年就行了,大师认为修学时间短,没大成就,也不能管理寺庙。所以学僧制,他提出要十二年。
第二职僧制,什么叫职僧制呢?就是菩萨僧制,大概25000人,菩萨僧制的责任是什么呢?就是办理慈善事业,教育文化事业,由僧人来做,叫菩萨僧。
第三是德僧制,也叫长老僧制,这一种就是戒龄久,岁数比较大,是专门修持的,在本庙修持、或者在山林修持、在茅篷修持。寺庙就有责任把他养活下来。
另外除了这些僧众以外,其余有些僧人既不能做学僧,也不能做职僧,那就分一部分产业设立养老院、残废院,使老弱病残也能生活。
其余还有一部分僧人就是根本没有信仰的,在庙里也不守规矩,对于这些人干脆就淘汰,叫他还俗。也可以让他参加佛教办的农场工厂。
这些内容即是僧制大纲,我们看一看,从《整理僧伽制度论》到《僧制今论》,再到《建僧大纲》,它是一步步的提高,一步步的升级。结合时代,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宏大的主张。我们今天的寺庙,实际上来讲,都要朝这个方向走,不然是走不通的。所以太虚大师的思想在那个时候是很先进的,登高望远,胸怀宽广。
(四)菩萨学处
菩萨学处的提出是1940年,是在汉藏教理院的一期培训班上,先讲今菩萨行,接着就讲菩萨学处,当时我在汉藏教理院学习,我亲自听到他讲的,并且我也做了笔记,他讲今菩萨行,就是说要做个现代的菩萨,他自己称自己为太虚菩萨。他有首诗:
我今学修菩萨行,我今应证菩萨名,愿皆称我以菩萨,比丘不是佛未成。
大家喊我菩萨,我不是比丘,我也不是佛,我遵守的菩萨戒,我没有成佛。他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学做菩萨,大家都学菩萨,就能净化人心,净化世界,是好事情。所以他一是提出今菩萨行,二是建立菩萨学处。要求参加菩萨学处的要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要具备精深博大的佛学知识,也要懂科学,出家的要参加文化教育、医务工作,在家的要参加工农商学兵,军界、政界、经济的各方面工作。
菩萨学处有一个总纲,作为出家菩萨,要经过律仪院学习二年,教理学院四年,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修行,修止观,然后搞什么工作呢?搞教育、文化、医务,为出家菩萨。同时也可以容纳在家居士作为在家菩萨,在家菩萨就分为结缘三皈,正信三皈,要参加在家菩萨的培训班,学习在家菩萨的戒,居士戒,学习佛法的基本教理。然后,从事实际工作,也可以搞医务、搞教育,另外也可以进工厂,进农场工作。同时经过学习后,可以普遍的到各个岗位:学界、教育界、政界、商界、军界工作。以菩萨精神服务人民,也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作一个菩萨应该是这样子的。这个思想自提出来以后,一直没有间断的在宣传,到他圆寂前一年、在宁波延庆寺跟大众讲法的时候,他又提到菩萨学处,很可惜的是,从开始提倡到他圆寂一直没有实现。
菩萨学处实际上就是一个现代僧团,现代寺庙的典型。
我在汉院的学业结束以后,随雪松法师到开县创办大觉佛学院,当时佛教状况还是不很兴旺,僧人散乱,因为新的僧制没有建立,再加上地方上强拉僧人当壮丁,庙产兴学的风气仍在,我当时就带着问题,写信问他:“大师,现在形势这么不好,佛教的前途怎么办呢?”大师给我回信:“我从过去到现在,都在讲菩萨学处,必须要建立菩萨学处,实现菩萨学处,内容包括组织出家和在家的一起,成为一个现代的僧团,现在虽然办佛学院,都是零星敷衍,没有什么大成效。”他又提到他的菩萨学处,他勉励我:“你年青呀,要继续深学,继续修养,不忘深造于学,修养于德,等待机缘哪!”这是太虚大师给我写的一封信,所以他随时都没有忘记他的菩萨学处。
太虚大师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过生活,只活到59岁,他提出的这些,很多没有实现。主要在办教育弘法方面,比较有成效。
今天讲这个题目,对于我本人来说,钩起若干回想。我现在85岁,始终如一的根据太虚大师,根据他的志向在努力,关于这个题目,内容比较多,我只是提纲的讲,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正晓  2006.2.7 1:11:46    QQ:99646309   
   
(3620-5)  显示次数:3194(3052+142)            

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惟贤法师   
  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
——2005年6月17日讲于北京大学——


一、现实的定义
(一)佛教的世界观
(二)太虚大师对现实的定义
二、佛陀的现实观
(一)出家的原因
(二)世尊之所传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
(一)缘起论
(二)《瑜珈师地论》讲述的四种真实
四、面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一、现实的定义

现实的定义:顾文思义,现,就是现在。实,就是真实。说现在,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虽然它和过去未来也有联系,但我们说的是现在。实:是真实。也就是说这一个境界不是幻想的,不是臆断的,不是空洞的,这就是现实。哲学上讲现实,科学上也讲现实,但是佛教所讲的现实,既有理论,也有教义,也有实证。从认识到实证来了解现实,这就与科学、哲学所讲的现实不同,它是讲求实证的。佛教讲实证,这个实证是世尊自证的境界,由自证境界流于言教,流于言说,这与其他学派不同。
(一)佛教的世界观
对于佛教来讲,世界分为三种:
一种是有情世界,也叫做众生世界,三界五趣,流转生死的世界都叫做众生世界。有情世界,佛教讲的比较宽,不但是人,还包括动物、植物在一起,是一个联系的整体。
一种是器世界,什么叫器世界呢?就象有一个东西一样,可见可拿。那就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从微观到宏观。微观:佛教称为微尘,芥子;科学上讲,元素以下,称原子、电子、粒子,这是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就是以微观世界为基础,而积合起来的一个世界。从佛教来讲,一个日月星辰照明就是一个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世界就是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就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大千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由此推论,有无量无边的世界。就象现在天文学讲的,无量无边的星球,一千二百个恒星组成一个银河系,有若干个银河系。
至于圣者世界,佛教讲的就是净土。净土就是修行的人净化了心灵,经过修行后进入贤位,圣位。在小乘来讲:三贤四果。在大乘来讲:三贤十圣,就是菩萨行。地前因位菩萨叫贤位,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乃至证得究竟的菩提果位,那就是圣位。从贤位到圣位,从因位菩萨到果位菩萨,乃至等觉、妙觉。华严经讲的五十二位,这些都是圣者世界。同时在佛教来讲,有几种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就是凡圣交参,有凡有圣;方便有余土就是声闻、独觉所居,修解脱行的;实报庄严土就是菩萨所居;常寂光土就是佛的法身所居。分析得很详细,很有等次。
以上所介绍的是佛教对于世界的看法,有有情世界(众生世界),有圣者世界,有器世界。而且这些世界面对现实可证、可观察、可了解,由现证因量而知就可推论。所以过去有人认为,佛教亦是宗教亦是科学亦是哲学。原因就是:说它是宗教,是因为它有信仰,信仰三宝,信仰因果,类似宗教,但却不是一般宗教。一般宗教讲神权,讲上帝,讲真主,讲神权统治,佛法不讲这个,它信仰三宝,信仰真理,是正信。说它亦科学,因为佛教讲实证,讲因明、现量、比量、圣言量,有分析归纳,符合科学方法。佛法也是哲学,讲思辨。佛法的哲学除思辨外还有实证。但说佛教完全是宗教,完全是科学,完全是哲学,也是不对的,一般意义上的宗教、科学、哲学都不能包括它的内涵。所以说佛法是精深博大的教义,境界很高。
(二)太虚大师对现实的定义
从佛法的修持来讲,佛法修持讲实际,一般讲由三慧到三学。三慧就是三种智慧:闻慧、思慧、修慧。闻慧在三量中称声量,由音而入,由音声而了解;思慧,一般讲是比量,推度而知,观察而知,比较而知,得出结论,这是思。修,就是通过实践,达到实证境界。佛家的实践方法就是戒定慧、八正道。当然在菩萨位次观点又不同,行,又要广大一些。在修中由于内心的自证境界,就是真现量,这个现量如何产生呢?就是由根本智产生。入真见道后,产生开悟,称根本智,这个根本智离言说,绝百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不可思议的。由根本智,由于佛陀的悲心,为了方便接引度众生,建立教法,就称后得智,都是离不开智慧。
太虚大师有本著作叫《真现实论》,原名《现实主义》。我在汉藏教理学院读书时,太虚大师亲自给我们讲过,他在解释“现实”的定义时,有这么几句话,对“现实”的四种甄别:
一种现变实事
二种现事实性
三种现性实觉
四种现觉实变
现变实事:我们看见眼前变化的现象,一切现象在众生境界,分别多,执着多,什么都要分别自他、人我、男女、尊卑、上下,划出若干鸿沟。这若干鸿沟纷纷划出,众生片面执以为实,引起贪求。但在佛法讲,一切都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是变化的,没有实性。所以现变实事,这个实事,众生执以为实,佛法就认为是幻现。执以为实就颠倒、妄想,攀缘追求。幻现就可以抛弃执着,达到《金刚经》讲的“无住生心”的境界。
现事实性:现在的现象里面,从它的变化来看,不是常存的,不是自在的,不是有主宰的,是变化的。因此它的真实性质是空性,真空之性,是诸法实相之性。在真空中有妙有,妙有中有真空。《心经》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一种辨证统一的观点,这种空性要怎样才能知道呢?
现性实觉:必须经过修行阶段,由闻思修止观。唯识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经过加行位,然后进入真见道位,就可以了解诸法空性,这就是现性实觉。这个实践不是理论上的,只讲理论称为佛学,不是学佛。真学佛者必须实践,经过修行阶段,这时才能达到现性实觉,得到真实的觉悟,达到悟性境界。
现觉实变:反过来,看山河大地,宇宙世界,如幻如化,分分清楚。所以菩萨在修行中不执着,随缘度生,方便度生。这是后得智引生的,叫现觉实变。
这是太虚大师在《真现实论》里解释的现实的定义,我觉得解释得很好,这个层次很好。从理论到现实,从了解到实践,太虚大师作了一首诗:
佛法欣闻坦荡途
人人在握有灵珠
四边莫触真般若
中道何曾落有无
这是鼓励新青年:你们听到佛法,走上了坦荡、光明的道路。为什么?人人在握有灵珠!我们每个人都有灵珠,灵珠就是心灵。明心见性,就是指找到这颗灵珠,常人的灵珠就是被灰尘、尘埃蒙蔽了,不能发光,现在我们就是要经过修持使灵珠拂去尘埃,使它发光。“四边莫触真般若,中道何曾落有无”。知见上去掉常见、断见,从因缘生法来了解一切法当体即空,禅宗所讲的“一切法当体即空”,这是第一义谛,就可见道,见什么道?中道实相。中道实相就是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从真空到妙有,从妙有见真空,就是中道实相。所以说“中道何曾落有无。”
从太虚大师关于现实的定义,关于这首诗,我们就可以看到佛教对现实是怎么解释的,以上就是简单所讲现实的定义。

二、佛陀的现实观

(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佛陀很伟大,世尊为什么出家?一般人对出家没有什么正确的认识,根据历史的记载,佛陀出家的原因如下:
1、观察人生
人生不够滋味,生下来就有生老病死,八苦交加,无常变化,因此生起厌离心、出离心,寻求解脱之道。
2、树下观农
当农夫拿犁头把泥巴犁起来的时候,蚯蚓被翻出地面,在地上翻滚,树上的飞鸟马上跑去啄食。世尊生起悲心,他看到人生现实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也就是现在所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状况,众生都在痛苦之中,痛苦不堪。再加上世尊对于当时印度的等级制度,也非常不满,印度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婆罗门等级最高,掌握神权;刹帝利拥有政治权力;吠舍属工商阶层;首陀罗相当于贱民,连贵族衣服都不敢踏,受压迫,受歧视。世尊本人诞生于王族,他同情平民,认为这种制度不平等,不自由。面对现实,觉得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生起厌离心。“树下观农”以及印度社会的不平等制度,使他生起大悲心。厌离心和大悲心是学佛的中心思想。从解脱行到菩萨行的中心思想就是出离心和大悲心,也叫广大心,也叫菩提心。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原因。世尊出家的根性和智慧与众不同,是很有智慧、很有根性的。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出家是因为婚姻、生活贫穷等问题,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要认识出家的意义,就要看世尊出家的原因。后来的弟子出家就是学习释迦牟尼佛,常随佛学嘛,是根据这个主因,而不是因为婚姻、贫穷等问题来出家,不是那回事,那些都是个错误的观点。释迦牟尼佛面对现实既有出离心,又有大悲心,要解决现实问题,广度众生,这是世尊之所证。
(二)世尊之所传
世尊由根本智证空,由后得智观缘起,之后,建立经教,有三藏十二部教典、八万四千法门。
当世尊在菩提树下静坐成道,睹明星而成正觉,悟得诸法实相,说了几句话:“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种智,皆自具足”。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来的真如境界,法性境界,实相境界,一切众生都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平等。佛是已成佛,众生是未成佛。法华会上,常不轻菩萨见了人就拜,别人骂他他还拜,别人打他,他跑得远远的,还拜,他说:“汝等皆当作佛,我不敢轻慢汝等。”他拜的是佛,为什么呢?众生是未来佛,他尊重。众生平等,佛性平等,就这个意思。佛法不分什么男女、大小、尊卑、贵贱,佛性平等,众生平等,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爱护。
那么在法华经上是这样讲的: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为什么出世?是个大事因缘,就是为众生开示悟入佛所证得的境界:诸法实相。也就是佛所讲的真现实的道理,使大家都要知道,大家都要有这个智慧。为了这个大因缘而出现于世,这是一个公案。
另一个公案,就是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供奉金色钵罗花,佛得到花后,拈花示众,大众默然不知所得。此时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于是当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与摩诃迦叶。”
这是个禅宗公案,正法眼藏、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是个什么法门呢?就是宣示在现实中的诸法实相,缘起性空的道理。诸法缘起,当体即空。这就是佛传的心印法,由迦叶尊者在西天传到二十八祖,二十八祖即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有一句话说:我到中国来只是为了找一个不受别人迷惑的人、一个真实有智慧的人、一个可传法的人。所以达摩后来传法给二祖慧可,直到后来一直传法至六祖慧能,此时禅法在中国就盛行了,成为中国八大宗派之一:禅宗。禅宗的特点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且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参禅,就可以悟道。行住坐卧,搬柴运水,都可以行道,都可以对现实的真理,以平常心悟道,不脱离生活,不脱离现实,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安详寂静。人到此境界就能智慧提高,就可以正确对待学习、工作、社会、国家,所以禅学现在流行海内外。
以上所讲都是世尊所传,传的什么?宗下是他传的,教下也是他传的。宗下,是禅宗所讲的,参空,见真如;教下,就是讲的教义,讲缘起。而这个宗下、教下都是面对现实而言的,不是说离开现实而说的,不是一般人所误会的以为佛法是玄学,是空洞的,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它不同于普通的哲学。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

(一)缘起论
佛教缘起论说明一切现象,宇宙的森罗万象,不管精神的、物质的、社会的、自然的,都是因缘生,离不开因、缘、果三个字。一切现象生起来会有果,果生起来离不开因,离不开主因也离不开助缘,不是无因生,不是自然生,不是偶然生,是因缘生。世间上没有偶然生、自然生的事物,都有因缘的。这个因缘当然有善的、恶的、无记的、染污的、清净的不同性质,性质不同的因感性质不同的果。因果定律,非常严谨,时间长,空间宽。时间长,通于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过去世也有过去、现在、未来。未来世也有过去、现在、未来,相续不断。从空间来讲,缘外有缘,无尽无边。因为这个缘生法,彼此相望,相资相助,互相依存,不是孤立的。所以佛教华严经的法界观讲: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从数量上讲,一多不能分离。从形象上讲,小大不能分离。所以,一粒微尘可观大千世界,一滴水可知大海,一朵花可知整个世界的自然现象,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个现象叫缘生法,而这个缘生法是怎么生起来的呢?万法唯心。
万法唯心和因缘生法是佛教教育中的主要两点。“应观法界性,一切由心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都离不开“心”,离开心就没有“法”。佛教所讲的心,不是一般心理学、哲学讲的心。佛法讲的心是心物的总和,有心就有物,有正报就有依报,不能分开。有诸内必形诸外,外与内不能分开,这是总和的观点,这就是佛法所讲的“心”,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要点。一切唯心,一摄一切,一心摄一切法,一切法入一心,在事物中互相联系来讲,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小中见大,大中见小,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这些道理从微观到宏观都是一种客观真实的存在,不是离开现实来讲的。所以缘起论这个论点很重要,是佛法的基本论。
佛教有六大缘起:
1、业感缘起:
讲业报,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个果,现在的条件成熟了现在受,条件不成熟后世受,条件再不成熟,后世以后的后世还要受,那是逃不掉的。业报,是信不信佛法的分水岭。讲因果,科学也讲,哲学也讲,但是业报是佛教所讲,佛教特有的。信不信佛教的分水岭就是业报论,因果是通于三世的。
2、流转缘起:
这就是佛教的生死观。解脱生死,生死怎么形成的呢?十二有支,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假如要解脱,无明灭则行灭,生灭则老死灭,佛家有个基本论点“此生故彼生,此灭则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是流转还灭论。一个流转,一个解脱,属出世法,三乘所共修。
3、赖耶缘起
这是唯识法上所讲的。唯识法相分析,有情有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眼、耳、鼻、舌、身是感官,对外。第六意识是既对内又对外的,观察、思维、分析、总和,一种思辨功夫,是思辨认识,理性认识。末那识就是一种自私的东西,即“我执识”,执法为我,观察一个事物有一个“我”,有人我、法我,就分出种种相,有种种分别、种种执着,乃至颠倒妄想。这就是末那识,我执识。禅宗讲的打破黑漆桶,就是要把末那识斩断,末那识不斩断,你始终在生死中,在黑漆桶中。末那识斩断后,就可以转识成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后一片光明,大圆朗照,象镜子一样。
阿赖耶识是就染污位来讲的,在凡夫位称为阿赖耶识。为什么赖耶缘起呢?就是在凡夫位,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就是潜在的功能,潜在的因,这种能,遇缘就发生现行:人生现象、宇宙现象,各种现象,现行后又熏成种子,即种生现、现熏种。没有遇到缘,就是种子又生种子,种子相续不断,叫做种生种,这种种现熏生,凡夫位就是染污的熏生。到了圣者位,就由闻法开始,熏习善法种子,清净种子,转变阿赖耶识的体,恢复如来藏,达到妙明真心的境界,就是如来的境界,就是大圆镜智。所以赖耶缘起就是种现相熏,相续不断。
4、性空缘起
观诸法皆空,一切现象都空。证得诸法实相,叫性空缘起。
5、法界缘起
就是华严经讲的法界观。中国的贤首宗(即华严宗),讲法界缘起,就是观察一切现象,一摄一切,一切入一,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小中有大,大中见小,都是互相联系的,是法界缘起。法界包括一切法:精神现象、物质现象,这都是一个整体,是互相联系的,是缘起的。
6、六大缘起
这是密宗所修的。六大:地、水、火、风、空、见。六大在密宗来讲组成清净世界、佛国世界,称曼陀罗、坛场、坛城。这是佛菩萨所居的世界,清净的世界,修密的人,观此世界,三密相应,达到即身成佛。这就是六大缘起,其定义就是即事而真,即相而见法身,即相而成佛。在事上证入佛道,见法身,叫即事而真。
(二)《瑜珈师地论》讲述的四种真实
世尊根据对现实世间真实的观察,世出世间结合,得出四种真实:
第一、世间真实。尊重世间习惯,各个地方、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文字、艺术、礼仪等,凡世间上人认为是真实的,我们就要尊重这种真实,顺俗成真。比如,外国人到中国来,到了少数民族的地方,若不尊重人家的习惯,人家就要反对你、排斥你。
第二、道理真实。就是由各种现象,从现象论、本体论中,建立的科学和哲学。科学从现象上来分析,来实证,哲学也是从现象上来追查它的本体,这都是讲道理的。这两种真实都是世间上讲的真实。
第三、烦恼障净智所证真实。这是佛家从理论到解,到修行,净化内心,使内心这颗灵珠焕发光辉,就必须要消除烦恼。主观上忘却烦恼:贪、嗔、痴、慢,疑。由于消除烦恼而证得人空、我空,涅槃境界就证得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就是有漏之身已经得到解脱,不再受果,已出离生死。
第三、所知障净智所证真实。这是菩萨所修的了。除主观上消除烦恼,证得人空、我空外,还要进一步对于所可了知的一切现象,消除他的迷惑、障碍,进入真实的道理,达到法空,证得二空所显真实,即如来所证境界的真实:法性真如的真实,中道实相的真实。这就是《瑜珈师地论》所分析的四种真实,唯识学的“转八识成四智”。佛法就是信解行证,信后必解,解后必行,行后才能得到受用,才能与佛陀境界、真如境界相契合,这是佛教基本教义的第二点。

四、面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佛教讲契理契机。传播佛法,要契理,即要与佛教的真理相契合,不违背佛法的优良传统,不能违反佛教教义,这是原则性问题。契机就是因地点、时间、人物的不同,根基不同而施设教法,要与时代相合,广行方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与时俱进。
我们来看现在的世界是怎样的。就我们国家来讲,要实现一个和谐的社会,促进建设,建立一个和平稳固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国家的政策方针。拿世界来讲,世界需要和平时代。但实际上,我们的国家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激发了人们的贪心,形成权钱斗争,尔虞我诈,难免贫富悬殊,影响社会稳定。国际方面,强权主义为了争夺世界,就从军备方面发展,国防方面的预算很大,造军舰、大炮、原子弹、核武器、氢弹等来备战。中东地区民族宗教战争不断,战争危机潜伏着。
有智慧、有理性的人必须面对现实,要想出一个如何把社会净化的方法、步骤。这一点太虚大师早在六十年前提出建立“人生佛教”。八十年代后,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老居士根据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建立“人间佛教”思想,据此思想推动全国的佛教工作。现在不管大小寺庙,各个佛学院,都是据此思想推动工作。
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总的来讲,做个人要完成人格,要有道德,在完成人格的基础上,再结合菩萨行,以大悲心、大智慧、大愿力,以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从各种方面来净化人心,净化世界。在各个阶层,不管文化界、教育界、宗教界、工商界、军界、政界、经济界,都能够根据此思想,发挥此思想,使社会净化,人心净化,这样就可以制止社会的动乱,使社会稳定,就我们国家来讲,就可以实现稳步的建设,促进民族建设,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这次我在三亚开会,会上提出四和:和睦、和谐、和平、和解。宗教界要和睦,社会要和谐,世界要和平,祖国统一要和解,这就是根据菩萨精神所讲的“和”。菩萨大行重在“和”,僧人讲“六和合”,和谐的意义很高。所以太虚大师提倡在人生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菩萨行,来净化人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但此庄严,不是形式的庄严,金刚经讲“如来说庄严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说此庄严,不是形式的庄严,而是内心的庄严,内心结合形式,才是真正的庄严。内心和谐,内心净化,就会做到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相处,这是真实的和谐,做到这些必须要有菩萨精神。所以面对现实,在我们国家来讲,必须实行人间佛教的理论,以人间佛教的基础为指导,在做人的基础上修菩萨行,净化人间,从而促使社会、世界和谐,这是我们的观点和行动。
正晓  2006.2.7 1:12:41    QQ:99646309   
   
(3620-6)  显示次数:3938(3778+160)            

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惟贤法师   
  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
惟贤法师

——2004年7月21日讲于重庆慈云寺——


一、唯识学思想的发展历史
佛在世时说法,当时无文字记载,佛灭度以后,佛说的法,经过弟子们三四次结集,这就形成大小乘经典。因为是佛亲口宣说,内容即是佛的自证境界,是圣言量。后世的大小乘论师们,根据佛的经典,加以研究发挥,就成为论义,于是有小乘论、大乘论。根据时间的推移,论的内容,是有系统的,逐步将佛所说的法发挥光大。太虚法师在《判摄佛法》中提到:佛灭度以后,初五百年,是小行大隐时期,就是说当时流通的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是隐而不彰。第二个五百年,是大主小从时期,大乘佛教开始逐步发扬。第三个五百年,是密主显从时期,由于当时印度王朝处于衰落时期,婆罗门教复兴,佛教的弘扬不得不依靠婆罗门教,以婆罗门教的形式来发扬佛教中观思想,采取一种密宗的方式,所以这个五百年呢,是密主显从时期,以密宗为主,显宗为辅。大概在这个时期,印度佛教就衰落了。
  (一)第一个五百年,小行大隐时期
  小乘在结集的时候,分为两部,就是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就是窟内结集,大众部就是窟外结集。由这两部逐步发展,上座部分为十一部,大众部分为九部。从这时开始,就分为二十个部派。经典即《四阿含经》,论说部分,有《毗婆沙论》、《俱舍论》,重点是阐扬了四谛十二因缘的教义。
  (二)第二个五百年,大主小从时期
  大乘佛教开始发扬,是在佛灭度后五百年开始。马鸣菩萨写《大乘起信论》,发挥了佛说,把“心”分为“心生灭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就是凡夫流转生死的境界,“心真如门”就是闻法以后逐步解脱,进入圣者的境界。这个时候,大乘就开始流行。
  到了六百年间,龙树菩萨发扬了大乘的空义,根据《大般若经》写《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他的弟子提婆菩萨写了《百论》。这些论著都是“空宗”根据《大般若经》而发扬的主要论典。
  到了八九百年间,无著菩萨出世,还有无著菩萨的弟弟世亲。无著菩萨宣扬大乘,特别是瑜伽派,根据弥勒菩萨讲的《瑜伽师地论》无著菩萨写了《摄大乘论》等,宣扬大乘唯识,后来世亲菩萨受无著菩萨感化,弃小向大,也弘扬唯识,写的著作很多。世亲菩萨很聪明,大小乘方面写了很多论著,他被尊称为“千部论师”。根据时间的推移,佛教的大乘教义到了无著世亲时代,是大大地发扬了,这表现在经典多,论著多,比以前小行大隐时期和空宗盛行时期,从体系来讲,更完整,更有系统。佛所说的唯识法相到这个时候,就显出它的系统性,它的教义博大精深。
  无著世亲菩萨以后,大概在一千年左右,继续世亲菩萨的有十大论师:护法、净月、难陀、陈那等等(注:十大论师为:1.护法;2.德慧;3.安慧;4.亲胜;5.欢喜;6.净月;7.火辨;8.胜友;9.胜子;10.智月)。世亲菩萨写完《三十唯识论》后就圆寂了,没进一步写,这十大论师就各自发挥妙义,解释世亲菩萨的《三十唯识论》。在这个时候,佛教的瑜伽及法相唯识思想发展到了登峰造极,无著、世亲、十大论师的弘扬,使这个思想遍及五印。
  (三)第三个五百年,密主显从时期
  这时候,婆罗门教复兴,密宗盛行,佛教的教义就衰落了,谈不上教义的弘扬。佛教在这个时候,在印度,随着婆罗门的影响,随着外来的教派的侵略影响,开始逐步衰落。
  在汉哀帝到汉明帝时期,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过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总体来讲是一个大乘的系统,小乘没有大乘兴盛。这个跟中国文化传统有关系,由魏晋、南北朝翻译讲学,逐步酝酿到了隋唐,建立了十个宗派,大乘八宗,小乘二宗。
  当时玄奘法师由长安到印度去留学,在印度依止那兰陀寺的戒贤论师学法,主要学瑜伽、唯识法相,当然也学空宗、小乘、外道的一切论著。玄奘法师很广博,学成以后回到中国,由于唐太宗的护法,设立译场,当时的译场规模很大,有一千多人,全是国库开支。玄奘白天译经,晚上讲学,主要成就是在唯识法相方面,特别是他的弟子窥基法师,直接传承他的思想。
  玄奘法师下面有十大弟子,第一个就是窥基法师,因明唯识都学得很好,他是受玄奘法师之命,把十大论师的著作糅合起来,集成《成唯识论》。他又写了《成唯识论述记》,解释《成唯识论》。窥基以后,就是慧沼,慧沼以后,就是智周,慧沼写《了义灯》,解释《成唯识论》;智周呢,解释《成唯识论述记》写了《演秘》。《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了义灯》、《成唯识论述记演秘》就是研究唯识的三大部,这是研究唯识必须要学的。
  学习唯识,基础的书,有《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八识规矩颂》,进一步有《摄大乘论》、《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等。唯识的论著是一本十支,本就是《瑜伽师地论》,这是根本论著,《瑜伽师地论》有一百卷,为弥勒菩萨所说。将《瑜伽师地论》发扬出来的有十部论著,即:《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大乘庄严经论》、《大乘五蕴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分别瑜伽论》、《阿毗达磨杂集论》。
  唯识法相从印度到了中国以后,由于玄奘法师、窥基法师、慧沼法师、智周法师的继承,典著更加完备,意义更加发扬光大。当时译经的长安,是个文化的首都,越南、日本、朝鲜的僧人都来这里留学,这就把佛教的各宗派,特别是唯识法相传播出去。佛教流传,从印度到中国,根据时间的推移,唯识法相的发扬,解释佛说的唯识经典,如《解深密经》、《楞伽经》、《华严经》等,更加完备,更加精深博大,更有系统,超过其他的宗派了,小乘、大乘的空宗都比不上。这就是整个系统,是佛教的主流。

二、唯识的中心思想,从小乘到大乘
佛最初说法,从讲“四谛十二因缘”开始,这时主要是讲业感缘起,十二因缘,说明众生怎样流转世间,怎样出离世间。流转世间,无非是由于业。业呢就是由于烦恼、无明,无明烦恼生起,造业是由于什么呢?心!小乘的“业报论”重点就是突出这一点。唯心因果,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把心分为生灭门、真如门,由生灭门流转生死,由真如门回到解脱的境界,证得法身。这就是对于小乘思想的进一步发扬。到了六七百年间,龙树菩萨、提婆菩萨发扬大乘般若。般若就是讲智慧,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文字、观照、实相都离不开能观智,所观境,也离不开心。中国天台宗继承了这个思想,即“一心三观”,一个心对诸法作三种观察,空、假、中,三谛圆融,都是把般若思想进一步发挥,还是离不开心。龙树菩萨有首偈子:
诸佛出生处,
堕地狱未减,
成佛原未增,
应敬礼此心。
   到了无著、世亲菩萨时代,就把大乘经典如《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胜鬘经》等等,进一步发扬,明确的提出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唯心”就是指三界的业报,业、报都离不开心,唯心所造。“万法唯识”指认识一切世间的现象,离不开内心的分别,“识”就是分别的意思。“能分别”是心的作用,“所分别”也是由心观察对象的作用。在唯识学上,就是识体生起“见分”和“相分”,“见分”就是能观察、能认识,“相分”就是所认识,“相分”里面有“疏相分”、“亲相分”,“疏相分”就是根身山河大地,“亲相分”就是自己的“识”变现的影像。直接了解这个影像,我们缘的影像,不是直接对外。“见分”缘“相分”,而“见分”与“相分”都离不开心。色不离识,相不离见(相分不离见分)。也就是说外境是由识所变,你要认识它,有能认识的“见分”,有所认识的“相分”,而“相”不离“见”,“见”不离“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说明这个道理,这个道理贯穿于整个唯识的理论。佛教不管是小乘还是大乘,中心思想讲“唯心因果”,从小乘的“业报缘起”到大乘的“性空缘起”、“真如缘起”、“赖耶缘起”,这一切缘起都离不开心。
  一般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说明“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主,意业发动身语二业,所以修行人就要自净其意。
  “意识”是心,《法句经》上讲:
若远行独行,
无身寐于窟,
调此难调心,
我说真梵志。
  形容这个“意识”,它的缘虑很远,它是单独生起来的,所以说是“远行与独行”。
  “无身”是看不到,似藏在洞里,很深。这个心是很难调的,能够把这个心给调伏下去,就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说真梵志”,突出修行是以修心为主。
  在大乘空宗,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讲难行道、易行道,难行道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修习,易行道讲念佛号可以生西方,都是由心。另外讲“空”,破我执法执,也是离不开心,在唯识经典中就更为突出。
  《华严经》讲:外境如虚幻,唯识与心作,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心地观经》、《大乘起信论》讲:“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国土染,心净国土净”。《楞伽经》讲:“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佛语”就是佛说的语言,以心为宗,“无门”就是不要执着,去掉执着,就是走入这个门的路径。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管小乘,还是大乘的空宗和瑜伽有宗,都贯通于这一个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到了唯识法相,更加有系统,并把它发扬广大。

三、唯识学的系统
  从佛说《解深密经》、《楞伽经》的内容到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十大论师的《成唯识论》,是有系统的,内容是一层接一层。   唯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说明:
  什么叫唯识?唯识的内容如何?
  唯识不是否定一切色法,它是色不离心,境不离识,它不象一般的哲学、科学把心与物分开,它不是这样讲的。唯识,有心就有境,有境就有心,境不离心,色不离识。但是色与境,是虚妄的、幻化的,梦幻泡影,应该认识心的主要,心的能动性,在修行方面,就需要净化心灵,目的是达到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就证大菩提,消灭无明烦恼,就证大涅槃。大菩提、大涅槃,其中心思想是不舍众生,它的修学是有次序,有阶梯的。所以,唯识者,唯即一切外境离不开心识,有识就有境,有境就有心,外境是虚妄的,要改变外境,以心为主,心能转化一切,心是主要的因,这即是唯识的意义或者宗旨。
  现在讲什么西洋唯心论、唯物论,这些思想在古代的印度和中国都有。佛家所讲的“唯识”,恰恰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说到唯识唯心,有人认为是空虚的,不是那回事,它是个综合观点,看问题是综合的,不偏于哪方面,但要抓住根本。它的教义,细分即是唯识相、唯识性、唯识观、唯识行、唯识果。总括起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从事相方面来看唯识道理,二是从观行方面来看唯识道理。
  (一)什么叫唯识相
  一切山河大地,根身,这种境相为什么有呢?离不开心。相代表一切境相,代表一切事物,一切现象。心以哪几个为主体?以三能变:即异熟能变、思量能变、了境能变为主体。
  异熟能变即代表阿赖耶识(第八识),这是生命的主体识。
  思量能变,思量我,处处有个我的观点,人我,法我,这是生起无明烦恼的根本,叫末那识(第七识)。
  了境能变是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其中对外的为粗了别,是前五识,比较细的,既对外又对内,有观察能力,由观察、归纳、推理、作出结论,是第六意识,了解内外境,前五识了解外,第六识叫细了别,不单了别外,而且了别内,了别就是认识,认识一切境象,产生整体思想,产生逻辑的结论。这即是第六意识。
  所以“变”即离不开这三种识体。如何“变”法,又分为两种:因能变或称因缘变,果能变或称变现变。
  因能变,就离不开种子,你说了话,做了事,发生了作用,就熏习成种子,这个能力是潜在的。所以我们说业力,是指你造了业,就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一种潜伏的、潜在的势力,就成为种子,这个种子条件一成熟,就可以感果,感报。有因有缘,又叫因缘变。
  佛教讲,我们这一期生命完结以后,还有种子存在,业力存在。种子又分为:等流种子、异熟种子。等流就包括物质和精神,物质的就是相分种,精神的就是见分种,由于善恶性质不同,善因成为善种子,成熟以后,感得乐果,恶因成为恶种子,成熟以后,感得苦果,平等流类,没得错乱。这即是等流种子,也叫做名言种子(分为表义名言和显境名言)。
  第二是业种子,就是由于第六意识强有力的作用,由于这个作用,作为增上缘,恶业善业,力量不失,到了成熟的时候,感得果报。在唯识学来讲,人,经过生有这个阶段以后,到了死有,又经过中有,在将要生的时候,由于业种子的激动,业种子激动识种子,识种子又激动大种子(地水火风四大、相种)。感得十一个色法,六根六尘,对内来说即有根身,对外来说就有世界,根身是不共种,世界是共种,分得很详细。不共种中有“不共中共”,共种中有“共中不共”,这样,就是“内有根身,外有器界”,离不开异熟种子的感生,离不开阿赖耶识的种子。种子即分为这两类,因缘成熟,即内变根身,外变器界,这是从现象本体来讲的。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本体离不开识,识中就有种子。
  现代的物理科学家爱因斯坦讲,质能互变,能可以变质,质可以化为能,它完全通于唯识道理。能,就是一种能力,潜在的能力,一切山河大地,没有能力,地球都不会运动。能可以变质,质可以化能,种子的道理跟这个差不多,种子即是能嘛,一切现象就是质,能可以变质,质转过来又可以形成能,循环不断,就像车轮一样。为什么有这些现象,即是本体:心识,能变的心识,还有主要的种子。从现象看到本体,一切唯心造。这即是现象论,本体论。
  从认识论来讲,识生起来以后,它会有能认识,所认识,唯识学上即是分为: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种作用。相分是所缘,见分是能缘,自证分就是能缘的体,证自证分是认识这个缘正不正确,是一种反观作用。所以识体生起来以后,就会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而其中最重要的,对内对外,是见分和相分。
  在认识方面,离开了见分,离开了识体,你就不晓得一切事物的存在。孔子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哪怕外面是电闪雷打,地动山摇,你心不在,你就不晓得,没有认识。所以物体、现象、认识它,离不开“识”,识离不开种子。所变就是根身和外面的现象,及识体产生的见分、相分,都是所变。《成唯识论》中讲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意义比较多,有系统,当然其中还有一些争论。
  唯识新派和唯识旧派,对于种子是新熏的,还是本有的;识生起来的,是四分,还是三分、二分等,识体与种子的一异等争论很多,但是十师中正论是护法论师,《成唯识论》代表护法论师的论点,比较完备。
  (二)什么叫唯识性
  唯识性,有三性三无性,结归到真如性、圆成实性。三性即是把世间法、出世间法归为三种,即: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概括了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染、净。世出世间法虽多,总括就是三性。
  为什么叫“遍计执”呢,它是虚妄的,众生执着我,执着法,认为有人我,法我,实际上没有,但是众生普遍执着,所以叫“遍计执”。
  “依他起性”就是因缘生法,有两起,一种是“染污依他”,一种是“清净依他”。“染”就是妄心,由“妄心”生起的现象,有执着。“清净依他”就是从开始皈依佛教,闻熏正法,就慢慢转为清净。染污依他是有漏的道路,清净依他是无漏的道路,逐步转识成智,那么在“依他起”法上,逐步的把染污清除,转为清净,转成“圆成实”。
  “圆成实”的圆,就是指真如性是普遍的,成即是其性常住不生不灭,实就是真实不虚,非如外道的神我,这个性就是真如性、法性、佛性。彻底认识这个三性,必须建立“三无性”。
  三无性就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相无性”就是在一切法上,是没实我实法相的。生无性,就是说一切法因缘生,不是上帝生,也不是自然生。胜义无性,就是达到我空、法空,证入胜义境界,由二空显现真如,即是胜义无性。
  (三)什么是唯识观
  接下来讲唯识观、唯识行、唯识果。唯识观主要是五重唯识观,就是说观察事物有五个标准。
  第一观,遣虚存实,遣除虚妄的,保存真实的,服从真理,这是虚实相对观。在三性中,认识遍计执,是虚妄的,都是众生的执着。实,是依他起,是幻有,假有,但是不能否定因果存在。圆成实,就是断一分烦恼,就证一分真如,也即诸法空性,佛菩萨的胜义境界。
  第二观,舍滥留纯。唯识,以识为主,不要以相为主,相是虚妄的,是附带于心识而产生的。舍相分,你应该看清它,舍弃它,留纯,以识为主,识体,自证分,见分是属于主体的东西,不要执相,要保存心体和见分的作用。一般的唯物论,客观经验论,主要就是看到相,没有看到心的作用,把根本舍弃了。这就是舍滥留纯,也就是心境相对。就是能缘的心,见分;所缘的境,相分;其中相分是附属于心,附属于见分。应该看到主要的,看到根本,叫做舍滥留纯。
  第三观,摄末归本。本是识体,是心;末是见分、相分,识体生起来的时候,认识外物,它有能缘的见分,所缘的相分,能认识,所认识,所以说识体才是本。见分、相分是末,既不能偏重于相分、也不能偏重于见分,认识见分、相分的产生离不开根本的识体。这即是摄末归本,体用相对,从体到用的一个认识。
  第四观,隐劣显胜。什么是胜?什么是劣?胜就是心王,劣就是心所,讲心就包括心王心所。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都叫唯心,但是中间分为胜与劣。心所是依心王而生,与心相应,它不占主体,它是一种附属的东西,隐劣显胜,心所是劣,胜是心,学唯心,首先就要见到心,八识的心,是心王,抓住主要。这就是心王与心所胜劣相应。
  第五观,遣相证性。遣什么相?遣依他起相,学佛就要由有漏转为无漏,由染转为清净,就需要遣相证性。依他起相就是妄心显的妄相,是有漏法,我们必须熏习无漏法,逐步把染污种子遣除,转为清净种子,证入真如实性,圆成实性。这才是究竟的。
  所以说,观察唯识的道理,必须从五个方面来观察,叫五重唯识观。遣虚存实,虚实相对;舍滥留纯,心境相对;摄末归本,体用相对;隐劣显胜,王所相对;遣相证性,事理相对。也就是说处处要抓住根本,归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主体。众生境界、普通学术界说相就忘心,这就与唯识的宗旨恰恰相反,就不能修行,不能作正确观察。
(四)什么是唯识行、唯识果
  唯识行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唯识行包括《华严经》的五十二位,即是菩萨修行要经过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1. 资粮位
  积聚资粮。是一种渐进的阶梯,与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是相合的。由人乘到佛乘,它不是顿教,顿教是一步到位,一步登天,它是渐进式的,做人,把人做好,逐步升华。资粮位重点是以信为主,而这信呢,又离不开修福修慧。修福就是积累福德、做好事,修慧就是多闻熏习,福慧双修,学佛人在受了三皈五戒以后,要建立正信、正见、正行,积累福德智慧资粮,这是先决条件。这包括《华严经》的前四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信就是建立信仰,十住就是保持正念,十行就是利益众生的行动,十回向以功德回向众生。这些都是资粮位里面的。
2. 加行位
  修止观,加功用行,勤修止观,就是说要把我们的虚妄意识转过来,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认识,去除执着。唯识的加行位就是以四寻思观,四如实智,中间产生四种定,经过暖、顶、忍、世第一位而入见道。
  暖就是初步得到法喜,了解“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道理后,得到法乐,全身很暖和了,在定中很暖和,叫暖位。这个定就叫明得定,就是得了智慧,认识正确的道理。
  顶就是进一步发挥,相当于人爬山,爬到了山顶,可登高望远。这个智慧进一步增长了,叫明增定。明得定是起初的了解,一切所缘、外境都是虚妄的,不离心;明增定就是进一步增长了这个智慧。第三,印顺定,就是进一步由所缘的境不实在,一切唯心,所缘不可得,所缘空,观心亦不执着,能缘的心也空。
  所缘空,能缘也空,观心而不执着心,这就是印顺定,即进入了忍位。忍,就是对法义得到认识忍可了,进一步坚定了,叫住忍位。
  第四,世第一位,无间定。什么叫无间定呢?接着印顺定之后,不间断,刹那相续,对于所缘空、能缘空,所缘的境界不可得,进一步了解能缘的心也不可得,能缘所缘都空,得到一个综合的认识,叫无间定。
  暖、顶、忍、世第一是加行位。止观双运,空除了所缘执、能缘执,能缘所缘都空。唯识讲空,讲心要空心,你对主观的执着都是不行的,就像般若讲空一样,空还要空,空空,唯识也是这样,讲一切唯心,所缘是虚,空!讲心也不要执着心,能缘空,能缘所缘都空,所取能取空,就可以见唯识真理,到了这个境界,就是无间定,进一步进入见道位,等于是禅宗的开悟境界,见到了真理。
3. 见道位
  就是一种证悟境界。这个证悟是渐进而来的,不是一步登天的。见道位就是见到真空,进入能所俱空的境界,就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境界。见道位以后就是初地,开始进入修道位。
4. 修道位
  从初地到十地,叫修道位。为什么叫修呢?第一地,见了空的道理,叫欢喜地,明空的道理,得到法喜,但是进一步需要修、要实践,要解行并重。在初地除了断掉分别所生的烦恼障、所知障以外;本来自己与生俱有的、先天的烦恼障、所知障,也要进一步把它现行和种子给除掉。所以必须要修。
  以后是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就是勤修戒定慧,离垢要修戒、要持戒,不持戒你是不能离垢的,发光,就必须修定,定力加深,定光发现,智慧就生。
  极难胜地,总修胜义、世俗二谛圆融,艰难而殊胜。
  远行地是第七地,要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加功用行,观因缘生法自性如幻,修无相行,叫远行地。
  第八地是不动地,观缘起性空,此时无功用行,是自然而然的。七地以后,俱生的我执和烦恼障基本得到了摧伏,我执的现行和它的种子基本断除,但是从八地到十地,俱生所知障的种子还是潜伏着的,还是需要继续修。初地是由后天的分别邪师邪见导致的烦恼障、所知障,在初地就伏了,但是与生俱有的、无始以来的烦恼障、所知障,必须继续摧伏到第七地,把俱生的烦恼障现行和种子伏除了,而所知障的种子还在,第八地以后,很微细,必须继续修,到第十地,经过金刚道,就把种子全部斩断,进入等觉、妙觉,这就是佛位。
  生死分为两种生死,一种叫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受业报,一生了一生接着来,七地断烦恼障就脱离了分段生死,但是所知障的种子还在,还在生,还在灭,这叫变易生死,这是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必须到了金刚道以后,证入佛位,才能除变易生死,就完全脱离生死。《成唯识论》里把这个道理讲得很详细,修什么,除什么惑,什么叫俱生惑,什么叫分别惑,现行到哪里伏,种子到哪里断,证什么真如,讲得很详细。
5. 究竟位
  就是证到了佛果,在唯识来讲,转识成智,转烦恼障证入涅槃,转所知障了解二空,证得菩提,这就是佛的境界,即是究竟位。
  唯识五位就是依次序来的,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包括了《华严经》的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响、十地、等觉、妙觉。这就是唯识行、唯识果,分分断惑,分分证真,断一分就证一分,踏踏实实的,你若不是依这个道路来,哪怕你修止观,也要走邪路。
  所以佛家修行和断惑,它与外道不同,与世间不同,为什么不同呢?重点就是破我执、法执。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也要消灭,达到这个目的,你不这样走路的话,妄想马上由禅定得神通,那你就是外道,结果走火入魔,就出现很多怪现象,像狂乱、神经病都出现,这就是没有把根本抓住。所以佛法讲资粮位,坚定信心,修习福德智慧资粮,一步一个脚印来,这是真正的修行。修四加行,修止观,是正确的,不能舍本逐末。
  唯识法相上的五位跟后来太虚大师讲的人生佛教、赵朴老提的人间佛教是完全相合的,它是由人生完成人格,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作为成佛的基础,这就是唯识行,也包括唯识果。

四、唯识理论的建立
  建立唯识理论,是由因明学来的,要懂因明。十大论师的陈那论师,是因明学的祖师之一,写了《因明正理门论》(在陈那之先,由商羯那主写了《因明入正理门论》),它是根据事实、根据道理来建立,来显出真理,它不是乱说的,要合乎因明嘛,现在讲要合乎逻辑,因明主要是根据八法,自悟悟他,来建立逻辑,建立论理,八法中有四法是衡量自悟,有四法是衡量悟他,你自己都没有悟,没有根据,怎样去悟他呢?
  自悟是哪几种呢?真现量、真比量、似现量、似比量。现量是根据现在实证,现证现知,这个现量不象现在实验的科学,只见到物质一边,现量的内容很宽广的,包括五俱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四种。
  五俱现量就是根据五根(眼耳鼻舌身)现量所证。
  意识现量就是结合眼耳鼻舌身同时意识,正确的观察,得到的结论。
  自证现量,就是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证得了悟的境,真实不虚。
  瑜伽现量,就是你所见的,与佛的真理,与涅槃菩提、与佛的教理行果都相应。这个现量现证就比唯物的科学宽得多了。假如违反这一点,就是似现量,是相似的,假的。比量就是根据已知得到未知,比如你看那座山,若是起了烟,起了雾,就知道要下雨,或者晓得那里有人家住,推理而知嘛。在道理上来讲,是由因知果呀,种了什么因,得了什么果。你要晓得你的过去,就看你的现在,你要晓得你的未来,也要看你的现在,由因知果。正确的推理,这就是比量,假若不根据正确的推理,以相似的观点来推,就是似比量。
  你若没有这个基础,不懂真现量,真比量,那就是妄见妄断,你自己都搞不清楚,怎么能够引导其他人呢?不以盲引盲,这个阶段,叫自悟,这就是八法中的前四法,是属于自悟方面的。后四法就是悟他,悟他是建立什么呢?有三支比量。真能立,真能破,似能立,似能破,能立能破,立中有破,破中有立,就要靠三支比量的论式。起先是五支比量,后来到了陈那论师,总合起来叫三支比量,即宗、因、喻,陈那论师把原来五支的合、结归到喻里面,就成为三支比量。
  第一支,宗,即是主张,论点。
  佛法讲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常,人生是苦,都是个主张,这叫作宗,宗,就是个主题、论点。
  第二支,因,就是要举出道理。
  宗是论点,因就是论依,依就是依据道理,不能乱说,是依据道理而得来的。譬如说诸法无我,这是个论点,依据什么呢?它的因是什么呢?因是缘生无性故,因缘生法,没有实体,无主宰,不常住,这个就叫因,叫论依。
  第三支,喻,就是论据。
  论据是什么呢,就是要举事实,什么事实呢?《金刚经》上讲的“梦幻泡影,如露如电”,都是事实。
  再举个三支比量来说,一切唯识现,这是宗,因是什么呢?因外境虚妄故,所有外境都不实在,都是唯心所现,是虚妄的。论据是什么呢?譬如有目翳人看到眼前有花,有影子,有种种东西,这就是喻。唯识的论据,根据因明来讲,一切都是由论点、论依、论据,最后作结论。这就是三支比量或叫做能立。
  三支比量,立了以后,就可以破敌人论点,立中就有破,不然你就不能破斥,说一切无常,就要破他的常见,说一切法无我,就要破除我见,若是真能立,就可以真能破,假若反过来说,相似的,不真实的,叫似能立,似能破,你就不能破他。若要细分,这个论点、论据、论依,假若错误了,就有很多过失,因明学上,宗方面错了,就是九种过失,因方面错了,就有十四种过失,喻错了,就有十种过失。在语言上产生过失,你不但不能破别人,你自己的论点都建立不起来,还能破别人吗?所以因明学,组织很严密,建立论点、根据,还要举出事实,这样才能够能立、能破,才能悟他。
  唯识学根据因明的发挥,既不违反事实,也不违反真理,合乎真理,合乎事实,就把佛学这个“唯心因果”的观点阐扬出来了,这就是唯识的特点,这个特点,是其他宗派没有的。
  玄奘法师学了因明,他后面的窥基法师、慧沼法师、智周法师都擅于因明,印度的陈那论师,是建立因明学的。这就是唯识学的特点,是结合因明来讲的。书籍就有:《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门论》、《集量论》等,汉文藏经有,藏文的藏经也有。玄奘法师把这个更加发扬广大,他在印度留学的时候,他的《真唯识量》,在曲女城,万人以上都没有能破掉,有小乘、有外道、还有大乘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破。这以后,他的声誉很高,小乘尊之为解脱天,大乘尊他为大乘天,受到万众的恭敬。
五、唯识学既通于现在,更胜于现代
  为什么这样说呢?现代社会讲人本主义,讲科学,科学就主张实验、分析、归纳、判断,不轻信,不轻易下决断。而唯识的系统,他的理论的根据,恰恰就是这个方法,它不是懵懂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需要说出道理的,它根据因明,有分析、有归纳,举出事实,所以现在的大学中的研究院,研究唯识的不少。现代的科学发展,用科学方法观察事物,完全有关系,可以说出道理,要能说出所以然,若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就不行。
  那么,它胜于科学的方面是哪些呢?心物综合,谈唯识,并不是离开色,离开境,有识就有色、就有境,有见分就有相分,色不离心,见不离相,综合的观点,就胜于科学了,而且对于唯物论、经验论还有指导思想,可以纠正一些偏向。譬如说现在讲究物质,讲究自然科学,专门在物质方面发展,结果人心偏向,私心杂念多,就破坏了物质,破坏了自然,破坏了人与人的关系,不融洽,就发生社会染污、环境染污、水源染污,什么都染污。清除这个现象,物与心不能分离,要有理性、德性,发挥人生价值,来应用这个物质科学,纠正他的偏向,若不纠正偏向,只是从物质、经济发展,结果人欲、我执心更重,形成争斗,于是乎,国家的建设偏于军事,世界强国的建设,都偏于军事,大力生产原子弹等等,竞争就越来越激烈,文化教育建设,都赶不上军事建设,人们生活就会很困难,整个世界就会混乱!
  发展军备,发展财富,这个财富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要真正纠正这个偏向,必须要以唯心因果的道理,以精神驾驭物质,以唯心的道德使科学的偏向得到纠正,走上正路,使它发展,能够使人们生活提高,物质丰富,这是正路,这就离不开佛教唯心因果的道理。潮流的正常发展,只有这个方向。
  

  附问答
  (备注:听完惟老将近二个小时的对于《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深入浅出、圆融无碍的讲解,弟子正根提问如下:)
  问:唯识学的思想是不是贯穿于整个佛教所有宗派?所有宗派均是以唯识学思想为基础,只有形式不一样而已?
  答:对的。不管小乘、大乘,性宗、相宗,它都是以唯识学为基础。我刚才所说:业感缘起,业,行动,行动又由无明烦恼,烦恼又由意识,都是讲识,要净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也是以意识为主,有意就会发动身业、语业。
  问:既然唯识学的思想是贯穿于整个佛教所有宗派,但是如今唯识宗派却并不兴旺,那么如何才能让唯识宗派更好复兴?
  答:由于唯识理论比较高,比较深,书比较多,中下水平一般就不适宜。但要如何发展呢,一是观点要正确,要有八宗平等的思想,这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不要有所偏向;第二要看主流,佛教的主流是什么,唯心因果;第三要普及,通俗普及,那么这方面的读物就需要很浅显,由浅入深,有基础读物才行,这需要努力。
  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讲,如果把唯识思想学通了,其他各个宗派的思想就一通百通?
  答:是这样子的,它有连带关系,一通百通,你若晓得什么是业感缘起,什么是性空缘起,什么是法界缘起,把唯识学通了,它都是一致的,八宗平等,到了那个悟的境界,就一条道路,你看密宗到了大圆满境界,都是这个道理,悟得空,所以一通百通。
  问:我学修的体会是:如果对其他宗派的道理明白一些,也会有助于唯识学的学习?
  答:这是可以的,相辅相成,不能脱离,百川归大海嘛。
  问:唯识学门派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传承?
  答:有。各个佛学院都在研究唯识法相,各个大学、国家的宗教研究所研修唯识比较有系统。现在应该怎么作呢?重点是要做普及工作,普及于一般的群众,要通俗化、大众化,目前这个工作做得很差。
  问:现在学习唯识学,看到的一些书籍,全是文言文,加上各种名相,根本就搞不懂。应该怎么办呢?
  答:这就需要通俗化。用语体文来解释,把唯识的基础书用语体文把它翻译出来,普及于大众,这是很重要的,但这个工作目前还没有人做。
正晓  2006.2.7 1:13:56    QQ:99646309   
   
(3620-7)  显示次数:4263(4107+156)            

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惟贤法师   
  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
——2004年10月22日讲于北京——
·惟贤法师·

一、念佛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慧资粮,光是想到今后生西方极乐世界,光想到临命终时往生净土,殊不知,弥陀法门还是讲究修三福业:人天善、声闻善、菩萨善,即人天方面的福报,这就包括人生方面的如何止恶行善,明因识果,进一步就是如何净化心灵,把内心打扫干净。要持戒,求心解脱,进一步发菩提心,修大乘菩萨行。念佛就必须与这些方面相结合,而这些方面又是现实人生所必须要的。
一般很多人就忽略了这一点,这一点与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望相结合,就能很好的配合起来,如何做人,如何在现生中得到安定、得到享受,如何在现生中进行心灵修养,从心理转化生理,得到延寿,另外能够忏悔、供养、修福,得到消灾,把这个人生转化为很清净的、解脱的、积极的人生。
二、药师佛的精神就是人间佛教的精神
与现实相结合,就是人间净土。这方面的内容《药师经》就讲得很圆满,消灾延寿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消灾延寿,实际上与佛法的中心思想是相结合的。比如说三身,法身就是常住世界,遍满虚空,充满法界;报身就是福德智慧圆满;化身就是大悲心,发愿度众生。实际上三身是一体的,假若没有般若,就达不到法身圆满;没有福德,就达不到报身圆满;没有悲心,就达不到化身圆满。所以说三身是一体的,而这三身在现实中经过一定的阶段,就逐步可以实现。这些与消灾延寿就能完全结合起来,延寿就可以法身常住,消灾就有福德,有福有德就可以消灾,要做到有福德,就要修悲心,以悲心行方便,这都不是脱离现实,脱离人生的,这就是药师经的深刻意义。
学习《药师经》不单是拜一下佛,念一下药师经,只是求消灾延寿,平平安安过日子,还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做到净化人生、净化心灵、净化世界。这个意义就很深刻、很广大,很深微。这也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如何修菩萨行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走正道的道理。
这些内容跟人间佛教是完全能够结合起来的,人间佛教就是如何净化人间,如何在现实中修行,如何在平常生活中发现真理,如何发扬佛教大乘菩萨精神,这里面内容很多,从五戒十善、八正道、四摄、四无量心、六度都包括在里面,这就可以结合药师经来讲。广大而精微,药师佛的精神就是人间佛教的精神,应该从这些方面来发挥。
三、人间佛教发展应与时代相应
西方弥陀净土是另外一个境界,是从唯心角度来讲的,一切唯心所造,西方是弥陀佛的大愿,是一种终极的对众生的接引,最后的安慰。
如何生前发挥做人的道理,药师经就突出这一思想。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后来实现的“人间佛教”就是从这方面发展的。
现在的教育、文化,要实现“三化”:现代化、世界化、未来化。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很广阔,文化交流有这个倾向。而佛教大乘精神讲“净化人间”就与这个思想是相合的。这就又继承了传统,又与时代相应,是契机契理的。
契理就是要合乎佛法真义,净化心灵,要返妄归真,要达到缘起性空;契机就是要适应时代,适应地方,因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样佛教就能够进一步发展,才能实现“度化众生,净化世界”的任务。你要是完全守旧,一成不改,那是不可能的,原则上继承传统,方法上(从方便方面来讲)就要适应时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机制宜。这个精神佛早就讲过的,随宜履身,随宜进食,随宜居住。
随宜履身,在印度,他就穿一件衣服,气候热嘛,但是到了寒冷地带,如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就不可能了。
随宜受食呢?指日中一食,过午就不食,但是有的地方要劳动,很辛苦的,这就不一定只吃一顿或两顿。
随宜居住,本来是树下、水边一宿,但是现在有些地方也是不可能的,还是要把房子修好,殿堂弄得庄严。
这些都是佛陀的教诫,佛在世时讲过的。所以佛教是因机制宜的,不是那么机械的,有些人就把这个拿来当教条,完全不改变,那怎么可能呢?比如象东南亚一些国家,以乞食为主,我们汉地或者其它国家就办不到,所以佛法的弘扬也要讲究现代化、世界化、未来化。(哈哈!)这就比较合乎佛教的、佛陀的本怀,人间佛教就是要朝这方面发展。
四、药师佛十二大愿的“方便”精神
密宗经典《大日如来灌顶经》讲:“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大乘佛教不管显教、密教,讲禅、讲净,都要以这个为标准。
什么叫“菩提心为因”呢?菩提心就是要发广大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广大就合乎菩萨的“悲智行愿”:大悲、大智、大行、大愿,只有具备这四个条件,才为广大。
要有大智慧、大悲心、大愿力、大修行,这是菩萨的条件,就要以这个为因。不以这个为因,你就不能普度众生,就不能成佛。成佛就是从众生中来成佛,不是离开众生来成佛。这个菩提心就等于树的种子,树根根一样,那么树根根要成长,要发芽,要开花结果,没有雨水就不行,大悲心就是雨水,就是甘露水,以大悲心来滋润树根,树根就可以发芽,开花结果。所以说“大悲为根本”。《华严经》里面讲:“诸佛菩萨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心生菩提心,因菩提心得成正觉”。
大悲心生起来离不开报四恩,上报四恩,下济三途,报三宝恩、报父母恩、报国家恩、报众生恩。如何报恩呢?就要念众生恩,这就说到自己父母亲身上了,知众生苦,发菩提心,从众生就想到自己的父母亲,父母亲对我的恩德很大,我要知恩,要报恩,由此推广整个众生界,报众生恩,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六亲眷属,我必须要报父母恩,这个修法也是从大悲心来的,所以大悲为根本。
“方便为究竟”,就是要广行方便,要契机,就是要适应各种根机、各个地方、各个时间、说各种法、修行各种方便,来恒顺众生。既要使众生解决生活的问题,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同时也要使他得到法身慧命,使法身慧命能够得到增长。也要使他离开恐怖,要安全,要安静。
财施、法施、无畏施,以此来推行各种方便。方便就是使他能够实现大悲、饶益有情的一种手段,一种实际行动,就是对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个根机以实际行动使他能够得到益处、使他能够得到解脱。不择各种手段来救度众生,象观音菩萨一样,现三十二应身,现各种化身,对待某种根机说法,以方便来达到圆满,达到实现这个目的,达到究竟。
这三句话很重要,不管你是显教、密教、圆教、顿教、渐教,你不以这三句话为标准,不以这三句话来行的话,就不是真的大乘精神,成佛也没有基础。离开这三句话,要实现人间佛教也不可能。《药师经》就完全通于这三句话,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就是讲发菩提心,以大悲心对待众生,广行方便,使生命安静、身体健康、远离恐怖,同时另一方面,又可以恢复法身慧命,这就是以方便来达到圆满、究竟、解脱。
五、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
太虚大师讲过“佛教法门都是平等平等的”,你不能说哪个高哪个低,讲西方净土也不是忽略现在的,不过历史宣传,中国过去制度的影响,就比较偏重死后的问题,念佛等死,生前应该做些什么呢就忽略了,东方净土《药师经》恰恰就可以补这个的不足。佛教人间化,人间净土,恰恰就可以把这个偏差补起来,比较契合当前的情况。
佛法弘扬要大众化,通俗化,这个工作很重要。一般的佛经要是不翻译就看不懂,在术语、名相、教义各方面,就应该大众化,通俗化,大家一看就晓得了,这个工作还需要做,这也是方便。面向现实,面向现代,需要方便,像过去不知道用电脑,现在知道用电脑一样。你们中青年居士要好好努力,朝这方面多发展。
佛教的宗旨是净化世间,不是离开现代的,现在东西两个文化,西方文化注重物质、科学方面的发展。以经济为主,就忽略了内心的修养,忽略内心的修养就会导致内心做不到主,倾向物质的享受,贪欲心就重了,就会形成内心的不平衡,就引起争夺,争夺不得就发瞋心,这就有是非、争议、斗争。
战争不断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从因果来讲杀业也是一种原因,为什么有杀呢?内心不平衡,瞋心重,慈悲心削弱了,那么这种情况如何才能转化过来呢?就必须要提倡东方的佛教文化,讲究内心的反醒和修养。从人间佛教方面来发展,把物欲抑制一下,正式引导。科学发展也是可以的,研究自然嘛,但是研究自然得到的财源、以及经济的发展应该使人生活安静,不能在贪求物质方面发展贪心、瞋心、痴心。贪瞋痴就是生死的根本、烦恼的根本、痛苦的根本。
提倡东方文化、生的佛法、回归药师佛净土就必须要从这方面来发展,不然就是空洞的。如何使人安静,生活圆满,就需要内心净化,修福修慧,不是说我磕一下头,念一下经,拜一下忏,消灾延寿了事,不是这样的。从这方面发展就要深研大乘教义,以佛家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工作,多做福利慈善事业,利国利民,这就是顺于佛道,这就是药师佛大慈大悲的济世精神,也就是“生”的佛法!
正晓  2006.2.7 1:14:40    QQ:99646309   
   
(3620-8)  显示次数:4721(4558+163)            

宗教与封建迷信之区别——惟贤法师   
  宗教与封建迷信之区别
——2005年3月2日讲于北京——
惟贤法师讲述

宗教与封建迷信是不同的,有很大的区别。
  一、产生的来源不同。
  封建迷信跟宗教不一样,它是来自民间的,是民间的习惯,涉及民间的传说、民间的理想、民间的愿望。宗教是有历史,有教主,有产生的历史根源,有教义,是有道理可讲的。宗教有教规,就是在行为上有所遵循,有所约束,大都是劝人为善。宗教另外还有教团,是有组织的。从历史上来讲,宗教对于政治,是相辅相成的,以精神来感化人民,对于辅助政治的推行起了一定的良好作用。宗教,不管是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道教,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内容不同。
  迷信是什么呢?就是相信鬼神、占卜、扶乩、预言天书这些东西。这往往是带了一定的神权思想,甚至借神敛财。本来人生了病需要吃药,佛家讲,有医药可以治病,迷信却让人往往不吃药,使人们受到很多损害。所以说宗教与迷信有极大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相面哪,算命哪,预言天书哪,跳神扶乩哪等等,就是属于迷信。它使人们在鬼神中、命运中不能摆脱自己,从这一点来说,它不是宗教。
  宗教是以劝善止恶为主,迷信是宣传神权,借鬼神附身、借神敛财。宗教,有教史(即历史),有教义,有教规,有教团,有一定的组织。而且宗教发生的作用是劝人止恶为善,对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好处。而迷信就是以神权,以各种不可知的东西,来愚弄人们,从中渔利,使人们受到损害。迷信与宗教是有极大的区别的。
  三、与哲学的关系
  宗教与哲学有关系,迷信与哲学完全没有什么关系。迷信是说不出什么道理的。而宗教可以说自己做主,当然其中唯神论的也有,但是这个方向还是很好。迷信则是自己完全不能作主,赋予神权,迷信神权,自己完全不能主宰自己,这是极大的区别。迷信一般来讲是得不到政府支持的。中国现在提倡五大宗教,发扬五大宗教,而迷信却是要取缔的。
  四、与邪教的区别
  但是迷信也不是邪教。邪教完全以神我,发扬神我,以此来愚弄人。神我之说在印度就是婆罗门教,崇拜梵天,以神权来主宰,被佛教视为外道。中国过去的“**”,就说自己就是神,自己就是主宰,能支配一切。这个是很荒唐的,引人入邪,害人不浅。这个为害的程度比迷信还大。所以,宗教与迷信、邪教是有区别的。可以多看有关资料做一下参考,大体区别即是如此。
  五、佛教的特点
佛教既不是迷信,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更不是邪教。邪教讲神我,佛教讲无我;一般宗教讲万能的上帝,讲神权。佛家讲因果,能自己做主,自己创造;哲学讲内心思辨,佛家讲实践,心物一体,又有不同。
科学方面呢,是倾向于物质以及在物质上的研究。佛法讲心物总和。讲心就有物,讲物就有心;讲中道实相,所以与科学也有所不同。
  上个世纪初曾经有个争辩,一派认为“佛教非宗教、非科学、非哲学”,另一派认为“佛教亦宗教、亦科学、亦哲学”,这两派都有理由。
  “佛教非宗教、非科学、非哲学”,为什么非宗教呢?宗教讲神权,不管是上帝也好,梵天也好,神我也好,都是归于神权,而佛教不是!佛教非科学,科学崇尚物质,以人为本,佛法是总和观点,人与自然,与社会是连成一体的,所以佛教非科学。佛教非哲学,哲学是什么呢?什么事情都是凭想象,很空洞,欠实践,而佛法是讲实际,注重实践。
“佛教亦宗教、亦科学、亦哲学”,这是从信仰方面来讲的。佛教有历史,既然信,就要崇拜三宝,这一点上佛教与宗教相类似。佛教亦科学,因为佛法讲逻辑,讲因明,讲实证。佛教亦哲学,佛学在思维方面很强调,注重思维的形式,讲现量,讲比量等等。
正晓  2006.2.7 1:15:44    QQ:99646309   
   
(3620-9)  显示次数:5092(4923+169)            

精彩问答(一)——惟贤法师   
  精彩问答(一)
[ 作者:惟贤法师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70 更新时间:2005-10-21 文章录入:玄古 ]


问 答 篇(一)
——2005年6月惟贤法师回答于北京——

(备注:2005年6月,惟贤老法师应邀到京进行为期一周的佛学讲座,其间有听众和居士们提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有关日常修行的疑惑,很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将其归纳整理出56个问题,以饷读者)

1、“没有般若的修行都是外道”这句到底对不对?禅定中出现景象应如何看待?到底是好还是坏?
答:外道不外道,就看有没有正见。有正见的修,也就是依照般若的修行作观察,般若主要就是讲“无我”,“我”是生死根本。注意这个问题,你不拔断生死根本,不“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拔除由我执产生的贪瞋痴,走的道路是什么道路?那就不是佛法的正道!
“我要求证神通,求得身体长生不死”,这都是心外求法。什么叫外道啊?心外求法执著于形象就叫做外道,所以必须要有智,要具有智慧和正见才行,解决生死的根本办法就是拔除烦恼,所以必须要勤修戒定慧,才能熄灭贪瞋痴。
静中能够看到一些境界,是好还是坏?这就得看是什么相了,假如你是在静中、无执著中自然地现出光明和佛菩萨相,那是好的境界。假如以执著贪爱心,也可以产生各种相:神相、鬼相、菩萨相、罗汉相等,都可以产生,那你就要注意,那不是好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必须要无所执着,淡然冷静,不要贪恋,不要去追求那个相,不然的话,就要中邪,神经颠倒就会走火入魔。

2、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此心是何心?如何是不生不灭?
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一种心就看是什么心?若是如来的心,心起发生妙有,就有种种清静的境界,清静的国土。若是众生妄心,发生的作用就是一种染污的境界、染污的国土、染污的万象。众生是妄心,如来是真心,妄心真心是一体,不过作用不同而已。妄心是无明造的,真心就去了无明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讲这个心。
至于如何不生不灭?那必须达到真心境界,那就是清静无为的境界,生灭是有为现象,不生不灭就是真如境界,唯识学上叫圆成实。

3、日常生活中如何修止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觉得大家应该把这个心锻炼一下,如何锻炼呢?就要修止观,如何修止观?采用一定的方式,每天可以逐步来练习,从五分钟到十分钟,从十分钟到一刻钟,从一刻钟到半点钟,从半点钟到一点钟,逐步提高。那么最重要的条件是要调饮食、调睡眠、调呼吸、调心,这几种调相当重要,把这个资粮修好了,就可以静得下来。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修止观次第”。

4、儒家讲“建功立业的内圣外王之道,佛教讲修心,一个人怎样用佛教的修心来做儒家的外王之道?
答:“内圣外王”是儒家提出来的,内心是讲德,讲圣贤之德,“外王”就是搞政治,从总统到宰相以下的各阶层。那么“王道”是什么道呢?我们中国古语的解释,就是仁义之道,内心是圣贤境界,外面用政治手段,行仁义之道,就叫内圣外王,这是我们中国提出来的。
在佛家来讲,在家菩萨是可以搞这个“内圣外王”的,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印度的阿育王、中国的梁武帝、唐太宗、明太祖,还有一些当宰官的,如王安石、苏东坡等等,他们所行的都是“内圣外王”,但是佛家的“内圣外王”,就是内备声闻乘、外现菩萨乘,但是限定在家菩萨,出家菩萨是专门修行,弘扬教法的,他就不能现“内圣外王”身。但作为果位菩萨,他有神通可以现这些身,象观音菩萨一样现宰官身,那么在我们凡夫来讲,凡夫的出家菩萨就没有那个能力,只有好好具备资粮,好好修行,这就有所不同。

5、中观与唯识的主要区别与联系,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中观?什么样的人适合学唯识?二者是否应该同时学,或是应该有先后次第?
答:中观讲“真空”,唯识讲“妙有”,就象一辆车的两个车轮,两个车轮要配合,宗喀巴大师讲“等于一辆车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不配合,车子就开不动”。
中观的中心讲“真空”,唯识的中心讲“妙有”,妙有就是讲唯识法相,空的重点就是破执,破除一切我执、法执,遣执除相,他重在破;而唯识的重点,显正,怎样叫空,怎样才有?他在教理方面解一切法相,这是两者的大区别。但是虽然有区别,二者却是不能分离的,建立空必须了解诸法一切是因缘生,诸法的法相就是离不开唯识。能够了解空,也可以晓得一切现象,本身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与实体,这叫做空。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心经上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叫做中道思想,要合得拢来。

6、中观、唯识的主要经论各有哪些?
答:中观在论方面,有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经方面有心经、金刚经、大般若经,密宗里面还有六种论,着手学中观最简单的论就是三论玄义。
学唯识就要从基本着手,五蕴论、百法论、八十颂、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依次学习,最后学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经典里面就是六经,最重要的就是解深密经、楞伽经。


7、家庭中如何处理恶缘?思想观念不同,可是生活在一起,非常痛苦?
  答:既然晓得有恶缘有善缘,善缘当然很顺心,恶缘就有点不顺心,作为学佛人就要善于对待,有个正确的观点。要化冤为亲,做到冤亲平等。他是冤你又跟他结怨,你们想嘛,冤冤相报,冤冤不能解释,那个是痛苦啊,长期的痛苦啊,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结。那么如何对待冤亲呢?要做到冤亲平等,这样子才可以解冤,君子以德抱怨。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四行里第一个就是报怨行。儒家也有讲到,以理服人是不行的,要以德报怨,那么就要感化他,把他同化过来。所以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必须心胸宽大一点,学点忍辱波罗蜜就解决问题了。

8、什么叫明心见性?
答:佛法的中心,特别是禅宗来讲,就是说要把心地打扫干净,心才明,能够明了心,就可以见性,叫本性,禅宗叫本来面目,也叫做法性,也叫做如来性,这是众生本有的佛性,叫明心见性。如何晓得是明心见性的人呢?就需要自证,人有时候很难自知,必须要进入见道位,不进入见道位,不能开悟,就不晓得明心见性。

9、什么是参禅打坐?
答:参禅打坐,是佛教的止观法门,一是必须要有善知识指导,要有正确的方法,二是要实际体验。

10、什么叫“心不可得”?
答: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心”是什么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变异的,真心是没有变异的,真心就是本来面目。

11、地藏经的重点是什么?
答:地藏经的重点一是尽孝、报恩;二是发愿,象地藏菩萨一样;三是修行的轨则,供养、悬幡、供花、供水、修法等。

12、密宗的咒净宗的佛号有何区别?
答:可以显密相融,净密双修,你不要把净密绝对分开,念句阿弥陀佛,他就是密宗的咒,往生咒的头一句就是密宗的咒,这是不能绝对分开的呀,密宗的大圆满,净宗的花开见佛,境界是一样的,四字佛号与六字洪名,没有什么区别。

13、在行持当中,遇到昏沉或者休克怎么办?
答:在行持当中,假若是昏沉,就不妨起来,动一动,拜一下佛,要是休克状态,家里人就要把他扶起来,进行医疗,不能进入休克状态。

14、有病怎么办?
答:病,一种从业生起,一种从生理上起,还有一种是从心理上起,要治病必须要佛法,佛陀就是大医王,佛法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治身又治心,这是很重要的。具体办法呢,着重一是医疗,二是修心,两种结合,其中还需要忏悔业障。

15、三界唯心的“心”是哪个心?
答:“三界唯心”,是代表心体,心体是说三界五趣这种现象的产生,离不开这个心体及心体发挥的作用。“万法唯识”,就是说一切法,我们晓得它的存在,是要经过认识它、了解它的过程,你假如不经过这个过程,你也不晓得如今的存在。所以唯识学讲一个心生起来,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就说明心生起的作用,由此而认识外境,能认识、所认识,“万法唯识”就是这个识,是以分别为主的。

16、佛法要在生活中得到受用,如何真正做到世间和出世间的圆融?
答:佛法就是认识胜义谛的,认识出世的真如,就在世间法上,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并不是说离开现实,另外去找个佛法,你能够在现实中了解它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你认识了这个道理,建立了正确的观点,它就是出世法,就是胜义谛的真实法,这就圆融起来了,不是说离开世间的另外有个出世法。一般人是办不到这点,他只看到一面,不能看到两面,他有执著嘛。他把苦当成乐,无常当成常,无我当成我,不干净认为是干净的,他只看到一边嘛,就见不到出世法,见不到胜义谛的,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指讲法,讲的是出世法但要运用世间法,这也是圆融,要圆融无碍的嘛。譬如在五明之中,你通内明,其他的明也通,你就可以真正把佛法解释清楚,利用世间法来解释佛法,也可以做到圆融,这是一种圆融方便。

17、对人世间的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答:善恶是有一定分别的,在佛法里解释,善以利他为前提,恶以害他为前提。能够利他就能够自利,自他两利,那么在眼前在将来都有好处,这就是善。假如你以害他为前提,结果就把自己害了,自害害他,现在和将来都没有好结果,这叫恶。佛法来讲,必须要以善来转恶,学佛要坚持善法,发扬善法,以善法来转移恶,使他转变过来,而在唯识学来讲,尽管阿赖耶识里是恶种子,你能够多行善法,多亲近善知识,多闻经教,就把恶种子转过来了,就可以化得过来。这是有一定区别的,善恶分明,不能混淆。

18、当我们心里没有主意的时候该怎么办?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
答:那就是个正见问题了,应该把正见建立起来,就有主意了。没有标准没有正见,你就等于那个墙上的草,风吹两面倒,自己拿不定主意,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走。所以首先要有正见,正见是最要紧的。
怎样培养正见呢?一是先天的,二是后天的。先天的人他是有善根的,所以道根根基好,那么再加上后天的熏习,听师长讲,听善知识讲,多听经教,这就可以培养起来。所以先天后天都要结合,这很重要的。

19、禅修里参禅功夫具体应该怎么做?
答:参禅就是修止观,禅宗就是止观,禅在印度叫禅那,翻译成中文就是静虑。静中思虑,也就是先静而后观,先止后观,达到止观双运。不过传到中国以后,就有了各种方式,但基本功夫就是止观。你不经过修止观的阶段,你入不了禅的功夫。也就是说不能由定生慧,不能开悟。

20、止观和参话头有什么关系?
答:参话头是止观,念佛也是止观,你参话头,你念佛,你是哪一个?你本来面目是什么?你就得静想嘛,弄懂了你就开悟了。以这样来参话头,定到一句话来想,念佛的是谁啊?父母未生我前是哪个?我是谁啊?我本来面目怎么样啊?就想到这些话,久而久之就可以开悟。这是种止观的方式,其他止观方式还很多。

21、怎么样参话头?
答:你就要咬住、着意于一句话,比如说念佛是什么人念?你本来面目怎么样?我的心在何处?都可以参嘛。参透了它就了解了,但就这方面来讲你得懂些教理,你不懂教理乱参也不行啊,通宗要通教,通教要通宗,宗就代表禅,教就代表教理讲的内容。“通宗不通教,开口胡乱道”,说不出理由来,难免盲修瞎炼;“通教不通宗,好似独眼龙”,只能看到一边,不能看到全面,就是这个意思。

22、如何理解“不思善,不思恶”的心?
答:“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是《六祖坛经》上说的。
不住善不住恶,是指真心,真心就没得善恶,讲善讲恶是普通心,它是相对的,有善就有恶,有恶就有善,这是一般众生心,真心它无所谓善,无所谓恶,无所谓佛,无所谓众生,本来就是如是,有个什么恶?有个什么善?
《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它有两种功夫,一种功夫无所住,二是要生其心。什么无所住?不住相,内不住我,外不住六尘。不要住相,住了相它就贪染,就有我执,就有法执。应该这样子来做。“而生其心”,生什么心呢?以内心清净、无所住以后,真心的妙用,就是对众生大悲,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一心度众生,一心行方便,这样子来生心。不是说,我贪图这样、贪图那样来生心,那是不行的,不是那个意思。“应无所住”的“心”是唯心的本体,真心的本体,不住于相。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讲到:《金刚经》是以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这三句话就说明真心要无相、无念、无住。但真心起妙有,啥子用呢?就是以大悲心广度众生,广行方便,这样子来生心,就是菩萨心了。

23、太虚大师思想体系的形成是在比较动乱的年代,那么在现代的社会应如何发扬?
答:太虚大师在动乱的时期,能够坚持信仰,一是坚持佛教优良传统,二是能够适应时代,提出佛教的革新,不管在学术方面、思想方面、僧制方面,这种思想从始到终,没有变化,这种思想、这种精神,在今天更可以鼓励我们,根据佛教的教理,根据现代的机遇修菩萨行,这个菩萨行就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来宣传真理,净化人心,维持社会稳定,也维持世界和平,这是我们今天从太虚大师思想体系中应该得到的启发。不怕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挫折,坚持志向,一切为了国家、人民,为了众生,应该发扬这个精神。

24、佛理与佛礼的关系?
答:“佛理”是属于理论方面的,“佛礼”是属于行为方面的,这两种可以互相配合,有其内必有其外,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第一愿为“礼敬诸佛”,就要讲“礼”,不讲“礼”就不能表示佛法的真理,佛教中“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属于“礼”的范围,儒家“礼义廉耻”之“礼”,也是一样。这个“礼”根据实际内容来讲,以佛家教理来讲,“礼”在行上,“教理”就是在真理方面来讲,来发挥的,这两种是相互的,一致的。

25、怎么把教理与行持结合起来?
答:这是个人生观和宇宙观的问题,在认识论上,你认识佛教教理可以解决人生的痛苦,可以净化心灵,那么你在行持上就要严守三皈,奉行五戒十善,这样子来结合。这种结合必须要实际,必须要恒常不断,必须要勇猛精进。这种人现在虽然不多,但以少数带动多数,就可以净化大家的心灵,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责任。所以我们也不怕人少。

26、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佛法?
答:在座的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持内心的正念,能够以佛法思想为指导,在佛家来讲,生活与行持就完全可以结合起来,平常心就是道,生活就是道,你合乎真理来过生活,不管是学习呀、上课呀、休息呀、行动呀,都可以修持佛法。
正晓  2006.2.7 1:18:06    QQ:99646309   
   
(3620-10)  显示次数:5444(5270+174)            

精彩问答(二)——惟贤法师   
  精彩问答(二)
[ 作者:惟贤法师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 更新时间:2005-10-21 文章录入:玄古 ]

问 答 篇(二)
——2005年6月惟贤法师回答于北京——

27、太虚大师判教与大乘不共法、大乘共法的联系?
答:大乘共法就是讲因缘生法,分三乘共法和五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一是讲解脱行,二是讲菩萨行。其实我们学佛的人啦,必须由五乘共法达到大乘不共法,这是一条道路,完成人格以后,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既贯彻五乘共法,也贯彻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不完成人格,哪有道德呢?三乘共法讲解脱行,讲修心,你能净化心灵,生活淡泊,少欲知足,就可以与这个道理相合,再进一步发大愿,修悲心,能够为社会服务,利益群众,救苦救难,这就是大乘不共法。大乘不共法的基本是大悲大智,能够了解“空”的道理就有大智慧,能够了解因缘生法“妙有”的道理就是大悲心,以大智慧大悲心贯彻于生活上,就是行菩萨道,所以太虚大师的判教就是根据这个原则来判的,由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一直贯彻下去,也就是结合《今菩萨行》人生佛教的思想,来建立这个理论。

28、什么是唯一,什么是无量,如何才能唯一?如何统一?
答:什么是唯一?什么是无量?以佛教来讲,什么是一?一就是心能产生万物,心生万物,心就是一。无量就是一切诸法,包括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宇宙的森罗万象,都叫住无量。佛家来讲,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摄一切,一切即一。
那么如何看待唯一?又如何统一呢?如何才能达到唯一,那就是心的问题了,有信仰,有认识,有行动,共同的从做人到菩萨到菩提,这是唯一的。假如有我见,有法见,被烦恼障、所知障所障弊,那就不能唯一,也就不能统一。

29、生了病很痛苦,如何在苦痛中修习佛法?怎样才能治病?
答:佛法是阿伽陀药,佛就是大医王。什么叫阿伽陀药?就是无上妙药,无上妙药既能治众生身病,也能治众生心病,心病还需心来医。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即能治八万四千烦恼,消灭八万四千的痛苦。就看你要不要吃“这个药”,你能够吃,就准能够由治理心病,达到生理上的平衡,解决生理上的痛苦,这就必须建立信仰,达到在苦痛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才办得到。

30、开悟、见性、涅槃的区别?
答:佛法讲修行,从资粮位到加行位,加行位以后是见道位,见道以后就是修行位,是有个过程的。一般讲开悟就是见道位。如何开悟?必须要读经、要忏悔、要修止观,不读经、不忏悔、不修止观,没有经过这个功夫,你开悟不了。
而开悟之后达到什么境界呢?就是明心见性。什么叫明心?我们的心都不明呐,被尘垢蒙蔽了,心的光辉不能发出来,那么现在经过修行以后,就把心上的尘垢扫除,使心明,心明以后就可以见性。见什么性?见佛性,众生本具的佛性!见真如性!见法性!见空性!就是如来性!这就是明心见性。
“说开悟了就成佛了,证了涅槃了”,这是不对的,不管密宗显教都是一样的,都要经过这个修行阶段。

31、如何才能使家庭和睦?
答:在众生境界来讲,对一般众生来说,这是个难题,要得到和睦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是不容易的。什么原因呢?对于家庭来说,清早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这个问题不解决啊,就要闹矛盾,就要吵嘴,这是必然的,还有兴趣不相投等各种原因。那么如何达到和睦的家庭?就要真正根据佛家的精神,不管是女方男方,都要慈悲仁爱,要容忍、谦和。有了这个精神,就可以使家庭能够在困难之中,减少困难,在争吵之中大家互相容忍。若一方是钢,另外一方也是钢,钢对钢必然起火。佛家讲慈悲,儒家讲仁爱,老子讲柔和,这个道理很真切、很了不起,要做到这个才行。至于说经济困难,只要做到勤劳刻苦,就可以克服,就是可以解决的,而精神上的问题是最重要的。

32、如何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
答:《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宗喀巴大师写的,宗喀巴大师是黄教的祖师,他是西藏佛教的革新者,和我们的太虚大师是一样的,整理制度,其中心就是严守戒律,所以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是结合大乘经典写出来的。那么如何读?首先把纲领要找到,道前基础,就是要亲近善知识,念死亡无常,建立无常观。下士道主要是讲五戒十善,明因识果;中士道就是讲厌离心,有出离心,能够持戒律,能够甘淡泊;上士道就是要发菩提心,修大悲大智大愿,要修止观;这是三士道的精神,首先要把这个精神掌握好。最好先读《菩提道次第略论》,把《略论》读通,再进一步学习《广论》,由浅入深,就可以领会。

33、五戒中有“戒赌”吗?
答:五戒就是戒杀、戒盗、戒淫语、戒妄语、戒饮酒,“戒赌”就包括在盗戒里边。为什么呢?进行赌博总是想赢钱,把别人衣包的钱,用一定的手段夺过来,这就是赌博啊。所以这个戒盗里边就包括了贪污、抢劫、欺诈、扒窃、赌博。

34、坠胎是不是犯五逆重罪?
答:五逆重罪是:杀父亲、杀母亲、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指佛在世时杀佛,佛不在世时打像,破坏偶像。“杀阿罗汉”,阿罗汉就是指证到罗汉果位的,阿罗汉在生时可以杀,圆寂后你是杀不到的,把塑的阿罗汉像打烂才叫杀。“破和合僧”,就是指破坏僧团,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坏寺庙,把僧人驱逐了,叫破和合僧。以上这些才叫做五逆,要弄清楚啊。那么造了五逆就要坠无间地狱,果报是很重的。至于坠胎这些只能说是一种杀业,佛法不提倡堕胎,因为是伤害生命嘛,这是属于杀戒,大家要把杀戒和五逆罪给分开。

35、为什么人不能理解人?
答:不能互相理解,一是不能平等对待,二是水平有差别。在这个情况之下,你就要理解别人,要容纳别人,忍让别人!别人不理解你,你也不理解别人,就会形成是非争斗,这就不大好。

36、为什么要学佛?达到佛的境界是个什么境界?
答:我们人学佛,就是要发挥人心灵的价值,人与禽兽有别,就在于心灵,假如不发挥心灵的价值,做人就是个愚痴的人、一个暴恶的人、一个烦恼的人、一个痛苦的人。为什么要学佛啊?就是净化心灵,发挥心灵的价值,而这正是混乱的社会、混乱的人群正需要的。
至于佛是以什么表现呢?达到佛的境界是个什么境界呢?我们经常讲涅槃,涅槃是佛证得的,是一种圆满解脱的境界,消灭了烦恼的境界,这种境界很清净,很解脱,很自在。这种境界,不一定是你死了以后才有。梁启超形容涅槃有四句话,说到了涅槃境界以后,心灵解脱,“绝对清凉无烦恼,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绝对自由无束缚”。梁启超学佛比较认真、切实,解释这个涅槃很中肯,你的心灵达到这个境界,就是涅槃境界,这也就是佛的境界。我们现在是庸人的境界,到了佛国的境界,那就是不可言说,假如可以言说,就不能代表佛法的精深博大,不能代表佛陀的崇高!

37、什么法门才能够救世?
答:在佛教来讲,佛法所有法门都能救世,但是佛法有原则,有方便,具体来讲,就是要契理契机。契理就是符合佛教的原则,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契机就是要适合时代,根据地方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不同,而行方便法门,叫契理契机。过去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现在赵朴老提倡的人间佛教,都是以佛法精神做入世事业,达到二谛圆融,那么这个人生佛教以及人间佛教的具体内容,希望大家多学习,这是当今最契理最契机的法门。

38、看《宗镜录》对自己有帮助么?
答:《宗镜录》是宋朝永明延寿禅师所编著的,其主要内容就是:如何走正道?如何做人?如何过生活、在生活中有正确的观点?明白这些,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悟道。

39、关在八风之中如何修止观?
答:八风大家要晓得,不是外边吹的那个大风,八风只是个形容,象大海一样的,大海本来是很平静的,象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宇宙的森罗万象,但假若大风一起,波浪掀天,不能行船,也不能照出一切现象,这时就在八风之中,你就必须要用镜子、静止的心情,保持高度的冷静,锻炼自己,就可以对付八风。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就是佛的境界。

40、请问人为什么总在一念之间徘徊?善恶是如何共存的?
答:我们的“一念”在凡夫境界是很杂的,有善念有恶念,有染念有净念,它是交织在一起的,那么我们如何以修行方法,加强用功,薰习善的种子、净的种子,使这个恶种、染污种子能够逐步消灭,达到心灵的净化,就在一念之间。虽然说是一念,你能够念念相续,保持下去,正念相续,就有定力。有定力,八风把你是动不了的,没有定力不说八风,五风甚至一丝风就把你动了。

41、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我们应该如何做?
答:对待社会中的不公平,我们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别公私,分别善恶,分别邪正,分别是非,这个是必然的,要有分别心,有分别心就不会同流合污,就会保持纯净,那么在力量所及、条件够的地方我就可以加以改造,条件不够我就自己保持,稳坐泰山,过去讲:“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42、学佛后对世间的很多事情看得淡,以致觉得很多事情没意思,又没有出家的缘份,该怎么调节?
答:对很多事情觉得没有意思,想出家又没有出家的缘份,该怎样调节呢?那就应该了解出家不出家的真实意义。出家是什么呢?出家有出世俗家,出烦恼家(出生死家),出烦恼家才是真正的出家。只是出世俗家,穿一件出家的衣服,没出烦恼家,没出生死家,就不是真正的出家。在家是照样可以修行的,你身在家而心出家就是一样的修行。所以身在尘世,心在山林,内心保持清静,等于出家一样。这是可以调节的。

43、净土、密宗还是禅宗的哪种法门更好呢?
答:其实禅、净、密在八宗里边,都是讲行的,看你对哪一方面有信仰,就可以修哪方面,但是在我来看呢,最适宜我们大众的,比较方便可靠的是净土宗。

44、师父,我参加了灌顶仪式,但我还是不太了解灌顶的具体意义?
答:灌顶是印度王朝的一种仪式,当太子没有登基以前,举行灌顶就表示他要登皇位了。后来密宗采取这种方式,就是说你能够修法,能够学密法,能够修本尊,能够即身成佛,首先必须举行灌顶仪式,就是受摄加持,这个加持也等于灌顶一样的,不是说把那个水往脑壳子上灌,是等于授记一样的。佛授记,你将来要成佛,不久要做佛,给你预计一下、加持一下叫灌顶。

45、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答:佛最高的境界,一般来讲就是明心见性,达到妙明真心的境界。这妙明真心在佛教中具体的名词就是真如,就是圆成实,就是法界,就是法性;从智方面来讲就是菩提,从消灭烦恼方面来讲叫涅槃,都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由相对到绝对。世间事物是相对的,到了这个境界,自证境界,不是言语可以表达,不是思想可以思议,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是绝对的境界,不能以我们的心思来想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们没喝到那个水就不能知道是热的还是冷的,是一样的道理。

46、大善中包含大恶吗?善恶是共存的吗?
 答:善恶是绝对不能共存的。善、恶在佛家分别有定义,善就是以利他为主,恶以害他为主。能够以利他为主,达到利他必利己,自他都利。假若是以害他为主,结果就是自害害他,他也受害自己还要受害,这是两种定义,决不能混在一起。

47、究竟什么是禅?平常生活中该怎样悟禅呢?
答:“禅”在印度语里叫禅那,在中国语叫静虑。“静虑”的静就是冷静下来的静,就象那个水一样不动,波浪不起,这是静的境界。“虑”是什么呢?正确的观察,正确的思维,叫住“虑”。所以禅又叫止观,静中观察。能够静中观察就有智慧发生,能够有智慧发生就可以到一定的境界,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开悟,可以见道。你能够正确的生活,对待事情能有正确的观察,时常保持定力,在生活中就可以见道。所以现在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定力,保持静中观察。假若你们每个人都能在每天保持五分钟到十分钟或者一刻钟的静,那个时候你的功夫就可能不同,慢慢的八风就吹动不了你。

48、心性是什么?是灵魂么?
答:这个问题就是说明心性和灵魂的差别。佛教它不讲灵魂,执着有个灵魂就叫常见,认为这个灵魂生生世世在转来转去,象是有个东西一样,佛法不讲这个,佛法讲中有身,分别人生的轮转叫四有,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称之为四有。这四有仍在轮转之中没有脱离生死,是四个阶段,中有身就是在死了以后没有投胎前,这个阶段叫中有,不存在有个什么灵魂,这是变化的,相续不断的。至于心性决定不是灵魂,心主要是我们的心体,从作用来说可以分别认识观察一切事物,从体来说,心体是什么?心体本来的体就是灵的体,就是佛性的体,这一个体一切众生都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啦,这个佛性就是必须把心明了,把心上的障碍、尘垢扫除了,才能见到佛性,所以叫明心见性。

49、请开示火供的意思?
答:火供就是密宗所讲的一种供养法,烧护摩供天,就是供养诸法诸天。我们汉传佛教不讲究这个,汉传佛教讲五供养或者四供养,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印度或者西藏讲究火供。

50、怎样增加定力?
答:增加定力主要是保持正念,这个正念在佛法中是包括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布施念第一义空,念念之中保持这个念叫正念相续,相续以后不断,就会有定力。那么你在意念中起了恶念邪念,八风就要动你了,你要起正念,它(指八风)能动你什么呢?一点都不会动的,那要看自己的功夫了。

51、您为一个普通人想学习了解佛法,有什么基本方法和学习的途径?
答:学习佛法要经过闻思修三个阶段。一是多闻,多听,由音声而入佛法,要声教;第二就是思惟,思惟就是正确的观察,不要有邪思惟、恶思惟,正确的观察佛理;第三,修就是实践,如何实践呢?要持戒,修定,修慧,这是学佛的基本方法,这是一个正确的途径。至于现在学习佛学的地方还是有的,各个佛学院、各个佛教文化研究所、各个佛教刊物、佛学院,大家都可以去学。

52、如何看待菩提法门的大光明修持法?
答:《华严经》上讲:“种种眷属庄严放大光网。种种清净庄严佛剎随受化者。示现自在菩提法门。见诸如来。于大众中而师子吼。善男子。我唯知此普门光明观察正念诸佛三昧。”这个大光明讲的是什么呢?就是讲的般若,就是由般若智慧的光辉证得菩提。整个中观,整个中国的三论宗都是讲的这个内容,要修般若,而这个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就是读经论,听闻正法,语言就是文字嘛,你借语言多传播正确的思想,这就是般若。那么进一步就是观照般若,观照一切现象,一切道理,在观照之中能够分清因果,能够观察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就可以生起观照般若,在止观中生起智慧。经过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以后,就可以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实相,证得绝对真理,这叫实相般若。要走入菩提必须要以般若因才证得菩提果。

53、请问什么是开光?
答:开光是现在时兴的这么个仪式,是佛教里面的一个讲法,是用于佛菩萨身上,哪个像塑好了,不管是佛像啊、菩萨像啊、罗汉相啊,修好了要开个光。殊不知这个光作为佛、作为菩萨、作为罗汉,它本身就有,用不着你开!这只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就是说这样开了光,一般人认为菩萨就灵了。殊不知你不开光,你虔诚礼拜,一样的灵!一样的感应!其实我们要开光啊,要开自己的光,你心存慈悲,在科学的试验里,你就有红光就有白光,如果你心存善良,它的光辉也有所不同。假若你是邪恶的心,它就不是光,周围就是黑气,就与一切邪鬼恶神相应!为什么佛有光圈啊,有白光啊,就是这个道理,光就是由心里发射出来的,这个道理很好解释,现在的科学证明力可以发光啊,我们心力是很大的,静中的力量更大,可以发光。要开光就开自己的光,佛菩萨的光本来就有,用不着你开,那是流于形式,是一种俗传,一种习惯。

54、怎样理解往生到西方净土?什么东西往生了?是灵魂往生了么?
答:佛教讲世界有五浊恶世,有西方净土。这个西方净土的存在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得了这个净土,所谓净就是没有染污,是庄严的,清净的,不管正报和依报都庄严,就称之为净土。从实际来讲,净土是存在的,不能否定,从理论来讲,如何生净土就在你的心,你的心能够经常念佛,能够经常存善念做好事,培功德,与阿弥陀佛的愿心相应,临命终时,就可以即刻往生,这个生不是灵魂的生,是心灵的感应,这个不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但事实证明是有的。那个念佛往生的人,他真正能够往生,一是他预知时至,一个月以前、半个月以前、一个星期以前他就晓得;二是在往生的时候香气满室,异香满室;三是他的身体很柔软,发红光,与众不同,而且有些人虽然去了,但他身体还坐着不动,很多迹象证明往生是事实,不可疑惑。这个往生就不是什么灵魂不灵魂的了,这是一种净心,生命的力量。所以说从事、理两方面都能证明往生是事实、是存在的。

55、人应该如何对待故去的亲人?
答:思念过去的亲人是自然的亲情,思念父母恩啦,思念师长恩啦,思念朋友的友情,这是必然的原因,但是要化思念为行动,在佛法来讲,以种善、种功德来追念他,使他得到好处,这是正确的思念。

56、为什么不存好心的人,反而能驰咤商场数十载不倒?而好心人却遭到了惨败?
答:那些不存好心的人,反而还得到好处,这是世间一般的现象。但是你们要注意这个问题,不管是农工商政警军界,应该以德来指导,以德为指导,就是正道、正业。尽管暂时的失败将来必然成功,后面就有一种大福在等着你。那种狡猾的人,不以德来指导,尽管逍遥于一时,得意于一时,但当果报来临的时候,倾家荡产,就不好了,你要看全面,看远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9 19:34 , Processed in 0.226122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